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教学内容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律,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用字母表示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以便进行演示和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价格。
通过展示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a、b表示两个数,a+b、a-b、a×b、a÷b表示相应的运算。
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2.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探究活动,发现和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律。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_×1/5=30编一道应用题吗?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预习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解:设操场有_人参加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沧海红颜为大伙儿找到的5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300-120+25×4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计算300-(120+25×4)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
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一)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与练习(一)学习内容:讲义25-26页相关习题学习目标:一、系统整理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一步明白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彼此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方式。
二、通过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自主整主动学习的意识,体验探讨乐趣,培育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提高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进程:一、温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一、先在小组里说说各类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进程,再整理出来。
二、、小组交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进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二、知识检测一、﹝1﹞、4.6m2=()dm2 3200cm2=()dm2﹝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6m,它的面积是()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别离是6cm和8cm,斜边长10cm,那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二、判定以下说法是不是正确。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必然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必然完全相同,()(4)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三、练习与应用:一、完成讲义第1题这四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二、完成讲义第2题3、一面用纸做成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底是12厘米,高是20厘米。
做10面如此的小旗,至少需要这种纸多少平方厘米?4、在书上完成第4题五、独立完成第5题,小组交流 六、有一块梯形蔬菜地,上底长13米,下底长27米,高12.5米,若是每平方米蔬菜收入3.2元,这块菜地的总收入是多少元?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一)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与练习(一)学习内容:讲义25-26页相关习题学习目标:一、系统整理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一步明白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彼此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方式。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应用广角》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4.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1)你收集到哪些折线统计图?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吗? 选择呈现学生收集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说说各是统计的什么内容, 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能看出哪些信息,并引导分析数据。 说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和变化情况,能帮助我们了解数据 变化过程,有时可以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判断数据的发展趋势。
让学生了解题意,交流从题里了解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出了哪些信息,怎样看出的。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检查解题过程和结果。
板块三、综合应用 1.交流用方程解答的问题。 交流:你收集了哪些用方程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把你的问题和大家 交流,看看怎样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选择2~3道比较 典型的问题呈现。 提问:你能列方程解决这几道问题吗?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提问:你带来的圆形面的什么物体?请你把你的圆形物体介绍给大 家看一看,并且说说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 结合具体的物体,根据学生可理解的水平适当小结把相关物体做成 圆形的好处,比如,运动平稳,周长相等面积最大,便于操作等。
(2)你收集到日常生活里的哪些问题是关于圆的数学问题?把你收集 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选择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的问题各一道呈现。 引导:我们从大家收集的圆的问题中选择了这两题,请你用学到的 知识独立解答。
让学生说出每题的等量关系,并说说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检查解答过程,强调要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注意列方程和解 方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2.圆的知识应用。 (1)引导:想一想,我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面是圆形的物体?请你能 举出一些例子。 你知道这些物体的面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吗?用你找到的具体物体 说一说。 (根据学生举出的例子,以学生根据圆的知识能理解的作适当解释)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负数的学习上,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难点:1. 负数的直观理解;2. 负数的大小比较;3. 负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引入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数,比0还要小,我们该怎么表示它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发现负数的特点,并总结出负数的读写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024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第二单元:分数的乘法和除法3.第三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第四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5.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6.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图形的面积计算。
2.难点: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图形面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分数的加法1.导入教师展示一个苹果,将其切成四份,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表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有两个这样的苹果,它们的四分之一加起来是多少?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强调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只需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3.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小结第2课时分数的减法1.导入教师展示两个苹果,其中一个切成四份,另一个切成八份,提问:如何计算一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减去另一个苹果的八分之一?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强调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只需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3.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小结第二单元: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分数的乘法1.导入教师展示两个分数,提问:如何计算这两个分数的乘积?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强调分数乘法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小结第2课时分数的除法1.导入教师展示两个分数,提问:如何计算这两个分数的商?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强调分数除法的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202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5篇
202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5篇202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P32例6及练习八第1、2、3、8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
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
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
(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
本章节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他们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需要将已知的知识点与新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多边形分割成简单的图形,以便于计算面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论讲解: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实例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多边形面积计算1.公式:S = 1/2 * n * d2.方法:分割法、补全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正确率、解题思路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新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2.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简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道具。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将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3。
”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如:“将10个橘子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橘子?”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如:“1/4 + 1/3 =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应用,如:“在实际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用到分数?”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第68~70页)[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准备]调查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
3/8+1/2 5/6—3/4 11/12—1/6问: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引入。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星期日的安排。
二、探索新知1、展开“星期日的安排”调查活动。
通过对星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2、讨论出算式。
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
3、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
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可以是先从“1”中减去部分,再用剩余的减去另外部分;还可以先计算两个部分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
4、做“试一试”题目。
5、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1、课本“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请学生独自完成计算。
第2题,先作草图,再进行解答。
第3题,先填表,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
建议作草图来帮助理解本题目。
2、课后完成“练一练”的第4~7题。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正负数的应用教学重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时:认识公顷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第五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 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第六课时: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第七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应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重点: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在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意义。
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第三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推导,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中的规律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三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第四课时:一个数除以10、100、100……的计算规律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以及位数不够时的口算方法。
第五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第六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难点:理解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含义。
第七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求近似值过程中的连续进位。
第八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正确写出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的竖式。
第九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处理方法。
第十课时:商的近似值(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的理解、运用。
第十一课时:商的近似值(2)教学重点: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
第十二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
第二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绘制统计图。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列举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教学难点:能运用列举得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重点: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简单的数量关系、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初步形成符号意识。
第二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能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
第三课时: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化简含有字母式子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事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等式的性质的探索,运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熟练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够熟练且正确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思想,能正确地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补】蒜叶的生长教学重点蒜叶生长的实验与统计教学难点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探索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第四课时:质数和合数教学重点:认识质数、合数及其判断标准,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判断,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五课时:分解质因数教学重点: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因数和质因数,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第六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正确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第七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说出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确定单位“1”的量,探索、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第四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会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难点:探索真分数和假分数区别与联系的过程。
第五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重点: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