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合集下载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指南,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根据2023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本指南对2020年版本进行了更新。

请在使用本指南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

更新内容1. 胸外按压1.1 按压频率建议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按压频率为100-140次/分钟。

1.2 按压深度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但不超过6cm。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按压深度至少为4cm,但不超过5cm。

2. 人工呼吸2.1 通气方法建议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口对口通气。

2.2 通气频率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通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通气频率为每分钟15-20次。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1 AED的选用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AED。

建议使用具有自动检测和分析心律失常功能的AED。

3.2 AED的操作按照AED的提示操作,包括贴好电极片、连接电源、开始分析心律失常、按照提示给予电击等。

4. 团队合作4.1 角色分配在复苏团队中,明确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包括领导者、按压者、通气者和观察者等。

4.2 沟通与协调复苏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复苏操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

请医疗专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本指南,不断提高心肺复苏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服务。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专业医疗机构联系。

全新2023年成年人心肺复苏操作手册

全新2023年成年人心肺复苏操作手册

全新2023年成年人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引言本操作手册旨在为成年人心肺复苏(CPR)提供一套全新的、基于2023年最新指南的操作流程。

操作手册内容基于国际复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以确保读者掌握最准确、最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

1. 准备工作1.1 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

如遇到危险,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1.2 识别患者状态大声呼喊患者,轻轻拍打患者肩膀,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1.3 呼叫紧急救援若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如中国大陆地区的120。

2. 开始心肺复苏2.1 放置患者平躺将患者平放在硬平面上,如果可能,使用心肺复苏垫。

2.2 解开患者衣物解开患者的上衣和皮带,暴露胸部。

2.3 定位按压点找到患者两连线的中点,用一只手掌根部紧贴在此位置。

2.4 开始按压用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按压,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2.5 人工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

3. 交替进行心肺复苏3.1 按压与呼吸比例根据2023年最新指南,成人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例调整为30:2。

3.2 更换救援者如果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每2分钟更换一次,以确保按压质量。

3.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按照设备指示使用,AED优先于人工呼吸。

4. 结束心肺复苏4.1 评估患者意识当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后,心肺复苏操作可由专业人员接手。

4.2 记录心肺复苏过程记录心肺复苏过程,为后续救治提供参考。

结语本操作手册根据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成年人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心肺复苏(CPR)操作的最新指导,以确保操作者能够正确地执行心肺复苏,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CPR操作步骤1. 首先,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没有呼吸或只有杂音性呼吸。

2. 若患者需要心肺复苏,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若有旁人在场,指派他们帮助呼叫急救人员。

3. 快速检查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呼吸道梗阻。

若有,进行清除。

4. 检查患者是否有脉搏。

若没有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5. 胸外按压时,将双手交叉放置于胸骨下方,压迫胸骨下1/3处。

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压迫深度为至少5厘米。

6. 在每次按压之间,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压迫时间过长。

7. 每2分钟进行一次心肺复苏检查。

检查脉搏和呼吸,如果有迹象表明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继续观察患者的状况。

8. 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按照AED的指示进行电除颤。

在电除颤前确保患者的胸部干燥。

9.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注意事项- 在执行心肺复苏操作时,操作者应尽量保持冷静,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 若有其他合格的急救人员在场,可以协助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 操作者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以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 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情况,操作者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寻求专业帮助。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的新版指导,包括了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操作、AED使用等步骤。

操作者应在遵循指南的前提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以获得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指南更新版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指南更新版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指南更新版1. 简介本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提供了一系列的更新和建议。

我们希望这份指南能为从事急救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最高效的生命支持。

2. 更新内容2.1 成人CPR2.1.1 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按压深度:成人建议按压深度为5-6厘米。

2.1.2 人工呼吸2.2 儿童CPR2.2.1 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按压深度:儿童建议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约为5厘米。

2.2.2 人工呼吸- 建议使用面罩或口罩进行人工呼吸。

2.3 婴儿和新生儿CPR2.3.1 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按压深度:婴儿建议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约为4厘米。

2.3.2 人工呼吸- 建议使用面罩或口罩进行人工呼吸。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CPR之前,请确保现场安全,并戴上手套以保护自己和患者。

- 请确保在开始CPR之前已经拨打急救电话。

- 在进行CPR时,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以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生命支持。

4. 总结本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心肺复苏的操作提供了一系列的更新和建议。

我们希望这份指南能为从事急救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最高效的生命支持。

---以上是关于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指南更新版的简要介绍。

请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指南能为您的急救工作提供帮助。

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3 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心脏骤停一、心脏骤停的定义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患者对刺激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准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二、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三无1、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响,可伴四肢抽搐;2、无脉搏——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逝,血压测不出;3、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顿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注: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四种心律类型1、心室抖动:心电图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章,无法识别 QRS 波、ST 段与 T 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逝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抖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电除颤治疗!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别,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

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 波群,频率多在 30 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力气,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电除颤无效!四、心脏骤停的治疗——即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五环生存链心肺复苏:是指对早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实行人工循环、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方法帮助其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它包括三个环节:根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理。

《2023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链由 2023 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二、早期心肺复苏三、早期除颤/复律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五、增环节——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理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1、无意识推断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生疏,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响,说明意识丧失。

2、无脉搏推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 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一、简介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猝死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外部手动按压心脏以及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心脏复苏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下面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1. 确认安全首先,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包括电源、有毒气体、火源等,确保救援者和患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那么他们可能需要CPR。

3. 寻求援助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者让现场的其他人拨打。

4. 检查呼吸查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上下移动,感觉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5.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操作要点1. 胸外按压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即胸骨下部中央。

成人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每分钟按压次数为100-120次。

2.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不超过1秒,胸部应明显上升。

成人每次人工吸气量约为500-600毫升。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有AED设备的情况下,应尽快使用。

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当设备指示时进行除颤。

四、结束心肺复苏的条件1.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有有效的脉搏;2. 救援者无法继续进行CPR(如极度疲劳);3. 更有经验的医疗人员接手;4. 患者被确认死亡。

五、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救命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在面对危急生命状况时的重要技能。

每个人都应该研究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六、结语以上就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1. 概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旨在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本指南根据2023的最新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建议编写,为心肺复苏的实施提供专业指导。

2. 评估现场安全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首先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触电、火灾等风险。

判断受害者是否意识丧失,可通过轻拍其肩膀并大声询问来判断。

若受害者无反应,立即呼叫紧急救援电话。

3. 判断呼吸将头部后仰,打开气道,用手指触摸受害者喉咙,观察是否有呼吸动作或呼吸声音。

判断时间为10秒以内。

若受害者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如仅有喘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胸外按压将受害者平躺在硬质平面上,跪在其一侧,双手叠放,掌根部放在受害者胸骨中部。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成人5-6厘米,儿童和婴儿相对较浅。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回弹。

5. 人工呼吸在确保气道开放的情况下,覆盖受害者口鼻,吹气使胸廓有明显的起伏。

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若吹气过程中发现受害者有自主呼吸,可以暂停心肺复苏,但仍需密切观察。

6. 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持节奏一致,避免中断。

7. 救援器材的使用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按照AED提示操作。

将电极片贴在受害者胸部,开启AED,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在AED分析心律期间,不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8.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或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都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条件,可以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如使用呼吸机、注射药物等。

9. 注意事项- 确保受害者平躺在硬质平面上,避免在软床上进行胸外按压。

- 按压时,避免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要用整个身体的重量。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的操作指南,以帮助医疗人员在急救场景中正确、高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1. 确认意识和呼吸确认意识和呼吸-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大声呼唤患者并轻轻摇晃其肩膀。

-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不超过10秒钟。

2. 紧急呼叫急救紧急呼叫急救- 若患者没有意识和正常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

- 说明患者情况,包括所在位置和病情描述。

3. 开始胸外按压开始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裸露胸部。

- 将一只手掌放在另一只手背上,手指不要直接接触患者胸部。

- 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压缩深度至少5厘米。

- 压缩和放松的时间应相等,保持均匀的力度。

4. 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对嘴或口对面罩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 每次呼气时间应控制在1秒钟左右,观察胸廓抬起并听到呼气声。

- 每次人工呼吸后,即刻进行下一次胸外按压。

5.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心肺复苏- 保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 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如有需要,尽量减少中断时间。

- 若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可用,按AED指示进行操作。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是一项累人的任务,尽量确保急救人员之间进行交替以减少疲劳。

- 在胸外按压过程中,避免压迫患者的腹部或肋骨。

-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确保患者的头部正确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若患者在意识恢复前恢复了自主呼吸,仍然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结论本操作指南提供了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的操作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医疗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执行心肺复苏,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率。

请务必每年进行相关培训和更新,以保持技能的熟练度。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版的心肺复苏实践指导,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急救场景中正确应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旨在推广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2. 心肺复苏基本原则- 在心脏骤停状况下,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 在没有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 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 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可电击心律的患者进行电除颤。

3. 心肺复苏步骤3.1 早期心肺复苏- 当遇到怀疑心脏骤停的情况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确保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解开紧身衣物。

-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同时观察是否有正常呼吸。

-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正常呼吸,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3.2 胸外按压- 将手放置在患者胸骨正中央,另一只手放在上方,用力按压胸骨。

- 按下去的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

- 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 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但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也应尽快恢复按压。

3.3 人工呼吸- 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 用手将患者的下颌抬起,使气道张开。

- 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 每次呼吸持续时间应控制在1秒钟左右。

- 观察胸廓抬起,确认气体进入患者肺部。

3.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尽早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

- 根据AED的语音提示操作,确保安全。

- 如果AED分析显示可电击心律,并且患者没有可逆的原因,立即进行电除颤。

- 在电除颤前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的身体。

4. 结束心肺复苏-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并接管。

-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意识,停止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对于永久性心脏骤停或无望恢复的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应共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2023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3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3新版心肺复苏指南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内容和要点,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心肺复苏救治措施。

主要变化- 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对于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术没有大的改动,仍然推荐按照C-A-B(胸外按压-人工通气-除颤)顺序进行。

- 增加了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的心肺复苏要点和建议。

- 强调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特别是早期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特定诱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推荐尽早进行血管通路建立和介入治疗。

简要指南根据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是心肺复苏的简要指南:1. 在发现心脏骤停时,首先确定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确保自身和患者安全。

2. 叫求救,并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如果没有,判断为心脏骤停。

4. 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正确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持续的按压。

5. 向非专业人员指示进行人工通气,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6.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电除颤。

7. 在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中保持良好的质量,避免中断时间过长。

8. 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按照相应指南进行实施。

风险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有一定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肋骨骨折、胸内脏损伤等。

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风险发生。

- 心肺复苏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脑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请严格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培训和演练。

- 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感染和其他危险因素对自身和患者造成伤害。

结论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医疗救治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导和建议。

及时掌握和应用这些指导原则,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本指南的目的是为医务人员提供2023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操作指南,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和成功率。

以下是本指南的要点:1. 急救前的准备-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先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病情描述。

2.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肩膀并询问是否好转。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查看其呼吸是否正常。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正常呼吸,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3. 开始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将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下方,使用身体重量按压胸部,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钟。

4. 进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后仰,捏紧鼻子,并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气,使胸廓明显抬起。

5.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

3.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 儿童心肺复苏:对于儿童,按压深度应为至少1/3胸廓深度,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钟。

- 妊娠妇女心肺复苏:妊娠妇女心肺复苏操作与成人操作类似,但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稍微向左侧偏移,以避免压迫子宫。

- 溺水患者心肺复苏:对于溺水患者,应先将其从水中救出,并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操作。

如有需要,请参阅具体的医疗指南或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3). CPR Guidelines 2023.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2023.。

2023年全新心肺复苏技术指南

2023年全新心肺复苏技术指南

2023年全新心肺复苏技术指南指南背景本指南旨在介绍2023年全新的心肺复苏(CPR)技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复苏效果。

以下是指南的要点: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提供氧气和血液流动,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2023年新技术概述-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用于监测心律和自动除颤,提高心脏骤停的处理效率。

- 环绕式胸外按压:传统的胸外按压仅在胸骨正中进行,新技术推荐使用环绕式按压,即在胸骨两侧同时施加按压力量,提高血液流动效果。

- 心肺复苏的早期介入:在心脏骤停发生时,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新技术强调在骤停发生后尽快开始CPR,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持续保持复苏。

心肺复苏技术的步骤1. 确定意识和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反应。

2. 寻找帮助: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3. 开始胸外按压:按照指南推荐的环绕式按压技术进行胸外按压。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可用,按照说明操作设备进行除颤。

5. 继续CPR: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确保力量适中,不要过度施压。

- 在使用AED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操作,确保安全。

-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并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以上是2023年全新心肺复苏技术指南的概述,旨在提供简单易行的策略,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复苏效果。

请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并持续关注相关最新指南的更新。

2023版本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指南

2023版本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指南

2023版本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医疗和非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最新标准操作程序。

遵循这些指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复苏措施。

1. 准备工作1.1 评估环境- 确保现场安全。

- 评估有无其他人员提供帮助。

- 确认需要进行CPR。

1.2 受害者评估- 轻拍受害者肩膀并大声呼唤。

- 检查呼吸:将脸颊贴近受害者口鼻,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声音,感受气流。

- 检查意识:轻轻拍打受害者额头并大声询问。

2. 启动紧急医疗服务- 若受害者无呼吸或意识,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服务电话(如中国大陆地区120)。

- 如有其他人在场,请指派一人去求助或拨打紧急电话。

3. 高级生命支持- 如果具备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技能,立即进行高级评估和治疗,如识别心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4. 基本心肺复苏技术4.1 胸外按压- 放置受害者平躺在硬平面上。

- 站在或跪在受害者一侧。

- 双手叠放,一只手掌根部放在受害者胸部中央,另一只手交叉叠在其上。

- 保持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约5-6厘米(成人)。

- 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4.2 人工呼吸- 打开受害者气道:仰头提颏或托颌法。

- 检查口鼻无异物。

- 如果你已经受过培训并且熟悉使用口对口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 每次吹气约1秒钟,观察胸部起伏。

5. 交替进行- 持续进行30:2的按压与呼吸比率,即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 如有其他人员接替,每2分钟或5个周期后互相交换。

6. 评估和继续- 每2分钟重新评估受害者的呼吸和意识。

- 如有必要,继续CPR,直到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或受害者开始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

7.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按压,以免造成胸骨骨折。

- 确保人工呼吸时口对口紧密贴合,避免气体泄漏。

- 如有条件,使用一次性面罩或防护设备,防止交叉感染。

结语本操作指南基于2023年最新的复苏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心肺复苏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2023新版)

心肺复苏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2023新版)

心肺复苏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2023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2023新版)操作指南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方法,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以下是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1. 确认意识状态: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轻轻摇动患者并喊叫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向急救中心报告,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3. 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掌心叠放,以正常速度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

4. 人工呼吸:在每30次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嘴巴张开,捏鼻子,用自己的口吹气,直到看到患者胸部起伏。

5. 持续操作:连续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评分标准当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以判断复苏效果。

以下是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操作的评分标准:1. 心脏复苏: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评估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 良好:胸部明显起伏,复苏效果良好。

- 不佳:胸部起伏不明显,复苏效果不佳。

2. 呼吸复苏: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或人工呼吸的反应。

- 有呼吸:患者有自主呼吸或对人工呼吸有反应。

- 无呼吸: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对人工呼吸无反应。

3.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反应。

- 有意识:患者有意识,可以回应声音或触摸。

- 无意识:患者没有意识,对声音或触摸没有反应。

请注意,这仅是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的概述。

在实际操作中,请始终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参考文献:- American Red Cross. (2023). CPR and First Aid Guidelines. Retrieved from [link]-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3). CPR Guidelines. Retrieved from [link]。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指南。

以下是一些简单策略和操作步骤,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请注意,本指南不能替代专业培训,仅供参考使用。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操作前,确保环境安全,包括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或情况存在。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操作前,确保环境安全,包括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或情况存在。

2. 判断意识和呼吸: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唤。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判断意识和呼吸: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唤。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3.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和正常呼吸,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通知他们患者需要心肺复苏。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和正常呼吸,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通知他们患者需要心肺复苏。

4. 开展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并在胸骨下部找到合适的位置。

交叉握拳,将手掌放在胸骨中央,另一手放在上方,用身体重量施加向下压力,进行胸外按压。

开展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并在胸骨下部找到合适的位置。

交叉握拳,将手掌放在胸骨中央,另一手放在上方,用身体重量施加向下压力,进行胸外按压。

5.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6. 保持按压和呼吸比例:保持按压和呼吸比例为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保持按压和呼吸比例:保持按压和呼吸比例为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7.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

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和中断。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1. 简介本指南提供了心肺复苏(CPR)的最新操作标准,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和普通大众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提高急救能力,挽救更多生命。

2.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请确保现场安全,并对患者进行意识判断和呼救。

同时,请准备好以下物品:-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急救包(包括敷料、止血带、吸氧面罩等)- 手套- 防护眼镜或面罩3. 患者评估3.1 意识判断-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其名字。

- 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3.2 呼吸评估- 将耳朵靠近患者口鼻,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 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3.3 呼救- 如有必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告知接线员现场情况,包括患者状况、所在位置等。

4. 心肺复苏操作4.1 胸外按压- 双手叠放,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

- 身体前倾,利用体重垂直向下按压,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4.2 人工呼吸- 打开患者气道,可采用头后仰、下巴抬高等方法。

- 捏住患者鼻子,深吸一口气,对着患者嘴巴吹气。

- 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吹气是否成功。

4.3 交替进行-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持续进行。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5.1 打开AED,并按照设备提示操作。

5.2 贴上电极片,选择合适的电极片(成人或儿童),并将其贴在患者胸部。

5.3 分析心律,根据AED提示进行除颤。

6. 操作结束与交接6.1 确认患者意识恢复、呼吸正常或已进行有效除颤后,停止心肺复苏操作。

6.2 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等待急救车到达现场。

6.3 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状况、心肺复苏过程及使用AED等相关信息。

7. 注意事项- 确保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心肺复苏。

- 操作过程中,遵循急救知识和技能,避免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 如有必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当地医疗政策和法规。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操作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档旨在总结2023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操作指南,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巧,提高急救效率和成功率。

操作流程
1. 确认患者无反应,呼吸困难或无呼吸
2. 拨打急救电话
3. 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最新指南,推荐使用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4. 进行人工呼吸:建议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尽快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并按照指示进行心脏除颤
特殊情况处理
1. 妊娠妇女: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避免对腹部施加压力
2. 儿童:针对儿童患者,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按压深度和频率
3. 溺水患者:对于溺水患者,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但也要注意排除水分,避免呼吸道阻塞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以保持血流循环
2. 在使用AED时,应确保患者身体干燥,避免电击时发生意外
以上即为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的主要内容,希望医务人员能够认真研究并掌握,以提高急救效率,挽救更多生命。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1. 概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旨在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本指南提供了心肺复苏的最新实践标准,旨在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

2. 培训要求2.1 培训内容心肺复苏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识别心脏骤停和窒息- 人工呼吸的正确技巧- 胸外按压的正确技巧-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复苏团队的组织和协调2.2 培训周期心肺复苏培训应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以保持复苏技能的熟练程度。

3. 心脏骤停的识别和初始评估3.1 识别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特征包括:- 受害者突然失去意识- 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如仅有喘息)- 没有脉搏- 皮肤苍白或发紫3.2 初始评估- 确定受害者是否失去意识:轻拍肩膀并大声呼唤。

- 检查呼吸:将头部后仰,打开气道,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 检查脉搏:在颈动脉或股动脉处感受脉搏。

4. 人工呼吸4.1 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 确保受害者仰卧,头部后仰,打开气道。

- 贴紧受害者嘴巴,严密封闭。

- 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 每次吹气后,立即松开嘴巴,让胸部回弹。

4.2 人工呼吸的频率成人和儿童的人工呼吸频率约为12-20次/分钟。

婴儿的人工呼吸频率约为15-20次/分钟。

5. 胸外按压5.1 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 受害者仰卧,背部平坦。

- 双手叠放,掌根放在胸部中央,手指交叉。

- 身体挺直,利用体重向下施压,胸部按下幅度约为5-6厘米。

-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比例约为1:1。

5.2 胸外按压的频率成人和儿童的胸外按压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

婴儿的胸外按压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

6. 复苏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复苏团队应由具备心肺复苏技能的人员组成。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明确各自职责,协同操作。

复苏团队的组织和协调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

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一、引言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生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时通过外力恢复心脏和脑部的血液循环。

这份2023年最新版心肺复苏实践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和公众提供最新的、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心肺复苏方法。

二、心肺复苏步骤1. 确认安全性:首先,要确认现场是否安全,避免在实施救援时发生二次伤害。

确认安全性:首先,要确认现场是否安全,避免在实施救援时发生二次伤害。

2. 检查意识:尝试唤醒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回应。

检查意识:尝试唤醒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回应。

3.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无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请求帮助。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无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请求帮助。

4. 开启AED: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打开并按照设备的语音指导操作。

开启AED: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打开并按照设备的语音指导操作。

5. 开始心肺复苏:若患者无呼吸且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开始心肺复苏:若患者无呼吸且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方法1. 胸部按压将患者平躺在硬平面上,露出胸部,双手重叠放在胸骨中间,用体重向下按压,按压深度为成人5-6厘米,频率在100-120次/分钟。

每次按压后需让胸部完全回弹。

2. 人工呼吸打开患者的气道,用口对口或口对鼻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每30次胸部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 AED使用按照AED设备的指示,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让所有人远离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

电击后立即恢复胸部按压。

四、结束心肺复苏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或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并接管现场,或者救援者无法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结束心肺复苏。

五、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救治心脏骤停的最有效手段,每一分钟的延迟,患者的生存率将下降7-10%。

因此,无论您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公众,都应研究和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做好随时救人的准备。

在此,我们强调,虽然心肺复苏技术在救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确保救援人员和受援人的安全。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2023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指南简介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版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指导,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心肺复苏操作:1. 检查安全性: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排除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检查安全性: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排除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2. 检查反应:轻轻晃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叫患者,观察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进入下一步。

检查反应:轻轻晃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叫患者,观察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进入下一步。

3.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指派他人呼叫。

确保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状况描述。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指派他人呼叫。

确保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状况描述。

4. 开启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头并抬起下颚,以确保气道通畅。

开启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头并抬起下颚,以确保气道通畅。

5. 进行呼吸检查:倾听患者的呼吸声和观察胸部的起伏。

如果没有正常呼吸,进入下一步。

进行呼吸检查:倾听患者的呼吸声和观察胸部的起伏。

如果没有正常呼吸,进入下一步。

6.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握紧患者胸部下半部分。

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速度进行连续而有力的按压,每次按压至少5厘米深。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握紧患者胸部下半部分。

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速度进行连续而有力的按压,每次按压至少5厘米深。

7.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用你的嘴对患者的嘴进行全面密封,并吹气1秒钟,使胸部起伏。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用你的嘴对患者的嘴进行全面密封,并吹气1秒钟,使胸部起伏。

8. 继续CPR: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 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心脏骤停一、心脏骤停的定义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患者对刺激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准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二、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三无1、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响,可伴四肢抽搐;2、无脉搏——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逝,血压测不出;3、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顿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注: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四种心律类型1、心室抖动:心电图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章,无法识别 QRS 波、ST 段与 T 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逝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抖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电除颤治疗!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别,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

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 波群,频率多在 30 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力气,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电除颤无效!四、心脏骤停的治疗——即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五环生存链心肺复苏:是指对早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实行人工循环、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方法帮助其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它包括三个环节:根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理。

《2023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链由 2023 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二、早期心肺复苏三、早期除颤/复律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五、增环节——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理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1、无意识推断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生疏,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响,说明意识丧失。

2、无脉搏推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 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 10s,如 10s 内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则应开头胸外按压。

3、无呼吸推断方法:不再推举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二〕呼叫急救系统一旦觉察患者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则可判定发生心脏骤停,马上高声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 120 或四周医院。

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展 1 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二、早期心肺复苏2023 年指南心肺复苏操作挨次发生了变化:由 A-B-C 改为 C-A-B,即:〔一〕C〔compression〕胸外按压〔二〕A〔airway〕开放气道〔三〕B〔breathing〕人工呼吸〔一〕胸外按压只要推断心脏骤停,应马上进展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

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3、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一只手的掌跟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然后两手重叠,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并应随时留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

留意: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使第一只手的手指脱离胸壁,以掌跟向下按压。

4、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

5、按压幅度:至少5cm 或者胸廓前后径的 1/3,压下与松开的时间根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6、按压职责更换:每 2min 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 5s 内完成。

〔二〕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

如无颈部创伤,去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去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1、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局部向上抬颏。

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2、双下颌上提法〔颈椎损伤时〕: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

假设需要进展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脸蛋贴紧患者的鼻孔进展口对口呼吸。

此方法难以把握,且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非医务人员承受。

当双下颌上提法不能保证气道通畅时仍应使用仰头抬颌法。

〔三〕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1)开放气道(2)用按于前额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鼻孔。

(3)正常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 秒以上〕,足够的潮气量以使得患者胸廓抬起。

(5)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者胸部。

(6)吹气时暂停按压,吹气频率 10-12 次/分,按压-通气比率为 30:2。

2、口对鼻人工呼吸在某些患者口对鼻人工呼吸更有效。

如患者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峻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紧地包住。

3、球囊面罩(1)体位:患者头后仰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2)手法:E-C 手法固定面罩。

①E: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②C: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不漏气。

③用右手挤压气囊。

(3)通气量:潮气量约需500-600ml,即 1L 气囊的 1/2,2L 气囊的 1/3,充气时间超过1s,使胸廓扩张。

重评价:1、单人 CPR:5 个按压/通气周期〔约 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连续进展CPR。

2、双人 CPR: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

每2min 更换按压职责,避开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

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1、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2、按压深度至少 5 ㎝或胸廓前后径的 1/33、每次按压后保证胸廓充分回弹4、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削减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 5s 内完成,在实施保持气道通畅措施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 10s。

5、避开过度通气三、早期除颤/复律〔一〕电除颤觉察患者心脏骤停时,应马上进展心肺复苏,假设是可除颤心律,应尽早电除颤。

要求院内早期除颤在 3 分钟内完成,院前早期除颤在 5 分钟内完成,并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进展心肺复苏。

除颤必需及早进展的缘由:1、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为室颤;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3、除颤成功机率随时间的推移快速下降,每过 1min 约下降 7%-10%;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期望很小。

因此,在赐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展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除颤器的应用: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预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 4-5 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心尖部〕,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 10cm 以上。

4、能量选择:双向波 150-200J,单向波推举高能量除颤 360J。

5、具体步骤:(1)翻开除颤器并选择除颤能量。

(2)开头充电,充电完毕后将电极压于胸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严密接触,以削减肺容积和电阻。

(3)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注:不建议连续除颤,第 1 次除颤后马上做 2 分钟 CPR,并建立静脉通道,如仍为室颤,则进展第 2 次除颤,之后马上做 2 分钟 CPR,每 3-5 分钟应用肾上腺素 1mg 并考虑气管插管,如仍为室颤,进展第 3 次除颤,之后马上做 2 分钟 CPR,开头考虑使用胺碘酮或治疗可逆病因。

〔二〕电复律1、房颤:首剂量能量双相波是 120-200J,单相波是 200J。

2、房扑和其他室上性心律:首剂量 50 J 至100 J。

3、成人稳定型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首剂量 100J。

注;假设首次电复律电击失败,操作者应渐渐提高剂量。

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通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充分的氧合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

由于心肺复苏期间肺处于低灌注状态,人工通气时应避开过度通气,以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气管内插管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以连接呼吸机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

气管插管后通气频率 8-10 次/分钟,每次通气 1 秒以上,通气时不需停顿胸外按压。

〔二〕药物治疗在心脏呼吸骤停中,根本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是次要的。

经过初始心肺复苏和除颤后,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

1、给药途径(1)静脉内给药:包括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

(2)经气管给药:因气管插管比开放静脉快,故早期插管格外有利。

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注入气管中。

(3)骨髓腔内给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端。

最适用于 1 岁以内的婴儿。

2、常用药物(1)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能提高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并可以转变细室颤为粗室颤,增加复苏成功率。

每 3-5 分钟静推 1mg,不推举递增剂量和大剂量使用。

在至少 2 分钟CPR 和 1 次电除颤后开头使用。

注:争论结果说明,血管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去氧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比在预后上无差异。

(2)胺碘酮:对于序贯应用 CPR-电除颤-CPR-肾上腺素治疗无效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应首选胺碘酮,初始量为 300mg 快速静推,随后电除颤 1 次,如仍未恢复,10-15min 后可再推注 150mg,如需要可以重复 6-8 次。

在首个 24h 内使用维持剂量,先 1mg/min 持续 6h,之后 0.5mg/min 持续 18h。

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g。

(3)利多卡因:假设没有胺碘酮,可以使用利多卡因。

其显效快,时效短〔一次静脉给药保持 15-20min〕,对心肌和血压影响小。

初始剂量为 1-1.5mg/kg 静推,假设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 5-10 分钟可再给 0.5-0.75mg/kg 静推,直到最大量 3mg/kg。

也可静脉滴注 1-4 mg/min。

(4)阿托品:指南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赶忙常规性使用阿托品,并已将其从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脏骤停流程中去掉。

(5)碳酸氢钠:大多数争论显示,心脏骤停时应用碳酸氢钠没有好处,甚至与不良预后有关。

在心肺复苏的最初15 分钟内主要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因此,仅用于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及长时间心肺复苏时〔15 分钟以上〕。

用法:5%碳酸氢钠 40-60ml 静滴,最好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打算用量。

使用原则:晚用、少用、慢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