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水的三态变化》,属于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各态之间的转化。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图片、图表和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水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各态之间的转化规律,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各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各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水、冰块、加热器等。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视频等。

3.准备相关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有哪些特点?水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水的三态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向学生介绍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各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转化规律。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认识水的重要性。

2.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难点】帮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准备 【器材】活动一:学生撰写的散文诗歌“我是一滴水”,自然界水循环的音像资料 活动二:热水瓶、热水、玻璃片、冰块、大小烧杯各1个、表面皿 活动三:玻片2个、胶头滴管2个、酒精灯、烧杯2个、池塘水、试管夹、显微镜【资源】工作纸 四、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情景1 录像展示 活动 探究云雨雾形成实验水循环的意义活动 诗歌 朗诵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问题观察思考后提出活动 水质循环 前后变化【活动设计】活动一:我是一滴水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在诗歌朗诵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认知水平,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活动二: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活动目标: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水循环在自然界的意义活动目标: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五、训练与评价【举例】“活动工作纸”(见下表)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活动目标:1.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活动器材:热水瓶、热水、玻璃片、冰块、大小烧杯各1个、表面皿活动方案:(请把你设计的试验器材组装图绘制于下表)活动结果:云、雨、雾的主要形成因素是:云、雨、雾的主要区别是:。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水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疑问。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水的不同状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的现象和原因。

2.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4.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蒸发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水的三态变化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件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件

冰是
态水。水蒸气是
态水。
4.影响水三态改变主要原因是
__温__度__改_变_______。
第9页
二、当好小法官:
(1)水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
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 )
(2)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但冰不能直接变成
水蒸气。( × )
(3)把一块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变成水,就
永远不会降低。( × )
水三态改变
第1页
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三种存在形态, 它们之间是怎样改变呢?
水蒸气 (气态)
水 (液态)
遇冷 受热
冰 (固态)
第2页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温度就是水冰点。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冰点是0℃。
第3页
严寒冬季,晾在院子里衣服很快就 会结冰,不过冰没有化成水,衣服 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冰变成了水蒸气
第4页
水蒸气 (气态)
水 (液态)
遇冷

受热
(固态)
水三态改变主要取决于 ____温__度__改变。
第5页
水三态改变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人鱼ຫໍສະໝຸດ 工冷降冻









水三态改变现有有利一面,也有有害一 面。
第6页
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三态改变?
鱼冷冻保鲜、晒盐、蒸馒头、人工降雨
第7页
地球南、北两极处处是厚厚冰层。当前, 地球气温逐步升高,使南北两极冰雪融化 加速,海平面上升。假如这种现象连续下 去,将会造成什么样后果?
会淹没一些沿海地域,企鹅、北极熊等 极地动物将失去家园,死亡甚至灭绝。
第8页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证据;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小组准备::烧杯、冰块、凉开水、温度计、橡皮塞、温度计、试管。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水是万物之源。

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你能举例说明吗?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老师进行引导并总结。

看来同学们平时对生活观察都很细致,下面就来让我们总结一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吧!(二)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及变化给大家展示几幅图片,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

(1)我们冬天看见的冰是水的固态。

(2)早晨看见的露水是水的液态。

(3)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水的气态。

总结: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课题:《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播放:《冰融化成水》、《冰雪融化(二)》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冰、水、水蒸气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学生回答。

(通过蒸发、沸腾、凝结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初步了解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凝结成水;水能结成冰,冰会化为水等。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呢?学生猜想。

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实验:探究水的冰点实验器材:烧杯、冰块、凉开水、温度计、橡皮塞、温度计、试管。

《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里的水循环ppt获奖课件

《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里的水循环ppt获奖课件


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 一个人 应该一 分为二 ,华歆 不专心 读书, 追求富 贵,但 也有可 取之处 ,就像 我们今 天所学 文中他 救人救 到底的 态度十 分令人 敬佩。

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 应该是 一分为 二的, 纪要学 习文化 知识, 也要学 习做人 的道理 。希望 同学们 做到重 诺守信 ,言行 必果!
水的三态变化
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三种存在形态,它们之间 是怎样变化的呢?
水蒸气 (气态)

遇冷

(液态)
受热
(固态)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冰点是0℃。
寒冷的冬季,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很 快就会结冰,但是冰没有化成水, 衣服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冰变成了水蒸气
二、当好小法官: (1)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2)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但冰不能直接变成水 蒸气。( ×) (3)把一块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变成水,就永 远不会减少。( ×) (4)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以下时就能结冰。 (√ ) (关系5)。水(的三态√ 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
会淹没一些沿海地区,企鹅、北极熊等 极地动物将失去家园,死亡甚至灭绝。
一、填一填: 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 冰点 。 2.冰变成水或水蒸气时都需要 吸热 。 3.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 冰是 固 态的水。水蒸气是 气 态 的水。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__温__度__的_变__化_____。
水蒸气 (气态)

遇冷

(液态)
受热
(固态)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word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word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课《水的三态变化》word教案健康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目标:1、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学会观看实验过程,能用语言描述观看到的现象。

2、引导幼儿体验探究与发觉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学会观看实验过程活动难点:能用语言描述观看到的现象。

活动预备:1、课件:《小水滴旅行记》2、幼儿操作:《小水滴旅行记》、《设计节约用水标志》3、冻有小玩具的冰块若干、酒精灯、烧杯、火柴、热水、玻璃板。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在炎热的夏季,你们最喜爱吃什么避暑?(引导幼儿说出冰糕、雪糕等)师:请幼儿说说喜爱吃的缘故。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2、师幼共同小结:因为雪糕、冰糕等专门凉,既凉快又解渴。

二、感知、讨论1、教师把冰块发给每位幼儿,请幼儿摸一摸,感受一下冰,并说说冰的特点。

2、引导幼儿摸索:冰是如何样形成的?3、教师小结:水遇冷变成冰。

当温度降到0度以下时,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冰,并不能流淌。

四、游戏:冰中取宝1、出示冰中的玩具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样取宝师:谁能关心老师把冰中的玩具取出来?(激趣)2、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取宝。

3、幼儿摸索:假如把冰块放进热水里,是否能更快地取出玩具?4、幼儿操作实验,观看冰变成水的过程。

五、实验1、加热实验教师:并加热变成水,水加热后又会变成什么呢?教师操作:把冰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引导幼儿观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2、遇冷实验请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的上方(不要离得太近,以免烫伤),直观感知水蒸气是热的。

3、教师出示玻璃板,让幼儿触摸,直观感知玻璃板是凉的。

讨论:白色上升的气体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凉的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4、教师把玻璃板放置水蒸气的上方,请幼儿观看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幼儿观看并用语言描述自己观看到的现象。

六、观赏请幼儿观赏《小水滴旅行记》,进一步明白得水的三态变化。

七、操作指导幼儿完成《小水滴旅行记》(《幼儿操作),按照小水滴旅行的过程做出标志,进一步明白得水的三态变化。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有。

水在自然界持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动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思考相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初步认同物质是持续变化的。

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能够互相转变。

烧杯10个、铁架台(带铁圈)10副、石棉网10张、酒精灯10个、火柴10盒、平底烧瓶10个、小冰块(约8-10cm3)若干(至少10小块)、冷自来水若干。

教学过程一、水的各种形态1、水在自然界以哪些形式存有?生:雨水、冰块、雾、露水、雪、霜(此点不一定能说出)……。

教师表现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图片。

2、这些存有形式概括起来说就是水在自然界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出示课题:水的三态变化3、水的三态又有什么区别呢: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二、水的三态变化4、水的三态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小组讨论,汇报。

5、学生实验:(1)水由固态向液态是怎样转化的?(温度上升到0摄氏度以上)水由液态向气态又是怎样转化的?(达到100摄氏度的沸点)怎么做这个实验?(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实验目的,玻璃器材要注意安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时要预热,认真观察,仔细填写实验记录单)?(3)讲解如何填写实验记录单。

(4)液态水又是怎样转化为水蒸气的呢?(提醒学生,水蒸气是不能看见的。

煮饭、烧水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结果)板书:水的三态变化“三角”转化图6、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现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界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水循环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难点:水循环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如雨、雪、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探究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蒸发、凝结、降水等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水循环的原理。

4.知识讲解:讲解水循环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理解水循环对自然界的影响。

5.应用拓展:讨论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展示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同时在板书中标注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影响。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_0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水的三态变化》优质课_0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水的三态活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通过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些科学术语(沸点、熔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及其各自的定义。

3.通过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能选择适当的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日常现象,强化应用科学术语的意识。

4.通过用粒子模型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理解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2.用实验数据来说明冰熔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知道熔点和沸点的含义。

3.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器材】活动一:水、冰块、烧杯、多媒体影像播放器实物投影仪活动二:碎冰块、热水、温度计、漏斗、烧杯、铁架台和铁夹、电子停表、酒精灯、平底烧瓶、带孔铁片、石棉网、玻璃片(或瓷砖、镜子)、三脚架、坩埚钳活动三:实物投影仪活动四:实物投影仪(或电脑)【资源】工作纸、图片(或水的三态变化粒子模型FLASH课件)、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影像资料、水的凝华(制霜)实验录像【活动设计】活动一:水的表现形式分类活动目标:◆观察、欣赏自然界水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说一说画面中各种水的表现形式。

按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辨别水的形态,并给水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类,◆说说自然界中这些水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直接从形态上归纳出水的各种形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活动二: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目标:1.从冰的熔化实验中,知道熔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熔点的概念及一般冰的熔点是0℃。

2.从水的沸腾实验中,知道沸腾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沸点的概念及一般水的沸点是100℃。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知识,明白水是可再生的资源,要好好保护。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水循环的详细过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难点: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水循环实验器材。

3.教材、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如雨、雪、河流等,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的。

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水循环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从地面蒸发、形成云、降落为雨或雪、流入河流和湖泊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蒸发、降水等过程。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水循环的过程。

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水循环知识,强调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2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变,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讨论他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

本课既是小结课,又是对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过程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学情分析1、学生对于水的三态和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无法建立联系。

如问卷中问道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时, 100%的孩子都回答----液态、固态、气态。

但我再接着问自然界中是如何具体阐述的?比如说云,孩子们一下就会说到雾、雪、霜等现象。

而对于雾、雪、霜这些现象具体该对应水三态中的哪一种,学生错误百出。

2、学生还有有较多错误的前概念,并且根深蒂固。

如三年级的学生水蒸气的理解是有误的,都认为烧水的白气是水蒸气,只有23%的孩子认为冬天呼出来的气不是水蒸气,第四题大部分的同学只能正确的回答出冰是怎么形成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想起我正在执教的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内容,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都分不清白气或水蒸气,还有部分孩子认为雪和霜是由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冰。

这些问题都说明错误的前概念已经深深的烙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通过具体形象的、直观的实验去克服他们深入脑海的前概念。

3、三年级的孩子大概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于故事、图片,直观的实物更乐于接受,因此,模拟常见的霜、雪以及简单直观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人教版科学六上《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上《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上《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人教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掌握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水的三态变化现象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及其原因。

2.难点: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转化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基本知识。

2.实验法:观察和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实验。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

4.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容器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水的三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中存在哪些状态?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定义及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转化过程。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冰晶附着在地面和植物上。冷冻灾害。 • 露:地面附近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在植物上
液化成小水滴。缺水地域为植物提供水 • 雹:冰雹是由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遇冷聚
集而形成。常造成机械破坏,为灾害。
第16页
拓展延伸:
二.怎样在沙漠中生存?没有水时怎么办? 1.挖一个10cm深,直径为30cm洞 2.在洞中央放一个洁净塑料杯 3.用一块洁净塑料薄膜将洞盖住,用石头 固
• 云成因:水蒸汽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逐 步上升到高空,因为高空大气温度低,空 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聚集 云和雾形成相同点: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成小水滴过程。
• 云和雾形成不一样点:云形成在高空,雾 形成在低空。
• 云和雾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 云:影响光照,形成雨雪雹。观察云改变
升华
熔化
沸腾


水蒸气
凝固
液化
凝华
第2页
思索题:
• 实际生活中哪些天气现象与水三态改变相 关?
第3页
思索题:
• 它们分别属于水什么状态? 雾、云、雨、露、霜、雪、雹
液态
固态
云和雾是怎样形成? 为何会有雨和雪?
第4页
云和雾是怎样形成
• 雾成因:夜里,因为没有太阳照射,大地 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气温比较 低,这时,假如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受冷 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聚集在一起,飘 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 讨论:依据水三态改变规律以及云雾雨雪 成因等知识,想一想,水在自然界中是怎 样循环?
• 请用简笔画、简单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自然 界中水是怎样循环运动。
第11页
第12页
海洋小循环
第13页
陆地小循环
第14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水的三态活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通过认识水的性质活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些科学术语(沸点、熔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及其各自的定义。

3.通过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能选择适当的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日常现象,强化应用科学术语的意识。

4.通过用粒子模型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理解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2.用实验数据来说明冰熔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知道熔点和沸点的含义。

3.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水、冰块、烧杯、多媒体影像播放器实物投影仪
活动二:碎冰块、热水、温度计、漏斗、烧杯、铁架台和铁夹、电子停表、酒精灯、平底烧瓶、带孔铁片、石棉网、玻璃片(或瓷砖、镜子)、三脚架、坩埚钳活动三:实物投影仪
活动四:实物投影仪(或电脑)
【资源】工作纸、图片(或水的三态变化粒子模型FLASH课件)、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影像资料、水的凝华(制霜)实验录像
【活动设计】
活动一:水的表现形式分类
活动目标:
◆观察、欣赏自然界水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说一说画面中各种水的表现形式。

按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辨别水的形态,并给水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类,
◆说说自然界中这些水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直接从形态上归纳出水的各种形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活动二:认识水的性质
活动目标:
1.从冰的熔化实验中,知道熔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熔点的概念及一般冰的熔点是0℃。

2.从水的沸腾实验中,知道沸腾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沸点的概念及一般水的沸点是100℃。

3.通过实验条件的分析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

4.通过观察水的液化,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5.通过水的凝固家庭实验的回顾和分析,知道液化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6.通过录像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交流,知道凝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7.通过阅读,举例,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写出水从固体到液体的变化名称,知道科学术语“熔化”。

◆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观看书中装置图,讨论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

小组进行“熔化”实验,记录数据。

◆交流现象、数据及分析数据,知道熔化过程和熔点的定义,知道一般冰的熔点是0分析某些小组数据异常的原因。

经过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

◆小组用温度计熔化后烧杯中水的温度。

学生知道只有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能上升。

(当然这一步骤也可以不做。


◆小组进行“沸腾”实验:根据开展“熔化”实验过程,开展实验,知道沸腾、沸点和水的沸点,讨论得到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

◆小组进行“液化”实验:根据书中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开展实验,用手测试
玻璃片的初始温度、沸腾水的烧杯口水蒸气的温度,按照书本步骤(b)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知道水遇冷液化及液化这一科学术语。

◆课前按照课本进行“凝固”的家庭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课堂交流实验现象,知道液体遇冷变成固体的凝固现象。

知道凝固这一科学术语。

◆阅读书本,知道凝固点的定义以及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道升华这一科学术语和含义,并例举生活实例。

◆写出变化名称,会出现“融化”、“熔化”、“溶化”,把学生的思维、原有认识暴露,告诉“溶化”是错误的写法。

其中“熔化”是这一过程的科学术语。

在此活动最后,关于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后,学生对为何是“熔化”而不是“溶化”会有更好的理解。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蒸气遇冷(0℃以下)会结冰。

(1)谈话:今天你们桌上的金属罐内都装有冰块,这些冰是什么变的?水能变成冰,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吗?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来观察一下。

(2)讨论实验方法。

(3)指导实验:
①一只罐内加少许水,另一只罐内冰上撒上30%的食盐。

②观察两金属罐的壁上各有什么出现,同时测量一下两罐内的温度。

(观察时,不要对罐壁呼出气体。


(4)汇报实验结果。

(5)师生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当遇冷在0℃以下时便会结成冰
2、认识雪和霜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0℃以下时会凝结成冰。

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一事实,推想一下,下雪是怎么回事吗?
(2)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比较雨和雪成因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5)根据露形成的过程,推想霜的形成,说说露和霜的成因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6)小结:雪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0℃以下时结成的小冰晶,雪
是从高空中落下的,而霜是地面上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冷的物体上的。

3、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

(1)谈话:我们学习关于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的变化。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图示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变化条件吗?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组的图解。

(4)师生共同评议图解,提示学生注意,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着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的,说明冰、冰晶也能直接汽化变成水蒸气的。

(5)小结:冰吸收热量后可以变成水,水吸收热量后变成水蒸气,冰吸收热量也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放出热量变成水,水放出热量变成冰,水蒸气放出更多热量后也能直接变成冰。

4、研究水的三态变化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1)分组讨论:①利用水可以结成冰,冰在0℃C以下,可以用来保存食品、药品;②蒸汽机是利用水可以变为水蒸气,用蒸气作为动力;③蒸馏水是利用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来净化水。

(2)思考:你们还知道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启发学生从水的三态变化中了解人们是怎么利用水吸热和放热的。

如夏天在地面上洒水,达到降温目的,冬天使用暖气等。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