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506e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2.png)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各地级以上市水务局、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有关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和省取水户: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省委9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项要求,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1〕329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我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以下简称“后评估”)。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后评估工作范围和组织方式自2002年5月1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第15号令)正式实施以来,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已通过审批或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建设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报告书审批管理权限自行组织。
二、后评估主要内容(一)评估建设项目业主对报告书和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及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影响。
(二)分析报告书提出的取用水量、取退水影响分析是否合理,取退水方案是否可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进而对报告书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后评估要重点分析建设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取水水源、取用水量、退水量、退水水质及取、退水口的设置等是否相符;实际用水节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用水定额、重复利用率等用水指标是否相符;实际运行中与报告书提出的削减取退水影响、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及补偿措施是否相符、是否落实了有关措施;差异较大或未予落实的,应当分析说明原因。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c31c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0.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水利工程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角度探讨水资源的利用研究,包括节水措施、水资源调度和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1. 节水措施节水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损耗的行为。
在水利工程中,节水措施涉及从水资源获取、运输到利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其中,农田灌溉是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用水领域之一。
通过改进农田灌溉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喷灌和滴灌技术的应用,可大大减少农田灌溉中的水量损耗。
此外,对于城市用水领域,提倡居民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和淋浴器、推广节水型厕所等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浪费。
2. 水资源调度水资源调度是指根据需求和条件,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分配和调配。
在水利工程中,水资源调度是保障各个用水领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如水库和引水渠道,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调度可以实现旱涝季节的水量平衡和多年平均水量稳定。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调度模式,如分时段供水、水量分配和水质调节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水资源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道等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和收集。
同时,通过水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通过湿地的建设和水域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护水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课题。
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外,还需要了解水资源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企业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节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用户则应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
![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b471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4.png)
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缺水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管理也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水资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
一、水资源管理的理论1.1 水资源管理的概念水资源管理是一种旨在优化水资源的供给、分配和使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
它包括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水资源的经济、技术和制度手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
1.2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包括:确定水资源的需求量、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寻求最有效的供给和分配水资源、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透明度、建立信息和监测系统、确保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3 水资源管理的模型水资源管理的模型分为两个层次: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宏观模型主要研究水资源的总量、水源地的分布、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等问题;微观模型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技术创新、水价、机制等问题。
二、水资源管理的应用2.1 水资源分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地分配水资源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水资源分配非常不平衡。
有些地区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也有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做出合理的政策规划。
此外,我们也需要从个人角度做出积极的行动,例如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2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管理方式的目的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限制水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建立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等措施都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手段。
此外,市民也应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例如参与环境保护组织、推广水资源节约、减少污水排放等。
2.3 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使用的效率是水资源管理的关键。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广节约用水的理念。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黄自强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黄自强](https://img.taocdn.com/s3/m/439b2a8ae518964bce847c45.png)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黄自强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增速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发展规模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求逐渐明确,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的整体要求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方案不谋而合。
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针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控制力度,实现有效的发展目标。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意义,随后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因素,最后深入研究相关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可持续利用引言:在我国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工业相关的制造、处理企业数量也出现了增长的趋势。
这便导致经济社会的水资源需求大幅扩张,引起了可持续利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相关水利工程的人员应当明确水资源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运行管理效果,提高水资源内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降低浪费问题产生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革新理念以及控制方案,尽可能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需求,达到完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目标,为以后的进一步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意义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
如果没有正常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将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进而导致浪费现象的产生,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践。
由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因此对水资源进行管控的水利工程便具有了承担物质生命保障的重要职责,在应对洪涝灾害、干旱天气等方面,水利工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1]。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有利于整体资源的调配和管控,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发展效果,促进水资源应用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能够促进农业和工业的技术进一步革新,提高整体用水效果,降低意外浪费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因素当前,我国在针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导致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得到完善落实,不利于整体资源的进一步管理。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https://img.taocdn.com/s3/m/75c236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b.png)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横贯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珠江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海南省,广东、广西沿海诸河及云南、广西国际河流,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8省(自治区),总面积为79.63万平方公里,其中珠江流域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珠江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径流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单位面积产水量居全国之冠。
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2.珠江的河流分布珠江流域片位于东经97°39′~117°18′,北纬3°41′~29°15′之间,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本片除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外,其他大多是东西走向。
本片珠江流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西江、东江、北江、三角洲诸河四大水系组成。
流域面积45.369 km2,其中我国境内面积为44.210万km2。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其中341530k㎡在中国境内。
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立方米。
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河道平均坡降1.74‰。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1582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珠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其地处岭南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气温高,降雨充沛,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经济区域。
然而,近年来,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珠江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流经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季风性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珠江流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由于降雨集中于夏季,部分流域区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此外,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中国仅次于黄河流域的第二大地下水资源区域。
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可达2,400亿立方米,地表水的年出水量可达1,872亿立方米。
然而,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资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加之气候变暖、降雨不均等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缺口日益加剧。
珠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珠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质恶化。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在珠江流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建设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环境破坏和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江河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排放污染的影响,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微污染物、氨氮和磷等。
第二,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中富含养分(氮、磷等)而导致的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使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水生态富营养化的危害主要是:①钝化了水体,影响溶解氧的含量,导致水体缺氧和鱼类死亡;②大量水草和藻类覆盖了水体表面,影响了河流的正常流速,同时也影响了日渐减少的水中氧气含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减少,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
南方季节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东江流域为例
![南方季节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东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8660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3.png)
南方季节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东江流域为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南方一些地区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东江流域作为岭南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也受到了水资源的限制。
因此,对于东江流域进行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一、东江流域现状东江流域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流域总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毫米左右。
东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
该地区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地表水供水难度增大,地下水开采过度也已经出现。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农业灌溉是东江流域最大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其中稻作灌溉用水量仅次于蔗田灌溉。
东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工业生产也依赖着水资源,比如台山、江门等地区都有大型工业生产企业。
生活用水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城市居民用水却是总用水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水资源合理配置1. 加强水资源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主体,完善水资源保护、节约和高效利用制度。
同时,针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情况,制定出中长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划。
建立统一规范的水资源数据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水资源情况,以便及时应对水资源短缺和水上活动比较紧密的地区。
2. 发展节水型农业南方地区农业水利用率高,较大水资源浪费,造成了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应鼓励发展节水型农业,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例如、滴灌、微喷、地膜覆盖等,实现节水灌溉,减少灌水量和浪费。
3. 开发非传统水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寻找、利用非传统水源。
例如,雨水、地下水、卫生废水、海水等。
这些可再生资源应加强管理和利用,通过海水淡化、城市雨水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再利用等手段,实现水重复利用。
4. 推广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节水利器,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农业生产中。
此技术使用无线网络和其他传感器技术,自动监测和调节植物的水分需要,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并降低水耗费,节省了灌溉资源。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fbe7d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1.png)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
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 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水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是每个国家的基本职责。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确保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2. 保护生态环境水资源不仅用于人类生活,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河流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应对水灾和干旱水灾和干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建立抗洪、抗旱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抗灾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的途径1.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规划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规划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政府应根据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制定长远的水资源管理规划,包括优化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效率、合理分配水资源等举措。
2. 推动水利工程技术创新水利工程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例如,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智能化的水污染监测系统、高效的灌溉设施等,可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供水质量。
3.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需要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利用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节水意识对于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节水示范工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利用习惯。
5. 加强国际合作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合作对于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浅析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探究
![浅析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249e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e.png)
浅析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文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化程度也需要不断提高。
深入研究和探讨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水文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误差,水文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挑战。
1.2 研究意义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合理高效地管理水资源对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都至关重要。
水文水资源管理可以帮助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效率,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应对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减少洪涝、干旱等灾害带来的损失。
水文水资源管理还能够为国家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深入研究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还有利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从而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概述和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水文模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
同时也旨在为解决当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将为水利工程领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48db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4.png)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水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首先,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没有水,生命将无法继续。
因此,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确保人们有足够的清洁水可供使用。
其次,水资源的管理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将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最后,水资源管理也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名人名句,孟子曰,“水,无远弗届,无早弗至,无厚弗薄。
”可见水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充分体现了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和实践。
反方辩手观点:水资源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过分强调管理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和影响。
首先,水资源管理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管制和限制,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管理可能会对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后,水资源管理可能会导致政府的过度干预,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管理水资源需要适度,过度管理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美国加州曾因为对水资源管理过度干预,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
我们应该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只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真正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
江河流域管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江河流域管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8e1a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6.png)
江河流域管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水是维持生命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江河流域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江河流域管理机制江河流域管理涉及多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利益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
例如,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将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和工业等部门的工作整合起来,确保水资源的综合治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流域内外的合作,与上下游地区建立共同管理机制,共同制定流域管理规划和政策,实现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的统一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江河流域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和修复水资源。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因此,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建立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重建湿地和河道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重建。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保护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三、促进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江河流域管理不仅关乎水资源的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市场和定价机制,可以发挥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水资源的优先配置和高效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来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制定经济奖励和惩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提升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江河流域管理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提升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例如,组织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还可以通过水资源保护义务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技能,培养公众的环保习惯。
水资源利用论文模板(10篇)
![水资源利用论文模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04e9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a.png)
水资源利用论文模板(10篇)2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规划规划的目的也是为了以最合理和最优的方式满足社会各层面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我国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规划思路主要是:以流域和含水系统为主要的基本单位,同时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统一的调配,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可开发的水资源,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水利工程,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所能起到的作用,统筹各种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元素,优化目前的供水体系,在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农业、工业以及生产、生活用水等。
基于此目的,首先要根据水资源的具体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城乡供水的现状,还有在供水过程中以及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供需平衡分析的结果和水资源评价体系,提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并分析工农业与城乡生活的主要供水方向,制定出改善供水结构的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分区,其中涉及到开采方案的调整和开采数量的增减,划分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调减开采区和禁采区,并针对一些专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规划的同时,要根据水资源的具体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还要结合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城乡供水现状设计方案,其中应该包括不同水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并且要对开采量有初步的预定和评估。
同时,在查明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内的水资源系统的概念和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识别,所以,模型要尽量简化,以便日后的工作,之后,要将之前的设计方案输入模型,通过不同程度的计算和调节,观察并总结模型的输出,进而分析水资源系统在不同激励下的长期反应。
最后,在大量的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并按照特定的决策目标进行理性选择,选择好相对满意的方案之后,按行政区划分资源的目的就实现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开采数量,还有具体的开采布局作为指导,将现有的方案与选定的方案相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现有方案合理性与否,以及该如何进行调整和修订,这样一来,就可以轻松的做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大问题的论证。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办[2012]28号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办[2012]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ed0efbe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9.png)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办〔2012〕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水务局反映。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肇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肇发〔2011〕15号)和2011年中央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现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发〔2011〕1号文、粤发〔2011〕9号文、肇发〔2011〕15号文以及2011年中央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肇庆”的核心任务,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
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评价
![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f02bc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4.png)
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评价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供、用、排、耗水关系和用水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用水量的不断增长和用水结构的变化,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各分区社会经济、供水工程及水资源的供、用、排、耗水的调查,对各分区供水水源与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各类供水水量与水质的变化情况,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演变趋势以及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并对现状条件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开发类型与利用模式、用水水平、用水效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并提出了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对策。
绥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绥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c499fa4a7302768f99392f.png)
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分析计算ꎮ 同时ꎬ 结合分析水平年 2018 年流域内各区( 县) 的供用水量现状和人口、 经济增长趋势ꎬ
预测流域内近期目标 2020 年和远期目标 2030 年的供用水总量和需水总量ꎮ 从水资源总量和绥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程度来看ꎬ 流域的水资源总量能够满足各区( 县)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ꎮ
67 53
73 67
75 81
75 70
57 84
60 34
74 46
80 88
84 64
83 76
64 71
67 67
0 0
8 613 7来自12 5- 13 1
- 9 1
6 93
7 21
8 84
8 06
No 3 Mar 2020
6 87
7 33
绥江流域绝大部分为山丘区ꎬ 根据« 广东省水资
坡降为 0 025% ꎬ 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73 64 亿 m3 ꎮ
比较 / %
mm
1 898 6 2 207 4 2 283 1 1 832 9 1 854 7
2 8
19 5
23 6
- 0 8
0 4
2 2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 [2] 是指河流、 湖泊等地表水体中由
看出近 5 a 绥江流域除某些年份降水偏多外ꎬ 其余年
份降水量相对稳定( 见表 1 所示) ꎮ
表 1 绥江流域近 5 a(2014—2018 年) 年平均降水量
多年均值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能力ꎬ 是一个随社会、 经济、 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流域
综合指标 [1] ꎮ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0daf84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d.png)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董德化;陈军强;姚章民;李继平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珠江流域片包括珠江水系、韩江、海南岛诸河流域、西南境内国际河流,蕴含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近期水质受到大中城市点源污染严重.目前,全片已建立蓄水、引水、供水工程体系,基本满足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但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供水工程老化、不够完善,水质污染问题严重.要保证珠江流域片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就要重视水资源长远规划及大中小水源工程管理建设,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辟新水源,节约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董德化;陈军强;姚章民;李继平
【作者单位】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2.1+1
【相关文献】
1.珠江流域片省界缓冲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研究 [J], 王申芳;王丽;杨晓灵;马海涛
2.扬起风帆保护珠江——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30年的成长与发展 [J], 刘晨
3.珠江流域片西部开发三省区的水资源保护 [J], 李智华
4.珠江委组织召开珠江流域片水利监管工作座谈会 [J], 吴怡蓉;张媛
5.珠江流域湿地保护优先格局构建与保护空缺识别 [J], 梁晨;穆泳林;智烈慧;梁芳源;李晓文;†白军红;李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8-5-23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市场》 ) 摘要:四会市是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的地方,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兴修水利,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完善的水利设施。
现为充分发挥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效益,加强了管理,使水利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资源利用管理措施探讨从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水利事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会市大力兴修水利,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又比较完善的拦、蓄、引、提、排水利体系。
全市现有堤围54条,其中万亩围10条,千亩围19条,堤线全长210.8km;中型水库2宗(市县管),小型水库48宗,其中小一型水库11宗(市管2宗),总库容1.19亿m³;引水工程294宗,引水流量13.8m³/s;电动排灌站107宗(市管10宗),总装机202台15790kW;小水电站23宗(市管5宗),总装机共37608kW,年发电量约1.5亿度,以及其他水利工程一大批。
除市管的工程外,其余均为镇、村分级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相线协调,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保障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资源、水利工程的概况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先天不足”(如工程不配套、标准偏低等)和“后天欠补”(如工程老化、失修失管等),因而存在安全隐患。
如四会市的小型水库,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的思想影响下,效益下降,有的已成为病库、险库,有的小型水库由个人承包,以包代管,承包者只图眼前利益,危害水库安全;又如堤围的防御标准较低,堤身单薄,近年由于河床下切严重,部分挑水丁坝和砌石护岸出现崩塌或松脱,穿堤涵闸、水陂也因年久老化而出现破烂、漏水等现象,均急需进行除险加固;一些电力排灌站的机组和线路残旧,严重影响排涝抗旱的效益;部分小水电站的机组残旧,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四会市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江谷水库(中型、市管)经过安全鉴定、设计复查和初步设计,已进行安全达标施工。
水迳水库(中型、市管)同时已进行安全鉴定。
并对全市48宗小型水库进行安全大检查,将存有不同程度隐患的小型水库列入除险加固计划。
至目前止,四会市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竣工的有壮坑、大坑口、鸡啼岭、莲塘迳、乌石、黄泥塘、大南山、南田水库(均为小一型);会城防洪堤现正在按五十年一遇的防御标准进行改建施工,景丰联围四会段(丰乐围)已进行了安全达标设计复查,19条千亩堤围按肇庆市局的通知要求进行安全达标加固工程设计复查。
经过连续10年实施省人大85号议案整治加固,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的堤长10.44km(丰乐围),至今所有土堤已全部经过不同标准的培修加固,但还有大部分的填塘固基和护岸未有解决。
龙江水库和铁岗水库(中型)正在进行安全鉴定工作;威整电站分别对两台旧发电机组进行了更换;大部分电排站的机组和线路进行了更新,通过这些措施,巩固和发挥了工程效益。
二、水利资源的利用为改变水利严重滞后的状况,从一九九二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以来,四会市市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加快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建设步伐,四会市市水利单位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以小水电为龙头,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发展水利经济,逐步走出一条“以水养水”、“以电养水”、“以商养水”的新路子。
近几年,根据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和人才设备优势,做好以工程为依托的发展水利经济文章。
主要是结合工程安全达标建设,利用工程用地发展房地产业,以商养水。
同时除了利用众多的水库库面养鱼外,还利用小水电充裕的电能,引进企业,以增加电站的效益,将收益反哺水利,以电养水,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四会市市水利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现拥有种养场、建筑安装公司、物资供销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实业公司、塑料厂、胶袋厂、水管厂、石材厂、无氧铜杆厂、水泥制品厂、水泥厂、酒楼、勘测设计院等经济实体25个。
2005年实现水利经济总产值30778万元,创利税1568万元,为四会市市的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为解决旱情,促进农业生产,建国以来四会市市修建了一大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但由于近年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开发占地,调整作物布局,发展渔业等原因,四会市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灌溉任务也随着减轻,同时由于河沙滥取,导致河床下切,气候反常,有的地方出现了水库无水可蓄,水陂无水可引,抽水站无水可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为解决这些问题,四会市市的灌溉管理主要经验是:强加水库科学调度管理,在不影响渡汛安全的情况下多蓄水,以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同时要开源节流,把土砂质渠道改建为硬底化渠道,修建水利工程,尽量实现自灌自排。
四会市市防洪管理的主要有:(1)实施议案,依法治堤。
由于有了省人大85号民心议案,实行依法治堤治库,使堤围水库的抗洪能力显著加强,故能安全渡过94年特大洪水;(2)因势利导,调动群众培堤积极性。
94年的特大洪水,给四会市人民一个深刻教训,若不是实施江河整治,大部分堤围很可能会崩溃,故以此次特大洪水为教材,因势利导,调动培堤积极性,连续五年统筹加固堤围;(3)成立防汛机构,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镇(区)三防指挥所组成防汛机构队伍,明确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污责任制。
市人民政府与17个镇(区)签订了《四会市镇(区)“三防”责任人防汛岗位责任制》,市三防指挥部与各工程队和挂勾单位代表签订《四会市防洪工程防守责任人和挂勾单位责任人防汛岗位责任书》,职责分明,层层落实;(4)防汛物资器材储备充足,储存较好,确保防洪所需。
治涝管理的主要有:(1)高水高排,全市面上主要拦洪沟有22条,集雨面积198.8km²,总长86.55km,最大排洪总流量519m²/s,大大减轻了抽排的压力;(2)保证电排站排渠畅通。
四会市每年都发动群众集资筹劳进行一次渠道清淤,各镇(区)之间互相评比,互相促进;(3)电排和自排相结合,先自排后电排,以减轻电排站的负担。
电排站的机组和自流窦的窦门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会市水电建设始于1958年,发展到现在装机容量已达到37608kW,年发电量达1.5亿kW时。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了积极作用,解决了因大电网从电不足而引起的用电紧张的矛盾。
四会市水电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经验有:(1)加强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
水电建设牵涉的问题多,范围广,单靠水电部门难于承担解决,需要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通力合作。
地方行政领导要亲自挂帅,协调各部门关系,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2)认真做好水电建设的前期工作。
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对河流的梯级开发和单项重点工程深入细致地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如白沙电站坝址及枢纽布置,早在七十年代,当时的县水电局就进行了有关的前期工作,为上级部门编制流域规划提供了原始资料,为白沙电站的立项建设起了重要作用;(3)按照《电力法》的规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水电建设推向市场,充分调动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开辟筹资渠道。
同时,领先科技进步,对现有电站进行技术改造,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如四会市的威整电站,由于设备存在缺陷,机组故障多,严重影响效益,经过多方论证,相继对两台机组进行技改,同时与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合作,对水轮机的转轮重新设计,结果比原来增加出力12%,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4)加强合作,共求发展。
对于大电网直供县,小水电企业只发不供,一点并网,接受大电网的统一调度,特别是径流电站,要减少弃水,应当与供电部门充分合作,服从调度,以维护调度部门的权威性。
多年来,四会市坚持以水养水的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广东省和肇庆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四会市人民政府1995年颁发了《四会市水利工程水费、防护费计收和管理办法》,把收好水费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经济来源,作为水利职工脱贫的主要经济支柱来抓,实行按成本计收水费。
其中,农业水费,按量计收的,则每供水1m³水,收稻0.016kg,按面积计收的,每年每亩收稻谷10kg;工业、生活用水费,每供水1m³收费0.12元,确保水费征收工作台的落实。
在电费方面,发电站输送给供电部门的平均电价为0.352元/kW.h,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近几年,四会市加大力度抓水利工程环境建设工作。
江谷水库作为肇庆市的样板库,实施“一库制”建设后,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成为环境优美之库。
四会市以江谷水库为示范点,在全市水利工程中推行“一库制”和“一堤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结合环境整治双管齐下,万亩的丰乐、大兴、隆伏围已通过肇庆市河道目标考评小组验收,达三级标准,其余的万亩堤围还在进行河道目标考评达标工作,计划在2007年前全部万亩堤围均达到省定二级标准。
江谷、水迳两宗中型水为在水文监测方面设有水位、雨量、蒸发量、出库流量监测,在安全监测方面设有大坝的沉陷、位移、浸润线、坝脚渗漏观测,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数据,但管理监测手段仍相当落后,未使用先进的仪器及电脑系统,在工程安全达标的同时,工程管理也应达标,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中小型水库和电站均设有雨量和水位观测,江谷水库还专门设有水文观测站,白沙电站闸坝设有位移沉陷和渗漏观测。
由于白沙电站的兴建,闸坝上游的石狗水文站(绥江控制站)的水文观测已无实际作用,故把水文站迁往下游四会独岗桥下(跟白沙电站闸坝5km ),继续对绥江进行水文监测。
四会市每年都把观测成果整编成册,作为工程是否正常运用的依据,为水利科研调查服务。
江谷、水迳两宗中型水库都是以灌溉为主,发电为辅,汛期以安全渡汛为首要任务的水库,小型水库均以灌溉、防洪为主。
各水库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洪预案,严格执行控制运用调度计划,如白沙低水头电站,根据上游的雨情确定是否开匣和开闸的程度,经过几年的控制运用实践,摸索出一条既不影响安全渡汛,又能充分利用水力资源的调度运行经验,充分发挥了电站的效益。
四会市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均进行培修堤围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游五个镇(区)7条主要万亩堤围已经渡过了三十年免受崩基之灾,特别是94年特大洪水的威胁,在接近百年一遇的洪峰水位下亦安然渡过,政府和群众对堤围不懈加固,使工程的实际效益达到或超过了规划设计的各项指标。
三、水利资源的管理和措施为了充分利用四会市的水力资源和发挥工程效益,加快水利工程的达标建设,四会市会城防洪工程、江谷水库、水迳水库(中型)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马房电站等重点工程进行规划建设。
会城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会城石堤、仓丰围、清莲围(均属万亩堤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