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工程基坑监测监理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路基坑工程监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园林路站为全线的第5座车站,位于青山区规划的武青四干道地下,跨规划的园林路布置,为两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DK24+825.825,设计起点里程:DK24+750.525,设计终点里程为:DK25+217.525。结构外包全长467m,标准段外包宽度约为19.7m。车站共设有四组风亭、四个出入口、六个物业预留出入口。
场地周边为菜地、塑料大棚、鱼塘及1~2层民宅,地势较开阔,园林路及武青四干道尚未施工,无现状地下管线。本站拟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两端区间均为盾构区间,车站端头均为盾构始发井。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高程一般在20.09~22.93m之间。拟建场地地貌为堆积平原区,属长江冲积Ⅰ级阶地。
场地分布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层:第(1)层人工填土层(Q ml);第(3)、(4)层第四系全新统冲击(Q4al)一般粘性土、软土、砂土层;第(15)层为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组(K—Edn)泥质砂岩、砂砾岩。各岩土层按不同岩性及工程性能分为若干亚层,分述如下:
(1—1)杂填土(Q ml):杂色,松散,由粘性土与少量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混合而成(局部地表有15~20cm厚的砼地坪)。层厚0.4~2.2m。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1—2)素填土(Q ml):褐黄~灰色,以粘土为主组成,混少量碎石、砖瓦片等,多为地表耕填土,含植物根茎。层厚0.4~2.8m。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3—1)粉质粘土(Q4ml):黄褐~灰褐色,湿,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层厚0.8~4.6m。车站大部分地段分布。
(3—2—2)粉质粘土(Q4al):褐黄~褐灰色,湿~饱和,软塑,含少量有机质、云母片,局部夹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0~5.3m,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3—4)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Q4al):褐黄~灰~灰褐,饱和软塑(稍密),(粉土呈稍密状态,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厚0.1~0.5m)含有机物质,腐植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1~6.8m。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al):褐黄~灰~灰褐色,湿~饱和,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土呈稍密状态,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互层单层厚度0.1~0.5m,局部达1.0m。层厚1.3~6.5m。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4—1)粉细砂(Q4al):灰~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由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夹薄层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层厚4.7~12.5m。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4a)粉质粘土(Q4al):灰色,湿,可塑~软塑,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分布。层厚0.5~5.8m。车站局部呈透镜体分布。
(4—2)细砂(Q4al):灰色,饱和,中密,由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夹粉土、粉质粘土(局部呈透镜体分布)。层厚11.0~17.5m。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4—3)中粗砂夹砾卵石(Q4al):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石英,长石等矿物,砾卵石粒径10~50mm,成分主要有石英砂、石英砂岩、燧石等,磨圆度呈次棱角,亚圆形,砾卵石含量约5%~20%。厚度0.5~2.5m。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15a—1)强风化泥质砂岩(K—Edn):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灰岩、硅质岩岩屑组成,基质主要为泥质和粉砂质,胶结性能较差,取芯采取率高,岩芯呈柱状,手可捏碎,锤击声哑,无回弹。属极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厚度1.5~9.6m。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15a—2)中风化泥质砂岩(K—Edn):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灰岩、碎石质岩屑组成,基质主要为泥质和粉砂质,胶结性较差,岩芯采取率高,砂岩岩芯呈长柱状。属级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最大揭露厚度19.1m。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15b—1)强风化沙砾岩(K—Edn):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岩屑组成,褐铁泥质、钙质胶结,具砂砾状结构,因机械磨损面破碎,取芯困难,岩芯呈短柱状,属级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厚度6.1~9.0m。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15b—1)中风化沙砾岩(K—Edn):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岩屑组成,褐铁质、钙质胶结,具砂砾状结构,岩芯呈柱状,属级软岩~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Ⅴ级。厚度2.0~6.0m。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2、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Q ml)层,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4~3.8m,稳定水位埋深为1.1~3.3m。
(2)、本场地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Q4al)、(4—1)粉细砂、(4—2)细砂、(4—3)中粗砂夹砾卵石及(3—4)层、(3—5)层所夹粉土、粉砂层中,与长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据在该地区不同地段不同时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长江Ⅰ级阶地承压水测压水头标高一般为18.5~20.0m左右,承压水头标高年变化幅度在3.0~4.0m之间。
地下水对地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若腐蚀性。
3、地震效应
武汉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武振办【2007】4号文规定,本场地地震动参数分区为ⅢA区,地震设计有关参数按该文附表中数据采用。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作用按6度考虑,抗震措施采用7度加强。本场地在7度地震作用下(4—1)层、(4—2)层均不会产生液化现象。
4、场地土类别及建筑场地类别
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本标段范围类场地类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