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伦交响诗《巴颜喀拉》的主题材料及其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安伦交响诗《巴颜喀拉》的主题材料及其发展》
摘要:主题c1出现,由弦乐组(Vl.I、II、Vla.)与木管组乐器(Fl.、Ob.、Cl.)加圆号一同以ff的力度奏出,而由Fag.、Vc.、Cb.结合奏出的旋律与主题形成模仿复调,此时调性转向主调的属方向调d羽,并且由铜管乐作为背景,使得音响坚
实有力,e句由Vl.I、II演奏,f句由Ob.+Cl.演奏,Cl.演奏附属旋律,与主旋律形成平行三度,g句由Fl.演奏,f1句由
Fl.+Picc.一同演奏,f2句时随之加入Cl.的音色,随着材料、音色的变化,音区逐步上升,色彩不是明亮的,而是更加庄严
肃穆,由原来弦乐组高音乐器、木管组乐器演奏,变为由Vc.、铜管乐组乐器进行演奏,并采用派生的手法,保留主题句c
的节奏型,在同音上进行演奏,气势磅礴,更加衬托出巴颜喀拉山的巍峨耸立
【摘要】交响诗《巴颜喀拉》由作曲家黄安伦于1991年创作,这属于他的第二个创作阶段,该交响诗被题献给挚友——指挥家赖德梧,于1993年由赖德梧在加拿大圣迦瑟琳指挥尼亚加拉青年交响乐团,实现了其世界性首演。
自作者于1992年在台湾省交响乐团第一届徵曲比赛获奖以来,该交响诗已在世界各地成功演出。
《巴颜喀拉》的创作表现出作曲家精湛的创作技巧,表达了他深深的民族情怀。
笔者主要从《巴颜喀拉》的主题材料及其发展这一大方面,来阐述作曲家黄安伦在交响诗创作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黄安伦;交响诗;巴颜喀拉;主题发展
作曲家黄安伦出生于音乐家庭,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随作曲家陈紫学习民间音乐的创作,这对他的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雪山巴颜喀拉位于青海省的藏族地区,由山中融雪汇成的溪流被称作玛曲河,这就是被地质学家正式鑑定的黄河源头,交响诗《巴颜喀拉》用音画的形式描绘了这中华文化“源头”的风情。
交响诗《巴颜喀拉》整体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但属于边缘性曲式的范畴,采用了奏鸣与再现、循环组合原则的三重结合,使得再现部变换为三部五部的曲式结构,且带有展开的性质。
《巴颜喀拉》为单乐章的结构,但具有套曲化的特点,为描绘雪山巴颜喀拉的内容所服务,根据场景可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巴颜喀拉雪山之巍峨;藏族舞蹈的节奏和阵阵的马蹄声导入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一场暴风雪的情景;第四部分云开雾散。
这四部分场景所呈现的主题材料多样,且各个主题材料都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象如音画一般,作曲家采用横向不断拓展,从巴颜喀拉山途径很多地方,融入了许多民族音乐元素在其中,加之缤纷多彩的配器,生动地描绘了巴颜喀拉山的坚挺,欢乐的藏族舞蹈,暴风雪来临的景象以及乌
云散去后,在潺潺的玛曲河水声中,黄河汇成滚滚巨流奔入大海的情景。
本文将以这四个场景为源头,陈述各个部分的主题材料以及发展。
一、巍峨的雪山巴颜喀拉
《巴颜喀拉》中的呈示部含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对比主题材料,并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该曲的开端,两个主导乐思均为一个乐段的结构,且两个主题材料都带有藏族音乐的韵味,描绘出雪山巴颜喀拉巍峨的形象。
(一)主题一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主题一)的主要音色采用木管组乐器与铜管组乐器的结合,首次呈现出巴颜喀拉山的巍峨形象,以弦乐组与竖琴作为伴奏背景,表现出巴颜喀拉山的朦胧感,让人无法触摸。
主题一在低音提琴的长音保持下,竖琴以均匀的节奏奏出宫的主和弦附加六度音的和弦,如溪水缓缓地流入,以这样的形式为背景,大管以弱奏的力度,用中速奏出主题一a的旋律(例1),长时值的节奏使得音乐气息悠扬,给我们感觉到的是巴颜喀拉山的朦胧感。
材料a重复
陈述一次后,通过g羽调的升II级音转入羽调式,并在属音的支衬下,对比性的材料b由长
号奏出,音色柔和圆润,极有魅力,这种对比因素互为补充,表现出很强的民间音乐的曲调。
主题一的重复至连接部分时,力度的发展逐渐加强,最后发展到f,并加入了定音鼓的音色,
使得巴颜喀拉山的朦胧感逐渐变得真实。
【例1】主题一
【例2】主题一的连接部分
(二)主题二
副部主题(主题二)承接着主部主题继续发展,速度更为缓慢,力度在mf的基础上发展到f,定音鼓的持续,使雪山巴颜喀拉的形象首次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
主题材料的原始陈述主要由弦乐组乐器演奏,木管组乐器与铜管组乐器,加上打击乐器定音鼓作为音乐背景,渲染音乐的气氛,增加雪山的威严气势。
由Vla.与Vc.共同奏出主题二的旋律,并以Vc.的音色为主,此处中提琴丰富了大提琴的音色,使得音响饱满,变现出庄严肃穆的感情色调。
主题二的调性为g羽,开始时音调向上进行,其中运用大量的连线,附点音符的使用
加强了节奏的动力性,似有呼喊的感觉;其中在长音处,大管与低音提琴用主题头1做补充,加强对主题动机的印象。
Vl.I、II的旋律与Vla.、Vc.形成三声部的对比复调,相互呼应,调性带有小调的柔和感。
Vl.I的旋律线上扬,音区较高,Vl.II的旋律较为低沉,这样三层叠置的旋律丰满有力,展现出巴颜喀拉山庄严肃穆的形象。
主题二开始呈现的同时,双簧管与单簧管采用长音保持以强力度奏出,大管与低音提琴做模仿复调。
主题句d的调性为g角,在E宫的
调域范围内,而对比复调声部的调性则是一串色彩性的调性变化,使音乐的色彩感加强。
第
71至92小节,音响的浓度加厚,配器的色彩也更为浓厚。
第71小节,由弦乐与圆号一同奏出主题句d,木管组则采用二度音程为短小的动机,不断上行进行模进,加强不稳定性;至第81小节,由小号与木管组乐曲先后奏出主题一的连接句的材料,以不同的调性呈现出来;第83小节,Vla.、Vc.、Cb.与Fag.的调性建立在a羽的基础上,旋律是在主导动机2的基础上
的延伸,同时Vl.I、II采用密集的节奏型走动,接着在宫的调性上奏出主题句a的材料(如例
1所示),再回到密集的节奏型,此时,齐奏声部旋律调性进行二度上行模进;到第89小节,织体层逐步加厚,木管组乐器的Fl.、Ob.与Cl.同度结合演奏,旋律大跳,音区变高并带有强奏,这种复合性的音色结合,使音响异常丰满,再逐步加入铜管乐器,动力性的小附点节奏型,力度由弱渐强,整体音响的气势助燃上升,使主题二再次出现时,气势宏伟。
【例3】主题二
主题二第二次出现时,展现出巴颜喀拉山巍然耸立,矗立在我们眼前,真实而又震撼。
主题
c1出现,由弦乐组(Vl.I、II、Vla.)与木管组乐器(Fl.、Ob.、Cl.)加圆号一同以ff的力度
奏出,而由Fag.、Vc.、Cb.结合奏出的旋律与主题形成模仿复调,此时调性转向主调的属方
向调d羽,并且由铜管乐作为背景,使得音响坚实有力。
呈示部副部主题带有展开性质,在主题二材料陈述完以后,采用主题动机贯穿的手法进行大幅度的展开,主要的动机便是由主题句c所分裂出来的节奏型(标记2),在不同的音区上以不同的音色进行展开,木管组乐器中加入了短笛,使音响更为明亮清晰,与Fl.、Ob.、Cl.同时
以ff的力度强奏,并采用密集的节奏型不断跑动,配上颤音的演奏技法,如流水般,再结合
竖琴滑奏法的音效,使音响华丽又飘逸,为音乐增添了一份戏剧性的美感,并推动着音乐走向高潮点。
至第138小节,音乐慢慢回落,力度渐弱,在p的力度下,Vl.I、II与Vla采用震音奏法,竖琴以音阶下行,打击乐器钹采用磨击的奏法,一直延续至呈示部结束,上方用大管的音色,在d羽调式上奏出主题二c的材料,使音响丰满,更加突出巴颜喀拉山的清晰感。
二、欢快的藏族舞蹈
经过了巴颜喀拉山来到了藏族地区,跳起了欢快的藏族舞蹈。
具有舞蹈性格的主题及带有马蹄声的主题构成了展开部的主要部分,这两个大主题相互交替呈现,与其他两个性格相似的主题结合,形成了多段体的结构,整体塑造出活泼欢快的形象,与呈示部宽大宏伟的主题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我们带入到这热闹欢腾的舞蹈意境中。
(一)主题三
具有藏族舞蹈性格的主题三的材料来源于藏族舞蹈的堆谐(又名踢踏舞),能随不同节奏乐曲进行多种舞步变化的舞蹈,带有颤踏的动律感,如主题头开始的部分(e句)像似为后面的动作做准备,小颤的舞蹈律动,双膝放松的上下屈伸。
主题三由弦乐组乐器与木管组乐器演奏,音色明亮,主要有三种材料,不同的材料配有不同的音色,相互呼应。
调性为d羽调式,材料的排列顺序为e—f—g—g1—f1—f2,三种材料的
的统一性大过对比性。
e句由Vl.I、II演奏,f句由Ob.+Cl.演奏,Cl.演奏附属旋律,与主旋律形成平行三度,g句由Fl.演奏,f1句由Fl.+Picc.一同演奏,f2句时随之加入Cl.的音色,随着材料、音色的变化,音区逐步上升;欢快的速度,跳音的演奏技法,音调的同音反复,密集的节奏型,凸显出音乐的舞蹈性,渲染出载歌载舞的气氛。
【例4】主题三:
(二)主题四
将主题三中的材料分裂再组合,成为D段音乐发展的重要动机。
如将8的音型进行倒装与7
的节奏组合,5与6的音型、节奏组合,就形成了9的动机形态,由Fl.的高音区开始,以两
小节为模型,不断进行下方二度的模进;四次模进后,音色由木管组的Fl.—Ob.—Cl.—Fag.
进行改变,弦乐以二八的节奏型不断进行音阶下行,生动表现出马蹄奔跑的情景。
作曲家似乎仍不满足于此,9的动机形态在D1段的展开中不断推进再组合,成为D1段陈述的核心动机。
【例5】 D段的简化片段主题四第181—184小节(Cl.的音高为实际音高)
主题四的模进形态结束后,木管乐以音阶上行的形态,密集的节奏型跑动至最高点,过度到
C1段。
C1段出现时,主题句e中同音反复的部分,由弦乐组、木管组的所有乐器以及铜管组中的圆号、小号和定音鼓以f的力度一起演奏,使得欢腾的气氛更升一级,主题e三种不同的材料变为都由弦乐组的乐器演奏,在音色上让主题的旋律增添了新鲜感。
D1段是为展开性的乐段,生动地呈现出策马奔腾的情景,主要由弦乐组演奏主题四的旋律框架,并不断进行模进,加强音乐发展的不稳定感,木管乐则演奏D段中Picc.演奏的密集的节
奏型,如马鞭的敲打。
在万马奔腾的场景下,插入了新的主题,类似于主题三的材料,跳跃性的舞蹈律动,在马蹄声中若影若现。
在阵阵马蹄声中,民歌般的旋律响起,载歌载舞的场景再次出现。
这民歌般的旋律材料(主题五)取材于藏族民歌《洗衣歌》,作曲家将民间素材进行加工创作,改变了原来欢快的速度,拉长了节奏的时值;简化了倚音式的音型,保留了主干音;将原来的d商调式转变为c羽调式,加强了全曲调性的统一;保留了原来女高音高亢嘹亮的音区,但并不是在乐段开始的时候呈现出来,而是在低音乐器大管“唱”出后,双簧管与小提琴I一同“唱”出,这样更具有独特性,层层递进。
在马蹄声的背景下,由Vl.I、II承接着D段材料的继续进行,“歌唱”的声音悄无声息的开始,大管奏出主题五的旋律,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层次,更加强调横向的线条化进行,但纵向的声部之间同时也具有和声的功能性作用;随着音区逐渐变高,由高音乐器Vl.与Ob.八度结合演奏
出主题五的旋律,由Vc.演奏的旋律模仿复调,使“歌唱”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至第377—384小节,采用了两种主题的并置,由Vl.I奏出主题五补充性的旋律,由圆号奏出Vl.I的模仿复调的旋律,再融入进了主题三欢快的舞蹈旋律,由长笛与单簧管共同奏出,载歌载舞的情景描绘的更加生动,欢腾的舞蹈主题再现一次后,伴随着马蹄声渐远离去,最后慢慢过度到再现部。
【例5】藏族民歌《洗衣歌》
三、暴风雪的来临
马蹄声远去,欢乐的歌舞远去,迎来了一场暴风雪的来临,这是再现部的前半部分,首先呈现出副部主题的材料,接着是主部主题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
再现部再现时,主题材料呈倒装形态,先后出现主题二的c、c1、d句、主题一的b句和a句。
且再现时的音色比呈示部陈述时的音色要明亮,主题二与主题句b主要采用木管乐演奏主题材料,弦乐组演奏背景音乐;用小提琴演奏主题a的材料,Fl.与Cl.音阶上行,竖琴采用滑奏的
演奏技巧,暗示狂风暴雨来临的前兆。
第475—531小节,木管组及弦乐组演奏的旋律以密集的节奏型上下波动,整体线条逐渐上升,音区越来越高,演奏力度渐强,如乌云密布,夹杂着豆大的雨点,主要材料由铜管乐器与木管组的低音乐器大管演奏,以主题一的连接部分(例2
中的①)和主题二c句中2为主要动机进行展开,一瞬间倾盆大雨,像踏了天似的从空中倾泻下来,还包含有主题一的连接部分三连音的音型动机,不断的出现在各个声部,这一手法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的运用有相似之处,如理查·施特劳斯。
第532—551小节,弦乐组与木管组交替着继续演奏密集的节奏型,而线条进行相反,加强了音乐发展的不稳定性,用主题动机2作为模块,以特强的力度重复出现两次,如同一个又一个霹雳接踵而来,且在ff的力度前,只有弦乐组以较强的力度进行音阶似的跑动,在长号奏出主题动机2时,更加凸显出震耳欲聋般的雷鸣声。
接着,力度逐渐减弱,暴风雪渐渐变小,在Vl.I、II及Vla.演奏密集的节奏型,旋律二度上下走动的背景下,Vc.与Cb.以弱奏奏出主题句c的材料,调性为主题c句g羽调的属方向调d羽调,再将d羽调的主和弦升高三音附加七度音,即为后调的属和弦,过渡到再现部的主部主题。
四、乌云散去
再现部主部主题呈现出来的色彩明亮,乌云散去后,糟糕的天气变得明朗,蓝天白云浮现,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万物苏醒,人的心情也神清气爽。
再现部再现时,主部主题的调性建立在G宫调域内,与呈示部的主调性为同名大小调。
再现部色彩的明亮性主要体现在音色的变化上,呈示部主部主题由木管组的低音乐器演奏,而到再现部时,主部主题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的Vl.I与木管组的Fl.或0b.相互组合进行演奏,音区较高;第二次呈现时,以短笛、双簧管、大管硬制音色为一组,加上弦乐组演奏歌唱性的主题旋律,长笛与单簧管快速演奏密集花哨的旋律,加强了色彩的明亮性。
副部主题再现时,不是完整再现,只再现其中的主题句c;色彩不是明亮的,而是更加庄严肃穆,由原来弦乐组高音乐器、木管组乐器演奏,变为由Vc.、铜管乐组乐器进行演奏,并采用派生的手法,保留主题句c的节奏型,在同音上进行演奏,气势磅礴,更加衬托出巴颜喀拉山的巍峨耸立。
再现部结束时,并未采用传统的完满终止结束,而是结束在G属和弦上,加有延长音记号,之后速度加快、力度渐强、木管组乐器演奏音阶上升式的旋律,过渡至尾声,将再现部与尾声紧密连接在一起。
尾声的调性带有展开性质,再现部过渡到尾声时调性为C和声大调,再通过调性模糊、大量的经过音走动,最后结束在G徵调式上。
尾声的材料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性,采用展开部D段
“堆谐”的舞蹈主题材料为动机,不断进行分裂展开,最后以主题句f(例4)结束全曲,一首赞美诗将交响诗《巴颜喀拉》引向高潮,表达出作曲家对中华民族之最美好的祝愿。
五、结语
在主题方面,每一个主题都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组合在一起,也代表着不同意境以及画面的转换,主题动机的分裂再发展,也赋予了音乐神秘的色彩感;在复调方面,模仿复调、对比复调的手法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对比复调形成了多主题的并置;在配器方面,每件乐器的表现能力都在交响诗《巴颜喀拉》中得到发挥,作曲家精心塑造的每一个声部都由适合的乐器所奏,并重视大管乐器,由大管演奏主题旋律,获取到结实的低音音响;不同的音响及不同的主题材料都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或是戏剧性的对比方式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了整个作品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儒怀.变体曲式结构的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1(1).
[2]杨儒怀.论边缘曲式[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1)、1986(2).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4]黄安伦.在传统调试上的多调性横向进行—一种新的现代旋律写作法[J].人民音乐,1985 (3).
[5]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北京第2版)
[6]王宁著.管弦乐法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