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调查报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差异和冲突。
采用制作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中文名字叫潘雅迪,今年17岁,出生在澳大利亚,是我的堂妹,这次是她第二次回中国度假。
近年来,“小黄香蕉”一词被用来特指出生、成长在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国家的华裔们,意思是说这些华裔虽然表皮是“黄的”但芯儿里却是“白的”,形容虽然这些华裔外表上是中国人的模样,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完全不认为自己和中国有半点联系,而是完完全全认同自己的国籍以及从小接触的文化。
但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父母都是从小生长在中国的家庭来说,中国文化是否会对孩子有影响?亚裔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较为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我们又可以窥见怎样的差异与矛盾?本次调查从非语言符号入手分析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本文将采取问卷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一
我:你与人交谈时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吗?
雅迪:会啊,因为我觉得那是有礼貌的表现,是对别人的尊重,表示我很重视对方。
我:如果一个人与你交谈时直视你的眼睛,你会有什么感觉?
雅迪:那要看对方是用什么眼神看我了,如果是瞪着我的话,我会觉得这个人肯定是很讨厌我或者要打我了,如果就是平静的直视我的话,我会觉得被人尊重了。
我:你在中国,一般与中国人谈话时,他们的眼睛会看向哪儿?
雅迪:哦!我在外面遇到的中国人在跟我说话的时候都不会看我的眼睛,他们穿过我看我的后面或者其他任何的地方,但反正就是不会看我。
尤其是商场里的售货员,我在问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一边看手机一边回答我的问题,我觉得好奇怪啊,为什么他们一直低头看手机呢?
我:那你这种时候会有什么感觉?
雅迪:我倒不会很反感或者很气愤,但我确实觉得不舒服,好像他们没有在跟我说话,而是在跟别人说话一样。
分析:眼神的对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中西方非语言符号的差别,这里我之所以把澳大利亚当作是西方,是因为雅迪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从小的生活环境与接受的教育全部都是西方文化为主的。
我在与妹妹雅迪的接触时,我与她说话,都会很认真的注视着她的眼睛,所以她在中国跟我很熟,也很愿意与我交谈。
但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尤其是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则很少在说话的时候直视你的眼睛,首先是文化的影响,其次还是服务态度的问题。
然而,在一个西方文化为主的国家,不仅文化习惯与人交谈时直视对方的眼睛,同时还有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在约束着。
所以雅迪在中国很不适应被这样随便的对待,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受到了轻视。
对于谈话时喜欢被直视的雅迪来说,她完全是西方人的习惯了。
二
我:你与异性朋友见面时,你们会有类似拥抱或亲吻这样的肢体接触吗?
雅迪:会啊!我们见面一般都会拥抱,就算第一次见面也是一样。
但是与我亲密的朋友见面的时候我更喜欢亲吻他们。
我们都会这样的。
我:那你是否觉得这是一种暧昧的表示?
雅迪:不会的,因为这很普遍,我们都认为这种很正常。
除非是我觉得他们在一起像是一对儿,或者亲的很...你懂的,我才会觉得他们的关系很暧昧。
我:你在中国,与中国的朋友见面的时候你会拥抱或亲吻他们吗?你提前了解中国人能接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吗?你有没有刻意的告诉自己在中国要改变以前打招呼的方式?
雅迪:我在中国不会的,首先是因为我没什么机会认识新的朋友。
还有我知道的,中国人似乎不太喜欢那样的打招呼的方式,我还知道在中国,只有男女朋友会做那样的举动。
如
果我那样,人家可能会觉得我疯了。
分析:中西方人打招呼时候的非语言符号差别也显而易见,西方人与人拥抱、亲吻是表示友好,异性之间也不会觉得那是暧昧的表示。
但是在中国,那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即使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还是在影响着中国人。
雅迪是一个澳大利亚籍华人,她的父母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所以中国的很多习俗和礼仪,她要比其他的澳大利亚人懂得更多,应用起来也更自如。
我认为,这是华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优势。
西方人见面亲吻和拥抱的动作与泰国的双手合十、日本的鞠躬等都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礼仪习俗。
三
我:在澳大利亚男士们是否有女士优先这种行为习惯?
雅迪:哦!没有的没有的,在澳大利亚,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女士优先的现象,因为澳大利亚都是各个国家来的人,所以我们更强调的是平等,不会说特意让着你或怎么样。
我:在中国你能体会到女士优先么?或者,你觉得中国的男士是怎样的?
雅迪:在中国也完全没有。
我认为,有些中国的男人是很无理的,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我排队的时候经常有人插到我前面,并且有很多都是男的,还有在地铁上,本来就很挤但还会有很多男的挤来挤去。
我不太喜欢。
分析:很多人认为澳大利亚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其实,在澳大利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所以英国文化中由骑士精神演化来的女士优先这种习惯并不明显,澳大利亚人更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这点似乎与美国更加相近。
但是西方的骑士精神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体现除了女士优先之外,还发展为了绅士风度。
这在西方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并不只是英国的专利。
澳大利亚虽然没有女士优先的习惯,但是绅士风度依旧。
我曾经在一个下雨天拎着大包小包打着伞走到一家快餐店门口,在我收伞的时候门口有一位避雨的西方绅士看见我拿了很多东西便主动为我拉开了快餐店的门。
这一个微小的动作在中国男士身上就是很少有的,更不要说那些在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的男人们了。
我平时在与妹妹雅迪逛街的时候,她经常会对身边的男士皱起眉头表示不满,中国男士的无理似乎已经让她很愤怒了。
我认为,这并不是文化上的差异,而是素质上的差异,与西方的绅士对应的便是中国的君子,但是如今,在西方社会中,绅士风度还是主流,在中国,君子之风快要荡然无存了。
四
我:你认为红色、白色、黑色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
雅迪:首先,我知道红色在中国是好的颜色,代表吉祥喜庆的意思。
但是我觉得,红色是用来表达很强烈的情感的,比如愤怒,或者很强烈的恨。
白色就是纯洁的意思。
黑色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不太会说,但就是看不清的感觉,邪恶的,表示恨。
、我:在你的国家有没有忌讳的颜色?
雅迪:在澳洲忌讳的颜色我不知道,没有特别忌讳的颜色,因为我们来自哪儿的人都有,所以没有特别忌讳的颜色。
但是我们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也就是金色,因为澳洲有很多矿产,所以大家都认为金色代表财富和好运,并且金色是高兴的颜色。
分析:对于红色在中国的含义,雅迪理解的几乎没错,这还是要归功于他的父母,但是由于她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得她本身并不认为红色所代表那样的含义。
在西方,红色被普遍认为是暴躁的、易怒的、血腥的颜色,有时候也表示热情,但是负面的含义似乎更多。
雅迪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接近于西方的思想,红色表达的强烈情感中恨的程度更多一些。
白色在中国有奸诈的含义,也是丧葬的颜色,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白色就是代表纯粹的意思。
黑色也是丧葬色的一种,但在中国也有正义的含义,但在西方人看来,黑色是邪恶的、令人恐惧的,在雅迪眼中,黑色就是表达恨的颜色。
对于这三种颜色的理解,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雅迪虽然知道红色在中国代表什么意思,但是她对于颜色这种非语言符号的理解还是西方文化为主
的。
但正如雅迪所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国家,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同的文化对同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理解,澳大利亚人选择尊重所有人的文化背景,并且找到因自然环境多造成的对于颜色的偏爱。
这样很容易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而不是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而显得格格不入。
五
我:在中国,你与中国人交谈的时候有没有遇见过陌生的的中国人表现得非常很热情并且与你有很亲密的肢体接触?比如拉着你的手或者主动挽着你的胳膊?你是什么感觉?
雅迪:哦有!我其实很反感陌生人离我很近的跟我说话,尤其是在商场的那些推销员们,有些人嘴里的口香糖的气味我不是很喜欢。
而且中国本来就很挤,在澳大利亚,没有那么多人,所以一般都不会离陌生人那么近。
我还很不喜欢在商场被人拉住胳膊填一些问卷什么的,因为这在澳大利亚是可以直接把他送到警察局的!而且在澳洲,吃饭的时候,如果你一个人坐了六个人的桌位,服务员是绝对不会让别人跟你一起坐的,我们很强调私人的领域,即使一张大桌子只有一个人坐。
但在中国就不会这样。
分析:身体距离一直是中西方非语言符号差异很大的方面。
在中国,就如雅迪所说,人口很密集,所以我们本身能够承受的隐私距离就很短,而且中国人挽着你的手或胳膊一般是表示亲密的动作,大多数中国人虽不能说喜欢一个陌生人这样,但也不会觉得很气愤。
但对于雅迪来说,她认为这是种违法的行为,这与当地的法律条款有关。
还有一个就是私人领域的问题,在中国的餐馆中,经常会出现拼桌的情况,但是如雅迪所说,在澳大利亚就不会有,即使餐馆人再多,服务员也绝不会把两个陌生的人安排在一个桌子上。
相比中国,西方人的隐私、领地、独立的意识很重,觉得私人的领域是不可侵犯的,即使是一张小小的桌子,也不能够不经同意便与他人分享。
从这五个问题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籍华裔雅迪虽然比其他非华裔的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但这些对于她仍是一个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在她心中,根深蒂固的还是她所接受的澳大利亚思维。
但是,由于华裔的身份,让雅迪能够更好地在中国生活,更轻松地融入中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