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屏风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唐时期,宫室高大,起居必有屏风。人们的许多活动,都是在屏风前后展开的。留下了许多象"祸起萧墙","退而三思"等历史故事。眦时的屏风多呈平面平板,下托以木构件,形制简单。入宋以来,屏风的位置更加重要,几乎是有堂必有屏风。其摆放的位置通常总是放在厅堂下面的正中间。家具则以屏风为背景设置,如在屏前设榻,或放一对绣墩,以备宾主对坐。如此陈设,几成定式。

宋代屏风的形制较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底坐已由汉唐五代时简单的墩子,一跃而成为具有桥形底墩、桨腿站牙以及窄长横木组合而成的真正的"座"。至此完成了座屏的基本造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始于明而盛于清的"披水牙子"此时尚未出现。纵观宋画中所绘的屏风,大都是这种有低窄底座的较为横宽的独扇屏风,给人以简洁平展、稳定之感。宋代还出现了两种小型屏风:枕屏和砚屏。枕屏是一种放置榻端的小型屏具,其长度接近榻宽,比例低矮横长,其余造型型则与当时的大型座屏无异。在宋画《荷亭儿戏图》与《半闲秋兴图》中均绘有枕屏,其中一屏可看出有峰峦云水状纹理。枕屏置于榻端,有避风、避光、屏蔽卧态及审美诸功能,宋人有"枕屏铭"可以为证。砚屏的称谓,始见于宋人著述。据宋赵希鹄《研屏辨》可知:砚屏是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等人为刻砚铭以"表而出之"所创始的。这说明砚屏一开始就有书写展示文字的功用。还可知:砚屏的尺寸应该是"高尺一二寸","阔尺五六寸"才适用。这说明砚屏的比例是近似正方形的。这一点与枕屏有较大区别。枕屏、砚屏的中嵌石料,取石之天然纹理加强审美效果。《砚屏辨》中即记述了宋皇家不惜"旨以重赏宣取"美石做砚屏的故事。以苏东坡为首的宋代文人,也留下了众多赞美砚屏的诗句。宋代用来做砚屏的石料大致有以下几种:南康军乌石,取其坚实耐用,可以刻砚铭。黄山谷曾用其制作砚屏。虢石,即苏东坡用来做"月石风林"砚屏的"虢山石"。宋人在题颂砚屏的诗文中,每每提到此石,如"吴家石屏者,虢工刳山取"。清人阮元则有"北宋虢山石,幻出月与松"之句。《云林石谱》说此石产虢州朱阳县,石质软呈紫白或黄白相间。可分段揭取,花纹如月如雾等等。从众多的宋人题铭来看,此石较为灰暗,常呈现出一种月色朦胧的景象。笔者近年从古虢州地区的民间古家具中,常见到有嵌石板者,其色与《云林石谱》所述相符,中有题康熙年款者,说明直至清代,虢山石仍在开采使用。祁阳石,其纹理图象丛杂不清,历代著录都对祁阳石不怀好感。祁阳属湖广永州,故北京老匠师亦将一种混杂不清廉价之石为"广石"。蜀中石,其纹常呈小松形。

明代的屏风较之宋代有新的变化。用于厅堂正中的座屏,入明后一部分已变成了直接落地固定的墙屏;明中期以后,屏座横木下沿逐渐出现了"披水牙子"。晚明时屏风底座更有加宽变复杂的趋势。明初的绘画中几乎没有见到过"披水牙子",而明中期弘治戊午刊本的《西厢记》插图中,十几座屏风里,已有四座带有很小的披水牙子。再晚些的万历年刻本的《南柯梦》和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中,座屏风上的披水牙板都已很长大显眼了。而更晚的崇祯本《金瓶梅》的插图中,几乎所有的座屏上都有披水牙板,其形象优美且成熟。明末,部

分座屏底座之间的横木上,开始出现了"矮老加绦环板",形制很象清代插屏的底座。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据笔者所知的所有资料中,尚未发现明代有"插屏"的记载。也就是说,分体组合的插屏都不会是明代制品。枕屏消失于明代。在明代的绘画及传世的实物中,均不见有枕屏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有围子的罗汉床,被广泛使用于厅堂。我们在明人谢环于正统二年所绘的《杏园雅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与宋画不同的是,全画中没有一张榻,只有两张三面带围板的罗汉床,文人围绕其活动。另有两座小屏风分别放在两只高桌上,与各色古玩杂陈。其中较方高者为砚屏无疑。而另一个矮长者,比例则更接近枕屏。这说明宋代的枕屏已被明初的文人当作古董收藏而加以陈列观赏了。明代还出现过笔屏。据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称:以宋旧玉"镶屏插笔,觉甚相宜"。亦有人执相反的态度,明《长物志》中则称:笔屏"置几案间,亦为可厌,竟废此式可也"。据明人著述,可知当时制作砚屏的石种主要为南阳石和大理石,二者均为宋石谱中所未见。宋石谱中所常见之虢石,亦不见于明人著述。笔者据文献中的描述与传世实物的观察,发现南阳石与虢石无大的差异。南阳与虢州朱阳同在豫西南,两石应同属产于伏牛山的同一类型石种。

清代,屏风的品种激增。厅堂上多设中高旁低的"三山屏"、"五岳屏",其上有帽,下有座,威严富贵,中间摆放宝座,俨然皇家气派。北方还出现了炕上用的"炕屏";山西有可折叠的"寿屏";天津有墙上的"挂屏"。小型屏风里,除了石砚屏外,还出现了金漆、百宝、澄泥、翠羽、瓷板、玻璃等大量新工艺品种的屏风,种类繁多,争奇斗艳。其比例或高耸或横展,打破了明代砚屏方正的比例。清代屏风,形体雄大,又常配以大理石、西洋玻璃等。为适应搬运和施工的要求,大小屏风基本采用"插屏"结构。插屏结构就是把屏风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制做,组合安装。这是清代屏风与宋明屏风最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清代屏风还把宋明屏风一直沿用的"桨腿蕖花鼓墩"站牙,变为透雕番莲卷草站牙或拐子夔龙站牙。有的站牙还与腿柱一木连做成花瓶样,称为"壶瓶牙子"。清代,砚屏一词已不大用,一般称石质插屏为"石屏"或"石插屏"。提到石屏,不可不提阮元。清乾隆朝名臣阮元在宦居云南时,对点苍山大理石屏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自号"苍山画仙",题写了大量赞美大理石屏的诗文。在石屏上题诗刻文,始盛于此。阮元认为:"各石虽有造化之巧。若无品题,犹未击破混沌","此亦如人才不遇知己"。大理石苍润兼备,五色纷呈。时若四王山水,时若米家云烟,极具中国水墨意趣。阮元以精美书法诗文入石,犹如点睛之笔,极大地丰富了其美学内涵,提高了其艺术观赏价值,使石屏集诗书石于一体,不是画,胜似画。对中国的赏石之风在清代得以中兴,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时的文人商贾,纷纷以摆挂阮氏石屏为时尚,以至其身后百余年内仍不断有人以其名作伪。石屏作伪,文献记载始见于宋代,此后屡书不绝。作伪方法大致是"以刀刮之","以药填之为山云泉石","以手摸之,有凸凹可验"。观传世各类石屏,确有不少此类现象。然凡制取石屏,必先由有经验者观山岩走势方可开凿取石,石材取下,要细察其纹脉选最佳剖面以金钢砂锯成石板。继之以砺粗磨,使之略显纹理。再由精通画理者,依宋元笔意,在石纹自然情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定酌剪裁,再用细石磨出山川云月之态。最后上蜡发光,使之润泽。以上整个过程,人的主观愿望始终贯穿其中,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尤其是最后的细磨工序,说磨不如说画。石上的每个纹路,都会随其手下动作的轻理出现枯润、浓淡的变化。石屏上的意境很大程度要靠磨者的艺术造诣来调整,故石屏上略有点凹凸是正常的。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