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TQ_RT_DRRATIOFrom : 市场风险项目组注1:1-法定存款准备金 , 2-超额存款准备金注2:CNY-人民币注3:1-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2-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3-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 4-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注4:0-否 , 1-是第1页数据示例select 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from tq_rt_drratiowhere valenddate = '19000101'and isvalid = '1'ratio : 比,比率,系数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 -------------------1CNY120.0000-0.50001CNY218.0000-0.50001CNY414.0000-0.50001CNY516.0000-2.0000存款准备金率From : 百度文库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存在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2至4次。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18.00%
0.5%
加强流动性
管理、适度调控
货币信贷投放
37
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
抑制通胀
38
11年01月20日
18.50%
19.00%
0.5%
抑制通胀
39
11年02月24日
19.00%
19.50%
0.5%
抑制通胀
40
11年03月25日
19.50%
20.00%
-5%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8
04年04月25日
7%
7.5%
0.5%
9
06年07月05日
7.5%
8%
0.5%
10
06年08月15日
8%
8.5%
0.5%
11
06年11月15日
8.5%
9%
0.5%
12
07年01月15日
9%
9.5%
0.5%
13
07年02月25日
16%
13.5%
1%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15.5%
13.5%
0.5%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贷款基准利率表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贷款基准利率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单位:年利率%调整时间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一至三年(含三年)三至五年(含五年)五年以上1991.04.21 8.10 8.64 9.00 9.54 9.72 1993.05.15 8.82 9.36 10.80 12.06 12.24 1993.07.11 9.00 10.98 12.24 13.86 14.04 1995.01.01 9.00 10.98 12.96 14.58 14.76 1995.07.01 10.08 12.06 13.50 15.12 15.30 1996.05.01 9.72 10.98 13.14 14.94 15.12 1996.08.23 9.18 10.08 10.98 11.70 12.42 1997.10.23 7.65 8.64 9.36 9.90 10.53 1998.03.25 7.02 7.92 9.00 9.72 10.35 1998.07.01 6.57 6.93 7.11 7.65 8.01 1998.12.07 6.12 6.39 6.66 7.20 7.56 1999.06.10 5.58 5.85 5.94 6.03 6.21 2002.02.21 5.04 5.31 5.49 5.58 5.76 2004.10.29 5.22 5.58 5.76 5.85 6.12 2006.04.28 5.40 5.85 6.03 6.12 6.39 2006.08.19 5.58 6.12 6.30 6.48 6.84 2007.03.18 5.67 6.39 6.57 6.75 7.11 2007.05.19 5.85 6.57 6.75 6.93 7.20 2007.07.21 6.03 6.84 7.02 7.20 7.38 2007.08.22 6.21 7.02 7.20 7.38 7.56 2007.09.15 6.48 7.29 7.47 7.65 7.83 2007.12.21 6.57 7.47 7.56 7.74 7.83 2008.09.16 6.21 7.20 7.29 7.56 7.74 2008.10.09 6.12 6.93 7.02 7.29 7.47 2008.10.30 6.03 6.66 6.75 7.02 7.202008.11.27 5.04 5.58 5.67 5.94 6.12 2008.12.23 4.86 5.31 5.40 5.76 5.94 2010.10.20 5.10 5.56 5.60 5.96 6.14% 2010.12.27 5.35 5.81 5.85 6.22 6.40% 2011.02.10 5.60 6.06 6.10 6.45 6.60% 2011.04.06 5.85 6.31 6.40 6.65 6.80%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单位:年利率%调整时间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一年六个月三个月二十天1996.05.018.82 8.82 10.98 10.17 10.08 9.00 ** 1996.08.238.28 7.92 10.62 10.17 9.72 9.00 ** 1997.10.237.56 7.02 9.36 9.09 8.82 8.55 ** 1998.03.21 5.22 7.92 7.02 6.84 6.39 6.03 1998.07.01 3.51 5.67 5.58 5.49 5.22 4.32 1998.12.07 3.24 5.13 5.04 4.86 4.59 3.96 1999.06.10 2.07 3.78 3.69 3.51 3.24 2.16 2001.09.11 2.97 2002.02.21 1.89 3.24 3.15 2.97 2.70 2.97 2003.12.21 1.622004.03.25 3.87 3.78 3.60 3.33 3.24 2005.03.170.992008.01.01 4.68 4.59 4.41 4.14 4.32 2008.11.27 1.620.72 3.60 3.51 3.33 3.06 2.97 2008.12.23 3.33 3.24 3.06 2.79 1.80 注:1.1998年3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个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帐户。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也进行了多次调整。
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中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存入央行的资金,用于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贷款利率,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历年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
2007年,央行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从12%调整为14%,以应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随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又相继降低了准备金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2010年,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央行开始提高准备金率,以稳定金融市场的运行。
2011年至2015年期间,准备金率逐步上升至20%,以应对国内外的金融风险。
2015年后,央行开始采取定向降准的政策,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准备金率。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调整准备金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需要将更多的资金存入央行,导致其可贷款资金减少,进而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相反,准备金率的降低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资金,降低其资金成本。
这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进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和企业的经营环境。
准备金率的调整还可以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需要将更多的资金存入央行,导致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减少,进而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
相反,准备金率的降低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这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准备金率的调整还可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银行的贷款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反,准备金率的降低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提高了银行的贷款能力,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历年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都具有重要影响。
降准历史表
降准历史表
降准,即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并发布。
以下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
1.2011年11月30日,为应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
利影响,央行连续第三次进行了降准操作。
2.2015年2月4日,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9.5%,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2018年4月17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贸易战和房地产调
控等,央行决定再次降准,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5.5%。
这次降准预计可为市场提供约4000亿元的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4.2020年3月13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突击宣布降
准1个百分点,使得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2.5%。
以上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降准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降准政策也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需要撰写一篇1000字的降准历史表,可以进一步扩展以上内容,深入分析每次降准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降准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图表和案例,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说服力。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具体撰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补充。
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分析的深入性和逻辑性。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在面临国内外不同经济形势时,多次以其为重要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整。
本文介绍历史上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多次有代表性的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机器政策效应。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一、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为让人民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按存款种类核定了工农中3 个国家专业银行的一般存款缴存比例,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造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资金自求不能平衡的问题。
二、1985年至1997年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
这是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调整。
1987 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 个百分点。
1988 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于是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
这次调整起到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自此以后,考虑到调整准备金的影响较大且剧烈,同时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直到1997 年未再作调整。
三、1998年至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调整准备金率的记录表格。
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从存款中提取出来作为备用资金的比率。
调整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调整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提取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这样可能会导致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对银行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存款中被提取出来的资金将无法用于贷款,进而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对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最后,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根据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可以看出,准备金率的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进行的。
在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期间,监管机构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以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准备金率,以限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遏制通货膨胀。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业务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缩,因为银行需要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无法用于盈利性业务。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备用,减少了可用资金的数量,可能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此外,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监管机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银行的流动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和时机。
【精编_推荐】中国人民银行历年基准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一览表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基准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一览表发布日期:2008-9-710:38:42来源:互联网编辑:admin历年存贷款利率调整表发布日期:2008-3-2819:51:08来源:互联网编辑:admin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新浪财经注:此为1997年10月23日降息1.80个百分点以来最大降息幅度),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完)单位:年利率%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表(2007年12月21日起执行)注:本表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表。
历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一览表单位:年利率%自2001年9月11日再贴现利率调整为2.97% 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时间活期定期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1990.04.15 2.88 6.30 7.74 10.08 10.98 11.88 13.681990.08.21 2.16 4.32 6.48 8.64 9.36 10.08 11.521991.04.21 1.80 3.24 5.40 7.56 7.92 8.28 9.001993.05.15 2.16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1993.07.11 3.15 6.66 9.00 10.98 11.70 12.24 13.861996.05.01 2.97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1996.08.23 1.98 3.33 5.40 7.47 7.92 8.28 9.001997.10.23 1.71 2.88 4.14 5.67 5.94 6.21 6.661998.03.25 1.71 2.88 4.14 5.22 5.58 6.21 6.661998.07.01 1.44 2.79 3.96 4.77 4.86 4.95 5.221998.12.07 1.44 2.79 3.33 3.78 3.96 4.14 4.501999.0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2002.0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单位:%项目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72 0.72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 1.71 1.80 半年 2.07 2.25 一年 2.25 2.52 二年 2.70 3.06 三年 3.24 3.69 五年 3.60 4.14 二、各项贷款六个月 5.40 5.58 一年 5.85 6.12 一至三年 6.03 6.30 三至五年 6.12 6.48 五年以上 6.39 6.84,历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一览表单位:年利率%自2001年9月11日再贴现利率调整为2.97% 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时间活期定期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1990.04.15 2.88 6.30 7.74 10.08 10.98 11.88 13.681990.08.21 2.16 4.32 6.48 8.64 9.36 10.08 11.521991.04.21 1.80 3.24 5.40 7.56 7.92 8.28 9.001993.05.15 2.16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1993.07.11 3.15 6.66 9.00 10.98 11.70 12.24 13.861996.05.01 2.97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1996.08.23 1.98 3.33 5.40 7.47 7.92 8.28 9.001997.10.23 1.71 2.88 4.14 5.67 5.94 6.21 6.661998.03.25 1.71 2.88 4.14 5.22 5.58 6.21 6.661998.07.01 1.44 2.79 3.96 4.77 4.86 4.95 5.221998.12.07 1.44 2.79 3.33 3.78 3.96 4.14 4.501999.0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2002.0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单位:%项目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72 0.72(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 1.71 1.80半年 2.07 2.25一年 2.25 2.52二年 2.70 3.06三年 3.24 3.69五年 3.60 4.14二、各项贷款六个月 5.40 5.58一年 5.85 6.12一至三年 6.03 6.30三至五年 6.12 6.48五年以上 6.39 6.84。
1997至今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997至今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1540302229 李晓霞摘要:从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通过相关文献发现,货币供应量的规模直接影响物价水平。
同时,货币供应量又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选取国际储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化政策建议:一是合理控制信贷功能;二是合理控制国际储备规模;三是为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合理调整存贷款利差和贷款利率水平;五是深化公开市场业务。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国际储备、法定存款准备率一、前言2006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然而我国的经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了波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走向复苏。
另外,在2003年,我国物价开始回升,出现了通货膨胀势头,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下,虽然通货膨胀上升不明显,但因为国内国外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被消除。
回顾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分析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二、我国1997年--2015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由上述图表可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各数据都呈现增长的趋势:M0的增长趋势最为平缓,M1较平缓,而M2最为陡峭。
且M2自2014年起,增长的趋势就更显而易见了。
无论是从流通中的现金还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来看,其总体上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货币供应量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但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什么呢?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 M=B·K 可以看出,基础货币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在基础货币一定时,货币乘数的变动将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8月出现挤兑抢购风潮,迫使中央银行于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
之后一直到1998年基本保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二)下调阶段(1998年3月—2003年9月)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形势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由通货膨胀风险变为通货紧缩风险,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1999年,我国的GDP增幅滑落到7.1%,经济仍然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因此央行在11月21日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以刺激经济增长。
从1998年到1999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降到6%,下降的幅度很大,之后一直到2003年9月保持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三)平稳上升阶段(2003年9月—2008年9月)2003年,扩张性的政策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迅速等不利情况。
如何评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如何评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二、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一)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三)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四)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
(五)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
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帐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六)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缴来一般存款利率7.56%和备付金存款利率7.02%(加权平均7.35%)统一下调到5.22%。
(七)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
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
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三、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走势图注: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2011年01月14日 14:18: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2007年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至2008年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
《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字数要求800左右。
第一大题:1、请解释CPI和PPI的含义。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2、影响CPI和PPI的因素。
影响CPI和PPI的因素有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 居民收入水平3人口数量4 物价水平5受金融危机影响CPI有上升下降,PPI有增有减3、结合2008年和2009年的CPI和PPI数据分析我国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情况。
第二大题:1、货币政策的工具中的“三大法宝”指的是那三宝?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率2、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有哪些?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优点:(1)作用速度快而有力;(2)作用呈中性;(3)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4)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点:(1)作用效果过于猛烈。
(2)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3)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
(3)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公开市场业务的缺点:(1)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2)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
调整机构与原因
1
84年
?
央行按存款
种类规定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20%
25%
40%
?
?
2
85年
企业存款20% 农村存款25%
储蓄存款40%
央行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统一调整为10%
?
?
3
87年
10%
12%
2%
?
4
88年9月
12%
13%
1%
?
5
98年03月21日
15%
%
%
?
24
08年04月25日
%
16%
%
?
25
08年05月20日
16%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6
08年06月15日
%
17%
%
?
27
08年06月25日
17%
%
%
?
28
08年09月25日
%
%
%
%
%
%
1%
2%
-
(限
重灾区地方
法人金融机构)
(工、农、中、
建、交、邮行
暂不调整)
29
08年10月15日
%
17%
%
?
30
08年12月5日
13%
8%
-5%
?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
7
03年09月21日
1949年至今的存款利率变动表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储蓄存
本利率为年利率(%) 调整日期 1949年8月10日 1950年4月10日 1950年5月1日 1950年5月15日 1950年10月20日 1951年3月26日 1951年7月21日 1951年12月1日 1952年5月21日 1952年9月15日 1953年1月1日 1954年9月1日 1958年10月1日 1959年1月1日 1959年3月5日 1959年7月1日 1965年6月1日 1971年10月1日 1979年4月1日 1980年4月1日 1982年4月1日 1985年4月1日 1985年8月1日 1988年9月1日 1989年2月1日 1990年4月15日 1990年8月21日 1991年4月21日 1993年5月15日 1993年7月11日 1996年5月1日 1996年8月23日 1997年10月23日 1998年3月25日 1998年7月1日 1998年12月7日 1999年6月10日 活期
利息税。
法定准备金率政策频繁调整原因及其效应
并 着重 研究 其对 金融 行业 的影 响。
中图分类号:F276 .2
文 献标 识: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存 款金融机构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的措施,是传统的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 工具,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存款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能力,间接控 制社会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活动。
52
决 策 &信息(下半月刊)
2008 年第 5 期 总第 41 期
C APITAL
2007 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之“紧”的程度,不仅为我国历史上 仅有,也为世界历史少见。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货币政策从紧 1 .物 价 上涨 从 来就 构 成 责难 货 币政 策 的最 主 要理 由 。 2.流动性过剩压力困扰着我国经济运行。2007 年 1-9 月 份,GDP 同比增加了 2.3 万多亿元,与同期 M2 新增 4.75 万亿 元相比,相差 2.4 万多亿元。这反映出实质经济领域存在着流 动性过剩。实质经济中流动性富余,必然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扬。 9 月末,我国经济广义货币供应量已达 39.3 万亿元,2.4 万多亿 元过剩量占其 6.2%。GDP、M1、M2 等数字表明经济流动性过 剩存在着从银行部门向资产部门蔓延的趋势,若不采取措施,资 产部门价格会继续上升。 3.经济增长率持续趋热。2007 年前三个季度 GDP 同比增 长 11.5%,创近 10 年来的新高。国家须加大对经济运行降温的 力度。 4.投资增长率持续高涨。2007 年总投资规模达到 138000 亿元,实际增长率为 21.6%,连续多年存在的投资增长明显大幅 高于 GDP 增长的状况。为了防止由投资过热引致的一系列经 济问题发生,应当适当抑制投资增长率继续走高的势头。 5.信贷投放量快速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 2007 年 10 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 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 1361 亿元,同比多增 1192 亿元。在提高贷款利率的背景下,新增贷 款量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减。新增贷款量的快速增加,既与资金 过剩(即流动性过剩)直接相关,也刺激着经济运行和投资的进 一步提高。为了防范这些情形的加重,必须收紧资金供给。 6 .房 地 产价 格 的持 续 上 涨也 构 成货 币 供应 过 多的 原 因 。 7 .股价“泡 沫”股价 的 迅速 上 涨,是 人 们判 断 货币 过 多 的又 一理由。
2009~2015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2007年1月5日 9.00% 9.00%2007年1月5日 2007年1月15日 9.00% 9.50% 9.00% 9.50%2007年2月16日 2007年2月25日 9.50% 10.00% 9.50% 10.00% 2007年4月5日 2007年4月16日 10.00% 10.50% 10.00% 10.50% 2007年4月29日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00% 10.50% 11.00%2007年5月18日 2007年6月5日 11.00% 11.50% 11.00% 11.50% 2007年7月30日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00% 11.50% 12.00%2007年9月6日 2007年9月25日 12.00% 12.50% 12.00% 12.50% 2007年10月13日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00% 12.50% 13.00% 2007年11月10日 2007年11月26日 13.00% 13.50% 13.00% 13.50% 2007年12月8日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3.50% 14.50% 2008年1月16日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00% 14.50% 15.00% 2008年3月18日 2008年3月25日 15.00% 15.50% 15.00% 15.50% 2008年4月16日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00% 15.50% 16.00% 2008年5月12日 2008年5月20日 16.00% 16.50% 16.00% 16.50% 2008年6月7日 2008年6月25日 16.50% 17.50% 16.50% 17.50% 2008年9月15日 2008年9月25日 17.50% 17.50% 17.50% 16.50%2008年10月8日 2008年10月15日 17.50% 17.00% 16.50% 16.00% 2008年11月26日 2008年12月5日 17.00% 16.00% 16.00% 14.00% 2008年12月22日 2008年12月25日 16.00% 15.50% 14.00% 13.50% 2010年1月12日 2010年1月18日 15.50% 16.00% 13.50% 13.50% 2010年2月12日 20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13.50% 13.50% 2010年5月2日 20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13.50% 13.50% 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13.50% 14.00%2010年11月19日 20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14.00% 14.50% 2010年12月10日 20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14.50% 15.00% 2011年1月14日 2011年1月20日 18.50% 19.00% 15.00% 15.50% 2011年2月18日 2011年2月24日 19.00% 19.50% 15.50% 16.00%2011年3月18日 2011年3月25日 19.50% 20.00% 16.00% 16.50% 2011年4月17日 2011年4月21日 20.00% 20.50% 16.50% 17.00% 2011年5月12日 2011年5月18日 20.50% 21.00% 17.00% 17.50%2011年6月14日 2011年6月20日 21.00% 21.50% 17.50% 18.00% 2011年11月30日 2011年12月5日 21.50% 21.00% 18.00% 17.50% 2012年2月18日 2012年2月24日 21.00% 20.50% 17.50% 17.00% 2012年5月12日 2012年5月18日 20.50% 20.00% 17.00% 16.50% 2015年2月4日 2015年2月5日 20.00% 19.50% 16.50% 16.00% 2007年10次上调 +1% 2008年9次调整,5次上调 +1%2010年6次调整,均上调 2011年7次调整,1次下调 2012年至今调整7次均下调2015年4月19日2015年4月20日19.50% 18.50% 16.00% 15.00%2015年6月27日2015年6月28日18.50% 18.00% 15.00% 14.50%2015年8月26日2015年9月6日18.00% 17.50% 14.50% 14.00%2015年10月23日 2015年10月24日17.50% 17.00% 14.00% 13.50%数据来源:中金在线3.物价情况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
调整机构与原因
1
84年
?
央行按存款
种类规定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20%
25%
40%
?
?
2
85年
企业存款20% 农村存款25%
储蓄存款40%
央行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统一调整为10%
?
?
3
87年
10%
12%
2%
?
4
88年9月
12%
13%
1%
?
5
98年03月21日
13%
8%
-5%
?
6
99年11月21日
%
?
25
08年05月20日
16%
%
%
?
26
08年06月15日
%
17%
%
?
27
08年06月25日
17%
%
%
?
28
08年09月25日
%
%
%
%
%
%
1%
2%
-
(限
重灾区地方
法人金融机构)
(工、农、中、
建、交、邮行
暂不调整)
29
08年10月15日
%
17%
%
?
30
08年12月5日
17%
14%
16%
%
1%
%
(工、农、中、
41
11年04月21日
%
%
%
抑制通胀
42
11年05月18日
%
%
%
抑制通胀
43
11年06月14日
(大型金融机构)%
%
%
抑制通胀
(中小金融机构)%
18%
%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
%
%
%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10年1月18日
%
16%
%
为增实力
支持春耕备耕,
农村信用等小型
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33
10年2月25日
%
%
%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8%
6%
-2%
?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
8
04年04月25日
7%
%
%
?
9
06年07月05日
%
8%
%
?
10
06年08月15日
8%
%
%
?
11
06年11月15日
%
9%
%
?
12
07年01月15日
9%
%
%
?
13
07年02月25日
%
10%
%
?
14
07年04月16日
10%
%
%
?
15
07年05月15日
%
11%
不上调)
34
10年5月10日
%
%
%
农村信用社、
暂不上调
35
10年11月16日
%
%
%
存款类金融机构
36
10年11月29日
%
%
%
加强流动性
管理、适度调控
货币信贷投放
37
10年12月20日
%
%
%
抑制通胀
38
11年01月20日
%
%பைடு நூலகம்
%
抑制通胀
39
11年02月24日
%
%
%
抑制通胀
40
11年03月25日
%
%
%
抑制通胀
%
?
16
07年06月05日
11%
%
%
?
17
07年08月15日
%
12%
%
?
18
07年09月25日
12%
%
%
?
19
07年10月25日
%
13%
%
?
20
07年11月26日
13%
%
%
?
21
07年12月25日
%
%
1%
?
22
08年01月25日
%
15%
%
?
23
08年03月25日
15%
%
%
?
24
08年04月25日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