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3东莞产业现状
2013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东莞加快推进高水平崛起的奋进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4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9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2518.8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1.06亿元,增长9.4%。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109元,增长9.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2.68亿元,增长17.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6.42亿元,增长8.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6%,金融业增长18.6%,房地产业增长13.6%,其他服务业增长10.0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
其中居住类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5%,食品类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4%。
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01亿元,增长14.8%。
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0.73亿元,增长16.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33.65亿元,教育支出71.8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3亿元。
全年全市税收总额1085.36亿元,增长15.6%。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2万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0.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
论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论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08国贸2班陈健菲前言:第三产业不仅发展潜力大,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
第三产业行业多、范围广,具有综合能力强的特点。
第三产业以其各种服务功能,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运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第一、第二产业的潜力和效益。
因此正确认识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东莞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作用。
一、东莞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年来,广东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强省,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而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东莞一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新的形势下,东莞提出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实现从国际性加工基地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必将对珠三角乃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东莞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无论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的驱使,均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有利支撑,所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目前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加是东莞的客观需要。
1、总量保持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依靠紧邻港、深的区位优势,及时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紧紧抓住高增长行业,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扶持支柱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为东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莞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达到21.35%,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产值从2006年的1109.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9.07亿元(参见图1-1)。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东莞市扩大就业、加快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莞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东莞第二产业调整的三个方向:一是往 产业的高端走,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引 进产业服务链;三是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 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用第三产业发展 反带动和升级第二产业。
解决方案
• 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密集型转向高新行业。 • 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港口物流业。
解决方案
政策建议
• (二)金融支持 •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
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三)税收优惠 • 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政策建议
• (四)收费减免 • (五)财政补贴政策 • (六)公共服务 • 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Thanks!
• 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增大本地企业 比例,增进经济活力。
• 关注国内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 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临港产业,发展临港
物流中心。
解决方案
• 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 • 从“东莞制造”转型到“东莞创造”,走
出“微笑曲线”的底端 • 向国内开拓市场
解决方案
• 解决用工荒:当产业结构转型到技术密集 型时,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要提高 员工福利待遇,改善治安环境,吸引更多 人才。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政策优势:
•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在一无技术、二无资 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位、土地、人力 、政策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外资为特 色、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源型经济,走 出了一条东莞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东莞经济的发展现状

东莞经济的发展现状东莞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东莞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东莞的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东莞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资源,尤其在制造业领域表现突出。
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东莞建立工厂,使得东莞成为世界工厂之一。
汽车、电子、纺织、玩具等行业在东莞蓬勃发展,带动了大量的产业链和就业机会。
东莞的制造业不断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其次,东莞的服务业发展迅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东莞的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东莞出现了大量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酒店和餐饮业等服务业机构,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消费环境和服务质量。
再次,东莞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东莞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东莞拥有不少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研发园区,如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科技园等,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此外,东莞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城市管理难题。
但东莞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保管理,提高城市品质。
总的来说,东莞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和科技创新的引导,东莞成功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
东莞的经济繁荣不仅带动了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还为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东莞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产业升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五)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莞市财政局局长 罗军文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认真落实各项预算支出,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推进“三重”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3年财政收入情况2013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1、上划中央216亿元,增长6.6%。
2、上划省156亿元,增长11.6%。
3、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
(1)市国税局征收收入122.9亿元,增长16.8%。
(2)市地税局征收收入208.6亿元,增长20%。
(3)市财政等部门组织收入77.5亿元,增长0.3%。
2013年,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1.5亿元,占比81.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4、市基金预算收入193.2亿元,增长31.7%。
(1)土地出让金收入156.1亿元,增长32.5%。
(2)其他基金收入37.1亿元,增长28.3%。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市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收入29.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亿元和上年结余36亿元,2013年市可支配财力为706.5亿元。
(二)2013年财政支出情况2013年,市财政收入对比年初预算实现了超收,经报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市财政动用超收收入11.7亿元安排用于东莞银行增资扩股、列支以往年度收储土地垫付款、归还收费还贷公路建设贷款本金和补充住房保障专项资金。
2014年1季度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东莞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积极作为,加大三重建设推进力度,加大帮扶企业力度,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大力整治和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经济走势逐月向好,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初步测算,一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2.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亿元,下降2.6%;第二产业增加值550.60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627.53亿元,增长5.1%。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2.4%。
其中农业产值3.44亿元,牧业产值0.94亿元,分别下降3.9%和3.1%;林业产值0.14亿元,渔业产值2.47亿元,均与上年同期持平。
2.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回升,内销比重首次超外销。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2.13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1-2月提高1.5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保持领先。
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2.03亿元,增长9.7%,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0.7%,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
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2.00亿元,增长11.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3.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9.25亿元,增长10.8%,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2.8个百分点。
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55.21亿元,增长15.5%,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快7.5个百分点。
全市规上工业内销产值1318.10亿元,增长19.4%,内外销比例调整为51:49,内销比重首次超过外销。
3.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增速创八年来新高。
2014年东莞房地产状况回顾

二、住宅市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交:今年东莞住宅全年预计成交约5万套,面积约560万㎡,同比下滑26%。 价格:东莞住宅全年均价估计约9150元/㎡,同比上涨约4%。
1.价格坚挺原因分析
从近几年来看,东莞房价上涨趋势明显,低迷的楼市行情依然挡不住 房价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4)推动电商: 2014年8月东莞市印发《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扶持对象是电商销售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并给予电商 企业每年最高奖500万元,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支持电 商平台做大做强,逐步引导全市电商企业规范经营,鼓励建 立专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
5)扶持地产: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遇冷下,先后出台各项政策力保房地产市 场平稳运行,将普通住房价格标准进行上调、幅度大大高出 市场预期;取消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制15%下限,给予房企 更灵活的调价空间;取消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8倍”限额、 刺激购房需求;执行“认贷不认房”新政、释放积压已久的 改善型需求。
其中普通住宅约428万㎡,消化周期12个月, 存量较多的产品是70-100㎡的刚需户型,约占3成以上; 别墅消化周期约20个月,其中200-450㎡别墅居多,约占6成, 近期热销200㎡以下的小别墅库存量较低,仅有84套。
三、商业市场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截止目前为止,非住宅销量已达106万㎡,已经超过2007年以来的最高 水平,估计全年非住宅成交量将达110万㎡以上。
从成交的各物业类型来看,商铺是主角,约占半数以上,其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库产 品,商业性质的公寓产品和写字楼产品旗鼓相当,各占16%。
别墅产品成交份额明显上涨。
东莞市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东莞市产业现状分析报告一、东莞概况东莞,位於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位,又在穗深港经济带的中心位置上;既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粤港两地之间重要的经济走廊。
东莞市内发达的公路网将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
东莞1998年1月撤县设地级市,不设县共32个镇区,在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52万东莞人和600万外来劳动者。
此外,还有港澳臺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着名的侨乡。
东莞目前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和个体户总数高达21.56万家,其中工业企业总数21125家,而民营企业4645家,外商投资1173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4家在莞投资。
外向型带动及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的发展战略,使东莞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被誉为广东经济四小虎之首。
2002年,东莞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国内生产总值6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第一产业增加值32.5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71.17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268.59亿元,增长16.5%。
二、东莞经济结构特点1、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东莞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和区位优势,使东莞正成为国际性的制造基地;为数众多的制造企业,原料及产品两头在外,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异常紧密,使东莞经济外向型特点明显。
2002年,东莞外贸进出口额高达442.47亿美元,已连续七年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创汇总额146.51亿美元,其中贸易出口9.34亿美元,三资(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出口115.30亿美元,对外加工费16.71美元,非贸易创汇5.17亿美元。
另一方面,2002年,东莞的工业总产值达1601.6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1267.24亿元,占总产值的79.2%,由此可见外向型经济在东莞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2、以制造业为主东莞作为国际性的制造基地,制造业的发达不言而喻。
东莞市土地市场动态月报(2014年10月)

东莞市土地市场动态月报(2014年10月)目录⏹宏观经济概要⏹土地市场动态情况⏹房地产市场基本概况⏹综上总结中信地产东莞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开发部2014年10月31日东莞市土地市场动态月报(2014年10月)东莞市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政策方面,首套房“认贷不认房”,利率最低7折;9月份东莞市暂无成交地块,清溪镇新增一土地供应;1至9月土地市场起伏较大,6、7、8、9月份土地市场冷淡;9月,房地产市场迎来传统旺季,共签约商品房5134套,但1至9月成交量较去年大幅下滑。
一、宏观经济概要①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结构调整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数据显示:投资较稳定,消费略有好转,外贸出口好于全省,财税增速平稳,金融形势稳健;政策方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首套房“认贷不认房”,利率最低7折。
(一)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稳中有进前三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3.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半年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2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1.18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定,省重点项目进展较快①本报告宏观数据均来源于东莞市统计局,月度、季度数据更新至全市;年度数据更新至各镇区。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35.09亿元,同比增长13.6%。
其中工业投资279.89亿元,增长2.0%。
前三季度,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242.5亿元,占年度计划77.4%,同比增长7.1%。
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26项,完成投资104.3亿元,占年度计划86%,同比增长32.9%。
可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省重点项目进展较快。
(三)消费略有好转,外贸出口好于全省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54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东莞的今昔产业集聚变化

90年代不断吸引大量外来资本,才逐渐发展为全球最
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如今,恰恰因为对
外依存度很大,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最
大。这些曾经称其东莞经济半边天的支柱,自金融危
机之后,订单缩水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最大问题,不
少电子企业通过裁减人员或降低工资来维持企业自身
的生存。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型特征明显,从企业
力、便宜土地供给、宽松税收政
策及低环境保护成本等因素形成。
2021/4/9
11
2021/4/9
12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13
融合的试验田。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目
标是:短期目标为到2012年实现产值4500
亿元左右;中期目标为 到2015年实现产值
6900亿元左右,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由
2021/4/9 2012年的42.9%上升至44.5%。
8
现今:东莞将着手打造重大产业集聚 区
• 具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省 东莞市,当前正加快推进工业发
东莞的今昔产业集聚变化
n100503213 彭秀慧
2021/4/9
1
昔日
• 东莞市拥有的产业集群极多,如光电产业集
2021/4/9
群,纸品产业集群,塑胶化工产业集群,毛织 产业集群,家具出口业集群,电子产业集群, 汽配业集群,等等。然而电子产业集群在东莞 是最具规模的集群产业。人们常说,只要东莞 到深圳塞车,全球电脑市场将会受影响。这种 说法毫不夸张,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强发展 轴“穗”“深”“港”“经济走廊”中心的城 市,直至2008年调查报告显示,东莞市电子信 息产业总产值为3009 .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制 造业总产值为2775.01亿元,软件收入72.9亿元, 电信业务收入165.02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 5.4%。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01•【字号】东府〔2014〕46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4〕4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4年4月1日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扎实推进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攻坚之年。
全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和稳中提质的发展方针,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环境、建平台、上项目,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2014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8.7%;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5%和35%;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94%;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5%;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5%和1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8%。
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东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年经济增长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经济增速稳步上升。
初步测算,2013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为十二五以来最高增速。
第一产业下降0.3%;第二产业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长9. 4%。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预计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8%。
其中农业产值18.98亿元,增长2.1%;林业产值0.36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5.24亿元,下降14.3%;渔业产值7.47亿元,下降3.1%。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万亩,产量1.2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0.38万亩,产量38.26万吨。
生猪出栏23.25万头,下降18.8%;家禽出栏462.60万只,下降19.8%。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民营工业增长较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长13.0%;四大特色产业增长4.4%。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长17.4%,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4.6%。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6%,增速比全市水平快8.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2%。
民营工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529.89亿元,增长20.6%,比全市平均水平快9.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292.91亿千瓦时,增长3.6%。
3、投资较快增长,民营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为近6年来最快,增速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
2014年1-4月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4年1-4月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4年1-4月,广东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75.25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其中,项目投资3750.04亿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1825.21亿元,增长19.0%。
一、民间投资延续较高增速,外资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广东内源性经济完成投资4905.10亿元,增长20.8%。
其中,民间投资3203.20亿元,增长21.9%,增速比整体投资快4.7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比重为57.5%,占比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国有经济投资1326.82亿元,增长18.0%,增幅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256.22亿元,增长21.1%,增幅高于内源性经济投资0.3个百分点。
外源性经济投资670.16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1.5个百分点。
其中,港澳台商投资379.13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较上月收窄3.0个百分点;外商投资291.03亿元,增长1.2%,增幅同比减少25.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投资平稳增长,工业传统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4月,广东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68.09亿元、1674.77亿元和3832.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12.7%和19.3%。
表1 2014年1-4月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工业完成投资1668.08亿元,增长12.9%,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370.78亿元,增长13.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2.2%,占比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九大产业完成投资982.11亿元,增长10.3%,其中传统产业的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40.0%和36.4%。
图1 近两年广东工业投资增长情况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小幅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1825.21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较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
分工程用途看,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232.41亿元,增长13.0%,增幅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分别增长61.7%、51.2%和11.5%,同比分别提高18.8个、20.0个和5.5个百分点。
东莞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PPT课件

未来的挑战
• 处于产业链末端,附加值低 东莞加工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
下游和末端,没有独立从事研究开发能力 ,对母公司有很强的依附性,经济效益较 差。产业利润主要由外资收获,地方获得 的是税金、租金,而劳动者只获得少的可 怜的工资。
未来的挑战
• 民工荒,人力成本不断提高 廉价劳动力是东莞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2
之一,随着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 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相应的人力成本 也在提高,直接导致产品成本提高,竞争 力下降。
政策建议
• (一)规划引导 •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
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 管理水平。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 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 3.产业转型初步形成格局
东莞第二产业调整的三个方向:一是往 产业的高端走,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引 进产业服务链;三是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 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用第三产业发展 反带动和升级第二产业。
解决方案
• 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密集型转向高新行业。 • 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港口物流业。
解决方案
政策建议
• (二)金融支持 •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8.21•【字号】东府办〔2014〕80号•【施行日期】2014.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14〕8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21日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粤府〔2013〕96号),明确2014-2015年全市质量工作重点,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积极开展先进标准体系建设(一)积极发动企业参与先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关键技术和产品为核心,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LED照明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动企业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
力争到2015年,新参与制修订上述领域标准10项。
(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配合落实)(二)加大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做好物流、零售、餐饮等标准规划,在共同配送、人才服务和民政服务等领域争取制定地方标准。
到2015年,推动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市质监局牵头,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落实)(三)大力推动企业联盟标准建设在电子商务领域实施企业联盟标准,提高电子商务企业标准化水平,以标准为手段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企业数量〉3800家,总产业约1450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3500家,总产业约815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2000家,总产业约469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2437家,总产业约454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4000家,总产业约179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2200家,总产业约210亿元
拥有企业数量〉5000家,总产业约292亿元
20
PART2.3—东莞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核心 东莞在“一核、三带、多片区”的主导格局下
各镇区具体空间布局如下表:
产业类别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镇区
松山湖、南城区、塘厦镇、长安镇、石碣镇、清溪镇、 黄江镇 南城区、企石镇、常平镇、万江区、麻涌镇、虎门港 南城区、常平镇、东城区、高埗镇、东坑镇 松山湖、生态园、塘厦镇 松山湖、生态园
镇区经济的劣势—镇区体制对创新资 源整合能力不足
发展后劲不足 对外吸引力不足
黄江:五金、鞋业 虎门:纺织业 长安:五金、电子信息产业 塘厦:电子电器
清溪:电脑制造
14
PART2.2—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好于第二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并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 ,增长速度也从2010年的低谷逐步回升。 东莞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60.00% 4000
52.50%
50.00%
52.70% 48.20%
53.80%
3500 3000 2500 2000
46.90% 42.80%
49.40%
40.00%
30.00%
22%
20.00%
23.80%
1500
15.10% 9.30% 3.90% 6.70% 9.40%
1000 500 0 2007 2008 2009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2010 GDP占比 2011 产值增长率 2012 2013
从《规划》中,东莞为处东岸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承担着连接珠江口东岸广州-东莞-深
圳-香港城市带的连接环节和轨道交通集聚中心,起到交通枢纽作用; 深圳、东莞和惠州构成的珠江口东岸地区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万;在深 莞惠经济圈中,东莞常住人口800万,GDP超过5000亿,在深莞惠经济圈中仅次于深圳, 是深莞惠城市群发展的地方性中心;
;现代服务业产值1716.42亿元,占GDP32%。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东莞还处于 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需要靠技术进步、资本和规模经济等来驱动经济的
后续发展。
2013年东莞三产比例
第一产业, 0.3
2013年东莞产业GDP比例
先进制造 业, 17%
第三产业, 53.8
第二产业, 45.9
其他, 51%
在城市分工的层面上,东莞具备雄厚 的制造业基础,目前经济双转型态势 良好,具备了承接深圳产业迁移的实
力,将从产业异构、产业资源融合、
市场统一三方面推进一体化。
深圳
6
PART2.1—东莞产业升级的机遇
1
产业结构升级机会之一
2
产业结构升级机会之二
3
产业结构升级机会之三 ——文化创意
以广州、深圳、佛山为中 心,辐射带动东莞、珠海、 中山,打造珠三角工业设 计圈;以广州、中山为龙 头,打造珠三角动漫游戏 游艺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文 化创意产业基地,形成 “一圈两基地”的总体布 局。
2
PART2.1—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
产业发展呈A字型模式进行空间布局
3
PART2.1—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
三大经济圈以行政金融中心、沿海港口、先进研发制造为驱动力进行互通互补
4
PART2.1—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
结合各城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产业定位
5
PART2.1—东莞在一体化规划中承担的角色
后备发展镇区
太阳能光伏产业 LED产业 电动汽车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石龙镇、黄江镇、塘厦镇、寮步镇
万江区、凤岗镇、 东坑镇、麻涌镇、 长安新区
高技术服务业
松山湖、南城区、莞城区
21
PART2.3—主城区的产业规划
主城区由北部中心城区、中部同沙片区和南部松山湖片区三部分组成。
• 北部中心城区主要 承担行政、文化、 商业、居住、物流 等城市服务类功 能; 中部同沙片区以改 善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城市“绿 心”、提供休闲娱 乐度假场所为主要 职能; 南部松山湖片区是 制造业中心,承担 着全市高新技术产 业中心和技术中心 的职能。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7.10% 15.80% 8.90% 26.1% 30% 25% 20% 15% 10% 6.9%5% 0% -5% -10% -15% -20%
12.5% 8.6%
-16.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石碣、石龙:电子信息产业
高埗 :玩具
望牛墩:纺织服装 茶山:玩具、服装 主城区:服务业 寮步:电子信息产业 洪梅 :纸制品、玻璃 厚街、大岭山:家具
企石:光电科技 桥头:机械、印刷
镇区经济的优势—迅速积累资 本,形成单打冠军
低成本 高效率
常平:光电产业 大朗:纺织业
谢岗:五金、玩具
樟木头 :塑胶
0
PART2.2—第三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
随着产业升级转型,未来第三产业的在GDP中的占比仍会继续增长,第三 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将呈现增长态势,且人口素质将不断提高。
•
目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行业依然是第三产业 发展的主体。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改造,科研信息服务、综合技术 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研发、中介咨询、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新 兴现代服务业发展将会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20.09%
20.00%
19.02%
18.53%
500
17.89%
400
16.62%
15.00%
300 10.00% 200 5.00%
92.99
110.7
82.94
76.69
75.01
100
0.00% 2007 2008 就业人口(万人) 2009 第三产业人口(万人) 2010 第三产人口比例 2011
东莞将把电子信息、装备 制造、汽车、船舶、化工 (主要是精细化工)和节能 环保五大产业作为先进制 造的重点发展领域。构建 以广州、佛山、深圳和东 莞为主要节点的通用和专 用设备产业带
7
东莞产业发展现状
8
PART2.2—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2013年东莞GDP总量为54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GDP为66109元,增长9.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0.3%,第二产业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长9.4%。三大产业比
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电力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化工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拥有企业数量〉4200家,总产业约2227亿元
本土品牌企业
步步高、志成冠军、方正科技、中 亚电缆 领亚电子、南兴木工、金河田、东 阳光电等 以纯、远梦家用纺织品、搜于特等 金娃食品、广益食品添加剂、太粮 米业、圣心食品等 百顺纸品、宝建纸业等 智高文具、宝玛仕体育用品等 华辉家具、森盛家具、家居乐家 具、兆生家具等 广通化工、盛和化工、柏百顺石油 化工等
PART2.1—从产业发展角度研究东莞未来发展方向
1
PART2.1—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概述
•
发展思路:推进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强化市场导向 功能,打破行政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资源、集约发展,构建特色突出、错位
发展,分工协作、互补互促,空间集聚、布局优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
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化,提高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 • 发展重点: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优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 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等5大领域30个重点产业,构建布 局一体化的珠三角地区“530”产业体系。
2013
出口总额(亿元)
增长率
PART2.2—人民生活水平
• 2013年东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94元,增长8.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33251元,增长6.0%。从数据上来看,增长水平相对平稳,但考虑近年物价快速上涨的
因素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并无太大的改善。
PART2.2—东莞产业结构现状分布统计
现代服务 业, 32%
PART2.2—城市工业化阶段研判依据
PART2.3—东莞产业发展规划
东莞市产业发展是“一个核心区、三大经济带、五大产业集聚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规
划,以点带面,以中心辐射周边,促进我市高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一个核心区:以主城区与松山湖为整个东莞的产业核心区; • 三大经济带: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商贸经济带、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园区经济带、以 虎门港为核心的物流经济带; • 五大产业集聚地:以中心城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 松山湖北部工业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东莞生态园及特色产业集群镇 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虎门港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聚区;以东北埔田特色 农业组团、东南山地生态农业组团、中南科技农业组团、西北平原精品农业组团、 西南滨海湿地农业组团为主的现代农业集聚区。
PART2.2—出口及内需增长情况
• 2010年后东莞出口及内需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社 会零售总额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的波动较大,目前还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