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及其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解释经济活动的波动和循环。

它探讨了经济的增长和衰退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之间的循环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和个人投资决策都有重要的影响。

1.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特征经济周期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和衰退期。

在扩张期和繁荣期,经济活动兴旺,生产和消费增长;而在收缩期和衰退期,经济活动减弱,生产和消费下降。

2. 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学派2.1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在衰退期,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复苏。

2.2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将经济周期的波动归因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在繁荣期,供给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减少和生产下降;而在衰退期,需求紧缩导致供给过剩进一步加剧。

2.3 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货币政策波动引起的。

他们强调货币的价值和供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主张自由市场的调节机制。

3. 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政府可以在经济衰退时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和促进经济复苏。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的预测来制定合适的经营和投资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经济周期研究的挑战与发展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复杂性的增加,经济周期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使得经济周期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随着经济学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经济周期研究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波动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研究经济活动的波动和循环,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视角和工具。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03
第二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
平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存量叫做加速数(Accelerator)。若用a表示加速数,则a等于资本增量和产出增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01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 第t期的总投资=a(Yt-Yt-1)+第t期的折旧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技术不变;加速系数a固定不变。
02
短周期:指平均时间长度约为40个月的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于1923年首先提出,故又称基钦周期。
03
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Simon S. Kuznets)于1930年提出来了一种20年左右的长周期。
04
经济周期的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类型的划分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的四个长波
经济复苏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采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其理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经济行为人的目的是在现行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个人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从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推导出集体总量的行为方程; 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也是完全的,能够形成“理性预期”; 价格可以灵活地调整,能够确保市场持续出清; 把实际冲击(如技术创新、政策变动、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强调技术冲击而非货币冲击、供给冲击而非需求冲击、实际因素而非名义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 假定工作和闲暇时间具有高度替代性,就业波动反映了人们自愿工作时间的变化。 货币是中性的。
经济周期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63页文档资料

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63页文档资料
分析:
银行体系放宽信贷→货币量↑→r↓→I↑ →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银行信用扩张的有限性 →r↑→I↓→衰退,萧条
对策:
坚持用货币量的变化调节经济周期
04.04.2020
8
2、“创新”周期理论
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分析: 创新→超额利润→效仿 →创新浪潮,乐观预期/繁荣 →投资过度/创新普及→超额利润消失 →衰退,萧条
➢ (2)经济扩展和经济收缩的过程为什么是累 积性的。
➢ (3)促使经济现。
➢周期理论往往归结为分析和解释经济扩张过程中 断的原因,即危机理论。
04.04.2020
7
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纯粹货币危机理论
20C初,英,剑桥学派,霍特里;美,货币主义,弗里得曼
根据1890-1922年英美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资料提 出。分周期为主、次两种。
1860《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 平均9-10年。
根据法英美三国银行业繁荣,危机,清算的兴衰周期 提出。
1926《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约50-60年。
根据英法美等国物价,利率,工资,外贸等资料分析 提出。
现在一般叫衰退,谷底, 扩张,顶峰。 ② 两大阶段:
扩张:复苏,繁荣→峰顶 收缩:衰退,萧条→谷底 ③ 两个转折:
谷底,峰顶 ④ 长度:
四个阶段所需时间,一般 认为8—10年。
3
04.04.2020
4
3、经济周期的特征
衰退期 扩张期
(1)消费急剧下降,存货增加,厂商减 产,投资急剧下降。GDP下降。 (2)对劳动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04.04.2020
14
7、政治周期理论
➢波兰,迈克尔·卡列茨基(1899’-1970’) ➢ 1943年,《充分就业的政治方向》。

《经济周期理论 》课件

《经济周期理论 》课件

特点总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强调 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和微观基础 的缺失,主张采用政府宏观干预
来稳定经济。
主要观点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 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政府应 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纠 正市场失灵,以稳定经济增长。
代表人物
如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 里德斯等。
03
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
根据周期长度,经济周期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按照波动幅度,可分 为扩张期和衰退期。根据主要特征,可分为繁荣期、危机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了解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走势。
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
总结词
为了衡量经济周期,通常会使用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 胀率等。
企业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变化,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产 品策略。
个人投资理财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个人投资者需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和风险敞口,如在 经济扩张期增加股票和房地产等风险资产的配置,而在经济衰退期则应 注重防守型资产的配置。
个人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和宏观经济指标,以把握投资机会和风 险控制。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特点总结
代表人物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开始关注政府宏观 干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强调货币和 财政政策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
如美国经济学家W.C.米切尔和A.J.阿 克尔斯等。
主要观点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货币和财政政策 的变动,这些政策的变化会导致总供 给和总需求的失衡。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就业政策
通过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等措施,以缓解就业 压力和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05
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践应 用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再贴现率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 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率就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 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即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 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的 一种政策手段。
四、货币政策的类型 (一)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主要措施: 一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二是降低再贴现利率 三是公开市场业务 “道义劝告”
(二)调节性货币政策和非调节性货币政策
1.调节性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经济状况, 不断地调节货币供应量 2.非调节性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并不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经济状况, 不断地调节货币需求,而是把货币供应量固定在预定水平上。
四、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
(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二)财政政策的时滞效应 (三)财政政策的政治阻力
第三节
一、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 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经济周期概论
(一)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二)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三)纯货币周期理论 (四)创新周期理论 (五)心理周期理论 (六)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七)政治性周期理论
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1.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产出的变动与投资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设资本-产出比率固定不变: v =K/Y,其中K是 存量,Y是流量,K>Y,所以v>1。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概念,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措施与方法,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经济周期原因理论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经济周期是逃避不开的。

经济永远处在繁荣和衰退之间的循环之中,商界及民间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1.经济周期1.1经济周期的定义首先,我们通过下面表格给出的美国自1981年至2010年的实际GDP数据来简单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年12月GDP增幅大幅减小,到2002年6月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02年经济开始复苏,2007年底经济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6月降至最低的-4.11%。

这就反映出了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

每一周期大约10年左右。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收缩阶段和经济扩张阶段。

衰退和萧条属于经济收缩阶段。

复苏和繁荣属于经济扩张阶段。

这两个大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

当经济出现衰退并且暴跌至谷底的时候,经济不可能再也恢复不了,它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复苏,而当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这种景象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商品生产销售者研究清楚经济出现暴跌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经济重回正轨,而经济繁荣时期,如何才能使经济尽可能长的持续这种繁荣是十分重要的。

商品生产者必须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时候,也就是经济繁荣的时期,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资金周转灵便。

这时商品的生产者加大人、物财力的投入,加快商品的生产,就会取得盈利。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 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以上的经济周期分类可以用表11-1来进行概括。
表表11-1 经济周期的类型
类型
周期长短
平均长度
发现的年代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朱格拉周期 基钦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周期
长周期(长波)
加量, w用以表示加速系数。
代入宏观经济均衡公式,得:
Yt Ca b Yt1 Ia w(Ct Ct1)
(11-10)
式(11-10)表明,任何时期的总收入或总产出等于自主性消费Ca与自主性投资Ia之和, 加上由边际消费倾向b决定的引致消费部分和由加速数w决定的引致投资部分。如果我们知道 了任一时期中自发性消费和自发性投资以及当期消费和前期消费,给定边际消费倾向b和加速 数w,那么就能通过对上式的代换,决定任一时期的收入和产出。
表示,所以又有:
It w(Yt Yt1)
(11-4)
式(11-4)表明,该期的净投资等于该期产量的变动值乘以资本—产量比率。当然,净
投资可以为正、负或0,这主要取决于Y 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Y 。总之,在w既定的情况
t
t 1
下,当期净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
因为总投资=该期的净投资+该期的更新投资,所以只要在式(11-4)两端加上更新投
引致投资I
0 500 500 250
0 125 125 62.5
缪尔森提出的,故此模型也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注:
下表各行数字这样得出,例如第3期,由于第2期收入为2000,故第3期 Ct b Yt1 0.5 2 000 1 000。 第3期投资 It I0 I I0 w(Ct Ct1) 1 000 1 (1 000 500) 1 500, 第3期收入 Yt Ct It 1 000 1 500 2 500 。

《经济周期理论》课件

《经济周期理论》课件
经济周期具有周期性特征,包括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底部期。
历史经济周期回顾
1
长期繁荣(1 985-1 990)
2
美国经济进入一段长期繁荣期,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
3
大萧条(1929-1 93 3 )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期,带来了高失 业率和经济不景气。
金融危机(2 007-2 009)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许 多国家陷入经济衰退。
应用领域
经济周期理论可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企业 经营战略和投资决策。
局限性
经济周期理论无法精确预测和解释所有的经济波动, 因为经济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经济周期的阶段
1 扩张期
2 高峰期
经济活动增长,产业生产扩大,就业率上升。
经济达到高点,生产力水平达到顶峰,通货 膨胀压力增加。
3 衰退期
4 底部期
经济活动下降,产业生产萎缩,就业率下降。
经济触底反弹,产业生产逐渐恢复,就业率 开始回升。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
GDP国内生产ຫໍສະໝຸດ 值通常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反映经 济活动的增长或衰退。
《经济周期理论》PPT课 件
这份《经济周期理论》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经济周期的本质,回顾历史经 济周期,并探讨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
经济周期的定义
1 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周期性地波动、增长和衰退。
2 波动幅度
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可以从几个月到几年之间。
3 周期性特征
通货膨胀
经济高峰期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 造成影响。
失业率
失业率在经济周期中上升或下降,与就业机会 紧密相关。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3.中长周期。长度为15~2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 茨(Simon Kuznets)提出,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建筑投资的 循环变动引起的,故也称其为“建筑周期"。
4.长周期。长度为45~60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 夫(Nikolai Kondratieff)提出,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对这 种长周期形成原因的解释有很多种,如人口的增加、地理上的新 发现、新资源的开发、战争等,但技术进步和革新可能是产生长 周期的主要原因。
经济运行的这种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波动不会停止,各国 经济建设的实践都表明经济就是这样波动式、周期式发展的。每经过 一个周期波动发展,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都比前一个周期相应提高。
图4-2 经济周期波动阶段区分示意图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长短,将 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针对以上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相应产生了古
典周期和增长周期两种不同的经济周期定义及测定标准 。根据古典循环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在绝对 水平上的上升和下降;而增长周期是指经济总量与其长 期增长趋势相比较而言在相对水平上呈现的上升和下降 的交替循环,也称为"离差型周期波动",这与经济周期 波动的真实含义更为接近。很明显,它依赖于对变量长 期趋势的估计结果。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
约9年(8-10年)
库兹涅茨周期
中长周期
约20年(15-25年)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
约50年(45-60年)
根据经济收缩的不同含义,经济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古典周期或传统周期(classical 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 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古典周期的经 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 生产总值表现为负增长。 (2)增长周期或现代周期(growth 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 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经济扩张阶段, 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表现为正增长,但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 值不再表现为绝对量下降,而是表现为增长速度滞缓,或者说经济 增长速度小于充分就业的增长速度。

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和循环。

经济周期的波动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和衰退,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试图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和规律。

1. 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和循环。

它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繁荣期是指经济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生产和消费都处于较高水平。

衰退期是指经济活动逐渐减弱,生产和消费下降。

复苏期是指经济活动逐渐恢复,生产和消费开始回升。

经济周期具有以下特征:(1) 波动性:经济周期是一种周期性波动,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出现增长和衰退。

(2) 不规则性:经济周期的周期长度和幅度不是固定的,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

(3) 全球性:经济周期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各国经济周期会相互影响。

2. 经济周期的原因经济周期的原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

供给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1) 生产要素供给的不确定性: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它们的供给是不稳定的,会导致生产的波动。

(2) 技术创新和进步:技术创新和进步会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从而影响经济周期。

需求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1) 消费者信心: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会促使消费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则会导致消费减少,引发经济衰退。

(2) 投资需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投资需求增加时,经济会处于繁荣期;当投资需求下降时,经济则会进入衰退期。

3. 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重要影响。

对个人来说,经济周期会影响就业和收入水平。

在经济繁荣期,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而在经济衰退期,就业机会减少,收入水平下降。

对企业来说,经济周期会影响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

在经济繁荣期,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盈利能力强;而在经济衰退期,市场需求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经济周期理论》课件

《经济周期理论》课件

利率水平
反映资金成本和货币政策,利率的变 化可以反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货币政 策的方向。
02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总结词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关注市场 机制的自发作用和经济的自由发
展。
详细描述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 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表现,强 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认 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资本积累。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和法国 经济学家克洛德·西斯蒙第等,他 们认为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自 然现象,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的
运行。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总结词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政府宏观干预和货币因素对经济周 期的影响。
详细描述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货币因素和政 府宏观干预,主张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 济周期。
灾害预防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抗 震等级等。
05 经济周期的应对策略
财政政策
总结词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
增加政府支出
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转 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如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
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就业结构的调整,如自动 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部分传统岗位 的消失和新兴岗位的涌现。
自然灾害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过程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修复、房屋重建等。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性变化,包括经济增长和衰退等阶段。

西方经济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经济活动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

1. 经济周期的基本构成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繁荣期是指经济增长阶段,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增加。

衰退期是指繁荣期后经济活动开始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

萧条期是指衰退期后经济活动进一步下滑,失业率急速攀升,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复苏期是指经济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就业率回升,企业利润也逐渐回升。

2.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亚当·斯密。

他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

马尔萨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人口理论与周期波动的关系。

在20世纪,约瑟夫·熊彼特理论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石之一。

熊彼特认为经济循环是由投资决策引起的,投资决策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除了熊彼特理论,还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与总需求的波动有关,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活动。

3.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其核心理论是价格和工资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价格和工资调整不灵活,造成需求低迷和失业率上升。

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粘性预期"的概念。

粘性预期指的是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不及时调整,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

4. 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强调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引起的。

技术冲击是指生产力的改变,例如技术进步或自然灾害等。

货币冲击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我国的经济周期
每轮经济周期 的起止年份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8 1969-1972 1973-1976 1978-1981 1982-1986 1987-1990 1991-1998
1999-
峰尖及年份
18. 7 32. 7
19 25. 3 11. 6 11.7(1978) 15.2(1984) 11.6(1987) 14.2(1992)
28
思考:政府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对经济波动实现控制?2
政府的措施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实现:
(3)影响边际消费倾向。通过影响人们 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从而影响下一期 的收入。
例如,当经济将要下降时,政府可以采取 鼓励消费的政策,提高消费边际倾向,增 加消费,进而增加私人投资,促进下期收 入的增加。
29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及其理论发展
1
经济周期概述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2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1、所谓经济周期 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
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 缩。 2、~是一种基于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一 国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一个周期包括许 多经济活动的同时扩张、衰退、收缩和复 苏,复苏是下一轮周期扩张阶段的前奏, 变化次序重复发生。
3
转折点:顶峰与低谷
GDP
繁荣
繁荣
衰退 复-苏---经济周期曲线
潜在GDP 水平线
萧条
时间
4
3.经济周期的阶段 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 具体分为:
繁荣: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 阶段。起特征: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 对未来乐观。繁荣的最高点称为顶峰。
22
经济周期的解释
假设: b=0.5, v=1, Gt=1,同时Y0=0,则 C1= I1=0
Yt b(1 v)Yt1 bvYt2 Gt
23
经济周期的解释
解释:乘数和加速数模型
❖I产量(Y)较大I更大Y更大经济繁荣 ❖产量达一定水平后, 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 产量很 难增加I 产量(Y)较大 经济萧条 ❖ 萧条持续一定时间后,产量回升 I 产量更大 经济繁荣。
三个“长波”过程:
(1)产业革命时期:1780--1842 (2)蒸汽和钢铁时期:1842--1897 (3)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1897--1929
8
第二节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1、创新理论
创新的含义与内容:
(1)含义: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企业家对生产 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 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第一,通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一起,真 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经济周期研究的 方向,并促使宏观经济学家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在经济的供 给面上。
第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和 动态的特点。
第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用特定的模型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 的时间序列行为,那些由于费用太高而无法在实际经济中 进行实验的政策可以在这里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实验,从 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政府的措施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实现:
(1)调节投资。如在私人投资下降时,政府 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增加社会福利的转 移支付、或减税、降低利率及用户储蓄率等措 施鼓励私人投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影响加速数。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 加速数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如政府可采 取适当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投资 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 作用。
24
3.局限性 补充:(1)加速原理是假设其它因素
(如预期、投资成本、风险等)不变条件下, 分析产量或国民收入对投资的影响。
(2)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25
思考:加速原理作用的发挥受到的诸多限制,是 否意味着该原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答:(1)投资是现期支出而在未来 得到的收益,而未来有不确定的因 素存在风险,凯恩斯用“本能冲动” 来解释预期对投资的重要性。但投 资者的情绪难以计量,因此投资对 宏观经济的影响,重点放在利率与 投资的关系,及实际GDP与投资的关 系上。
A.投资是产量变动的函数,不是产量绝对值的函 数;
B.产量增减带来投资增减的加速度; C.如果产量增量维持不变,则总投资也不变。
16
加速程度取决于资本-产量比率,这一 比率在技术不变时,就是资本增量和产 量增加量之比率,即加速数;
加速数同乘数一样,是双重的。
17
乘数-加速数模型
1.含义:
19
某种因素,如新技术,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收入 增加。
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 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入增加。
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不再增长。 投资下降为0,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 在加速数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于衰退时期。
——资本增量与产出增量的比率就称为加速数:
加速数=资本增量/产出增量=投资/收入增量 或 v=⊿K/⊿Y=I/⊿Y
15
加速原理对投资的作用过程
1.加速原理的假设条件:
A.假设技术条件不变,资本-产出比率不变; B.假定企业没有闲置的生产设备。
2.产量与投资的关系为I=v.⊿Y,公式表明:
10
3、太阳黑子理论 4、政治因素论
11
第三节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纯货币理论 1、霍特里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完全是有 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收缩信用所造成的。 2、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流 通、货币量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直接决 定了国民收入的波动。 3、只要改革信用制度,就能消除经济周期。
26
(2)加速原理在实际经济中是发挥作用的,它可 以解释许多宏观经济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国是在保持一定 的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
加速原理在实际经济中是发挥作用的,它可 以解释许多宏观经济现象,如:我国是在保持一定 的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
27
思考:政府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对经济波动实现控制?1
萧条:国民收入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 阶段。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 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 对未来悲观。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衰退: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 从顶峰下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复苏: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 从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18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新发明促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使收入增 加,人们消费增加,社会物品劳务销售量增加, 销售量增加通过加速数作用促使投资更快 增长,社会处于扩张阶段;
资源是有限的,收入增长一旦达到顶峰,销售量 也不增长,加速数作用使投资下降,而乘数作 用使收入进一步下降-----,经济处于衰退期.
31
13
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理论
1、消费不足危机论:西斯蒙第 2、储蓄过度危机论:马尔萨斯 3、分配引起消费不足危机论:霍布森
14
第四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
加速原理
1.资本-产出比率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 本量,即:
资本-产出比率(R)=资本数量/产出=K/Y
2、由上式可知,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 果要使产出(收入)增加,就必须按资本-产出 比率相应增加资本存量。
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要更新, 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乘数-加速数循环。
20
1、投资增加或减少会使生产以乘数 方式改变,即国民收入与投资的变化乘以 支出乘数的数额同方向变化,而国民收入 的增加或减少会使投资量更大的波动并与 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于是投资影响国民 收入,国民收入影响投资,互为因果。
2、经济周期不是固定波动,而是系列独立冲 击因素随机对经济进行冲击的结果。
3、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
7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1、基钦周期—短周期--40月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8--10年 3、库兹涅茨周期—建筑业周期—15--20年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50--60年 5、熊彼特创新周期 —各时期以创新为标志:
(2)内容:A、新产品;B、新技术或方法;C、新市 场;D、新材料来源;E、新组织形式
创新是经济周期的根源:创新活动的两次 “浪 潮”—创新企业引致行业内创新和由此推动的其 他行业及至整个经济的创新。
9
2、心理自生周期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巴奇霍特提出的,他们认为 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自生的周期”,使人的情绪 在乐观和悲观之间反复交替出现,这种周而复始的 情绪变动难以控制,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 行为产生影响。当情绪乐观时,生产者会增加投资, 而消费者会增加消费,引起经济繁荣。当情绪悲观 时,消费者会减少消费,生产者也减少投资,经济 就会收缩,形成萧条。人的情绪周期性变化,使经 济也周期性发生变化。
乘数原理反映投资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作用,加速原理 反映收入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作用。二者结合,可知投 资是收入变动的函数,收入又是投资变动的函数,静 态分析变成动态分析,这就是乘数-加速数模型。
2.机理: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倍数扩张或收缩,且 同方向变化,即乘数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又 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或减少快于国民收入 的增长或减少,这是加速原理。可见,投资影响国民 收入,国民收入影响投资,二者互为因果,国民经济 周期性波动。
第五节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内容 1、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冲击是经济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