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视频线缆传输技术综述
视频线缆说明
![视频线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eb558102d276a200292edd.png)
1)SYV75-3、5、7、9…,75欧姆,聚乙烯绝缘实心同轴电缆。
近些年有人把它称为“视频电缆”;-----闭路2)SYWV75-3、5、7、9…75欧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
有人把它称为“射频电缆”;3)基本性能:-----有线l SYV物理结构是100%聚乙烯绝缘;SYWV 是发泡率占70-80%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l 由于介电损耗原因,SYV实心电缆衰减明显要大于SYWV物理发泡电缆;在常用工程电缆中,目前物理发泡电缆仍然是传输性能最好价格最低的电缆,在视频、射频、微波各个波段都是这样的。
厂家给出的测试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l 同轴电缆都可以在直流、射频、微波波段应用。
按照“射频”/“视频”来区分电缆,不仅依据不足,还容易产生误导:似乎视频传输必须或只能选择实心电缆(选择衰减大的,价格高的?);从工程应用角度看,还是按“实芯”和“发泡”电缆来区分类型更实用一些;l 高编(128)与低编(64)电缆特性的区别:eie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在200KHz 以下频段,高编电缆屏蔽层的“低电阻”起主要作用,所以低频传输衰减小于低编电缆。
但在200-300KHz以上的视频、射频、微波波段,由于“高频趋肤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编电缆已失去“低电阻”优势,所以高频衰减两种电缆基本是相同的。
二、了解同轴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衰减频率特性”同轴电缆厂家,一般只给出几十到几百兆赫的几个射频点的衰减数据,都还没有提供视频频段的详细数据和特性;eie实验室对典型的SYWV75-5、7/64编电缆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如下图一:同轴传输特性基本特点:1. 电缆越细,衰减越大:如75-7电缆1000米的衰减,与75-5电缆600多米衰减大致相当,或者说1000米的75-7电缆传输效果与75-5电缆600多米电缆传输效果大致相当;2. 电缆越长,衰减越大:如75-5电缆750米,6M频率衰减的“分贝数”,为1000米衰减“分贝数”的75%,即15db;2000米(1000+1000)衰减为20+20=40db,其他各频率点的计算方法一样。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三种视频传输方式的分析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三种视频传输方式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a45a2c0066f5335a81217a.png)
同轴线缆的视频传输及其市场情况
![同轴线缆的视频传输及其市场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22aa90dbb68a98271fefadb.png)
同轴线缆的视频传输及其市场情况目前,监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视频传输线是同轴电缆,电视监控系统一般多是中短距离的中小型系统,同轴视频传输技术是监控系统中一种最基本的传输方式。
一、同轴电缆传输的抗干扰技术工程中产生干扰的情况很多、很复杂,但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缆传输线路“外部电磁干扰”的入侵,如地电位干扰、电台干扰、电火花干扰、并行电缆耦合干扰等。
这是影响最大、设计和施工中又很难预测的干扰。
第二类是两端设备问题和故障引入的干扰,如设备电源故障引来的50/100周电源干扰,或开关电源的高频电源干扰等。
对于外部干扰,工程中比较成熟的经验有:1. 防止“地电位”的单端接地或不接大地;2.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但成本较高,施工有一定复杂度;3. 埋地;4. “远离”其他动力电缆或信号控制电缆,并尽量避免或减少并行;5. 集中供电和控制信号传输采用屏蔽电缆,但屏蔽层不能两端都接视频地;6. 施工穿管时,雇临时工来做,结果多处拉断同轴电缆编织网,使外导体电阻增大,产生干扰。
7. 电缆中间接头连接方法不是采用F型接头和双通连接,而是采用“焊接”或“扭接”的方法,破坏了电缆的同轴性和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容易引起反射和干扰。
8. 采用平衡抵销原理的视频抗干扰器,但局限性较大,现场调试麻烦。
同轴传输属于“封闭电磁场”传输类型,信号电磁场被封闭在屏蔽层内部传输,与外界没有电磁交换关系,同轴电缆这种“屏蔽内外电磁场”性能决定了电缆本身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
同轴传输干扰的产生,主要源于电缆太长,电缆以“天线效应”接收外界电磁场在屏蔽层两端形成干扰电压,通过两端匹配负载与芯线构成回路产生干扰。
此外,由于在一个地区干扰源的频率一般集中在每一频段,可用高频调制传输方式频道选择的办法避开干扰。
同轴视频传输技术的线缆高带宽和实际低频率的使用,造成信号在电缆中传输时,其振幅及相位在低频段与高频段的差别就会很大,特别是在相位失真太大时,便难以用简单的电路进行补偿。
视频数据如何传输 电缆内部结构辨高下
![视频数据如何传输 电缆内部结构辨高下](https://img.taocdn.com/s3/m/91b093de240c844769eaeee6.png)
视频数据如何传输电缆内部结构辨高下
-------------------------------------------------------------------------------- 当高清视频需求越来越明显时,海量视频数据传输压力接踵而来。
除了IP系统采用网络传输外,在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中,同轴电缆是如何传输数据的,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
线缆被“解剖”啦
同轴电缆数据传输是大多数监控系统都会采用的传输方式,不用的传输介质会影响图像传输质量。
如果线缆不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恐怕何难在后端呈现高清晰视频。
你知道线缆内部结构长什么样子吗?CPSE安博会上,揭晓谜底。
在联嘉祥展台,笔者看到了很多应用在不同领域的线缆,而为了让观展进一步了解线缆材质及内部构成,展示出了线材的内部组成。
多层结构、紧密捆绑的同轴线缆是这么诞生的。
数据传输线缆内部结构
关于2013年安博会
本届CPSE安博会以"凝聚企业与资本力量,共同推动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为主题,将全面展现安防领域的最前端技术及创新发展,为中外企业合作创造更多商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突出智慧城市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突出深圳安防产业的全球效应,突出高规格的国际化程度,突出权威性,突出对安防产业升级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突出促进安防技术、产品出口及国际化合作的新渠道和新成效。
相信本届CPSE安博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推动安防科技进步与创新,促
进中国乃至全球安防产业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常见的视频信号传输线缆种类及传输距离P9
![常见的视频信号传输线缆种类及传输距离P9](https://img.taocdn.com/s3/m/18c6e113bb4cf7ec4bfed0c8.png)
前言:传输视频信号的线缆有哪些?他们的应用有哪些?他们传输的距离有多远?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怎么选择?正文:一、视频信号接口监控视频线种类介绍:按照材料区分有SYV及SYWV两种,绝缘层的物理材料结构不同,SYV 是实心聚乙烯电缆,SYWV是高物理发泡电缆,物理发泡电缆传输性能优于聚乙烯。
S--同轴电缆Y--聚乙烯V--聚氯乙烯W--稳定聚乙烯按照阻抗可分为SYV 50-XX SYV 75-XXSYV-100 XX XX代表绝缘层外径。
1.复合视频信号:一般接头为BNC、RCA(莲花头)75代表抗阻性,后面的3和5代表它的绝缘外径(3mm/5mm)。
SYV中S---同轴射频电缆,Y---聚乙烯,V---聚氯乙烯. SYV75-3传输在200米之内效果好.SYV75-5传输在500米内效果更好.视频线分75-3(约200米) 传输距离75-5(约500米) 传输距离75-7(约500--800米) 传速距离75-9(约1000---1500米) 传速距离75-12(约2000----3500米) 传速距离2.S-端子(或称Y/C)它的学名叫做“二分量视频接口”,俗称S端子传输距离短15米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 (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S接口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但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df6ce420b4c2e3f56276358.png)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工程商挺挠头的一件事,随着工程中监控设备价格的透明性和工程商竞争的加剧,信号传输部分的费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方式,对于不同场合、不同的传输距离,怎样能保证传输质量、降低费用,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这里我们作一些介绍供参考。
一、同轴电缆传输(一)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视频基带信号也就是通常讲的视频信号,它的带宽是0-6MHZ,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一般设计时只需考虑保证高频信号的幅度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视频信号在5.8MHZ的衰减如下:SYV75-3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30dB/1000米, SYV75-5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9dB/1000米,,SYV75-7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3dB/1000米;如对图象质量要求很高,周围无干扰的情况下,75-3电缆只能传输100米,75-5传输160米,75-7传输230米;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选择的摄像机不同、周围环境的干扰等,一般来讲,75-3电缆可以传输150米、75-5可以传输300米、75-7可以传输500米;对于传输更远距离,可以采用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补偿,可以传输2-3公里;另外,通过一根同轴电缆还可以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共同传输,即同轴视控传输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图像信号,另一个是控制信号。
其中视频信号的流向是从前端的摄像机流向控制中心;而控制信号则是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像;并且,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设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像的。
同轴视控传输技术是利用一根视频电缆便可同时传输来自摄象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对云台、镜头的控制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节省材料和成本、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化,在系统扩展和改造时更具灵活性;同轴视控实现方法有两类:一是采用频率分割,即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然后同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送,再在现场做解调将两者区分开;由于采用频率分割技术,为了完全分割两个不同的频率,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带通陷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陷波器,这样就影响了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由于需将控制信号调制在视频信号频率的上方,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这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另外方法是采用双调制的方式,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点,和有线电视的原理一样,再在前、后端解调。
2019年视频的电缆传输及抗干扰分析.doc
![2019年视频的电缆传输及抗干扰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6eef60240b4e767f5acfced0.png)
视频的同轴电缆传输及抗干扰分析关键词:同轴电缆 视频基带 视频载波信号干扰深圳市西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Heml在监控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工程人员越来越需要对监控传输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在此,我们将相关视频传输方面的理论和经验作一些总结,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频谱与电缆特性视频的电缆传输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视频基带传输和视频载波传输。
习惯上,他们分别采用SYV-75系列和SYWV-75系列同轴电缆传输。
首先我们从频谱上看一看视频基带和视频载波的分布特点:图1 视频基带和视频载波各自的频谱带宽通常同轴电缆可传输1GHz 的信号,从图中看出,传统的视频基带传输只占了电缆可传输频率的极少部分(6MHz),电缆大部分频谱资源是空闲的。
在视频载波传输中,可利用50到1000MHz 的频谱进行信号传输。
同轴电缆在传输信号中,对各种频率的衰减程度是不同的,下图是同轴电缆在传输信号时的衰减特性:图2 同轴电缆对频率的衰减特性— 频率越高电缆对信号衰减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同轴电缆对不同的频率传输衰减也不同,无论是基带视频传输还是载频率 频率波传输,通过电缆传输后的信号都会产生频率失真,因此,我们都必须对这种电缆在传输中造成的频率失真进行补偿。
下面是两种电缆对不同频率的衰减表。
表1 SYV-75同轴电缆100米衰减:表2 SYWV-75同轴电缆100米衰减:同轴电缆对各种频率的隔离程度,即抗干扰能力有较大差别,下面是一条同轴电缆在外界施加不同频率的等幅干扰电压情况下,测到的感应电压。
图3 电缆感应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从上面的曲线可以看出,同轴电缆对低频的屏蔽隔离较差,频率越高,隔离越好。
干扰信号特点干扰波传播特点频率(KHz )图4 干扰波传播距离与频率的关系根据干扰波传播距离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传输条件下,频率越低传播的距离越远。
这也意味着,频率越低,受到干扰的机会越多,强度越大。
日常中有许多电器大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以下是几种种典型的干扰波形:变频调速电机干扰整流子电机干扰日光灯辉光放电干扰放电干扰波之一图5 各种干扰波形从上图的这些典型干扰波形可以看出,它们都为非正弦波型。
电视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和常用线缆
![电视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和常用线缆](https://img.taocdn.com/s3/m/ca61a7c00c22590102029d61.png)
电视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和常用线缆在监控系统中,监控图象的传输是整个系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选择何种介质和设备传送图象和其它控制信号将直接关系到监控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目前,在监控系统中用来传输图象信号的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对应的传输设备分别是同轴视频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光端机。
同轴电缆是较早使用,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传输方式。
后来,由于远距离和大范围图象监控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监控图象质量的要求提高,监控网络中开始大量使用光纤来传输图象信号。
至于双绞线被使用到图象监控网络中则是近来的事,它的出现主要很好地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解决了200 米至2000 米距离范围内高质量图象信号传输的问题,因为在这段距离范围内同轴电缆传输难以达到要求而光纤传输又显得不太经济;另一方面,它解决了大规模密集型监控网络的布线问题,双绞线自身的尺寸和柔软性克服了大量使用同轴电缆时的布线难题。
当然,双绞线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
正是由于双绞线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着人们的这些问题,所以它在监控网络的应用立即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被大量使用到工程实践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每个监控工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因此在组建监控网络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具体情况,选用最为合适的图象和信号传输方式。
鉴于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是目前监控系统中使用最广的三种传输介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它们作一些分析和比较。
一、特点和传输特性分析1、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具有价格较便宜、铺设较方便的优点(相对于光纤而言),所以,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由于传输距离很近,使用同轴电缆直接传送监控图象对图象质量的损伤不大,能满足实际要求。
但是,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
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视频信号的带宽很大,达到6MHz,并且,图象的色彩部分被调制在频率高端,这样,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
监控系统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浅析(2)
![监控系统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浅析(2)](https://img.taocdn.com/s3/m/da4442728e9951e79b89273e.png)
监控系统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浅析(2)监控系统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浅析(2)来源:网络通信中国三、常见的几个视频传输方式介绍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
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
其优点是: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严重雨衰想象。
视频信号的双绞线基带传输技术
![视频信号的双绞线基带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2bd9e1172ded630b1cb6f2.png)
[ 摘
要] 随 着综 合
输 特 性 , 出 了 中短 距 离 提 [ 关键 词 ] 视 频 信 号
1 .引言
视频信 号线缆传 输有 同轴 基带传输 、同轴射 频传输 、 光 纤调制传输 、 网络编解码 传输 以及双绞线 基带传输 等多种方
最小 。
() 绞线对 视频 信 号传输 有较 大 的衰减 , 3双 因此 , 传输
时还要 考虑信 号放 大和补偿 。 双 绞线 对信号 的衰减 B是信号频率的函数
B2 / (B =、丁 d)
式 中频 率 f的 单 位 是 M z B的单 位 是 d 。 H, B
超 五类 双绞线 的衰减 与信 号频率关系见表 2 。
OUT+
VS . VS+
F BN
OUT.
EL 7l 5l
图 2 双 绞线 传 输视 频 信 号 的基本 原 理
OUT
I NP
()匹配变压 器构成的近距 离传 输无源转换器 1
RE F
近距 离传输距 离在信号源 电平足 够大 的条件 下可 以用匹 配 变压 器 ( 图 3 作 为无源转 换器进 行“ 衡 一不平 衡 ” 如 ) 平 及 “ 单端 一双 端 ” 转换 , 不进行信 号放大补偿 。
表 2 超 五 类双 绞 线的 特 性阻 抗 、 减 与信 号频 率 关 系 衰 频 率 ( z 姗 )
衰 减 最 大 值 (B lO ) d / Om
双绞线属 平衡传输线 , 能有 效地 抑制共模 干扰 。 根据 电
磁学 原理 ,可 以近似 地认 为两条对 绞扭 的信 号线受 到 的外 界干扰信 号是 同相 、 等幅 的共模信 号 , 由于 接 收端对 接收 的 两条线 的信 号作减法运 算, 因此干扰信 号就 被抵消 。只要双 绞线 的扭 距合理 , 会抵抗 外界 的干扰 还会抑 制产 生干扰 , 既 扭距 越小 , 扭绞 得越 紧, 抗干扰 性 能就越好 。双 绞线 的各线 对 的扭距 设计 , 不仅 可消 除外部干 扰 , 同时可消 除线对 间的 串扰 。超 五类线各 线对 的扭距见 表 1 。
视频共缆一线通
![视频共缆一线通](https://img.taocdn.com/s3/m/dd6c0288d0d233d4b14e69fc.png)
传输方法说起视频传输方法,最为常见的是点对点的传统布线法(即每一个摄像机都独立拉一条线直接到控制室),对于长距离的布线时,采用了光纤传输;对于布线有难度时,采用了无线微波传输;对于跨地域传输时,借用网络摄像机或是DVS。
近几年来,双绞线传输,共缆一线通传输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视频监控行业里面。
而纵观这些的传输方法当中,各有优劣。
点对点传输优点在于布线简单,基本上不需要太多技术与技巧都可以使用,特别在小型项目中更为普及,它的缺点就是受距离影响,超过300米的距离后,容易出现干扰,或是信号不足,即使加视频放大器也很难解决,或是加粗线型,成本增加了,但效果也不明显。
所以,在超300米的传输距离项目上,一般会考虑采用其它传输方法。
早在十年前,光纤传输是唯一能弥补超300米传输距离的方法。
确实,光纤传输到目前为止还是共认最好的传输方法,距离超远(可达几十上百公里),图像清晰,不受干扰,所以在大型项目中,光纤传输是首选。
但它的不足的是成本高,铺设难度大(特别在尾纤融接、光纤铺设上),致使在中小型项目中,光纤传输并不常见。
近几年,双绞线的出现,对300-1000米距离的传输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造价低,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网线)是它的主要亮点,所以普及也快,但经过几年的使用反馈,双绞线传输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图像普遍有失真现象,一条双绞线走3路图像以上就容易出现相互干扰,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图像质量变差等情况。
无线微波传输却是一种鸡肋般的传输方式,首先要求是无阻碍物存在,否则传输距离大受折扣,其次起风下雨就影响图像接收,特别是雷电交加情况下更为严重,所以,无论大、中、小型项目中,使用到无线微波传输的相对更少,也只有在森林防火,沙漠油田等一望无际的情况下使用才显示其身价,而且往往这种设备极其昂贵。
共缆一线通传输是借用有线电视传输技术而制造出来的适合于监控领域使用的一种传输方法,由于有线电视技术在国内使用经验都有数十年的历史,所以当共缆一线通传输方法出现时,也被称为监控图像传输的一个重大革命,在一条线上可以实现几十甚至上百数图像的传输,还可以包含双向音频、双向控制信号、双向图像等,而且通过多级干线放大,光纤主干等模式,可实现无限距离传输,是种很有前途的传输方式。
电线电缆视频线缆传输技术综述
![电线电缆视频线缆传输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82cb73281c758f5f71f67d7.png)
电线电缆视频线缆传输技术综述视频线缆传输能够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双绞线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光缆传输、数字(网络)传输等几种方式。
一、视频同轴基带传输:我国PAL-D视频基带0-6M,复合视频基带一样指视频基带和音频副载波为8M带宽。
同轴视频传输是应用最早,用量最大,最容易操作的一种视频传输方式。
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技术要点是:1.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是以“束缚场”方式传输的,确实是说把信号电磁场“束缚”在外屏蔽层内表面和芯线外表面之间的介质空间内,与外界空间没有直截了当电磁交换或“耦合”关系。
因此同轴电缆是具有优异屏蔽性能的传输线;同轴电缆属于超宽带传输线,应用范畴一样为0Hz—2Ghz以上;它又是唯独能够不用传输设备也能直截了当传输视频信号的线缆.2.视频基带信号处在0-6M的频谱最低端,因此视频基带传输又是绝对衰减最小的一种传输方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频率失真——高低频衰减差异大,便成为视频传输需要面对的要紧问题;在视频传输通道幅频特性“-3db”失真度要求内,75-5电缆传输距离约为120—150米;工程应用传输距离在2、3百米以内还比较好,网上论坛里提供的“感官标准”传输距离数据,从3、5百米到1千多米都有,实际是没有标准,也就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3.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要紧技术问题是:为实现远距离传输的频率加权放大和抗干扰问题。
[抗干扰技术现状]对常见的电梯、车间、传输耦合等各类干扰,已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加权抗干扰专利技术的应用,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也能有效补偿电缆衰减和频率失真,属于抗干扰传输设备。
其前端有源—后端无源抗干扰传输距离(75-5)在1000米左右,前后端都有源为1500-2000米;与加权视频放大器配套的抗干扰传输距离3公里,75-7电缆能够达到5公里。
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是与同轴电缆穿镀锌铁管原理一样,施工更方便,成本更低,在常见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够作为防止干扰入侵,又可方便设计和施工的工程选择;[同轴视频基带传输设备]我国频率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的显现,有效解决了视频传输的频率失真问题,产品差不多比较成熟,在视频传输通道“-3db”失真度要求内,仅用一级末端补偿,75-5电缆传输距离差不多提高到了2000米以上,前后双端补偿的视频复原设备差不多突破3公里。
一种可以传输视频信号的综合电缆[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可以传输视频信号的综合电缆[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eb3a5e0bb68a98270fefa3f.png)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传输视频信号的综合电缆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陈浩,陈智,赵飞,包正东,陈阵
申请号:CN201820709353.2
申请日:20180514
公开号:CN208141856U
公开日:
201811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传输视频信号的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缆芯和一圆形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覆在所述缆芯外,所述缆芯包括3根视频同轴线和若干根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以保护套圆心为中心填充并均匀排列在3根视频同轴线的周围从而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缆芯,所述缆芯外设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电缆,既能够传输视频信号,又能够传输电流,实现了一缆多用的目的。
申请人: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聚路38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韩国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单同轴电缆传输高清以及多路视频技术
![单同轴电缆传输高清以及多路视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29acc302d276a200292e58.png)
单同轴电缆传输高清以及多路视频技术
引言
随着视频由于传输技术的限制,使得高清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技术的发展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传输模式,能将原始的非压缩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后端用视频板卡或者嵌入式DVR进行压缩处理,效果、成本、稳定性,施工的便利性都与标清的同轴电缆模拟视频传输系统一样。
也只有这样,高清才能拨开浮云,得到大量的实际的应用。
众所周知,同轴电缆是一种高质量的传输线,它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以很低的损耗传送电信号,因而特别适合于传送视频同轴电缆的结构及特性在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中,非平衡同轴电缆(即单芯同轴电缆,而双芯为平衡式)是使用最广泛的视频电缆,其代表型号是SYV-75-5-1和SYV-75- 9。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如根据标准,视频传输只能使用75 欧姆型。
其它阻抗的同轴电缆虽然外观与75欧电缆差不多,但距离超过十几米后,所传送同轴电缆有许多不同的牌号。
不同牌号电缆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屏蔽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将芯线与屏蔽层隔离开来的绝缘层(电介质)。
最常用的屏蔽层是铜线单编层、双编层或铝箔(视频监控系统中不能使用铝箔型电缆)。
绝缘层方面,常用的材料有橡胶、实心塑料等;还有一种螺旋型的空心绝缘层,因此空气也成了绝缘层的一部分。
在这种电缆中,电流在从摄像机流到监视器上时通过芯线,而从监视器返回摄像机时则通过屏蔽层,这样就会在芯线和屏蔽之间产生一个电压差。
因此,我们称这种电缆为非平衡电缆,因为该电流(及电压) 具有使电路非平衡(unbalance)的作用。
用电缆长距离传输视频信号的分析
![用电缆长距离传输视频信号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af60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5.png)
用电缆长距离传输视频信号的分析
高联辉
【期刊名称】《电子与自动化》
【年(卷),期】1990(019)004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高联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3.1
【相关文献】
1.长距离地下传输用500kV XLPE电缆及附件的研制第一部分电缆绝缘设计 [J], Kubot.,T;甄惠民
2.利用数字光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视频信号长距离传输 [J], 邓颖辉;罗国帮
3.长距离音视频信号传输的解决者——JIB 8001B/02 HDMI 1.2高清连接线 [J], 凌波微步;
4.视频信号电缆传输受扰分析及对策 [J], 蒋伟平
5.用双绞线长距离(1km)传输视频信号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研制 [J], 唐伯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线缆传输技术综述视频线缆传输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双绞线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光缆传输、数字(网络)传输等几种方式。
一、视频同轴基带传输:我国PAL-D视频基带0-6M,复合视频基带一般指视频基带和音频副载波为8M带宽。
同轴视频传输是应用最早,用量最大,最容易操作的一种视频传输方式。
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技术要点是:1.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是以“束缚场”方式传输的,就是说把信号电磁场“束缚”在外屏蔽层内表面和芯线外表面之间的介质空间内,与外界空间没有直接电磁交换或“耦合”关系。
所以同轴电缆是具有优异屏蔽性能的传输线;同轴电缆属于超宽带传输线,应用范围一般为0Hz—2Ghz以上;它又是唯一可以不用传输设备也能直接传输视频信号的线缆.2.视频基带信号处在0-6M的频谱最低端,所以视频基带传输又是绝对衰减最小的一种传输方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频率失真——高低频衰减差异大,便成为视频传输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视频传输通道幅频特性“-3db”失真度要求内,75-5电缆传输距离约为120—150米;工程应用传输距离在2、3百米以内还比较好,网上论坛里提供的“感官标准”传输距离数据,从3、5百米到1千多米都有,实际是没有标准,也就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3.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为实现远距离传输的频率加权放大和抗干扰问题。
[抗干扰技术现状]对常见的电梯、车间、传输耦合等各类干扰,已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加权抗干扰专利技术的应用,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也能有效补偿电缆衰减和频率失真,属于抗干扰传输设备。
其前端有源—后端无源抗干扰传输距离(75-5)在1000米左右,前后端都有源为1500-2000米;与加权视频放大器配套的抗干扰传输距离3公里,75-7电缆可以达到5公里。
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是与同轴电缆穿镀锌铁管原理一样,施工更方便,成本更低,在常见电磁干扰环境下,可以作为防止干扰入侵,又可方便设计和施工的工程选择;[同轴视频基带传输设备]我国频率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视频传输的频率失真问题,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在视频传输通道“-3db”失真度要求内,仅用一级末端补偿,75-5电缆传输距离已经提高到了2000米以上,前后双端补偿的视频恢复设备已经突破3公里。
传输距离已可以满足多数中近距离工程需要,传输质量已达到高质量工程的要求;[认识、理解和应用上的盲区误区]1.知道同轴传输有衰减,但不了解、不理解“频率失真才是视频同轴传输最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频率失真改变了视频原信号各种频率成分的正常比例关系,降低了图像色度和清晰度;2.“视频电缆”与“射频电缆”:不亲自测试验证比较,也不加分析,盲目相信视频传输只能用“视频电缆”,不能用射频电缆。
不知道,甚至也不相信射频电缆(SYWV)比视频电缆(SYV)的传输特性更好一些,价格也更便宜;实际上通用射频软电缆原来只有SYV一种,八十年代中后期,物理发泡射频电缆(SYWV)出现以后,特别是射频有线电视网的发展,SYWV电缆以其优异的传输特性,在射频波段度蓝天下,而SYV射频电缆只能局限在视频波段用于视频传输了,把它叫着“视频电缆”,本意是“限制性贬义名称”。
所谓视频传输只能用“视频电缆”,不能用射频电缆,是一个广为误传的大误区。
3.不知道,不了解同轴电缆也有专业传输设备。
距离远了,首先考虑的是选用粗电缆,或者改用其他传输方式;或者错误地把普通视频放大器当成传输设备来用;4.不了解基于加权视频放大技术的视频恢复设备,具有图像质量控制功能,可以在工程现场的监控室看着画面调整、改善、恢复提高图像质量,并成功的与光缆、射频、微波、双绞线传输系统合理组合,用于改善传输系统的图像质量。
5.盲目的相信高编电缆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认为视频干扰的产生,就是因为屏蔽层不好,编网密度不够造成的,于是一味的使用高编电缆。
工程实践是,在工程现场产生干扰的实例中,绝大多数还是用的高编电缆;最新研究表明,干扰的产生主要不是因为编网的屏蔽性能不好造成的,而是由于电缆太长,屏蔽层纵向电阻较大,干扰感应电流在纵向电阻上形成了感应电动势,并通过传输电缆两端的75欧姆匹配电阻,与芯线形成回路,在负载上产生干扰的,这对高编电缆也会产生干扰,就好理解一些了。
6.误认为凡是干扰都能用抗干扰器来解决。
有一类干扰我们暂称为“故障类干扰”:如电源问题,供电系统问题,地电位环路问题,设备故障问题等“有形电路”引起的“干扰现象”,并不是常规意义上“无形电路”的电磁干扰。
这类干扰不需要用任何抗干扰设备就能解决,办法是排除“故障”。
7.不了解同轴传输的匹配原理和工程应用方法,盲目用电工技术把内外导体分别焊接或扭接来处理电缆接头,以为这样可靠,不知道破坏了“同轴性”,阻抗不连续会产生反射;有线电视传输工程中大量应用的“F型接头”和“双通”可以实现高性能电缆连接,现场操作也方便;二、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是用5类以上的双绞线,利用平衡传输和差分放大原理。
双绞线传输方式的技术要点是:1.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双绞线是特性阻抗为100Ω的平衡传输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前端的摄像机和后端的视频设备,都是单极性、75Ω匹配联接的,所以采用双绞线传输方式时,必须在前后端进行“单—双”(平衡——不平衡)转换和电缆特性阻抗75-100Ω匹配转换;这就是说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两端必须有转换设备,不能像同轴电缆那样无设备直接传输视频信号;2.与同轴电缆“束缚场”传输原理不同,双绞线传输的信号电磁场是“空间开放场”,利用两条线传输的信号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空间电磁场互相“抵消”的原理传输信号,采用平衡差分放大原理提高共模抑制比,抑制外部干扰的。
3.从线缆本身的传输特性看,双绞线是各类线缆传输方式中,传输衰减特别是频率失真最大的一种线缆,大约400多米5类非屏蔽双绞线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与75-5电缆1000米相当。
相同长度传输线,传输衰减的“分贝数”是75-5同轴电缆的2.3-2.5倍;5类线频率失真的数据是:低频衰减:10-15db/km;高频6M衰减:45-50db/km;大约相当于75-3电缆特性,略好一点。
显然,按照视频传输幅频特性“-3db”失真度要求,无源双绞线传输距离大约是50-65米左右(两端转换效率100%时);120-150米以上,图像可以观察到失真;一种国外产品介绍说:无源双绞线传输距离达到300米左右。
这个距离,等效75-5头轴电缆800米左右的传输效果,这个实际图像效果,在多数工程中是很难被接受的;4.双绞线传输方式也属于基带传输。
双绞线巨大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要求传输设备不仅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而且需要有比同轴传输性能高几倍的频率加权补偿能力。
目前,有的产品介绍说,前端无源转换,后端有源补偿,可以达到1200米。
双端都有源转换补偿,可以达到1500-1800米。
但至今仍没有见到厂家提供相应传输距离的线缆失真数据和设备实际补偿能力数椐。
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线缆和设备价格便宜,适用于一些图像质量要求不高,工程造价要求较低的工程场合。
5.技术发展现状:双绞线传输方式技术起步较低,目前传输技术仍不够完善和成熟,多数产品还停留在分段固定补偿和产品按主观感觉“标准”生产的初级阶段水平上。
线缆传输特性差,产品技术标准低,技术扩散快,生产厂家多,价格竞争激烈,误导宣传泛滥是这一产品领域的突出特点,也是这类产品长期技术发展很慢的主要原因;三、射频传输:射频传输方式继承了有线电视成熟的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技术,并结合监控实际开发了一系列的相关产品。
射频传输方式技术要点是:1.射频传输是用视频基带信号,对几十兆赫到几百兆赫的射频载波调幅,形成一个8M射频调幅波带宽的“频道”,沿用有线电视技术,从46-800多兆赫,可以划分成许多个8M“频道”,每一路视频调幅波占一个频道,多个频道信号通过混合器变成一路射频信号输出、传输,在传输末端再用分配器按频道数量分成多路,然后由每一路的解调器选出自己的频道,解调出相应的一路视频信号输出;传输主线路是一条电缆,多路信号公用一条射频电缆,这就是目前安防行业里所介绍的“共缆”,“一线通”等射频传输产品;2.传输距离比较远,能在一条电缆中,同时传输多路视频,可以双向传输。
这在某些摄像机分布相对集中,且集中后又需要远距离传输几公里以内的场合,应用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方式比较合理。
传输上单缆、多路,单向、双向,音频、视频、控制等同时进行和兼容等,都是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方式的技术特点和优势;3.技术现状:由于射频传输方式继承了有线电视成熟的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技术,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比较成熟的产品。
射频传输在安防工程中应用,技术上是成熟的。
[认识、理解和应用上的盲区误区]1.以为射频传输方式像同轴电缆传输一样,把设备用电缆连起来,基本就成了。
不太了解,射频传输方式在工程应用中,隐含着一个“射频传输网络”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技术面,这是工程能否成功,能否高质量运行的关键所在。
再好的产品,射频传输网络设计与施工经验不足,水平不够,也很难做好,甚至失败。
这一点很多厂家在作产品介绍时,提的很少。
2.还应了解,与有线电视传输方式相反,调制器、混合器等主要设备,不再是放在室内,而多数是放在室外的全天候工作环境中,因此,对设备性能有了全天候的要求。
这与一般监控系统工程追求低造价投入的趋向是矛盾的。
结果只能适当降低产品技术性能了。
如,系统稳定性,频道频率飘移等;3.在射频传输方式的工程应用中,绝大多数工程公司仍缺乏“射频传输网络”设计、安装、调试方面技术人员,缺乏专用检测设备和工程经验,很多工程公司连示波器都还没有,更不用说场强仪了。
这也是制约射频传输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4.射频传输网络属于监控工程中的一个“传输环节”,但却包含了对调制、混合、多级功率放大、多频道均衡、交调、谐波、音视频比例关系等多种设备和技术要求,系统复杂,设备技术含量较高。
是各种传输方式中,技术复杂度最高,又较难掌握的一类;5.宣传语:射频传输避开了0-6M范围的低频干扰。
——但回避了射频网络的现实问题:射频传输,频段高,电缆衰减严重,设备的热噪声,频道间的均衡、交调、串扰、谐波等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看看每家每户的有线电视节目,那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队伍设计施工的,总是有的频道还有干扰,而且干扰情况还经常发生变化,这在多路数共缆传输系统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光缆传输:常用的光缆传输是“视频对射频调幅,射频对光信号调幅”的调制解调传输系统。
技术源于远程通信系统,技术成熟程度很高,在单路、多路,单向、双向,音频、视频、控制,模拟、数字等,光缆传输技术都是远距离传输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