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

合集下载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文研究背景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与劳资双方共赢息息相关。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如何在劳动关系中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劳动关系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研企业现状和比较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分析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制度等角度出发,系统深入地研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以期为企业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一系列可实施的建议。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从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才引进等方面,探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践,深入探讨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劳动关系研究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

研究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企业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提高员工的权益、改善薪酬制度等措施,来降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可大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士气,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关系。

4.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关键。

综上所述,企业应通过树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识,加强对员工权益的维护,实施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措施,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殊应用场合场合一:新兴互联网行业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成为了当前社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

但是由于行业发展快速,管理规范性不强,人才流动性大等特点,劳动关系也相应地面临很多挑战。

因此,对于新兴互联网行业企业,应该增加以下条款:1.针对员工流动性大的情况,应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及留用计划,促进员工的职业规划和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难以操作。如果前后合并计算, 致集体协商的随意性较大, 双方在
计算,对职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于力量薄弱、 缺乏谈判所必需的信
). 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 和物价水平。四是裁员经常化, 流
(. 外资企业工会力量薄弱。主
要表现在: 一是组建工会难。外资 企业通常招用大量临时工、短期 工, 这些员工呈分散、 无组织和低
生活到企业经营活动,无所不包。 前 .- 小时申报制,提前通知企业、
制度。推动外资企业工会的组建, 用这种激烈的方法。对劳动关系调
&* 劳动关系多元化。多国文化
和习惯的冲突, 使劳动关系呈现多 元化的特征。由于投资商的国别及 其文化理念习惯的差异, 企业规模 和文明程度的差别, 使得不同类型 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整直接引进了 投资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如欧 美大型投资企业注重“ 法治” , 强调 以“ 法” 治厂, 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 规范化和对员工管理的契约化。日 本厂商则倡导“ 以厂为家” , 注意培 植“ 大家庭” 的和谐气氛及对企业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人力 资源开发
!"#$%
二、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 特点
外资企业劳动关系更明显地 体现了以下特点:
&. 劳动关系企业化。外资企业
劳动关系主体明晰, 劳动关系更多 地体现为企业行为或者双方的约 定行为。外资企业, 特别是世界著 名的企业集团, 普遍重视劳动关系 的改善和调整, 把保持劳动关系的
和谐稳定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 部的机制还不完善。在外资企业, 要策略, 把劳动关系的协调有机地 在经济利 方全部买断股份,成为独资企业。 工会干部通常身兼数职, 融入企业基础管理和优化员工配 益上对经营者有依赖关系, 当其代 表工人利益进行谈判、交涉时, 不 可避免地会触及经营者利益, 往往 被外商以免去兼任的行政职务、 调 换工作岗位相威胁甚至以不续订 劳动合同的形式被解雇。 置之中。劳动关系的建立、 变更、 终 止、 解除和运行, 以企业的发展为 目标,遵从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 而较少考虑劳动关系对社会带来 的影响。企业除按规定为员工交纳 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保障金外

劳动关系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范文

劳动关系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范文

劳动关系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劳动关系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引言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社会经济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社会经济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劳动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劳动关系作为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经济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与不稳定对劳动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和谐,劳动关系更加稳定。

相反,在社会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经济困境,导致裁员和解雇增加,劳动关系紧张。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与不稳定直接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发展。

其次,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对劳动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往往更加倚重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即员工。

企业可能更容易对员工进行剥削,导致劳动关系不公平。

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更加平衡,员工享有更多权益保障。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劳动关系的公平与合理程度。

此外,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直接影响着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在一个法律法规健全、执行严格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更加规范,员工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相反,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不力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可能存在乱象和不公平现象。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社会经济环境的文化背景对劳动关系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劳动关系的认知和看法存在差异。

在一些文化背景下,员工可能更加重视稳定性和长期就业,而在另一些文化背景下,员工可能更加追求个人发展和自由。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文化背景对劳动关系的发展模式和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稳定与不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水平的高低、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会对劳动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工作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工作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工作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工作环境是一个人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进而对劳动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首先,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可以帮助员工降低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反,一个嘈杂、拥挤、脏乱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感到疲惫和不满,进而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研究表明,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

其次,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应该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充足的自然光线。

这些因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员工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出现疲劳和身体不适,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因此,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工作环境还对员工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一个开放、合作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相反,一个封闭、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会导致员工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于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此外,工作环境还对员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和工作挑战,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相反,一个没有发展空间和机会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感到厌倦和失望,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对于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工作环境对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工作环境的建设,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有利于发展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劳动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5篇)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5篇)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5篇)第一篇: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稳定和谐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劳动领域改革的深入进行,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疑虑。

本人试图就劳动关系的内涵、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的状况、特点以及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的劳动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劳动关系状况;特点;问题及措施。

【正文】:1、劳动关系的内涵在我们看来,劳动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它指所有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可称为社会劳动关系。

从狭义上说,劳动关系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运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如在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在狭义的劳动关系中,特别是工业、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重要部分,也是需要着重分析的方面。

2、对当前劳动关系现状及其变化的分析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格局由原来长期的、固化的劳动关系逐渐向相对松动的劳资关系转变。

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国有企业大多对原来的劳动关系进行了调整,逐步解除、终止或变更原来国有企业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新的中短期劳动合同,使员工从“企业人”变为社会从业人员,逐渐改变了原来那种固化的、权利义务模糊的劳动关系,使之逐渐让位于相对松动的、双方权责对等明确的劳资关系。

由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组成的相对弱势劳动关系群体初步形成。

这两类人员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一个普通的劳动岗位,通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合法权益,以至出现了许多“有劳动没关系”的现象,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劳动关系群体。

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导致动态的、不稳定的劳动关系比重明显上升。

非全日制、小时工等就业人员大幅增加,这类人员的劳动通常时间性较强、工作成果易量化,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只在提供劳务期限内存在简单的权利义务关系,不需要长期固定的劳动关系。

关于国外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国外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学界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就已经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劳资关系复杂多变,时而趋紧时而缓和,成为理论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和全面,本文就国外的劳资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和综述。

【论文关键词】劳资关系;观点;综述劳资关系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从亚当斯密的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再到韦伯夫妇,再到康芒斯和伯尔曼,分别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对劳资关系进行了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包括制度的演变、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等,劳资关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当代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主义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等也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劳资关系作出了各自的注释。

其中,“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ilton friedman,1962)、约翰•穆斯《英美背景》(jhon M Mth,1981)、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george gilder,1985)等;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Frederick Taylor,1911)、皮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Peter F.Drucker,1974)、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77)等,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约翰•R•康芒斯《新制度经济学》(1962)、约翰•K•加尔布雷斯《经济学和公共目标》(Galbraith,John Kenneth,1973),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Douglass C.North)等;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组成,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约翰•R•希克斯《价值与资本》(John Richard Hicks,1939)、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Paul A.Sanuelson,1947)、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Arthur M.Okun,1975)等;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资阶级对立论和有关劳工运动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劳动关系理论,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保罗•巴兰(Paul Alexander Baran,1957)《增长的政治经济学》,霍华德•谢尔曼(Howard Sherman,1972)《激进政治经济学》、杰弗•霍奇森(Hodgson,Geoffrey M,1982)《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等。

浅谈近代西方劳动关系发展

浅谈近代西方劳动关系发展

浅谈近代西方劳动关系发展浅谈近代西方劳动关系发展[摘要]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

通过对早期劳动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及代表性观点进行阐述,以对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关系提供些借鉴。

[关键词]劳动矛盾关系劳动关系是生产活动中资方和劳动者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它是由于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这不但是劳资双方利益互相作用的结果,更受社会中经济、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背景的影响.一、劳动问题产生和发展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伴随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官僚式企业涌现,货币工资的下调压力和劳动条件的不断恶化,企业内雇主对于劳工随心所欲的独裁,劳动问题成为经济生活的一个重大问题。

回顾英美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历程,我们分四阶段进行了解。

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劳动关系最简单最原始的对立表现形式,资本家之间相互独立,劳动者之间也互相独立。

劳动者是纯粹的劳动力提供者,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供给过剩,他们被任意剥削和压迫。

资本家因拥有资本处于有利地位。

工人分散并相互竞争,通过消极怠工、抗议等形式协调矛盾。

单个资本家和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工人组成工会并运用集体的力量跟资本家谈判,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垄断。

资本家通过禁止工会形成、讨好安抚的手段瓦解工会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资本家组织和工人组织间的关系.资本家之间通过各种合作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来对抗工会维持自己的利益,这既是资本的积累垄断扩张的需求,也是对付工人的必然选择。

资本家组织、工人组织和政府三者间的关系。

用工单位和就业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政府作为其中一主体协调二者的关系。

不仅涉及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还有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矛盾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劳资双方总是通过各种策略使自己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近代劳动关系理论1、英国的劳工运动理论最早探讨劳动关系的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在资本和土地私有权制度下,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分工既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又使社会不平等加深,进而出现劳动问题。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的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也逐渐被我国的广大企业所借鉴和应用。

我国学者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也逐渐系统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具有来看,将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结论从以下的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一,关于和谐劳动关系制度研究。

胡放之(2018)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益凸显,而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深入,新的劳动关系问题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趋复杂。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为此,他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要素主要包含制度指标、薪酬指标、激励指标等等维度。

张山虎,杨俊青(2017)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刘美艳(2018)构建了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源动力,以组织转型需要、新生代管理变革和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政策因素为持续动力,最终和谐劳动关系效益反馈加强的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动力机制模型。

本研究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资方视角及微观层面运行机制,作了一个补充。

第二,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层面上,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其中,刘锐(2019)提出,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政策因素、薪酬因素、激励因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因素等等都可以包含其中;李燕(2019)主要对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重点分析了工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当中的积极价值和关键作用,为此,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让广大的员工能够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建言献策;张嘉昕、唐鑫(2020)对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积极价值和核心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也会对劳动关系的情况产生一些影响。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_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_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研究劳动关系环境因素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系统语境中的环境因素和21世纪全球化与劳动关系环境的变迁作了深入研究。

指出,劳动关系系统是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子系统,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应将它纳入劳动关系研究范畴。

而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学界对环境因素已有广泛研究,可资借鉴。

21世纪,全球化导致组织对环境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因此,组织必须正视环境存在,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地调整劳动关系,才能获得和谐稳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劳动关系系统环境因素环境变迁一、研究劳动关系环境因素的意义劳动关系的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劳动关系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其生存的环境条件。

劳动关系同样如此,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劳动关系研究应当将这种环境因素纳入进来,对其环境条件加以明确,这样有助于劳动关系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平衡,实现劳动关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劳动关系是维系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进一步说,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具体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从微观上讲,劳动关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分配的各个环节;从宏观上看,它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劳动关系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劳动关系相当重视,它们以各种方式,程度不同地介入劳动关系事务,从而使劳动关系问题超出了劳方与资方的范围。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个子系统所组成的要达到一定目标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还要不断地调整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劳动关系是构成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同样会受到社会关系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作为一个子系统,它还要与社会关系其他的子系统发生关系,受到社会关系内部因素的影响。

第二周劳动关系环境因素

第二周劳动关系环境因素

第二周劳动关系环境因素在当今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劳动关系环境因素成为了影响企业运营和员工工作体验的重要方面。

第二周,我们深入探讨这些因素,以更全面地理解劳动关系的本质和动态。

经济环境是影响劳动关系的首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繁荣时,企业往往有更多的资源来扩大业务、招聘员工,并提供更好的薪酬和福利。

这通常会使员工对工作满意度提高,劳动关系相对和谐。

然而,在经济衰退期间,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压力,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或削减福利等措施,这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抗议,导致劳动关系紧张。

例如,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和重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明显增多。

政策法规环境对于劳动关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解除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准则。

例如,法律法规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同时,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会对劳动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从而间接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工作的价值观和态度可能存在差异。

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员工可能更注重团队合作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在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地区,员工可能更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权益保障。

此外,社会对于劳动的尊重程度、职业观念的变化等也会影响劳动关系。

比如,随着社会对“996”工作制的广泛讨论,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也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休息权利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技术环境的快速发展给劳动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传统岗位的消失,使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类型。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劳动关系是指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涉及到雇佣合同、工作条件、薪酬、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的劳动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员工不满、罢工、裁员等。

因此,优化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的目的是探究如何优化劳动关系,从而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本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优化劳动关系的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组织会议、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设立员工服务中心等措施,以便及时沟通员工的意见、反馈问题、解决矛盾。

2. 提升员工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福利待遇是优化劳动关系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优厚的薪资、健康保险、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和忠诚度。

3. 积极开展员工参与活动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文体比赛、团队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团队文化、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信任。

4. 建立员工反馈机制建立员工反馈机制是优化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企业应该设立员工服务热线、反馈表格等各种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员工的问题和诉求,解决员工的不满和矛盾。

5.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优化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制度、积极推进工资保障、加强安全生产等方面改善员工的就业环境和收入水平,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以上方案是优化劳动关系的关键措施,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落实以上方案。

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忠诚度和幸福感,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特殊应用场合1. 跨国公司针对跨国公司这一特殊场合,应该增加以下条款:•获取当地劳动法规的信息,并针对当地员工制定相应政策、福利待遇。

•遵守当地的劳动合同法规,并规定必要的试用期和续签办法。

•鼓励员工学习不同文化,进行知识交流与融合。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精选10篇)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精选10篇)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劳动关系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篇1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劳动关系的概念,介绍了其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分析了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如何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下,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国有企业应处理好劳动关系,制定合理薪酬福利管理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实施多元化用工制度,完善的劳动关系争议机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形势,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 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所指的是劳动者及劳动使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社会经济关系总和。

劳动关系实际是种人身关系,具有平等及隶属的社会关系,主要包含员工或员工团体、雇主与政府三方,政府能够按照法律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控。

在知识经济时代及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下,我国社会经济由单一劳动关系转为市场化、法制化及管理契约化等多样的劳动关系。

2 劳动关系现状及其关键因素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依法合法处理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是对现代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动关系管理涉及到员工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争议处理、员工离职、生产安全及新近几年出现的员工压力管理。

2.1劳动关系现状我国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历史悠久,其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由单一性向多样复杂性转变,国有企业当中,不仅有原来固定工及集体工,还有市场经济下的合同工、劳务工、临时工、派遣工及下岗工等,企业内部干着同样活,工资待遇却不同,企业用工矛盾日益突出。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有关劳动争议的案件不断加大,我国中央企业在2008年为143家,截止2011年整合成117家,如中国北车中的16家医院被分离,其2200余名员工被安置,一汽集团中的5家企业所涉及大集体为632户,职工人数为28.9万,在国企改革重组中,出现了诸多劳动关系问题,如经济补偿问题,下岗员工的劳动关系问题等,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因行业景气及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企经营困难,采取了减薪及裁员政策,还有些企业出现了职工工资拖欠、经济补偿金及社会保险无力支付状况,这些问题引起了企业员工不满与恐慌,劳动关系一度紧张,纠纷问题突出。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的合同关系,双方根据合同内容约定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并且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和监督。

劳动关系涉及多个方面,如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纠纷解决等。

劳动关系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关系对于雇主来说,可以帮助他们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维护企业的利益。

对于雇员来说,劳动关系可以保障他们的权益,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报酬。

在劳动关系的研究中,一些重要的议题包括雇佣决策、劳动力供给、薪酬与绩效、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失业等。

研究这些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除了理论研究外,实践上也需要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来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行。

劳动关系管理包括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发展、工资与福利、劳动关系调解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合理的政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劳动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化的推进,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新的劳动关系形式出现。

这些变化对于劳动关系的研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劳动关系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雇
主和雇员之间的权益和责任。

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管理劳动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

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

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

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在当今全球化和先进技术的时代,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展开讨论,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一方面,高技能的岗位难以填补,导致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低技能工作的供过于求,许多人陷入了就业困境。

这种失衡不仅造成了社会不公平,也导致了经济的低效和浪费。

因此,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是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改善职业培训制度,鼓励人们学习新的技能,并提供适当的奖励机制,促使人们参与培训。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和提供补贴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创新领域,推动经济向高技术领域升级。

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在西方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灵活性可以提高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对劳动者的稳定性和保障造成一定威胁。

反之,过于强调安全性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因此,在劳动力市场政策设计中,需要实现灵活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为了实现这种平衡,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合理的雇佣和解雇制度,平衡雇主和雇员的权益,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减轻其就业风险。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改革劳动法规和减少冗余的行政手续,鼓励企业灵活性的发展,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三、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西方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性别不平等问题。

女性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侵犯,也限制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潜力。

为了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确保女性能够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和权益保障。

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

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

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劳动关系差异和相似性对于了解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流动的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球劳动力市场。

首先,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问题。

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法律法规、劳动力供需状况等因素都会对劳动关系产生影响。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存在较高的失业率,而另一些国家则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可以促使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其次,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流动情况。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国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外流,而另一些国家则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规模和影响,从而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另外,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还可以揭示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保护情况。

劳动力保护是劳动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国家对于劳动力的保护程度存在差异,这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国家对于劳动力的保护力度较高,而另一些国家则存在劳动力权益受损的问题。

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可以促使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劳动力保护,提高劳动力的权益保障水平。

最后,国际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比较研究还可以为各国提供经验借鉴和交流合作的机会。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各国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改进自身的劳动关系制度和政策。

这种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力的福利水平。

西方劳动关系氛围

西方劳动关系氛围

■ 劳动关系氛围的概念与内涵
已有的文献表明,研究者们一直在试图对劳动关系氛围进行更为准确、更具有操作性的界定。按照 研究者的不同角度和重点,我们对这些定义进行整理归类 : 第一,根据劳动关系氛围总体特征界定的定义。劳动关系氛围是区别其他组织并且是内部环境所特 有、相对持久的属性,是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一系列可以通过个体主观知觉和感受测量的工 作场所环境的特征集合。工作场所环境包括管理风格、角色、规则、创新等内容。 第二,根据劳动关系氛围形成原因界定的定义。劳动关系氛围是组织成员对劳资双方行为、态度和 实践的知觉和感受。劳资双方行为、态度和实践包括 : 劳资双方的行为准则、态度、沟通及普遍行为等 方面。知觉和感受则包含结构、自主、关心、激励方向、参与感、信息共享和信任等层面的内容。 第三,根据劳动关系氛围作用界定的定义。劳动关系氛围可以反映劳动关系主体的行为和态度,描 述企业中劳动关系的质量,作为评价劳动关系优劣的诊断工具,能对组织内劳动关系变化的原因进行剖 析; 通过员工的感知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满意度和职业生涯质量,进而对组织效能产生影响。 由于研究者从不同研究目的出发,从各个角度对劳动关系氛围进行了界定,但仅从一个角度来界定是 不能完全概括劳动关系氛围内涵的。在此,我们试图根据以往的研究,结合以上三个角度提出一个综合 性的定义 : 劳动关系氛围是一个组织内部环境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组织成员对劳资双方行为、实践的 直接或者间接地感知,可以通过组织成员的主观感受来进行测量并影响其行为 ; 它为组织氛围和劳资关 系系统、组织氛围与组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桥梁。
90 年代以后,学者们对劳动关系氛围维度 的研究并未停止,而是有了新的发展。G or do n 和 L a d d(1990) 将劳动关系氛围分为领导、决策 过程、申诉决议、磋商、个人经验、解决问题的 质量六个方面来研究。David Wan 等 (1997)以 新加坡 73 家制造企业的 695 名管理者作为被试 者,要求他们通过回答一份 28 道题项的测量问 卷,对各自企业的劳动关系氛围进行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工会和管理者合作、磋商、共识以及 成员支持是构成劳动关系氛围概念的四个维度。 关于劳动关系氛围维度的研究,一直以来并 未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观点,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研 究的不断深入,大致上也反映出一定程度的承继 性,对劳动关系氛围维度的研究也日趋完善和系 统。同时,学者们从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劳动关 系氛围的结果和表现形式上,到后来更注重从改 善劳动关系氛围的制度、机制性安排去解构劳动 关系氛围,反映出学界在劳动关系氛围研究上越 来越务实的倾向,也反映出不同时代各自的特征。 关于劳动关系氛围的分类大体上有两种分 类方法 :一是根据劳动关系氛围的内容分类。 Warr 和 Nicholson (1978)的研究认为,劳动关 系氛围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氛围和以人为本的氛 围两种类型,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类 型可以很好地诊断出管理者和工会之间关系的好 坏。二是依据劳动关系氛围的性质分类。D av id Wa n 等 (1997)将劳动关系氛围分为和谐和敌 对两类,而 Wei-ping Wu 和 Yuan-Duen Lee (2001) 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 并归纳出和谐型、 开放型、冷漠型和敌意型四个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环境因素(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对研究劳动关系环境因素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系统语境中的环境因素和21世纪全球化与劳动关系环境的变迁作了深入研究。

指出,劳动关系系统是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子系统,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应将它纳入劳动关系研究范畴。

而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学界对环境因素已有广泛研究,可资借鉴。

21世纪,全球化导致组织对环境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因此,组织必须正视环境存在,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地调整劳动关系,才能获得和谐稳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劳动关系系统环境因素环境变迁一、研究劳动关系环境因素的意义劳动关系的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劳动关系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其生存的环境条件。

劳动关系同样如此,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劳动关系研究应当将这种环境因素纳入进来,对其环境条件加以明确,这样有助于劳动关系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平衡,实现劳动关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劳动关系是维系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进一步说,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具体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从微观上讲,劳动关系贯穿于生产、经营、分配的各个环节;从宏观上看,它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劳动关系是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劳动关系相当重视,它们以各种方式,程度不同地介入劳动关系事务,从而使劳动关系问题超出了劳方与资方的范围。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相互、相互影响的各个子系统所组成的要达到一定目标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还要不断地调整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劳动关系是构成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同样会受到社会关系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作为一个子系统,它还要与社会关系其他的子系统发生关系,受到社会关系内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可以将劳动关系的环境划分为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和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两种。

许多相关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劳动关系和环境相互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别包括很多具体内容。

就外部环境而言,一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会对劳动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内部环境中,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人员状况、生命周期、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工会、非正式组织、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变革等都是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是组织不可控制因素或者间接可控制因素。

而劳动关系的内部环境因素,则属于组织的直接可控制因素。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是指在系统之外能够对劳动关系运行的过程和结果(Process and Outes)产生影响的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对劳动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从系统外施加影响,而在系统内发挥作用。

每种因素,单个地或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乃至内外因素相互相互作用,都会使劳动关系系统的运作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研究劳动关系,要将它置放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加以考察,才有可能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同时,对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有利于劳动关系系统分析的准确定位,从而有利于把握和揭示劳动关系系统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系统语境中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体制下,现代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产业关系”、“劳使关系”等。

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开始和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

韦伯夫妇(S.&)和康芒斯()之后,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劳动关系问题。

到40年代中期,劳动关系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渐趋成熟。

到了50年代末,形成了较完整的劳动关系理论体系。

最初综合劳动关系理论的学者是邓洛普(),他在《产业关系系统》(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1958)一书中构建了较完整的劳动关系的分析框架。

在《产业关系系统》一书中,邓洛普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用来解释影响产业关系系统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邓洛普的这个分析框架最终可以应用到任何国家的任何产业中去。

邓洛普认为,劳动关系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由行为主体、环境、意识形态、规则四个部分构成。

劳动关系系统的环境(contexts)大致分三类,环境规定(影响或限制)系统内主体的互动。

一种是工作场所和工作团体的技术条件(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place and work munity),另一种是市场或预算的制约(the market or budgetary constrains),还有一种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权利关系和地位(the locus and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the larger society)。

意识形态(ideology)是主体的一组思想和信念,它往往很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运作。

广义的意识形态也指劳动关系的文化性特质(cultural context,邓洛普有时也把它理解为第四个环境),即传统价值观、宗教戒律、家族制度、人种、语言教育制度、生活习惯、商业习惯、法律制度、劳动态度等,这些因素成为左右某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制约条件。

到8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汉()、卡茨()、麦卡锡()提出了“战略选择模型”(Strategic Choice Model)从而使劳动关系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科汉、卡茨和麦卡锡在他们合著的《美国劳动关系的转变》(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1986)一书中,提出了“战略选择”理论,并以此来分析美国劳动关系变化的特点。

他们更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劳动关系行为主体对环境变化的对应,在劳动关系模型中追加了“战略选择”这一动态要素,并指出劳动关系的变化是环境压力与组织对应战略的产物,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政府等劳动关系行为主体的选择和判断对劳动关系系统的方向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战略选择”理论是对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拓展和延伸。

“战略选择”理论提出的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因素包括:劳动市场、劳动力的特性及价值、产品市场、技术、公共政策等。

在邓洛普之后,受邓洛普理论框架的启示,美国学者桑德沃在1987年提出了自己劳动关系分析的理论模型。

桑德沃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其出版的《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Labor Relations:Process and Outes,1987)一书中。

桑德沃理论模型的基本特点是,它是建立在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它将决定劳动关系变化和特征的多种因素都包含在内。

桑德沃理论模型还从理论上较为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劳动关系的一些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关系运作中紧张冲突的解决及其后果。

在《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一书中,桑德沃不仅构建了劳动关系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而且还对影响劳动关系及其管理运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场所以外的对工作场所劳动关系及其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

桑德沃归纳的环境因素有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思想意识因素。

上述经济、技术、政治和法律以及思想意识因素等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劳动关系及其管理的外部环境。

桑德沃在分析了这些外部因素之后,还归纳了形成某种特定的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及其管理模式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场所因素和个人因素。

(2)工作场所因素。

工作场所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场所的技术、预算和市场力量、工作场所的管理、所有制和的思想。

(3)个人因素。

桑德沃归纳的影响劳动关系及其管理的个人变量主要有:经济、安全和保障需求;社会化、交往和权力需求;公平和平等需求;价值观和信仰。

三、全球化与21世纪劳动关系环境的变迁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最近20年,因交通资讯业与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的社会与经济、文化结构都有非常大的变迁,这些变迁的速度与幅度比过去数百年来所累积的变化还要快、还要大。

造成社会与经济结构巨大变化的几个主要趋势是: 1、国际化、自由化与全球化。

二次大战后,交通与资讯业,特别是资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发展,使交通成本大幅度下降,速度大幅度提升,过去不能移动的生产资源(如资本、技术与劳动力)现在都可以快速地、低廉地在全球各地自由流通。

如此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形成生产的国际分工。

对各国的而言,他们发现了自己必须要在国际市场上作激烈的竞争才能生存。

2、中产阶级的兴起与产品需求的多元化。

二次大战后,全球各国都在努力从事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成功,为全球带来了大批的中产阶级,他们所需要的不再是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衣食住行,而是多样化的衣食住行。

因此,给带来新的压力,他们必须要生产多样化、特殊化的产品,以满足中产阶级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才能生存。

3、 IC科技的发展,使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整合的趋势。

制造业不再以能达成低单位成本为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是像服务业一样追求顾客的满意,应顾客的要求而生产。

服务业因为ICT与新材料的发展,使他们在过去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的情况改变。

ICT的发展也使有形产品的重要性下降,而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幅度地上升,如顾问、工程顾问,与投资顾问的服务,以及新知识的传播结束无形的产品,但价值非常昂贵。

4、法律的松绑。

为了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各国开始修改现行法律,尽量松绑以提升管理上的弹性与应变能力。

5、政治民主化。

经济发展提升了人民的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这些高教育、高收入的中产阶级,要求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带来产业民主化,因此一定会引起的管理、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发生重大的改变。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显示,产业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是受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制约的。

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欧洲,产业关系的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欧洲,雇主和管理者为了追求竞争优势,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改变产业关系模式的决心和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