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
淮安城区俯瞰
江苏省淮安市,于2001年由原淮阴市更名而来。
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 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22城市 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市。
淮安市属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市区东距黄海海岸 线仅100多公里,通达亿吨大港--连云港港港和盐城大丰港两个沿海开放港口均仅需1.5小 时。
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外文名称: 别名: 别名: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淮安 Huai'an 淮阴、山阳、楚州 地级市 中国华东 清河区等4区4县 淮安市清河区健康西路140号 0517 223000 江苏省中部偏北,洪泽湖东岸 面积: 面积: 人口: 人口: 方言: 方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 机场: 机场: 火车站: 火车站: 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市花: 市花: 市树: 市树: 1007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799889人(2010年)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 关帝庙等 淮安涟水机场 淮安站等 苏H 月季 雪松
目录 城市区位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1 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隋唐五代时期 1 宋元时期 1 明清时期 1 民国时期 1 建国后 1 美食文化淮扬菜 1 淮安菜 1 自然地理简介 1 土地资源
1 水资源 1 矿产资源 1 森林资源 1 野生动物资源 风土人情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中国南北过渡地带 经济发展 淮安名人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城市发展 对外交往 淮安方言 淮安方言声母特点 韵母特点 入声与调值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城市文化 旅游景点
展开
城市区位 城市 区位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其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 34度06分。
淮安市
江苏北部中心城市,市境西、北接宿迁市,东北接连云港,东南接盐城市,南接扬州 市,西南连安徽省滁州市和江苏省会南京。
全市地处淮河两岸,邻江近海, 处于全国南
北分界线上。
淮安在全国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更是长三角北部区域的交通枢纽。
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著名 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城区 (8张 )
淮安市楚州区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 巾帼英雄梁红玉、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杰出人物。
刘少奇、陈 毅、黄克诚、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淮 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
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 东有盛产鱼虾蟹的高邮湖、白 马湖。
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 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 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 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283亿吨,居世界首位。
淮 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4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几十户大 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上百户重点企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 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 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康师傅、旺旺、膳 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 内第四大台资高地。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 食品五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 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
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 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安是长三角地区迅速崛起的交通 枢纽城市。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 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 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
淮安夜景 (2张 )
对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苏通长江大桥、将淮安
与盐城、泰州、南通、上海等沿海城市紧密连接起来,正在建设中的连盐淮城际铁路, 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 大开发中,宁淮城际铁路、淮扬镇铁路、徐(淮)沪铁路,使淮安与南京、扬州、镇 江、徐州等重要城市的联系更加便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的作用愈发明显; 淮安历史上就是”运河之都“,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 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淮安经济早由传 统的“运河经济”转为“海河经济”。
2010年9月26日通航的淮安涟水机场为淮安走向全 省架起了空中桥梁。
全市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 体化大交通网络。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刘永忠;人大主任:刘永忠; 王维凯 政府市长:高雪坤;政协主席:
行政区划
2010年9月,淮安市辖5个市辖区、4个县。
邮编:223000 市区:清河区: 淮
223001, 清浦区: 223002, 楚州区: 223200, 淮阴区: 223300 , 经济开发区: 223005 辖县: 金湖县: 211600, 盱眙县: 211700, 涟水县: 223400, 洪泽县: 223100 安市 据) 。
面积89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9.9889万人(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
淮安地图 (2张 )
清河区
面积 134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人。
邮政编码223001。
区人民政府 清浦区 面积 293平方千米,人口 32万 人。
邮政编码 楚州区 面积1439平方千米,人口119万 淮阴区 面积1264平方千米, 开发区 面积132平 金湖县 面 盱
驻北京北路103号。
223002。
区人民政府驻兴淮西路。
人。
邮政编码223200。
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
人口 87万人。
邮政编码223300。
区人民政府驻王营镇。
方千米,人口13万。
邮政编码223005。
区政府所在地驻徐杨乡。
眙县
积 737平方千米,人口 36万人。
邮政编码211600。
县人民政府驻黎城镇。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 74万人。
邮政编码211700。
县人民政府驻盱城镇。
洪泽县 镇。
面积1009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
邮政编码223100。
县人民政府驻高良涧 涟水县 面积1656平方千米,人口104万人。
邮政编码223400。
县人民政 民族 淮安市有48 个民族,是江苏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之
府驻涟城镇。
一。
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9.7% ; 4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1万人,以回族人口为最 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7%。
其他少数民族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百人以 上的民族有14个:蒙古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 族、傈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鲜族等;百人以下的民族有31 个:维吾尔族、 瑶族、哈萨克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秙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 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撤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 阿昌族、普米族、怒族、俄罗斯族、邵温克族、德昂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鄂 伦春族、基诺族。
进来的。
除回族属早期迁居外,其他少数民族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婚嫁
夏商周时期
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京杭运河的 扬州至楚州段)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 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
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含今淮阴、楚州、清河、清 浦四区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 、东阳(今盱眙县马坝) 。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 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
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
西汉年 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 、射阳(今楚州区东南) 、富陵(今洪泽湖中)等 县。
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东汉末年广陵太守 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
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也 有改善。
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
由 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 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 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
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 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 ,割直渎、 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
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
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 (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
自隋至清 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
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 盐场之一。
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
楚州(治今楚州区淮城 镇) 泗州 、 (治今盱眙县城对岸) 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 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 水东南第一州”,素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
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府鼓励
淮安楚州镇淮楼
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
“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 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
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 兵火的长期荼毒。
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
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 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
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 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
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 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 《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 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府治于山阳县(今楚州淮城) 。
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境 西北清江浦镇也随之开始兴起。
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 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
管理全国水运的机构——漕运总督府
景不再。
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
淮安城(今楚州)扼漕运、盐运、河工、榷
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
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区)一县就有进 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
这里还产 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 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
境内漕、盐、河、榷 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
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 打击。
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 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 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李一 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
淮安人民为中华民 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
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
1949年5月,成立淮 阴专区。
建国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 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 重要商埠。
1987年, 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
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
淮安 (2张)
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
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 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
2001年江苏省淮阴市 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即原地级淮阴市、原县级淮安市、原淮阴县融为一体) , 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 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洪泽、盱眙、金湖四县。
至此今天的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四区和涟水、
美食文化
淮扬菜
淮安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 菜系。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佳味之美”之誉。
许多标志性 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泽民主席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 有淮扬菜上桌。
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即淮菜, 以淮安楚州为代表,“扬”即扬菜,以扬州、镇
江一带为代表。
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 (为何称为淮扬菜:淮菜和扬菜的统称)而尤 以清时为盛。
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 传统。
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
明清以后,淮菜 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淮扬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 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
淮安、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地区 (即淮安府今楚州区)、扬州地区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楚州、扬 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 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 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顶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屡屡逗留淮安、扬 州。
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
淮安菜
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
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记载:“淮 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 规矩。
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即 当时淮安府治山阳县,今楚州)为最。
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 味,一筵费数金。
”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更多。
西汉辞赋大家 枚乘。
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盛赞家乡江淮一带的 食馔为“天下之至美”:雏牛之腴,菜以笋蒲。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
楚苗之食,安胡 之饭。
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于是使伊伊煎熬,易牙调和。
熊蹯之膈,芍药之酱。
薄 耆之炙,鲜鲤之脍。
秋黄之苏,白露之茹。
兰英之酒,酌以涤口。
山梁之餐,豢豹之
胎。
小饭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自然地理
简介
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 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 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 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 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 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 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 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 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 主。
西南部为丘陵, 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 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 裂山真高194. 1 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 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 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 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 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 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 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 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 ,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 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 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 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 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 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 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 境内河湖 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 全境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 道、古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 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 型的“平原水乡”。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 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 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淮安里运河风光
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 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 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
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 月最低。
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 一225天左右, 北短南长, 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 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 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 东部多于西部。
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
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 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 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西南风为主。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
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 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
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 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
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 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 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
2003年末,全市实 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
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 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 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
耕地土壤主 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
土壤 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 值7~8之间。
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 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 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 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 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
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
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
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
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
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
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
第一山(2张)
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
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
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