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465fb8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a.png)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从世界各国市场营销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营销研究起步早,发展成熟.其本文所用理论多源于国外.(1) 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温德尔·史密斯的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论。
STP理论中的S、T、P分别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意思。
它是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
目标市场营销有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市场细分,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
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通过衡量评估细分市场的吸引力,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
第三步,产品定位,即根据目标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竞争状况及自身企业现状,适当运用营销组合确立企业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市场位置形象,建立在市场上传播该产品的关键特征与收益。
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在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哪项策略最好取决于企业资源。
当企业资源有限时,集中性营销最合理,最好的策略还取决于产品差异程度。
无差异营销更适合于一些同质的产品。
设计上不同的产品则更适合于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此外还必须考虑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当企业介绍一种新产品时,比较可行的是只推出一种型号,此时最合理的应采用无差异营销或集中性营销。
但是,在产品生命周期成熟阶段,差异性营销变得更合理一些。
还有一个因素是市场差异程度。
如果大多数购买者有相同的品味,购买相同的数量和对市场营销活动反应相同。
那么无差异性营销是最合适的,最后一点,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很重要。
若对手采取了市场细分法,则此时再用无差异性营销等于自杀。
相反,若对手采取了无差异性营销,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取得优势。
按定位理论创建者里斯和特劳特的观点,定位起始于产品,但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行动。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01f37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a.png)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营销策略是企业在推广产品和服务时所规划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它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不断变化市场环境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中进行综述,探讨不同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国内,与营销策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细分和定位、品牌管理、数字营销和大数据分析。
市场细分和定位是营销策略中的基础性内容,通过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定位,企业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制定更有效的推广策略。
品牌管理则是企业在市场中建立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关键手段,通过建设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数字营销和大数据分析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研究方向,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在国外,营销策略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中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研究成果为主。
美国学者主要关注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了许多经典的营销概念和模型,如4P理论、SWOT分析和市场营销策略矩阵等。
欧洲国家的学者则更加注重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消费者决策过程和购买行为的探讨,为企业提供了更深入的市场洞察和营销建议。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营销策略的实施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营销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结合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制定更加精准的定制化推广方案。
企业应该注重建立真诚的品牌形象和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持续优化和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才能取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营销思路和方法。
未来,营销策略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结合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
(整理)市场细分研究综述1
![(整理)市场细分研究综述1](https://img.taocdn.com/s3/m/26c94875a300a6c30d229f0f.png)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Overview of Market Segmentation摘要:从市场细分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市场细分的特点;然后基于不同变量的市场细分,从人口统计的细分、生活方式的细分、消费行为的细分、价值的细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未来市场细分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特点、不同变量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market segmentation,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variables, from the demographic breakdown, lifestyle segmentation, consumer behavior segmentation, value segments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Finally, look for the future of market segmentation. Keywords:Market Segment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 segmentation、Different variables一、市场细分的定义最早的市场细分概念是在1956年出现的,由美国的营销学家史密斯在总结企业按照消费者不同需要组织生产的经验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1],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把整个市场分为若干个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群体,成为子市场或者亚市场。
市场细分是指从客户属性的角度出发划分客户集[2]。
它是将一个大的消费群划分成许多小的消费群,彼此相似的消费者同属一个小消费群,而隶属于不同小消费群的消费者则彼此存在差异。
我国学者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齐佳音等人,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的思想,把市场细分定义为:企业在明确的战略、业务模式和特定的市场中根据客户的属性、行为、需求、偏好以及价值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并提供针对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的过程。
《企业市场竟争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企业市场竟争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9ef74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企业市场竟争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战略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随着“战略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发展,至今,“战略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国外企业战略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这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战略选择时常常要探讨的,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目前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会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实例,然后分析这个企业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的战略选择情况。
Ponomarev曾经以乌克兰电力公司为具体企业,采用案例分析法,利用SWOT矩阵、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从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来进行分析,并依据这些分析结果制定了乌克兰电力公司的企业战略。
Bandic等人则是从外部环境中的两个因素——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克罗地亚的建筑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如何改变现状,重新制定新的公司运营方向。
其二是企业战略中的转型问题。
企业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动态变化,不断改进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变化的越来越快,而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不得不做出战略转型来适应环境,适应世界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柯达公司就因为没有顺应时代潮流,从而从世界上最大的胶卷生产商沦落到破产。
因此,企业顺应时代进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路径与方法,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Heiser学者探索了领导者以及领导力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中的影响以及发挥的作用,认为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决策时,变革型的领导时最优的,能够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成功进行战略转型。
Oliver等学者则是选择了一家自媒体公司,探索了企业如何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成功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的机会,从而实现企业战略转型以应对市场变化。
市场营销方式国内外研究状况
![市场营销方式国内外研究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4ce9f0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0.png)
市场营销方式国内外研究状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市场营销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国内外的学者和从业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一、国外市场营销方式研究状况在国外,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早期的以产品为中心,到后来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关系营销和价值创造为核心,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不断演进。
市场细分和定位是国外市场营销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心理,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并为企业确定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例如,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了企业通过差异化、成本领先或聚焦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这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品牌营销也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之一。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或名称,更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情感和价值的连接。
像可口可乐、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数字营销在国外的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内容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应运而生。
国外的企业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 Facebook、Twitter 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通过精准的广告投放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提高营销效果。
此外,绿色营销和社会责任营销在国外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消费者对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促使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对社会的影响。
二、国内市场营销方式研究状况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进步。
在早期,国内企业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市场营销经验和理论。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本土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方式。
渠道营销在国内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市场层次多样,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对于产品的推广至关重要。
企业通过与经销商、零售商的合作,将产品迅速覆盖到广大的市场。
《STP理论和4P理论概述综述1700字》
![《STP理论和4P理论概述综述1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2ffa3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f.png)
STP理论和4P理论概述综述1 STP理论STP理论是科特勒提出的,他是一名著名的美国营销学者,该理论包括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以及定位三大要素。
分析顺序首先是以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开展市场细分,其次在市场细分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确定所研究对象的自身目标市场,最终在目标市场上,开展市场定(1)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购买行为的差异,将规模过大企业难以服务的总体市场划分为多个拥有相同特点的子市场的过程。
消费者处于同样的细分市场之中,具备着类似的需要,企业力求借助市场的细分,获得较多的利润,所以,企业必须对实行市场细分所需成本与市场细分所带来的利润,有效的细分市场一定要具有:可衡量性、可盈利性、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差异性、可接近性等特点。
企业通过市场细分,有益于拟制可行的营销办法:有助于提升市场占据率;有利于获得客户的认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2)确定目标市场有名的市场营销学者Mckinsey提出目标市场( target market)的概念:公司视消费者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将消费者这个人群叫做目标市场。
明确目标市场可依照多个分类方式,譬如能依照地理方位、客户职业、客户年龄等方法,来进行目标市场分类,这样可以清晰得出企业在哪些细分市场上客户较多,更具营销优势,从而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市场(3)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在确定目标市场后所开展的工作,企业力求为产品让顾客满意,从而获得客户认可并收获忠实客户,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极为关键,市场定位的步骤:a、精准分析目标市场的实况,明确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b、对企业竞争优势加以提升;c、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细分市场中更具优势。
2 4P理论市场营销组合是1964年由美国尼尔•博登教授提出,杰罗姆•麦肯锡教授概括的,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以及促销(Promotion),即4P。
4P营销理论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环境、自身条件等前提下,合理优化组合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经营因素,以实现企业的经验目标。
《企业STP营销策略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600字》
![《企业STP营销策略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cea7a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0.png)
企业STP营销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产生了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概念,又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也成熟了,现在详细地将营销战略的要素进行了细分,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分别是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是营销管理发展到现代的一个重大成果,被人们称之为STP战略[7]。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西方营销学特别关注市场细分问题,在比较早期的时候,从营销学展开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外部因素,包括人口因素和地理因素等,但是部分学者也认为,市场细分研究应该要从主客观原因入手,包括人口统计,地理区域以及购买组合等,因此,认为通过对这三个变量的分析,能够对消费群体进行分析,而且通过对购买组合和地理区域的分析,也能够分析出不同地区的消费倾向问题[8]。
在20世纪末期的时候,外国有一位学者Yoram Wind在对市场细分标准展开研究的时候,他提出可以通过对细分标准模型的搭建来更为直观的分析出不同的管理目标,然后再找到具体的匹配项,进一步使得研究产品市场细分过程当中的效率更高[9]。
后来众多学者在研究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消费者的心理分群进行研究,TonyLunn致力于研究消费者,在对产品进行选购的过程当中是一个怎样的心理状况,并且他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会受到产品的影响[10]。
P R. Dickson在这些研究的时候,将重点放在细分上,认为个人与情景的相互作用应该融合到细分模式的框架分析当中。
主要就是说个体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的环境、情景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也是细分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影响着利益细分以及行为细分等具体的细分标准[11]。
Suzanne则分析客户需求和人口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变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这两个变量的内涵来进行市场细分[12]。
外国有很多专家在早期对于房地产领域所涉及到的市场营销战略就已经开展了研究。
而且由于众多学者的加入以及时代的发展,该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13]。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研究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cb86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8.png)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研究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将整个市场按照一些特定的特征或需要进行分割,再根据不同的特征或需要,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更为复杂和重要,因为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很大,需要更加精细的细分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定位目标市场,精准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和ROI。
在国际市场中,市场细分更需要考虑到国家、地区、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因素,而且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市场细分对国际市场营销的成功至关重要。
市场细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地理位置细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市场。
2.按文化差异细分: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并定制营销策略。
3.按消费特征细分:根据不同群体的消费特征、购买行为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按语言差异细分: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语言习惯进行市场细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推广。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工作,是成功营销的前提。
在国际市场中,市场细分更为重要,因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风俗、语言等差异较大,需要更加精细和深入的细分才能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细分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提供更贴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的精准定位和有效营销。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不仅仅是对市场进行拆分,更是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
只有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研究,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市场营销的成功。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研究需要考虑到全球化、文化差异、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需要企业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灵活变通的市场营销策略。
目标市场细分理论综述及案例分析
![目标市场细分理论综述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d412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目标市场细分理论综述及案例分析魏清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市场细分理论在指导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向两个方向衍化,分别是超市场细分理论,以及反市场细分理论。
两者并无对错之分,区别在于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阶段。
本文运用市场细分理论对星巴克和宝洁公司从地理、人口、心理、行为几个方面进行了市场细分,两公司均采用差别性的市场策略,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运用差别性的营销策略为不同子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份额,这对其他企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市场细分;营销;超市场细分;反市场细分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07.0171市场细分理论前沿概述1.1超市场细分理论市场细分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认可,被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
市场细分理论在指导企业的过程中,自身也吸收实践经验得以完善和发展,逐渐向两个方向衍化,分别是超市场细分理论,以及反市场细分理论。
超市场细分理论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美国诞生并受到推崇的新的市场细分理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超市场细分理论所提出的观点有了更多实际的意义。
超市场细分理论提出:现有的细分市场可以再度细分,实现一对一的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这种做法无疑会提高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但过度追求极致的个性化,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这种模式仍是难以实现的。
超市场细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1)维系顾客忠诚。
通过对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偏好分析,并加以满足,从而提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2)寻求价值客3.2.3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随着大连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国际贸易市场拓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的革新对外贸易各环节的模式,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与国际经贸的重要耦合产物,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能够这么迅速归功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dfa6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a.png)
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营销策略一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也不断涌现。
国内外的学者们对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营销策略的定义与分类营销策略是企业为实现市场目标和竞争优势而制定的一系列综合性方案和计划。
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营销策略可以被分类为市场定位策略、产品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
这些策略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整体营销计划。
二、国内外对营销策略的研究现状在国内,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和传统行业中。
一些学者通过对企业的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探讨了不同行业的营销策略特点和成功经验。
国内的学者们也注意到了互联网时代对营销策略的影响,提出了“互联网+营销”等新概念。
在国外,营销策略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许多学者通过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实证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和模型,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价值链分析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和自身优劣势,还可以指导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营销策略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持续盈利。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手段,灵活应对市场挑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探讨营销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营销策略模型和框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支持。
我们也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和知识传递,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建议。
国内外的营销策略研究尽管在方法和深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ba46a2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2.png)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1理论基础1.1.1增长极理论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20世纪5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 Perroux),增长极理论被后来的学者缪尔达尔(G. Myradal)和赫希曼(A . Hirschman)等人借助地理空间概念,将其发展为经济地理层面的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是不平衡发展的,提出经济增长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地区凭借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条件、特殊政策获得优先发展机会,有创新能力的推进型产业在一些地区集聚,形成类似磁场极的增长中心。
它不仅会促进自身发展,还能形成经济网络,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将优势资源向外进行扩散,并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增长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它们好比磁极之间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增长极不断聚集周边腹地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吸引和拉动相关经济活动的过程。
扩散效应则是极化效应的反向过程,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外转移和扩散,对周边腹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佩鲁(Perrour)将这种极化和扩散归结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资本的集中和输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缪尔达尔(Myrdal)用极化和扩散效应来说明这种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强度和方式都不相同,当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就会造成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反之,区域差距就会缩小,进入均衡发展过程。
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在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中,进行据点开发,通过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增长极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1.1.2点轴理论1984年10月,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教授在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点-轴理论。
他指出我国建国以来为了追求平衡的区域工业发展,没有针对性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是各地区平分,资源回报率低,在我国生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市场营销战略国内外研究情况
![市场营销战略国内外研究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9b44e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b.png)
市场营销战略国内外研究情况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国外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在国外,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相对较为完善。
1、经典理论的奠基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学者尼尔·博登(Neil Borden)首次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为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60 年代,麦卡锡(Jerome McCarthy)提出了4P 营销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一理论成为了市场营销战略制定的基本框架。
2、市场细分与定位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其著作《营销管理》中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理论。
市场细分理论帮助企业识别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市场定位理论则强调企业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3、关系营销理论80 年代以来,关系营销理论逐渐兴起。
该理论认为企业应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共同发展。
关系营销注重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4、全球营销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全球营销战略成为研究的热点。
企业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等因素,制定统一而又灵活的营销策略,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
5、数字化营销战略进入 21 世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化营销战略的研究。
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提高营销效果和效率。
二、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国内外市场细分研究综述
![国内外市场细分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0d1464af1ffc4ffe47ac41.png)
国内外市场细分研究综述[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消费方式与观念均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念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等。
本文整理了市场细分这一重要营销理论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尝试揭露消费行为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能为企业在新形势下开展营销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市场细分;细分变量;反细分1 引言市场细分被广泛地认为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营销观逐渐兴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市场细分的新发展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
营销领域一般认为战略营销(STP)与营销组合(4Ps)是市场营销的核心,而其中的市场细分(segmentation)正是战略营销的第一步。
市场细分的作用,主要是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充分利用市场机会,科学地确定目标市场,有效地运用产品、定价、促销、渠道等策略,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
2 国外学者对市场细分的研究2.1 市场细分概念市场细分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温德尔·斯密斯于1956年提出。
其基本表述是:多数市场都不是单一性的市场,而是由几个相对同质的子市场组成,对于提供类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来说,这些子市场的需求是同质的。
很多营销专家都把细分看成是继“以客户为中心”观念之后的又一次营销革命。
狄比(1998)等认为:“消费者细分就是将具有异质特征的消费者进行聚类的过程,细分后的每一类消费者具有相似的需求和购买特征。
”科特勒(2002)将市场细分定义为“将市场划分为有着显著需求、特征或行为差异的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每一群体的消费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有着同质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了市场细分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细分变量和方法,使得经过细分的市场能够被自己合理选择和占领。
在评估细分市场时要考虑三个因素: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成长性、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以及公司的目标和资源。
2.2 市场细分的分类2.2.1 基于消费者与基于产品/服务细分时,基于消费者的方法注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具体特征;而基于产品的方法则是关注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具体物理特征,并了解消费者希望从产品中获得的利益类型以及消费者的产品使用量或使用模式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竞争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竞争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7d13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5.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竞争研究进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综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
本文将重点关注市场竞争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探讨市场竞争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竞争研究的发展历程市场竞争研究作为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分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早期的市场竞争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战略、市场定位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强调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市场竞争研究逐渐拓展到了竞争动态、竞争优势、竞争战略执行等更加细分和专业化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市场竞争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的兴起,为市场竞争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内容。
同时,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也促使市场竞争研究走向国际化和跨学科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二、市场竞争研究的主要内容1.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资源配置和核心能力建设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了战略决策的理论支持。
2. 市场定位与产品差异化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用的策略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学者们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3. 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是市场竞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和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研究则着眼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揭示消费者偏好、购买动机和消费行为的规律,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632e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综述市场营销作为商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其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以下是对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的综述:一、国外市场营销文献综述1.营销组合策略●4Ps理论: 上世纪60年代,营销学家麦卡锡提出了由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地点(Place) 和促销(Promotion)组成的4Ps 组合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
●7Ps理论: 80年代初期,针对服务营销的特点,有学者在4Ps基础上增加了三个组合因素,即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人员(People) 和过程(Process) ,形成了7Ps组合理论。
●6Ps理论:科特勒提出了6Ps组合理论。
认为企业为了进入被保护的市场及冲破政治壁垒和公众舆论的障碍,需要在4Ps基础上增设政治权力(Pol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4Cs理论: 20世纪90年代,劳特朋(Lauterbom) 提出4Cs理论,面向消费者需求,建立了消费者(Consumer) . 沟通(Communication) .便利(Convenience) 和成本(Cost) 四个营销组合基本要素。
●4R理论: 21世纪初,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4R营销理论,关系营销为4R理论的核心,阐述了关系(Relationship) .节省(Retrenchment) 、关联(Relevancy) 和报酬(Reward) 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2.客户价值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唐舒尔茨(Don E. Schultz)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MC) 理论,强调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旨在提高客户价值。
3.消费者行为分析国外学者在消费者行为分析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营销策略的影响、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等。
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e7445c13968011ca200913d.png)
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综述物流工程——沈伟钦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细分理论的提出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术界通过多年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市场细分研究的回顾,从研究视角、细分方法、细分标准以及各种细分模型等方面对市场细分理论进行概括与评价,并对于国内对于市场细分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市场细分细分方法细分模型聚类回归分析客户价值研究一,引言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1】。
在行业发展的成熟期,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细致。
因此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适当的细分市场,成为企业战略营销分析的核心。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差异化营销战略也进入目标客户终身化的阶段,即差异化营销围绕客户终身价值来进行。
但无论是差异化营销还是顾客的终身化战略,其实施的前提是对市场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细分。
二,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状况市场细分理论最早是Smith Wendell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多年来,市场细分一直都是西方市场营销学界与实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
国内外的的研究者主要是从研究视角、细分标准、细分方法以及细分模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下面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归纳阐述。
(一)市场细分研究的视角对于市场细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个视角,由此也形成了两大流派【3】:一派是消费者导向的细分,主要为理论界所采用;另一派是产品导向的细分,主要是营销决策者所采用。
对于消费者导向细分的研究重点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主要以顾客总体特征为细分标准去对消费者进行分群,这些学者运用分析解剖方法论,从个体的心理(包括感知、动机、认知、个性等)、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这三个不同的侧面对消费者进行细分。
市场营销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市场营销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53073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f.png)
市场营销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和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国外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现状1、市场细分与定位国外学者在市场细分和定位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强调通过对消费者需求、行为和特征的细致分析,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群体,并为每个细分群体确定独特的价值主张和定位策略。
例如,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品牌建设与管理品牌在市场营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国外研究者对品牌建设和管理给予了高度关注。
他们认为强大的品牌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大卫·阿克的品牌资产理论强调了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等因素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品牌建设和管理策略。
3、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领域。
学者们研究了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内容营销、社交媒体广告等数字营销手段的效果和应用。
他们指出,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
4、消费者行为研究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有效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
国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和消费心理。
例如,霍华德·谢思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信息收集、评估和选择阶段,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指导。
5、全球市场营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学者对全球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他们探讨了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文化差异、市场准入障碍、全球品牌管理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本土化和标准化相结合的营销方式。
二、国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现状1、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学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模式创新进行了广泛研究。
市场分割理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研究综述
![市场分割理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83382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2.png)
市场分割理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研究综述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相关经济体国家内,其按照自身发展的现状,结合现有的经济形势,以实现区域协调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将经济合作中相应的经济制度进行评估及安排。
区域经济发展是基于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实现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区域性经济安排期和全球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期,而在第二次发展期当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特征。
本文以市场分割理论为原形,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市场分割理论在其中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市场分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一、市场分割理论概述市场分割又称为市场细分,利用同质化原理将市场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细化,在不同的分割理论背景下,企业实现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是不同的,企业内部营销途径及营销思路决定了被细化的市场分割理论的定位的实现。
事实上,从金融市场债券分割的理论形式出发,不同期限的债券间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够被很好的定义,因此出现了分割理论。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市场分割是因为法律及相关因素对经济发展形式的限制,导致的资金无成本之间的转移,又因此证券市场是一个相对不统一的市场。
由于政府的某些规章制度,借款人和贷款人被要求只能交易特定期限的金融产品。
市场参与者为了规避风险而将投资者局限于某一期限的金融产品。
结合相应的市场发展现状,对整个社会经济形势及发展模式进行相应分析,得出了在短期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下,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性。
二、市场分割理论对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现机制1市场分割理论假设在我国,有关市场经济的大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将经济发展的“公司化”现象进行刻意的放大,进而体现出整个区域内产业形势及产业政策的密集度的变化,从而将相关的特定的产业内容及产业发展进行捆绑,形成一定经济形势的特定区域产品中生产企业经济的长期有效性的发展。
市场细分文献综述
![市场细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0ecfcc2cc58bd63186bd74.png)
9
VALS2验明美国消费者的细分市场是基于 对170个产品目录上产品的消费状况进行调 查的结果。细分市场基于两个因素: 1) 消费者的资源:包括收入、教育、自信、 健康、购买愿望、智力和能力水平。 2)消费者动机:包括思想、成就感、自我 表达。
10
• 根据自我导向将消费者划分为8个市场,分别是创 新者、思想者、成就者、体验者、信仰者、奋斗 者、生产者、挣扎者。
16
• 因此他得出结论老品牌如何创新与变革的风险主 要存在于高创新特质和低怀旧倾向的消费群体中。 老品牌的变化既可能迎合了部分具有高创新性的 消费者需求, 但同时也导致另一部分高创新性消费 者的不满。
1.何佳讯、秦翕嫣、杨清云、王 莹:创新还是怀旧? 长期品牌管理“悖论”与老品牌市场细分取
向[J].管理世界.2007(11):96-107
1.史有春、耿修林、张永健:市场细分新范式:基于两类不同产品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 [J].2010,13(3):26-35. 13
14
华东师范大学何佳讯教授认为消费者对于 老品牌的“变与不变”具有不同的态度。 因此他认为老品牌的某些细分市场特征可 以很好地识别和解释这种“变与不变”的 态度, 从而为制定老品牌细分顾客群体的相 应营销策略提供切实指导。因此他在研究 中为老品牌引入了两个心理变量, 即“创新 特质” 和“怀旧倾向”。得出消费者的 “创新特质”和“怀旧倾向”能够有效细 分老字号市场。他根据这两个变量将老品 牌分为三种消费群体。
Page 3
市场细分这一概念最早是在 1956 年,由美国的营销 学家 Wendell Smith在总结企业按照消费者不同需要组织 生产的经验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 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把整个市场分为若干个具有类似需求 的消费群体,成为子市场或者亚市场。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_回顾与展望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_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bddd7124431b90d6c85c7ce.png)
Market Segmentation Research: Critical Review and Perspectives
L U O Ji ning ( Depar tment of business, Shandong U niv ersity at Weihai, W eihai 264209, P. R.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gives a cr itical review to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research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segmentation cr iteria, segmentation method and consumer assumption of segmentation model. T here ex ists a series of problem in these researches, such as lack of systematic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con struction, lack of dynamic and integrated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operating tools, and etc. T he dilemmas in mar ket segmentation research result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 ical defects in the cur rent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 . As the solution to the present dilemma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o con struct a new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and a corresponding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with holistic system methodology, i. e. a dynamic segmentation model and a set of integrated segmentation tools. Key words: market segmentation; segmentation criter ia; consumer behavior; dynamic system; segmentation model 要回顾 , 评析目前细分研究理 论障碍的方 法论根源 , 并提 出作者自己的研究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综述物流工程——沈伟钦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细分理论的提出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术界通过多年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市场细分研究的回顾,从研究视角、细分方法、细分标准以及各种细分模型等方面对市场细分理论进行概括与评价,并对于国内对于市场细分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市场细分细分方法细分模型聚类回归分析客户价值研究一,引言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
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1】。
在行业发展的成熟期,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细致。
因此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适当的细分市场,成为企业战略营销分析的核心。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差异化营销战略也进入目标客户终身化的阶段,即差异化营销围绕客户终身价值来进行。
但无论是差异化营销还是顾客的终身化战略,其实施的前提是对市场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细分。
二,国内外市场细分理论研究状况市场细分理论最早是Smith Wendell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多年来,市场细分一直都是西方市场营销学界与实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
国内外的的研究者主要是从研究视角、细分标准、细分方法以及细分模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下面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归纳阐述。
(一)市场细分研究的视角对于市场细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个视角,由此也形成了两大流派【3】:一派是消费者导向的细分,主要为理论界所采用;另一派是产品导向的细分,主要是营销决策者所采用。
对于消费者导向细分的研究重点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主要以顾客总体特征为细分标准去对消费者进行分群,这些学者运用分析解剖方法论,从个体的心理(包括感知、动机、认知、个性等)、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这三个不同的侧面对消费者进行细分。
产品导向细分则是根据不同的营销决策目标(例如:产品定位、产品定价、广告定位等),围绕某种产品或品牌的特定消费情景对消费者进行合理细分,进行细分的变量主要有产品品牌使用率和消费者寻求的利益等。
(二)市场细分的标准有效市场细分准则的要求与市场细分的目的紧密相关,是差异化营销对市场细分的要求。
因此如何选择细分标准和界定细分市场的描述变量也就成为市场细分模型必须解决的问题。
西方学者对于细分模型的研究重点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早期的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人口统计等外部特征对消费者进行细分,这些研究是假设居住在同一区域、同一年龄或收入阶段相同的人具有相似的消费需求。
但是随着营销实践的发展,后来的研究者也发现即使是具有相同人口地理特征的消费群体在面对相同的营销变量(例如广告、厂家促销、产品定价等)时也会出现不一致的反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偏好不同【4】,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也开始逐渐转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在对消费者心理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时,由于不同学科和学派的观点不一致,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分群模式。
首先是个性心理学派,他们着重从消费者内在的个性气质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其选取的标准主要包括需求、动机、个性、特质、自我概念等个性心理概念。
然后是认知心理学派【5】,这些学者认为,消费者后天的信息加工、决策过程等认知心理的差异,决定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这类研究选取的标准是感知、学习、态度和决策。
最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学者着重从社会环境和族群文化的角度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其选取的变量主要是文化、社会阶层、婚姻家庭状况。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心理差异细分尚不能对许多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作出满意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许多需求与消费者的使用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许多学者开始转向行为细分。
行为细分学派的学者认为,消费者个体特征的差异对解析消费者行为变化相当有限,人的消费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由行为发生的情境决定,面对同一情境的刺激,不同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表现出相同的反应。
其使用的标准是场合细分、使用率和品牌忠诚度细分以及利益细分。
不同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心理行为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所得出的见解不同,因此也形成了上述各种观点。
(三)市场细分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市场细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称作事前细分法,即在研究前就已经选定细分标准【6】。
其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模式,其最终得到的细分类群结果依赖于研究者对消费者行为所作的定性分析。
第二种是事后细分,这类细分的研究并,没有不事先确定的因变量,即细分标准类别以及最后所得到的细分类群数目。
第三种方法是因子分析法,即运用因子分析对变量指标降维,从而利用聚类分析得到细分类群结果。
其理论依据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根据对消费者的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而推导出消费者分群特征。
三,市场细分研究的模型对于市场细分的模型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且有效的运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市场细分模型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观点。
(一)西方的市场细分模型研究市场细分理论起源于西方,并在西方得到有效的验证。
西方的研究模型也比较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Wind针对管理人员的营销细分决策提出了一个以管理任务为导向的细分标准选择模型,针对不同的营销任务采用不同的细分标准【7】。
第二,Perter Dicson提出一个个人——情境混合细分模型的框架,他认为人与消费情境关系的作用特征是最高层细分标准,它决定了诸如利益细分行为细分等较低层级的细分标准,是这些层级细分信息的整合【8】。
因此,厂商在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分销和促销决策等营销细分应选择情境细分或人——情境细分作为细分模型。
第三,生活形态细分模型【9】。
具体的市场实践经验表明,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生活形态是消费者在一段时期内较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集中体现了影响消费者的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生活形态细分又称心理图标细分,它把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行为差异与其个性、社会心理特征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因选择单一的细分标准而导致对各类消费群体心理和行为描述不全面的缺陷,所以该模型目前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消费者细分研究的主流。
(二)国内的市场细分模型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关于市场细分理论及其模型的研究取得的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理论模型大多是将消费者行为心理和数学统计的方法有效结合,从而对相关企业的绩效和消费者满意度进行量化和合理的测量。
纵观国内学者的文章,其建立的模型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统计学理论而形成的数学模型,主要用于绩效评价和量化分析,另一类是与消费者行为心理有关的模型,主要是对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的运作进行评估和预测。
本文在接下来筛选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介绍。
1,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模型研究及运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运闯(2008)【10】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STP策划理论对西安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行分析,对项目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
江西财经大学李志新(2005)【11】在汽车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问题研究中运用对应分析法,即运用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对汽车的市场细分进行统计检验和预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谢赞等(2009)【12】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对20家百货商店的运作进行验证评估以及消费者对商店的满意程度进行测评。
史有春等(2010)【13】运用R型因子回归分析在私家车和笔记本电脑两个不同的产品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描述变量的分析预测各种消费行为。
秦海鸥、陶俊才(2009)【14】采用粗糙集和SOM网络模型对客户的购买行为数据库进行属性约减后自动进行聚类,从而辨别出不同的客户类别。
清华大学的黄劲松和赵平(2003)【15】、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霞和包启挺(2008)【16】都采用了回归聚类分析模型对品牌市场的细分进行研究。
2,基于消费者行为模型研究及运用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琦(2009)【17】运用顾客价值层次模型(主要包括多为尺度分析方法、联合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的运作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PCVAL的数据开发对我国客运市场服务、客户价值探索以及开发竞争优势提供了依据。
王霞等(2005)【18】运用聚类回归分析模型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寻求出不同顾客群体的差异。
陈文沛(2010)【19】从消费者创新性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创新性为细分变量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从而得出大部分消费者不倾向与接收新产品,因此生产厂商应该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创新采用者身上。
集美大学的林媛媛【20】采用原子细分市场的方法,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的理论将每个顾客细分为一个市场,从而是企业有效的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胡少东(2005)【21】运用RMF模型对企业促销前后顾客的反应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更有利可图的客户群,为企业开展更有效的营销提供依据。
南京理工大学的李娜(2007)【22】从顾客资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顾客对企业的所有贡献度来定位顾客是否值得维系以及应该实施怎样的保持策略,进而帮助更有效的管理顾客关系,最终实现顾客资产增值和提升企业自身优势的目的。
四,当前市场细分研究的评述(一)研究视角的缺陷在营销理论的研究中常常会出现理论与具体实践工具分离的情况,消费者导向细分与产品导向细分这两种的并存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消费者导向的细分偏重于理论研究,虽然可以帮助营销者理解消费者行为背后的一些心理原因,但是缺乏一套透视特定产品消费行为内在心理动机的方法工具,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实用性不高【23】。
产品导向细分虽然可以解决一些营销决策的问题,但是不能说明统计所得的各种类型消费态度与购买行为的深层需求动机及未来的心理变化规律,也难以预测各类消费者态度行为的未来变化,所以它所得的结果很难给中长期营销决策提供有效地依据,也无法适应当今社会追求“顾客价值终生化”的营销竞争趋势【24】。
(二)市场细分标准的缺陷在目前的市场细分的研究中,学术界对于细分的研究没有一个系统体系,细分标准的选择杂乱无序,完全根据决策任务或者研究者的喜好而定,至于不同营销决策所选用的细分标准、所得到的细分消费类型是否一致却不作考虑。
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活形态细分的重视,表明研究者已超越了早期的人口地理细分、利益细分等单一信息的初级细分标准,而是日益向综合信息细分的研究方法转变。
但是这类细分本质上仍属于对浅层消费表象的事后统计,自身缺乏完整的理论系统,包括对生活消费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对不同生活形态表象下消费者心理原型的抽象归纳、分析各类消费心理原型在不同时空的表象变化规律等理论核心问题,在目前学者的研究中都尚未涉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