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问题

教育论坛
高教研 究
交通信 息工程 及控制专业硕士生 的培养 问题
喻 丹
4 1 0 0 0 0 ) ( 长 沙理 工大 学 , 湖南 长沙
摘
要: 本文借鉴 实践教 学经验 , 从培养 目标 、 主要研究方向 、 课 程体 系设 计、 教 学科研 实践及 学位 论文撰
4 教学( 科研 ) 实践
硕士生教学科研实践环节分教学实践、 科研或生产实践
和社 会调 查 3 项。 其 中教 学实 践采 取专 业课程 辅 导 、 答疑 、 批
2 主要 研究 方 向设计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可设置 4 个 相对稳定 的研究 方向: 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 、 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1 0 0多年来 , 汽车以其特有 的优越性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
生 活质量 的改善 做 出了 巨大 贡献 。但是 , 随着 汽 车普 及 不 可
记2 学分。专业学位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 、 智能运输系 统导论 、 交通信息控制技术 、 数字信号处理、 现代控制理论 、 随机过程 、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专业英语、
表 1 交通 信 息 工程 及 控 制课 程 安 排
理体系 ,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 , 实
时、 准确 、 高效 的综 合运 输和 管理 系统 , 这 是解 决 当前 交通 问 题 的有效 途径 , 是未 来交 通 系统 的发展 方 向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正是适应 当今交通领域发展 需求而建立起来 , 它以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为指导 , 以大交通 系统 的信息化 、 数字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及综合化为研究背
写5 个方面探 讨 了交通信 息工程及控制 专业硕 士生培养 问题 , 期望对 交通领域人 才培养有所裨益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路小波

第24卷 第5期2005年10月理 工 高 教 研 究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V ol.24 N o.5 O ctober 200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 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 路小波摘要: 介绍东南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基本情况,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工作,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金资助项目(X 04028). 交通拥挤、道路阻塞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正越来越困扰着世界各国,交通状况日益恶化。
智能运输系统(IT S )是在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研究的前提下,把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交通拥挤、改善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等的有效途径,是未来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建立,正是为了顺应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培养智能运输系统领域的专门人才。
近几年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如何进行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建设,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一、基本情况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专业)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覆盖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这几年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学科得到迅速发展,科研水平和研究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
2001年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为基础申报教育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是智能运输系统领域教育部唯一的工程研究中心,本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东南大学重点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介绍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开展的根底设施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根本理论和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
凭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传统优势,我校是国内最早设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展,本学科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准设立“奖励方案”特聘教授岗位,xx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xx年本专业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本学科是在著名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曹建猷院士的关心与指导下开展起来的,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科研水平高的年轻化师资队伍。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先后承当了国家“863方案”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铁道部和四川省科技开展工程以及各类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开发工程。
屡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成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
本学科以交通信息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虚拟现实研究中心为依托,具有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拥有高性能工作站、各类微机、仿真软件等实验条件,订有IEEEXplore全文数据库,可浏览和全文下载IEEE/IEE全部刊物论文、会议论文和标准资料。
这些都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创造了必要的研究工作条件。
本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和高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1.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的理论及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码头等领域在内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在该方向已获得联合国ITU国际合作研究资助、铁道部和教育部的资助等,参加了美国IEEE-VT铁路通信标准组工作和铁道部铁路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等研究工作。
08522 交通运输工程

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代码: 085222一专业领域简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道路与铁路工程、交通规划与理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二级学科。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载运工具(汽车)运用工程学科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截止2010年,已招生24届,授予21届研究生硕士学位,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最早以汽车使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在汽车安全与车路协同技术、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汽车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辆零部件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科研与实验条件。
该学科有交通部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的“汽车运用工程实验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大型结构碰撞实验室”。
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2006、2011年分别被列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汽车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和监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科研作风。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可在某一研究方向得到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成果。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汽车安全与车路协同技术、汽车交通设施安全技术、汽车安全结构CAD/CAE/CAM 一体化研究、汽车碰撞试验技术、汽车电子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与开发的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四培养方式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
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指导工作。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部门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决策等工作能力,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方向1.道路工程2.桥梁与隧道工程3.交通规划与管理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7.交通经济与管理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政治理论(2)英语(3)数学(4)计算机技术及应用2.专业课程(1)道路工程(2)桥梁与隧道工程(3)交通规划与管理(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7)交通经济与管理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1)道路工程实验(2)桥梁与隧道工程实验(3)交通规划与管理实验(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实验(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实验(7)交通经济与管理实验2.实习环节(1)认识实习(2)生产实习(3)毕业实习五、研究生阶段科研训练1.科研选题研究生应结合导师研究方向和本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科研选题。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技术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科研能力培养六、学位授予1.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条件(1)课程学习合格。
(2)通过英语、数学、政治理论等公共课程考试。
(3)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4)提交一篇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
2.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条件(1)课程学习合格。
(2)通过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考试。
(3)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4)提交一篇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学术论文。
七、培养时间研究生培养时间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科研训练时间为两年。
本培养方案旨在为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希望广大研究生珍惜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是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该学科设置在信息工程学院,于2012年正式招生,第一年计划招生7人,最终扩招录取9人,全部是学术型研究生。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又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主要相关学科领域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近年来车流量快速激增,交通堵塞拥挤问题已日显突出,对智能交通控制、调度,以及陆路交通运输的网络化、智能化监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高速公路基于RFID技术的不停车快速收费系统ETC、物联网的需求也提到议事议程。
特别是铁路事业的高速、快速发展,急需智能交通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限于条件,目前我区高校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
内蒙古工业大学是全区建校最早的工科性大学,承载着培养IT高新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
面对我区也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铁路公路建设发展问题,及时开展“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区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研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运行,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交叉集成。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位、资源及产业优势,本二级学科下凝练出交通控制导航与智能系统、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两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1)交通控制导航与智能系统该方向主要研究车辆控制、导航与定位,智能交通技术。
2)交通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该方向主要研究交通电子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研究基于计算机、单片机、DSP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二、硬件条件信息学院拥有相当规模的相关及相近学科领域基础实验室和比较先进的专业实验室。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TrafficInformation...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Traffic InformationEngineering and Control)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7月经交通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2. 交通数据信息挖掘分析3. 基于GIS的交通安全与信息管理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文献阅读报告0.5学期,教学科研实践1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1.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
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加强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2.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实行导师负责、学科导师组集体培养,积极聘请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参与本学科研究生培养。
3. 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着重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43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代码430123)商船学院一、学科领域简介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分别于1981年和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前者教育部的重点学科和国内知名的高等航海教育基地之一。
学科现有教授13人(其中博导7人),副教授28人,拥有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
拥有航海操纵模拟器、电子海图、船舶通讯导航、危险品、船艺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拥有1艘现代化实习船舶。
学科依托于我校“交通部航运仿真重点实验室”作为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基地。
近三年来,本学科共出版专著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0余篇。
完成的省部级及以上课题4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在交通运输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内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务实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 采取入学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在集中教学点和本校学习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
2.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3. 学制原则上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六、学位论文工作参考其他工程硕士点统一制定。
[gx1]拟选课程[gx2]拟选课程[gx3]拟选课程[gx4]拟选课程[gx5]拟选课程[gx6]拟选课程[gx7]拟选课程[gx8]拟选课程[gx9]拟选课程[gx10]拟选课程[gx11]拟选课程[gx12]拟选课程[gx13]拟选课程[gx14]拟选课程。
2017考研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7考研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运行,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在交通领域中的交叉集成应用。
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先进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但不忽略基础理论的培养。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在控制与信息工程、自动化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3、专业方向01运输自动化与控制02智能交通03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04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14控制理论(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二、就业前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信息学科与交通运输学科密切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
无论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理论与技术都是极有发展前途的。
在未来几十年,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三、就业方向研究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及其它交通领域从事信息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应用、教学、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推荐院校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五、相近学科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似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六、课程设置(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有: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数值分析I、矩阵分析I、数理统计、最优化方法I、随机过程I、线性系统理论I、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神经-模糊和软计算、近代数字信号处理、安全系统分析、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2;学位授权类别:工学硕士一、学科概况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主要研究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综合化、智能化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
高速发展的中国铁路必需建设一个综合化、智能化交通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保证高速重载铁路的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本学科发展要依托信息与通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并与相邻的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协调并进。
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以铁路运输为特色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领域内,培养一批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又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人才。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研究主要研究城市交通安全控制技术,并以轨道智能化技术为依托,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及综合监控的相关技术。
2、行车指挥自动化研究主要研究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研究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的相关技术。
3、车站信号智能控制研究主要研究新型铁路车站信号控制、综合监测、站内电码化及智能车站信号远程诊断与维护系统的相关技术。
4、铁路编组场综合自动化研究主要研究编组场驼峰信号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以自动控制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为核心,研究信息化驼峰信号控制技术,提高编组场的解体、编组的作业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考研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
业考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成立于1995年,自1997年起即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内培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下设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交通控制与管理。
主要从事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静态交通和公共交通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应规划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主要从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息处理技术、ITS下动态交通分配理论、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交通信息自动设备识别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交通影响分析、交通管理策略、道路交通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地方科研课题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目前在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5部。
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宽的人文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至少一种计算机语言,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研究和解决专业问题,具备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进取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主要研究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管理与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息和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如下:1.交通信息管理重点研究交通设施的信息化管理、交通流信息的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交通GIS技术等。
2.道路交通控制研究道路交通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与控制设备。
3.交通系统仿真研究交通仿真技术与系统模拟,包括交通流仿真技术、交通状态动态仿真。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要求在第一学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4年(含休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分为选修课和必修环节。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最高学分不超过34学分。
五、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1.考试课由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作为试卷上的单独一道大题,不超过50%。
考试可采取闭卷或开卷两种形式,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
开卷考试只限携带课堂笔记和教材,不允许携带各种打印、复印资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1036102876210701592毛忠明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71.00214.0072.77 1037102876210701598张旭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27.00233.0071.531038102876210703814王泓锐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33.00211.5068.55第26页,共45页1039102876210701594王玲玲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45.00204.0068.50 1040102876210701596杨汝名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33.00209.5068.22 1041102876210702649汪梦蝶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98.00242.5080.22 1042102876210703354曾逍宇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80.00251.0079.83 1043102876210701608徐成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84.00220.5075.151044102876210704109崔鹤鸣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61.00231.5074.68 1045102876210703680马晓真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80.00210.0073.00 1046102876210703353仝佳璐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42.00216.0070.20 1047102876210703553熊婷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60.00204.5070.081048102876210701606尉炜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25.00220.5069.251049102876210702698张菲菲全国统考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49.00203.0068.73 1050102876210703017高鑫磊全国统考民航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410.00231.0079.501051102876210703955於为刚全国统考民航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56.00204.5069.68 1052102876210702658于思璇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62.00225.5073.78 1053102876210701627沈圳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61.00226.0073.77 1054102876210701623洪网君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67.00220.5073.45 1055102876210703425刘佳玙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56.00219.5072.18 1056102876210702654李欢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49.00215.5070.82 1057102876210707338宾云鹏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39.00210.0068.90 1058102876210705028朱荟群全国统考民航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345.00197.5067.42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所属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带头人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以学分制为基础,学习年限为3年。
总学分为32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
必要时可以延期毕业时间,但最多不超过1年。
其中,学位课程考试实行重修重考制度,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位,在提请答辩前必须获得全部学分。
学位课程的考核必须以考试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
选修课视具体情况确定为考试还是考查,一般情况为考查。
2、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3个学期,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开课时间见附表二。
五、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阅读本专业文献不少于40篇,并写出文献阅读报告,经指导教师批阅和考核小组考核确定是否合格。
文献阅读报告应在第3学期末,完成合格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
六、开题报告通过文献阅读和学术调研,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研究生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并在第4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
按指定格式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公开报告,由专业考核小组负责考核。
合格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然后方可进行论文工作,不合格者需要重作开题报告。
七、论文中期考核在第5学期由专业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行中期考核,主要检查论文进度完成情况,并结合实际给予指导,对不合格者提出具体要求,并延期学位论文答辩。
八、论文工作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硕士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至少1年。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就业方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就业方向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就业方向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交通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这个领域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2013级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本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的运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修建等,学科领域包括智能化交通信息控制系统的技术,交通运输规划及运营管理技术,高效、安全运输的载运工具运用技术等。
我校本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授予权,包括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3个学科,本学科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以及1000多万的实验室设备,教授11人,2011年科研经费4千多万。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以水路交通运输为中心,以信息和管理为手段,以海上运输的应用研究为特色,软硬结合,在海上交通的信息采集、处理与控制,以及船舶智能化与船舶避碰等方面具有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从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具有从事应用开发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1、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于GNSS、雷达、AIS、VTS、VDR、卫星通信等现代海上通信导航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控制理论等学科方法,开展海上交通信息处理技术、船舶导航技术、船舶避碰与智能化技术、海上交通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评估与保障防护技术、航海仿真技术等研究。
2、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船舶操纵自动化及船舶避碰关键技术研究与海事分析;船舶结构、设备与性能研究及其仿真技术研究与航海模拟器系统研究与开发;船舶航行环境的安全性模拟;港口、航道设计中船舶适航性论证与安全评价;船舶最佳航线设计理论与技术;船舶安全与管理系统理论;船舶安全控制与应急技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与管理。
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研究;交通运输经济效益分析;国际航运现代化管理研究;港口生产组织与资源配置优化;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海事分析与国际航运业务研究;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系统优化;海上事故分析与评议方法研究;海上交通管理信息分析。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三个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三个学期
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撰写。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整个学习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工作。
个别因培养条件或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培养计划要求者,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时间的书面报告,经学院审核,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三至六个月。
对少数学业优秀、研究工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学分不少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程至少20学分,学术活动5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余为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实施办法按《集美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五、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进行,由院党政负责人、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秘书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进展情况,合格者进入论文阶段。
考核工作按照《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
1、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
从事科研工作并撰写研究论文,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硕士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前景。
硕士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最迟于第四学期的第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表》,向所在教研室或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及计划切实可行,才能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实施期间,研究生要按照开题报告的设计,在导师指导下科学严谨地进行每个内容的实验。
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导师应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仔细审阅,认真修改,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认定合格后,按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
2、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聘请二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人员评阅论文(至少有一名是校外专家),研究生处根据要求提出双盲审送审名单。
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人(如果导师参加必须五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成员中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决议。
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
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参见《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暂行)》。
七、培养方式
1、政治思想工作:由校、院共同负责,学院指定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研究生辅导员。
2、指导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注重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3、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
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4、课程学习:为使硕士研究生具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必须学好学位课程,并根据研究方向需要和研究生基础条件选读几门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或导师指导下的自学,阅读指定的书刊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何种方式,研究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者(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选修课程成绩合格以上),方可获得学分。
5、学术活动:为培养研究生查阅中、外文献,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提高其论文综述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术气氛,要求研究生从第三学期开始,根据论文进度至少完成2次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在学习期间,研究生须公开发表一篇有CN号的学术论文。
6、实践活动:本专业实践教育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共5学分。
依专业方向必要时可安排一定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从第二学年开始,包括专业课部分的课堂讲授、实验课指导、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等任务。
实践教育环节合格记2学分。
已有一年以上大学教学实践或二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免修,仍计2学分。
八、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学术型)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代码: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