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委: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现状 • 城乡失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 • 城乡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 城乡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服务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给家庭和 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研究失能老年人的状况,有助于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4
城乡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01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在逐步完善过程中,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得
到了显著提高。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逐步缩小
02
随着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城乡医疗资源差距
正在逐步缩小。
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
03
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政策不断出台,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
06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失能老年人数量庞大,且多数分 布在农村地区。
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重,尤 其是农村地区的家庭照护负担更
为突出。
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和福利制 度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农村
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且分散。
政策建议
完善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支持 政策。
建立家庭照护服务补贴制度, 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提供 资金支持。
城乡失能老年人养老保障的挑战与问题
养老保障资金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 失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 养老保障资金面临着越来越大
的压力。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较为 突出,尤其是在城乡地区,养老服 务资源短缺、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比较普遍。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20)》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20)》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从2000年开始,为了调查了解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工作。
每五年开展一次,已成功进行了四次,现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情调查。
2018年老龄蓝皮书即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托,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整体分析。
第四次调查时点为2015年8月1日0时。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60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将近4万人。
调查设计样本规模为22.368万份,抽样比约为1.0‰,调查实际回收样本22.270万份,有效样本为22.017万份,样本有效比达到98.8%。
蓝皮书为新时代在全球范围内贡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提供研究基础和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了解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生活面貌提供最直观的数据。
我国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一半老年人从不锻炼据世卫组织估计,中国近80%的老年人的死亡归因于饮食风险(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高血压、吸烟、空腹血糖升高、空气污染(室内及室外)和缺乏锻炼。
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中,超过50%可归因于饮食风险和高血压。
而这些不良行为或环境都是引发慢性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为了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了解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行为现状至关重要。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质量并不乐观。
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其中,城镇、男性、低龄、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非独居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更好;在患病状况方面,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较高,近七成、约一半、约六成的老年人听力状况和牙齿状况较好、疼痛感较为严重;在日常保健行为方面,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参加了体检且从不吸烟、喝酒和服用保健品,但是几乎一半的老年人也从不锻炼、睡眠质量不高;在医疗保障方面,我国近乎全部老年人均享受社会医疗保险,但是,老年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比例却较低。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此,我所在的社区对失能老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一份《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21年1月至5月调查范围:某市XX社区调查对象:7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7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共计455人,占社区老年人口的11.5%,其中女性居多,占比超过70%。
其中认知失能与行动失能并存者最多,占比达到57.1%,其次是行动失能与自理能力失能的双重失能,占比为22.0%。
同时,近半数失能老人有慢性病史,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三种疾病。
二、生活状况调查显示,71.2%的失能老人家庭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其中有近七成住在儿女家中,其余人则是儿女轮流接送或是请保姆照顾。
近八成失能老人每周都需要外出,主要是去医院、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但因为缺乏专业接送服务,他们中有6.4%表示无法外出。
三、精神状况社区调查发现,近五成失能老人在晚年出现了情感问题。
其中,忧虑和沮丧是最常见的负面情绪,分别占比50.8%和22.4%。
部分失能老人因为身体问题,无法与外界保持联系,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而另一些失能老人,虽然能外出,但由于社交圈逐渐缩小,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对生活的动力和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针对调查结果,社区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建议:1.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外出服务,例如社区专车、医疗陪护等,以满足其出行需求。
2.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4.加强对失能老人儿女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照顾、陪伴和支持。
5.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关爱工作的宣传与推广,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鼓励失能老人通过社区的线下或线上活动,与年轻人和其他老年人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快乐。
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0•【文号】•【施行日期】2024.09.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9月1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请审议。
发展养老服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多次研究部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指明了养老服务工作的形势趋势、目标任务、重要意义,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强总理多次作出部署,要求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
谌贻琴国务委员多次研究、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养老服务工作,通过立法修法、执法检查、重点督办建议、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调研等方式,持续给予养老服务工作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不断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转变,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修订、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养老服务法已列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规划》以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项目。
2015国考申论模拟试卷之养老问题
2015国考申论模拟试卷之养老问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在即,湖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hn.of /html/guojiagongwuyuan/?Wt.mc_id=bk11862)专家帮您整合考情资讯,剖析疑难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备战公考大敌。
预祝广大考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披荆斩棘,一举成“公”。
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作答资料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 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该国或地区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同时也成为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建国初期,我国总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8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5%;自70年代起,我国人口的发展出现了根本性转变。
1970年至 1990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平均每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到1990年,60岁老年人口总量达到631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8.6%;2000年的“五普”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分别达到了10.45%和7.09%;2005年,老年人口总量迅速增到10045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2倍,第三的美国的2.5倍左右,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多。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1.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失能指老年人在身体或认知方面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失智则是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失智老人的状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社区、养老院和医院等地发放了问卷,并邀请老人或其家属填写。
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个人信息调查对象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通过一系列问题,我们了解了被调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这些问题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漱等)和独立生活活动(如购物、做饭、打理家务等)等方面的能力评估。
2.3 认知能力评估我们通过一些问题和测试,对被调查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空间感知等方面的测试。
2.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通过一些问题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焦虑、孤独等问题的评估。
3. 调查结果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3.1 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在我们的调查中,共有100位失能失智老人参与。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约为60%。
3.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失能失智老人中约有30%的人完全丧失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全面照顾。
还有约40%的人需要部分照顾,只能完成一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剩下的30%的人仍然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能力。
3.3 认知能力评估失能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普遍下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失能失智老人存在记忆力衰退的问题。
另外,约有30%的人在注意力、语言和空间感知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3.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地区分布
牛=丄£丄,n:样本量,为样本i对应的未经
调整的个人权重;N:估算的规模。 1.2.2空间自相关分析与稳健回归模型 为选择 到合适的模型进行地区因素对老年人失能率影响的 生态学分析,研究采用莫兰指数计算地区失能率空 间自相关性。考虑本文样本较少,最终用迭代重复 加权最小二乘法(IRLS)进行多因素稳健回归。
1数据来源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老年人口失能状况数据来源于 2015年CHARLS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权重信息及 健康状况和功能板块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量表测量数据;聚类分析所用的各省社会经 济数据来源于《2016中国统计年鉴》⑸。利用 CHARLS数据库中ADL量表测量结果,将失能老人
表1不同省份老年人口失能情况比较
省份
老年人口数(万人)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总计
624. 42 126. 78 564.61 375. 00 609. 61 506. 95 186. 69 742. 92 839. 45 19& 69 33& 43 636. 26 226.61 637.56 1 237.50 333. 33 308. 09 121.73 945. 29 362. 18 473.51 111.48 1 956. 66 68. 02 141.22 1 419. 10 521.47 248. 36 14 861.92
聚焦,失能老人的安生之困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失能老人4000万。
报告中称,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在预防保健、医疗保障等方面都有进步。
但是,目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全国有近2成老人失能、半失能,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人口流出地老人走失多发。
失能老人4000万,包括了对我国老年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情况及老龄产业市场等情况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
此外,民政部下属研究机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
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聚焦,失能老人的安生之困潘林青 叶 婧焦点1:近2成老人失能、半失能报告提到,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在预防保健、医疗保障等方面都有进步。
报告显示,2000年,覆盖城乡老年人的体检刚刚起步,而到2015年,有56.9%的城乡老年人享受过免费体检;此外,2015年城乡享有医保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了98.9%和98.6%。
不过,报告也显示,虽然我国老年人健康的整体状况在改善,但目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8.3%,总数约为4063万人。
除了这部分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即使身体健康,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58.7%的城乡老年人也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在农村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3.2%。
焦点2: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除了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种花草、养宠物、参加棋牌活动外,上网也成为老年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有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
同时,旅游也日益成为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新选择,13.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
但是,调查也显示出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还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严重,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51.3%,其中农村为51.7%。
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背景介绍了老年人失能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研究意义在于引起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
在通过调查发现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普遍存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心理因素包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等,生理因素包括年龄和基础疾病等。
在结论部分指出失能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未来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老年人、失能、现状调查、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重视、趋势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失能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失能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并丧失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据统计,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严峻,失能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老年人失能问题的严重挑战。
老年人失能不仅会增加家庭负担和社会支出,还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政府提供参考,更好地关注和解决老年人失能问题。
1.2 研究意义老年人失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老年人失能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失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可以为预防和延缓老年人失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了解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还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和认识,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某市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老年人事业的发展和提升社会福祉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
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
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
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年轻型社会;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与40%之间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成年型社会。
从表中可以看出,老年型社会的年龄中位数要高于30岁,老少比也大于30%,此时六十五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高于7%。
2022年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占比情况
中国失能老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
2022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全国老年人口数量 已经突破2.8亿,其中失能老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 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总数的14%,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
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环境
提供适合失能老人的居住环境,如安装扶手、 设置无障碍通道等; 建立失能老人社区,方便他们日常出行和就 医; 改善失能老人的饮食结构,提供营养均衡的 食物。
4.改善老年生活质量,政府任重道远
然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并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2023
第三部分
政策和社会关爱对失能老人的影响
The impact of policies and social care on disabled elderly people "政策和社会关爱对失能老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2023
第四部分
失能老人的康复和护理
Rehabilitation and care of disabled elderly people
"失能老人的康复和护理,是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失能老人占比情况
1.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失能老人数量和占比上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 其中,失能老人约为400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9%。失能老人的数量和占比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策和社会关爱对失能老人的影响
01 政策对失能老人的影响
02 社会关爱对失能老人的影响
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苏群;彭斌霞;陈杰【摘要】Using the data of the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 Longevity Survey (CLHLS) in 2011-2012 ,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ong-term ca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sabled elde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90% of disabled elders depend on family care , and the household incomes per capita,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have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ocial care choice . Individu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only have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ocial care choice of rural disabled elders .The number of sons or daughters produced different impacts on social care choice in urban-rural.Our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building of rural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and provide financial subsidies to poor or severe disability of the elderly .%利用2011-2012年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 CLHLS),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因素。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Disability Rate and Prevalence of China's Elder
Population
作者: 潘金洪[1];帅友良[2];孙唐水[1];张吟鹤[1];薛晓华[2];周长青[2]
作者机构: [1]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老龄科学与老龄产业研究所;[2]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南京210042
出版物刊名: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3-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六普”;老年人口;失能老人;失能率;失能人口规模;长期照护
摘要:依据2010"六普"长表中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数据,计算了分全国及分省区、年龄、性别、城乡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并推算其规模。
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口失能规模为522万,总失能率为2.95%,其中男性2.52%,女性3.35%,低于以往的文献报道。
老年人口失能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快速上升,60岁组老年人口合计失能率为0.68%,70岁组为2.15%,80岁组为6.49%,90岁组为18.56%,百岁及以上的高达29.19%。
老年人口失能率在城市、镇、乡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失能率最低(2.35%),其次是镇(2.60%)、最高是乡村(3.33%)。
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篇一:20XX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20XX年7月10日)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国老龄办,向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发布两条新闻。
一、关于今年“敬老月”活动的安排二、关于20XX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20XX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这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部门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也是继2000年和20XX年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通过三次追踪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进入老龄化10年来老年人口基本状况、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以及我国老龄工作的动态发展情况,还对比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基本生活变化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这对研究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以及老年人群服务需求的变化状况,对党和政府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老龄政策,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20XX年12月1日0时为调查时点,调查通过与规模成正比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样本分布在160个市县(区)中640个乡镇街道的2000个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共入户访问2万名老年人,获得有效总样本19986人。
追踪调查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汇总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可以推论调查时点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状况的估值。
调查数据很丰富,主要数据已印发,我摘要发布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一)老年人基本特征1男性占49.0%,女性占51.0%;随年龄增高,女性比例呈加大的趋势,8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1.8:58.2。
年龄结构,60-69岁低龄老人占56.2%,70-79岁中龄老人占32.0%,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1.8%。
独家解读: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独家解读: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发布会现场2016年10月9日下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也是目前为止,样本数最多,最有价值的养老产业的基础数据,通过这组数据,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或许你看到了养老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许,你还能看到养老产业发展的商机,找到养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对官方发布的数据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真正读懂这些宝贵的养老数据。
一、调查范围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将近4万人。
调查发放样本22.368万份,抽样比约为1.0‰,调查实际回收样本22.270万份,有效样本为22.017万份,样本有效比率达到98.8%。
解读:22.017万份有效样本,是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也是对行业发展最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今天我们更多的关注数据本身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从数据中发现养老产业的真实需求,从而找到打开养老产业金矿大门的钥匙。
二、城镇人口比例数据:2015年,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占52.0%、农村老年人口占48.0%。
解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老年人口已经超过农村老年人口,这也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
三、老年人口性别比数据:2015年,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女性老年人口占52.2%、男性老年人口占47.8%,女性老年人口比例比男性老年人口高4.4个百分点。
解读:这个说明,养老产业的发展,一定不能忽视大妈的需求,中国大妈不仅可以影响全球的黄金市场:)也可能左右中国的养老市场,所以大家多关注大妈的需求。
当然,我们的关注点也一直在大妈的身上,比如说,跳广场舞的,都是大妈,甚至跳出国门,跳到国外去了。
扫荡黄金市场的,也是中国大妈,不仅娱乐,在投资方面,大妈都享有非常高的决策能力,所以多考虑大妈的需求,满足了大妈的需求,才能赢得养老市场。
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
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庄绪荣;张丽萍【摘要】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对失能老人的养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93%的失能老人都属于80岁及以上年龄组,女性失能老人的数量是男性失能老人的2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来自子女供给的占66%,来自政府和社团支持的仅占6%,77%的失能老人表示能满足生活需求.失能老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为79%,但养老保险仅占18%.在照顾主体方面,88%的照顾来自家庭内部,54%的失能老人表示现有的照顾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方面,87%的失能老人选择与家人同住,近60%的失能老人倾向于与子女一起居住,其居住意愿受失能老人的年龄、失能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影响显著.【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11页(P47-57)【关键词】失能老人;人口特征;居住安排;照顾主体;生活状况【作者】庄绪荣;张丽萍【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7张丽萍(1968-),女,黑龙江讷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由于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持续、快速下降及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3.3%,这表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急剧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也迅速增加。
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为3 3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9%。
其中,有1 084.3万老人属于完全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25%,农村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68.13%,约738.7万人,占农村老龄人口的6.83%,城市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31.87%左右,约345.6万人,占城市老年人口的4.76%。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年2月第42卷第1期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Feb.2021Vol.42No.1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许莉1,杨成丰"(1.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2.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基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现状分析,围绕家庭照护负担重、社区照护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机构照护市场化程度低三大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鼓励低龄老人与非正式就业者从事养老服务;促进机构照护主体间协同发展、公平竞争%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102(2021)01-0050-04Re s e a 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Long-TermCare for Disabled Elders and CountermeaserrsXU Lt1,YANG Cheng-feng2(1.School of Finance,Jiangxt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2.Schoo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Abstrach:WitU a ging population rising dramaticaUy,tUerc it a growing increase of disabled elderly groups in scale, resulf Ung in problems in long-term care for the disabled elders brought te public attention.As a result,through capitalizing o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t pap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 revelving around the burden of familv care,lack of professional caretakers in communities and inadequacy in market-oriented elderty care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ng-term care for the disabled elders.The suggestions are te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a system,ent courage the young old and informal employees te engaae in elCerly care services,and boos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fat competition among institutions providing elderty care.K e y Words:population aaing;disabled elOers;long-term care引言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高达176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2.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国卫办老龄函〔2024〕285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函〔2024〕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对接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行动目标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增强失能老年人健康获得感,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为辖区内提出申请的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
年度服务人数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三、服务主体服务主体为具备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康复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等。
四、服务内容(一)开展健康服务。
每年为失能老年人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等服务。
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为提出申请的老年人进行失能状况评估,每年上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于2次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营养改善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二)提供健康咨询。
根据需要,通过电话、即时通讯软件等方式定期主动与失能老年人或其照护者联系,了解失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
(三)指导转诊转介。
向需要入院治疗或转诊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入院就诊或转诊建议。
xx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xx失能老人检查报告失能老人是生活不可以自理的老人。
本文将介绍xx失能老人检查报告。
xx失能老人检查报告 (1)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失能老人作为老年人中最困难的集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昨年,省老龄办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我省失能老人生计情况进行了初次摸底检查。
经过一年多的检查剖析,昨日,省老龄办正式公布了《湖北省失能老人长久照护问题检查报告》。
报告显示,我省城乡失能老人有81 万人,占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 8.4%,此中城镇 37 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0.8616%; 乡村 44 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 1.6764%。
报告展望:在将来50 年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进度中,失能老人数目将陪伴人口老化速度同步较快增添。
报告剖析,我省失能老人主要体现为五大特点:高龄多。
在1704 名接受调研的失能老人中,均匀年纪为 76.8 岁,此中 76 岁以上的占42.90%。
女性多。
在 1704 名失能老人中,男、女性分别占40.26%和59.74%,为 4∶6,女性多于男性的特点特别显然。
丧偶多。
失能老人丧偶者占 51.39%,此中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丧偶”者占 67.6%,老伴健者多居家照护。
疾病多。
失能老人多因疾病所致,占60.19%; 同时, 80%以上的失能老人又患有多种疾病,此中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类风湿分别占49.27%、25.89%、19.96%和 19.60%。
低收入家庭多。
在 1704 名失能老人中,有固定离退休费的仅占33.26%,乡村及城镇居民占 66.74%。
家庭收入较好的仅有 176 人,占 10.3%;中低收入家庭 1241 人,占 72.89%; 困难家庭 287 人,占 16.81%。
检查显示:整体来看,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家庭生活质量广泛不高,老人不满意、儿女受连累、家庭不友善。
多半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医疗保障有困难,希望有优秀护理服务,盼望更多精神安慰。
据悉,失能老人是指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卫生间、室内走动和沐浴六个生活指标起码一项不可以完整自理,一定依靠别人照顾的老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新闻发布稿为了摸清全国失能老年人基本状况,提出失能老年人照料对策,2010年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调查预测,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
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 %。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加160万人,所占老年人比例下降 0.18个百分点。
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特别是完全失能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活动必须有人照料,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
然而,我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的迁移,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使得建立在多子女条件下的传统家庭照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研究城乡失能老年人,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照料的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为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本社会保护,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
以下着重对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
一、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基本特征分城乡来看,我国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5.0%和6.9%,农村高于城市。
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完全失能老年人中,84.3%的为轻度失能,中度和重度失能的比例,分别为5.1%和10.6%。
其中,农村轻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而城市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分别比农村高出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完全老年人失能的比例最高,为8.8%;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7.4%和6.7%;而东部地区完全失能的比例最小,为4.8%。
不论是那个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中,轻度失能的比例都是最高。
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特征来看,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评差的比例高达近七成。
超过八成的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
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则更为严重,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1.1%和50.9%。
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达到 45.9%。
特别是中、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状况则更为严重。
二、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支持网络(一)家庭的支持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 %。
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从2000年到2006年相对上升了51.0%,显著大于城市完全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相对增长的15.2%。
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传统家庭成员,按照介入和承担责任的顺序依次为:配偶、儿子、媳妇、女儿。
不过,配偶在照料中的作用随着失能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弱化。
传统照料模式中角色相对恒定,儿子、媳妇在农村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城市中儿子依然占重要的位置,而女儿与媳妇的作用相近。
农村中儿子在完全失能老年人传统照料中的位置难以替代。
(二)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由于二元结构的性质,城乡失能老年人自身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
城市中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公共产品资源丰富方面的优势,因此城市失能老人在寻求社会支持中还会有更多的选择。
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在各城市社区逐步推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为失能老人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农村地区居住分散,传统家庭照料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支持单一而且薄弱。
传统伦理、熟人关系以及价值交换是农村失能老年人寻求帮助的主要方式。
但大多数农村失能老年人,尤其是西北地区农村的失能老年人经济状况不好,缺乏交换的本钱,如果子女再外出打工处境就更为艰难。
不同区域的社区在应对失能老年人问题的时候采用的策略也不相同:东部多数社区的政府资金到位,服务项目可以正常开展,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中部地区大多数社区由于面临较多的老年人子女下岗、失业问题,以及社区服务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多采取帮助申请贫困救助的方式,在收入方面而非服务方面进行补偿。
西部地区城市社区遇到的问题与中部地区类似,还有针对村改居、征地等敏感问题产生的新城市居民中的失能老人,在解决办法上也多采取救助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服务补贴,更多的解决途径则是把期望放在国家加快兴办养老护理机构上。
大多数农村社区为失能老人做的事情主要是让失能老人优先享受农村低保。
也有些社区能为失能老人提供担水、找医生、拿药、干农活,收种庄稼等服务和帮助,但更多的还是基本依赖家庭成员独力承担失能老人的照料。
(三)养老机构的支持《2009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老年人的收养机构有将近4万家,总床位数为266.2万左右,实际收养老年人的人数为210.9万,其中收养的失能老年人规模约在24万至35万之间,只占全部收养老年人数的17%。
抽样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中失能老年人占全部收养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社会福利院23.8%,城镇老年福利院20.1%,农村五保供养机构5.7%,其他公办收养机构30%,民办养老机构37.6%,家庭自办收养机构 25.2%。
养老机构的设施与人员状况。
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政府办机构为52.1%,民办机构为56.0%,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仅占 41.7%;而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足两成,其中民办机构高于政府办机构。
占比重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农村情况最为严重,西部农村的养老机构超过60%缺少专业医护人员。
在医生的配备上,有超过五成的养老机构是空白,且民办养老机构的医生平均数量多于政府办机构,城市养老机构多于农村,东部和中部优于东北和西部;经过护理及相关专业系统训练的护理员不超过30%,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不足三分之一。
在养老机构收住对象的定位上,近一半的机构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不收住失能老人。
城市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对老人入住不以失能作为限制条件;但在农村养老机构中这个比例则降为30.4%,有超过四成以上的农村养老机构明确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
在养老机构能否提供专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方面,公开表示可以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不到四成,而民办养老机构则高达92.9%。
从城乡来看,城市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超过八成的城市养老机构能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农村则仅有四成。
当机构收住的自理老人逐渐失能时,近九成的机构继续让老人住在机构中,并提供照料服务,但也有少部分养老机构要求甚至驱逐失能老人退出本机构。
在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方面,接受调查的养老机构表示最大困难是资金紧张,包括争取政府资金投入非常困难;其次就是护理方面的困难,包括熟练护工短缺、护理设施设备缺乏等;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民办养老机构反映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到位或者相关制度和规定难以有效执行。
养老机构中入住老年人的状况,在城市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中,近七成是非农业户口,三成为农业户口;85.2%的老人是自费入住,一成多是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
从入住的城市养老机构性质来看,79.5%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所住的养老机构是政府办的,而自费入住的老人有七成多入住的是民办养老机构。
在农村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74.4%的老人属于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近一成是自费入住的老人。
城市地区入住的老年人多是自费,而农村中民政优抚对象东、中、西部都超过了70%,西部农村甚至达到80%以上。
大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都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且大部分老人由于丧偶而入住机构。
从居住条件看,老年人居住在三人以上多人间的比例东部、中部城市高于西部和东北城市,城市又明显高于农村。
三、现有社会支持网络面临的挑战(一)完全失能老年人规模巨大与区域分布不平衡并存完全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加,农村高于城市,东北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比例最大。
由于老龄群体中高龄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由此就造成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相对比例增大、绝对数上升,而且这一趋势今后三、五十年内不仅不会缓解,还要进一步加重。
加之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凸显,那么对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困境和东北、西北等完全失能比例高发地区的问题尤其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传统家庭支持功能弱化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传统家庭照料的人力资源出现匮乏,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主力的时代到来,我国几千年来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家庭规模小型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的影响,不仅空巢家庭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而且大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也很难得到儿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精心照护。
加之完全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料护理有较高的专业化、规范化要求,更使得子女对于承担家庭长期照料护理力不从心,难以为继。
(三)社会养老服务的体制性障碍问题突出当前,社区、老年人收养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构成了完全失能老年人家庭以外的责任主体,但从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整个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首先是社区养老服务受到资金、场地、人员的限制,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参差不齐。
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城市社区用于照护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机构设施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大多几近空白。
加之城市中有限的场地空间限制了社区服务的规模和发展。
农村社区普遍没有或很少有社区照护服务,邻里之间互助更多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
城乡社区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各类志愿服务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波动状态,很难保证服务提供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持久性。
其次是城乡养老机构对完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
城市收养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主要是民非机构或民营机构,而很多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更倾向收养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由此使得政府对于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的定位出现错位现象。
农村养老收机构主要执行政府对“五保”的收养政策,基本未能在对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社会照护支持方面做出制度安排,也基本没有在设备添置和人员安排上做好收住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