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单元《口耳目》部编版教案

合集下载

《口耳目》(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耳目》(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耳目(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程,学习目标为让学生通过口、耳、目的学习,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文字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让学生感知语言之美,展开想象之门。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运用口、耳、目的感知和认知语文。

2.学生能够借助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阅读能力。

4.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输入与输出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颜色的魅力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各种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颜色有哪些,以及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2.安排学习学生分组,每组抽取一种颜色进行讨论,讨论 a.这种颜色的代表意义 b.这种颜色在什么地方能看到c.你是否喜欢这种颜色,为什么?3.练习学生用颜色为主题,创作一篇字数不少于50字的小作文。

4.总结总结学习内容及心得,回答问题“在写作中,颜色有什么样的用途?”第二课:动物园之旅1.导入环节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进行认知和描述,让孩子们知道各个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安排学习学生观看指定的视频内容,通过视频学习观察和描述动物。

3.练习分组讨论,讨论每个小组最喜欢的动物,结合各自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内容: a.动物的特征如何?多支持图片和词语的共同学习。

b.对比和描述,为什么你最爱这种动物? c.如何形容这种动物,习性如何?4.总结回答问题“描述动物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描述动物的特征?”第三课:古诗词“西江月”1.导入环节导师介绍古诗词“西江月”,学生自由朗读。

2.安排学习整体学习古诗词的意义、文学背景、艺术特色以及表达方法。

3.练习学生基于“西江月”,自由创作一篇诗词并进行表演。

4.总结回答问题“古诗词有什么特点?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心得。

”教学总结通过本系列“口耳目”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认知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技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教材解析《口耳目》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有10个字,包含“口”、“耳”、“目”这三个汉字。

在教学上,教师给学生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感性理解这三个词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深入的语文知识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汉字“口”、“耳”、“目”的写法和基本意义。

2.学习“口耳目”三个词组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课文的基本内涵和极简主义的文学审美思想。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听讲,理解教师的解释讲解。

2.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口”、“耳”、“目”三个汉字。

3.学生能够使用“口耳目”三个词组进行交流和表达。

4.学生能够通过感性理解,进一步理解极简主义文学审美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口”、“耳”、“目”三个汉字的图片,询问学生这三个字的意思。

2.学生积极响应,逐个说出这三个字的基本意义。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三个字的基本意义,修正或补充自己的观点。

讲解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口耳目”三个词组的含义和用法,同时强调词组的整体性。

2.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解释“口耳目”三个词组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关系和联系。

3.教师简单给学生讲解课文《口耳目》的基本内涵和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极简主义文学审美思想。

操练环节1.师生互动:教师将“口耳目”三个汉字剪裁成卡片,每张卡片仅有一字,并用小乐曲配合,让学生依次拿起卡片,将这三个字重新组合,要求组成恰当的词组并念出来,在完成后,请学生自己思考具体的用法及举例子,并说出对“口耳目”三个词的理解。

2.小组交流: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口耳目”三个词的含义、用法和课文的主旨,并整理出交流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在讲台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个性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所感所想,可以通过讲述、朗诵、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主意表现出来。

识字《口耳目》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口耳目》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口耳目》(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课程目标1.了解口耳目三种感官的名称和作用。

2.学会正确读写“口耳目”的汉字。

3.通过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巩固词汇记忆。

二、教育过程1. 情境渲染1.教师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介绍口、耳、目三种感官,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感官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口、耳、目的作用。

2. 新词讲解1.教师出示“口耳目”三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三个汉字的写法和读音。

2.教师通过示范、操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口耳目”三个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口耳目”三个汉字的意思和作用,加深词汇记忆。

3. 课文导读1.教师呈现课文《口耳目》,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懂课文内容。

2.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理解“口耳目”三个汉字的具体作用。

3.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语言实践1.教师通过听写、填空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口耳目”三个汉字的能力。

2.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口、耳、目三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教师通过操练、讲述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口耳目”三个汉字的拼写和读音。

三、课后作业1.完成《口耳目》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写下自己的听看觉和感受。

2.抄写“口耳目”三个汉字10遍,并记忆拼写和读音。

3.回家寻找身边的感官实物,加深口、耳、目三种感官的印象。

四、教学方式1.情境渲染2.新词讲解3.课文导读4.语言实践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口耳目”三个汉字,并对汉字的意思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能够听懂、理解、表述《口耳目》课文的内容。

3.学生能够通过启发思维、讨论等方式,思考“口耳目”三种感官的作用和意义。

六、总结反思口、耳、目是人类最基本的感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学习“口耳目”三个汉字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感官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同时也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辅助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是人体五官之一,认识它们的位置和作用。

2.学习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衣着的表达方式,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口耳目事物的搜集整理和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衣着的表达方式,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难点: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口耳目事物的搜集整理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眼、耳、口的位置和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环节a.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课文的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b.人物外貌特征描述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外貌特征的人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图片或实物,并将不同的特征贴在不同的人物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描述。

c.衣着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衣着形式,包括颜色、款式、组合等,再通过板书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衣着形式和搭配,帮助学生提高衣着描述能力。

d.练习环节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描述,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对方的衣着外貌特征表述。

2.创作环节: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描述一个房间,并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画出这个房间的样子。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展示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绘制的房间图和其他小组的衣着外貌特征表述展示给全班同学,以此评选出最好的一组,提高学生的创作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熟记口、耳、目的位置和功能,描述生活中具体的口耳目。

2.学生是否能够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自信分析和描述人物外貌特征与衣着,以及房间的布置和陈设,能否给出充分的证明。

3.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创造能力,个人创作和表达能力,展示相信度,新颖度和引人入胜度。

五、学习拓展1.国家文化遗产——各地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学习。

2.人物形象的艺术创作和欣赏。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当前科目的教学内容输入方法,详情请参阅第三章。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

《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课程基本信息•教材版本:部编版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第一单元•课题:第三课《口耳目手足》•授课时长:40分钟•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的读音、字形及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汉字与身体部位的关系,能准确运用这些汉字进行简单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身体部位图片、汉字演变动画等)•生字卡片•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学生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活动设计:1.游戏导入:“我说你指”。

教师说出身体部位名称,学生迅速用手指向自己的相应部位。

如:“眼睛在哪里?”“在这里!”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课主题。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与我们身体密切相关的五个汉字——“口、耳、目、手、足”。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新课讲授(25分钟)(一)学习“口”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嘴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嘴巴的作用(说话、吃饭等)。

2.字形讲解:介绍“口”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强调其象形特点,像一张张开的嘴巴。

3.读音教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准确。

4.书写指导:教师示范书写“口”字,强调笔画顺序和占格位置,学生书空练习。

(二)学习“耳”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耳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功能(听声音)。

2.字形讲解:通过动画展示“耳”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其象形特点。

3.读音教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声调变化。

4.书写指导:教师示范书写“耳”字,学生观察并书空练习。

(三)学习“目”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及作用。

2.字形讲解:利用动画展示“目”字的演变过程,强调其象形特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程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口耳目”这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怎样用嘴巴吃得健康、怎样用耳朵聆听美好的声音,以及怎样用眼睛看到美丽的东西。

2.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地使用嘴巴、耳朵和眼睛,提高自我保护和观察力。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嘴巴、耳朵和眼睛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1. 口部保护•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嘴巴,吃健康食物,保护口腔健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部保护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用嘴巴吃饭。

2. 耳部保护•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护耳朵,如何听清楚老师的话语,并倾听美妙的音乐声音。

•组织学生进行耳朵保护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眼部保护•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用眼睛看到美丽的事物。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眼部保护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口、耳、眼部保护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嘴巴、耳朵和眼睛的保护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口耳目保护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嘴巴、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口、耳、眼部保护方面的表现,及时反馈,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估。

2. 课堂检测•设计口耳目保护相关的简答题、选择题等,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口、耳、目的保护意识较弱,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实践教学,多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读和书写词语“口”、“耳”、“目”。

•学生能够理解“口”、“耳”、“目”字形的意义,并能在感官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和辨认。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用于展示的图片、挂图等教材。

•学生板书、生字卡等文具。

•完整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幼儿喜爱的游戏、音乐、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口”、“耳”、“目”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口”•展示“口”字的书写形态,并引导学生观察“口”的结构。

•教师朗读包含“口”字的词语,指导学生跟随读音。

•学生跟读并举手答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习“耳”•展示“耳”字的书写形态,让学生模仿书写。

•利用音频等方式示范正确的发音,让学生通过听觉学习“耳”的字形。

4. 学习“目”•展示“目”字的书写形态,并讲解“目”字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书写“目”,巩固学习成果。

5. 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互相检查、相互批改的练习,强化对“口”、“耳”、“目”的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耳目的拼音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口”、“耳”、“目”字形的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三个汉字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五、作业布置•布置口耳目字形的书写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板书及教师示范进行正确的书写。

•口耳目拼音笔顺练习,巩固学生对这几个字词的认知。

六、教学展望•通过口耳目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认知广度,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多角度、多形式地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口耳目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启发和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2.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3.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口耳目》。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让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中的文字,并进行互动。

(二)新课呈现1.向学生展示“口、耳、目”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并请他们口头告诉老师这三个字的意义;2.讲解“口、耳、目”字的读音和意义,并让学生跟读;3.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文学习1.在黑板上逐句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3.让学生用口、耳、目的能力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事物,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倾听、交流,然后展示自己的表达;•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视频,让他们通过视觉理解故事,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概括总结当天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口、耳、目”三个字的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口头表达、听力理解和观察记忆的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书写“口、耳、目”字;•让学生每天进行口头描述一件小事、倾听他人讲述,提高口、耳、目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口、耳、目”三种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热爱汉字文化。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

本课主要围绕五官进行教学,涉及教材第三章《认识我自己》中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汉字“口、耳、目、手、足”;学会通过观察和体验,用语言描述自己五官;理解五官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和发音。

2. 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五官。

3. 使学生理解五官作用,懂得保护五官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和发音,用语言描述五官。

难点:理解五官作用,培养观察和体验生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卡片、五官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五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五官名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汉字“口、耳、目、手、足”发音。

(2)讲解汉字“口、耳、目、手、足”书写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我有一双()。

”(2)引导学生用“手”填空,并解释原因。

(3)拓展练习:让学生用其他五官词语填空,巩固所学。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汉字“口、耳、目、手、足”进行连线。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检查练习效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口耳目》2. 板书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

3. 在黑板上展示五官图片,标注对应汉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汉字“口、耳、目、手、足”分别造句。

(2)画出自己五官,并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1)示例:我用口吃饭,我用耳听音乐,我用目看书,我用手画画,我用足跑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化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

“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口耳目》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耳目》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耳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口、耳、目”这三个汉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口、耳、目”这三个汉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口、耳、目”这三个汉字进行口头表达、听力和观察能力的能力。

教学内容复习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反义词”。

2.提示学生,在前几堂课上,讲到了“五官”这个主题,学生们知道有哪些“五官”?学习1.在黑板上写下“口、耳、目”,让学生朗读出这三个汉字的正确发音,并注意发音时的音调。

2.给学生看一幅图片,图片中有口、耳、目三个部位,让学生自己命名和说出这三个部位的名称。

老师在此过程中提示学生,发音清晰、准确。

3.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己画出这些图片中的“口、耳、目”三个部位,并自己写下这三个部位的名称。

4.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听力训练,具体步骤如下:1.老师给出一个“口、耳、目”中的词汇;2.学生依次说出这个词汇之前的一个词汇;3.如:老师说“口”,学生回答“舌头”;4.老师说“耳朵”,学生回答“听力”;5.上述步骤逐渐加强难度,适当增加限定时间,提高学生反应速度。

拓展1.分组比赛,“口、耳、目”三个汉字怎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准备一份短小精悍的报告,展示并向全班发言,大家给各组进行打分评选。

2.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作一个“口、耳、目”三个字的小故事,并在班级内进行评选,选出最佳的一组并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2.多元化的课堂教学;3.交互式的教学。

教学手段1.课堂互动法;2.图片展示法;3.听说读写在一体的教学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 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通过课文《口耳目》初步了解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声音及文字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难点:运用文字描述声音。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素材:与声音有关的图片、道具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声音,并提问声音有哪些特点。

2.播放声音: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听声音,猜猜这些声音是什么,并展示相应图片。

第二步:课文学习(10分钟)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口耳目》,引导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字和声音的关系。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声音,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声音。

2.展示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声音描述比赛:学生听声音,用文字描述声音,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2.收集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文字与声音的关系展开,通过生动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语音描述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文字的关联。

以上就是本节课《口耳目》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 〔教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 〔教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部编语文一年级
上册
一、课程目标
1.理解课文基本意思;
2.掌握词语“口、耳、目”的读音;
3.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基本意思;
2.掌握词语“口、耳、目”的读音。

三、教学难点
1.掌握词语“口、耳、目”的读音;
2.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

四、教学准备
准备教材、黑板、粉笔、卡片、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着一只大耳朵,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然后依次出示一张张图片,其中包括口、耳、目。

2.听读课文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口耳目》这篇短文,老师要求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朗读。

3.讲解词语
老师让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口、耳、目”,并向学生解释其含义,并让学生跟着老师读几遍。

4.辅导阅读理解
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并与学生一起解读课文的基本意思。

之后,老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

5.板书设计
黑板上画出“口、耳、目”的汉字,并标注拼音。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并背诵其中的“口、耳、目”字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是通过学生课后的表现情况来看,课程目标达到了。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一)教案: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认读生字词造句。

2. 听懂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4.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插图造句。

教学准备:1.《口耳目》课文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师生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谈论生活中的观察经验,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等。

3.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Step 2:听说读写1. 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

3. 练习生字词,造句,并与同伴分享。

Step 3:分析课文1. 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Step 4: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Step 5:拓展延伸1. 学生上台依据已学内容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

2.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反思:1. 教学准备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教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2.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师生互动频繁,增强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讨论,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二)教案:教学内容:《天地人》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2. 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天地人的概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001]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001]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五官及其功能,掌握相关基本词汇;2.掌握通过五官感知世界,使用正确的词语来描述感知的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口耳目》一课,主要内容是论述人的五官,掌握五官的名称和功能,并通过朗读课文、认识人物、图片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

3. 教学重点掌握五官的名称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通过五官感知世界,使用正确的词语来描述感知的过程。

5. 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1.整理课堂教学用具2.熟悉教材内容3.准备好课前导入活动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5.2 课中教学5.2.1 热身引导(5分钟)通过展示有关五官的图片或其他有关素材,让学生对五官有个初步印象,并引导学生谈论五官的重要性和功能。

5.2.2 课文讲解(20分钟)朗读课文,以及通过图片、讲解等方式详细介绍人的五官名称和功能。

5.2.3 活动实践(2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五官感知实践活动,例如通过观察、摸索、嗅闻、品尝等方式获取信息,并用正确的词语来描述感知的过程。

5.2.4 学生分享(10分钟)学生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3 课后延伸1.培养学生对五官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能力。

2.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感知。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学生对五官的名字和功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了五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为课堂增添了一份活力。

但也要注意到一些不足之处:课堂时间紧凑,热身引导部分的时间可以再适当调整一下,让课堂更加充实。

同时,对于课堂教学用具的选择和制作也需要细心考虑,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启示和思考,希望将来的教学中能够越来越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识字 口耳目(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识字 口耳目(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口耳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并朗读生字词。

2.能准确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能听说认识离生字词语义相近或相近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识并朗读生字词。

2.能准确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能听说认识离生字词语义相近或相近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识字”这个词汇。

2.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回答问题:“你听到了什么?”
3.老师将课文中的生字词挂在板上,让学生边看边读,纠正发音。

2. 学习新知
1.让学生跟着课文朗读,强化生字词的发音。

2.通过图片或场景,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老师出示生字词的其他相关词语,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意思,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

3. 温故知新
1.老师随机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让同学们复述。

2.老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同学们朗读及解释含义。

4. 练习巩固
1.按照教材中生字词的顺序,让学生进行组词、组句、朗读等练习。

2.按照教材中生字词的意义,老师快速说出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学生快速回答、模仿。

5. 作业布置
用纸质或电子版学生手册,完成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生字词的认知和学习上仍然有待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单词及其含义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字词。

同时,我将更注重单词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运用到已学过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书写、正确口、耳、目三个字。

2.能够正确运用口、耳、目三个字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口、耳、目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口、耳、目三个字的卡片或图片。

2.学生准备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与口、耳、目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和兴趣。

学习
1.教师展示口、耳、目的字卡片,让学生观看、认读并书写这三个字。

2.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身对口、耳、目的认知,描述这三个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3.教师在学生的描述基础上,指导学生加强对于口、耳、目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
1.教师出示口、耳、目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这三个字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并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情境的对话,让口、耳、目的应用更加生动。

结束
1.教师及时总结此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应用口、耳、目三个字。

课后作业
1.完成口、耳、目三个字的书写练习。

2.结合日常生活,记录口、耳、目的应用场景,撰写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口、耳、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
和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口、耳、目的学习中取得更
好的成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单元识字3 口耳目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单元识字3 口耳目 教案

3口耳目【课前解析】本课是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注写字:本课4个生字,重点写好横折、撇、弯钩3个新笔画,例如“口、目”都有横折,但是横折的写法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好不同的横折。

本课新笔画弯钩,与竖钩相似,要注意区分。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关注表达: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图片,帮孩子拓展思维,说清身体部位的作用。

关注拓展:五官歌两个眼睛看四方,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它们都在我脸上。

口耳目用口讲,用耳听。

用眼看,用手做。

用足行,用心想。

口耳目,手足心。

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

【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难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教学策略】认字采用图文识字、组词正音、生活中识字、借助俗语识字等有趣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在快乐中识字。

课文朗读老师多范读、多带读,学生听读、跟读、拍手读、加做动作读,借助插图,理解课文意思。

写字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口、耳”等7个字。

2.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动作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耳目》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认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利用生活经验识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摸五官”的游戏。

师喊口号:“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学生用右手摸到指定位置。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
1.引导观察图画。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九页,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预设:“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个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
放了!’”“小男孩走过来和她们打招呼。


2.图中还有几个生字,看一看,你认识几个?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
3.学习“口”字
(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声母;再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韵母。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

)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那么右下角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

后来,人们把口字进化成这样的。

(3)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讲话、吃饭、喝水......)(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口语、入口、开口、口水、口才、口罩等)4.学习“耳”字
(1)请同学们用左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右耳垂,再用右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左耳垂。

(2)出示耳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耳朵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看一看甲骨文的“耳”字,老师:“这个字太难记了,我们来认识现在的耳字。


(3)你能用耳字口头组词吗?(耳朵、左耳、右耳、耳光、耳机、耳环等)(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个句子吗?
5.认识“目”字
(1)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老师的衣服上,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目”字。

(让学生明确:“目”就是眼睛)
(2)出示目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古象形文字。

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目”字是怎样写的。

6.图字对照,认记“手、足”两个字。

(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片上画着什么?
(2)记忆字形,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

(3)在体育活动时,哪些运动主要靠手,哪些运动主要靠脚。

师小结:我们人体器官的作用还真大,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哟!
三、学写“口”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

2.让学生观察“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口”字,学生跟老师书空。

看,这个口字四四方方的多漂亮,今后,我们就把口写成这个样子。

四、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教师带读课文一遍。

3.学生在文中圈出“站、坐”两个生字,认读。

4.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课文,纠正发音。

“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

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多示范。

5.理解课文。

(1)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

(2)出示挺拔的松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明确“站如松”的意思就是站立的
时候要保持身体直立,不要东倒西歪,要像松树一样挺拔。

“如”的意思就是“像”。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

(4)出示座钟图片,讲解“坐如钟”的意思就是坐要有坐样,要端端正正,像座钟一样。

(5)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行如风:走路时象风一样快而有力。

卧如弓:睡觉时身体弯曲得像弓一样,侧卧更舒适。

五、小组合作学习同桌两个人为一组,合作学习,我们用口、耳、目、手、足能做些什么?
六、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有关人体器官的字宝宝,并且知道了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要像课文里说的那样做哦!
作业布置:
1.把“口”字写一行。

2.给爸爸、妈妈说说我们用口、耳、目、手、足能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3.口耳目
口目耳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