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870生物化学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研究生《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考查目标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在现代生物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化学》考试在重点考查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的基本问题。

要求考生:①系统准确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②比较全面了解生物化学的常用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范围;③能运用生化技术和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

同时考生应了解生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

考查内容(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氨基酸的分类及简写符号;3、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4、氨基酸的分析分离方法;5、肽的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肽;6、蛋白质分子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主要化学键及形式,包括超二级结构、结构域等;7、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多肽链N端和C端氨基酸残基测定的各种方法;蛋白酶、肽段的氨基酸序列测定方法;二硫键的断裂和多肽的分离,二硫键位置的确定,多肽的人工合成等;8、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包括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紫外吸收和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等;9、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方法与技术: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蛋白质的分析测定等;10、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包括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血红蛋白分子病的机理。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种类、分布和生物学功能;2、核苷酸的结构——组成、碱基分子式、稀有碱基等;3、DNA的分子结构: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核酸的早期研究和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理论依据等;4、RNA的分子结构:包括RNA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如tRNA的二、三级结构,真核生物mRNA 结构特点,tRNA及rRNA的结构、RNA的降解等;5、RNA 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各种新发现的小RNA的功能;6、DNA测序方法及其过程;7、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紫外吸收、核酸及其组分的两性性质;8、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9、核酸及其组分的分离纯化:包括分离核酸的一般原则、DNA的分离纯化、RNA的分离纯化、核酸组分的分离纯化、核酸及其组分含量的测定、核酸纯度的测定、核苷酸的分离分析鉴定等;10、核酸研究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核酸凝胶电泳技术、核酸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PCR技术等。

北京化工大学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
名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二、考试大纲
(一)高分子化学
1绪论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2 聚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1.3 聚合反应
1.4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
2 自由基聚合
2.1 单体的聚合能力
2.2 碳自由基
2.3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2.4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和引发体系
2.5 聚合反应速率
2.6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7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2.8 自由基聚合的工业应用
2.9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3 自由基共聚合
3.1 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
3.2 共聚物组成
—1—。

《化工综合》考试大纲

《化工综合》考试大纲
非均相混合物的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基本计算公式;过滤的机理和基本方程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传热特点;传导传热基本方程式及在平壁和圆筒壁定态热传导过程中的应用;对流传热基本原理与对流传热系数,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及其应用;总传热过程的计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计算。
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分配系数与选择性系数;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萃取设备。
三.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笔试,可以使用无字典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小时。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流体流动概述与流体静力学
流体流动及输送问题;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流体流动的作用力;牛顿粘性定律;流体的物性;压强特性及表示方法;静力学方程及应用;液柱压差计。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及相图表示;精馏原理及精馏过程分析;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包括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计算、回流比确定、求算理论板层数等);板式塔的结构及气液流动方式、板式塔非理想流动及不正常操作现象、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塔高及塔径计算。
湿空气的性质及计算;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应用;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16.扩散与单相传质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等摩尔反向扩散、单相扩散);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相内传质速率方程与传质分系数。
17.相际传质
双膜理论;相际传质速率方程与总传质系数;传质推动力与传质系数的关系--传质速率的工程处理方法;吸收过程传质阻力分析及控制质阻。
实测静止和流动的流体中各项压头及其相互转换;验证流体静力学原理和柏努利方程;实测流体流动压头变化及相应压头损失,确定两者相互之间关系。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考研考试科目调整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考研考试科目调整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考研考试科目调整本着与时俱进、公平公正、综合评价的原则,确保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的基础上,加强多样化的生源吸纳,促进学科交叉。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招生目录中做如下修改:“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考试科目“④860物理化学”更改为“④870生物化学或860物理化学”;“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考试科目“④860物理化学”更改为“④870生物化学或860物理化学”;“085238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考试科目“④860物理化学”更改为“④870生物化学或860物理化学”;“085235制药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考试科目“④860物理化学”更改为“④870生物化学或860物理化学”。

记者昨天从深圳大学获悉,该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招生1831人,比去年增加71人,增长约4%,招生规模全省高校排名第五。

今年深大成硕士研究生报考热门。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趋减的大背景下,深大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较往年有所提升。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64.9万人,比去年减少6.5万人,降幅3.8%。

而深大网报人数达11764人,较2014年略有增加,各招生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向好,是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最热门的地方高校之一。

今年深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据统计,2015年录取硕招单位生源1357人,占录取总人数的74.1%,比去年提升6.1个百分点;录取推免权单位生源946人,占51.7%,比去年提升7个百分点。

今年深大接收推免生工作尤为突出,报考人次达545,共接收226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12.3%,接收人数增长222.9%,接收人数/推荐人数比为2.26,列全省高校第一。

深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大研究生生源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6年深大将继续以提升生源质量为核心目标,从扩大推免生接收比例、举办暑期学校、优化招生指标分配、合理设置报考条件等方面着手,争取硕招单位生源比例和接收推免生人数显著提高。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综合》考试大纲.doc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综合》考试大纲.doc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考试大纲一.适用的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1.掌握的内容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及影响因素,压力的定义、表示法及单位换算;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流动型态及其判据,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机械能损失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泵的安装及使用等。

非均相混合物的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基本计算公式;过滤的机理和基本方程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传热特点;传导传热基本方程式及在平壁和圆筒壁定态热传导过程中的应用;对流传热基本原理与对流传热系数,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及其应用;总传热过程的计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计算。

相组成的表示法及换算;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及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分子扩散、菲克定律及其在等分子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的应用;对流传质概念;双膜理论要点;吸收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及图示方法;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吸收塔的设计计算。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及相图表示;精馏原理及精馏过程分析;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包括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计算、回流比确定、求算理论板层数等);板式塔的结构及气液流动方式、板式塔非理想流动及不正常操作现象、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塔高及塔径计算。

湿空气的性质及计算;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应用;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液液萃取过程;三角形相图及性质。

柏努利演示实验;雷诺演示实验;流体阻力实验;离心泵性能实验;精馏实验;吸收(解吸)实验。

生物化学理学院考研大纲

生物化学理学院考研大纲

《生物化学(理学院)》考研大纲1。

蛋白质1)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及一些分析方法,要注意氨基酸是个具有两性性质的分子,弄清楚氨基酸的值,以及会求.2)肽键、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蛋白质分离纯化的XX种方法,几种主要蛋白酶的作用部位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确定的方法.3)螺旋、折叠和胶原的结构特征,二级、XX和四级结构概念,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4)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氧饱和曲线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起因.2。

核酸1)和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2)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

3)核酸变性和复性时反映在光谱学上的变化,以及核酸杂化原理.3.酶1)酶的分类和命名,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2)一些概念:活化能、活性中心、反应初速度、比活性、、酶原、别构酶、同功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最适等3)米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假设的前题条件4)影响酶促反应的XX种因素4。

维生素与辅酶1)主要的水溶性维生素的名称、结构、生理作用和它们的辅酶形式。

2)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作用5。

糖代谢1)一些基本概念:糖酵解,发酵,循环,底物水平磷酸化等。

2)酵解途径中的XX步酶促反应以及与发酵途径的区别3)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XX步酶促反应,以及XX步反应酶的作用特点4)分析和计算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中产生的能量,以及底物分子中标记碳的去向。

5)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提供核糖—5-磷酸和6. 脂类代谢1)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参与反应的酶、辅基和辅酶2)计算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2和水所产生的能量3)酮体生成的部位、生成过程及危害4)脂肪酸合成的过程以及与脂肪酸分解过程的主要差别7.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1)一些主要的概念:转氨作用,氧化脱氨,鸟氨酸循环,生酮和生糖氨基酸。

2)鸟氨酸循环发生的部位,循环中的XX步酶促反应,尿素氮的来源3)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特别是与代谢中心途径(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的关系,以及一些氨基酸代谢中酶的缺损引起的遗传病8。

北京化工大学《综合一(过程控制工程和检测技术)》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综合一(过程控制工程和检测技术)》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信息学院研究生复试综合1参考书与考试大纲
2016-03-01
一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考试科目:过程控制工程(50%)和检测技术(50%)
参考书:
1、孙洪程等,《过程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张宏建等,《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二考试大纲
(1)过程控制工程
1、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规律的选取及参数整定;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的选择;控制阀的选择;测量变送滞后的影响;参数的关联分析。

2、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的实施;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3、比值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比值系数的计算;比值控制方案的实施;比值控制系统的投运与整定;具有逻辑规律的比值控制;比值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信号匹配等问题。

4、均匀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的特点;均匀控制常用的方案;均匀控制的参数整定。

5、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的特点;前馈控制的主要结构形式;前馈控制律的实施及参数整定。

6、选择性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工作过程分析;选择性控制系统的设计;积分饱和问题。

7、分程及阀位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程控制系统的应用;阀位控制系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896化学专业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896化学专业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学专业综合》大纲本《化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考核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为:一、无机化学部分考试内容(一)无机化学1、物质状态(1)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的van der Waals方程,由分子运动论推导理想气体定律;(2)掌握液体的蒸发,沸点;(3)了解晶体的外形与内部结构。

2、原子结构(1)理解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波粒二象性,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离子的特征,离子晶体,晶格能;(2)掌握共价键的本质、原理和特点。

(3)灵活运用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4)理解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

(5)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金属键的共性改价理论和能带理论,金属晶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的极化,氢键。

4、氢和稀有气体了解氢的成键特征,氢的性质、制备方法,氢的化合物,稀有气体的空间结构。

5、化学热力学初步(1)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可逆途径;(2)灵活运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生成热与燃烧热,从键能估算反应热;(3)了解反应方向概念,理解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状态函数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6、化学反应速率(1)了解反应速率理论,(2)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化学平衡(1)掌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2)灵活运用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与△r G mθ的关系,(3)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8、溶液(1)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灵活运用溶解度原理和分配定律;(3)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4)了解分散体系和溶胶的制备、性质,溶胶的电泳和粒子结构,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高分子溶液。

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生物化学综合》样题

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生物化学综合》样题

《生物化学综合》考试样题一、名词解释(2分×15, 共30分)等电聚焦电泳P/O 比NADPH核酶酶的活性中心酶活力单位酮体乙醛酸循环糖异生作用RNA 剪接多顺反子分子伴侣反馈抑制联合脱氨基作用第二信使二、是非判断题(1分×15, 共15分;正确的标 √,错误的标×)1.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均一多糖。

( )2. 肽平面是指肽键的所有4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两个α碳原子,形成的具有一定刚性的平面,以便使肽链保持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

( )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蛋白质,但不能分离核酸。

( )4. 在竞争性抑制中,底物、抑制剂争相与酶结合,但这种结合是不可逆的。

( )5.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 )6. Southern 印迹用于分析RNA, 而Northern 印迹用于分析DNA 。

( )7. 种子发芽时可将脂肪转化为糖,有可能是通过乙醛酸循环来实现的。

( )8. 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糖酵解途径的简单逆转。

( )9.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它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10. 已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DNA 聚合酶Ⅰ、DNA 聚合酶Ⅱ和DNA 聚合酶Ⅲ。

其中DNA 聚合酶Ⅰ是一个多亚基酶,是主要负责DNA 复制的酶。

( )11. 启动子是指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 序列。

( )12. 密码子专一性主要由前两位碱基决定,第3位碱基的重要性不大,此称为密码子的兼并性。

( )13. 在原核生物mRNA 前体的加工中,其5’端形成帽子结构,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poly A )尾巴。

( )14. 代谢途径阻断可通过加入酶抑制剂或采用基因敲除的手段来实现。

( )15. 根据当前认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 的序列多属回文结构。

( )三、简答题(1-4题每题7分, 5-8题每题8分, 共60分)1. 列举3种生物化学领域的英文刊物,以及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生化方面的研究信息。

生物化学考研大纲

生物化学考研大纲

生物化学考研复习大纲一、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掌握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代谢调控等。

二、试题模式及所占比例生物化学考试总分150分,分概念题和叙述题两个方面,其中概念题占60-70%,叙述题占30-40%,概念题包括:选择题(单选,约占20%)、填空题(约占7%)、正误判断题(约占10%)、解释符号(约占7%)、名词概念(约占20%);叙述题包括:叙述题、计算题和问答题(以叙述题和问答题为主,少量计算题)。

三、复习重点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

四、课程复习大纲第1章糖和结合糖本章重点和难点:多糖、结合糖的结构和功能1.1 单糖1.1. 1单糖的结构 1.1. 2单糖的性质 1. 1. 3单糖的重要衍生物1.2 结合糖 1.2. 1肽聚糖 1.2. 2糖蛋白 1.2. 3蛋白聚糖第2章脂本章重点和难点:磷脂、糖脂的结构和功能2.1三脂酰甘油2.1.1脂肪酸2.1.2三脂酰甘油的理化性质第3章蛋白质本章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性质,肽键的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和测定,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3.1 蛋白质概论3.1.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3.1.2蛋白质分子的构象3.2 氨基酸3.2.1氨基酸的结构 3.2.2氨基酸的构型、旋光性、光吸收性和侧链极性 3.2.3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3.2.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3.2.5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3.3 肽3.3.1肽和肽键的结构 3.3.2肽的重要性质3.4 蛋白质一级结构3.4.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3.4.2蛋白质一级结构 3.4.3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3.4.4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功能3.5 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纤维状蛋白质3.5.1肽链的构象 3.5.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3.5.3超二级结构3.5.4纤维状蛋白质3.6 蛋白质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与功能3.6.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3.6.2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 3.6.3球状蛋白质的结构域和三级结构的功能 3.6.4蛋白质四级结构与功能 3.6.5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3.7 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3.7.1蛋白质两性性质及应用 3.7.2胶体性质与蛋白质沉淀3.7.3蛋白质的变性 3.7.4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主要方法第4章酶本章重点和难点:酶的催化机理和酶促反应动力学4.1 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4.1.1酶的概念 4.1.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4.1.3酶的化学本质4.1.4酶的活性中心4.1.5酶在细胞内的分布4.2酶的分类和命名4.2.1酶的习惯命名 4.2.2酶的国际系统命名4.2.3酶的系统分类及编号 4.2.4按酶蛋白分子的组成分类4.2.5同工酶、诱导酶4.3 酶的催化机理4.3.1酶催化反应高效性的机理4.3.2酶催化反应专一性的机理4.3.3酶作用机理举例4.4酶促反应动力学4.4.1酶的量度 4.4.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3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4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5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7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8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4.5酶活性的调节4.5.1别构效应调节 4.5.2共价调节酶 4.5.3酶原的激活 4.5.4多酶体系调节第5章核酸本章重点和难点:DNA、RNA的结构和性质5.1 核酸的化学结构5.1.1碱基5.1.2核苷 5.1.3核昔酸5.2 DNA的结构5.2.1 DNA的一级结构 5.2.2 DNA的二级结构 5.2.3 DNA结构的不均一性和多形性5.2.4环状DNA 5.2.5染色体的结构5.3 RNA的结构5.3.1 RNA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5.3.2 tRNA的结构和功能 5.3.3 mRNA曲结构和功能5. 3. 4 rRNA的结构和功能5.4 核酸的性质5.4.1解离性质 5.4.2水解性质 5.4.3光吸收性质 5.4.4沉降特性5.4.5变性、复性及杂交5.5核酸研究技术5.5.1核酸的分离纯化 5.5.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5.5.3 DNA物理图谱 5.5.4分子杂交5.5.5 DNA序列分析 5.5.6 DNA的化学合成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本章重点和难点:脂溶性维生家的活性形式与功能;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6.1脂溶性维生家6.1.1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 6.1.2维生素D E K6.2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6.2.1维生素C B1 B2 B3 B5 B6 B7 B11 B12 硫辛酸第7章激素本章重点和难点:激素的作用机理及重要的生理功能7. 1 概论7.1.1激素的概念 7.1.2激素的分类 7.1.3激素的作用特点7.2激素的分泌与控制7.2.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7.2.2垂体分泌的激素 7.2.3腺体分泌的激素7.2.4激素的分泌与控制7.3激素的作用机理7.3.1受体及特点 7.3.2 cAMP—Ca2+ -钙调蛋白激活蛋白激酶途径7.3.3 IP3、Ca2+-钙调节蛋白激酶途径 7.3.4受体一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7.3.5细胞内受体途径第8章糖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糖的分解代谢,各种糖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8.1 糖酵解8.1.1酵解与发酵 8.1.2糖酵解途径 8.1.3其它单糖进入糖酵解途径8.1.4乳酸的生成 8.1.5乙醇的生成 8.1.6糖酵解的调节8.2三羧酸循环8.2.1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8.2.2三羧酸循环 8.2.3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8.2.4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8.2.5乙醛酸循环8.3 磷酸已糖支路8.3.1反应途径 8.3.2磷酸已糖支路的生物学意义8.4糖的合成代谢8.4.1葡萄糖的生成 8.4.2糖异生作用 8.4.3糖原的合成第9章脂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9.1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9.1.1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9.1.2脂类的转运 9.1.3贮脂的动用9.2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9.2. 1甘油三酯的水解 9.2.2甘油代谢 9.2.3脂肪酸的(氧化9.2.4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9.2.5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9.2.6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径 9.2.7酮体代谢途径9.3脂肪的合成代谢9.3.1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9.3.2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反应9.3.3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9.3.4各组织中脂肪代谢的关系9.3.5脂代谢与糖代谢的特点 9.3.6脂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9.4 磷脂代谢9.4.1甘油磷脂的水解 9.4.2磷脂的合成第10章氨基酸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尿素循环、氨基酸分解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氨基酸的合成10.1 蛋白质降解及氮平衡10.1.1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0.1.2氨基酸代谢库 10.1.3氮平衡10.2氨基酸分解代谢10.2.1脱氨基作用 10.2.2脱羧基作用 10.2.3氨的去向10.2.4氨基酸碳架的去向10.2.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重要物质10.2.6氨基酸代谢缺陷症10.3氨基酸合成代谢10.3.1氨基酸合成中的氮源和碳源 10.3.2脂肪族氨基酸合成途径10.3.3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 10.3.4氨基酸合成的调节10.3.5几种重要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第11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嘌呤环的合成、嘧啶环的合成、脱氧核糖核苦酸的合成11.1 核酸和核苦酸的分解代谢11.1.1核酸的降解 11.1.2核苷酸的降解 11.1.3嘌呤碱的分解 11.1.4嘧啶碱的分解11.2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1.1.1从头合成 11.1.2补救途径11.3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1.3.1从头合成 11.3.2补救途径11.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1.4.1核糖核苷酸的还原 11.4.2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1.5 辅酶核苷酸的合成11.5.1烟酰胺核苷酸的合成 11.5.2黄素核苷酸的合成 11.5.3辅酶A的合成第12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本章重点和难点:电子传递、ATP的生物合成12.1 生物能学简介12.1.1化学反应的自由能 12.1.2自由能变化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12.1.3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加和性 12.1.4高能磷酸化合物 12.1.5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12.2线粒体电子传递12.2.1电子传递过程 12.2.2电子传递链 12.2.3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和载体12.2.4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12.3氧化磷酸化作12.3.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12.3.2 P/O比和由ADP形成ATP的部位12.3.3电子传递和ATP形成的偶联及调节机制 12.3.4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12.3.5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第13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本章重点和难点:DNA复制的特点、参与因子、复制过程、DNA的损伤与修复13.1 DNA的复制13.1.1 DNA的半保留复制 13.1.2复制起点和复制单位13.1.3 DNA聚合反应有关的酶13.1.4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13.1.5 DNA复制的拓扑性质 13.1.6 DNA复制体的结构13.1.7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13.1.8 DNA复制的调控13.2 DNA的损伤及修复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 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13.3 RNA指导nNA的合成反转录酶病毒RNA的反转录反转录的生物学意义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本章重点和难点:RNA的合成过程、参与因子,RNA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14.1 转录14.1.1 RNA聚合酶 14.1.2 转录过程 14.1.3 启动子和转录因子 14.1.4 终止于和终止因子 14.1.5转录过程的调节控制14.2 转录后的加工14.2.1 原核生物RNA加工 14.2.2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 14.2.3 RNA的拼接和催化机理14.3 RNA的复制14.3.1噬菌体QB RNA的复制 14.3.2 病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第15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本章重点和难点: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各种参与因子的功能、合成后的输送与加工 15.1 遗传密码15.1.1 遗传密码的确定 15.1.2 遗传密码的特点15.2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生物大分子15.2.1 mRNA 15.2.2 rRNA15.2.3 核糖体 15.2.4辅助因子 15.3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5.3.1 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5.3.2 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5.3.3 mRNA的结构与翻译 15.3.4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15.4 多肽合成后的定向输送与加工15.4.1 信号肽及信号肽的识别 15.4.2 内质网上多肽的糖基化修饰 15.4.3 高尔基体中多肽的糖基化修饰及多肽的分类 15.4.4 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质的来源第16章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本章重点和难点:糖、脂、蛋白质代谢的关系,基因表达的调节16.1 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16.1.1 代谢途径交叉形成网络 16.1.2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单向性16.1.3 ATP是通用的能量载体 16. 1.4 NADPH以还原力形式携带能量16.2 酶活性的调节16.2.1 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 16.2.2 产能反应与需能反应的调节16.2.3 酶的连续激活和共价修饰16. 3 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分隔控制16.3.1 细胞结构和酶的空间分布 16.3.2 细胞结构对代谢的调节控制作用16.3. 3 蛋白质的定位控制16.4 神经和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控16.4.1 门控离子通道和神经信号转录系统16.4.2激素和递质受体的信号转录系统16.5 基因表达的调节16.5.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16.5.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材料化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材料化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学院代码:08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703Z1 材料化学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3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本《无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材料化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是阐述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它的内容丰富,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分散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化学现象,会运用基本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一般的化学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化学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

一、考试内容1、气体及化学热化学初步(1) 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2) 热力学第一定律:环境与体系、状态与状态函数、内能、功和热(3) 反应热和自由能变的含义及其计算;自发性判据;盖斯定律2、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质量作用定律;阿累尼乌斯公式(2) 标准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应用(3) 溶液酸度计算;缓冲溶液;分步沉淀;电极电势;常用滴定方法质子平衡式;溶液的pH值及其计算;缓冲作用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计算原电池电动势;判断反应方向;计算平衡常数、Ksp及溶液pH;EDTA的性质及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金属指示剂;(4) 滴定法:滴定曲线与指示剂以及滴定的应用3、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和电子的玻粒二象性(2) 波函数、概率密度、电子云;四个量子数(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4、化学键与物质结构(1) 离子键、共价键理论(2)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3) 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5、化学分析(1) 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有效数字在分析实践中的运用(3) 标准溶液的表示方法及配制、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4) 吸光光度法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单一组分的分析;多组分分析及示差法。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题库.doc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题库.doc

生物化学※<前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结构及其功能、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及其中的能量代谢、信号物质的信号传导、生命遗传物质的遗传及变异和表达调控、以及疾病发生和治疗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等。

学科研究领域广泛,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前沿性及极强的交叉性,并能为相关学科(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农学、药学)的研究提供必需的生物化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1、系统地、完整地掌握组成生物体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调控。

熟悉信号物质的信号传导及疾病发生和治疗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

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前沿。

2、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展双语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4、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人卫出版社的第六版《生物化学》规划教材而编的,按温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72学时,讲授72学时,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熟悉: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三)了解: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与医学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二)重点讲解: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一般介绍: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本书纲要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二)熟悉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类(三)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类(二)重点讲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三)一般介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离和纯化、及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核酸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二)熟悉:核酸的化学组成(三)了解: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核酸酶的概念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核酸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二)重点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关系,掌握:mRNA 、tRNA 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一般介绍:核酸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第四章酶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活性及含量的调节(二)熟悉: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调节(三)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酶与医学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酶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活性及含量的调节、同工酶的概念(二)重点讲解: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三)一般介绍:酶的命名与分类(习惯命名、国际统一命名)、酶与疾病的关系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五章糖类代谢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与异生途径(二)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血糖的平衡(三)了解:糖的生理概况、血糖及其调节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糖代谢的反应过程、血糖水平的激素调节,代谢紊乱引起的临床症状(二)重点讲解:糖酵解及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的途径、能量变化(A TP和电子的生成量)、关健酶或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途径的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糖异生途径的原料、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乳酸循环的概念;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三)一般介绍:血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及代谢概况第六章脂类代谢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脂酸、甘油三酯的代谢(二)熟悉:胆固醇、磷脂的代谢,血脂、载脂蛋白的概念(三)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脂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的代谢;血脂、载脂蛋白的概念(二)重点讲解:脂酸的β-氧化途径、限速酶及A TP的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代谢途径及限速酶、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组成(三)一般介绍: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血浆脂蛋白的代谢第七章生物氧化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二)熟悉:生成ATP的氧化体系(三)了解:过氧化物酶体系、微粒体系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生成ATP的氧化体系、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二)重点讲解:二条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部位(生成ATP的室)及其抑制剂(三)一般介绍:过氧化物酶体系、微粒体系及其酶类第八章氨基酸代谢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的代谢(二)熟悉: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三)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包括α-酮酸的代谢)、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二)重点讲解: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来源、转运和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含硫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代谢的产物及生理意义(三)一般介绍: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第九章核苷酸代谢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代谢(二)熟悉: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代谢(三)了解: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嘌呤、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二)重点讲解:嘌呤、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概念、途径、限速酶及其搞代谢物(三)一般介绍: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物质代谢的互相联系及代谢调节(二)熟悉: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三)了解: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二)重点讲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三)一般介绍:物质代谢的特点;细胞、激素及整体的调节第十一章DNA 的生物合成(复制)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半保留复制体系及过程(二)熟悉:DNA突变与修复(三)了解:半保留复制的意义及逆转录酶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DNA突变的意义、类型、修复方式及引发的因素(二)重点讲解: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体系及具体过程;逆转录酶的概念、DNA突变与修复的类型(三)一般介绍:复制的实验依据和意义第十二章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转录体系(二)熟悉: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三)了解:转录过程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转录起始、延长、终止三步过程(二)重点讲解:转录体系、真核生物m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三)一般介绍:真核生物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参与翻译的物质及翻译后加工(二)熟悉:翻译过程(三)了解:翻译的干扰和抑制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翻译过程;翻译后一级结构的修饰(二)重点讲解:翻译的体系场所、模板及aa -tRNA 的活化;核蛋白体循环(三)一般介绍:翻译后高级结构的修饰和靶向输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第十四章基因表达调控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二)熟悉:原核、真核基因转录调节(三)了解:基因表达的原理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点及机制(二)重点讲解:表达调控的一些基本概念(基因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点及机制(三)一般介绍:基因表达的原理、方式、生物学意义第十五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重组DNA技术(二)熟悉: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三)了解: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二)重点讲解: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DNA克隆、基因工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载体等)(三)一般介绍: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第十六章细胞信息传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信息的传递途径(二)熟悉:常见的信息物质、受体(三)了解:信息物质、受体等概念与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胞间、胞内的信息物质;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及功能,受体作用的特点,活性调节(二)重点讲解:信息的传递途径(膜受体、胞内受体介导)(三)一般介绍:细胞间及细胞内的信息传导;信息传递途径的联系、信息传递与疾病的关系第十七章血液的生物化学(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血浆蛋白的性质(二)熟悉:血细胞的代谢特点(三)了解:血液的凝固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红细胞、白细胞的代谢特点(二)重点讲解:血浆蛋白的分类和性质、功能(三)一般介绍:凝血因子与抗凝血成分、两条凝血途径、血凝第十八章肝的生物化学(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胆汁酸、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的关系(二)熟悉: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三)了解: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代谢中的作用(二)重点讲解: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胆色素的代谢(肠肝循环)与黄疸的关系(三)一般介绍:生物转化的概念、肝中生物转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第十九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作用(二)熟悉:维生素的性质(三)了解:微量元素的性质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各种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化学本质、性质(二)重点讲解:各种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生化作用及缺乏症(三)一般介绍:各种微量元素的性质及生理作用第二十章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胶原分子的组成、一级结构特点和功能(二)熟悉:几种细胞外基质结构特点和功能(三)了解: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性质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几种细胞外基质(胶原、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二)重点讲解:胶原分子的组成、一级结构特点和功能(三)一般介绍: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十一章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的概念(二)熟悉: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及活化的机制;常见的抑癌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三)了解: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及活化的机制;常见的抑癌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二)重点讲解: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三)一般介绍:常见的生长因子、作用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第二十二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二)熟悉: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方法(三)了解: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应用、展望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常用基因诊断的技术方法(二)重点讲解:基因诊断的概念及特点、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三)一般介绍: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应用、展望第二十三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HGP(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PCR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二)熟悉:核酸序列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三)了解: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用途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核酸序列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二)重点讲解:PCR技术的原理和主要用途、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研究(三)一般介绍:分子杂交与印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转基因、核转移与基因剔除技术作业习题绪论一、问答1.什么是生物化学?它主要研究哪些内容?2.生物化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举各时期一二例重大成就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一、问题1.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意义?2.蛋白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其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写出其结构通式。

中南民族大学【871+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871+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科目代码:871适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077700、083100)、电子信息(0854)……………………………………………………………一、考试性质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考试是为中南民族大学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大学本科阶段所学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素质,并有利于中南民族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对学生在专业上进行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本课程要求考生:1.熟练并准确掌握课程中重要的专业名词概念。

2.熟知常用生物医学物质的命名和物理化学性质。

3.能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对常用生物医学物质进行鉴别。

4.熟练掌握体内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

5.能将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与临床病理现象、典型疾病相联系。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单项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多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填空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名词解释题: 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计算及问答题:6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60 分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医用化学第一章溶液(一)分散系1. 粗分散系2. 胶体分散系3. 分子或离子分散系(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法1. 溶液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2. 溶液浓度的相互换算3. 溶液的稀释(三)电解质的电离与酸碱性1.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2.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酸碱性3. 体液pH在医学上的意义(四)缓冲溶液1. 缓冲溶液的组成2. 缓冲溶液的原理3. 缓冲溶液的pH计算4.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五)溶液的渗透压1. 渗透现象2. 渗透压与渗透浓度的关系3. 渗透压的生理意义第二章有机化学基础(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与分类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2. 有机化合物分类(二)烃1. 烷烃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重要的烷烃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重要的烯烃和炔烃3. 环烃(脂环烃和芳香烃)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重要的环烃(三)醇酚醚1. 醇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醇2. 酚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酚3. 醚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醚(四)醛和酮醛和酮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醛和酮(五)羧酸及其取代酸1. 羧酸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羧酸2. 羟基酸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羟基酸3. 酮酸的命名、化学性质、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重要的酮酸4. 对映异构:平面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性、化合物的旋光性与结构的关系、対映异构体的构型、光学活性物质在医学上的意义(六)胺和酰胺1. 胺的分类和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2. 酰胺的结构和命名、化学性质、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七)杂环化合物与生物碱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生物碱的化学性质、重要的生物碱第三章糖类化学1. 单糖的分类、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2. 重要的二糖:麦芽糖、乳糖和蔗糖3. 多糖:同多糖和杂多糖4. 复合糖:蛋白聚糖、糖蛋白和血型物质第四章脂类化学(一)甘油三酯1. 甘油三酯的组成与结构2. 脂肪酸3. 甘油三酯的主要化学性质(二)类脂磷脂、糖脂和类固醇化合物第五章蛋白质化学(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3. 肽键与肽(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与等电点2.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 蛋白质的沉淀4. 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5.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与颜色反应(四)蛋白质的分类1. 按化学组成分类2. 按分子形状分类第六章核酸化学(一)核酸的分子组成1. 核酸的元素组成2.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3. 3,’ 5’-磷酸二酯键和多聚核苷酸链(二)核酸的分子结构1. DNA 的分子结构2. RNA 的分子结构(三)核酸的分子结构1. 核酸的紫外吸收2.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3. 核酸的分子杂交第二部分生物化学第一章维生素1. 水溶性维生素: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活性形式及缺乏症)2.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活性形式及缺乏症)第二章酶(一)酶的分子组成与催化活性1. 酶的分子组成2. 酶的催化活性(二)酶促反应特点与机制1. 酶促反应特点2. 酶促反应机制3. 酶原与酶原的激活4. 同工酶(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四)酶与医学的关系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第三章糖代谢(一)糖的代谢概况1. 糖的生理功能2. 糖的消化与吸收3. 糖代谢概况(二)糖的氧化分解1. 糖的无氧氧化2. 糖的有氧氧化3. 戊糖磷酸途径(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其生理意义(四)糖异生1. 糖异生途径2.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五)血糖及其调节1.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2. 血糖浓度的调节(六)糖代谢紊乱1. 低血糖2. 高血糖与糖尿3. 糖尿病第四章生物氧化(一)概述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方式(二)线粒体氧化体系1. 呼吸链2. 体内重要呼吸链的排列顺序3. 胞质中NADH+H+的氧化(三)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1. 高能化合物的种类2. ATP 的生成3.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4. ATP 的利用、转移和储存第五章脂类代谢(一)脂类的消化吸收与分布1.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2. 脂类的分布和功能(二)血脂1. 血脂的组成与含量2. 血脂的来源于去路(三)甘油三酯的代谢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2.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四)类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五)脂蛋白及其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结构、代谢与功能(六)脂代谢紊乱脂蛋白异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肝脂肪变性、脂肪肝、肥胖症第六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 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2. 蛋白质的需要量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互补作用(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1. 蛋白质的消化2. 蛋白质的吸收和转运3.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三)氨基酸的代谢概况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四)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 氨的代谢3. α-酮酸的代谢4.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五)个别氨基酸的特殊代谢1. 一碳单位代谢2. 含硫氨基酸的代谢3.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六)糖、脂类和蛋白质在代谢上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平衡1. 糖与脂类在代谢上的联系2. 糖与蛋白质在代谢上的联系3. 脂类与蛋白质在代谢上的联系4. 神经内分泌对物质代谢的平衡调控第七章核苷酸代谢(一)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2.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3.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2.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五、参考书目1.柯尊记主编,《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第2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考察学生利用生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掌握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糖、脂类及核酸等)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掌握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信息传递及代谢调节。

掌握酶的结构和主要概念。

(3)掌握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

(4)理解重组DNA技术及最新进展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蛋白质化学
掌握氨基酸两性解离和等电点,了解氨基酸化学性质,掌握肽、肽键和肽平面,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掌握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和常见分离纯化方法及原理。

(二)核酸的化学
掌握核酸的组成成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掌握RNA的主要类型,理解主要类型的RNA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特点,理解核酸的各种性质。

(三)酶
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理解酶的化学本质。

掌握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概念,理解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掌握酶原的激活、同工酶和别构酶等概念,理解酶的作用机制,了解如何测定酶促反应速度及影响因素,掌握米氏方程式和米式常数。

了解酶抑制剂的作用。

(四)维生素和辅酶
掌握常见的一些维生素的名称、别名。

理解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理解维生素在体内的作用。

(五)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掌握呼吸链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及其作用;掌握ATP的作用以及ATP的生成类型,理解呼吸链中ATP的合成部位,并了解电子传递体抑制剂;理解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

(六)糖代谢
了解单糖、双糖、多糖的概念,理解葡萄糖的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

了解多糖的酶促降解。

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的概念、总反应式,了解葡萄糖有氧氧化产生(和消耗)ATP的各步骤以及如何计算ATP的净生成量。

掌握三羧酸循环的概念、生理学意义。

理解糖酵解反应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反应和关键酶。

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

(七)脂类的代谢
了解脂肪的结构式、脂类的酶促水解、甘油的氧化,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掌握肉毒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