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3篇)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3篇)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一)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二)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上报院感科备案。

(三)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阴性者于1--____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四)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____个月____个月、____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____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应急流程】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应急组成员】组长:科室主任---成员:科室护士长---值班医生及当班护士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二)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和____%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____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暴露源为乙肝者,受伤者有抗体,进行医学观察;受伤者无抗体,按o、1、____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分别于____个月、____年复查乙肝抗体。

暴露源为丙肝者,进行医学观察。

3.被梅毒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及时进行有效评估,情况严重者可以预防性给予青霉素治疗的随访追踪。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流程】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反复清水冲洗消毒

抽血化验检查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接种疫苗

通知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事件
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皮肤

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
刺伤后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冲洗、消毒

当日抽血化验并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月复查,通知

2022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022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即将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阴性者于 1--___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应急组成员】组长:科室主任---成员:科室护士长---值班医生及当班护士【应急预案】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即将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___个月、 ___个月、 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程序】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___个月、 ___个月、 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上报院感办(进行登记、上报、追访)(1)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应在___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作对照,或者按___月、___个月、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___个月后、丙肝___周后复查。

(2)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即将报院感科、护理部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___小时内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上报院感科处理,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上报院感科→ 抽血化验检查→必要时用药→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器械,包括各种类型的针头。

在处理医疗废物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针头如果误伤,很容易造成医务人员针刺伤。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后续的感染和其他危害。

以下是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以供参考。

一、应急预案1. 紧急处理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快速离开现场并到安全区域进行想清;然后,向其他同事求助。

在安全区域内,需要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2. 病人情况确认在接触到病人之后,医务人员需要确定病人的疾病类型和嫌疑传染病情况。

在处理高危传染病的病人的时候,应该使用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防护服、口罩等。

3. 资源调配在伤者到达医院之后,需要及时联系医院对口疫控专家向伤者进行评估,并开展防控措施。

需要指导患者完成查体检测,约束措施等。

4. 收集信息为更好地评估伤者的紧急情况,需要收集医务人员受伤的相关信息,包括伤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史及经过等。

与此同时,需要尽快开展抽血、传染病检测等检查。

5. 病程观察需要对伤者伤后病程和相关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及时对症治疗。

与此同时,需要进行防丙、抗凝血等治疗。

6. 情况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报告发生的针刺伤事件。

医疗机构要对上报的事件做好管理和记录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伤者的咨询和指导,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疏导。

二、应急程序1. 紧急撤离在受到针刺伤后,医务人员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向其他同事求助,并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2. 伤口处理在安全区域内,需要及时协助伤者进行简单包扎,避免进一步恶化。

如果伤势严重,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 医院治疗伤者到达医院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伤势较轻,可以进行示踪试验、观察等治疗。

如果伤势严重,需要进行抗感染、抽血等治疗。

同时,需要对伤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是指人体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后可能引起的伤害,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在医疗工作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针刺伤应急预案对于减少医护人员的伤害和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一、现场处理
1. 发现针刺伤后,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

2. 将受伤者立刻带离现场,避免继续暴露于可能传染病的环境中。

3. 停止出血,用大面积的干净纱布或棉布紧紧按压伤口,并且清洗伤口,消毒后用胶布贴上。

4. 如果伤口严重,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医疗救助
1. 受伤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受伤者的基本情况及伤口情况。

2. 对受伤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抽血、化验等,以确定是否传染了疾病。

3. 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会给予受伤者相应的处理,包括根据病原体可能性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治疗等。

三、记录与报告
1. 对受伤者的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情况以及所用的工具等。

2. 向所在医疗机构上报受伤情况,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工作。

四、设置应急预案
1. 医疗机构要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对受伤者的监测和关怀。

2. 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针刺伤应急处置的培训,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以上就是针刺伤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应对针刺伤事件,减少伤害的发生和传染病的传播。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是非常常见的事件,由于接触到各种传染
病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医务人员感染,因此需要采取应急预案及程序,以防止患者传染给医务人员,并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1. 发生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
针刺伤后,应立即进行以下紧急处理:
(1)立即拿出伤口文具并在伤口处加压,使伤口在短时间内止血。

(2)将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3-5分钟,彻底冲洗,切勿使
用酒精清洗、刺激等消毒液。

(3)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受到二次污染。

(4)将使用过的针头或其他工具用专门的作废容器或红色袋子包装,然后放入垃圾桶中。

(5)立即上报主管医师,并及时到医务室或专门医疗机构接受处理。

2. 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的最有效预防方法是采用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安全卫生。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在使用针头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受伤。

(3)定期检查医用器械和设备的完好程度。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应急预案及程序一、背景介绍针刺伤是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指的是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时,遭受患者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如手术器械等)刺伤。

这类事故发生后,容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针对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其风险更为严重。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针刺伤应急预案与程序对于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的目的1. 确保针刺伤事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有效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后的伤害,避免二次传播;3. 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降低其安全风险。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1. 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应急预案应以科学的方法,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 紧急性和及时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有效保障相关人员的安全;3. 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简明清晰,流程要清晰可操作,方便医务人员掌握和实施;4. 连续性和完整性:应急预案要能够持续运行并适应多种情况,应尽量做到全面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四、应急程序1. 发现针刺伤事件: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过程中如发现自己受到针刺伤,应立即停止工作,将伤口暴露在光线下进行初步自检。

如果伤口出血,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止血。

如果伤口处出现红肿、渗液、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2. 报告针刺伤事件:医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报告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伤口的位置、导致伤害的原因、所处理的患者信息等。

3. 接受针刺伤后的处理:医务人员应尽快接受相关检查和采样,包括血液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同时,根据患者是否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可能需要接受特定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4. 监测和随访:医护人员在接受针刺伤后应进行持续的监测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情况。

如果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向专业医生报告,接受进一步治疗。

5. 赔偿和补偿:医护人员被患者针刺伤后,有权依法主张合法权益。

医员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医员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医员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
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在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
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做好登记、上报、追访等工作.
【处理程序】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通知医务科、护理部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针刺伤是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种意外伤害,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和程序对保障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针刺伤应急预案的制定1. 组建应急预案小组:由医务科、感染科、护理科、职业卫生科、安全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 风险评估与预案制定: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刺伤的风险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3. 预案宣传与培训:将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向医务人员进行宣传,并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二、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程序1. 创口处理:医务人员在发现针刺伤后,应立即将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用肥皂清洗,切勿用手擦拭伤口。

2. 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进行报告,并向医院感染科、工会或领导进行报告,提供详细的伤情与事发经过,并向相关科室说明可能的被传染者病毒信息。

3. 采血:如果被针刺伤的器械上污染有血液或其他体液,应尽快采血,保存样本以备后续检测。

4. 病史信息获取:尽可能获取被针刺伤者的相关病史信息,如HIV、丙型肝炎等。

5. 心理疏导:及时对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6. 应急用药:按照医院制定的预案,给予相应的应急用药,如针对HIV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针对乙型肝炎的免疫球蛋白等。

7. 检测与随访:对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病毒的检测,并按医院制定的随访方案进行监测和管理。

8. 记录与统计:将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9. 安全措施修订:根据针刺伤应急预案执行的情况,定期对医院的安全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防范针刺伤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中的注意事项1. 预案的灵活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考虑到不同情况下的灵活性,根据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一、概述在医院内,针刺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伤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在使用针头或其他锐器时,由于疏忽或操作不当,导致针头误伤其自身或携带病原体的患者。

一旦发生针刺伤,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原体传播,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医院需要制订一份针刺伤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二、应急预案1. 发现针刺伤后:(1)立即流清水,不搓揉或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剂。

(2)向工作人员报告,尽快上报领导。

(3)及时到接种部门进行标准程序的疫苗接种。

2. 发生针刺伤时的处置:(1)首先,要立即向领导汇报。

(2)然后将针头保留,尽快到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报告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并进行咨询。

(3)做一份针刺伤报告表,详细记录伤口位置、伤势程度、造成伤害的环节、针头是否沾有血液等信息,以便于进一步跟踪调查。

(4)对于针刺伤所涉及的病原体,医院应按照国家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监测。

3. 规范操作:(1)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规程和操作规定,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和操作流程,避免操作漏洞。

(2)医护人员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严格自我保护。

(3)安排售后服务队伍在实践中跟踪、筛查、确诊等方面给护士提供服务及指导。

4. 培训教育:(1)医院应定期开展相关病原体防护、安全操作、针刺伤预防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医院应制定并加强工作纪律和管理规定,对操作不规范的医护人员按照纪律规定进行处罚或处理。

三、结论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安全是医院最基本的要求,制订针刺伤应急预案是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院应该提高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曰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1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査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每日1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一反复冲洗一消毒一伤口处理一抽血化验检查一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一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2023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023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023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和传播。

一、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在针刺伤发生时,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急处理:1. 切断针头,用酒精消毒当发生针刺伤时,首先要迅速切断针头,将其扔进专用刺伤容器。

切断针头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针头不会再次被误伤。

2. 清洗受伤部位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清洗受伤部位至少5分钟。

可以用适当的食品漂白剂稀释成1∶100的浓度进行消毒,有效杀灭病原体。

3. 血液/体液暴露处理如果针头有血液或体液沾染,应该尽快将伤口处的血液或体液用流水冲洗,避免感染。

4. 及时向上级汇报针刺伤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检查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5. 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估在发生针刺伤后,需要前往医院或卫生部门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传染病的风险。

根据针刺伤的情况和受伤人员的状况,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处理。

6. 进行传染病防护接种根据受伤人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传染病防护接种,以避免可能的传染病感染和传播。

7. 提供心理支持针刺伤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二、针刺伤处理的程序以下是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程序:1. 确保自身安全针刺伤发生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可能的感染和传染。

2. 尽快切断针头迅速切断针头,将其丢进刺伤容器,避免二次伤害。

3. 使用酒精进行消毒用酒精对受伤处进行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4. 清洗受伤部位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清洗受伤部位至少5分钟,如果有血液或体液沾染,用适量的食品漂白剂进行消毒。

5. 向上级汇报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针刺伤事件的发生,以便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6. 前往医院检测和评估前往医院或卫生部门进行检测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传染病的风险。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2、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HIV等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之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0个月,1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必要时请专家会诊,报告院感科。

网报护理不良事件。

处理流程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报告院内感染科→网报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范本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范本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背景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处理生物医学废弃物时常常会发生针刺伤,这不仅可能让医务人员感染多种疾病,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健康。

在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时刻关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同时也要了解处理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的伤害。

应急预案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不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和护理,并且还需要自行采取措施以防止感染。

以下是常见的应急预案:1. 立即处理伤口发生针刺伤后,首先要及时处理伤口,如果伤口处有血液流出,应在伤口处包上纱布并固定,并用大量的流动水清洗伤口,清洗3-5分钟,使伤口周围的病毒和细菌被冲刷掉。

2. 立即向职工保健部门报告在针刺伤发生后尽快向所在单位的职工保健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协调医疗资源,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同时需告知伤口处于哪个病人身上,病人是否有传染病,伤口是否有感染风险等信息。

3. 确认病人多种传染病感染状况必须了解病人是否存在多种传染病状况。

确定病人感染情况,包括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采取必要的治疗,防止伤口自身感染,或对自己造成传染。

4. 进行疫苗免疫和医源性病原体筛查发生针刺伤后,医务人员需要在接受急救之后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医源性病原体筛查,以防止自身感染或对其他患者造成感染。

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了相关病症,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来防止并发症的发作。

5. 急救后的休息和观察发生针刺伤后,在接受急救后,医务人员一定要在医疗机构休息,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以及是否有意外的情况出现,特别是表现为伤口堵塞,发热,出汗等。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最重要的,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

以下是常见的预防措施:1.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在处理患者或处理生物医学废弃物时,应该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并确保这些装备是合适的,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保护。

2.使用安全针头现代医院普遍使用安全针头,这种针头可以减少与使用普通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

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慎被污染的针头、锐器等刺破,有被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二、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锐器。

(2)使用后的锐器应立即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防止刺伤。

(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

(4)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5)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

2. 针刺伤应急处理流程(1)立即挤出伤口血液: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污染的手套、帽子、口罩、手术衣。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伤口处理: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消毒伤口: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抽血化验检查: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血源性传播疾病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相关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5)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根据检测结果,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注射。

(6)复查与随访: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关复查与随访。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医务人员在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

2. 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向医务部或护理部、感染管理部汇报,医务部或护理部应根据科室特点,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培训。

3. 医院感染管理科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临床针刺伤应急预案

临床针刺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医务人员应对针刺伤的能力,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不慎导致针刺伤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针刺伤发生后,受伤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2)如伤口出血不止,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进行压迫止血。

(3)如伤口较大或较深,应立即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2. 针对可能存在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受伤医务人员应在24小时内进行以下检查:(1)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HIV)等病原体检测。

(2)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抗HCV球蛋白。

②根据病原体种类,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③定期复查病原体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3. 针对受伤医务人员,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2)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其身体状况。

(3)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四、应急处理流程1. 针刺伤发生后,受伤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3.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以下工作:(1)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受伤经过。

(2)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病原体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

(5)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防护知识培训。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

2. 规范医疗操作流程,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4. 定期检查、维护医疗器械,确保其安全、有效。

5. 对使用过的锐器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门诊针刺伤应急预案

门诊针刺伤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降低针刺伤导致的职业暴露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门诊部所有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针刺伤事件。

三、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其他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而被锐器如针头、刀片等刺伤。

四、应急预案1. 立即处理伤口(1)医护人员被刺伤后,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避免污染。

(2)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伤口,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3)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覆盖无菌纱布。

2. 报告与记录(1)医护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针刺伤事件。

(2)科室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详细记录受伤时间、地点、伤者姓名、伤情、处理措施等信息。

3. 医疗救治(1)根据伤口污染情况,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检查。

(2)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抗细菌等治疗。

4. 预防与防护(1)加强锐器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原则。

(2)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培训。

(3)优化诊疗环境,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血液、体液的接触。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门诊医护人员进行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伤口处理、报告流程、医疗救治、预防与防护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附则1. 本预案由门诊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调整,另行通知。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降低针刺伤导致的职业暴露风险。

门诊部将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海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处理预案及流程
为维护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特制定以下预防与处理程序。

一.伤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沿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立即向院感科报告。

3.如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发生针刺伤科室应立即给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检查单。

4.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与患者沟通经患者同意后,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5.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

院感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本市疾控中心报告,由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调查与治疗指导。

6、乙肝病毒暴露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三.针刺伤处理流程
针刺伤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