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本概念 农药毒理学 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毒理学基本概念药理学ppt正式完整版
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临时每周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用于有蓄积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0.
0.
的物质(属法规管理名词) dose, MTD or LD0)
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RfD):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量的估计值。 ② 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
•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取决于接触的剂量和接 0.
暴露范围(margin of exposure, MOE ):人群暴露量的估计值与动物实验获得的NOAEL之间差异的大小 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ual no-effect dose, ED0):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暴露,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
LD50 (mg/kg) ⑤ 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估的重要内容
4. 毒效应
• 毒效应/作用(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本身或其代谢产 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生物大分 子成分相互作用,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又叫有害 作用(adverse effect)
• 毒效应是化学毒物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 表现,改变条件可能影响毒效应
某些化学物的LD50
物种
小鼠 小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经口 经口 经口 经口 皮下 腹腔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LD50 (mg/kg)
10000 4000 1500
900 150 100
5 2 1 0.5 0.1 0.003 0.001 0.00001
3.毒物
可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用于不可避免的污染物。
0.
0.
的物质(属法规管理名词) dose, MTD or LD0)
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RfD):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量的估计值。 ② 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
•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取决于接触的剂量和接 0.
暴露范围(margin of exposure, MOE ):人群暴露量的估计值与动物实验获得的NOAEL之间差异的大小 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ual no-effect dose, ED0):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暴露,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
LD50 (mg/kg) ⑤ 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估的重要内容
4. 毒效应
• 毒效应/作用(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本身或其代谢产 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生物大分 子成分相互作用,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又叫有害 作用(adverse effect)
• 毒效应是化学毒物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 表现,改变条件可能影响毒效应
某些化学物的LD50
物种
小鼠 小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鼠 大经口 经口 经口 经口 皮下 腹腔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LD50 (mg/kg)
10000 4000 1500
900 150 100
5 2 1 0.5 0.1 0.003 0.001 0.00001
3.毒物
可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用于不可避免的污染物。
《农药毒理学》课件
不同种类的农药对靶标生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如某些农药主要影响靶标生物的神经传导,而另一些农药 则主要影响靶标生物的免疫系统。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致毒机理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致毒机理主 要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
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靶标生物在短时 间内接触高浓度农药后所表现 出的中毒症状,如痉挛、抽搐
此外,农药毒理学还涉及到毒理学、生物学、 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2023
PART 02
农药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
REPORTING
பைடு நூலகம்
农药的吸收
皮肤接触
农药通过皮肤接触被吸收进人体 ,这是农药吸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皮肤接触的量与农药的种类、 浓度、暴露时间和环境因素等有
评价方法
03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长时间接触农药后的症状、体征、死亡情
况等,评估农药的慢性毒性。
2023
PART 04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 制
REPORTING
农药与靶标生物受体的相互作用
农药通过与靶标生物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实现对靶标生物的调控。
农药与靶标生物受体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同农药针对不同的受体,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农药的安全性和风险性,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
农药毒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农药对 生物体的毒害作用及其机制,为农药 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 据。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推动农药 工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农药的 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2023
农药毒理学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致毒机理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致毒机理主 要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
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靶标生物在短时 间内接触高浓度农药后所表现 出的中毒症状,如痉挛、抽搐
此外,农药毒理学还涉及到毒理学、生物学、 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2023
PART 02
农药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
REPORTING
பைடு நூலகம்
农药的吸收
皮肤接触
农药通过皮肤接触被吸收进人体 ,这是农药吸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皮肤接触的量与农药的种类、 浓度、暴露时间和环境因素等有
评价方法
03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长时间接触农药后的症状、体征、死亡情
况等,评估农药的慢性毒性。
2023
PART 04
农药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 制
REPORTING
农药与靶标生物受体的相互作用
农药通过与靶标生物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实现对靶标生物的调控。
农药与靶标生物受体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同农药针对不同的受体,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农药的安全性和风险性,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
农药毒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农药对 生物体的毒害作用及其机制,为农药 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 据。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推动农药 工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农药的 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2023
农药毒理学
毒理学基本概念 ppt课件
患病率<5%或 症状发生率高 ≥20%
脱离接触后,可 基本治愈 可疑人体致癌物
<0.1
0.1-
1.0-
>10
第三节 毒效应谱、毒作用类型及生物学标志
毒作用(toxic effect)
官、组织、细胞、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生物学反应 特点
进入机体的化学物及其代谢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剂量, 并停留一定时间,与靶(器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 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 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在日常可能接触的途径和剂量下,即能对机体发 生损害的化学物可称为毒物。
任何一种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毒物与非毒物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
第一节 毒物、毒性及接触特征
苯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多次重复 接触则损害骨髓造血系统
第二节 毒物分类
按Hale Waihona Puke 途及分布范围分类 工业毒物
农用化学物 环境污染物 食品添加剂 日用化学品 药物和医疗用品 生物毒素 军事毒物 放射性元素
生产原料 辅剂 中间体 化肥 杀虫剂 除草剂 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化合物 糖精 香精 食用色素 防腐剂 化妆品 清洁与洗涤用品 药物 杀虫剂 造影剂 动物毒素 植物毒素 细菌毒素 芥子气 铀235 贫铀238 氡
分为4期,5个阶段,还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
• 正常调节 • 功能紊乱 • 疾病 • 死亡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死亡
第三节 毒效应谱、毒作用类型及生物学标志
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
农药毒理学PPT
长期蓄积在脂肪里,DDT以
60%DDE形式贮存
DDT进入人体内后, 在哺乳动物体内可经肝 脏转化成毒性比DDT低 的DDD和DDE以及无毒 的DDA。人体内的DDA 是DDT经DDD转化形成 的。在人体内DDD及 DDA的生成极缓慢, 主要以DDT和DDE 的形式蓄积于脂肪 组织。
DDT与神经模 上的受体部位
作用
DDT结构中的三
氯乙烷侧链则置 于膜孔道中
体 结 构 互 补
目 前 认 为 ,
,
分子结构中带有对位氯 的苯环以范德华力从一 定的方向插入到受体脂
是 毒 作 用 的 基 础 。
分 子 与 神 经 膜 上 受
蛋白中,造成膜结构扭
曲
农药毒理学PPT
DDT
1.2对酶活性的影响
有机磷农药
呼吸道 皮肤
机体
多数有机磷农 药具有高度的脂 溶性,可经呼吸 道、消化道及皮 肤接触而进入人 体内
全身组织
农药毒理学PPT
1.2有机磷农药的代谢方式
氧化、水解、脱胺基、脱烷基、还原、侧链氧化
1.2.1氧化作用 (1)氧化脱硫反应
抗胆碱酯酶活性 增高,毒性增强
P=S
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使昆虫致死。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药效稳定、 防 治面较广的 Bt工程 菌剂,是当前生物农 药发展的新趋势。
杀灭害虫效 果良好且对 人畜安全, 对天敌无伤 害,较难产 生抗药性
我国采用利尿激素 基因、 昆虫保幼激 素酯酶基因、 Bt杀 虫蛋白基因、 蝎神 经毒素基因等构建 的重组病毒杀虫剂
世界上含量最高的 昆虫病毒杀虫剂每 克原药中病毒含量 高达5000亿个病毒 粒子—在中国诞生
1、有机氯农药对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等酶具有诱导作用。DDT诱导产生 较多的脱氯化氢酶加速其转化为DDE的 过程,致使肝细胞肿大,影响其他药物 的代谢。
60%DDE形式贮存
DDT进入人体内后, 在哺乳动物体内可经肝 脏转化成毒性比DDT低 的DDD和DDE以及无毒 的DDA。人体内的DDA 是DDT经DDD转化形成 的。在人体内DDD及 DDA的生成极缓慢, 主要以DDT和DDE 的形式蓄积于脂肪 组织。
DDT与神经模 上的受体部位
作用
DDT结构中的三
氯乙烷侧链则置 于膜孔道中
体 结 构 互 补
目 前 认 为 ,
,
分子结构中带有对位氯 的苯环以范德华力从一 定的方向插入到受体脂
是 毒 作 用 的 基 础 。
分 子 与 神 经 膜 上 受
蛋白中,造成膜结构扭
曲
农药毒理学PPT
DDT
1.2对酶活性的影响
有机磷农药
呼吸道 皮肤
机体
多数有机磷农 药具有高度的脂 溶性,可经呼吸 道、消化道及皮 肤接触而进入人 体内
全身组织
农药毒理学PPT
1.2有机磷农药的代谢方式
氧化、水解、脱胺基、脱烷基、还原、侧链氧化
1.2.1氧化作用 (1)氧化脱硫反应
抗胆碱酯酶活性 增高,毒性增强
P=S
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使昆虫致死。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药效稳定、 防 治面较广的 Bt工程 菌剂,是当前生物农 药发展的新趋势。
杀灭害虫效 果良好且对 人畜安全, 对天敌无伤 害,较难产 生抗药性
我国采用利尿激素 基因、 昆虫保幼激 素酯酶基因、 Bt杀 虫蛋白基因、 蝎神 经毒素基因等构建 的重组病毒杀虫剂
世界上含量最高的 昆虫病毒杀虫剂每 克原药中病毒含量 高达5000亿个病毒 粒子—在中国诞生
1、有机氯农药对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等酶具有诱导作用。DDT诱导产生 较多的脱氯化氢酶加速其转化为DDE的 过程,致使肝细胞肿大,影响其他药物 的代谢。
毒理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主要由于基因多态性,而与免疫性超敏反应无关
(1)肌肉松弛剂丁二酰胆碱能迅速被血清胆碱酯酶分
解。但有些病人缺乏这种酶,当接受一个标准治疗剂 量的丁二酰胆碱后,可出现较长时间的肌肉松弛甚至 呼吸暂停。 (2)对亚硝酸盐和其它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外源 化学物异常敏感的人,其体内则缺乏NADH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酶。
剂量-质反应关系 (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剂量与引起的生 物学作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两种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物与机 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35
剂量-反应曲线
对称S形曲线
S形曲线
非对称S形曲线
直线 双曲线
36
28
生物学标志的重要作用
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暴露水平; 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暴露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
系,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 量暴露下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人群低剂量暴 露的危险度;
易感性标志可鉴定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
应在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中予以充分的考虑。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 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主要见于过敏性体质及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是由化学物质的突然释放导致的,包括
血液和组织细胞中的组胺。
特异性过敏性体质人群的血清里IgE免疫球蛋白
含量高出正常人几倍到几十倍,是患者发生急性 荨麻疹的内在致病因子。
22
特异体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23
四、生物学标记
分类
暴露标记(biomarker of exposure)
主要由于基因多态性,而与免疫性超敏反应无关
(1)肌肉松弛剂丁二酰胆碱能迅速被血清胆碱酯酶分
解。但有些病人缺乏这种酶,当接受一个标准治疗剂 量的丁二酰胆碱后,可出现较长时间的肌肉松弛甚至 呼吸暂停。 (2)对亚硝酸盐和其它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外源 化学物异常敏感的人,其体内则缺乏NADH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酶。
剂量-质反应关系 (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剂量与引起的生 物学作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两种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物与机 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35
剂量-反应曲线
对称S形曲线
S形曲线
非对称S形曲线
直线 双曲线
36
28
生物学标志的重要作用
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暴露水平; 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暴露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
系,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 量暴露下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人群低剂量暴 露的危险度;
易感性标志可鉴定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
应在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中予以充分的考虑。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 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主要见于过敏性体质及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是由化学物质的突然释放导致的,包括
血液和组织细胞中的组胺。
特异性过敏性体质人群的血清里IgE免疫球蛋白
含量高出正常人几倍到几十倍,是患者发生急性 荨麻疹的内在致病因子。
22
特异体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23
四、生物学标记
分类
暴露标记(biomarker of exposure)
农药毒理学概论 ppt课件
因此,了解农药的毒性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8
3、农药的毒性
1)毒性
毒性(Toxicity)实际上就是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力。常以大 鼠通过经口、经皮、吸入等方法给药测定农药的毒害程度,推测 其对人、畜潜在的危险性。
(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指农药一次大剂量或24h内多次小 剂量对供试动物(如大鼠)作用的性质和程度。经口毒性和经皮毒性 均以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单位为mg/kg, LD50指杀死受试动物一 半个体所需的剂量。而吸入毒性则以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示;单位为 mg/L或mg/m3,显然,某种农药的LD50值或LC50值越小,则这种农 药的毒性越大。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药的定义及相关基本概念
❖ 1、农药的定义 ❖ 2、农药的分类 ❖ 3、农药的毒力、毒性 ❖ 4、农药的残留与残毒 ❖ 5、农药残毒的主要危害
0
1、农药的定义
1
农药(Pesticide;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 cal)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 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 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是指在农业生产 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 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 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12
3、农药的毒性
(3)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指农药对 供试动物长期低剂量作用后产生的病变反应,给药期限 为1~2年,主要评估农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风险。 除常规的病理检测、生理生化检测外,还要对其后代的 遗传变异、累代繁殖等进行观测。
8
3、农药的毒性
1)毒性
毒性(Toxicity)实际上就是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力。常以大 鼠通过经口、经皮、吸入等方法给药测定农药的毒害程度,推测 其对人、畜潜在的危险性。
(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指农药一次大剂量或24h内多次小 剂量对供试动物(如大鼠)作用的性质和程度。经口毒性和经皮毒性 均以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单位为mg/kg, LD50指杀死受试动物一 半个体所需的剂量。而吸入毒性则以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示;单位为 mg/L或mg/m3,显然,某种农药的LD50值或LC50值越小,则这种农 药的毒性越大。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药的定义及相关基本概念
❖ 1、农药的定义 ❖ 2、农药的分类 ❖ 3、农药的毒力、毒性 ❖ 4、农药的残留与残毒 ❖ 5、农药残毒的主要危害
0
1、农药的定义
1
农药(Pesticide;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 cal)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 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 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是指在农业生产 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 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 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12
3、农药的毒性
(3)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指农药对 供试动物长期低剂量作用后产生的病变反应,给药期限 为1~2年,主要评估农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风险。 除常规的病理检测、生理生化检测外,还要对其后代的 遗传变异、累代繁殖等进行观测。
第2章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其中具有商业用途 已投入市场和使用者 包括工业用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 农药、化妆品 药品
超过 65 万种 约 7 万种 约 5 万种 约 1 万种 各约 4000 种 约 2000 种
2020/9/28
6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类
1.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 剂等;三聚氰胺事件
在通常情况下,因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质含有氮, 因此凯氏定氮法能准确测定蛋白质含量。但是如果往样品 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质,就可以造成凯氏定氮法的蛋白质 含量虚高。
2010年乳品新国标:在生乳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 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
10
三聚氰胺的影响层面
2020/9/28
4
毒物(poison):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 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 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020/9/28
5
2. 毒物的分类
人类最早接触的毒物是主要是动物植物中的天然毒素。而十 九世纪以来,大量化学合成品进入人类生产生活领域,人类 接触的毒物种类迅速增加。2002年登记注册的化学物质总数 为40718818 种,全球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品1500-2000 种。
2020/9/28
7
苏丹红
苏丹红Ⅰ、Ⅱ为三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人类未证实; 苏丹红Ⅲ、Ⅳ为三类致癌物,但其代谢产物为二类致癌物,
即人类可能的致癌物。
2020/9/28
8
三聚氰胺问题
三聚氰胺分子式是C3H6N6,含氮量为66.6%。三聚氰胺是 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 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
毒理学基本概念药理学课件
要点二
监测受试者的生理变 化
毒理学研究可以监测受试者在试验过 程中的生理变化,包括血液生化指标 、心电图、体重、呼吸、体温等指标 ,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要点三
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 性
通过临床试验中的毒理学研究,可以 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包括对器官 和组织的损害,以及对人体生理功能 的影响。
0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THANK YOU
药物致癌的毒理学研究是对药物导致癌 症的机制和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该研究通过对动物和人类进行实验,评估 药物的致癌性。实验中,动物被给予不同 剂量的药物,观察其是否出现肿瘤。同时 ,还需要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蓄积等进 行研究,以评估其对人体的风险。
案例二:药物安全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结词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药品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 可分为已知、可疑、未知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
重点监测法
对特定人群、特定药物、特 定疾病进行监测,以发现药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 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随 血流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03
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临床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 ,包括对药物的急性毒性、长 期毒性、生殖毒性、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等方 面的评价。
案例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实例
要点一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
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
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2021/1/27
12
毒作用及其分类
❖ 局部与全身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 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源化 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 生的损害作用。
2021/1/27
25
生物学标志
接触标志
效应标志
暴露 吸收剂量 靶剂量 生物学效应 健康效应
易感性标志
图2 从暴露到健康效应的模式图和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2021/1/27
26
生物学标志
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研究生物学标志并 推广到人体和人群研究,生物学标志可能成为评 价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健康状况影响的有力工具。 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暴露水平; 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暴露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 系,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 量暴露下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人群低剂量暴 露的危险度; 易感性标志可鉴定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应在危 险度2评021/价1/27和危险度管理中予以充分的考虑。27
毒理学基本概 念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二节 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质反应关系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2021/1/27
2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 用
毒物及其分类
毒性及其分级
毒作用及其分类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效应谱
靶器官
生202物1/1学/27标志
2021/1/27
22
生物学标志
❖ 接触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
▪ 是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 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 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 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 体内剂量标志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即内剂量或靶剂量。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 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 平。
32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质反应关系
•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 概念。在毒理学研究中,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 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2021/1/27
33
剂量-反应曲线
➢ S形曲线
➢ 直线 ➢ 抛物线
对称S形曲线 非对称S形曲线
2021/1/27
13
毒作用及其分类
❖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接触外源 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在停止 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 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2021/1/27
①该器官的血液供应;
②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
③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
④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
⑤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⑥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⑦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
⑧毒物2021与/1/2特7 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
21
生物学标志
➢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biological marker) 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 液的化学物质即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 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early biological effect)、 结构和/或功能改变(altered structure/function)、 及疾病(disease)三类标志物。
2021/1/27
24
生物学标志
❖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 质反应 (quantal response) 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 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属于计数资料,没 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 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 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
2021/1/27
31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质反应关系
▪ 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可以反映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
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产物含量。
2021/1/27
23
生物学标志
❖ 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
▪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 的异常 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 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2021/1/27
29
量反应与质反应
反应(response)
指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类。
2021/1/27
30
量反应与质反应
❖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通常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 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 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这类效 应称为量反应。
3
毒物及其分类
• 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 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
2021/1/27
4
毒物及其分类
•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2021/1/27
5
毒性
• 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 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是指 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 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又称靶剂量(target dose)或生物有
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
毒效应谱
➢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
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甚至死亡
2021/1/27
19
靶器官
➢ 靶器官 (target organ):
▪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 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 的指标。如外源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基 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环境因素作为应激原时, 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 映机体的易感性。
▪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2021/1/27
10
• 毒作用的分类: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局部与全身作用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过敏性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毒作用及其分类
2021/1/27
11
毒作用及其分类
❖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 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 即刻毒性作用。
14
毒作用及其分类
❖ 过敏性反应: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称变态反应(a11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 疫反应。
❖ 特异体质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都属于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 生物学作用。而在生物学作用中,量的变化往往引起质的 变化,所以非损害作用与损害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对意义。 有时难以判断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作用是非 损害作用还是损害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将不断出 现新的概念和方法,有可能过去认为是非损害作用的生物 学作用,会重新判断为损害作用。因此,应充分地认识到 对损害20作21/用1/2与7 非损害作用判断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18
2021/1/27
34
2021/1/27
35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致死剂量 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 毒作用带
2021/1/27
36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 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 需要较大的剂量,才呈现毒性。但是一个物质 的“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也是相对 的,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 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 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 挥毒2性021/,1/27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6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