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0答案)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西师范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发展变化最快的分支学科。
A:土壤地理学B:文化地理学C:经济地理学D:人口地理学答案:C2.在经济地理学中,空间成本包括()A:交易成本B:心理成本C:运输成本D:时间成本答案:ABCD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A: 过程B: 机理C: 空间特征D: 调控手段答案:ABCD4.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永恒主题。
A:对B:错答案:A5.空间中要素供给的差异成为经济活动类型差异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巴朗斯基B:费根C:康斯坦丁诺夫D:科洛索夫斯基答案:AD2.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A:区域经济地理学B:通论地理学C:部门经济地理学D:商业地理学答案:C3.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以后,首先是以()之名出现于世。
A:旅游地理学B:商业地理学C:农业地理学D:工业地理学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论地理学分支的是A:商业地理学B:企业地理学C:交通运输地理学D:农业地理学答案:B5.经济地理学可以引导人们从()、()、()的综合视角分析问题。
A:自然与经济关联B:区域联系C:国家联系D:地方与全球关联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在城市中心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的竞价地租排序为A:商业>轻工业>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轻工业>工业C:商业>住宅>轻工业>工业D:商业>工业>轻工业>住宅答案:A2.现代经济活动区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近原材料产地,而是通过()的方式来达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
A:提升环境质量要求B:降低能源价格C:改进能源利用技术D: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答案:D3.()改变了传统区位因子的重要性。
A:交通运输设施的进完善B:信息技术的发展C:市场潜力的扩大D:劳动力质量的提升答案:B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资源具有更低的传输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使( )的重要性下降。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区位:指一个地理位置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区位理论:研究区位问题的理论体系。
3、区位因子:影响一个地方经济活动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4、区位条件:指一个地方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自身范围内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6、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中,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7、连结度:指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之间的联系程度。
8、通达度: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的交通便利程度。
9、遍在原料:指原料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
10、局地原料:指原料分布受地域限制,只能在特定地区获取。
11、原料指数:指一个地方所需原料的数量与总生产量的比值。
12、区位重量:指一个地方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重要程度。
13、等费线: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运输成本相同的线。
14、需求圆锥体:指一个地方所能影响的市场范围。
15、中心地: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地方。
16、需求门槛: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消费能力。
17、基础聚落: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城市聚落。
18、门槛人口: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人口数量。
19、跨国公司: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20、产品周期理论: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21、折衷理论:指在不同的区位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和折衷,选择最优的区位。
22、区域:指在地理上有一定连续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区域。
23、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分布情况。
24、区域产业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个产业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25、产业:指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6、支柱产业: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对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产业。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精华)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精. |品. |可. |编. |辑. |学. |习. |资. |料. * | * | * | * | |欢. |迎. |下. |载.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 )。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B.地域性|精. |品. |可. |编. |辑. |学. |习. |资. |料. * | * | * | * | |欢. |迎. |下. |载.C.综合性D.实用性E 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经济地理题库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一章一、选择题(不定项)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A.《史记》B.《山海经》C.《禹贡》D.《汉书》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B.商业地理学C.农业地理学D.工业地理学3、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瓦伦纽斯B.奇泽姆C.罗蒙诺索夫D.葛茨4、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D.皮鲁的“增长极理论“5、依据本书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经济活动的内容B.经济活动区位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填空题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分别为,,。
2、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 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本书从研究,和三方面概括了20 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成两种学派。
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的,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
6、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相结合的特性。
7、经济地理学是的一个重要分支。
8、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
三、判断题1、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2、以前苏联学者萨乌什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配置规律。
()3、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就是单纯的经济环境。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
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构造依次为、、、、和。
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2.主导产业:3.运输:4.区域经济开展:5.世界经济一体化:三、简述以下理论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2.佩蒂-克拉克定理: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开展过程和开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3.兴旺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五、论述题〔共21分〕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根本原理。
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劳动、自然和资本。
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开展:区域经济开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构造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以下理论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1.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退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对地理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新产品的生产地通常是高成本地区,而随着产品成熟和市场扩大,生产地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一过程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影响。
2.___定理:该定理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即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加速已经发达的地区的发展,而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影响较小。
这一定理对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四、简答题(共24分)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区位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位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以___的《海国图志》为代表;第二阶段是区位论的理论完善和应用,以___的《农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三阶段是区位论的发展和拓展,以___的《区位经济学》为代表。
区位论的发展方向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从单一的地理位置概念向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发展;第二,从国内区位论向国际区位论发展;第三,从描述性的区位论向规范性的区位论发展。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跨国公司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跨国经营和组织的特点;第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第三,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第四,具有跨文化管理和经营的能力;第五,对于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论述题(共21分)___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是,生产者在选择销售地点时,会考虑到物流成本,即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物品的运输方向往往是从低运输成本地区向高运输成本地区,从高物流效率地区向低物流效率地区。
这一原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高物流成本地区可能会失去一些产业,而低物流成本地区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产业。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包括,对于物流成本的分析和优化,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制定。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B. 经济现象的时间变化C. 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D. 经济现象的定量分析答案:A2.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产业布局B. 城市发展C. 人口迁移D. 政治制度答案:D4.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经济特区D. 关税同盟答案:C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A. 资源禀赋B. 劳动力成本C. 市场需求D. 文化传统答案:D6.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A. 城市等级B. 城市规模C. 城市功能D. 城市历史答案:D7.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B. 政策环境C. 教育水平D. 宗教信仰答案:D8.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A. 双边合作B. 多边合作C. 区域一体化D. 经济制裁答案:D9.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A. 人口集中B. 产业集聚C. 土地利用变化D. 环境恶化答案:D10.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壁垒C. 货币汇率D. 宗教信仰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12.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A. 自然资源B. 技术水平C. 政策导向D. 社会文化答案:ABCD13.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A. 贸易成本降低B. 资本流动增加C. 技术传播加速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ABC14.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社会分化D. 经济发展答案:ABC1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政策C. 货币汇率D. 运输成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经济学B. 地理学C. 经济现象与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D. 社会学2.对于城市空间的分析,下列哪个概念最能体现城市空间的集聚特征:A. 城市规模B. 城市形态C. 城市密度D. 城市分布3.以下不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是:A.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B.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C.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竞争D.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4.下列不属于地理因素的是:A. 自然因素B. 社会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5.下面哪个区域不属于我国的三角洲地区:A. 长江三角洲B. 珠江三角洲C. 黄河三角洲D. 黑龙江三角洲6.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研与观察B. 统计分析与模型建立C. 影像解译与遥感技术D. 以上全部7.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大西洋C. 北冰洋D. 印度洋8.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9.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资金自由流动B. 商品贸易自由化C.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D. 以上全部10.生产要素市场流动性最大的要素是:A. 劳动力B. 资本C. 土地11.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国家: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俄罗斯12.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的特大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13.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联盟成员国: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加拿大14.以下哪个城市是墨西哥的首都:A. 里约热内卢B. 墨西哥城C. 布宜诺斯艾利斯D. 纽约15.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个洲: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现象与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研究经济空间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
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与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竞争等。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B. 人类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C. 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D. 人类经济活动的管理机制答案:A2. 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
A.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B.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C. 经济活动的时间序列D. 经济活动的资源配置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 比较分析法B. 系统分析法C. 历史分析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C4.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泰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5. 经济地理学中,区位因子分析的目的是()。
A. 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B. 预测经济活动的未来趋势C. 评估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D. 制定经济活动的发展战略答案:A6. 经济地理学中,工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工业活动的分布规律B. 工业活动的组织形式C. 工业活动的环境影响D. 工业活动的经济效益答案:A7. 经济地理学中,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B.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 农业生产的分布规律D. 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答案:C8. 经济地理学中,交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交通网络的布局优化B. 交通设施的经济效益C. 交通设施的环境影响D. 交通设施的组织形式答案:A9. 经济地理学中,城市区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城市的规模和等级B. 城市的经济功能C. 城市的分布规律D. 城市的文化特征答案:C10.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B. 区域经济的组织形式C. 区域经济的分布规律D. 区域经济的环境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分析法B. 系统分析法C. 历史分析法D. 统计分析法E. 地理信息系统(GIS)答案:ABDE12. 经济地理学中,区位因子包括()。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B.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C. 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D. 经济政策对地理的影响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空间分析B. 统计分析C. 历史分析D. 实验室实验答案:D二、填空题1.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沃尔特·克里斯塔勒2.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通常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答案: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三、简答题1.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相似或相关的企业、机构和组织集中分布的现象。
产业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描述经济地理学中“区域一体化”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
答案:区域一体化是指不同地区之间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与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
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从而对经济地理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挑战。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包括对全球供应链的分析、跨国公司的地理布局、以及全球城市网络的研究等。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护地方文化和特色等。
五、案例分析题1. 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并探讨其对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贡献。
答案:以深圳为例,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深圳的发展经验对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贡献在于验证了产业政策、区位优势和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二章(0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二章一、选择题(不定项)(掌握)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B )A.杜能B.w.高次C.韦伯D.哈特向2、“区位因子”最早由(D )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B.哈特向C.艾萨德D.韦伯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ACD )A.运费B.资本C.劳动力成本D.集聚4、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αKβ,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A代表常数,那么A、L、K依次代表(DAB )A.雇佣劳动量B.固定资本量C.消耗资源量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5、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BCD )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B.可替代性C.运费大小D.可运性6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ABCD )A.产业聚集B.生产服务C.基础设施D.人文环境二、名词解释(掌握)1.区位(location)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6.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
经济地理学课后参考答案标准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 G .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整理答案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鄙人按照老师给的题目做的答案,希望能有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第一章绪论1.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A、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中期) 、空间经济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
B、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2.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是什么?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的空间位置、形态、地表自然物质组成等。
2、土地的经济特性:地价、供给的稀缺性、经济区位等。
(由城市市中心往郊区,产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
2.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显示出优越性。
3.考虑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供应商园。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2.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3.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高耗能产业区位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影响巨大。
2.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产业,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取。
3.地区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分布。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彖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索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屮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9、试述半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经济地理学1-4章复习题
经济地理学1-4章复习题经济地理学考试⼤纲要求的试题结构(内容,题型,分数分配)⼀、单选题(⼀).读“某种⼯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产品加⼯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芯⽚是计算机的核⼼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产⼚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 2007年 3 ⽉,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产⼚。
回答 2~3题。
1.通常,计算机芯⽚⽣产⼚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产⼚,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 B.庞⼤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 D.先进的技术3.⽇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海运进出⼝贸易发展的需要 B.新建铁路交通枢纽的需要C.发展风景名胜旅游的需要 D.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需要(三).从影响⼯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型客机研制基地区位选择正确的是A.能源充⾜、重⼯业发达的地区 B.⾼科技研究开发能⼒强、协作条件好的地区C.原材料丰富,劳动⼒密集的地区 D.交通⽅便、轻⼯业基础好的地区(四).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地价⼤幅度上涨会促使⼀些企业搬迁到低地价地区B.油价⼤幅度上涨对运费⾼的企业影响最明显C.商业区位的选择对不同地段有很强的敏感性D.⾼新技术产业布局有远离城市的倾向(五)、绿洲的⾯积⼤⼩关键取决于A.经济发展⽔平 B.⼟地开垦的规模 C.⽔资源的多少 D.防护林带的规模.(六)、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某个新⼚,其产品主要出⼝欧洲,这⼀决策使得为其⽣产零部件的⼀些⽣产⼚陆续迁⾄该⼚附近。
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即组织⽣产,下午发货,次⽇产品运到欧洲。
回答下列问题1、⼚产品可能是A.化⼯产品B.电⼦产品C.建筑陶瓷D.⽣物药品2、⼚布局⾸先需考虑靠近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3企业还对我国为其⽣产零部件的⼚家加以培育,这⼀过程称为A.本地化B.全球化C.城市化D.⼯业化(七)、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活试种蔬菜。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发展。
A:商业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交通地理学 D:农业地理学答案:商业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特定的区域 B:公司或企业 C:整个经济活动 D:某一部门答案:特定的区域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包括()等分支学科。
A:区域经济地理学 B:部门经济地理学 C:通论经济地理学 D:公司(企业)地理学答案: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4.行为主义分析方法在经济区位研究中,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A:对 B:错答案:错5.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强化了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优劣。
()A:错 B:对答案:对2.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因而,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
()A:对 B:错答案:对3.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轻工业部门需求门槛较高,资本密集的装置型工业的需求门槛很低。
()A:错 B:对答案:错4.信息技术本身不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充分原因,它需要与劳动力、资本、知识等共同发挥作用。
()A:对 B:错答案:对5.我国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都在逐步由单纯的机场功能,转向机场与周边区域经济并行发展的新型经济空间综合体,即临港经济区。
()A:错 B:对答案:错6.根据国家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产业政策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A:技术类; B:鼓励类; C:禁止类; D:限制类; E:调节类;答案:鼓励类;;禁止类;;限制类;第三章测试1.在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阶段,韦伯用到的主要方法是()A:等费用线 B:综合等费用线 C:临界等费用线 D:边际费用线答案:临界等费用线2.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以下因子()A:普遍因子 B:特殊因子 C:一般因子 D:独立因子答案:特殊因子;一般因子3.解决区位多边形的工厂区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综合等费用线方法 B:数学方法 C:空间分析方法 D:物理学方法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方法;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4.普鲁士学者泰尔认为要用三圃式农业来全面替代轮作式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二章一、选择题(不定项)(掌握)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B )A.杜能B.w.高次C.韦伯D.哈特向2、“区位因子”最早由(D )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B.哈特向C.艾萨德D.韦伯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ACD )A.运费B.资本C.劳动力成本D.集聚4、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αKβ,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A代表常数,那么A、L、K依次代表(DAB )A.雇佣劳动量B.固定资本量C.消耗资源量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5、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BCD )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B.可替代性C.运费大小D.可运性6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ABCD )A.产业聚集B.生产服务C.基础设施D.人文环境二、名词解释(掌握)1.区位(location)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6.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8.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9.通达度(accessibility)是衡量网络中点中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10.交通网连结度(connectivity)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三、问答题1.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2.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掌握)答: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3.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
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
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
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
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5.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
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
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
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
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6.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
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
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
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7.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
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8.试述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
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9.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
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
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
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不仅有规模之差,更有内容之差,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并可以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
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
政府应保护企业的合理竞争,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使市场保持相对自由的竞争状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
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
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
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
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10.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掌握)答: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