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古代三大巨著之一,老子的《道德经》阐述的是“自然无为”的思想。“自然无为”思想的核心是顺应事物发展的本质,不对事物强加外力控制,从而以达到“不无为”的目的。身处乱世时代,老子鉴于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社会的观察,提出的政治主张和处事哲学,也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

关键词:老子;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政治主张;时代价值;

据查百度百科,老子名为李耳,又被称为老聃,大概生活在公元前571到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在战乱时代,老子眼见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引起了其对历史的反思和社会的观察,对政治主张及处事哲学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写出了《道德经》。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一、“自然无为”的含义辩证

“自然无为”是后世用来概括老子思想的四个字。从字面来看,“自然无为”可以分为“自然”和“无为”。

老子说的“自然”,并不是我们当代理解的是大自然或者自然界,他的意思是“自然如此”,“本来如此”。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都有他自己原本的状态,让其自然发展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并且能与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世间万物相辅相成,如此一来宇宙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外界不应该强制地加上力量,强制的加之以外力可能

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而对于“无为”,也不能理解为不作为或者什么都不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其真实含义。一是服从事物发展的本质,即服从其“自然”的状态,二是不做没有必要的行为,这两个方面是互联互通的。宇宙事物的发展都是自然的,对事物发展强加外力参与反而会对其发展起到反面的效果。不妄为,顺着事物发展的自然本质,让其发展,回归到合理的态度。老子认为,这种处事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以不生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这就是老子的“无为”的确切涵义。

二、“自然无为”的内容分析

(一)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正如前面所述,老子身处战乱年代,通过对社会状态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考察,老子对当局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论。老子认为,“宇宙事物的发展是自然而不需外界作为的,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符合自然无为的发展规律,当权者对人的管理也应该是自然无为的。然而当今统治者们却为了自己的私欲不管百姓的自然发展规则,经常发展战事肆意扩张自己的领土,导致了人民的苦难”。《老子》三章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用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

才符合道的原则。将其应用与政治家治理国家方面,也就是说政治家应使用“无为”的方式处理政事,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太平的境界,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这也就称之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在《老子》后面的章节中,也多次具体提到了该主题。例如《老子》六十章

写到“治大国若烹小鲜”,把治理国家比作烹饪。对于烹饪而言,各种材料都要恰到好处,不能放过头也不能没有,小鱼如果多加不必要的搅动一定会烂。类比于治理国家,如果统治者没有调节好“调料”,对“鱼”加之以不必要的干涉,使用战争、刑法等“有为”的方式强加干涉,对百姓会有很大的伤害,对君主而言也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最好的治国方法就是清静无为,也即制定好合理的政策,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是一种政治主张,是针对君主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具体而言,“无为而治”包括以下内容:

1. 少私寡欲

老子认为统治者如果贪得无厌、极具欲望,在治理国家上也会体现出来,从而导致国家的混乱。针对这种现象,老子提倡统治者“少私寡欲”。《老子》在第十九章说到: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三十七章说到: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他认为,如果统治者对待自己能够减少私心,控制自己的欲望,则百姓就能够安养生息,天下日日繁荣发展,社会就能够一步步的进步。

2. 以民为本

由于老子的生活状态,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不幸生活怀着深深的同情。老子认为,百姓都在国家在社会总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老子》三十九章说到: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也就是以百姓作为民生之本、以百姓作为统治的基石。这点在后面的历史中也得到了验证。汉代初期和唐代初期的统治

者运用“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治理国家,通过减少对百姓的压榨,使百姓安静修养,结果民富国强,天下大治。

3. 清静无事

《老子》七十五章说: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天下百姓之所以难于治理,主要是由于统治者实行繁杂的

苛捐杂税,并且为非作歹,所以百姓才难以统治”。正是由于看到

了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社会治乱的关键,所以老子提出了“清静”

和“无事”的主张。《老子》五十七章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 绝巧弃智

《老子》在五十七章说到: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盗贼多有。”在老子看来,官场的人民喜欢玩弄心机,热心于名和利的追求,这违背了人本质里自然无为的原则,破换了其本质,同时由于为官者在朝政上占据的位置,造成了很多社会上的问题,也使得国家混乱无序。因此老子提出要绝巧弃智,返朴归真,把自然无为作为施政的指导原则。

( 二) “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

1. 返朴归真。返朴归真也就是返回原本的自然之性,这也是老

子修炼之道的终极目标。《老子》二十八章说: “为天下谷,常德

乃足,复归于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老子对于人类原本朴实无华的自然天性的挚爱,也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我修行恢复这种自然天性。老子也说到“复归于婴儿”。老子认为,婴儿的天性之淳朴要高于

世界上说的道德,他认为人的自我修养应该要向婴儿的境界回归。修身之道,其本质也修心之道,因此修身之道的关键也就是要修习内心,使心可以处于一种婴儿的状态。

2. 处事之道。“自然无为”也体现在老子的处世之道上,也就是不强势与人争取,胸怀宽广,以善良的心对待他人。“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采取柔弱的方式要比刚强的方式好。在《老子》里,老子认为水有“柔弱”、“谦下”、“不争”等特征,做人也应该这样,不予人强争,胸怀宽广。由于老子身处乱世,看到过暴力的画面,知道战争对百姓的残忍,因此他特别强调慈善。在《老子》六十七章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慈”是放在首位的。

三、“自然无为”思想的时代价值

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现代价值大体反映在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需要老子的学说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路。老子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老子认为大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应该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发展自身生活环境的同时,需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学说和现代社会提倡的“节约性原则”在思想和精神上极为相似。可以说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中,老子的思想是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