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高层建筑转换层
一、有结构转换层和功能转换层两种。
二、常见的是功能转换层。
也就在高层的中间拦腰一断,设一个设备层。
如果楼层太高,用水、用电等都从地下室向上供,存在距离太远、主电源不在负荷中心、供水未端与起始点压差过大等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中间部位对电负荷进行重分配,对水系统进行减压处理等,而这些处理都需要占用空间,占用谁家的地盘谁都不乐意,干脆在中间拿出一个整层做功能转换层,这种转换层因为通常是设备层,所以许多设计院在设计时将其高度限定在2.2m以下,以减少占用规划指标。
二、结构转换层通常是在不同的结构方式之间进行。
比如下部是框架结构,上部为砌体结,这是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通过将上部部分砌体墙在底部变为框架而形成较大的空间,底部一般作为商业用房,上部仍然用作住宅。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转换构件(如托墙梁)将上部砌体墙承受的内力转移至下部的框架柱(框支柱),具备该功能的楼层我们通常称之为结构转换层。
如果你的是高层建筑,4层以上(不包括4层)是标准层,同时该高层建筑有裙楼,那么四层就是转换层。
转换层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
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
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结构转换层的分类按结构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类: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
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
3.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建筑物的某一层,通过结构形式的改变,实现上部和下部不同结构体系的转换。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一、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特点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大梁将上部剪力墙或柱的荷载传递到下部的柱或剪力墙。
梁式转换层的优点是传力直接、明确,结构分析相对简单。
但其缺点是梁的截面尺寸较大,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2、板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的厚度较大,通常在 20m 以上。
它能够提供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上下部结构差异较大的情况。
但板式转换层的自重较大,材料用量较多,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
3、箱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纵横双向的大梁共同组成的一个箱型结构。
它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然而,箱式转换层的施工复杂,造价较高。
二、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对建筑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转换层位置越低,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
因为下部结构需要承担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容易导致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但转换层位置过高,又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等因素,选择一个合理的转换层位置。
在抗震设计中,对于 7 度及 7 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5 层;对于 8 度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3 层。
同时,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协调。
三、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点1、竖向荷载的传递在设计结构转换层时,需要确保竖向荷载能够有效地从上部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转换层是指位于底层商业或办公空间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功能转换层,通常位于大楼底部,用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需求。
转换层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空间布局。
转换层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包括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等。
转换层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整体规划,并与建筑外立面相协调,以保持建筑的整体性。
转换层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载荷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在商业区域,需要考虑货物运输和大量人员流动,因此需考虑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而在居住区域,则可以采用较为轻型的结构形式。
转换层的设计还需考虑空间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合理地安排功能区域,使其达到最佳效果,是转换层设计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通行畅通,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商业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开放的空间设计,便于展示商品和吸引消费者;而在居住区域,则需注重私密性和居住质量,采用合理的隔断和隔音措施。
转换层的设计还需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性。
转换层作为承上启下的功能区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提供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安全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适当设置逃生楼梯和紧急出口,设置灭火器和消防设施等,提高转换层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以及人员疏散和安全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转换层设计,既能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又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空间布局,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合理、实用。
高层混凝土 柱转换层 结构转化率
高层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柱作为支撑结构的关键部分,承担着巨大的荷载和压力,因此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强度,柱转换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设计手段被广泛采用,并对结构转化率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混凝土柱转换层的作用柱转换层是指在高层建筑中,将下部大柱的荷载逐渐转移到上部小柱或梁上的一种结构设计形式。
其主要作用是平衡上下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上部柱子的截面尺寸,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通过柱转换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柱子截面积的差异,使得结构转化更加平稳,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2. 柱转换层对结构转化率的影响结构转化率是指在柱转换层设计中,下部大柱与上部小柱或梁之间的转换比率。
结构转化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性能和变形能力。
一般来说,结构转化率越大,柱子的变形越平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越高。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荷载条件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来合理选择结构转化率,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柱转换层的设计原则在进行柱转换层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条件来确定结构转化率,同时结合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参数来进行设计。
需要合理配置转换层的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以确保结构的变形均匀和内力分布合理。
需要进行细致的构造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确保柱转换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结构转化率与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成熟,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向更加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柱转换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设计手段,其对结构转化率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未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和推广,柱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
在建筑工程中,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采用的转换层结构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采用的转换层结构
1、梁式转换
由于它受力明确,设计与施工简单,一般用于上层为剪力墙结构,下层为框架结构的转换。
当纵、横向同时需要转换时,可采用双向梁布置的转换方式。
前述的北京南洋饭店,广东肇庆星湖大酒店都是采用梁式转换层。
2、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柱网、轴线有较大错位,不便用梁式转换层时,可以采用板式转换方式。
板的厚度一般很大,以形成厚板式承台转换层。
它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不必严格与上层结构对齐,但板很厚,自重很大,材料用量很多。
3、箱式转换层
当需要从上层向更大跨度的下层进行转换时,若采用梁式或板式转换层已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箱式转换层。
它很像箱形基础,也可看成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单向托梁、双向托梁共同组成,具有很大的整体空间刚度,能够胜任较大跨度、较大空间、较大荷载的转换。
4、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受力合理明确,构造简单,自重较轻,材料节省,能适应较大跨度的转换,虽比箱式转换层的整体空间刚度相对较
小,但比箱式转换层少占空间。
5、空腹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与桁架式转换层的优点相似,但空腹桁架式转换层的杆系都是水平、垂直的,而桁架式转换层则具有斜撑竿。
空腹桁架式转换层在室内空间上比桁架式转换层好,比箱式转换层更好。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抗震性能提升
在地震作用下,转换层能 够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转换层的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转换层可以分为梁式、空 腹析架式、斜柱式等类型。
按功能分类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转换层可以分为楼层转换、 梁端转换、空腹跨层柱转换等类型。
按施工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转换层可以分为一次浇筑 成型、预制拼装、叠合浇筑等类型。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 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 •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 转换层结构的工程实例 • 转换层结构的未来发展
01
转换层概述
转换层的定义
1 2
转换层
在建筑结构中,转换层是一种楼层,用于实现不 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如从框架结构到剪力墙 结构的转换。
转换层的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 形式变化的需要,转换层应运而生。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实例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大跨度 桥梁、大跨度厂房等大跨度结构
中使用的转换层。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设计需要考 虑结构的跨度、载荷和材料等因 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包 括预制拼装、整体吊装等,这些 方法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复杂结构转换层实例
复杂结构转换层是指具有复杂 几何形状、多层次、多方向的 转换层结构。
量满足要求。
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支撑体系设计
根据转换层结构的重量和施工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撑体系,确保施工 安全。
钢筋工程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符合 规范。
混凝土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 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许多高层建筑采用了结构转换层的设计。
结构转换层,也称为过渡层或变形层,是一个位于高层建筑顶部的区域,一般是从建筑主体结构中分隔出来的。
结构转换层的作用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功能分区结构转换层可以用于实现高层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
高层建筑通常需要容纳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功能。
通过在结构转换层上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功能分开,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
2. 节约结构材料高层建筑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和风压,因此其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的引入可以有效减轻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并节约结构材料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应对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了增强抗震和防风作用。
地震和风灾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尤为明显。
通过合理设置结构转换层,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4. 提供观景平台结构转换层通常位于高层建筑的顶部,视野较为开阔。
因此,结构转换层也常被设计为观景平台,为建筑的用户提供俯瞰城市美景的机会。
观景平台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吸引力,还提供了一个供人放松、休闲的场所。
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考虑在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建筑的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筒体结构等。
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 荷载分析结构转换层需要承受来自上部楼层、自身重量以及外部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施加的力。
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荷载分析,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3. 抗震设计高层建筑通常位于地震活跃区域,因此结构转换层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首先,什么是结构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也称中间转换层)是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将上部柱式结构转换成下部框架式结构的一层结构。
其位置一般位于高层建筑的净高处,通常在50米到100米的高度范围内。
结构转换层的作用在于,将上部柱式结构的刚度转化为下部框架式结构的刚度,从而使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结构转换层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结构转换层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的布置位置一般位于高层建筑中心位置,且一般是单层结构体系。
这种位置和形式的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荷载承载能力和抗震稳定能力。
二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结构转换层一般采用框架式结构,其抗剪承载能力和抗弯承载能力都比柱式结构强。
因此,结构转换层可以承担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
三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可以将上部的总体刚性承担一部分荷载,转移到下部的框架结构上。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四是结构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与传统的柱式结构相比,结构转换层的下部框架结构可以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从而减小了施工材料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高层建筑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概念结构转换层是指高层建筑中由于高度和结构系统的变化产生的结构转换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高度的变化、功能分布的需要以及结构体系的要求,往往需要在一定楼层高度上进行转换,一般在这种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都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结构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指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满足结构需求而设置的转换层的结构系统。
它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设计,能够使得高层建筑在承受风压、地震力等外部力作用时,能够有更好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 承担楼层荷载传递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高度的变化,不同楼层之间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荷载变化。
结构转换层可以承担起这些荷载传递的作用,使得整栋建筑的结构系统能够平稳地传递力量,保证整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2. 调整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结构形式的要求和功能分区的需要,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楼层高度上对结构形式进行调整。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需要,使得整体结构形式更加合理,同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还可以起到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和设计结构转换层,可以使得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有更好的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保障建筑及其内部设施的安全。
4. 实现功能分区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具有以上几个重要作用,而且这些作用互相补充、相互影响,体现出了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合理设置结构转换层高度在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的高度设置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而在这些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中,转换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什么是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呢?简单来说,它是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的楼层。
比如说,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下部可能是较大的空间,用于商业、停车场等,需要采用框架结构;而上部则是住宅或办公区域,更适合剪力墙结构。
这时,就需要在中间的某个楼层设置转换层,来实现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过渡和转换。
转换层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需求。
首先,从功能布局的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往往需要在不同楼层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
下部楼层可能需要开阔的大空间,以满足商业活动、车辆停放或者公共服务的需求;而上部楼层则更多地关注居住或办公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就要求在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其次,从建筑美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和外观设计也是促使转换层出现的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地设置转换层,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轮廓和视觉效果,使高层建筑在城市景观中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再者,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分析,高层建筑在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时,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是不同的。
转换层能够有效地调整和分配这些荷载,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结构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不同结构形式的连接方式、转换层的位置和高度、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
这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次,转换层的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并且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例如,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裂缝和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再者,转换层的自重较大,对下部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下部结构进行加强和加固,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实现转换层的功能和效果,目前在工程实践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转换层结构形式。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
高规的条2款,转换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的计算和限值,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结构计算软件,按附录E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侧刚比。
高规附录E中是针对转换层位于1层的,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算法, 宜为1,限制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
层高的增加使柱的计算长度增加,此时程序自动考虑柱上端的刚域,亦使结构分析准确。也可以用FEQ进行二次分析。
桁架转换结构可由SATWE、TAT、PMSAP输入计算,其分析的关键是桁架上、下层弦杆的轴力,所以在分析时一定要把上、下弦杆层的楼板定义成弹性楼板6或弹性膜,以便计算出上、下弦杆的轴力。
01
复杂连接的转换结构可以用SPASCAD建模,PMSAP计算。
3
2
1
4
是针对转换层位置大于1层的,采用转换层的上部结构与带转换层的下层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算法, 宜为1,限制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转换层本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楼层侧向刚度的60%。
上机操作:
三种计算层侧向刚度的方法
方法1--高规附录的剪切刚度:Ki = Gi Ai / hi,适用于转换层位于1层的刚度突变的控制;
03
1.3 厚板转换结构
在用SATWE、PMSAP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时,应使厚板上下结构的轴线在厚板这层同时画出,并在轴线上布置100*100的虚梁,当虚梁所围成的房间较大时还应增加虚梁,人工地细分厚板单元。最后在分析时厚板必须定义为弹性楼板(可以用“弹性板3” 面内无限刚,面外有刚度)。
01
高层建筑高位转换层设计要点与分析
高层建筑高位转换层设计要点与分析高层建筑中的高位转换层主要是板式转换层以及梁式转化层的方法进行设计。
梁式转换层具有空间的使用范围,而且发挥出比较灵活的功能。
板式转换层施工方便,利于工程的施工管理。
本文就高层建筑的高位转换层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高层建筑;高位转换层;结构设计现代高层建筑正向体型复杂、功能多样、造型新颖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同一座建筑中,沿房屋高度方向建筑功能常要发生变化,上部楼层布置旅馆、住宅;中部楼层用作办公用房;下部楼层布置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这种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结构。
从建筑功能上看,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并需要较多的墙体以满足旅馆和住宅的功能要求;中部则需要较小的或中等大小的室内空间,可以在柱网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墙体以满足办公用房的功能要求;下部需要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的室内空间,要求柱网大,墙体尽量少,以满足商店、餐馆等公用设施的功能要求。
上述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布置正好相反。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而到上部则逐渐减少墙体及柱的布置,以扩大柱网。
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
因此,为了适应建筑功能的变化,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即转换层结构。
一、结构转换层常见类型及受力机理分析转换层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可作为正常使用的楼层,但应有较大的层高作为保证;在层高受限制或设备专业需要时,也可以作为设备层,在结构型式上,转换层在设计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梁式转换层,即将上部剪力墙在框支梁上,再由框支柱来支撑框支梁的结构受力体系。
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则采用双向梁布置。
其优点为传力直接、明确,传力途径清楚,受力性能好,构造简单,施工较方便,设计计算较容易,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转换层结构型式。
一般运用于底部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2)箱式转换层,当转换梁截面过大时,设一层楼板已不能满足平面内楼板刚度无限大的假定。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一、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指在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用于承担从上部结构(主体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基础结构)的横向荷载的结构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较大,受到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来承担这些荷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通常设置在建筑的上部,一般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取决于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风荷载分布情况。
在结构转换层的设计中,主要包括水平荷载传递、垂直荷载传递和剪力墙的设置等内容,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2. 调整结构刚度结构转换层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和位移,减小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结构转换层能够通过合理设计和设置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使建筑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小建筑的振动和位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 合理确定位置结构转换层的位置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荷载分布情况来确定,一般应该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2. 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结构转换层需要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荷载传递,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设置合适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这些荷载。
3. 加强结构连接结构转换层与主体结构之间需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连接,以保证结构转换层能够有效地承担荷载传递,并且能够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转换层
转换梁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V 0.20 c f cbh0
地震设计状况:V
1
RE
0.15 c
厚板转换层结构:应用很少,抗震很不利。 变形特点: 厚板上部的结构变形,通过厚板的面外变形,传 到下部结构中。由于上下部结构完全对应不上, 厚板的面外变形传力方式特别复杂。 受力特点: 厚板自重大,地震效应大,抗震很不利。厚板受 到较大的剪切,需要验算厚板的冲切。
2、梁式转换层 由于具有耗材少、造价低,荷载传递直接、
hci, j hi
G1、G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混凝土剪变模量;
A1、A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
Aw,i—第i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
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包括翼缘面 积);
Aci,j—第i层第j根柱的截面面积; hi—第i层的层高; hci,j—第i层第j根柱沿计算方向的
1、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楼层使用功能及开间布置差异较大时
,柱网分布不规律,难以采用“梁式转换层”来 连接上、下层柱网,在此情况下则需要将转换层 设计成厚板,从而形成“板式转换层”。
转换厚板的厚度可由抗弯、抗剪、抗冲切截 面验算确定。转换厚板宜按整体计算时所划分的 主要交叉梁系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进行截面设计 并按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进行配筋校核。
的高度;
△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模型1) 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
位移;
H2—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模型2)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分析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分析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指在高层建筑中,为了适应建筑物不同功能和荷载的需要,在建筑的一定高度上设置一个结构转换层,用于进行结构体系的转换和衔接。
这一层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中部或上部,起到分担荷载、稳定建筑物的作用。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分析涉及到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的多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
一般来说,结构转换层的位置应根据高层建筑的功能和荷载要求来确定。
比较常见的结构转换层位置有三种:中部转换层、上部转换层和底部转换层。
中部转换层一般用于分隔不同功能的建筑区域,如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等;上部转换层主要用于分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底部转换层一般用于分担建筑物自重和活载。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使结构转换层发挥最佳的功能。
其次是结构转换层的形式选择。
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剪联合结构等。
框架结构转换层的特点是结构轻盈、抗震性能好,适用于中低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特点是刚度大、稳定性好,适用于高层建筑;框剪联合结构更加经济实用,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点。
还有就是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考虑到荷载的分担和转移。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结构转换层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荷载,如自重、活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在结构转换层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地分配和转移这些荷载,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担和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结构转换层的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要考虑到结构转换层所受荷载的性质和大小,以及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连接方式等。
一般来说,结构转换层的构造要比其他部分的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更复杂的力学行为。
结构转换层的构造也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分析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形式选择、荷载分担和转移以及构造设计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和设计,可以使结构转换层发挥最佳的功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
风荷载
根据风速和结构特性,采用阵风响 应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换 层的位移和内力。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换层进行 动力分析,考虑多种因素对结构的 影响。
有限元分析方法
实体模型
建立转换层的实体模型, 考虑梁、柱、墙等构件的 细节和连接方式,进行精 细化分析。
材料非线性
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的 影响,如混凝土的塑性和 钢材的应变硬化等。
01
02
03
剪力墙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分层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框架-核心筒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整体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 换层进行静力分析,考虑 多种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动力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
根据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特性,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 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
确保转换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满足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要求。
构造措施与细节处理
抗震设计
针对转换层的复杂受力情况,采取合理的 构造措施和细节处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和耐久性。
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抗 震设计和分析,确保转换层在地震作用下 的性能满足要求。
03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 计
2023-11-13
目录
• 引言 •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 转换层结构材料选择与优化 • 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结构转换层(也称转换层、过渡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连接建筑物不同结构体系的层次,通常位于建筑的中部,既不属于底部的承重结构,也不属于顶部的钢结构或框架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定义、功能、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
定义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指处于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建筑层,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它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中部,进行结构的转换和适应,使建筑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功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结构转换结构转换层是承载不同结构体系之间过渡的地方。
例如,在使用钢结构的建筑中,转换层通常是从钢结构向混凝土或框架结构过渡的区域。
通过结构转换层,能够将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结构力的传递和转移。
2. 过渡与适应由于高层建筑在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的环境和承载要求,结构转换层能够帮助建筑物适应不同的条件。
例如,在底部存在大量承载结构时,结构转换层可以通过增加柱子或加强楼板的方式进行过渡,以适应由底部到顶部承重逐渐减小的情况。
3. 垂直通道与设备设置结构转换层也提供了连接不同部位的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等。
这些通道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和设备的运输至关重要。
另外,结构转换层还为建筑内部的设备设置提供了便利,如电力、给排水等。
设计原则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时,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以确保转换层的功能和安全性。
1. 结构合理性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合理布局,确保结构过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地震力和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整体的结构安全性。
2. 功能完备性结构转换层应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包括垂直通道的设置、设备的布置等。
这些功能设施应满足安全、便捷和高效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3. 空间利用效率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尽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有效的空间规划和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浅析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浅析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是指在高层建筑顶部从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转换为薄壁混凝土构件的转换层。
这个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的结构和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整个建筑的重量,还要承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部力的影响。
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转换层的作用、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一、转换层的作用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多重作用。
它可以将上部建筑的荷载转移到下部建筑结构上,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转换层可以起到封闭建筑的作用,避免外部空气、水汽进入建筑内部,保护建筑内部结构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转换层还可以用来承受建筑的沉降、温度变化等影响,确保建筑的安全和舒适性。
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施工材料1. 混凝土:转换层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混凝土,一般选用C40以上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浇筑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到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混凝土预制构件:由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是薄壁结构,需大量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钢筋:转换层的钢筋需选用高强度、抗腐蚀的钢筋,以保证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1. 模板安装:转换层的模板安装要求严格,需采用高强度、刚性好的钢模板,模板安装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变形等缺陷。
2. 钢筋加工和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对转换层的钢筋进行加工和绑扎,确保钢筋的布置位置准确、密实、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制构件安装:将预制混凝土构件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转换层的预留位置,保证构件的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4. 混凝土浇筑: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要按照规定的浇筑工艺进行,保证浇筑质量和工期。
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 防水保温:对转换层的外墙进行防水保温处理,以保护转换层结构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一批集商业、娱乐、办公和公寓为一体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由于建筑物的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也就提出丁不同的要求。
如商业用房、娱乐用房等大多布置在建筑物的下部,往往需要大跨度、大柱网以相适应。
而办公、公寓等用房常常布置在建筑物的上部,他们的跨度、柱网又不宜过大。
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变化过渡,很多高层建筑中都设置了转换层。
1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转换类型转换层实现上下结构的转化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改变,如转换层以下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等结构形式,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等结构形式。
1.
2 上下层柱网、轴线的改变,转换层的上下层结构形式不变,仅柱网、轴线有所变化,常用于筒体结构建筑中。
1.
3 上下层不仅结构类型有所改变,而且柱网、轴线也有所改变,常用于上下层功能变化较大或较复杂的建筑物。
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由于转换层上下结构转换有多种类型,所以转换层本身的结构形式也有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2.1 梁式结构的转化层。
梁式结构的转化层一般在转换层的楼面设置纵横交错的钢筋砼承重大梁。
为适应上部荷载的需要,梁的截面尺寸比较大,常用的尺寸有1000mm×2000mm,1200mm×250 0mm,1500mm×3000mm等。
2.2 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
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
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
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上下弦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
2.3 箱式结构的转换层。
箱式结构的转换层实际上也是有梁式结构的转化层变化而来的。
有纵横交错的双向主次梁连同上下层楼面的楼板结构以及四周墙壁构成全封闭的箱式结构转换层,整个转换层就像一只大箱子,当然四周也可以适当开洞。
2.4 板式结构(厚板)的转换层。
板式结构的转换层通常适用于上下层既有结构类型的改变,又有柱网、轴线的变化整个转换层是一块厚达2.0~3.0m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承重板。
有的板式转换层中在一定的部位也设置暗梁,以满足上部结构的变化要求。
3 转换层的施工特点 3.1 模板支撑系统。
转换层结构的体量大、自重大,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切不可凭经验办事。
以梁式结构转换层为例,梁本身的线荷载通常在60~100KN/m,加上施工荷载就更大,对于板式结构,每平方米的荷载(楼板荷载施工荷载)也在100~150KN,因此,往往需要搭设满堂红支撑系统,其立柱一直搭至地下室,使荷载直接传值房屋基础。
当作为多层支撑荷载传递时,上下立柱的位置应对齐,防止上下楼面因受力不匀而造成的局部损伤。
在梁式结构转化层施工中,由于梁的侧向高度较大,厚度较薄,所以尚应验算模版系统侧向稳定性和侧向强度,防止整体跑位和胀模。
3.2 钢筋绑扎。
转换层中的钢筋,其特点一是数量多,而是直径大。
对
梁式结构转化层来说,其钢筋绑扎通常在梁的底模板架设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完毕经过验收后安装大梁两侧的模板。
钢筋绑扎中应切实注意钢筋骨架侧向的稳定,防止倾倒伤人。
粗直径竖向钢筋接头宜用电渣压力焊或冷挤压接头,按规范要求,同一断面接头应错开50%。
钢筋保护层应用相应的粗直径钢筋头焊于主筋上,常用的砂浆垫块易压碎。
当转换层的梁或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时,应在施工缝上增设若抗剪钢筋,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目前也较多采用后张拉预应力结构。
3.3 混凝土浇筑。
转换层的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很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较高,一般为C40~C60,特别是梁式结构转换层和板式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浇筑量大,大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不仅对模板支撑系统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混凝土内部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为此,很多工程的施工,在征得设计单位的认可后,将混凝土二次叠浇成型,即分层浇筑,形成整体。
这样做,既可减轻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荷重,因为利用先浇注部分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参与模板职称一起承受上部后浇筑混凝凝土的荷载重量以及施工荷载,从而节约模板支撑费用,同时页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由于梁式或板式转换层承受的上部荷载都很大,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下层之间衔接紧密,通常采用在衔接面上假设竖向抗剪钢筋或在衔接面上设置若干抗剪槽,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
3.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由于浇注体量大,所以浇筑后特别注意养护,以减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值。
待混凝土浇筑后,应用草包、麻
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使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冬季施工时还应按规定做好保温测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