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教学设计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水的三态活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通过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些科学术语(沸点、熔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及其各自的定义。
3.通过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能选择适当的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日常现象,强化应用科学术语的意识。
4.通过用粒子模型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理解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2.用实验数据来说明冰熔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知道熔点和沸点的含义。
3.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水、冰块、烧杯、多媒体影像播放器实物投影仪
活动二:碎冰块、热水、温度计、漏斗、烧杯、铁架台和铁夹、电子停表、酒精灯、平底烧瓶、带孔铁片、石棉网、玻璃片(或瓷砖、镜子)、三脚架、坩埚钳活动三:实物投影仪
活动四:实物投影仪(或电脑)
【资源】工作纸、图片(或水的三态变化粒子模型FLASH课件)、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影像资料、水的凝华(制霜)实验录像
【活动设计】
活动一:水的表现形式分类
活动目标:
◆观察、欣赏自然界水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说一说画面中各种水的表现形式。按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辨别水的形态,并给水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类,
◆说说自然界中这些水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直接从形态上归纳出水的各种形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活动二:认识水的性质
活动目标:
1.从冰的熔化实验中,知道熔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熔点的概念及一般冰的熔点是0℃。
2.从水的沸腾实验中,知道沸腾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沸点的概念及一般水的沸点是100℃。
3.通过实验条件的分析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
4.通过观察水的液化,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5.通过水的凝固家庭实验的回顾和分析,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6.通过录像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交流,知道凝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7.通过阅读,举例,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写出水从固体到液体的变化名称,知道科学术语“熔化”。
◆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观看书中装置图,讨论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记录数据。
◆交流现象、数据及分析数据,知道熔化过程和熔点的定义,知道一般冰的熔点是0分析某些小组数据异常的原因。经过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
◆小组用温度计熔化后烧杯中水的温度。学生知道只有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能上升。(当然这一步骤也可以不做。)
◆小组进行“沸腾”实验:根据开展“熔化”实验过程,开展实验,知道沸腾、沸点和水的沸点,讨论得到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
◆小组进行“液化”实验:根据书中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开展实验,用手测试
玻璃片的初始温度、沸腾水的烧杯口水蒸气的温度,按照书本步骤(b)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知道水遇冷液化及液化这一科学术语。
◆课前按照课本进行“凝固”的家庭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课堂交流实验现象,知道液体遇冷变成固体的凝固现象。知道凝固这一科学术语。
◆阅读书本,知道凝固点的定义以及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含义,并例举生活实例。
◆写出变化名称,会出现“融化”、“熔化”、“溶化”,把学生的思维、原有认识暴露,告诉“溶化”是错误的写法。其中“熔化”是这一过程的科学术语。在此活动最后,关于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后,学生对为何是“熔化”而不是“溶化”会有更好的理解。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蒸气遇冷(0℃以下)会结冰。
(1)谈话:今天你们桌上的金属罐内都装有冰块,这些冰是什么变的?水能变成冰,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吗?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来观察一下。
(2)讨论实验方法。
(3)指导实验:
①一只罐内加少许水,另一只罐内冰上撒上30%的食盐。
②观察两金属罐的壁上各有什么出现,同时测量一下两罐内的温度。(观察时,不要对罐壁呼出气体。)
(4)汇报实验结果。
(5)师生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当遇冷在0℃以下时便会结成冰
2、认识雪和霜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0℃以下时会凝结成冰。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一事实,推想一下,下雪是怎么回事吗?
(2)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比较雨和雪成因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5)根据露形成的过程,推想霜的形成,说说露和霜的成因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6)小结:雪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0℃以下时结成的小冰晶,雪
是从高空中落下的,而霜是地面上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冷的物体上的。
3、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
(1)谈话:我们学习关于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图示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变化条件吗?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组的图解。
(4)师生共同评议图解,提示学生注意,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着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的,说明冰、冰晶也能直接汽化变成水蒸气的。
(5)小结:冰吸收热量后可以变成水,水吸收热量后变成水蒸气,冰吸收热量也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放出热量变成水,水放出热量变成冰,水蒸气放出更多热量后也能直接变成冰。
4、研究水的三态变化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1)分组讨论:①利用水可以结成冰,冰在0℃C以下,可以用来保存食品、药品;②蒸汽机是利用水可以变为水蒸气,用蒸气作为动力;③蒸馏水是利用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来净化水。
(2)思考:你们还知道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启发学生从水的三态变化中了解人们是怎么利用水吸热和放热的。如夏天在地面上洒水,达到降温目的,冬天使用暖气等。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