2020-2021年度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天才之路-部编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最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最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精选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了解和掌握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小学生的优秀范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

2. 对每篇范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其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发现和总结优秀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阅读范文,学习和掌握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难点:如何将范文的优秀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精选的优秀范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

2. 为每篇范文准备详细的解析和分析资料。

3. 准备相关的写作练习题目和指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精选的优秀范文,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范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2. 对每篇范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其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灵感。

3.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将范文的优秀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 提供写作指导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作品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以及学生运用范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2.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知识面。

3. 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能读懂古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词的意思。

4.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描绘的情景。

2.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写夏天的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宋代诗人范成大走进他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板书课题,释题,简介作者)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字音读正确,学习生字词。

2.齐读,划停顿节奏。

(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注意读出诗的节奏)3.多种形式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夏季)4.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5.教师指导部分词语。

6.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7.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师生齐读)三、细读古诗,深入探究1.出示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正值江南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金黄的油菜花稀稀落落。

)(2)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师:多美的景色呀! 诗人把它凝练成一句诗就是——(生接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感受到这种美。

2.出示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指名说诗意。

(夏天日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引导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想象,感受农民的辛苦)师:初夏时节,田野里风光如画,农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飞。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4.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三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三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三篇《天才之路》这篇文章讲的是巴西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贝利的成材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02.jpg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词语贫民窟、干涸、祈祷、爱心等.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贝利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 ( )2、简介贝利相关资料. ( )3、揭示课题导语:贝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称他为足球皇帝是对他的认可.可是在他成为天才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贝利回顾他的天才之路 .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1、自读课文,思考:天才之路是指什么?2、默读课文,用划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3、交流出示最后一节(指导朗读).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4、小组学习:怎样理解句中的爱心 ?你觉得它包含哪些方面?5、学生交流.(1) 爱心一颗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2)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也包括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文中具体指贝利的一颗对足球的热爱之心、教练对贝利的关爱之心以及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三、品读课文,重点学习.1、师小结,包含三方面内容:贝利对足球的热爱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贝利对教练知恩图报2、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贝利对足球的热爱之心.(1)导语:从哪里可以看出贝利非常热爱足球?(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用划出文中描写贝利执迷足球的句子并试着以朗读理解.(3)出示: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3、学习第2节,感受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1) 学生默读课文第2节,思考:教练是怎样帮助贝利的?(2) 组织交流活动. 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3) 认真读第2节,找出贝利在受到教练的帮助后,具体的表现. 出示: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 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4、学习课文第3-5节,了解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1)默读课文第3-5节,概括贝利做了一件什么事? (圣诞节时为教练的圣诞树挖了一个树坑,为教练祈祷祝福.)(2)讨论教练所说的的礼物是指什么?(是贝利的一颗感恩之心.)(3)说话练习.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 )说: 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 )说: 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5、师小结,引出贝利最后的辉煌成就. 导语:教练被小贝利的一颗善良的心感动了,提出带小贝利进入训练场的要求,这对小贝利来说,无疑是打开他通向天才之路的大门,这是小贝利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当然也离不开教练.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小贝利终于成功了引读第7节.四、升华情感,拓展实践.1、回顾课文,总结内容. 出示贝利成名后做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例,激发学生的认知.2、学习完小贝利的故事后,要求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将平时难以开口的感激写下来,作为情感上的共鸣.板书设计:天才之路贝利不为人知传遍世界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阅读中认识生字窟、涸、墅等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天才、贫民窟、干涸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若干.方法与过程: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了解贝利由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世界球星的历程.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等句子的深刻含义.情感与态度:初步感悟一个人既要被别人爱,也要能爱别人,对别人的给予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相应的语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2、通过读文,感悟一个人既要被别人爱,也要能爱别人,对别人的给予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健康成长.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等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1、老师: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2、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执教时间:6、16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板书: 天才 :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 ,为什么?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二、整体感知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课文小建议:(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2、交流(1)分小节读课文.(2)正音:干涸祈祷完毕准确别墅圣诞节(课件出示)(3)理解词语:干涸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1、小结过渡: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三、研读课文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1)指名读.(2)齐读.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3、交流体会.(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2)贝利和教练之间:教练对贝利(关爱):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贝利对教练(感恩):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 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5、总结: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四、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五、拓展作业1、照样子组词: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艰难、恶劣、美丽 )( ) ( ) ( )2、制作感恩卡: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例三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理解本课天才、干涸、祈祷等词意思.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读懂爱心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感悟一个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须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而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帮助别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 天才 :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 ,为什么?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二、整体感知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2、交流(1)分小节读课文.(2)正音:干涸祈祷完毕准确别墅圣诞节(课件出示)(3)理解词语: 干涸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5、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三、研读课文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1)指名读.(2)齐读.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3、交流体会.(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 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四、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五、拓展作业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精选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优秀范文一、第一章:认识天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天才的兴趣和追求。

教学内容:1. 天才的定义:介绍天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努力和培养得到的。

2. 天才的特点:分析天才的共同特点,如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勇于尝试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天才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自己了解的天才人物,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天才的定义和特点,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第二章:天才的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2. 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天才素质。

教学内容:1. 天才的培养方法:介绍常用的培养天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育、创造性思维训练等。

2. 天才的培养途径:分析常见的培养天才的途径,如参加兴趣班、阅读拓展书籍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天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培养天才的常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教师分享一些成功天才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天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报告,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才培养方法和途径。

三、第三章:语文天才之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天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2. 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语文天才素质。

教学内容:1. 语文天才的培养方法:介绍常用的培养语文天才的方法,如阅读理解训练、写作技巧培养等。

2. 语文天才的培养途径:分析常见的培养语文天才的途径,如多读书、参加写作比赛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语文天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培养语文天才的常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教师分享一些成功语文天才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能读懂古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词的意思。

4.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描绘的情景。

2.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写夏天的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宋代诗人范成大走进他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板书课题,释题,简介作者)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字音读正确,学习生字词。

2.齐读,划停顿节奏。

(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注意读出诗的节奏)3.多种形式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夏季)4.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5.教师指导部分词语。

6.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7.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师生齐读)三、细读古诗,深入探究1.出示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正值江南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金黄的油菜花稀稀落落。

)(2)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师:多美的景色呀! 诗人把它凝练成一句诗就是——(生接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感受到这种美。

2.出示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指名说诗意。

(夏天日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引导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想象,感受农民的辛苦)师:初夏时节,田野里风光如画,农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天才之路》教案

《天才之路》教案

《天才之路》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天才之路》教案《天才之路》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词语“贫民窟、干涸、祈祷、爱心”等。

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贝利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2、简介贝利相关资料。

3、贝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称他为“足球皇帝”是对他的认可。

可是在他成为天才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贝利回顾他的“天才之路”。

4、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天才之路是指什么?2、默读课文,用“——”划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3、交流出示最后一节(指导朗读)。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4、小组学习:怎样理解句中的“爱心”你觉得它包含哪些方面5、学生交流。

(1)“爱心”——一颗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

(2)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也包括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

文中具体指贝利的一颗对足球的热爱之心、教练对贝利的关爱之心以及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

三、品读课文,重点学习。

1、师小结,包含三方面内容:贝利对足球的热爱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贝利对教练知恩图报2、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贝利对足球的热爱之心。

(1)导语:从哪里可以看出贝利非常热爱足球?(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用“——”划出文中描写贝利执迷足球的句子并试着以朗读理解。

(3)出示:“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3、学习第2节,感受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

(1)默读课文第2节,思考:教练是怎样帮助贝利的?(2)组织交流活动。

2020新教材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2020新教材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语文四年级下册书部编版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书部编版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书部编版教案5篇语文四年级下册书部编版教案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2、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1、出示投影片:2、学生自己读生词。

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

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古诗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四、课堂小结: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作业设计: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

语文四年级下册书部编版教案2教学要求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范文

精选小学语文天才之路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了解和掌握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小学生的优秀范文,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

2. 对范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其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通过模仿、改写、创作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范文的深入解析,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练习作品的展示和点评,评价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选取一篇优秀范文,进行详细解析和分析。

2. 针对范文的特点和技巧,设计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收集小学生优秀范文,涵盖不同题材和风格,如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2. 准备相关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的资料,如词汇、句式、修辞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范文朗读、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范文及其作者。

2. 解析范文:分析范文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就范文的某一特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4. 练习设计:根据范文的特点和技巧,设计相关练习,如模仿、改写等。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才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才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家、发明家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天才是什么?天才与努力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如“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学生认识到天才背后的努力与付出。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4.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5.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学家、发明家的勤奋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努力的意义。
3.教师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自己的成长之路,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3.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1)结合课本,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所传递的勤奋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各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心得。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学校:教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

2.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1、古诗三首设计说明《宿新市徐公店》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

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色彩鲜丽。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2、乡下人家3、天窗4、*三月桃花水第二单元5、琥珀6、飞向蓝天的恐龙7、新奇的纳米技术第三单元8、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9、绿10、白桦林的低语11、*在天晴了的时候第四单元12、猫13、母鸡14、白鹅第五单元15、海上日出16、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第六单元17、小英雄雨来18、*我们家的男子汉19、*冰雕第七单元20、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墨梅21、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22、“诺曼底”号遇难记23、*记张自忠将军第八单元24、宝葫芦的秘密25、巨人的花园26、*海的女儿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2020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202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才之路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词语“贫民窟、干涸、祈祷、爱心”等。

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
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贝利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
2、简介贝利相关资料。

3、贝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称他为“足球皇帝”是对他的认可。

可是在他成为天才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贝利回顾他的“天才之路”。

4、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天才之路是指什么?
2、默读课文,用“——”划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3、交流出示最后一节(指导朗读)。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
己的一颗。


4、小组学习:怎样理解句中的“爱心”?你觉得它包含哪些方面?
5、学生交流。

(1)“爱心”——一颗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

(2)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也包括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

文中具体指贝利的一颗对足球的热爱之心、教练对贝利的关爱之心以
及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

三、品读课文,重点学习。

1、师小结,包含三方面内容:贝利对足球的热爱
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
贝利对教练知恩图报
2、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贝利对足球的热爱之心。

(1)导语:从哪里可以看出贝利非常热爱足球?
(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用“——”划出文中描写贝利执迷足球
的句子并试着以朗读理解。

(3)出示:“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
壳。


“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3、学习第2节,感受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

(1)默读课文第2节,思考:教练是怎样帮助贝利的?
(2)组织交流活动。

“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3)认真读第2节,找出贝利在受到教练的帮助后,具体的表现。

出示:“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


“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4、学习课文第3-5节,了解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

(1)默读课文第3-5节,概括贝利做了一件什么事?
(圣诞节时为教练的圣诞树挖了一个树坑,为教练祈祷祝福。

)(2)讨论教练所说的“最好的礼物”是指什么?
(是贝利的一颗感恩之心。


(3)说话练习。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5、师小结,引出贝利最后的辉煌成就。

导语:教练被小贝利的一颗善良的心感动了,提出带小贝利进入训练场的要求,这对小贝利来说,无疑是打开他通向天才之路的大门,这是小贝利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当然也离不开教练。

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小贝利终于成功了……引读第7节。

四、升华情感,拓展实践。

1、回顾课文,总结内容。

出示贝利成名后做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例。

2、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54、天才之路
贝利
不为人知传遍世界
用爱心铺成,其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