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与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类业务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授信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并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盈利,商业银行之所以承担它是因为其不可避免,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我们要从引起操作风险的具体因素着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案例:柜员办理开户案例案例背景:2022年9月29日下午16时32分左右,客户王立贤持4500元现金来到邮储银行玉山镇支行3号窗口办理定活两便开户,该窗口个人柜员陶珂在为客户办理完开户业务后直接把单子递给了客户,没有请客户核对单证且自己也没有审核票据,在日终盘账时发现短款40500元,在经过仔细盘查后发现在为王立贤办理定活两便开户时误将4500元存为45000元。
经支行长授权后,柜员将王立贤定活账户支付,再找回客户本人将45000元的定活单子销户重新开立正确的单据。
风险成因及处理结果:在本案例中,由于是基本的开户业务,柜员放松了警惕,未严格执行业务操作流程,未坚持唱收唱付,未请客户核对票据,造成现金短款。
该事件出现后,我支行召开全体会议,对陶珂同志的疏忽大意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再次强调了业务操作流程的重要性,要求个人柜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唱收唱付的业务制度,并在业务办理完成后要仔细审核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并请客户核对金额。
案例点评:定活开户是银行业务中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因为经常办理,柜员往往最此掉以轻心,但错误往往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生的。
如果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按章操作,规范流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
合规建议:1、柜员要认真仔细,严格执行与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切不可疏忽大意。
2、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完业务后,应及时请客户核对金额,同时自己也要审核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在确保该项业务准确无误后方可请客户离开。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与管理——以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为例
在 巴塞 尔新 资本 协议 中 , 规定 了操作风险的三种计量方 法: 基本指标法 、 标准化方法 、 高级衡量法 目 进入 2 世 纪后 , 。 1 操作风 险的衡量呈现 出模型化 发展 的趋势 , 所有量化方 法大 致可以归为“ 自上 而下 ” 法和“ 自下而上 ” 法两类 H 。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2 1
的, 使用 G P的增长率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变量 。 D 2 . 的盈利能力 。 银行 存贷利息差是中国银行主要的收入 ,
二、 中国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选择及实证分析
( ) 一 操作风险模型的选择
我们使用 两年期存贷款 与两年期存款 利差作为银行 赢利能
力的指标。 3消费物价指数( P) 物价指数代表 了经济环境 中的通 . C I。
--— —
3 - 4 - — —
面 的指 示 变 量 。
3模型有效性验证 。采用收入模型进行 回归分析 的结果 . 表 明 , 发展银行 面临 的操作风 险明显高 于招商银 行 , 深 此结
论符合实际情况 。可从 以下 四个方 面进行 比较 :
将 以上变量代人 收入模 型, 得出商业银行收入模型为 :
(. 1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 济南 20 1 ;. 5 3 6 2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 , 济南 20 1 ) 5 3 6
摘
要: 操作风险度量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一 项重要任务。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选择的构建要
以操作风险的特征 和中国商业银行具体情况为基础 。 描述 了操作风 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 并通过两家上 市银行的操 作风
货膨胀情况 ,通货膨胀的大小会影响到银行 的存 贷情况 , 从
而间接影响银行利润 。
银行法律合规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但同时也伴随着法律合规风险的增加。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违规放贷事件为例,分析银行法律合规风险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应对措施。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家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员工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发生了多起违规放贷事件,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法律合规风险。
二、案例经过1.违规放贷事件一2018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发现客户提供的收入证明存在虚假情况。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严格把关,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金额高达500万元。
2.违规放贷事件二2019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企业贷款业务时,发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虚假情况。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非法经营,涉及金额高达1000万元。
3.违规放贷事件三2020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时,发现客户提供的抵押物价值远低于实际价值。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进行实地调查,导致贷款金额远超抵押物价值。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虚假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00万元。
三、案例分析1.形成原因(1)内部管理不善: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法律合规意识培训不足,导致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
(2)员工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激励机制不合理:该行在业务考核中,过分追求业绩,导致部分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而放松对法律风险的把控。
2.表现形式(1)违规放贷: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贷款条件,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用于非法活动等。
(2)虚假贷款: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通过伪造、篡改资料等方式,虚构贷款条件,骗取贷款资金。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银行的核心服务之一。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影响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内部欺诈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客户签名、盗用银行密钥等方式,从客户的账户中盗取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属于内部欺诈,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不严格,员工职业道德缺失。
这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案例二:操作失误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输入错误,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属于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员工操作不熟练。
这种风险虽然不会对银行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但会影响客户体验和银行声誉。
案例三:外部欺诈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一位客户通过伪造身份信息,骗取了该银行的贷款。
这个案例属于外部欺诈,主要原因是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不严格。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承担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针对以上三种操作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加强内部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操作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加强客户身份信息审核。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确保客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失误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年2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
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
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
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二:日本大和银行。
1995年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二战结束时,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第65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经典的商业银行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次贷危机1.案例背景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商业银行对高风险贷款的过度发放,导致大量不良贷款产生。
2.案例分析(1)风险管理失控:在追求高收益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放松了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大量高风险贷款得以发放。
(2)金融创新过度: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将高风险贷款打包出售,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累积。
(3)监管缺失:美国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风险隐患。
3.启示(1)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
(2)规范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过度创新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累积。
(3)加强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案例二:德意志银行洗钱丑闻1.案例背景2015年,德意志银行因涉嫌洗钱被罚款超过20亿美元。
该银行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为俄罗斯客户转移了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
2.案例分析(1)合规意识不足:德意志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反洗钱法规,导致洗钱行为得以发生。
(2)内部控制缺失: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3)监管不力:德国监管当局对德意志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洗钱行为。
3.启示(1)加强合规意识: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意识,防范洗钱风险。
(2)完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3)强化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合规运行。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晋商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晋商银行为例3晋商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问题分析3.1晋商银行及其风险概况3.1.1晋商银行概况晋商银行成立于2009年2月,由太原市的一些商业银行共同组建而来。
晋商银行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控股。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有关部署,晋商银行是一家总行设在山西省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性质为省属大型金融企业。
截止到2014年9月末,晋商银行内部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1500亿元,目前以及成为了山西省内最大的城市型商业银行。
3.1.2晋商银行的主要风险概况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每一家商业银行在其自身的各项具体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因素而招致内部发生巨大经济损失的潜在可能性,或者说是商业银行的内部资产和收入遭受所损失的可能性。
目前,晋商银行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这四大类主要风险因素,此外,晋商银行内部同时也还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等其他类别的风险。
201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晋商银行加强主动风险管理,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金融市场部、能源事业部、个人信贷资产部及小企业金融部派驻风险总监,强化条线风险管控,风险防控质量进一步提升。
通过加大风险预警提示频度,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加快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等方式,以求全面风险管理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截止2014年末,各类风险趋势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监管要求。
2晋商银行操作风险现状目前晋商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运营操作风险、信贷操作风险及信息科技风险三个方面。
其中,运营操作风险主要指与柜面业务、客户服务等活动相关的常规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信贷操作风险主要指信用风险以外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环节出现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主要指系统硬件、IT建设、软件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风险。
2014年晋商银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全行业务转型、体制改革、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为重点,积极开展制度梳理,加强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强化员工异常行为预警机制;强化岗位轮换;加强内控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及专项检查;强化问责和积分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科技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整体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新版《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课程背景:前招行行长马慰华先生曾经说过:银行业的本质就是对风险的经营。
自2005年4月29日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提出了银行合规管理与合规部门建设的10项指导原则,可以说这是为国际银行业的合规管理确立了一个标准;同时也为我国银行的合规管理提供新的思考,随着合规管理理念在金融业的不断深入,合规已经是我国银行业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
课程收益:1、树立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的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合规管理的能力;2、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员看到银行各风险事件背后的真实起因;3、分析他行血淋淋的真实案例,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风险再次发生;4、让学员深刻的理解:合规是维护银行和自身利益的根本所在。
实战型管理教练-黄俭老师简介:滨江双创联盟荣誉理事长;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多家知名企业特聘高级管理顾问。
黄老师多年在企业管理、公司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员工管理、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等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了东西方管理精髓。
进入培训教育行业,作为资深培训讲师,在企业内训课、公开课、CEO总裁班等百余家企业和大学课堂讲授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领域专业课程,结合自身的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营销课程收到企业和广大学员的欢迎和热烈反馈。
听黄老师上课,可以聆听他的职场经历,分享他的成绩,干货多多!课程突出实用性、故事性、新鲜性和幽默性。
宽广的知识体系、丰富的管理实践、积极向上、幽默风趣构成了独特的教学培训风格,深受听众欢迎。
通过一系列案例剖析点评,使管理人员掌握一些管理先进理念,分析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擅长领域:战略管理 /领导力系列 / 经典营销 /新营销 /大数据营销授课风格: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运用相关的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诠释授课内容,理论与实战并举,侧重实战,结合视听教材,帮助学员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方面全面提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为第三大股东占董事四席位共 九席位、监事会两席位共三席位
为第三大股东委派两名董事
合计4460万股占比14.4%已支付 预付款3000多万元但转让交易受阻
德隆系事件引发对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密切关注
9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重大事件
美国富豪斯坦福涉嫌欺诈失踪引发拉美储户挤兑潮
1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大幅下降2008 年9 月~12 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基 准利率累计分别下降了1.89 和2.16 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存贷款利差收窄基准 利率下调对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水平的影响在2009 年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市场利率大幅下行 2009 年人民币七天SHIBOR 利率平均值为1.24%较上年下降1.68 个百分点一年期央票收益率平 均值为1.50%较上年下降2.17个百分点
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
中国非银行高官涉案案例
2004年11月25日中行储蓄所全体员工公款炒汇案: 中国银行北京的一个储蓄 所里从所长到储蓄员的6名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女职工 在10个月内挪用了3 000万公款同客户炒汇 2005年1月15日 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内外勾结 进行票据诈骗 涉 案金额达10亿人民币 2005年3月24日 银监会披露 农业银行包头市分行汇通支行、东河支行在办理 个人质押贷款和贴现业务中 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 查明涉案资金累计98 笔、 金额11498.50 万元涉案人员43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目 录 Contents
案例1:中外商业银行重大风险事件举例 案例2:次贷危机中的汇丰银行与花旗银行 实 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
在我国,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触目惊心,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迅速放大、经营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出现了一系列震惊国际金融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一、操作风险管理不善引发案件的具体原因分析案例:某分理处发生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2004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
经查,涉及金额2599万,形成巨大风险。
案例发生原因分析:(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益误导驱使少数员工为完成考核铤而走险。
一方面在业务发展的管理上,该行采取考核与完成任务挂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向钱看”的风气,造成部分风险意识薄弱的员工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以违规经营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营业绩和利益。
另一方面该行对考核办法缺少辅助教育的手段,还提出了一些诸如“谁完成任务好,谁贡献大,谁多拿钱”等不甚科学的提法,没有通过合理的业绩考核和合理的待遇水平来增强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来提高员工的奉献精神以及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避免员工因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采取违规经营的行为。
(二)缺乏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防范约束机制。
该分理处从2002年初开始违规操作,代办借记卡,不签贷款协议书放贷,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的检查,一次次的活动都没有发现,没有排除,清楚地说明该行的内部控制苍白无力,从一线人员的制度执行到二线管理人员对一线人员的监督,再到内控部门对各环节的再监督,这三道防线都失察和疏漏。
该行案防教育流于形式,各种检查没有落到实处,风险防范的意识没有在员工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对整个监督运行机制缺乏调查分析,对各个层面的执行力也缺少评价,这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各种教育活动能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各种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约束力。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近年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
在我国,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触目惊心,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迅速放大、经营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出现了一系列震惊国际金融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一、操作风险管理不善引发案件的具体原因分析一是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
基层行一味强调任务的完成率,对下不断压任务,竞赛活动也频繁不断,产生了偏重业务发展,疏忽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偏向;二是缺乏审慎经营的思想,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法守规的关系。
没有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锁定在风险防范上,而是偏面地追求“存款增长幅度”、“市场占有率”、“贷款增加额”等粗放型经营指标上。
在这种经营思想指导下,放松了对员工诚实守信的教育和依法合规的文化氛围的建设;三是缺乏对零贷款的管理经验,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新业务品种的风险点,缺乏对新业务品种必要的操作风险管理。
该行习惯于传统的公司业务,没有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把大风险的意识落实到零售业务的发展和管理上来,不注意学习、总结和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零售贷款作为新的业务发展品种,对其风险点分析不足,操作风险的评估不到位,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发现风险、提示风险、防范风险。
四是零售贷款的风险系统管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可控体系,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发生案件是不可避免的。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目前我国银行正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在商业银行规模越来越多,业务领域越来越广,风险点越来越多的新形势下,再加上我国转轨的制度因素、银行的管理以及员工素质等问题的客观存在,操作风险管理越来越突出,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同样重要的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操作风险管理又有着难以计量的特点,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就更显重要,也更需要下大工夫。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1:引言在当今高度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其中,操作风险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
本文将通过对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探讨操作风险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案例背景该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综合性银行,在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然而,该银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历了一系列的操作风险事件,给银行的稳定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几个较具代表性的案例。
2.1 案例一、内部欺诈该银行发现了一起内部欺诈事件,其中一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客户资料并通过虚假交易手段获取大量资金。
这起事件暴露了该银行内部的管理漏洞,导致了巨额资金损失。
2.2 案例二、系统故障该银行的核心系统在某个关键时刻发生故障,导致了ATM机无法正常运作、客户无法使用网上银行等后果。
这一系统故障引发了大量客户投诉,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声誉。
2.3 案例三、外部市场波动由于外部市场的突发事件,如政治动乱或经济危机,该银行面临了较大的外部操作风险。
市场的动荡使得该银行的投资组合遭受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了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成本。
3:案例分析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3.1 内部控制不足案例一暴露了该银行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员工职责划分不明确,审计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内部欺诈事件的发生。
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该银行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有效地监管和审计内部业务。
3.2 系统风险管理不到位案例二中,该银行的核心系统故障导致了重大影响。
这表明银行在系统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定期进行系统测试和维护,并建立灾备计划,提高银行对系统风险的管理水平。
3.3 外部市场分析不准确对于案例三中的市场风险,该银行应当加强对外部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中心,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经营上产生的复杂性因素也在不持续地增多,商业银行内部的数据日渐集中,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降低经营风险、减少损失成为整个银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操作方面存在疏忽失误的原因,我国各类重大案件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有必要及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学习国外同类行业的先进经验及技术方法,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对策。
金融发展是当代经济的焦点问题,金融安全问题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
金融风险可能诱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不仅着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可以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上造成重大影响,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否构成严重威胁。
在现代的世界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银行业陷入危境,不光是会直接影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对国民经济健康成长形成严重危害。
所以,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便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氛围日益紧张、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同时金融业对银行的监督管理逐渐放松,商业银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风险治理渐渐成为商业银行管理方面的核心内容。
近些年来。
中国国内和国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都在日益加剧,而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落后于整个国际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国内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为了求得更稳定的生存与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对操作风险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监管。
本文着眼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国内外相关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案例,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鉴戒。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及思考
1.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类型
01 02 03
1.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类型
04
05
06
07
交割执行以及 流程管理风险
交割执行以及流程管理风 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员工在 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 项目处理不当、银行流程 管理不符合要求、银行交 易对象之间关系破裂等因 素造成的损失。
经营中断以及 系统错误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构建内部控制 框架, 并把规范管理行为和降低 风险作为控制目标, 从规范操作 行为人手, 把控制制度、过程和 结果统一起来,从根本上约束操作 风险的产生。同时, 相应建立操 作风险的预警系统, 对控制失效 或紧急情况进行预警, 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操作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5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 业务及管理人员提出了优化要 求,因此, 提高业务及管理人 员素质是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 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6加强技术装备
随着计算机在商业银行的普及应用, 互联网络电子监控系统、交易系统、 货币检验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与管理 手段相继在商业银行的营运活动中得 以广泛应用, 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的竞 争主要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 在人员 素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技术与装备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的 控制程度以及商业银行的竞争地位。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和辨认实现 预定目标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辨识和 分析风险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且反复进 行的过程, 也是一个有效控制操作风 险的关键步骤。要完善商业银行操作 风险的评估机制, 就要从分析内部和 外部两部分影响因素人手, 内部因素 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 外部因 素起辅助作用。
银行法律法规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风险。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违规放贷事件为例,分析银行在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具有较高市场声誉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导致一起严重的违规放贷事件。
二、案例经过1. 违规放贷行为2018年,该行某分行(以下简称“分行”)在办理一笔贷款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贷款审批程序,违规向一家企业发放了3000万元的贷款。
该企业注册资本仅为500万元,资产负债率极高,且存在多项不良信用记录。
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分行相关人员未认真核实企业资料,也未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2. 发现违规行为2019年,监管部门在对该行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了分行违规放贷的行为。
经调查,该行在2018年至2019年间,共违规放贷10余笔,涉及金额超过1亿元。
这些违规放贷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处理结果监管部门对该行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暂停部分业务等。
同时,该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包括撤职、调离岗位等。
此外,该行还制定了整改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例分析1. 违规放贷的原因(1)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该行部分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未能严格执行贷款审批程序。
(2)内部管理不善:该行在贷款审批、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违规放贷行为发生。
(3)利益驱动:部分员工为了追求业绩,忽视法律法规,违规放贷。
2. 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贷款审批、风险控制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业务合规。
(3)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放贷行为严肃处理,形成震慑作用。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一、引言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客户提供融资、存款、理财等服务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业务性质和经营模式,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操作风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以期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案例背景某商业银行由于业务扩展和不断创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操作风险挑战。
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表现为该银行在推出一项新的网上银行服务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风险事件。
三、案例分析1. 风险事件描述该商业银行在推出新的网上银行服务时,没有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措施。
用户使用此新服务后,发现账户余额错误、交易记录丢失等问题,并且被多次扣除手续费。
这些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投诉和不满,导致了银行的声誉受损,并且投资者开始大量撤资。
2. 风险原因分析(1)系统安全性不足:在推出新服务之前,该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充分的系统安全性评估和测试。
导致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错误操作的风险增加。
(2)缺乏风险控制措施:在推出新服务后,该商业银行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缺乏对用户操作的监控和限制,使得风险事件的发生和蔓延无法得到及时控制。
3. 风险教训总结(1)加强系统安全性:商业银行在推出新的服务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系统安全性评估和测试,防范黑客攻击和错误操作的风险,确保客户信息和资金安全。
(2)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对用户操作的监控和限制,以及风险事件的溯源和应急处理机制。
(3)提升客户体验: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处理问题和投诉,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声誉。
四、结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对上述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系统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且要注重客户体验和声誉的维护。
商业银行应该吸取教训,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外部环境复杂、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
加强外部监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03
02
01
涉及员工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违规操作、越权行为等。
员工行为事件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文化缺失等。
原因分析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某商业银行在2019年上线了一套新的核心业务系统,但在系统上线后发现存在严重的系统缺陷,导致大量客户信息丢失、交易错误等问题。
该案例涉及的系统缺陷风险是由于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导致的,这些缺陷和漏洞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程序设计错误、系统配置不当、系统安全措施不足等。
在系统上线后,客户开始反馈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信息丢失、交易错误、系统运行缓慢等。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引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类型及特点典型案例一:内部欺诈风险案例分析典型案例二:外部欺诈风险案例分析
目录
典型案例三:员工行为风险案例分析典型案例四:系统缺陷风险案例分析总结与启示
01
CHAPTER
引言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流程、系统或人员出现问题,或由于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定义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不仅可能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银行的声誉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特点和影响,为银行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
目的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为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和措施。
操作风险案例集锦及分析【范本模板】
一、研究背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范围不断拓展、金融产品日趋复杂,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近期国内一系列金融大案的频繁曝光,操作风险受到普遍关注。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提升自身全面风险管理水平,迎接国际化挑战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首先分析SG及UBS违规交易案例,然后再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商业银行前台交易部门如何规避此类风险。
1、 SG交易员违规操作事件:➢事件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
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经验,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事后,法国兴业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巨额欺诈案”的内部调查报告说,在涉嫌欺诈的兴业银行前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存在大量突破风险限额的违规操作,为风险提供了温床。
调查报告指出,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业绩增长很快,但伴随着大量越权行为。
交易员经常未经授权就动用超过风险控制的规定限额,并不时“互相帮忙”,分担业绩或对业绩作假。
这种“大环境”阻碍了一些职能的实施,为巨额欺诈案埋下祸根.➢反映的主要问题:(1)高级管理层责任不明,监督不力,在银行内部未能创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交易员凯维埃尔长时间、多次违规操作,没有有效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
在我国,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触目惊心,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迅速放大、经营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出现了一系列震惊国际金融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一、操作风险管理不善引发案件的具体原因分析
案例:某分理处发生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
2004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
经查,涉及金额2599万,形成巨大风险。
案例发生原因分析:
(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益误导驱使少数员工为完成考核铤而走险。
一方面在业务发展的管理上,该行采取考核与完成任务挂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向钱看”的风气,造成部分风险意识薄弱的员工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以违规经营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营业绩和利益。
另一方面该行对考核办法缺少辅助教育的手段,还提出了一些诸如“谁完成任务好,谁贡献大,谁多拿钱”等不甚科学的提法,没有通过合理的业绩考核和合理的待遇水平来增强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来提高员工的奉献精神以及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避免员工因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采取违规经营的行为。
(二)缺乏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防范约束机制。
该分理处从2002年初开始违规操作,代办借记卡,不签贷款协议书放贷,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的检查,一次次的活动都没有发现,没有排除,清楚地说明该行的内部控制苍白无力,从一线人员的制度执行到二线管理人员对一线人员的监督,再到内控部门
对各环节的再监督,这三道防线都失察和疏漏。
该行案防教育流于形式,各种检查没有落到实处,风险防范的意识没有在员工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对整个监督运行机制缺乏调查分析,对各个层面的执行力也缺少评价,这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各种教育活动能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各种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约束力。
(三)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
一是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
基层行一味强调任务的完成率,对下不断压任务,竞赛活动也频繁不断,产生了偏重业务发展,疏忽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偏向;二是缺乏审慎经营的思想,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法守规的关系。
没有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锁定在风险防范上,而是偏面地追求“存款增长幅度”、“市场占有率”、“贷款增加额”等粗放型经营指标上。
在这种经营思想指导下,放松了对员工诚实守信的教育和依法合规的文化氛围的建设;三是缺乏对零贷款的管理经验,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新业务品种的风险点,缺乏对新业务品种必要的操作风险管理。
该行习惯于传统的公司业务,没有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把大风险的意识落实到零售业务的发展和管理上来,不注意学习、总结和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零售贷款作为新的业务发展品种,对其风险点分析不足,操作风险的评估不到位,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发现风险、提示风险、防范风险。
四是零售贷款的风险系统管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可控体系,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发生案件是不可避免的。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银行正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在商业银行规模越来越多,业务领域越来越广,风险点越来越多的新形势下,再加上我国转轨的制度因素、银行的管理以及员工素质等问题的客观存在,操作风险管理越来越突出,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同样重要的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操作风险管理又有着难以计量的特点,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就更显重要,也更需要下大工夫。
结合我们以上所分析的案例,我们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四点建议:
(一)注重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操作风险的评估和控制(RACA)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于风险能够进行动态控制,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决策、监督和报告四个主要环节,进行循环管理,使风险评估与控制成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首先是识别风险,这是最基础的,只有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正视风险的大小,才能对风险进行控制,对银行业务进行决策。
其次是对风险进行评估,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没有进行控制之前的风险进行评估,即不作任何控制时的风险评估;二是对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如制度设计是否完善等。
国内银行通常将制度细化,尤其是管理部门,只要发现有案件后隐患,就“举一反三”地从“责任”角度去细化制度,但对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却考虑较少,对制度的执行成本问题考虑得更少。
由于制度可执行性较弱,所以屡查屡犯的问题几乎在每个行都存在,也直接影响到控制的有效性;三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即对没有在之前环节考虑到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一领域在国内银行尚为空白。
再次为决策环节。
按决策的结果划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对于高风险业务选择规避;二是通过外包、购买保险的方式将操作风险部分转移出去;三是选择从事该项业务,通过将潜在收益与潜在风险进行比较后,认为收益大于风险,并且风险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接受该风险,并采取一定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最后是监督和报告环节,这一环节不只对前面各环节情况进行监督和报告,同时还将剩余风险进行监督,因为剩余风险很有可能会随着业务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变化而变成主要风险或风险程度加重,此时就要通过监督和报告及时对风险进行正确的重估,作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