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体会

合集下载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00250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区明显疼痛,甚则放射至耳部,伴吞咽时疼痛加重,常可有全身相关不适等症状,体检时甲状腺呈轻、中度肿大,触痛显著,中等硬度。

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6.2%,年发病率为 4.9/10 万[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及压力增大,本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好发于20-50岁中青年女性[2]。

石建华教授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有深厚的中医功底,临证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石老认为,中医临证,应当审证而求因,辨证而论治。

1.病因病机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石老认为,亚甲炎患者多有情志不舒,忧思抑郁,肝气不舒,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浊内蕴,此为本病发病之基础。

患者复感风热外邪,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上先受之,故风热外邪易与内生痰浊结聚颈部,发为本病。

起病初期,症见颈部肿块,疼痛明显,伴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咽干,口渴,伴急躁易怒或善太息,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

肺气不宣,则有鼻塞、流涕。

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渴咽干。

热邪上扰则头痛。

风热外邪与痰浊相搏结于颈部,故出现颈部之肿块,同时气机受阻,不通则痛,故出现颈部疼痛。

素有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故多见易怒、善太息,咽部异物感。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外感之征象。

亚甲炎患者素有肝气不疏,痰浊内蕴之本,而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性质稠浊,痰性粘滞,留伏遏阻,故而痰邪致病,病情缠绵,不易速效。

亚甲炎为风热外邪与痰浊搏结成病,故可见亚甲炎患者多病程绵长,不易速愈。

治疗不当,则易反复发作。

2.治法方药石老认为,中医临证治疗必求于本,需谨守病机,潜方用药。

本病初起,病机为肝郁痰蕴为本,风热外邪侵袭为标,当先去外邪为要,兼顾治本。

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报道

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报道

间, 激素仍然无法撤减 , 有些甚至可达 1 年以上。如
果激 素的药量撤 减过多 、 快 , 而会使 病情 加重 日 过 反 1 。
剂 , 次。 1 2 二诊 : 天后 : 3 3 患者体温降至 3. 4 7 ℃, 天 2 后体温恢复正常。头颈部疼痛消失 , 颈部压痛减轻 , 汗多 , 食欲较前转好 , 大便干燥 。 处方 : 木蝴蝶、 青果 各 6, g二花 、 苏梗 、 1 、 花地 丁 、 黄 、 香 、 穿 ' 紫 、 5 莲 大 木 地 骨皮 、 蒿 各 1g莱 菔子 3g 青 0, 0。7剂 , 服法 同上 。三 诊 :0 1 4月 1 21 年 0日。体温 一直 正常 , 咽时感 右 吞 侧咽部不适。食欲较前好转 , 感气短 , 时胸闷, 汗少 , 大便 干燥 。处 方 : 木蝴蝶 、 青果 、 川楝 子 、 砂仁 、 檀香 、 山慈姑 、 勃各 6 , 干 、 花 、 腥 草 、 马 g射 二 鱼 穿心 莲 、 龙
20 ~0 6 0 52 0 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 临床诊疗指南一 内 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 中提出 , 糖皮质激素治疗
性 甲状腺 炎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ra eQ evi n甲状腺 炎 。 发病 原 因是病
毒对 甲状 腺 的感染 ,病 毒种类 包 括腮 腺炎 病 毒 、 柯 萨奇 病毒 、 流感 病毒 、 可病 毒及 腺病 毒 等 , 埃 发病 前 患者 常先有 上 呼吸道 感染 【 1 ] 。临床 典 型症状 为 甲状 腺部 位有逐 渐 发生 的或骤 然发 生 的疼 痛 , 重者 在 严 转 动 头 部或 吞 咽 时疼 痛 加重 , 向耳部 、 颌 或 枕 可 下
5 ,d 患者 恐激素有 副作用而未服药 , mgt 。 i 予以消炎药 静点 , 温稍 有下 降 , 体 但余 症未减 。 因对 治疗效果 不

中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中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中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负责控制新陈代谢、能量消耗和体温调节等功能。

当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时,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调节甲状腺功能。

本文将介绍中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症,表现为颈部疼痛、压痛、发热、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中药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可缓解症状、促进甲状腺恢复正常功能。

常用的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包括川芎、桔梗、紫花地丁等,具有活血化瘀、疏风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使用时可将以上中药配成煎剂,每日2-3次口服,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二、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汗、体重下降、眼球突出等症状。

中药在调节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平衡甲状腺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地黄、麻黄、白术等,有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的作用。

使用时可以配成煎剂或丸剂,每日2-3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治疗期间需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医生密切配合,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三、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疲劳、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等。

中药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在辅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枸杞、黄芪、白术等,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的功效。

使用时可以配成煎剂或丸剂,每日2-3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与医生密切配合,长期服用。

四、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结节为良性,但仍需警惕恶性变。

中药在辅助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结节的压迫感。

常用的中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包括柴胡、海藻、白芷等,具有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药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以下是一个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患者,女性,38 岁,因颈部肿块、吞咽不适、乏力等症状就诊。

甲状腺 B 超检查显示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肿大,血流丰富。

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 TSH 升高,FT3、FT4 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

中医辩证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法。

方用逍遥散加减,具体药物如下: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三棱、莪术、浙贝母、牡蛎、夏枯草、穿山甲。

患者服用中药 3 个月后,颈部肿块明显缩小,吞咽不适、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 TSH 降低,FT3、FT4 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转为阴性。

继续服用中药 3 个月后,患者颈部肿块基本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

停药后随访 1 年,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本案例说明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辩证施治,个体化用药。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传统西医疗法的治疗体会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传统西医疗法的治疗体会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传统西医疗法的治
疗体会
庄天微;王彤彤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7(024)005
【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组.单纯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内服和外敷的治疗环节.结果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2方面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均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治疗方面,在传统西医疗法基础上,进行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效果显著.
【总页数】3页(P520-522)
【作者】庄天微;王彤彤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内分泌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内分泌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疗法的治疗体会 [J], 贺颖
2.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疗法的治疗体会 [J], 贺颖;
3.关节松动术结合传统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体会 [J], 张晓航;仇红
4.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情景互动系统结合MIT的治疗体会 [J], 荀佳慧;许石双;董静
5.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3例临床研究 [J], 王新栋; 李德元; 夏永红; 曹贵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的炎症反应,引起甲状腺肿大、疼痛、发热、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指急性甲状腺炎向亚急性转化的过程,也称为病毒性甲状腺炎,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甲状腺疼痛和肿大,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血液学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起肿瘤或其他复杂的并发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伴随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余江毅教授长期从事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研究,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他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首选方法,一般可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常常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它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甲状腺疼痛和肿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一般给予较高的剂量,如泼尼松40~60mg/d,用药时间为2~4周,逐渐减量。

非甾体抗炎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可缓解疼痛和肿大,改善症状。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法。

中药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

余江毅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

中药方剂:麻子仁丸组成:麻子仁、五灵脂、崩大碗、乳香、没药、香附、橘红、红花、丹皮、黄芩、生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软坚散结,止痛化瘀。

方法:以上药物混合,火煮2~3小时,过滤去渣,温服,每日3次,每次10~15g。

中药方剂:清热泻火汤组成:黄芩、黄连、栀子、葛根、连翘、苦参、龙胆草、丹皮、桃仁、甘草、生地黄。

以上两种中药方剂均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亦有称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但病程仍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形式。

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故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中医学没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应归于中医学“瘿瘤”、“肉瘿”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为气滞血瘀、邪气停着和五脏失调。

本病的病因为风湿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瘀痰凝。

风热或风湿外袭,客于脾胃或肝胆,循经上达,止于颈部,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肝经气滞化火,外热内火相合,可形成肝脏实热证。

若气滞化火或风热炼液为痰,则形成痰热之证。

气滞化火或热邪伤津,又可形成阴虚火旺之证。

气滞则血运不畅,又可形成气滞血瘀之证。

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可形成气滞痰凝之证。

本病病因为风热或风湿之邪,病机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起病多急骤,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2)多在发热后1~7天内出现甲状腺肿大和疼痛,肿块质地坚硬,以单一结节为主,疼痛向颌下、耳后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

部分病人局部出现癣样改变。

(3)腺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局部淋巴结无肿大.(4)典型的病程可分为4期,即:急性期(甲亢期)、缓解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缓解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恢复期(甲状腺体功能正常期)。

2.诊断亚甲炎的诊断较容易,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肿大和压痛,典型者伴甲亢症状。

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或正常,而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甲状腺扫描有冷结节和分布稀疏,甚至完全缺如。

临床上,亚甲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上呼吸道感染:其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似亚甲炎,但缺乏甲状腺局部病症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均正常。

(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发热、甲状腺肿疼等症状似亚甲炎,但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全身症状重,白细胞计数升高。

【《名老中医陆德铭经验集经验方》亚急性甲状腺炎案】

【《名老中医陆德铭经验集经验方》亚急性甲状腺炎案】

【《名老中医陆德铭经验集经验方》亚急性甲状腺炎案】张某某,女,37岁。

初诊:1996年3月19日。

主诉:颈前疼痛1周,肿块1天。

现病史:近1周来患者自感咽痛,颈前不适,发热3天,今突然发现颈前有一肿块,头晕,曾服抗生素,症状不改善。

刻下:白细胞总数1050,B超提示右甲状腺有一结节,大小约20mm&times;25mm,甲状腺腺瘤可能。

肿块穿刺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

体检:右颈前有一肿块约20mm&times;25m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随着吞咽而上下活动,触痛明显。

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

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证属:肝胃郁热,风热、风火夹痰蕴结,以致阴液亏损。

治法:养阴清热,疏气化痰。

处方:大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天冬9克、黄芩9克、大青叶30克、银花12克、紫草12克、牛蒡子9克、夏枯草12克、柴胡9克。

二诊:1996年3月30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服药3天,发热已除,咽痛、颈前疼痛明显好转,肿块同前,近2天心悸胸闷,易烦,多汗。

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

证属:表邪已去,气滞痰结,郁久伤阴耗气。

治法:益气养阴,疏气化痰。

处方:原方去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加生黄芪60克、党参30克、制半夏9克。

三诊:1996年4月10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高于正常。

颈前疼痛已除,肿块缩小至10mm&times;12mm,心悸胸闷,易烦,多汗明显好转,再以前法佐以活血。

原方加桃仁15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丹参30克。

四诊:1996年5月2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正常,B超提示甲状腺正常,动则易汗,再以前法进之。

患者再服药2月诸症均未出现。

[评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有关,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由于用药时间较长,往往带来不良副作用。

陆氏认为本病早期治以养阴清热,疏气化痰,方中大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生津,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抗菌作用;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柴胡有疏气化痰之功。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临床上以急性自限性甲状腺炎呈现,患者常表现为急性发热、颈部疼痛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则是甲状腺炎引起的一个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代谢和情绪等方面的异常。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通过中医辨治来处理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案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案例:患者,女性,30岁。

患者以急性发热和颈部疼痛为主诉,经检查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治疗过程:患者最初在西医医院接受了激素和抗炎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在停药后,症状复发。

之后患者转向中医治疗,采用中医药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中医认为患者属于“痰湿郁结,气血不畅”的证候。

治疗重点为祛痰化瘀,活化气血。

针灸治疗:采用针刺加灸的方法,选取风池、太阳穴、曲池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适当的灸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祛痰化瘀,缓解甲状腺肿大和疼痛症状,调整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药治疗:患者同时口服中药调理,方剂以祛痰、化痰为主,选用黄芪、当归、白芍、赤芍、甘草、天麻、木香、郁金等药物进行调理。

中药治疗可以从内部调理,祛除体内湿气和痰浊,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疗程和效果: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中医治疗后,甲状腺肿大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症状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中医辨证施治在处理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临床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针灸治疗和中药调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药治疗临床分析观察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药治疗临床分析观察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药治疗临床分析观察摘要:中医认为甲亢多由七情内伤所致,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多因肝郁胃热,兼以外感风热所致,属于结喉痈的范畴。

中期多因脾阳不振,气不化水造成的,后期多因气郁痰结于颈项所致。

肝郁疏泄失常,横逆犯脾,脾气虚弱;脾虚痰湿内生,肝气挟痰上逆,结于颈项,则甲状腺肿大;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则手足、舌体震颤、抖动。

临床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祛邪扶正之意,邪去则阴阳平衡,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关键词:甲状腺炎;亚急性;辨证论治;疗效观察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不仅可以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还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可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

因此,甲状腺炎涉及甲状腺疾病的各个方面,需要进行辨证论治[1]。

中医责之外感风热型,颈部两侧结节对称,疼痛,触痛明显,向枕部及耳后放射,伴发热恶风,口干咽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心悸汗出,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若肝郁胃热型,郁热互结则颈前两侧肿块对称,质地较硬,压痛明显,伴有烦躁易怒,胸闷不适,恶热喜凉,口苦口渴,舌暗红,苔黄厚,脉弦细或弦涩。

若脾阳不振型,痰湿内阻则颈前结节质地较硬皮色不变,胸闷呕恶,脘腹胀满,神疲嗜睡,畏寒喜暖,周身浮肿,舌淡苔白体胖有齿痕,脉沉细。

本文结合46例实际病历资料谈谈诊治体会。

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2月间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76例,其中46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男26例,女50例,年龄18-65岁。

本病起病较急,患者常突然出现颈前疼痛不可触碰,疼痛可牵连头部、颈后部、下颌部、耳后部。

大多伴有发热,体温在37.5℃—39℃,发烧午后明显或加重,晨起可自性消退。

初期伴有心慌、怕热、多汗等甲亢表现。

查体甲状腺肿大、质硬或有结节,触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T3、T4、FT3、FT4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

甲状腺吸碘率降低,甲状腺扫描显影稀疏。

唐红运用青蒿鳖甲汤化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唐红运用青蒿鳖甲汤化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15年8月5日就诊。主诉:反复发热伴颈部疼痛半月余。现病史:患者5月中旬因社区获得性肺炎经抗炎治疗好转后,于7月15日出现发热,自测体温为38.9℃,伴左侧颈部疼痛,耳部放射痛,吞咽时咽喉部疼痛,患者自服可乐必妥片(左氧氟沙星),3天后体温降为38℃,第4天体温又上升为38.9℃。自诉体温特点为从下午14点始逐渐上升至22:00点晚睡前,伴潮热、汗出,精神倦怠,第二天清晨体温恢复正常,汗出、潮热消失。遂于当地医院五官科就诊,查喉镜、耳部CT正常,2015.7.24:血常规+CRP:单核细胞百分比8.1%↑,血小板337*10^9/L,CRP 37mg/L↑。血沉:60mm/h↑。甲状腺功能及其抗体: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2.80nmol/L(1.3-3.1),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194.60nmol/L(66-181)↑,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8.381pmol/L(3.1-6.8),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30.51pmol/L(12-22)↑,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mIU/L(0.27-4.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6.7IU/mL(0-115),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5.00U/ML(0-34),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5.06mIU/ML。2015-7-27:甲状腺B超:甲状腺回声不均,两叶片状低回声,结合病史考虑亚甲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遂给予强的松10mg qd po口服治疗,由于口服强的松期间体温反复升高至38-39℃,患者遂来我处就诊。现仍症见午后潮热,汗出,伴左侧甲状腺区域疼痛、耳部放射痛,疲乏无力,精神倦怠,时有心慌不适,胃纳差,大便偏干,小便调,夜寐欠安,舌红,少苔,脉沉细。体格检查:心率88次/分,律齐,甲状腺无肿大,未及结节,无突眼,无双手震颤,无胫前粘液性水肿。根据病史及其临床症状、体征,该患者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诊断为“瘿痈”,辩证阴虚内热。治宜养阴退热,清热解毒。根据患者发热特点,午后潮热,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方拟青蒿鳖甲汤加减,处方如下:青蒿15g,鳖甲9g,知母12g,生地12g,丹皮15g,连翘9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生甘草9g,大枣6g。3剂,水煎服,每天1剂。强的松10mg qd po继续口服治疗。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它控制了许多机体功能的运转,如能量消耗、心率调控、体温的维持等。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压痛、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症状的病例,探讨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验案举隅。

病例概况:患者李女士,34岁,因颈部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3kg于某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并且颈部CT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于近三个月前因受凉、情志不畅导致颈部不适,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虽在当地医院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但效果不佳。

患者遂转至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患者经过详细的中医四诊观察与望闻问切,辨证为肝郁脾虚型。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导致肝郁,肝郁可伤脾,长期脾虚则影响气血生化,使得甲状腺功能失衡,出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

针对上述的辨证,制定了清肝疏肝、健脾益气的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柴胡、白芍、炒白术、炙甘草、泽泻、泽令、黄芪、防风、当归方剂与用法:上述中药煎汤,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价:经过连续一个月的中药治疗,患者颈部肿大、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症状逐渐改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也明显好转。

患者体重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通过辨证施治,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小结:本例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病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也说明中医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探讨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痛较 前减 轻 ,但偶有 小腹部 绞痛 ,加高 良姜 5g、几香虫 3g,7 1、f. 挥 发油 币¨川楝子炮 制 品均能明 显抑 制小 鼠扭 体次 数I“I.延胡 索
水煎服 ,另配 合温和灸 3次 l儿{诊 :患 者诉服药 后疼 痛症状 [1JJ 5 的主 爱成 分 延胡索 乙素被 证实具有 中 枢镇痛 效 应 , 芍 巾的
栀 、片 皮 、复枯 清 热散结 为f 药 ;辅 以 斛 、玄 参养 『;月护津 ,同
对 于亚急 rl:f}I状腺 炎 的痫 病机 , 笔认 为 ,亚 炎 忠 时 柴胡 、薄倚兼 有疏肝理 气之功 :诸药 合川 .共奏 疏风 解 丧 、清
多 有情 志不舒 .忧思 抑郁 ,肝 1 舒 ,肝失 条达 .睥失健 运 ,姨浊 热散 结之功 随病 程进展 .如外邪 已去.热 象渐 清 ,症 怂寒消
甲状 腺炎 等 ,临 『术主要表 现 为IfJ状腺 【)(叫 {l1j-疼 痛 ,甚 则放 射 至 敝而痰邪致病 ,病情缠 绵 ,小埸速效 一亚 q J炎为风热 外邪与痰浊 耳部 ,伴 up4时疼痛 加重 ,常 ,if仃 全身不 适 等症 状 ,体检 Iflf…状 搏 结成病 ,敝 I f 亚 …炎患 并 多病 程 绵 k 不易速 愈 治 疗 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局部前 列腺 素 、m管加 压素 、IJ、】源性 缩宫 索 以及 B一内啡 『汰的增 【3l滕 光 寿 .刘 曼玲 ,毛峰 峰 ,等 .小 茴香 挥 发 油 的 抗 炎镇 痛 作
多有 关 .西医治疗 有心理疏 导 、Ij{=『列腺素合 成鸸抑制 剂 、避 孕药 用【Jl_现 代 生物 医学进展 ,2011,11(2):344—346.
关键词 石建华 ;名老 中医 ;亚急性 甲状 腺 炙:经验 总结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通过临床学习应用深刻体会到局部病不仅反映在局部而且影响到整体造成和整体结合起来治疗协调整体突出局部局部调治方可单用也可复用有轻骑取关单刀直入之功对整体疾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第 1 2卷 第 2 1 期 ・ 总第 1 9 7期 2 0 1 4年 1 1月 ・上 半 月 刊
◎《 f
身的保健植物 。在 民间用于治疗解毒 、便秘等有几 千 年 的历 史 。现 代药 理 研究 发 现芦 荟 主要 含 葸 醌衍 生 物芦荟大黄素等成分 ,具有泻下 、抗炎 、抗氧化 、抗 衰 老 、抗肿 瘤 、调节 血 糖 等多 种药 理 作用 。刘 老加 用 芦荟 以解大黄有鞣 酸之弊 ,四药 同用 ,胃肠气 机通 利 ,蠕动增强,干结阻滞粪便一涌而下 ,疗效甚佳 。 便秘会直接影响慢性 肾衰病人 的毒素水平 ,长期 便秘会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由于不能及时将废物 排 出体外 ,蛋 白质的腐败物从肠道 吸收后 ,会引起毒 性 反应 。中药 大黄 已做为一 种有效 的药物 ,但对于 C R F 慢性病程 中长期治疗有一定限制 ,因此有必要进 步研究不同中药对肠道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以完善 中医药肠道途径 治疗慢性 肾衰 以清除毒素 机制 的探 讨 。有人推测 中药通过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肠道环境及 抗菌 、抑菌等途径改善肠道微生态从而减少肠源性毒 素的生成 ,为其治疗C R F 的作用机制之一 ,但尚缺乏 通过肠道细菌定量培养及肠道免疫功能检测等方法对 其进行进一步 阐明。笔者探究利肠汤 的药理有如上作 用 ,尤其对久用大黄患者有效通便 ,解毒 、化毒 、排 毒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利肠汤是三部六病学说局部证治观的体现 ,是刘 绍武先生多年实践探 索组建 的,刘老善于博 采众长 , 即使民间方药也注重采纳各家所长 ,融为一体 。组方 严谨 ,久用多验 ,属验方范畴 。通过临床学习应用 , 深 刻体会 到局 部病不仅反 映在局部 ,而且 影响到整 体 ,造成整体的不协调 ,整体 的不协调反过来又作用 于局部 ,使局部病进一步恶化 ,这时需要将局部和整 体结合起来治疗 , “ 协调整体 ,突出局部 ” 【 3 J , 局部调 治方可单用也可复用 ,有 “ 轻骑取关 ,单刀直人”之 功 ,对整体疾病 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是甲状腺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急性持续性颈部疼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该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发病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虽然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在临床上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例如严重的喉部疼痛和高热。

在治疗方面,余江毅教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广大患者心中享有盛誉。

余江毅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内分泌科专家,长期从事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工作,在亚急性甲状腺炎及其他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治疗上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他的领导下,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余江毅教授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实践中,一直秉持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将患者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不拘一格,遵循“因人而异,个性化治疗”的原则。

在诊断上,他十分注重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在治疗过程中,余江毅教授更加注重治疗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他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和先进的治疗技术,搭配传统的中医药疗法,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在调理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恢复。

他还特别重视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引导他们树立乐观的治疗态度,保持心情舒畅,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

余江毅教授注重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患者的意愿,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温暖,激发患者对康复的期待和信心。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表现为颈部不适、甲状腺肿大、咽痛、发热等症状。

在临床上,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一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治疗案例,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效果。

患者是一名女性,28岁,主要症状为颈部不适、咽痛、低热,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

患病后,患者进行了甲状腺B超及甲状腺相关血液检查,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患者起病急骤,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中医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治疗,首先要进行辨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辨证分析可以得知患者为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体虚畏寒、手脚不温、精神疲乏、肢体乏力等。

同时病因是由于受凉过多、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阳气不足而引起的。

因此在治疗上,中医采用温阳祛寒、益气固表的治疗原则,以期恢复机体阳气的功能,有效抵御病邪。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采用了温阳祛寒、益气固表的治疗方法。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多摄取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红枣、猪肉等,以帮助温阳祛寒。

患者还需适当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减少对阳气的侵害。

在药物治疗上,中医采用了一些温阳的药物,如附子、干姜等来进行治疗。

还采用了益气固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等进行治疗。

通过中药的辅助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甲状腺B超检查也显示甲状腺有所缩小。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结合了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了治疗。

通过对患者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有效促使患者体内的阳气得以充沛,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肌肉疼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通过针灸疗法的辅助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在调理生活方式方面,中医提倡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增加户外活动,适当进行气功、太极等身体锻炼,有助于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增强体内阳气。

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以提升机体的抵抗力。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
刘红云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5(016)011
【摘要】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223002)刘红云[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药煎剂,雷公藤多甙片亚急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肿大,伴有中个或多个结节,按之坚硬,疼痛显著为主要特征。

本病起病多急骤,往往伴有高热寒战,神疲乏力,食欲不...
【总页数】1页(P20)
【作者】刘红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14
【相关文献】
1.醋酸泼尼松联合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0例临床观察 [J], 张老追;周倩倩
2.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王禹萌; 寿鑫甜; 邹晓玲
3.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J], 胡州阳; 付畅; 夏方妹; 徐敏芳; 谢敏; 赵勇; 左新河
4.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3例总结 [J], 冯慧静;杨超;顾艳芳
5.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 [J], 王艳艳;匡红英;张乃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号:E 1100 ( 回 :2 1.11 ) 一004 5 修 0 1 —2 O

订书单 位
详 细地 址
单 回 执
联 西医 杂志 》
发 行 价
订 数
1 0元/ 10元 / 全年 期 2 套
1 期 2 套
合 计金额
汇 款 日期 年 月 日
包膜 隆起 ,光亮增 粗 ,边界 欠清 。
同位素检查结果显示 甲状腺吸碘功能降低 ,几乎 对 碘不 吸收 ,诊 断为亚 甲炎 。患者 拒绝 激素 ,即来我 科 就诊 ,检 查发现 双侧 甲腺 肿大触 痛 ,痛苦 面容 ,低
热大便 不畅 ,舌体肿 、苔 黄 、脉 沉弦 ,辨证 外邪 侵袭 , 痰 气凝 结 ,气 血瘀 滞 。治法 :疏风 清热 ,行气 消肿 。 处方 :柴 胡 1 g 0 ,黄芩 1g 5 ,旋 覆花 2 g 0 ,银花
C C 中华 实用 中西医杂志 2 1 年 JM 0 1
V . 4 NO. OL( ) 2 1
—5 1.
中 药 治 疗 亚 急 性 甲 状 腺 炎
1例 体 会
E p re c o e t g 1c s sO b c t y o dtsi x e in ef rt ai a e fs a u et r i i TCM r n u h i n
亚 甲炎属 脾 阳不足 ,痰 湿 内蕴者 极 易反复 ,此类 病人 恢 复期扶 正健 脾理 气 治疗尤 为重 要 ,用 药应 湿运 脾 阳之 药 ,不宜 大补过 热 , 以免肝 郁 之人气 血 不畅 ,
服用 湿燥 之 品 ,反致 阳热 亢热 ,狭 痰 上扰 ,应 以甘湿
之 品更适 宜 。
作者简介 :
孙 鼠平 ( 95) 17 .,男 ,儿 科医 师 ,工 作单 位 :宁 夏海 原县 妇幼 保健 所 办公室 。
2g 夏枯 草 2 g 连翘 3 g 炙乳 没各 6 g 0, 0, 0, 5 ,贝母 1g 0、 赤 白芍各 1g 5 ,酒军 lg O ,香 附 lg O ,冬瓜 子 3g 0 ,木
者半 月前突 发 咽痛 ,伴发 热 ,恶寒 ,头痛 乏力等 症状 , 自服 感 冒清 、抗 病毒 冲剂等 消 炎药物 ,症 状稍 减 ,随
即 甲状 腺肿 大 ,触 痛 明显 ,吞 咽 时 疼 痛 加 重 ,低 热
T 75 , 睡 T T 3 .℃ 嗜 3 4均 正常 , 3 4 . 7 I / E Q T T 00 U V m,I S 2
单 以 中药治疗 ,获得 了满意疗效 ,报 告如 下 。
【 关键 词 】 中药治 疗亚 甲 炎
患者 甲,女 ,4 6岁 ,2 0 0 0年 6月 5日就 诊 。患
白,辨 证气 机不 畅 ,肝失 条达 ,故遇 外邪 再 次复发 加 重 ,拟 健脾 祛湿 ,柔 肝理 气 。处方 :黄 芩 1g 白术 5, 1 g 云芩 2 g 生 甘草 6 ,生薏 米 8 g 蔻 砂仁各 6 , 5, 0, g 0, g 旋 覆花 l g 郁 金 1g 枳 壳 1 g 黄芩 1g 陈皮 1g O, 0, 5, 0, 0。 上 方服 1 ,病情 稳定 未复 发 ,化验 E R正 常 。 4剂 S B 超显 示 :右侧 甲状 腺未 见异 常 ,左 侧 甲状腺 内上可 见 09 .×08 m 低 回声 , 部无 隆起 ,甲状 腺吸碘 .×0 6 . c 局 率 正常 ,T 、T 3 4因无异 常未 复查 ,又嘱 患者按 上方每 2天服 1 , 服 2 后停 药 。 剂 连 O天 随访 6个 月虽 有感 冒, 但 亚 甲炎未 复发 。





邮 局
汇款 方式
香 1g 0 ,服 药 l 0剂热 退 ,甲状 腺疼痛 大 减 ,患者 再服 1 ,肿痛 以消 ,患者 自行停 药 ,一周 后又 感风邪 再 0剂
范馨 (96 ) 16.,女 , 儿科 主治 医师 ,工作 单位 : 宁夏 海原 县妇 幼保 健
所办 公室 。
复发 ,继 以原 方 2 0剂 ,症状 缓解 后 ,查 舌体胖 质淡 苔
3 mm/ 0 h。
B超显 示 甲状 腺右 叶 6m×2 mXlm。 c c c 内上可 见
05m ̄0 c 强 光 团,伴 身影 , 叶 55m×20m× . c .m 4 左 . c .c
20 m。内上 可见 1 c . c . m ̄1 c 6 . m×1 c 低 回声 ,局 部 0 .m 2
孙 国平 范 馨
( 宁夏海原县妇幼保健所,宁夏
中卫,750 ) 520
中 图分 类号 :R6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2 6 (01 101—1 证 型 :I D 5 672 8 2 1)O -050 B
【 摘 要 J 亚 甲炎是以 甲状腺肿大、疼痛、复发率高为其特征 , 好发 中年女性,一般与病毒感染和 自身免 疫反 应有 关 ,由于亚 甲炎不 宜手 术治 疗 ,抗 生素 无效 。药物 强 的松 虽 能迅速 缓 解症 状 ,但 减量 不慎 或停 药过早 , 极 易复发 ,且 该药属 激素 类 药物 ,用 药时 间长则 副作用 较 大 ,疾病缠 绵 不愈 。本人 治疗 亚 甲炎 临床 不用激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