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系文字(2011-11-1)
《战国策》文献综述(先秦两汉).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文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 09级《先秦两汉散文研究》课程期末考试试卷院系文学院班别 09汉三学号 0910******* 姓名林冬妮成绩评卷教师签名:注:1、共1题;2、课外完成。
就本学期在《先秦两汉散文研究》课堂上本组研究的问题,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或小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按论文格式;3、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资料运用恰当合理;4、用A4纸打印。
《先秦两汉散文研究》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共1页《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说话技巧文献综述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三班0910******* 林冬妮摘要:《战国策》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文献,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描绘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谋臣策士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谋臣策士们以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作为武器,主掌朝政、改变天下格局。
本文通过整合各方研究资料,归结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说话技巧。
关键词:战国策、谋臣策士、说话技巧一、生动形象,言约事丰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说:“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以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
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
”他把《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和诸子、屈原、宋玉并称,又与汉代的文学家扬雄、班固媲美。
唐人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
”而《战国策》一书刻画了各种各样形象鲜明的谋士形象,著者尤其在人物的言行上下功夫,将人物的性格描写得生动鲜明、淋漓尽致,对后代传纪文学和传奇小说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些谋臣策士,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连续发问,气势逼人;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
References
ReferencesBan Gu 班固. 1962 [1975]. Hanshu漢書. Beijing: Zhonghua.Baxter, William H.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08. “Old Chinese: The Baxter-Sagart reconstruction (Version 0.98)”,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SOAS, 20 September 2008.Baxter, William H. 2010. “Yi” “Shi” “She” deng zi de gouni he zhonggu sy- de laiyuan “埶” “勢”“設” 等字的搆擬和中古sy- (書母-審三)的來源. Jianbo簡帛no.5 (2010), 161-177.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1. “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 February 20, 2011.” <http://crlao.ehess.fr/document.php?id=1217>, accessed 4 May, 2011.Benedict, Paul K. 1972. 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schoff , Bernhard. 1986. Latin Palae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äo-graphie des römischen Altertums und des abendländischen Mittelalters, Erich Schmidt Verlag, 2nd rev. ed., 1986.Boltz, William G. 2014. Hand-writing styles in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Manuscript Cultures 5, 11-23.Chai, Ch’u and Winberg Chai eds. 1976. Li Chi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 Vol.2. New HydePark, New York: University Book.Chen Chusheng 陳初生. 2004. Jinwen Changyong Zijian金文常用字典. Xian: Shaanxi renmin chuban.鼎及Chen Peifen 陳佩芬. 1982. Fan you, Ma ding ji Liangqi zhong mingwen quanshi 繁卣, 梁其鐘銘文詮釋. Shanghai Bowuguan Jikan 2, 15-25.Chen Pengnian 陳彭年. 1966 [2003]. Guangyun廣韻. Taipei: Liming wenhua.Chen Songchang 陳松長. 2001. Mawangdui Jianbo Wenzi bian馬王堆簡帛文字編. Beijing: Wenwu.Chen Zhaorong 陳昭容. 2003. Qin xi Wenzi Yanjiu: Cong Hanzi shi de Jiaodu Kaocha秦系文字研究: 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 Taipei: Academia Sinica.Dong Tonghe 董同龢. 1944. Shangguyin Biaogao上古音表稿. Lizhuang 李庄 (Sichuan): Lizhuang Shiyin 李庄石印. Reprint in Shiyusuo Jikan 史語所集刊no.18 (1948), Taipei: Aca-demia Sinica.Duan Yucai 段玉裁. 1981 [2003]. Shuowen Jiezi zhu說文解字注. Shanghai: Shanghai guji.Gao Heng 高亨. 1947 [1973]. Zhouyi Gujing Jinzhu周易古經今注. Hong Kong: Zhonghua.Gao Heng 高亨. 1963. Zhouyi Gujing Tongshuo周易古經通說. Hong Kong: Zhonghua.Gao Heng 高亨. 1989 [1997]. Guzi Tongjia Huidian古字通假會典. Jinan: Qi Lu Shushe.Gao Ming 高明. 1987. Zhongguo Guwenzixue Tonglun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Beijing: Wenwu. Gassmann, Robert H. 2005.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on and writ-ing in the Guodian Texts. Asiatische Studien LIX:1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Papers from the Second Hamburg Tomb Text Workshop, edited by Matthias Richter), 233-260.Gao Ming 高明. 1980. Luelun hanzi xingti yanbian de yiban guilu 略论汉字形体演变的一般规律. Kaogu yu Wenwu 1980.2, 118-125.Graham, A. C. 1990.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324 | ReferencesGuo Moruo 郭沫若. 1935. Liang Zhou Jinwen ci Daxi Kaoshi 兩周金文辭大系攷釋. Tokyo: Bunkyudo.Handel, Zev. 2012. Valence-Changing Prefixes and Voicing Alternation in Old Chinese and Proto-Sino-Tibetan: Reconstructing *s- and *N- Prefixe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3.1, 61-82.Han Ziqiang 韓自強. 2004. Fuyang Han jian Zhouyi Yanjiu阜陽漢簡周易研究. Shanghai: Shanghai guji.He Linyi 何琳仪. 1998 [2004]. Zhanguo Guwen Zidian; Zhanguo Wenzi Shengxi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 Beijing: Zhonghua.He Linyi 何琳仪. 2003. Zhanguo Wenzi Tonglun Dingbu战国文字通论订补. Nanking: Jiangsu jiaoyu.He Linyi何琳仪, Cheng Yan 程燕and Fang Zhensan 房振三. 2006. Hujian Zhouyi xuanshi (xiuding) 沪简周易选释(修订). Zhouyi Yanjiu 75 (2006, no.1), 3-6.Huang Xiquan 黃錫全. 1990. Chu xi wenzi lüe lun 楚系文字略論. Huaxia Kaogu 1990.3, 99-108. Jacques, Guillaume. 2012. An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of Tibetan stem alterna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Volume 110:2 (2012), 212-224.Jiang Liangfu 姜亮夫. 1999. Guwenzi xue古文字學. Kunming: Yunnan renmin.Karlgren, Bernhard. 1954. 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26, 211-367.Karlgren, Bernhard. 1956. Cognate words in the Chinese phonetic series.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28, 1-18.Karlgren, Bernhard. 1957.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Stockholm: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Reprinted from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29.Lai Guolong 來國龍. 2014. Shi zhen yu zhen jian shuo Chu jian “丨”zide guyun guibu ji guwenzi tongyii ziru de yizhong teshu gouxing fangshi 釋謹與慎—兼說楚簡“丨”字的古韻歸部及古文字同義字孳乳的一種特殊構形方式 . Wuhan Daxue Jianbo Yanjiu Zhongxin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show_article.php?id=2003> , accessed 17 June, 2014 Legge, James. n.d., preface dated 1872.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 Vol. V.-Part I. Hong Kong: London mis-sionary’s Printing office.Li Fang-kuei (F.K. Li) 李方桂. 1971 [1982]. Shangguyin Yanjiu上古音研究. Beijing: Shangwu.Li Ling 李零. 2006. Du Shangbo Chu jian Zhouyi 读上博楚简周易. Zhonguo Lishi Wenwu 2006.4, 54-67.Li Ling 李零. 2008. Shiri, rishu he yeshu-san zhong jianbo wenxian de qubie he dingming 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献的區别和定名. Wenwu 2008.12, 73-80.Li Rong 李荣. 1965. Cong xiandai fangyan lun gu qunmu you yi, er, si deng 从现代方言论古群母有一,二,四等. Zhonguo yuwen 1965.5, 337-342, 355.Li Shoukui 李守奎. 2003. Chu Wenzi bian楚文字編. Shanghai: Huadong Shifan daxue.Li Xinkui 李新魁. 1982 [2006]. Yunjing Jiaozheng韻鏡校證. Beijing: Zhonghua.Li Xueqin李學勤. 1959. Zhanguo timing gaishu (shang), (zhong), (xia) 战国题铭概述 (上), (中), (下). Wenwu 1959.7, 50-54 (上), Wenwu 1959. 8, 60-63 (中), Wenwu 1959. 9, 58-61 (下).Li Xueqin 李學勤 et al. ed. 2000. Shisanjing Zhushu十三經注疏 . Beijing: Beijing Daxue chu-ban.Li Yu 李玉. 1994. Qin Han Jiandu Boshu Yinyun Yanjiu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 Beijing: Dangdai zhongguo.325| ReferencesLi Yunfu 李運富. 1997. Cong wenzi de gouxing xitong kan zhanguo wenzi zai hanzi fazhanshishang de diwei 从文字的构形系统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Xuzhou ShifanDaxue Xuebao 1997.3, 35-39.Liao Mingchun 廖明春. 2001. Zhouyi Jingzhuan yu Yixue shi Xinlun周易经传与易学新论. Jinan:Qi Lu shushe.Liu Baojun 刘宝俊. 1986. Qin Han boshu yinxi gaishu 秦汉帛书音系概述. Zhongnan MinzuXueyuan Xuebao 1986.1, 126-131.Liu Xiang劉翔. 1986. Fu qi lüe shuo 簠器略說. Guwenzi Yanjiu 13, 458-463.Lu Deming 陸德明. 1985. Jingdian Shiwen經典釋文 (3 vols). Shanghai: Shanghai guji.Lü Dalin 呂大臨. 1991. Kao gu tu考古圖 (10 juan). Huang Xiaofeng 黃曉峰 edition (1753), photo-copy reprint by Jiangsu, Guangling 廣陵 guji.Ma Chengyuan 馬承源 ed. 1987-1990. Shang Zhou Qingtongqi Mingwen xuan商周青銅器銘文選. Beijing: Wenwu.Ma Chengyuan 馬承源, ed. 2001-2012. Shanghai Bowuguan cang Zhanguo Chu zhushu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vols. 1-9. Shanghai: Shanghai guji.Ma Chengyuan馬承源ed. 2003. Shanghai Bowugan cang Zhanguo Chu zhushu (San)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三). Shanghai: Shanghai guji.Ma Xulun 馬叙倫. 1970. Shuowen Jiezi Yanjiu說文解字研究. Hong Kong: Taiping.Matisoff, James A. 200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tisoff, James A. 2006. “Deltacism of laterals in Sino-Tibetan and elsewhere”,</pdf/JAM/DinguistDilemma-2006.pdf>, accessed on May 8,2014; a revised version of “Dinguist’s Dilemma: deltacism of laterals in Sino-Tibetan”, apaper presented at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Oct., 3-6, 1990.Mei Tsu-lin 梅祖麟. 1979. Sino-Tibetan “year”, “month”, “foot” and “vulva”. Ch’inghuaHsuehpao new series 12.1-2, 117-134.Mei, Tsu-lin. 2012. The causative *s- and nominalizing *-s in Old Chinese and related matters inProto-Sino-Tibeta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3.1, 1-28.Norman, Jerry. 1994. Pharyngealization in Early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4.3, 397-408.Pan Wuyun 潘悟云. 1997. Houyinkao 喉音考. Minzu Yuwen 1997.5, 10-24.Park, Haeree. 2008. A revision of the chuan 川 phonetic series through discovered texts. Chi-nese Linguistics in Leipzig. Pari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39-51.Park, Haeree. 2009. The Shanghai Museum Zhouyi Manuscript and the Warring States WritingSyste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Park, Haeree. 2011. Shuping 书评: Zhanguo Chu fangyan yinxi 战国楚方言音系 (Review articleof Zhao Tong’s Chu Fangyan Yinxi, 2006). Yuyanxue Luncong 44, (Peking Univeristy), 356-381.Pu Maozuo 濮茅左. 2003. Transcrip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Zhouyi 周易” in ShanghaiBowugan cang Zhanguo Chu zhushu (san)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三) edited by MaChengyuan馬承源, 131-260. Shanghai: Shanghai guji.Pulleyblank, Edwin G. 1962.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Part I, Asia Major New se-ries 9, 58-144.326 | ReferencesPulleyblank, Edwin G. 1978. Emphatic negativ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China: Studies in Early Civilization edited by David T. Roy and Tsuen-hsuin Tsien, 115-136. Hong Kong: Chi-nese Univiversity Press.Qiu Xigui 裘锡圭. 1988 [2002]. Wenzixue Gaiyao文字学概要. Beijing: Shangwu.Qiu Xigui裘锡圭. 1992. Guwenzi Lunji古文字論集. Beijing: Zhonghua.Qiu Xigui 裘锡圭. 1998. Jiaguwen zhong de jian yu shi 甲骨文中的見與視. Jiaguwen faxian yibai zhounian xueshu yantaohui lunwenji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edited by Taiwan Shifan Daxue guowenxue xi and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linguis-tics, 1-7. Taipei.Richter, Matthias. 2005. Towards a profile of graphic vari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raphic variants within the Mawangdui Laozi manuscript.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Papers from the Second Hamburg Tomb text Workshop, Mat-thias Richter ed., AsiatischeStudien/ Etudes Asiatiques LIX∙1∙2005. Bern: Peter Lang. Richter, Matthias, 2006. Tentative criteria for discerning individual hands in the Guodian Manuscripts. Manuscript. 28 pages. Published in: Rethinking Confucianism: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cavated Chinese Manuscripts, Mount Holyoke College, April 2004, edited by Xing Wen, San Antonio: Trinity University, 132-147. Richter, Matthias. forthcoming. Punctuation. Manuscript. 80 pages. To appear in Reading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Texts, Contexts, Methods, edited by Wolfgang Behr, MartinKern and Dirk Meyer. Leiden: Brill.Rong Geng 容庚. 1985 [2005]. Jinwen bian金文編. Beijing: Zhonghua.Ruan Yuan 阮元. 1980 [2003]. Shisan jing Zhushu十三經注疏. Beijing: Zhonghua.Sagart, Laurent. 2003. Sources of Middle Chinese manner types: Old Chinese pre-nasalized initials in Hmong-Mien and Sino-Tibetan perspectiv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4, 757-768.Sagart, Laurent. 2006. On intransitive nasal prefixation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 Asie Orientale 35.1, 57-70.Sagart, Laurent. 2007.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uvular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0th ICSTLL, Harbin, September 27-29, 2007.Sagart, Laurent, and William H. Baxter. 2009.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uvular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Version 0.99).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 Asie Orientale 38.2, 221-244. Sagart, Laurent, and William H. Baxter. 2012. Reconstructing the *s- prefix in Ol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3.1, 29-59.Schuessler, Axel. 1974. R and L in Archaic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 186-199. Shadong sheng wenwu gongzuo weiyuanhui 山东省文物工作委员会. 1976. Houma Mengshu 侯马盟书. Shanghai: Wenwu.Shao Rongfen 邵榮芬. 1991. Xiamuzi shanggu yi fen wei er shixi 匣母上古一分爲二试析. Yuyan Yanjiu 20.1, 118-127.Shaughnessy, Edward L. 1993. I Ching 易經 (Chou I 周易). Early Chinese text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edited by Michael Loewe, 216-228. Berkeley: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China and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haughnessy, Edward L. 2006. Α first Reading of the Shanghai Museum Bamboo-Strip Manu-script of the Zhouyi, Early China 30 (2005-2006), 1-24.Shaughnessy, Edward L. 2014. Unearthing the “Changes”: Recently Discovered Manuscripts of the Yi Jing (I Ching) and Related Tex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Sima Qian 司馬遷. 1959 [1962]. Shiji史記. Beijing: Zhonghua.327| ReferencesStarostin, Sergei Anatolyevich. 1989 [2010]. Gudai Hanyu Yinxi de gouni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Chinese translation of Rekonstruckcija drevnekitajskoj fonologic̆e skoj sistemy. Moscow:Nauka, Glavnaja Redakcija vostoc̆n oj Literatury, 1989). Shanghai: Shanghai jiaoyu chuban上海敎育出版.Sun Shuxia 孫淑霞. 2013. Chutu Cang Jie pian gaishu 出土蒼頡篇概述. Wuhan Daxue JianboYanjiu Zhongxin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show_arti-cle.php?id=1948>, accessed 6 June, 2014.Tang Lan 唐蘭. 1965. Guwenzixue Daolun古文字學導論 (2 vols). Hong Kong: Taiping.Tang Yuhui 湯余惠. 1986. Lüelun Zhanguo wenzi xingti yanjiu zhong de jige wenti 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Guwenzi Yanjiu 15, 9-101.Teng Rensheng 滕壬生. 2008. Chu xi Jianbo Wenzi bian, Zengding ben楚系簡帛文字編: 增訂本Wuhan: Hubeijiaoyu 湖北教育出版社.Ting Pang-hsin. 1977. Archaic Chinese *g, *gw, *γ and *γw. Monumeta Serica 33 (1977-1978),171-179.Wang Chong 王充. 1974. Lunheng論衡. Shanghai: Shanghai renmin.Wang Guowei 王國維. 1976. Shi Zhou pian Xulu史籀篇叙錄. Taipei: Taiwan Shangwu.Wang Li 王力. 2000. Wang Li Guhanyu Zidian王力古漢語字典. Beijing: Zhonghua.Watson, William. 1961. China before the Han Dynasty.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Wu Zhenfeng 吳鎭烽. 2006. Jinwen Renming Huibian金文人名彙編. Beijing: Zhonghua.Xiao Congli 肖從禮. 2011. Qin Han jiandu “zhiri” kao 秦漢簡牘“質日”考. Fudan Daxue Guwen-xian yu Guwenzi Yanjiu Zhongxin 复旦大学古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SrcShow.asp?Src_ID=1427>, accessed 4 June, 2014.Xin Ting 新亭. 2014. Qishan Zhougong miao bu jia “Wang Si Mei Ke ben yi yu miao” de guanchahe sikao 岐山周公廟卜甲“王斯妹克奔逸于廟”的觀察和思考. Fudan Daxue chutu wenxianyu guwenzi yanjiu zhongxin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SrcShow.asp?Src_ID=2254>, accessed 17 June, 2014Xu Dan 徐丹. 2004. Shanggu hanyu houqi foudingci ‘wu’ daiti ‘wang’ 上古漢語後期否定詞無代替亡. Hanyu shi Xuebao 5, 64-72.Xu Xiongzhi 許雄志. 2001. Qin yin Wenzi Huibian秦印文字彙編. Zhengzhou: Henan meishu.Xu Zhongshu 徐中舒. 1981. Hanyu Guwenzi Zixing biao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Sichuan, HongKong: Sichuan renmin, Zhonghua.Yakhontov, S. E. 1976 [1986]. Shanggu Hanyude kaitou fuyin L he R 上古汉语的开头辅音L和 Rin Hanyushi Lunji汉语史论集 edited by Tang Zuofan 唐作藩and Hu Shuangbao 胡双宝,156-165. Beijing: Beijing Daxue.Yakhontov, S. E. 1960 [1986]. Shanggu hanyude chunhua yuanyin 上古汉语的唇化元音Hanyu-shi Lunji edited by Tang Zuofan and Hu Shuangbao, 42-51. Beijing: Beijing Daxue.Zeng Xiantong 曾憲通. 1982. Santi shijing guwen yu Shuowen guwen hezheng 三體石經古文與說文古文合證. Guwenzi Yanjiu 7, 273-87.Zeng Xiantong 曾憲通. 2005. Guwenzi yu Chutu Wenxian Congkao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Guangzhou: Zhongshan daxue.Zhang Ru 张儒. 1988. Guanyu zhushu, boshu tongjiazi de kaocha 关于竹书帛书通假字的考察.Shanxi Daxue Xuebao 1988.2, 37-43.Zhang Shouzhong 張守中. 1981. Zhongshan Wang Cuo qi Wenzi bian中山王器文字編. Bei-jing: honghua.Zhang Shouzhong 張守中. 1994. Shuihudi Qin jian Wenzi bian睡虎地秦簡文字編. Beijing:Wenwu.328 | ReferencesZhang Zhenlin 張振林. 1982. Xian Qin guwenzi cailiao zhong de yuqici 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語氣詞. Guwenzi Yanjiu 7, 289-307.Zhang Zhenglang张政烺. 1984. Mawangdui Liu shi si Gua ba 马王堆六十四卦拔. Wenwu 1984.3, 9-14.Zhao Chao 趙超. 2006. Shike Guwenzi石刻古文字. Beijing: Wenwu.Zhao Cheng 赵诚. 1986. Linyi Hanjiande tongjiazi 临沂汉简的通假字. Yinyunxue Yanjiu (er)音韵學研究edited by Zhongguo yinyunxue yanjiuhui, 17-26. Beijing: Zhonghua.Zhao Liwei 趙立偉. 2002. Shuihudi Qin mu zhujian tongjiazi yanjiu 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研究. Jianbo Yuyan Wenzi Yanjiu di yi ji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 edited by Zhang Xian-cheng 張顯成, 326-73. Chengdu: Bashu.Zhao Tong 赵彤. 2006. Zhanguo Chu Fangyan Yinxi战国楚方言音系. Beijing: Zhonguo xiju chu-banshe.Zhongguo shehui kexueyuan kaogu yanjiusuo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1994. Yin Zhou Jinwen Jicheng 殷周金文集成. Beijing: Shangwu.Zhongguo kexueyuan kaogu yanjiusuo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65. Jiagu wen bian甲骨文編.Beijing: Zhonghua.Zhouyuan kaogu dui 周原考古隊. 2006. 2003 nian Shanxi Qishan Zhougong miao yizhi diao-cha baogao 2003年陝西岐山周公廟遺址調查報告. Gudai Wenming古代文明, vol. 5(2006), 151-186, Beijing: Wenwu.Zhou Zumo 周祖謨. 1983. Tang Wudai Yunshu Jicun唐五代韻書集存. 2 vols. Beijing: Zhong-hua.Zhou Zumo 周祖謨. 1984. Handai Zhushu yu boshu zhong de tongjiazi yu guyinde kaoding 汉代竹书与帛书中的通假字与古音的考订in Yinyunxue Yanjiu (yi) 音韵學研究(一), edited by Zhongguo yinyunxue yanjiuhui, 78-91. Beijing: Zhonghua.Zhou Zumo 周祖謨. 1993 [2004]. Fangyan Jiaojian 方言校箋. Beijing: Zhonghua.。
【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战国晋系铜器铭文校释及相关问题初探全文
緒論一、戰國晉系銅器銘文研究範圍界定1.戰國時代的界定“戰國時代”指的是春秋以後到秦統一的這一段歷史時期。
“戰國”一詞在當時就已經存在,如《尉繚子》1有: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
(《尉繚子·兵教下篇》)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而不能廢兵也。
(《尉繚子·兵令上篇》)指的是攻戰之國。
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時,始以“戰國”作為特定歷史年代的名稱2,沿用至今。
戰國時代的下限為秦王政一統之時(公元前221年),關於其起始年代,主要有五種不同的意見:①前481/480年之說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西狩獲麟,孔子絕筆。
學者或以此為春秋終結,戰國開始3;②前476年之說司馬遷作《史記·六國年表》,以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為戰國之始,1《尉繚子》曾被認為是偽書,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有《尉繚子》殘簡,內容基本與今本相同,從行文不避漢初皇帝名諱的情況來看,其成書應該在戰國時期。
參何法周.《尉繚子》初探[J].文物,1977(2):28.2楊寬.戰國史(增訂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3如楊寬《戰國史(增訂本)》“戰國大事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以公元前481年開。
周谷城《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則以前480年為戰國起始年代等。
後世學者多有從之4;③前468年之說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為《左傳》終年,學者或以此為戰國始年5;④前453年之說劉向《戰國策·書錄》云“臣向以為,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為《戰國策》,其事繼春秋之後,訖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可繕寫”6。
從“楚漢之起”(前208年)上推245年為前453年,是年韓趙魏三家滅知伯,有學者從之7;⑤前403年之說司馬光編《資治通鑒》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為戰國之始,是年韓趙魏三家被周天子命為諸侯,有學者從之8。
學者基於不同的學術立場或研究視角,對戰國起始年代持有不同意見可以理解。
2011——2013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1——2013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13年浙江卷)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世官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2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13年新课标全国I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4.(13年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5.(13年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6.(11年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7.(13年浙江卷)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8.(12年海南卷)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 宜扬托古改制B. 承袭华夏传统C. 突出个人功业D. 标榜君权神授9.(13年北京卷)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A.周.秦 C.汉 D.唐10.(13年广西卷)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战国文字分域研究综述
战国文字分域研究综述作者:蒋鲁敬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4期摘要:战国时期各国问文字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文字有显著差异,而东方六国文字亦各有特点。
这种现象到秦统一六国而告结束,六国文字的传承由此中断。
在对战国文字的研究中,将文字材料进行分域研究,是客观科学的研究战国文字的基础,本文试根据所掌握材料,对战国文字分域研究的各方面现状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关键词:战国文字分域一、战国文字分域研究的提出许慎在《说文·叙》中说,战国时代“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从今天考古发现的大量战国文字资料来看,许慎说的“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是至确的。
王国维在《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里,较早的指出了秦国和东方六国文字的差异。
尽管今天看来王氏认为籀文是秦国文字的观点实不可从,但是他对六国用古文的看法则是十分中肯的。
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也明确的把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和东方六国的文字分为“秦系和六国系”两系。
对于战国时东方六国和秦国所用文字差别的原因,裘锡圭先生认为,在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剧烈变化。
春秋以前,贵族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占有统治地位,文字当然也为他们所垄断。
这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春秋时代的各个主要国家中,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国,是最忠实的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的传统的国家。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秦国由于原来比较落后,又地处西偏,各方面的发展比东方(指函谷关以东)诸侯国迟了一步,文字的剧烈变化也开始的比较晚。
在秦国文字里,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俗体才迅速发展起来。
在正体和俗体的关系上,秦国文字跟东方各国文字也有不同的特点。
东方各国俗体的字形跟传统的正体的差别往往很大,而且由于俗体使用得非常广泛。
传统的正体几乎已经被冲击的溃不成军了。
秦国的俗体比较侧重于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正体,其字形一般跟正体有明显的联系。
汉魏六朝碑刻中古文字的遗存 -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3.“斯”之构件“其”,《仲师父鼎》作 。碑刻 承之,《司马兴龙墓志铭》作“ ”,《李挺妻元季聪 墓志》作“ ”,《寇偘墓志》作“ ”,《李挺妻元季 聪墓志》作“ ”; 另一体《华山庙碑》作“ ”,《谯 敏碑》作“ ”,《赫连子悦墓志》作“ ”,《元悰墓 志》作“ ”; 又一体,《北海太守为卢氏妇刻石》作 “ ”,《高 润 墓 志 铭》作“ ”,《元 子 正 墓 志》作 “ ”,《赵奉伯妻傅华墓志》作“ ”。
2.“丘”,甲骨文作 、 、 、 ,像山丘之 形。《说文·丘部》“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其形 似之。金文《商丘叔簠》作 ,《齐刀背文》作 , 文字线条化。碑刻于金文之二体都承用了下来。承
者,《樊敏碑》作“ ”,楷书略变形,《元寿安妃 卢兰墓志》作“ ”,《吕 超 墓 志》作“ ”。承
者,如汉《华山庙碑》作“ ”,《杨着墓碑》作 “ ”,《衡方墓碑》作“ ”,《封子绘墓志》作 “ ”,《唐邕刻经记》作“ ”; 楷书《元继墓志》 作“ ”,《李祖牧妻宋灵媛墓志》作“ ”,《山东 金乡汉墓镇墓文》作“ ”。至于“丘”,大约来自
167
异构字。 上 下 笔 划 脱 开,《元 谧 妃 冯 会 墓 志 》作 “ ”,《刘阿 素 墓 志》作“ ”,上 下 脱 开,两 竖 穿 通,《元诲墓志》作“ ”、“ ”,增衍笔划,《巴郡朐
( 二) 承用构件
( 1) “井”,甲骨文作 、 ,本象形字,像型范之 形,型范有 一 定 规 定、模 式,故 引 伸 表 示 刑 法 之 义。 施刑要用刀,故加“刀”作“ ”。《说文 · 井部》: “ ,罚辠也。从刀、井。《易》曰: ‘井者,法也。’” 汉魏六朝碑刻多作“ ”,如《王基断碑》作“ ”, 《元悰墓志》作“ ”。或连笔断开,《成阳灵台碑》 作“ ”。
清华简——精选推荐
清华简清华简清华简,是清华⼤学于2008年7⽉收藏的⼀批战国⽵简。
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物,⽂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化的初期⾯貌和发展脉络。
⽬录1清华简简介2⼊藏3主要内容4研究成果5研究⼈物清华简简介2008年7⽉,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简。
这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
⾄于这批⽵简的出⼟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知。
⽵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程⾸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貌,价值难以估计"。
这批⽵简于2008年7⽉15⽇被运到清华⼤学。
校⽅⽴即组织专家,⽤3个⽉时间对它们进⾏了清理保护。
据清理后统计,清华简中整简所占的⽐例很⼤,⽽且简上⼀般都有⽂字。
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46厘⽶,最短的10厘⽶左右。
简上的墨书⽂字出于不同书⼿,风格不尽⼀致,⼤多精整清晰。
有少数简上还有红⾊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藏折叠保护2008年7⽉15⽇,装载着⽵简的塑料箱通过海关抵达清华⼤学,⼀开箱⼤家就闻到⼀股刺⿐的化学药品⽓味。
据介绍,⽵简在流转海外的过程中,持有者⼤概为了卖个好点的价钱,⽤⽵⽚把⽵简托起来,但是他们⽤的⽵⽚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搞得⽵简上全是霉点。
其后,专家们⽤最⼩最软的画笔洗掉霉点,把⽵简泡⼊⽆菌蒸馏⽔⾥。
在校⽅的⽀持下,还为⽵简建起了恒温恒湿的保藏室。
2008年10⽉14⽇,由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得出结论:⽵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内容⼤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书。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
汉字发展简史即使只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了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段很长的时间里,汉字的形体发生过一些很重要的变化。
一般学者把汉字发展史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文字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终于秦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后一阶段起自汉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一直延续到现代。
隶书以前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与小篆有交叉,详下文),虽然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由古文字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上一次最重要的简化,绝大多数汉字完全丧失了象形意味,变成了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而由隶书变为楷书,汉字形体的改变并不大。
(一)古文字阶段历时一千一百多年的古文字阶段(公元前14——前3世纪),按照时代先后和文字形体上的特点,可以分为三小段、四系。
三小段: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系: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1、商代文字(1)甲骨文商代的甲骨文字都已汇集,见《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如:(2)金文商代金文也都已汇集,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
如:商代文字的主要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方向不固定(如、,、,、、、)。
商代文字的排列方式,大多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直行排列。
2、西周春秋文字(1)金文西周春秋金文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
如:(2)甲骨文见《周原甲骨文》。
如:(3)玉、石文字见《侯马盟书》。
如:(4)“籀文”见《说文解字》所收“籀文”。
西周金文的特点:最初几乎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中晚期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和平直化。
所谓“线条化”,即是将粗笔变细,将方圆的团块变为线条,如(天)变作,、、(火)变作、;所谓“平直化”,即指将曲折象形的线条拉平拉直,将不相连的线条连成一笔等现象,如、、(马)变作、、、,、、、(自)变作。
新见战国秦系木觚书法研究
秦征楚之后,派大量军队屯守湖北云梦,也有许多秦贵族迁徙到该地。
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编年记》中记载秦昭王“廿九年,攻安陆”[1]8。
秦昭王廿九年即公元前278年。
关于安陆的地理位置,学者们有不同的认 定[1]17-18,但多数学者认为《编年记》中所记载的安陆在今云梦、安陆一带。
《汉书·沟洫志》:“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2]虽然湖北云梦不处于秦文化的中心地区,却是战国晚期秦楚两国文化融合的重要据点,曾出土大量与秦国经济、法律和政治有关的历史文献。
如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墓葬,出土1000余支竹简,竹简保存良好,字迹清晰。
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等。
2021年11月16日,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联合考古队采用现代科技和多学科合作的方式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一枚战国时期的多棱木觚。
木觚保存完好,全文700 余字,首尾书写气息连贯,内容为策问类文献,字体为秦系隶书,被称为“中华第一长文觚”(图1、图2)。
这为研究战国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一、新见战国木觚的内容与形制传世文献《急就篇·卷一》中就提到“急就奇觚与众异”,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属也。
孔子叹觚即此之谓。
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
觚者棱也,以有棱角故谓之觚……今俗犹呼小儿学书简为木觚章,盖古之遗语也。
”[3]这已经把古代木觚的形制与用途描述得非常清楚。
在没有发明纸张的先秦时代,书写者多用木觚作为习字、抄录文书的稿本,木觚与古代常见的竹简、木牍、帛书等文字载体并存。
其类别有两种,一般为学书觚和文书觚。
从目前西北屯戍遗址出土、年代为西汉中晚期的木觚来看,其形状多为棱柱形,三至七棱都有,其首要功能主要是作为“学书者”的书写材料。
2024百师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56年,我国公布推行第一批简化字以后,流行的汉字,便有了简体(简化)字与繁体字明显的区分。
学习中文,也就产生了两者之间需要学习哪种字体的选择。
按照过去传统,海外华人地区的学校教学和书报印刷,全是采用繁体字,长期以来,给外国学生造成一种偏见,认为现代汉字是以繁体字为主流。
如今,情况开始转变,海外华人地区使用简体字的现象增多,最明显的是东南亚华人地区的中文学校已使用简体字读写,报刊印刷也几乎形成简体字天下。
前几年,凡在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已陆续开始传授简体字读写。
尤其破天荒第一遭,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上刊载了专栏作家纪思道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竟用汉字简体字印出文章标题。
这种罕见的举动,不营显示追求时尚,也在于紧跟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我们应该看到,由繁体字省笔成的简体字,渐次成为汉字应用的主流,除了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促进,也在于我国特有的方块字本身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适应了文字进化弃繁就简这条规律,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的演变,从契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至在缯帛、简牍,或凿刻在碑石上的小篆和秦篆,都出现过省却笔画的书写。
如甲骨文字基本上是象形文字,有些字显得繁复,有些字则简单,这种画象的繁杂和简括,已体现繁写和简写情况。
周代的大篆不少字形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相近,也有较多的字开始符号化。
第19课文字的演变
庙子一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疑探展练评》立体学案班级:姓名:第19课文字的演变编制:牛可老师时间:2011-11-15 审核:【自学提纲】1、我国文字起源的传说有“上古结绳而治”和“仓颉造字”。
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是原始文字的雏形,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3、甲骨文:(1)含义:。
(2)发现地点:。
(3)意义:①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②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4、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构字的四种方法是:、、、。
5、汉子的演变: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书写的和。
6、汉子的作用:(1)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2)还是联结和维系的根。
【课堂检测】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A历法的出现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文字的出现 D青铜器的制造2、汉子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文明的标志。
我国发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大篆3、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子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D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东汉,编写《说文解字》的人物是()A仓颉 B许慎 C李冰 D刘秀6、汉子最主要的特点是()A形声表意 B历史悠久 C书法艺术 D电脑输入快捷第20课青铜铸鼎编制:牛可老师时间:2011-11-15 审核:【自学提纲】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1)时期:。
(2)材料:人们已经懂得把、、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
(3)地位:。
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塑模——制范——熔化合金——铜液浇注——冷却加工3、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照它们的用途,可以分为、、、、,以及等。
张博《古代汉语》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汉字的形体变迁】
通论二汉字的形体变迁一、填空题1.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 研]【答案】秦隶【解析】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
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
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的字体是_________。
[北京大学2011 研]【答案】楷书【解析】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①甲骨文:殷商时期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②金文:通行于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③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
④隶书:包括秦隶、汉隶,秦隶是秦代产生的隶书,汉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⑤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
⑥草书:章草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东汉末,狂草产生于唐代。
⑦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3.以秦汉为界,秦代小篆极其以前的文字都称为______,小篆以后的文字都称为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 研]【答案】古文字;今文字【解析】本题考查文字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
汉隶是古今文字的过渡。
小篆之前的文字,都称为古文字。
隶书以后的文字都是今文字。
隶书正处于文字发展的过渡阶段。
4.战国文字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持传统的______,一是变异较大的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0 研]【答案】秦国文字;东方六国文字【解析】战国时代文字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持传统的秦国文字,相当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一是变异较大的东方六国文字,相当于《说文解字》中的古文。
5.隶书又分作______和______,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通行的字体。
[南开大学2011 研] 【答案】秦隶;汉隶;秦代;汉代【解析】秦隶又称为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
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分别是什么
【我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意思是解释雅言以逼近正音。《现代汉语词典》上说,“雅,合乎规范的。”“雅言,。我们知道,在孔子时代雅言就是共同语。】
雅言来自夏言。“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明显指中原。
原载:《大地》(2009年第21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经过一番楚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两汉一共长达400多年,如此长时间的稳定的统一王朝,为中国的融合提供了条件。于是,汉民族以及相对统一的汉语形成。
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自周朝以来,就有一种主导的语言。周秦时,这种主导语言叫做“雅言”。西汉时期则称作“通语”。西汉的首都在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所以西汉通语应该是继承自周秦雅言的关中话。到东汉则迁都至现在的洛阳一带,当时的“洛语”则上升为了官话。魏晋继承东汉则不用多言。
2诗词格律(王力著)中华书局1977年
3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主编]/[王力等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唯(隹)”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唯(隹)”刘春萍【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9(018)003【总页数】15页(P315-329)【关键词】出土战国文献; “唯(隹)”; 副词; 连词【作者】刘春萍【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11 引言关于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唯”,可谓论述颇多,观点各异。
但目前还没有见到专门讨论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唯”的论著。
由于“唯”在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意义、用法有很大不同,对“唯”研究的论著也特别多,我们主要讨论关于战国时期“唯”的论著。
对传世战国文献中“唯”的研究主要见于专书语法研究或副词研究的论著中。
如何乐士(1994:249-276 )指出了限制副词“唯”在句中的多种位置及对主语、谓语、前置宾语的限定作用,分析细致深入,对研究范围副词“唯”很有启发。
但李宗江(1999:259)认为“何先生的统计范围较宽,把一般看做语气词以及表示‘原因’、‘条件’,甚至表示应答而单独成句的‘唯’都统计在内,把这些意义都和‘限定’意义联系起来,作了统一的解释。
这样做对共时研究或专书研究也许可以,但对历时研究这样做很危险。
”此外,专书研究还见于近年的一些学位论文。
如左梁(2010)和陈家春(2006)等都分析了传世战国文献中副词“唯”的数量、意义、功能等问题,但基本上只讨论了“唯”作范围副词的用法,没有论及“唯”的其他意义和用法,而这些传世文献中“唯”并不仅限于表示限制义。
对出土战国文献中“唯”的研究主要见于对近年出土的秦简、楚简的语法研究或副词研究论著中。
以一种出土文献为语料的主要有邓跃敏(2006)和吉仕梅(2003)等,以多种出土文献为语料的有胡波(2010)、熊昌华(2013)和李明晓(2010)等,这些论著都分析了“唯”作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句法功能等问题,李明晓还分析了“唯”作“连词”、“助词”等用法。
但是以上对于副词“唯”的研究过于宽泛、笼统,认为战国楚简或秦简中的副词“唯”都是表仅限的范围副词,这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出土战国文献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战国晚期 战国文字 战国前期 思想史 思想内涵 彭祖 左传 小说 封君 对贞 宇宙论 宇宙生成论 学派 孔子家语 子曰 周颂 周武王 否定副词 君子人格 君子 史料拓展 史书 古本 厉王 卜辞 勿 初读 出土战国文献 军事行动 兵器刻铭 公元前 先秦 儒家散文 傅斯年 体例 伊尹 今本 专题 上博简 三体石经古文 《说命》的价值 《琐语》 《孔子家语》 ■ 2010年 (翠) "说体" "文学"观念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道 自生 简帛文献 气 楚辞研究 恒先 名 助词 出土战国文献 二重证据法 之 《天问》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1年 科研热词 出土战国文献 黄帝 食谱 阴阳家 道家 辨正 起源地 语气词 见鬼之衣 纷拾 红介之留衣 秦简《日书》 秦国文学 秦人 牵牛织女 殹 正车 方术 文化 战国 形成时间 建河墓地 婚姻管理 出土文献 先秦诸子 促婚政策 主之谓 《汉书·艺文志》 《有兔》 《小明》 《孔子诗论》 《大田》 《周礼》 《君子阳阳》 icp-ms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清华大学 系年 竹简 战国 简文 成王 周公 出土文献 西周晚期 清华 早期儒家 文献价值 历史文献 传世文献 2008年 韩国疆域 阴阳转化 阴阳气论 阴阳气化 课堂答问 诸侯国 诗经 言语 言行 解答 裼 自生 编年史 组合使用 纪年 简帛 第二辑 竹书纪年 相近 用法 生成系 演奏 清华简《说命》 汲冢书 汉书·艺文志 武丁 概述 札记 有序 晋国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文献研究 文意 整理 政治哲学 战国楚竹书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3期)秦简牍专造字释例*翁 明 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提 要本文通过对比秦简牍与六国文字、传世文献的用字差异,认为秦简牍中记录倾塌之{倾}的“”、记录掩盖之{掩}的“”、记录箭羽之{羽}的“”、记录四食之{四}的“”均属于专造字。
关键词1.引言出土文献专造字的问题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尤其是楚系简帛,学者多有讨论A。
其实,秦简牍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专造字,这些字形既未见于传世文献又未见于六国文字,是秦系文字的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以管窥豹,选取“{倾}—”“{掩}—”“{羽}—”“{四}—”等四例进行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2.{倾}写作“”倾斜、倾倒之{倾/顷}楚文字多用“冋”“聖”B“血(益)”C等声系的字来记录,如:* 本文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编号:2020M680144)的部分成果。
小文是在陈师斯鹏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并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所学术沙龙第8期(2019年12月10日)和第二届汉字理论与汉字史专题研讨会·青年论坛(2020年7月19日)上宣读。
在学术沙龙上,范常喜老师和研究所诸位同仁多有指正赐教;《汉字汉语研究》匿名审稿专家、编辑部和何余华先生又给拙文提供了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谨一并致谢!A本文“专造字”采用陈斯鹏(2011:300)的定义,即某词本已有较为通用的记录字形,但为了表达或强调它的某种或某些固定义项或语境义,专门造出新的字形,这类字形就称为“专造字”。
B参看白于蓝编著(2017:1119、1160-1161);徐俊刚(2018:226)。
C参看徐在国等(2018:244-247);黄德宽等主编(2019:74-75)。
2021年第1期·25·肩毋废、毋(倾)。
(《上博简(五)·君子为礼》7)A厌必平,恶必(倾)。
(《清华简(伍)·殷高宗问于三寿》7)邦家处位,(倾)昃其天命。
制度与转型_文献学视野下的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_王刚
第31卷第2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1No.22011年3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11收稿日期:2010-11-16作者简介:王刚(1971—),江西省南昌市人,副教授,古籍所副所长,博士,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制度与转型:文献学视野下的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王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西南昌330022)摘要:汉代今古文经学的对立主要是在学术方法上的,今文官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口耳相传的师说系统,但今文经在文本上多残缺,要对六艺有切实理解,最终必求之于文献的把握。
所以刘歆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在解经立足点上,从师说转到了文献上来,从而引起了今古文的对立。
在两汉今古文经学问题上,当时双方都不讨论文献真伪问题,而是学术立场,即对于文献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文经学是今文经学的发展,而不是两条线的对立。
并由此可见后世所谓刘歆造伪及今古文对立的一些特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关键词:今古文经学;学术转型;文献学;刘歆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1)02-0008-06在经学史的研究中,今古文经学是最重要的问题,它渊源于汉代,但影响却一直绵延至近代以来。
关于今文学与古文学,一般的通识认为,由于字体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学流派,用汉代隶体写定的经书叫做今文经,它为汉代流行的本子;后来,重新发现了一些用先秦古字写作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今文经属于中央博士官所用的文本,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今文经学,而以古文经为基础的则是古文经学。
除了字体,在此之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见解与学术宗旨,总之,这两派由于来源不同而对立。
周予同先生曾表列了13项差异[1](见表1)。
表1今文经、古文经差异表今文经古文经1.崇奉孔子2.尊孔子是“受命”的“素王”3.认孔子是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4.以孔子为“托古改制”5.以六经为孔子作6.以《春秋公羊传》为主7.为经学派8.经的传授多可考9.西汉都立于学官10.盛行于西汉11.斥古文经传是刘歆伪造之作12.今存《仪礼》、《公羊》、《谷梁》(?)《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和《韩诗外传》13.信纬书,以为孔子微言大义间有所存1.崇奉周公2.尊孔子为先师3.以孔子是史学家4.以孔子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5.以六经为古代史料6.以《周礼》为主7.为史学派8.经的传授不大可考9.西汉多行于民间10.盛行于东汉11.斥今文经传是秦火残缺之余12.今存《毛诗》、《周礼》、《左传》13.斥纬书为诬妄这些在学术上已基本成为常识的见解,成了我们研究经学史的立论基础。
说“切”——兼论“七”与“十”的字形流变
一怀素《自叙帖》中“辞旨激切,理识玄奥”之“切”字作,《小草千字文》中“切磨箴规”之“切”作,其“切”字左边到底是作“七”形还是“十”形?耐人寻味,今为之说。
“切”,《说文解字》作,云“从刀七声”[1]91,字形与解说貌似密合,其实《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字形大有问题。
为了说明《说文解字》中“切”的字形问题,我们先从“七”和“十”说起。
“七”在甲骨文中作“”,以现在文字为出发点的话,一般会被误认为“十”。
“十”在甲骨文中作,与“七”的字形是泾渭分明的。
“七”,《说文解字》云“阳之正也。
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1]307,不可信从。
“七”为“指事字。
在一横中间加一竖画,表示将某物从中切断”[2]1267。
丁山《数名古谊》曰:“七古通作‘十’者,刌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考其初形则七即切字”[3]3,“自借为七数专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为切断专字”[3]1267。
“十”,《说文解字》云:“数之具也。
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1]50此说根据后代字形立说,表达了汉代人的数术观念。
[2]265其实,“十”与“七”一样也为指事字,本来就是一个契刻符号,也可能是“针”的初文。
①在早期金文中,“十”加肥作,西周中期始中间为一肥点作。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肥点常变为短横,于是和“七”()近似,但区分严格。
罗振玉指出横画短的是“十”、长的是“七”[4]154。
战国货币文字中出现了中画弯曲的“七”[4]990,是现在通行“七”的滥觞。
文字的发展并非单线亦非均衡,“七”和“十”也不例外。
“十”()中间肥点变为短横,成为新的主流,但带肥点的“十”直到西汉还有存留[2]165。
战国货币文字中出现了中画弯曲的“七”,燕系作,晋系作,但齐系仍作,秦系亦然[4]990。
而作为偏旁的“七”却依然保存古形:“切”字,汉隶中作[5],钟繇写作[6]153,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中作,《寒切帖》中作,北魏龙门二十品之一的《牛橛造像题记》中作,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作、,唐代褚遂良《房玄龄碑》中作,怀仁和尚《集王圣教序》中作、,五代杨凝式《韭花帖》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