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安庆的发展计划范文

安庆的发展计划范文

安庆的开展方案范文规划层次(1)市域,面积15398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共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总面积为901平方公里。

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80平方公里。

3城市开展目标与策略(1)经济开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开展,特别是生产性和消费性效劳业的开展;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展现代创造业,促进循环经济;保持第一产业的适度规模,开展精品农业。

(2)公共设施开展策略统筹城乡开展,以城带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积极应对人口流动,为外来人口居住、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健全公共效劳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扶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开展。

(3)文化开展目标与策略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自然山水景观,构建现代文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创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4)生态环境保护策略通过禁建区和限建区的划定,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

明确沿江各岸段的环境准入标准;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制度;提升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平安预警系统;加强酸雨控制力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强化噪声管理;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

(5)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①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推进土地盘整与置换,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设定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②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开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鼓励使用“中水”;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拉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
(一)经济发展规划
1.产业升级: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2.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3.创新驱动: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2篇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
安庆市,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前国家战略背景下,安庆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方案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安庆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
4.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
5.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调整。
五、结语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安庆市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市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3.项目管理
-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按期推进。
-加强项目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4.社会参与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监测评估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一规划背景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安庆市的战略地位。

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背景下,安庆市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深刻挑战,为了以更宏观的角度、更长远的眼光来谋划安庆市的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基础,需要从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新的调整。

2009年4月安徽省ZF 批准同意修编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安庆市人民ZF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总规修编工作,2010年9月,总规初步成果编制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安庆市人民ZF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情况(一)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市域1.54万km2;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821km2)和皖河农场(80km2);中心城区180km2。

(三)城市性质: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四)发展目标(1)宜居城市:把安庆建设**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宜居型城市。

(2)文化名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和创意文化,把安庆建设成为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的问候名城。

(3)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具有一定地位,有效承接和传递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安庆市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文件

安庆市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文件

安庆市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文件根据《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市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城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滨江CBD、集贤关片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高铁新站区、高新区拓展区等产业承载区,打造皖河新港区等开放新片区,建设城市大外环,打造美好大宜城。

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升水电气热供应能力,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加强城市更新,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改造,优化教育、卫健、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及社区、警务等机构布局,扩酋长园绿地、停车场、充电桩、快递柜等设施覆盖面,提升宾馆、商超、菜市场及新型商务业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打造滨江、环湖、傍山景观带和城市天际线,彰显宜居城市风貌。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于近日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纲要》主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安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展望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谋划重大项目,部署重大任务,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到十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全文共八大篇章、35章105节25个专栏,超过6万字。

《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七个新”的具体目标: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百强行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实现4000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90000元。

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

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

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安庆,这座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面临着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至关重要。

一、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安庆市的定位应当是成为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区域交通枢纽和文化旅游胜地。

在经济方面,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

交通上,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

文化旅游方面,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发展目标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二、产业布局与发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安庆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产业布局上,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实现产业的集中发展。

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对于传统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三、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的血脉。

安庆市应构建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善市内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铁路方面,争取更多的铁路线路经过安庆,提升铁路运输能力。

水运方面,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强港口建设,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航空方面,适时推进机场的扩建和航线的增加,提高航空运输的便利性。

此外,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提高公交服务的覆盖率和准点率。

鼓励发展绿色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步行道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四、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安庆市应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城镇体系规划对安庆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引
– 发展目标:
• 2010年的城市人口95万人;2020年的城市人口140万人以上; • 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市。
– 功能定位:
• 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皖-赣-鄂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及商贸、物流中心,加工制 造业基地; • 沿江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 •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交通便利、石灰岩、铜金 矿、泥炭三大资源储量大
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 旅游资源丰富、农林渔资源丰富 位于三省交界有边境商贸优势、旅游资源丰富 农林渔资源丰富 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农林渔资源丰富、发展势 头良好 旅游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社会现状特征:

化工 纺织业 食品加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冶金加工 能源供应业 其他加工业 采掘业 机械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第二产业构成:化工 产业占主导地位突出
分析安庆2008年各门类产业产 值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化工 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2008 年化工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38.5%,化学工业的兴 衰关系全市的经济发展。
区域格局与地位2:

泛长三角层面:安庆是长三角西向泛化的通道和门户;
– 长三角“西向泛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 安徽省为长三角关系最为密切的腹地; – 长三角的扩散转移主要通过长江经济带向西纵深扩散,安庆成为 长三角向西纵深扩散的通道和门户; 泛长
三角 大长 三角 小长 三角
区庆的发展面临国家政策、区域背景和区域 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其区域 格局将会由相对孤立走向开放,有望发展 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皖、鄂、 赣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引言安庆市作为中国安徽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安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安庆市政府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安庆最新规划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城市发展规划1.1 城市总体定位安庆市政府制定的最新规划方案明确了安庆的总体定位:打造成为宜居城市、宜业城市和宜游城市。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安庆将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城市。

1.2 城市规模布局根据最新规划方案,安庆市将实施人口控制政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50万人左右。

同时,城市布局也将进行调整,主城区将适度扩大,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中心,各县区将加强联系与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1.3 交通规划安庆市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和对外交通联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的目标,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

二、经济发展规划2.1 产业结构调整最新规划方案提出了推动安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安庆市的经济将进一步提升。

2.2 商贸服务业发展安庆市将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建设现代商贸业体系,提升商业中心功能。

通过优化商贸业布局和拓展市场空间,安庆市将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商贸中心,并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3 农业现代化最新规划方案提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安庆市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

三、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规划3.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明确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

通过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安庆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1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1

工化 、电机、工加品产副农、装服织纺、材建
力电、业选采矿属金非 工加品产副农、装服织纺、材建 业游旅 工加品产副农、材建、工化轻
业刷印及纸造、塑橡、材建 业游旅、工加品产副农、工化
业掘采、工加品产副农 、船造、装服织纺、材建 工加品产副农、业品制纸及纸造、装服织纺 、工加品制料塑、材建 品制绒羽、工化塑橡 工加械机、装包刷印 材建型新 、造制械机、装服织纺 、工化细精、工化油石 业产要主状现
论结析分位地与局格域区
。游中省全在 排度速长增年近PDG�度速长增 – 。市湖芜和市肥合于次仅 �元亿7.407达PDG市庆安�末年 8002。三第名排内省�量总济经 –
长增速快续持 济经后代年09�长增济经
市州池 市山黄 市陵铜 市北淮 市州毫 市城宣 市南淮 市湖巢 市埠蚌 市州宿 市州滁 市安六 市阳阜 市山鞍马 市庆安 市湖芜 市肥合
元万�位单
化 变P D G 来 以 年 0 9 9 1 市 庆 安
�元亿�较比PDG市各年 8002
�征特展发业产济经
年8002
年7002
年6002
年5002
年4002
年3002
年2002
年1002
年0002
年9991
年8991
年7991
年6991
年5991
年4991
年3991
年2991
年1991
�据数的年7002和年9991为济经� 。 % 33为旧仍�变不持保重比济经��1.21为升上重比口人年8002��33 为重比济经域市占市城心中��6.9 的口人总域市占口人总区城心中年0002 �人/元�值总产生均人
�元万�值总产生区地
。强不用作动带和射辐致导�弱较力能聚集 的济经和口人�弱薄对相础基济经区市�比相区地达发和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6.27)讲课讲稿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6.27)讲课讲稿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送审稿)安庆市城乡规划局2016.6.27目录第1章总则 (1)第2章建设用地 (2)第3章开发强度 (6)第4章建筑间距 (9)第5章建筑退让 (15)第6章绿地控制 (20)第7章环境景观 (26)第8章综合交通 (31)第9章特别控制 (40)第10章单元控制 (44)第11章配套设施 (47)第12章附则 (56)附录A:名词解释 (57)附录B:计算规则 (61)附录C:建筑日照分析规则 (66)附录D:附图 (77)说明:1、本稿仿宋斜体字为技术管理规定或补充规定延续的条款;2、其他正文为根据最新政策、规范要求等新增条款。

第1章总则1.1 制定目的为了有效调控城市资源配置,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引导城市有序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安庆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制定本通则。

1.2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工程建设,除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本通则。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山口片区)建设用地使用和规划管理依据本通则执行。

独立工矿区、以及海口、罗岭、皖河农场等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参照本通则执行。

风景名胜区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乡、村庄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1.3 控规管理体系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由“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两部分组成。

“控规通则”是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通用性规划管理规定,以整体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地块控规”是具体项目地块开发建设的个案性规划管理规定,以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

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

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

4
区域格局与地位3:
中部沿江城市经济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随着宏观 背景和区域政策的转变,安庆将起到中部沿江城市带的 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城市竞争力分析研究的比较范围:
长江沿岸城市(汉宁段) 比较城市:
2013-9-16
陈立武
5
区域格局与地位3:
中部沿江城市带中竞争例分析结论:
2013-9-16
陈立武
10
区域格局与地位分析结论
安庆的发展面临国家政策、区域背景和区域 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其区域 格局将会由相对孤立走向开放,有望发展 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皖、鄂 、赣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3-9-16
陈立武
11
安庆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心职能弱,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不尽合理。二产主导产业单一,三产发展
03版规划、现 状实施状况 存在的矛盾:
– 铁路站场、 选线的变化
– 东部新城建 设较为缓慢
– 东部新城还 是依托老城 区往东发展
– 港口已建设
2013-9-16
陈立武
20
现状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中心区同构,名城保护压力 较大;
开发区、工业区主体较多,工业用地布局混乱, 工业包围城市;
安庆作为处于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其总体规划修
编需要特别关注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探索、梳理出 适宜安庆的空间发展模式:
区域的整体发展的协调与统筹,指导城镇的空间布局、城乡空间资源的 保护与利用;
在确保基本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的发展提出规划思路;
从更长远的发展考虑,分析研究“大安庆”的空间发展战略,对城市空 间布局做出指导;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一、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文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

现辖8县(市)3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

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公路)、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年3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年0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安庆市主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

安庆市主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

安庆市主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安庆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实施“安庆市教育行动振兴计划”,促进安庆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完善中小学校的规划布局,合理有序的建设中小学校,引导安庆市主城区中小学校布点科学、合理、有序进行,特编制《安庆市主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为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主城区范围,即规划中的西部组团、中部组团和东部组团。

第三条规划期限及规摸近期至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90万人;远期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20万人。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国务院);2、教育部《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3、《国家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中小学布局的意见》;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7、《安徽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1987);8、《安庆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9、《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10、教育局关于教育事业和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及相关规划、设计规范。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条规划原则1、优先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原则。

2、新校建设和老校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3、规模适度和就近入学的原则。

4、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办学的原则。

5、合理使用与节约用地的原则。

6、适度发展高中以及高中与初中分流办学的原则。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改(草案).docx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改(草案).docx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改(草案)一、修改背景2012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6年多以来,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在指导安庆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安庆市建立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组织展开了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性实施评估,安庆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情况以及近期安庆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了适时修改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二、修改原则1、共抓长江大保护,水清岸绿产业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打保护、不高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为目标,大力度、实举措、真落实,构建起生态系统稳定、环境质量优良、资源利用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体系。

2、五个不变年限不变:不改变现行总体规划年限;规模不变:不突破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量,重点解决城市部分用地调减与漂移问题;绿量不变:严守生态底线,确保绿量只增不减,突出绿色增长根本导向不动摇;发展战略不变: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政策措施等纲领性内容保持不变;发展方向不变:发展重点、空间结构、拓展方向等框架性内容不变。

三、修改主要内容1、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落实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总体要求,谋划沿江污染性工业企业搬迁,优化沿江空间,调整总面积0.8平方公里。

2、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

解决总规、现状建设与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冲突问题。

按照等量调入调出原则,主要调入地块8个,调入面积8.5平方公里;主要调出地块6个,调出面积8.5平方公里。

3、针对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的偏差的问题,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产业新体系。

重点优化北部新城、圆梦片区、机场片区、高新区等重点片区功能能布局,主要提高产业用地、蓝绿空间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市坐
安徽
南部
处皖
赣、
省结
部,
中下
北岸
南、
西南
与本
陵市
州市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
三、规划层次
1.市域: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四、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安庆市域总面积为15398平方公里,市域现状总人口约627万人,其中:市辖区总人口约90万人。

市域内现状总计乡镇153个,其中建制镇
个。

一、市域规划人口
2015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56万人左右,2020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75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规模为710万人左右。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
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2%。

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15年总人口规模按656万人左右虑,城镇人口为340万人左右;2020年总人口规模按675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9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按710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495万人左右。

三、次区域划分
整个安庆市域划分为安庆中心都市区、桐潜重点发展区、西南沿江发展区、西北生态发展区四个次区域。

1、安庆中心都市区.区域空间范围
安庆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市辖三区和皖河农场;枞阳县城所在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怀宁县城所在地(高河镇)、洪铺镇、月山镇、凉亭乡、茶岭镇、石镜乡;桐城的鲟鱼镇。

2、桐潜重点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桐城市区所在地、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大关镇、金神镇、新渡镇、双港镇、吕亭镇、嬉子湖镇;潜山的县城所在地(梅城镇)、源潭镇、井镇、黄铺镇、王河镇、油坝乡、黄泥镇;怀宁的金拱镇、马庙镇、公岭镇、三桥镇、黄墩镇、平山镇、黄龙镇、江镇镇、小市镇、秀山乡、清河乡枞阳的汤沟镇、义津镇、钱桥镇、项铺镇、横埠镇、周潭镇、麒麟镇、浮山镇、老洲镇、函山镇、陈瑶湖镇、风仪乡、长沙乡、会宫乡、雨坛乡、金乡、白湖乡、钱铺乡、白梅乡。

3、西南沿江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
一、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范围包括安庆市区(共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其中安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二、人口和用地规模
规划总人口共计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80万人,镇区城镇人口为13万人,村庄人口7万人。

镇区城口中,海口镇占10万人,罗岭镇占3万人。

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共计210.6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80平方公里,人均1平方米;镇区城镇建设用地15.6平方公里,其中海口12平方公里,罗岭3.6平方公里,人均120平方米;皖江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庆园区用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

三、重点区域规划空间指引
(一)、大龙山—破罡湖风景旅游区
以大龙山森林公园和破罡湖湿地保护区为主的风景旅游区,控制开发强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产业。

(二)、环石门湖区域
围绕安庆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是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发展区域。

(三)、白泽湖区域
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导的新城拓展区,以商业居住为主,不宜发展工业。

(四)、五横罗岭区域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宜居生活组团。

四、规划区镇乡发展指引
(一)、海口镇
近期重点发展蔬菜种植、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在用地、交通、市政等方面考虑同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远期发展成为沿城镇发展带上的重要结点。

(二)、罗岭镇
依托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促进产业由一产向三产转移,以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带动城镇发展、农民增收。

(三)、新洲乡
新洲乡考虑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引导乡村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乡域用地可作为蔬菜基地,可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四)、其他乡镇
现状的杨桥、大龙山、五横、白泽湖、老峰、长风、龙狮桥、十里铺等镇区(集镇)纳入主城区统一规划。

(五)、皖河农场
近期控制发展,远期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成为沿江城镇发展带上的重要结点。

五、产业集中区安庆园区发展指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确定的产业集中区安庆园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山口区域。

第五章中心城区规划
一、城市主要职能
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商贸物流中心;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安徽省以石化、轻纺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基地
二、城市性质
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城市人口、用地规模
安庆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至2015年约为115万人,至2020年约为140万人,至2030年约为180万人。

安庆市中心城区总用地至2015年控制在11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内;至2030年控制在180平方公里以内。

四、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综合自然条件分析、建设用地分析和用地经济性分析规划期内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东进北扩、环山发展”的发展策略,在上版的基础上向北(白泽湖方向)和环山(杨桥、五横、罗岭)发展,形成“滨江、襟湖、环山”的城市空间布局。

逐渐形成“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融、环状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五、用地布局
将现状市区与近郊乡镇——龙山镇、山口乡、白泽湖乡,近郊风景区——大龙山风景名胜区、沿江湿地保护区,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城市需要进行空间组合。

保护大龙山风景名胜区和破罡湖水系的湿地保护区,使山、水、城融为一体,形成“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交融、环状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中心城区总的空间结构为“主城区+外围组团”,其中“主城区”的结构又可概括为“一城两翼”。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一、近期发展目标
1.至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2 %;全市GDP总量达到156
2.4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8万元,城镇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15 km?,城市人口115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3.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左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工业废水实现100%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率达到100%。

二、近期建设重点
1.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标准建设东部城市中心;
2.启动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和更新工作;
3.启动杨桥组团南部区域;
4.按环评要求建成石化项目周边的防护隔离地区;
5.积极推进长风港区铁(路)、公(路)、水(运)联运项目。

6.落实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7.保育西部和北部山体、破罡湖、石塘湖、石门湖以及各级湖泊、水网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林地、生态湿地、生态廊道等生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