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植物保护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工作;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

1.植物病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主

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

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要研究重要农业害虫的种类识别,发生、发展、入侵、迁飞扩散、成灾机理与规律,害虫与作物的关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机制,监测与治理,预测预报及防控策略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有害虫生物防治

与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抗药性、害虫综合治理和昆虫分类学与资源昆虫等。

3.农药学

农药学的核心内容是新农药创制、生产及应用,具体研究范畴包括农药合成、剂型加工及施用技术、农

药分析与残留分析、生物活性评价、农药毒理、农药环境毒理以及农药应用技术等。主要研究领域有生

物农药、农药毒理学、农药残留控制、农药合成与剂型加工。

4. 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主要研究农业有害生物系统监测、检测、损失估计和风险评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测定和评估,植物检

疫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和处理技术,农药安全性评价等。主要研究领域有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与监测、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疫性有害生物检测与治理技术、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天然产物研发及安全评价

、植物保护产品与环境安全等。

5. 入侵生物学 主要研究入侵物种的入侵特性,入侵物种的扩张与分布格局,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相互作用,入侵植

物的化感作用以及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影响,入侵生物控制等。主要研究

领域有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外来植物入侵危害,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最长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分(其中学位课21分,选修课不低于11分);培养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本学术研究方向讲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研究生导师任组长。研究生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在学术方向的学术交流活动。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 3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术活动 3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科方向或学术方向做4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下学期均做读书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成果报告。读书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2学分)

4.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1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本科课程2门,考试及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植物保护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说明:外语类提高课程:英语二外、日语二外、俄语二外、法语二外、实用高阶英语、雅思听力、高级英语口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公共演讲、雅思英语阅读、中西文化对比。

六、考核办法

1.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多种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的中期考核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在阅读不少于60 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30%以上)的基础上,根据综述内容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并完成选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1学分)

3.中期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组织。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1学分)

4.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

2.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

(4)所有研究和分析应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

(5)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6)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7)除了植物保护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8)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9)应有专门的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应进行适当的提炼,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他人参考。

(10)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4.质量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植物保护某一领域相关方面

的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问题。应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或者具有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潜力;

(2)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

(3)论文中应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要求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

(4)社会评价较好,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或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具体要求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评审的规定》。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提交时间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4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4月25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10月15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11月10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2.学位论文提交程序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有导师亲笔签名“同意提交”,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学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

3.学位论文质量审查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首先是查重审查,须按学校规定进行查重,合格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查重合格后提交校内外专家评审,评审中只要有一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

4.学位论文答辩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研究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位外语水平考试合格,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通过,可向所在院的学位评定分委会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上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1名以上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论文答辩过程面向师生开放。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毕业与授予学位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

九、必读文献

研究生阅读书目、期刊清单参见《植物保护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目录和期刊目录》。

植物保护专业解读: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专业解读: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专业曝光度并不高,这个专业有什么特点?就业前景又如何呢? 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植物生产专业类下设的一个专业,且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综合性很强。作为农学门类中4个与种植业有关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与种植业中的作物学、园艺学等紧密相关,还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专业是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的学科,它是植物界的医学。植物保护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专业,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技术保障。 “植物保护分为两大块:一个是病,一个是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说,“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简单来说,植物保护专业的任务主要是治疗植物疾病和害虫。就好比医学,只不过它是植物界的医学,不仅要治好植物的疾病,还要研究相关药物,甚至是帮植物做手术。所以过去的植保站有的叫植物医院,实际上和医院的工作是一样的,只不过对象不同。” 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多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都会为学生们安排五门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植物保护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农产品有机安全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农用化学品研发及营销、进出口植物的安全生产监控及植物产品的检疫或报检、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监测与控制、现代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就业率及就业流向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不可能仅靠进口粮食。除了吃饭,还有食品安全、植物检疫等一系列问题也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所以上至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2014级植保四班 毛雪纯 201430630415

目录: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1.植物病理学科 2.农药学 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三、专业课程开设 四、专业就业情况 五、专业就业率、升学率概况 摘要: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植物保护是为了培养能够识别并且防治农作物主要常见病害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等方面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保障。下面就专业方向,课程开设,就业情况等方面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学昆虫植物病理农药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植物保护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为了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据此提出综合治理技术。植物保护专业就是一个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并且主要是以“治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作物为主。通俗地说,植物保护所学的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主要内容是植物病原的生物学、生理、遗传、系统分类的理论和技术,形态与结构、分类与鉴定,各类病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等。中国农业大学刘院长表示:“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来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植物保护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上的植物保护是在特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的植物与其相关产品。但是狭义的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农业上的农作物,也就是人类栽培的作物。现在植物保护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植物保护的内容也就在不断的丰富增加,植保服务领域在不断的拓宽。 植物保护,需要对有害生物实施预报监测治理控制检疫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也有许多相关专业,比如农学、园艺、茶学、植物科学与工程等等。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植物保护专业介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植物保护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科内容 植物保护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保护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植物保护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病原物主要属的鉴别、分离与培养实验、主要作物病害诊断、测报与防治;农业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实验、常见害虫识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的加工制备和物理性状测定,农药分析与毒性测定、药害试验等。?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植检三个方向。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农学、园艺?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植物保护学科发展趋势及其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225210.html, 植物保护学科发展趋势及其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作者:马淑梅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保护科学融入的先进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因此,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开辟新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与产业是植物保护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学科任务、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构建新的学科体系的设想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171-04 Development Trend of Plant Protection Subject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Ma Shumei (Agriculture 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llege,Heilongj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lant protection science steps into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Therefore,pla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field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new situation development.How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open up the new areas and form a new disciplinary subject and industry,are important problems facing on plat protection specialty.To dissolve these problems,we discuss the disciplinary task and development trend on plant protec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this paper,and on this basis we seek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ew disciplinary system,as well as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s:Plant protection disciplines;Development trend;Personnel training 1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情况 1.1 植物保护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据统计,我国由于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害等)造成植物生产的损失约30%,植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农业生产一定要根据环境与有害生物的相互关系,采用适合

植物保护

1、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性?(15) 植物保护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以及检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重要性体现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就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做详细论述: 植物保护(简称植保)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当然,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粮食的产量波动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还会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方面: (1)、粮食的品质安全既会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会受到农药残留的威胁。 有害生物不仅仅使粮食减产,而且会降低粮食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粮食的内在品质变差或致毒、外观变坏和保质期变短,危害粮食的品质安全。例如,食用小麦赤霉病的病麦磨出的面粉后,轻则头疼、呕吐,重则有生命危险。而植物保护时化学农药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会使粮食种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粮食的品质安全,危害人体健康。(2)、粮食的储备安全一方面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另一方面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从田间到餐桌,发展中国家粮食在储备过程中年损失至少在7000万t,主要的原因就是储粮虫害、鼠害和霉烂。如果减少了这些损失就等同于增加了相同数量的粮食产量,也就意味着增强了储粮安全。同时,受到储粮有害生物为害的粮食还会加快陈化速度,致使经济价值相应地快速贬值;而且入库的粮食已经付出全部生产成本,所以粮食的产后经济损失比产中更为可怕。另一方面,粮食在储备过程中普遍采用“常温储藏加化学农药药剂熏蒸”的方法,在对付储粮病虫害和鼠害的同时,也造成粮食的二次农药污染,降低了粮食品质,加快储粮陈化,加大仓储成本,影响了粮食的储备安全。 (3)、粮食的生态安全不仅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而且受到农药的严重污染。 在世界各国,入侵生物给所在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其中也

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6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Plant Protection 学院农学院专业名称学制植物保护 四年授予学位 一、培养目标 农学学士面向现代农业、立足现代社会和区域发展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基础、突出创新”的教育原则,着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现代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具备在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能力,能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适应未来植保发展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等基本知识; 3.了解农林业生产及与植物保护相关的行业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生物学和农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 5.掌握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6.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具备运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进行一般学术交流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能力; 9.具有探索及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及国际理解能力。 三、主干学科 植物保护学、生物学、作物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五、主要集中性实践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 六、毕业学分要求

完整版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 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在广义上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在狭义上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上一般用狭义的概念。 4.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3R: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章植物病害 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 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观赏、食用:郁金香、茭白、韭黄) 2.植物病害三角: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它们之间呈 三角关系,即“病三角”。(病四角多了农业管理) 4.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分为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和内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和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白粉病和黑粉病)、锈状物(白锈病)、粒状物、脓状物。 5.植物病害类型: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6.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 子植物引起。其特点为: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有明显的病变过程。 7.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而引起植物病害。其特点为:不具传染性,发病无规律、 发生过程迅速,有些能恢复 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或机体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 的指标,以LC/EC/LD/ED表示。50505050致病性:是指一指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8.真菌(fungus):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 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9.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称为菌丝。菌丝成丛或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10.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11.真菌组织体主要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12.真菌的繁殖方法分: ①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无性孢子包括3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作用) ②有性繁殖: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一般经历质配、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论文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课程名称: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任课教师:彭友良 班级:植物保护11班 学号:SY13010062 姓名:卫玉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本文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 RAPD、RFLP、分子杂交、SSCP及DSCP等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前景。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昆虫分类 目前,已经定名的昆虫有100多万种,占已知动物的2 /3,但是全世界仍约有90%的昆虫是未知种[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昆虫分类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现 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更加速了昆虫分类学发展的步伐。长期以来,昆虫分类主要是以外部形态特征为依据。因为外部形态特征较为直观,且容易掌握,而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在目等分类单元中可以很好的反映物种的分类地位。但是,在小的分类单元,如属、族、种内则不容易确定物种的分类地位,再到种群、生态型则更难确定分类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核酸序列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分子杂交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双链构象多态性(DSCP)技术 等多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昆虫分类学的发展。 1 研究及应用现状 1.1核酸序列(线粒体DNA和核糖体DNA)分析技术 线粒体DNA为双链闭环分子。昆虫的线粒体DNA大小为1514~1613 kb,其中含有编码2个核糖体RNA (12S rRNA, 16S rRNA) 、22个t RNA、1个细胞色素b、3个细胞色素氧化酶(CO I、CO II、COIII) 、6个NADH 降解酶(ND 1~6)和2个ATP酶(6和8)的基因[ 2 ]。目前,通常用于昆虫分类研究的基因有以下几种: 16S rRNA、细胞色素b、ND2、COI、CO II等。 潘兴丽等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首次对缘蝽科4亚科14种昆虫进行序列测定, 获得Cyt b基因412bp的序列片段。以筛豆龟蝽为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在亚科级关系上,姬缘蝽亚科最原始,蛛缘蝽亚科次之,巨缘蝽亚科和缘蝽亚科亲缘关系较近[3]。姚银花等通过对我国大螟S esam ia inferens 9 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CO II基因的测序,并分析了大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CO II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同时建立其系统发育关系[4] 。 核糖体DNA是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是一类中度重复的DNA序列,以串联多拷贝形式存在于染色体DNA 中。每个重复单位由非转录间隔区 (NTS) 、转录间隔区( ITS)和3 种RNA( 18S、518S、28S RNA)基因编码区组成[ 5 ]。由于rDNA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结构,具有多拷贝性、编码区保守、转录间隔区中度保守等优点,因而在个体及群体内有较好的均一性,少量样品能有效代表其来源群体的rDNA的变异情况。因此, rDNA已成为生物系统进化研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分子标记[6]。 Flook和Rowell测定了29种多新翅类( Polyneop tera)昆虫的18S rDNA 的全序列,并结合Gen2Bank数据库中的8 种其它昆虫的18S rDNA 全序列,重建了传统的古翅亚部( Palaeop tera)和新翅亚部(Neop tera)昆虫的系统发育,其结果支持直翅目的单系性[ 7 ] 。刘殿锋等人测定了斑腿蝗科(Catantop idae) 10亚科20种蝗虫和其它蝗科3种蝗虫的线粒体16S rDNA 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蝗亚目(Locustodea) 15个种的16S rDNA相应序列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和基于形态特征的斑腿蝗科传统分类结果 有很大的不同[8]。 1.2 RAPD和RFLP技术 RAPD技术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Williams和加利福尼亚生物研究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在1990发 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一项DNA分子水平上的大分子多态检测技术[ 9 ]。其原理是用随机序列的9 - 10个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doc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1.思想政治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遵守法纪,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保护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生物-生物、生物-非生物、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命和植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3.学术素养及能力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申请、实施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相关的先进科学仪器测定与分析实验数据;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小语种外语的学生要求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具有阅读植物保护领域英文资料的能力。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 1.植物病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主 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 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要研究重要农业害虫的种类识别,发生、发展、入侵、迁飞扩散、成灾机理与规律,害虫与作物的关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机制,监测与治理,预测预报及防控策略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有害虫生物防治 与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抗药性、害虫综合治理和昆虫分类学与资源昆虫等。 3.农药学 农药学的核心内容是新农药创制、生产及应用,具体研究范畴包括农药合成、剂型加工及施用技术、农 药分析与残留分析、生物活性评价、农药毒理、农药环境毒理以及农药应用技术等。主要研究领域有生 物农药、农药毒理学、农药残留控制、农药合成与剂型加工。 4.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主要研究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螨类、杂草等各种有害生物分类学、形态学,有害生物系统 监测、检测、损失估计、风险评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测定、评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有害 生物生物学、检测技术、处理技术,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等。主要研究领域有有害 生物分类与鉴定、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与监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疫性有害生物治理技术、植物 保护产品与环境安全。 5.入侵生物学 主要研究入侵物种的入侵特性,入侵物种的扩张与分布格局,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相互作用,入侵植 物的化感作用以及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影响,入侵生物控制等。主要研究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论文 2010.12.29

对植物保护的一些了解 在开始学习这门专业之前,我说说我对这门专业的理解。 植物保护专业是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专业。有较多的就业选择和广泛的工作范围。 关键字:发展学科研究 一、植物保护的发展 植物保护学科主要是由植物病虫害专业发展而来的。学位制度恢复前一些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学科已包含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三个专业。l983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中,这三个专业分属于农学一级学科内的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及农用化学制剂三个二级学科。昆虫学科还同时并存于生物学一级学科内。l990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昆虫学科被合并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内的一个二级学科,而农药学科和植物病理学科仍作为农学一级学科内的两个二级学科。根据“科学、规范和拓宽,,的原则以及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在农业上的重要性,1997年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植物保护学科列为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中含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从而形成了以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和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完整知识体系. 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总趋势是朝着微观、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同时在宏观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并将并将微观资料进行宏观分析和处理,不断发展病虫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宏观方面,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监控决策体系;在微观方面,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对病虫灾变机理进行分析,并为决策提供依据。21世纪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必将为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的植物保护技术握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调控,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它的发展既积极、合理利用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生命

植物保护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10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Discipline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植物保护专业选修 3.课程目的 植物保护是保护农作物、林木、花卉等植物和储藏期植物农产品免受有害生物危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活动的总称,包括对有害生物实施监测、预报、预防、治理、控制和检验检疫等一系列活动过程的各项工作。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为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科学。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 (1)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保护学科结构、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引导初入学的学生热爱专业学习; (2)使学生了解有害生物对植物、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人们控制有害生物的防治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我国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展望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以便为植物保护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学时为16 5. 建议先修课程 因为该课程在一年级开课,故不作建议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由于新生刚入学,从未接触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加之尚无统编教材,暂不列出。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问答式教学。 (2)通过对植物保护学科各个主要研究方向的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报告综合评定 成绩评定:总评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分 9. 课外自学要求 (1)课外多阅读本专业的有关期刊杂志及相关书籍,如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昆虫学报,昆虫知识,植物病理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农药,农药学学报,农药科学与管理等,以期对植物保护专业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2)拜访本专业有关教师或研究生,通过与老师与研究生交谈,了解专业研究前沿信息、专业研究热点、与其它专业交叉融合等信息,增加专业知识面和信息量,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植物保护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工作;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 1.植物病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主 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 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要研究重要农业害虫的种类识别,发生、发展、入侵、迁飞扩散、成灾机理与规律,害虫与作物的关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机制,监测与治理,预测预报及防控策略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有害虫生物防治 与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抗药性、害虫综合治理和昆虫分类学与资源昆虫等。 3.农药学 农药学的核心内容是新农药创制、生产及应用,具体研究范畴包括农药合成、剂型加工及施用技术、农 药分析与残留分析、生物活性评价、农药毒理、农药环境毒理以及农药应用技术等。主要研究领域有生 物农药、农药毒理学、农药残留控制、农药合成与剂型加工。 4. 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 主要研究农业有害生物系统监测、检测、损失估计和风险评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测定和评估,植物检 疫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和处理技术,农药安全性评价等。主要研究领域有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与监测、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疫性有害生物检测与治理技术、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天然产物研发及安全评价 、植物保护产品与环境安全等。 5. 入侵生物学 主要研究入侵物种的入侵特性,入侵物种的扩张与分布格局,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相互作用,入侵植 物的化感作用以及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影响,入侵生物控制等。主要研究 领域有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外来植物入侵危害,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最长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分(其中学位课21分,选修课不低于11分);培养环节5学分。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读:本文是关于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 一、自我分析 为了家人的期待目光,在学习方面,我认真刻苦,懂得运用各种途径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都不错;在处事方面,我的原则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全力做到。在待人方面,我常告诫自己应当做到“律己严,责人宽”,尽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小时候梦想当科学家,懂事后不敢想了,然而现实似乎又逼着我想着科学家迈进!我也就放手一搏了。做好规划,稳扎稳打,成功只会给做好准备的人 二、环境分析 1.家庭情况分析 我出生于X年X月X日,像许多九零后一样是家中的独生女儿,从小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但是,在家中我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待人真诚,会为家人分担家务,有着较正确的价值观。 2.学校情况分析 扬州大学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

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扬州大学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3.就业环境分析 就业方向能够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植物保护学专业就业面向水产技术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水产养殖业的相关部门。可应职于各级植保站、植检站、植物病虫测报站、环保站、农药检测、农药生产、农业销售部门等,从事植物病虫害测报、有害生物防治、农药推广与营销、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关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每年有65%左右的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其他同学的初次就业率也高达90%以上,终就业率均为100%。 二、目标职业与自我匹配度分析 1.确定职业目标 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植物保护,主要培养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 农业化学及应用、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产环境、作物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农业害虫防治、植物病害防治、植物化学保护、农药营销技术、农业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基础、试验统计方法。 课程内容简介 1.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授植物形态、构造、分类和生态生理基础知识、新陈代谢机理、生殖生理及农作物、园艺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识别常见农作物、园艺植物和农田杂草,掌握分类检索表和显微镜使用、激素应用及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 植物生产环境:讲授作物生长与光、温、水、肥、土、生物、气候等环

境条件的关系及灾害性天气防御的知识;土壤和肥料种类、性质,使用特点,改土和合理施肥的方法;植物和土壤营养测定的方法。掌握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植物和土壤营养分析和测定及有关仪器使用方法。 3. 作物生产技术:主要讲授土壤耕作、种植制度、作物产量与品质、作物生长与发育、种子处理技术、育苗与定植技术、播种技术、作物田间管理、作物栽培新技术等。 4.园艺作物生产技术:果树部分主要讲授南方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种类和品种及栽培技术,包括果树保护地栽培、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实用新技术。蔬菜部分主要讲授蔬菜栽培的基本理论、蔬菜栽培的基本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生产与蔬菜产业,包括茄果类蔬菜栽培、瓜类蔬菜栽培、豆类蔬菜栽培、白菜类蔬菜栽培、根菜类蔬菜栽培、绿叶蔬菜栽培、葱蒜类蔬菜栽培、薯芋类蔬菜栽

培、水生蔬菜栽培、多年生及杂类蔬菜栽培等。 5. 农业害虫防治:主要讲授农业害虫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识别出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的常见主要害虫及天敌,了解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能熟练进行各类主要作物主要害虫的调查和测报,根据作物生长苗情和害虫调查结果制定害虫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防治。 6. 植物病害防治:主要讲授植物病害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识别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的病害症状,病原物形态、了解其发病原因、流行规律,能熟练进行各类主要作物主要病害的调查和测报,根据作物生长苗情和害虫调查结果制定害虫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防治。 7. 植物化学保护:主要讲授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基本知识,环境因素对药剂性能的影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主要代表

海南大学研究生868-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基础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68-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基础》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为海南大学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土壤肥料及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相关要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 2、填空 3、选择题 3、简答题 4、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农业资源利用部分 (一)绪论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土壤、肥料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二)土壤的形成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发育。 (三)土壤物质组成 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空气;土壤水。

(四)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性;土壤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土壤热量。 (五)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胶体与吸附性能;土壤酸碱性与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土壤养分状况 (六)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植物营养的特性;合理施肥的原理与施肥技术 (七)氮肥 氮素的营养作用;氮肥种类、性质与施用;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八)磷肥 磷素的营养作用;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九)钾肥 钾素的营养作用;钾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钾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十)中量元素肥料 钙、镁、硫素的营养作用;钙、镁、硫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十一)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微量元素失调的症状;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应用。(十二)复合(混)肥料 复合(混)肥料的概念及养分含量表示方法;复合(混)肥料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复合(混)肥的主要种类、性质和施用;复合(混)肥料混合的原则及类型。 (十三)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粪尿肥与厩肥;绿肥;堆肥、沤肥、秸秆还田、杂肥的特点及利用。 植物保护部分: (一)绪论 植物保护的概念;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影响;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历史;植物保护学的重要性;植物保护学科的组成。 (二)植物病原生物与植物病害

植物保护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形势分析解读(原创).doc

2019年植物保护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形势分 析解读(原创) 植物保护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形势分析解读(原创) 很多考生志愿先填了植物保护专业后,但是对植物保护专业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植物保护专业要学什么,有什么课程及未来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和形势怎么样,所有大学高考小编特意编写了关于植物保护专业的一些知识请仔细阅读,【植物保护专业新生交流群:119408121】 好的专业包括四个原则: 第一是兴趣原则,选感兴趣的专业; 第二是优势原则,选最能体现自己的优势的专业; 第三是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 第四是利益原则,这个专业最好还是能挣钱的。“因兴趣而有动力,因优势而有能力,因创造而有潜力,因利益创造收益”。下面大学高考为大家介绍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及分析报告!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

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有:高级销售、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农艺师、业务员、苗圃技术助理、销售代表、区域经理、有害生物防制专员、绿化工程师、业务经理、农业技术员等。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植物保护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学生到农药生产、营销、农作物生产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计划,全面构建新型植保体系。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