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学案1
《背影》教案(精选5篇)

《背影》教案(精选5篇)《背影》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背影》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背影》教案1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细节描写,感受父爱。
2、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细节进行对父爱的表达。
教学设计:一、古诗导入师:同学们,先让老师念一首古诗吧。
《游子吟》诗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呢?师:自古多情伤离别,更何况是骨肉之情的离别呢!母亲看着孩子将背上行囊独自远行去寻找遥不可知的未来。
已无语,她只能将牵肠的担忧和揪心的疼爱一针一针地缝进游子厚实的衣服里。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纯朴的诗吧!师:爱无需言语,它可能就在一个眼神里,可能就在一个细微的动作里,也正因为这样经常被年少无知的我们所忽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感觉含蓄而深沉的父爱。
二、学习《背影》师:让我们先听听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听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三个学生进行交流)师:这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
文章语言朴实,但是无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走近文章,走近这位伟大的父亲。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最能让你感受到父爱的地方找出来,进行品味。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中去找,还可以抓住细节的描写。
或可以抓住一句话或抓住一个词去感悟。
)学生把找到的写到黑板上去。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
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学习《父亲的爱》师:虽然这是一个老境颓唐的父亲。
但我们从他对孩子的爱中看到了他人格的伟大。
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呢,在我们自心为了不起的成长过程中甚至也在经常暗笑父亲的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个孩子猛然间发现在父爱吧,在你的脑海里是否也闪现出诸如此类的生活画面呢。
学生自由读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是否也有被你忽视的父爱呢。
如果你现在感受到了也能不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谈一谈呢。
背影教案最新5篇

背影教案最新5篇《背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训练点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用FLASH制作,开头放的《背影》歌曲、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朗读及动画、一首赞颂父爱的诗歌、拓展迁移的背景动画《懂你》歌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放《背影》歌动画。
二、作者介绍1、作者介绍。
2、江泽民同志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时为他题词。
三、预习测评给加点的字注音。
四、整体感知思考问题:(放背景音乐)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五、思考讨论(一)、思考讨论一:父疼子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朗读,分析这异步分(放朗读动画)(二)、思路:1、父亲的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动作2、品味父亲送行时说的几句话(三)、思考讨论二:子爱父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四次流泪,两次自责。
儿子对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真切理解,真诚感激六、温馨提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中西方父爱的不同方式。
七、拓展迁移放背景动画《懂你》学生讨论发言: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八、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14.《背影》(第一课时)学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14.《背影》(第一课时)学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上册
一、课前导入
1.导入情境:
老师从题目让我们想到了什么?(请同学列举答案)
2.导入内容: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下面这幅图
image
请你们围绕这个画面,说上一说“我的背影”。
二、课堂探究
1.短文初读
请同学们把《背影》这篇短文默读一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短文深挖
•导入问题:何为“背影”?
•阅读理解:认真读一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①在文章中,父亲和儿子在离别的前一天儿子都在干什么?
–②小说中的“姑娘们”借机可以贴近男生手臂,你说是不是这个时间儿子的男生身高已经追上同年龄的女生了?你觉得为什么?
–③小说中有一些窗口,如第一段是学校的窗口,倒影,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呢?
3.短文深刻
•导入问题:为什么背影至今仍令人动容?
•阅读鉴赏: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短文的情节结构;
–②短文的语言特色;
–③短文的深层意义;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对短文的感受。
三、课堂延伸
1.学以致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以“背影”为题的作文。
2.阅读拓展:请同学们阅读自选篇目,并写一篇读后感。
四、课堂总结
1.认真听从老师的讲述,了解了《背影》这篇短文的情节结构、语言特色和深层意义。
2.通过思考与探究,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3.在课堂延伸中,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这个题材,并实践应用于生活中的场景,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背影教案教案优秀5篇

背影教案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背影教案教案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激发我们的教学热情,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背影教案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背影》 导学案

《背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背影的深刻含义。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深情,感受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父亲背影的含义及作用。
(2)体会文中朴实语言所饱含的深情。
2、难点(1)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描写的作用。
(2)理解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情感。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法:对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分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 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 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 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 年 7 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 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 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写作背景《背影》是朱自清于 1925 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五、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奔丧()簌簌()赋闲()踌躇()蹒跚()颓唐()琐屑()2、解释下列词语。
狼藉:簌簌:赋闲:颓唐:触目伤怀:情郁于中: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2)文中着重写的是哪一次“背影”?六、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背影》教案6篇

《背影》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背影》教案6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背影》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背影》导学案一等奖3篇

《背影》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品味文章寓深情与质朴的语言特色。
4、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清深,培养自己怜爱长辈、怜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学者、。
《背影》是散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交卸()奔丧()橘子()晶莹()迂腐()琐屑()栅栏()差使()照看行李()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狼籍:踌躇:触目伤怀:蹒跚:自已:颓唐:课堂探究1、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比比小组内谁读的最好)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
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3、本文是通过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爱子之情的,文章的2、3语段与此有什么联系呢?4、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文章中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以文中父亲所说的四句话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即什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当堂检测一、读写训练1、请你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浓浓的爱,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2、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练习:(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二、达标检测1、书写完全正确的()A.悲哀衰弱妥帖诸多B.惨淡踪迹栅栏钩留C.晶萤交御奔丧狼藉D.亏空赋闲谋事踌蝫2、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A.变卖典质(抵押)妥贴(恰当,合适)B.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C.琐屑(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时光)D.颓唐(失败的样子)自已(控制,抑制住)3、迁移过关《背影》导学案篇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学习本文朴实而包含深情的语言。
《背影》教案8篇

《背影》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背影》教案8篇《背影》教案篇1教学重点:1、父子情深主题2、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3、摄取闪光的选材构思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有人请你给他照张相时,你是摄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正面大家的想法被众多的摄影师所赞同并采用。
(语文教案)《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这篇文章是通过特定环境下,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背影第一课时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背影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语段(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难点: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
比方: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其中父母对我们的爱却是最令我们感动的,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父母令你们感动的故事再谈谈你们当时的心情。
提示:可鼓励大家尽情去说,看谁讲述得栩栩如生,令大家感动。
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现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样写自己的父亲的,怎样描绘父子亲情的。
二、朗读训练1、抽学生分段朗读后互相评议得失;2、播放配乐朗诵示范。
3、学生配乐朗读。
三、自主学习1.这篇散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选取离别时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表达了父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0月,当时处于一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世态的炎凉,生活的困顿,使的心绪充满寂寞和哀愁,亲人之间的离别就更加重了这种伤感的色彩,特殊环境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感受。
故事发生的时候正是家境败落,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接二连三的灾难,父亲本已承爱了沉重的打击,对“我〞却还无微不至地怜爱和体贴,送别时为“我〞买橘子,使我们理解到父子间在困境中彼此体贴,相互怜爱的真挚感情。
《背影》学案

《背影》学案1.《背影》学案篇1[学习目标]1.领会平实语言里所蕴含的深挚的情感。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激发学生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阅读导航】《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表现了父亲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伤情绪,所写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却很感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原因何在呢?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
就直接描写而言:先作外貌描写,写衣貌,然后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变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间接描写。
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贮满温厚、朴实、自然的真情美。
学习本文,一定要进行品读,小声或不出声地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细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思想情感。
【自主学习】1、填空。
《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
()家、诗人、学者。
散文代表作品有《》《》等。
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踌躇()琐屑()颓唐()栅栏()簌簌()搀()蹒跚()狼藉()妥帖()游逛()擦拭()箸()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交缷:琐屑:颓唐:惨淡:触目伤怀:不能自已:祸不单行:天无绝人之路:4、下列各句中对黑体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样子)b、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失业在家)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d、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去很远的地方)【整体感知】1.根据提示说说这篇散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温馨提示:时间:那年冬天地点:南京浦口人物:“我”与父亲事件起因:“我”和父亲奔丧完毕后,在南京告别。
事件经过:父亲不放心儿子独行,亲自送儿子上车,为儿子买橘子。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
(1)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也是满院狼jí()。
(2)看到父亲pán shān()地走到铁道边,艰难地爬上月台,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变卖典质.(财物)拭.干(擦)B.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C.琐屑..(时光)..(细小而琐碎的事) 家中光景D.颓唐..(失败的样子) 不能自已.(控制)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他心里觉得踏实)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本文共四次写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2)本文表面上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以“背影”为主线贯串全文。
()(3)本文将父亲晚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爱子的真情都浓缩在“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天地。
()(4)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10题。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背影教案(优秀7篇)

背影教案(优秀7篇)《背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难点: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2.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体会文章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层次导入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光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课题:同一个父亲,在儿子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
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
《背影》教案(精选9篇)

《背影》教案(精选9篇)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浓浓的父爱。
2、仔细研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同学们,谈及亲情,最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谁?确实,母亲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父亲则是一部深奥厚重的书,年少的我们常读不懂,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朱自清饱含深情的笔墨走近一位父亲,继而走近我们的父亲。
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二、整体感知,品味父爱——父爱,是一首含蓄的诗。
1、昨天已让同学们预习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父亲为儿子送行,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同学们从这次寻常的送别中品味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品读父爱,用诗意语言诠释父爱。
①老师示范: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②展示品读要求:标出你感悟到的父爱的句子;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每位同学至少写一句。
③同学朗读自创的诗歌。
三、品味细节,走近背影。
——父爱,是一幅感人的画。
赏析凝聚的感情最深重、最浓烈的画面——买橘子时的背影。
1、请同学们按要求来品味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画面。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个背影的?②你从这些刻画中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背影?采用“这不仅是买橘子时的背影,还是的背影”句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体态——肥胖的背影衣着——沉重的背影走姿——蹒跚的背影攀爬月台——艰难努力的背影③找出作者感受的句子。
④听电视散文朗诵,再一次感受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所聚集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爱!四、激情碰撞,抒写赞歌——父爱,是一首悠远的歌。
回顾父亲曾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截取闪光的瞬间或典型的经历,写一个最感人的片段。
五、布置作业,感恩父母。
歌手屠洪纲曾在《感谢》中唱到:“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您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您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把我辛苦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课后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您们,我爱您们!”《背影》教案篇二长久以来,上课、编制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辅导学生、业务学习是中小学教师日常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背影》第1课时(学案)

13《背影》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前搜集资料加深认识。
1.朱自清:2.故事背景: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交卸.( ) 奔丧.( ) 栅.栏( ) 狼藉.( ) 簌簌..(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差.使( ) 颓唐( )妥.帖( ) 蹒跚..( )变卖典质( )..( ) 犹豫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赋闲:惨淡:蹒跚:琐屑:祸不单行:典质:颓唐:警醒:三、理解内容5.请根据文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移理出课文情节层次。
6.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每一次“背影”出现的情形是怎样的?其中重点详写的是哪次?为什么详写?7.文中写了“我”的几次流泪?每次流泪“我”的心情是怎样的?8.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详细描写了父亲穿过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故事,其中动词运用生动、准确,结合外貌和衣着的描写,刻画了一位慈父的形象,请你勾画出这些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1.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2.《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xiè sān g zhà jí sù yíng yū suǒ xiè chāi tuí tuǒpán shān chóu chú diǎn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背影》教案设计15篇

《背影》教案设计15篇《背影》教案设计15篇《背影》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真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珍爱亲情,增进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表达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2、板书课题:背影朱自清3、作者简介写作背景4、检查预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别。
〕2. 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3.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二年前的冬天,徐州)4. “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祸不单行,家境惨淡〕三、考虑讨论,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讨论一:父疼子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四写背影。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分别为:⑴思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重的感情气氛覆盖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辞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照应。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讨论二:子爱父儿子总共流了几次泪,为什么流泪?讨论二:子爱父1、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2、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3、感伤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4、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四、导学达标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2.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3.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4. 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背影学案教学教案

背影学案教学教案第一章:背影的含义与特点1.1 背影的定义1.2 背影的表现形式1.3 背影的情感内涵1.4 背影的艺术特点第二章:背影的观察与描绘2.1 背影观察的角度与方法2.2 背影描绘的技巧与要点2.3 背影的形态与线条表现2.4 背影的色彩与光影表现第三章:背影的情感表达3.1 背影与情感的关系3.2 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3.3 背影中的情感象征与隐喻3.4 情感表达的实践与创作第四章:背影与人物的关系4.1 背影与人物的关系解析4.2 背影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与突出4.3 背影与人物情感的互动4.4 背影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第五章:背影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5.2 背影在摄影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5.3 背影在电影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5.4 背影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第六章:背影与环境的互动6.1 背影与环境的关系6.2 环境对背影的衬托与影响6.3 背影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与方法6.4 背影与环境互动的实践与创作第七章:背影的表现手法与风格7.1 现实主义背影表现手法7.2 浪漫主义背影表现手法7.3 抽象主义背影表现手法7.4 不同风格背影作品的欣赏与分析第八章:背影与主题的关联8.1 背影与主题的关系解析8.2 背影对主题的衬托与突出8.3 背影在主题表达中的象征与隐喻8.4 主题表达的实践与创作第九章:背影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9.1 背影在诗歌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9.2 背影在散文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9.4 背影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第十章:背影创作的实践与指导10.1 背影创作的准备与构思10.2 背影绘画创作的步骤与技巧10.3 背影摄影创作的要点与实践10.4 背影文学创作的要点与实践第十一章:背影与其他艺术元素的结合11.1 背影与线条的结合11.2 背影与色彩的结合11.3 背影与形状的结合11.4 背影与其他艺术元素结合的实践与创作第十二章:背影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与应用12.1 背影的创新表现手法12.2 背影在跨媒体艺术中的应用12.3 背影艺术创作的实践与指导12.4 背影艺术创作的展示与评价第十三章:背影心理学与情感分析13.1 背影与心理学的关联13.2 背影情感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3.3 背影情感的象征与隐喻13.4 背影情感分析的实践与创作第十四章:背影艺术的社会与文化意义14.1 背影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14.2 背影艺术在社会批判与反思中的应用14.3 背影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4.4 背影艺术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实践与创作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背影学案的回顾与总结15.2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15.3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5.4 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背影的定义、观察与描绘、情感表达、与人物的关系、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与环境的互动、表现手法与风格、与主题的关联、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创作的实践与指导、与其他艺术元素的结合、创新与应用、心理学与情感分析、社会与文化意义以及总结与反思。
《背影》教案(优秀6篇)

《背影》教案(优秀6篇)背影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踌躇拭颓唐琐屑举箸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惨淡勾留变卖典质赋闲蹒跚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已情郁于中琐屑(二)能力训练点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
(要讲解这一问题使初一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
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4、继续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
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
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
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2、教学新课(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领会平实语言里所蕴含的深挚情感。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激发学生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体会父子情深
【学习过程】
一、基础闯关
1.给加点字注音。
踌躇
..()颓.唐()..()琐屑
栅.栏()簌.簌()搀.()
蹒.跚()狼藉.()妥.帖()
奔丧.()擦拭.()箸.()
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见满院狼藉
..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样子)
B.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失业在家)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D.大约大去之期
....不远矣(去很远的地方)
二、与文本内容对话
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请你认真阅读文本,理解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背影”层层推进的。
⑴开篇点题──()背影
⑵叙述家境──()背影,()的泪。
⑶望父买橘──()背影,()的泪。
⑷与父分别──()背影,()的泪。
⑸怀念父亲──()背影,()的泪。
三、与作者主题对话
生活中时时有感动,处处藏感动,它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方色彩,也有时可以是一个场景。
如果你有一颗善感的心,请读朱自清的《背影》,将你的感动说一说。
可以自由畅谈,也可使用“文章_____________感人,因为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式。
四、与文本形式对话
【资料链接】名家谈《背影》和朱自清
《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只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产生巨大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的为人。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
他的文章严谨不苟,风格平易而且自然。
朴素的文章,不像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体会。
粗心的读者往往是发现不了的。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
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凌焕新《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1.文章以《背影》为题,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景的写法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呢?
2.《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
作者只是通过朴实真切的记叙,抒写了父子深情,是普通的生活感受,可读完却着实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你能说说原因何在吗?
五、与现实生活对话
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我们感动于文中父亲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时的蹒跚行走、慢慢探身、用力攀爬,请你再次深情地读读文中相关段落,用自己的文字写写生活中你的亲人令你感动的一幕吧。
六、检测反馈:
阅读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天下的儿女,她也爱天下的母亲。
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1.第三段中[]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明显B.浅显C.明确D.显明
2.第一段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哪句相呼应?
3.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母爱的特点是()
A.温馨B.无私C.博大D.深沉
4.第二段中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中句子回答)
5.给文章加一个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