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分离法习题
第5章 萃取分离法
所需成分进行连续提取,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
地被纯溶剂萃取,
索氏提取器示意图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programs/view/Z0Vhlq_pHg4
B-811索氏抽提器——固液萃取仪(瑞士BUCHI)
索氏萃取特点
1. 有机溶剂用量少;
2. 提取时间显著缩短;
3. 萃取效率高; 4. 萃取液与基体相互分离,后续处理简单;
疏水基团:-CH3、-C2H5、-RX、-Ph、萘基等。
(二)分配定律 A(aq) 分配定律: A(org)
K D=
[ A]org [ A]aq
分配系数KD与溶质、溶剂特性和温度等有关。
分配定律适用范围:
(1) 溶质浓度很低(忽略离子强度影响);
(2) 溶质无离解、缔合等副反应,在两相中均以
单一相同形式存在。
均可使用。
二、仪器
加速溶剂萃取仪的基本构成
ASE快速溶剂萃取仪(美国戴安)
三、特点
有机溶剂用量少——萃取10g样品仅需15mL溶剂;
快速——完成一个萃取操作全过程只需15min;
基体影响小——相同条件可用于不同基体样品;
萃取效率高;
萃取选择性好;
萃取液与基体相互分离,后续处理简单;
取剂,经过多级分馏萃取,可以将全部稀土元素
一一分离出来。
5.1.1 液-液萃取平衡
(一)萃取过程的本质
例:Ni(H2O)62+(水相) Ni-丁二酮肟(有机相)
本质:从水相中将无机离子萃取到有机相, 即将物质由亲水性转为疏水性的过程。 亲水基团:离子、-OH、-SO3H、-COOH、
-NH2、>NH;
萃取分离法习题
萃取分离法习题1、目前常用的萃取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2、衡量萃取完全的指标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衡量萃取速度的指标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4、衡量萃取分离效率的指标是什么?它在评价一个萃取分离方法中的作用是什么?5、试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6、试述萃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7、说明分配系数、分配比和分离因数三者的物理意义8、在形成螯合物的萃取体系中PH1/2表示了什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对于PH1/2相差较大的离子,应如何使它们分离?对于PH1/2相差较小的离子又如何使它们分离?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9、什么是盐析剂?为什么盐析剂作用可以提高萃取效率?10、当HgI2溶液中有I-存在时,形成HgI3-和HgI42-。
试推导用有机溶剂萃取HgI2时,HgI2的分配比与[I-]间的关系。
11、A和B化合物的分配比分别为9和2,通过多次萃取可以将它们分开吗?为什么?12、试计算:当所用提取溶剂与被萃液的相比(R)分别为0.5,1,2时的萃取率E(假设萃取体系的分配比D为1)。
由上述计算,可说明什么问题。
13、当三氟乙酰丙酮分配在CHCl3和水中时得到如下的结果:当溶液的PH值为1.16时,分配比为2.00;当PH值为6.39时,分配比为1.40。
求它在氯仿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 D 和离解常数K i。
14、用8-羟基喹啉为萃取剂,用氯仿为溶剂,萃取分离Fe3+,Co2+,Mn2+时,已知它们萃取曲线的PH1/2值分别为1.5、5.2、6.7。
问这三种离子是否可用这样的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如果可以,萃取分离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分离完全时β≧104)。
15、若一次萃取的E1=50%,欲达到En=99%,需连续萃取几次?欲达到En=99.9%,又必须连续萃取几次?16、什么是反胶束萃取?反胶团萃取的特点有哪些?它在蛋白质分离中有何应用?17、什么是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它在生物分离中有何应用?18、影响反胶束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19、(1)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应用,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条件?(2)简述超声辅助萃取、微波协助萃取以及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操作条件和应用。
石油化学工程原理习题答案第十1章萃取
1.现有含15%(质)醋酸的水溶液30kg ,在25℃下用60kg 纯乙醚作萃取剂进行单级萃取,试求:(1)萃取相、萃余相的量及组成;(2)平衡两相中醋酸的分配系数;(3)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
在25℃时醋酸(A)—水(B)—乙醚(S)系统的平衡数据列于附表。
解:(1) 根据相平衡数据作出三角形相图,由F x =0.15(质量分率)在三角形相图的AB 边上确定F 点,连接FS 。
有杠杆定律确定点M495.73603060=⨯+=⋅=FS M S MF 由图中读得A y =5% , B y =4% , S y =91%;A x =6% ,B x =87% , S x =7%。
过M 点的平衡联结线RE ,从图中量得线段ME 和RE 的长度,由杠杆定律可得萃取相的流量为==RE RMME (30+60)8863⨯=64.4kg/h R=M-E=90-64.4=25.6kg/h(2) 平衡两相中醋酸的分配系数:==A A A x y k 83.0%6%5= (3) 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1.18%87/%6%4/%5//===B A B A x x y y β2.在单级萃取器内,用800kg 水作萃取剂,从醋酸与氯仿的混合液中萃取醋酸。
已知原料液的量也为800kg ,其中醋酸的组成为35%(质),在操作条件下(25℃)萃取系统的平衡曲线的数据列于附表。
试求:(1)萃取相和萃余相中醋酸的组成及两相的量; (2)萃取液和萃余液中醋酸的组成及各自的量;(3)醋酸的萃取率。
解:(1) 根据相平衡数据作出三角形相图,由F x =0.35(质量分率)在三角形相图AB 边上确定F 点,连接FS 。
因为F =S ,则混合点M 位于线段FS 的中点:M=F+S=800+800=1600kg/h过M 点的作平衡联结线RE ,量出线段RM 和RE 的长度,由杠杆定律:8456)800800(+==RERM ME =1067kg/hR=M-E=1600-1067=533kg/h从图读得萃取相和萃余相中醋酸的组成:y =25% ,x =7%(质量分率)。
制药分离工程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浓差极化常发生于膜分离过程中,通常可以采取下列何种操作来缓解浓差极化效应( )A、降温B、高压C、较高料液浓度D、提高流速正确答案:D2、阴离子交换剂可交换的离子是: ( )A、阴离子B、阴、阳离子都可交换C、阴、阳离子都不能交换D、阳离子正确答案:A3、下列哪种细胞破碎法适合于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 ( )。
A、冻溶法B、高压匀浆法C、超声波法D、酶溶法正确答案:B4、膜的浓差极化是指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 )主体中浓度,形成一个浓度梯度的现象。
A、不能确定B、相等C、低于D、高于正确答案:D5、结晶过程中,在( )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力争尽可能多的产量。
A、晶型B、质量C、纯度D、颗粒大小正确答案:C6、在恒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层表面,则对干燥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
A、以上都不对B、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异C、各种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的D、随物料种类不同可能会有差别正确答案:C7、在高盐浓度下,盐浓度增加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可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现象称为( )。
A、盐析B、以上说法都不对C、变性D、盐溶正确答案:A8、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是,蛋白质的溶解度( )。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减小正确答案:C9、下列哪一种树脂是非离子型树脂?()A、阴离子树脂B、弱酸性树脂C、阳离子树脂D、大孔树脂正确答案:D10、下列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稳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树脂受热易降解破坏B、酚醛树脂型比聚苯乙烯型稳定C、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树脂对各种有机溶剂、强酸、强碱等不稳定D、一般阳树脂比阴树脂的化学稳定性更好,阴树脂中弱碱性树脂最差正确答案:D11、关于溶剂萃取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操作可连续化,生产周期短B、对热敏物质破坏少C、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D、溶剂消耗量小正确答案:D12、采用醋酸丁酯萃取青霉素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该方法属于: ( )A、双水相萃取B、超临界流体萃取C、有机溶剂萃取D、浸取正确答案:C13、当溶液处于( )时,表现为过饱和溶液瞬间析出较多晶核。
必修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同步练习
第1章 1.1 三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按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醋酸和水的混合物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10 mL量筒量取2.5 mL稀盐酸D.不能用蒸馏的方法提纯水【答案】C【解析】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互不相溶且分层,而醋酸和水互溶。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
可用蒸馏的方法制蒸馏水。
2.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答案】B【解析】分液漏斗使用第一步为检查是否漏水。
3.下列关于萃取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相互间不反应【答案】D【解析】依据萃取的原理来说明。
4.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但必须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但比水更容易溶解碘C.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答案】B【解析】假设要用溶剂X将溶质A从溶剂Y中萃取出来,X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X 与Y互不相溶,且越难溶越好;②A在X与Y中的溶解度之差较大,且这种差越大越好;③A在X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结合本题可知,B为正确选项。
5.下列关于蒸馏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面以下B.蒸馏过程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C.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上进下出D.为提高蒸馏的速度,可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答案】B【解析】蒸馏操作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在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6.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提取溶解在水中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B.除去工业酒精中少量的水:加入CaO后,加热蒸馏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HCl: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答案】D【解析】根据“除杂务尽,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加入足量的BaCl2后,可除去SO2-4,但引入了Ba2+杂质。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绪论2、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3、简述生化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第二章预处理与固-液分离法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2、何谓絮凝?何谓凝聚?各自作用机理是什么?3、发酵液中去除杂蛋白的原因是什么?方法主要有那些?7、何谓密度梯度离心?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细胞破碎法1、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细胞壁在组成上有何区别?2、细胞破碎主要有那几种方法?3、机械法细胞破碎方法非机械破碎方法相比有何特点?4、何谓化学破碎法?其原理是什么?包括那几种?5、何谓酶法破碎法?有何特点?常用那几种酶类?第四章萃取分离法1、何谓溶媒萃取?其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在溶媒萃取过程中pH值是如何影响弱电解质的提取?3、何谓乳化液?乳化液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常用去乳化方法有那些?5、某澄清的发酵液中含260mg/l放线菌D, 现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萃取。
已知平衡常数K=57.0,料液流量450升/时,有机相流量20升/时。
为达到此抗生素收率为98%的要求,需要多少级的萃取过程?(计算题)8、何谓双水相萃取?双水相体系可分为那几类?目前常用的体系有那两种?9、为什么说双水相萃取适用于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分离?第五章沉淀分离法1)何谓盐析沉淀?其沉淀机理是什么?有何特点?2) 生产中常用的盐析剂有哪些?其选择依据是什么?3) 何谓分步盐析沉淀?4)何谓等电点沉淀?其机理是什么?pH是如何影响pI的?第六章吸附分离法1、吸附作用机理是什么?2、吸附法有几种?各自有何特点?5、已知80g的活性炭最多能吸附0.78 mol腺苷三磷酸(ATP),这种吸附过程符合兰缪尔等温线。
其中b=2.0×10E3mol/L,请问在1.2L的料液浓度为多少时才能使活性炭吸附能力达90%? (计算题)★第七章离子交换法1、何谓离子交换法(剂)?一般可分为那几种?2、离子交换剂的结构、组成?按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那几大类?3、pH值是如何影响离子交换分离的?5、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程中,离子交换剂是如何选择的?6、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洗涤、再生条件是什么?7、软水、去离子水的制备工艺路线?★第八章膜分离技术2)膜在结构上可分为那几种?膜材料主要用什么?3)简述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膜在膜材料、结构、性能、分离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5)何谓浓差极化现象?它是如何影响膜分离的?减少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6)膜的清洗及保存方法有那几种?7)膜分离设备按膜组件形式可分为几种?相比较的优缺点?第九章层析技术1)何谓色层分离法?可分为那几大类?4)何谓亲和色层分离法?亲和力的本质是什么?亲和色层中常用的亲和关系有那几种?5)何谓疏水作用层析?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6)凝胶层析的原理是什么?何谓排阻极限?第十章电泳技术2、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什么?影响其操作的因素主要有那些?3、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是什么?有何应用?第十一章结晶法2、何谓过饱和度?饱和度形成有那几种方法?4、结晶法与沉淀法相比较有何区别?综合题1、已知某一氨基酸G是一酸性氨基酸,水溶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pI=6.2,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的概念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是从天然来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中获取有价值的化学成分,并将其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净的单一化合物或特定的组分。
这一过程不仅对于药物研发、食品工业、化妆品行业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这是最常见的提取方法之一。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溶剂来溶解目标成分。
例如,对于极性较大的成分,可以选择水、甲醇、乙醇等溶剂;对于非极性成分,则常使用乙醚、石油醚等溶剂。
例题:从一种植物中提取生物碱,已知该生物碱易溶于乙醇,设计提取方案。
方案:将植物材料粉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适当加热并搅拌,多次提取后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粗提取物。
(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
例如:从薄荷中提取薄荷油。
(三)升华法某些固体物质受热时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遇冷后又直接凝结成固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
比如从樟脑中提取樟脑。
三、分离方法(一)结晶与重结晶利用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组成等条件,使化合物结晶析出。
例题:有一混合物含有 A、B 两种化合物,A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如何分离?方法:先将混合物溶解在适量溶剂中,加热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然后冷却,A 会先结晶析出,过滤得到 A;滤液继续浓缩,冷却,使B 结晶析出。
(二)萃取法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分离。
例如:用乙酸乙酯从水相中萃取某有机酸。
(三)色谱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方法,包括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柱色谱:如硅胶柱色谱,根据化合物与硅胶的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可用于监测分离效果和确定展开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优点,常用于微量成分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萃取练习题
答:SASDBABEwA,ASAKBSBFwS,ABAHSBSGwB 5、分散相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为增加相际接触面积,一般应选流量较大的一相作为分散相;若两相流量相差很大,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B、二 C、三 D、四 10、三角形相图中边上任一点,代表混合物的 B 个组分含量。 A、一 B、二 C、三 D、四 11、萃取操作的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内部分为两个区域,萃取操作在 D 进行。 A、单相区 B、气相区. C、液相区 D、两相区 12、在溶解曲线以下的两相区,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范围会(),萃取效果()。 A A、缩小;越差 B、不变;不变 C、扩大;越好 D、缩小及扩大;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 1、萃取剂的选择性选择萃取剂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 ) 2、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大于1。( √ )
萃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液-液萃取可分为 级式 萃取过程和 微分 萃取过程,其中 级式 过程又可分为 单级 萃取和(多级)萃取。 2、液-液萃取设备按气液接触情况可分为 分级接触 式和 微分接触 式,其中板式塔属于 分级接触式 ,填料塔属于 微分接触式 。 3、液-液萃取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所选定的溶剂中 溶解度 的差异来达到各组分分离的目的。 4、萃取后两液相能否 顺利分层 是使用萃取操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5、填料萃取塔是典型的 微分接触 式萃取设备。 6、对于同一物系,Ak值随温度面变,在恒定温度下的Ak值随溶质A的变化而变,只有在 组成变化范围不大 条件下的Ak值才可近似视为常数。 7、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萃取剂的选择性 、 萃取剂S与原溶剂B的互溶度 、 萃取剂的其它有关性质 、 萃取剂的回收 。 8、目前选取萃取剂主要有三大类方法,即 实验法 、 性质约束法 、 计算机优化法 。 9、通常,温度升高,液体的互溶度 增大 ,对萃取操作 不利 。 10、在三角形相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 纯物质 、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二元混合液 、三角形内的点代表 三元混合液 。 11、分配系数是指 xy/ ,用符号___Ak____表示。分配系数越大,萃取分离的效果 越好 。 12. 萃取操作处理的对象是 液体均相混合物 ,其分离的理论依据为利用混合液体 (或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12萃取习题课答案
萃取习题课1.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 位于____ B _。
(A )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 )溶解度曲线下方区;(C )溶解度曲线上 (D )纵坐标线上2.萃取操作中,溶剂选用的必要条件是 C 。
(A) 分配系数k A>1;(B) 萃取相含量y A>萃余相含量x A ;(C) 选择性系数β>1;(D) 分配系数k B>1。
3.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____C_____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液的?(A)挥发度 (B) 离散度 (C)溶解度 (D)密度4. 用溶剂S 分离A 、B 液相混合物(A 为溶质),二相平衡时萃取相中y A=0.2,y S=0.6;萃余相中x A=0.15, x S=0.05,则分配系数k A 为___1.33____,选择性系数β为___5.33____。
5.在三角形相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物系、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物系、三角形内的点代表( )物系。
6.分配系数是指()。
7.分配系数越大,萃取分离的效果()。
8.通常,物系的温度越高,稀释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越不利于萃取操作。
9.选择性系数的定义式为()。
10.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稀释剂的分配系数越小,则选择性系数(),越有利于组分的萃取分离。
11.选择萃取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2.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内为()区,曲线外为( )区,萃取操作只能在( )进行。
13.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萃取设备可分为()式和( )式两大类。
填料萃取塔属于( ),筛板萃取塔属于( )。
14. 某混合液含溶质A20%,稀释剂80%,拟用纯溶剂S 单级萃取,要求萃余液中A 的含量为10%,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操作范围内溶质A 的分配系数k A=1,试求:(1)每处理100kg 原料液时,需溶剂用量S 多少kg ?(2)所得萃取液中A 的浓度yA0为多少?(3)过程的选择性系数β为多少?(4)若不改变萃取液中A 的含量,何种操作方法可减少萃余液A 的含量。
萃取和蒸馏 课后习题+答案(红对勾)
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C.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时,振荡过程中需要放气,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C.将乙醇与水分离,如图1、图2操作D.稀释浓H2SO4,如图3操作3.下列分离或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5.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6.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为()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8.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B.在加入稀硝酸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2-3C.加入盐酸后加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一定呈酸性9.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0.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答案1.B。
《中药化学》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种单体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2.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时(B)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3.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时( D)A.生物碱盐B.苷C.鞣质D.多糖4.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 A)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乙醇、甲醇5.全部为亲脂性溶剂的是( D)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6.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A )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三氯甲烷7.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B)A.乙醇B.乙醚C.丙酮D.甲醇8.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苯B.乙醚C.三氯甲烷D.石油醚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A )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10.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 )。
A.石油醚B.苯C.氯仿D.丙酮11.下列溶剂中亲脂性最强的是( A )。
A.Et2OB.EtOAcC.MeOHD.EtOH12.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不能除去的成分是(D )A.淀粉B.树胶C.粘液质D.树脂13.在醇提取的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树胶B.蛋白质C.树脂D.鞣质14.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 )A.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超临界萃取法15.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不能用的方法是(D )A.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16.提取含淀粉多的中药宜用(B)A.回流法B.浸渍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B)A.回流法B.渗漉法C.蒸馏法D.煎煮法18.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 C )A.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19.热提法中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的是(B )。
《化工原理》萃取习题集
1. 2.教育习题集《化工原理》. 第八章萃取. 一、填空题. 1.萃取过程是 . 答案:在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的过程. 2.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化工原理》第八章萃取23.在多级逆流萃取中,欲达到同样的分离程度,溶剂比愈大则操作点愈 S点。
答案:靠近24.在多级逆流萃取中,欲达到同样的分离程度,当溶剂比为最小值时,则所需理论级数为。
答案:无穷25.萃取操作依据:。
答案: 混合物中组分溶解度的差异26.混合物中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是萃取操作的。
答案:依据27.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和。
答案:溶质的溶解能力强选择性高易于回收28.分配系数k A<1表示:。
答案:萃取相中A组分的浓度<萃余相中A组分的浓度29.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与精馏操作中相当。
答案:相对挥发度30.在B-S部分互溶的萃取操作中,若萃取相中含溶质A为85kg,稀释剂B为15kg,溶剂S为100kg,则萃取相中y A/y B = 。
答案: 5.6731.在萃取操作的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A组分,将使B-S互溶度。
答案:增大32.在萃取操作B-S部分互溶物系中,溶质A组分的量越大,B-S互溶度越。
答案:大33.在萃取操作B-S部分互溶物系中,溶质A组分的量越小,B-S互溶度越。
答案:小34.在萃取操作B-S部分互溶物系中,恰当降低操作温度,B-S互溶度。
答案:减小35.在萃取操作B-S部分互溶物系中,提高温度,B-S互溶度。
答案: 增大选择题1.在萃取操作中,一般情况下选择性系数为:。
A.β> 1 B.β< 1 C.β= 1答案:A2.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用()A:分配系数k A > 1 B:分配系数 k A < 1 C:选择性系数β > 1 D:选择性系数β< 1答案:C3.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下方区C:溶解度曲线上 D:纵坐标上答案:B4.下列关于溶解度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类物系的溶解度曲线是封闭型的,Ⅱ类物系是敞开型的。
过滤与蒸发蒸馏与萃取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双选题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蒸馏的方法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3.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 D.②③⑥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KCl溶液I2酒精,萃取B 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盐酸,过滤D CaCO3CaO H2O,过滤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操作不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可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FeCl3溶液中FeOH3沉淀可以过滤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NaCl,可用蒸馏的方法D.重结晶不能用于提纯物质解析:C项中蒸馏得乙醇,即除NaCl;D项中重结晶可用于提纯物质;6.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A.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B.汽油和水、苯和水C.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D.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7.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制取蒸馏水蒸馏B分离水和植物油分液C分离食盐水与泥沙萃取D从浓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蒸发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完全蒸干D.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B.检验SO42-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C.检验CO32-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11.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12.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分的植物油中除去水分;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分离方法题目H
分离方法题目H1201用PbS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金。
现配制了每升含0.2μg Au3+的溶液10 L, 加入足量的Pb2+,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S,经处理测得1.7μg Au。
此方法的回收率为------( )(A) 80% (B) 85% (C) 90% (D) 95%1202现有Pb2+-Al3+混合液,可将它们分离的沉淀剂是-----------------------------------------( )(A) 过量NaOH溶液(B) pH=9的氨缓冲液(C) 稀H2SO4溶液(D) pH≈9的(NH4)2S溶液1203下面各组混合溶液中,能用pH≈9的氨缓冲液分离的是---------------------------------( )(A) Ag+- Co2+(B) Fe3+- Ag+(C) Cd2+- Ag+(D) Ag+- Mg2+1204下列各组混合溶液中,能用过量NaOH溶液分离的是--------------------------------------( )(A) Pb2+- Al3+(B) Pb2+- Co2+(C) Pb2+- Zn2+(D) Pb2+- Cr3+1205某岩石矿样含Fe、Al、Ca、Mg、Ti、Zn等元素。
经碱熔后,用热水浸取,盐酸酸化,用氨水中和至刚出现红棕色沉淀。
该红棕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
1206某矿样含Fe、Al、Mn、Mg、Cu等元素。
经Na2O2熔融,热水浸取后,溶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沉淀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沉淀的化学式)。
1207将含Fe、Al、Ca、Mg、Ti、Zn等元素的矿样,经碱熔后, 用水浸取, 再用盐酸酸化,然后,用氨水中和至刚出现棕色沉淀时,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加热,过滤。
这时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离子;沉淀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沉淀的化学式)。
天然药物萃取与分离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总论习题 一、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1.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 吸附剂颗粒小B. 压力比常规色谱高C. 流速更快D. 有自动记录装置 2. 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 纤维素B. 滤纸所含的5~7%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 醇羟基 3. 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 A .连续回流法 B. 加热回流法 C. 透析法 D. 浸渍法4. 某化合物用三氯甲烷在缓冲盐纸色谱上展开,其Rf 值随pH 增大而减少,这说明它可能是( )。
A. 酸性化合物B. 碱性化合物C. 中性化合物D. 酸碱两性化合物5. 通常要应用碱性氧化铝色谱分离,而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分离的化合物为( )。
A. 香豆素类化合物 B. 生物碱类化合物 C. 酸性化合物 D. 酯类化合物6. 依次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来提取药效成分应采取的极性顺序是( )A. H 23OH EtOAC CH 2Cl 2B.2Cl EtOAC 3OH H 2OC.H 2O 3EtOACCH 3OH2O2Cl 22Cl 27. 有效成分是指( )A .需要提纯的成分 B. 含量高的成分 C. 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成分 D.无副作用的成分 8.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较广的溶剂是( )。
A. 水 B. 乙醇 C. 乙醚 D. 苯9. 化合物Ⅰ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为( )。
OHH 3CO OHCH 3CH 3OA.MVA途径B. 桂皮酸途径C. AA-MA途径D. 氨基酸途径10. 植物的醇提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A.树胶 B. 蛋白质 C. 树脂 D. 氨基酸11. 拟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A. 回流法B. 渗漏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煎煮法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离子型化合物D. 能气化的成分13. 索氏提取回流法语常用回流提取法相比,其优越性是()。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 蒸馏和萃取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蒸馏和萃取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选C 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错误。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解析:选B 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
3.欲从溴水中提取溴,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A.萃取B.分液C.萃取和分液D.萃取、分液和蒸馏解析:选D 由于溴易挥发,故不可直接蒸馏,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故先加入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进行萃取、分液,然后将萃取后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蒸馏即可。
4.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选C 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
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选B 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A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与B互不相溶;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萃取分离法习题
1、目前常用的萃取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衡量萃取完全的指标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3、衡量萃取速度的指标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4、衡量萃取分离效率的指标是什么?它在评价一个萃取分离方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试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6、试述萃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7、说明分配系数、分配比和分离因数三者的物理意义
8、在形成螯合物的萃取体系中PH1/2表示了什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对于PH1/2相差较大的离子,应如何使它们分离?对于PH1/2相差较小的离子又如何使它们分离?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9、什么是盐析剂?为什么盐析剂作用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10、当HgI2溶液中有I-存在时,形成HgI3-和HgI42-。
试推导用有机溶剂萃取HgI2时,HgI2的分配比与[I-]间的关系。
11、A和B化合物的分配比分别为9和2,通过多次萃取可以将它们分开吗?为什么?
12、试计算:当所用提取溶剂与被萃液的相比(R)分别为0.5,1,2时的萃取率E(假设萃取体系的分配比D为1)。
由上述计算,可说明什么问题。
13、当三氟乙酰丙酮分配在CHCl3和水中时得到如下的结果:当溶液的PH值为1.16时,分配比为2.00;当PH值为6.39时,分配比为1.40。
求它在氯仿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 D 和离解常数K i。
14、用8-羟基喹啉为萃取剂,用氯仿为溶剂,萃取分离Fe3+,Co2+,Mn2+时,已知它们萃取曲线的PH1/2值分别为1.5、5.2、6.7。
问这三种离子是否可用这样的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如果可以,萃取分离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分离完全时β≧104)。
15、若一次萃取的E1=50%,欲达到En=99%,需连续萃取几次?欲达到En=99.9%,又必须连续萃取几次?
16、什么是反胶束萃取?反胶团萃取的特点有哪些?它在蛋白质分离中有何应用?
17、什么是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它在生物分离中有何应用?
18、影响反胶束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19、(1)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应用,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条件?
(2)简述超声辅助萃取、微波协助萃取以及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操作条件和应用。
20、设计方案,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分离提取银杏内酯的分析方案。
21、设计方案,用超声法或微波协助萃取法分离提取山楂总黄酮的分析方案。
22、设计方案(包括方法、试剂、主要工艺流程等),用固相萃取或固相微萃取技术分离提取牛蒡苷元的分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