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理论第五章课件

合集下载

游戏通论第五章

游戏通论第五章

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情感的发展


迄今,仍然很少有实证研究资料来支持游戏在 情绪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游戏对幼儿自我及情绪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幼儿缺乏机会及鼓励参与一般假装 游戏,那他们将不大会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个 体:拥有复杂的自我认识及学会如何表达情绪。
游戏与自我概念



游戏与自我概念

游戏之相互性对应最早被发现在成人与婴幼儿 的游戏互动中。以成人与婴幼儿之互动为基准, 及日后成人所引导的同伴角色游戏,儿童能有 机会参与同伴的社会游戏。此种互动过程及回 应表达了儿童了解自我及他人,并发展两者之 间互动的关系。
游戏与自我概念

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与发展,他们越来越能够单 独或与他人在一起参与复杂的想象游戏,然后 他们也越来越能够区分复杂的而且越来越相像 (没有很大区别)的真实与虚构的情境。
第二节

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认知发展的外延(亚瑟): 1.区分与特定目的有关或无关信息的能力 2.利用较少线索产生较多信息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每一方面都包括如选择性注意、记忆、分类、概 念学习、解决问题、表征思维、推理、元认知等 多种因素。 游戏的作用练习与补偿、建构与生成。 游戏反映认知发展、也为新的发展创造机会与条件

布鲁纳:1972年认为,游戏可增加孩子 对行为的选择从而促进其对问题解决的 能力。一般研究支持该结论。一般实证 研究也支持游戏有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 提高。
游戏与问题解决
游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受游 戏本身之种类及特性还有解决何种问题所影 响。 游戏类型与解决问题方式:

思考静态的拼图和数字卡——聚敛性(一种方法) 把拼图当积木玩,或用积木搭建想象中的城市能增加后 者能力——扩散式思考(多种方法)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章节一:幼儿游戏的基本概念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的概念,幼儿游戏的特点和意义。

2. 讲解幼儿游戏的分类,包括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规则游戏。

3. 分析幼儿游戏的发展过程,以及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章节二: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对幼儿游戏的影响。

2. 讲解如何创设适宜的幼儿游戏环境,包括空间布局、游戏材料和游戏氛围。

3. 分析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章节三:幼儿游戏的活动设计与指导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讲解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游戏活动,以及如何把握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

3. 分析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章节四: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的目的和内容。

2. 讲解如何进行幼儿游戏观察,包括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观察分析。

3. 分析幼儿游戏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以及如何进行游戏评价。

章节五:幼儿游戏与幼儿发展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2. 讲解游戏在幼儿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身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3. 分析幼儿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章节六:幼儿游戏的实施与反馈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讲解如何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以及如何处理游戏中的问题行为。

3. 分析幼儿游戏实施与反馈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章节七:幼儿游戏的家长参与1. 引入:讲解家长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2. 讲解如何与家长沟通幼儿游戏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家长参与游戏活动。

3. 分析幼儿游戏家长参与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章节八:幼儿游戏的创新与拓展1. 引入:讲解幼儿游戏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创新游戏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游戏。

3. 分析幼儿游戏创新与拓展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第三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与 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第二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引导、促进学前儿童 的身心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游戏 学前儿童的游戏发展: 1.游戏内容的扩展与升级 2.儿童参与游戏的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一、游戏的个体发生
您认为学前儿童的游戏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依据是什么?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父母与婴儿进行积极的亲子游戏有助于婴 儿形成安全依恋。
积极的亲子游戏:自发、主动且敏感根据 婴儿的需要与反应随之调整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同伴交往时期的儿童游戏水平
交往技能 1.合作 2.社会性问题解决水平 真实身份冲突 假扮身份的冲突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特殊教育
蒙台梭利 德克乐利“变态儿童研究所” 游戏教学,强调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 全纳教育观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游戏就像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可以 发现特殊儿童内在的能力与情感需要。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一、游戏极大满足了特殊儿童的心 理需要
满足生理发展需要 好奇的需要 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自我表现和肯定的需要(舟舟) 平复情绪,走出孤独
所有听众都哑口无言。 这个父亲继续说。我相信当像西恩这样有身体及
心智残缺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真 实本性的机会。而这一次体现在别人如何对待这个 孩子。接着,他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西恩在一个公园,里面有些西恩所认识的男孩正在玩 棒球。西恩问我:"你想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我 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会想要有西恩这样的孩子在自己 的队上,但身为一个父亲我同时也知道若他们能让我 儿子参加,这会让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归属感并建 立起自己虽然是残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幼儿游戏理论第五章课件

幼儿游戏理论第五章课件
(3)发展婴儿自我意识的玩具或材料,如镜 子。
1~2岁幼儿适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1)能发出声响、增进感知觉发展和大肌肉 动作发展的玩具或材料。如推拉玩具、木马、 球等;
(2)建构玩具如积木、拼图;
(3)桶、塑料玩具等玩水的材料,蜡笔等可 以刺激幼儿涂鸦兴趣 的材料;
1~2岁幼儿适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5.结构游戏 搭积木、玩沙、玩水等,从简单的动作重
复发展为单主题结构活动。
4~5岁儿童的游戏
1.大运动游戏
闪躲障碍跑、在直线上倒退走、双脚交换 走游戏、平衡台上后退、平衡中跨障碍、跳 远游戏、攀越软体游戏、单脚连续跳、简单 综合运动游戏、侧旋游戏。
4~5岁儿童的游戏
2.象征游戏 喜欢主题角色游戏、主题建构游戏和看图
梯时,常常用单脚上下而不是两脚轮流交替 使用。4~5岁的幼儿可以双脚跳跃、攀爬、 单脚跳跃和快跑,非常喜欢玩追逐打闹的游 戏及一些运动或球类游戏。5~6岁幼儿可以 学会跳绳、健美操、走平衡木。 2.大量户内桌面游戏
游戏的高峰(3~6岁)
二、结构游戏的浓厚兴趣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使幼
儿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3~6岁的幼儿
1~3岁儿童的游戏
1.大运动类游戏
站的游戏、独自走游戏、倒退走游戏、钻 爬游戏、爬梯游戏、攀爬游戏、原地双脚跳 (2岁左右)、高向低跳(10~30厘米)、双 脚连续蹦跳、单脚站游戏、辅助前滚翻、向 前走平衡台、侧向横行平衡游戏、向下丢物、 丢球2米以上、向前踢球、身体旋转游戏(旋 转一圈)、平衡板游戏、龙球游戏。
游戏的萌芽(0~1岁)
2.以物为中介的嬉戏
这类游戏通常具有的性质: 重复性——用重复动作联结着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关
系。 指令性——教导与听从指挥。 模仿性——使婴儿从成人那里学到了摆弄物体的许

儿童游戏论 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游戏论 全套教学课件

重演化论(recapitulation theory)
源于个体胚胎学,认为人的发展过程中,种 族发展演化情形会再现。
G.s.Hall将这理论应用于儿童游戏,并说 儿童的发展承继祖先的发展阶段。儿童游戏的阶 段性也是遵循人类历史之演进,并且在演化中没 被淘汰而保留下来的。
游戏的目的是消除那些不应呈现于现代生活 中的原始本能。
第一波的研究是以科学化方法来调查及测量 儿童游戏;
第二波的研究侧重于游戏训练课程如何影响 儿童发展;
第三波以一般的儿童游戏种类为效标变项, 找寻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波游戏风潮则使用较深度观察的质化研 究,以期了解幼儿在与幼儿及成人之间的互动型 态中之儿童的游戏行为之持续性。
第一节 游戏的概念
Sutton—Smith理论
“假装是……”游戏可帮助儿童打破传统心理联想 而增加新的想法,用新的、不寻常的方法来游戏。适 应变化游戏理论认为游戏的变化性是人类发展的主要 功能。
发展中儿童的适应潜能不仅需要正确及精准的适 应,而且也需要更大的行为弹性。游戏因为可以提供 广大的适应潜在性,所以它对儿童发展,尤其在提升 智力的多样性是有帮助的。
案例:小茜搭积木
Sutton-Smith(1983)
定义研究,尝试区分非游戏行为与游戏; 相关研究,调查游戏与幼儿社会、认知及情 绪发展之间的关系; 个别差异研究,检验因不同文化背景,、年 龄、性别、教育及社经水平的不同对游戏之影响; 生态研究,如不同情境及玩物对幼儿游戏行 为之影响。
Fein(1997)
第二节 游 戏 理 论
古典学派的游戏理论 现代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古典学派
艾里斯Ellis认为古典学派较属于不切实际的 游戏理论,比较注重哲学思想,较不注重实验结 果。

《幼儿游戏》PPT课件

《幼儿游戏》PPT课件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提供各种类型的玩具和 游戏材料,如积木、玩偶、画笔等,以激发孩子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
家长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孩子建立亲密 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关爱 。
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过程
01
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
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
鼓励孩子尝试新游戏
家长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游戏,挑战自己,培养孩子的 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引导孩子制定游戏规则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让孩子学会遵守规 则、尊重他人。
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在游戏中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 性。
亲子互动
设计适合家长和孩子共 同参与的游戏环节,促 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 。
幼儿间互动
创造多人参与的游戏场 景和任务,鼓励幼儿在 游戏中进行团队协作和 社交互动。
05
幼儿游戏的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角色扮演类游戏实践
游戏名称
《小小消防员》
游戏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消防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 队协作能力。
游戏效果: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了体能 和耐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同时,户外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幼儿 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06
家长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
1 2 3
创设安全、舒适的游戏空间
确保游戏区域无安全隐患,提供舒适的温度和光 线,让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游戏。
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自由探索空间
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游戏环境,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 和解决方案。

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精品PPT课件

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精品PPT课件

化教育,有助于形成平等、相互尊重和非暴力的价值观。这是早期经验影响今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
面。
二、幼儿游戏理论
游 戏 与 幼 儿
关于幼儿为什么游戏、游 戏的本质及价值等的看法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
——王守仁
摸 瞎
折 纸 飞 机
捏 黄 泥 巴
吹 肥 皂 泡
摘 野 果
画 丁 老 头
(一)什么是游戏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游戏是学前学前心理学》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教育价值
——《幼儿园工作条例》第十六条
(二)游戏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
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1、早期的游戏理论
游 戏


复生 精 娱
玩耍 嬉戏 享受 幻想 假装 无拘无束
严肃 控制 计划 目的 理智
一、正确的儿童观 游 戏 与 幼 儿 小人国
一、正确的儿童观 游 戏 与 幼 儿 小男孩与瑞典女王
一、正确的儿童观
1.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他们自诞生以来就拥有全面的个人存在的权利和意义,就应获得

人的尊严。

2. 儿童作为人无异于成人: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具有同等的价值。换言之,儿童的价
以主后要的因生素活。中主动起到作用。一个婴幼儿主动的、安全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索
鼓3励.了打破他传的统好的奇性心别,角色增定进型了,他平的等智对待慧男帮孩助和他女解孩决,为困平难等。对待男孩和女孩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 3.间4.与。女婴孩幼和儿男孩交具谈有有同利等于的其价语值,言应发得展到。同等的关爱和机会。对男孩和女孩早期教育中的性别社会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课件完整共8章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课件完整共8章

一、幼儿游戏的分类
(三)游戏的活动形式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按照幼儿在游戏中身心活动方式的不同,把游戏分为以下四种: 1.机能游戏 2.想象游戏 3.制作游戏 4.接受游戏
(四)游戏的活动内容分类
形式对应于内容,但是二者并非完全对应,也并非完全包容。 1.动作技能性游戏 2.认知性游戏 3.社会戏剧性游戏 4.结构性游戏
2.幼儿游戏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这一时期人们普遍重视游戏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幼儿游戏研究的繁荣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以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幼儿游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幼儿游戏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
1. 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建立初期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总的特点就是注重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生活和游 戏中获得各种经验。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三)对游戏特征的辩证分析
1.愉悦与严肃 2.手段与目的 3.自由与约束 4.假想与现实 以上四对特征的矛盾性在幼儿的游戏中得到了统一,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游 戏的复杂性。这也说明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理解游戏,这样才能使 游戏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分析
(一)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
(二)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游戏有助于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并进而适应社会
二、游戏与幼儿园语言教育
(一)游戏培植了语言发生、发展的土壤
游戏中的幼儿总是想说、敢说、乐于说。
(二)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与体验丰富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内容
首先,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个多彩的客观环境。其次,游戏能带给幼儿丰富的主 观体验。最后,由于幼儿亲历游戏过程,往往对游戏涉及的种种知识现象和整个 游戏过程有着鲜明深刻的印象,他们往往能积极调动思维把格外复杂的过程、千 姿百态的现象清楚明晰地讲述出来。

游戏通论(教学课件)--第五章--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刘焱

游戏通论(教学课件)--第五章--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刘焱

儿童发展视野下的儿童游戏第五章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象征性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语言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的特点与指导伙伴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成人的作用幼儿游戏的观察与分析幼儿期儿童游戏发展的总特点•1、从过去主要和成人协同游戏,到逐渐学会自己独立游戏和与伙伴共同游戏;•2、从最初的依赖于实物、要求玩具的逼真性发展到对实物的依赖逐渐减少、可以使用象征性的动作、物和言语来游戏;•3、各种不同类型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都显著提高,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之间出现整合的趋向。

第一节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象征性游戏•语言游戏•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伙伴游戏•规则游戏幼儿游戏的发展•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儿童通过模仿并大量运用来进行的活动。

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

•象征功能 即儿童在2岁后,具有应用一个“信号物”来表示某些实物的能力,即由一定目的引起,使用信号物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物,并引起被表示物的表象的功能,这即是象征功能。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要素•动作的去情景化•以物代物(三者的含义)•角色扮演这三者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结构,也代表着象征性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

在象征性游戏中,这三个因素随游戏的发展依次出现。

动作的去情景化•动作的去情景化又名为情景迁移,指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迁移到一个假想的情景中,使行为脱离原来的真实情景,从而使行为成为一种装扮或假扮的行为。

以物代物•用当前物体代替不再眼前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过程。

角色扮演•假装把自己当作别人(例如医生),并通过自己的动作、姿势、表情、语气语调等把自己所扮演的这个“他人”(包括社会身份和职责、态度和动作特征等)表现出来。

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及其变化•作为2-6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性游戏在幼儿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并实现了原来“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使象征性游戏从此带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了社会意义,同时标志着幼儿象征性游戏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和成熟期。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第一章:幼儿游戏的基本概念1.1 幼儿游戏的定义解释幼儿游戏的概念,强调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愉快的、假想的活动。

1.2 幼儿游戏的特点讲述幼儿游戏的特点,如虚构性、自由选择性、重复性、规则性等。

1.3 幼儿游戏的重要性阐述幼儿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如促进认知发展、社会技能、情感表达等。

第二章:幼儿游戏的类型及功能2.1 创造性游戏介绍创造性游戏的类型(如角色游戏、构造游戏)及功能。

2.2 教学性游戏讲解教学性游戏的类型(如认知游戏、技能游戏)及功能。

2.3 竞技性游戏阐述竞技性游戏的类型(如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及功能。

第三章: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3.1 婴儿期游戏介绍婴儿期游戏的特点和发展。

3.2 幼儿前期游戏讲述幼儿前期游戏的特点和发展。

3.3 幼儿期游戏阐述幼儿期游戏的特点和发展,强调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4.1 幼儿游戏的观察方法介绍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和技巧。

4.2 幼儿游戏评价的标准讲解评价幼儿游戏的标准,如游戏的质量、游戏的发展水平等。

4.3 幼儿游戏的评价实践指导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和评价,提供评价案例分析。

第五章:幼儿游戏的引导与支持5.1 成人对幼儿游戏的作用讲述成人对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和影响。

5.2 游戏引导的策略讲解引导幼儿游戏的策略,如提供游戏材料、设定游戏环境、角色扮演等。

5.3 游戏支持的方法介绍支持幼儿游戏的方法,如积极回应、鼓励探索、提供帮助等。

第六章: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设6.1 游戏环境的重要性解释游戏环境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影响,如安全、舒适、自由等。

6.2 游戏环境的创设原则讲述创设游戏环境的原则,如多样性、可探索性、互动性等。

6.3 游戏材料的提供讲解游戏材料的种类和提供方法,如开放性材料、启发性材料、象征性材料等。

第七章:幼儿游戏的辅导策略7.1 幼儿游戏辅导的目标阐述幼儿游戏辅导的目标,如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社交技能、情感管理等。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ppt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ppt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36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也称建筑游戏、建构游戏。
它是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 积塑、金属结构材料、沙、雪等),通过手 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37
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等文学作 品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扮演 作品中的角色,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的 一种游戏。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10
8、试分析幼儿游戏活动的动机
内部动机 直接动机 内部控制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11
9、游戏性体验几种主要成分
兴趣性体验 自主性体验 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幽默感 驱力愉快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12
10、游戏活动的外部条件特征
1、游戏是反映社会的活动; 2、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3、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4、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26
4、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及其与认知发 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游戏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游戏是一种 同化活动,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 动,它的价值不是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 而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51
事件详录(文字型)
事件详录是对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 完整过程进行原始的、真实的记录, 并作分析与评价。
2019-11-12
感谢你的阅读
52
平行介入
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玩同一个主题的 游戏,扮演同一角色,但不与幼儿相 互交往,教师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 动作、语言和对角色的态度,作为对 幼儿的示范,启发诱导幼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岁儿童的游戏
2.用手的游戏
抓握游戏、抓捏游戏、手指游戏、画画游 戏、投掷物体(40厘米)、尝试打开包装纸、 手捡豆豆、搭积木(5厘米左右)、螺旋游戏、 瓶子装倒物体;拼图游戏、剪纸游戏、小勺 舀豆、画线圈游戏、泥工游戏;敲打游戏。
1~3岁儿童的游戏
3.感觉游戏 触觉游戏:包中寻宝、隔袋触摸、赤脚大仙、玩
第五章 儿童游戏的个体发展
游戏的萌芽(0~1岁)
一、机能性游戏
1.不随意的感觉性游戏(2~3个月) 2.随意的感觉运动性游戏(3~4个月) 3.摆弄实物的游戏(6个月后)
游戏的萌芽(0~1岁)
二、社会性亲子游戏
1.以亲情为纽带的逗乐 【例】父母往往用一些非同寻常的方式和婴
儿玩。他们模仿婴儿,用有趣的、夸张变调 的声音对婴儿讲话,对婴儿做鬼脸;用自己 的脸在婴儿的脸上蹭;挠痒痒;把婴儿扔向 空中;让婴儿在自己的膝盖上弹跳;和婴儿 追逐打闹;对婴儿唱歌等。
2.体验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的发 展;
3.联结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 发展。
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
一、游戏能力的进步
1.独立行走使孩子的活动范围扩大;
2.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使孩子的双手参与 实物的操弄;
3.积极尝试活动使孩子经历很多困难和错误。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的游戏、走的游戏、单脚立跳游戏、平衡游戏、游 乐活动等。
2.用手的游戏 倒入取出、撕纸搓纸、双手万能、益智游戏、堆
垒积木、投掷活动、开关瓶盖、拼图、双杯倒水、 几何涂鸦、捏陶、剪刀石头布、分类排列、玩洗衣 夹、篮中捞宝、剪切揩贴等。
3~4岁儿童的游戏
3.感觉游戏 触觉游戏:洗澡游戏、包中寻宝、玩沙游
象征功能是表征思维的最初形式,也包含 着想象的因素。
象征功能的出现(2~3岁)
二、象征功能的最初表现
1.开始使用替代物
出现有意识的以一种物体代替另一种
物体的游戏活动。
2.出现角色的先兆
在物的象征的基础上,向人的象征发
展。
游戏的高峰(3~6岁)
一、动作技能的完善
1.大量户外运动性游戏 【例】3~4岁幼儿非常喜欢骑三轮车,爬楼
游戏的萌芽(0~1岁)
2.以物为中介的嬉戏
这类游戏通常具有的性质: 重复性——用重复动作联结着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关
系。 指令性——教导与听从指挥。 模仿性——使婴儿从成人那里学到了摆弄物体的许
多动作。 交互性——学习轮流的态度和等待的经验。
游戏的萌芽(0~1岁)
三、婴儿游戏的意义
1.积累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 发展;
变化、辨别刺激的强度,区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 辨别物体的质地,辨认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方向。 视觉游戏:分辨明暗、分辨黑白、分辨颜色、辨识 轮廓。 听觉游戏:倾听悦音、寻找声源、辨音游戏。 语言游戏:倾听游戏、发音游戏、阅读游戏。 社会性游戏:皮肤接触、目光交流、指认亲人、镜 子游戏等。
对结构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
游的高峰(3~6岁)
三、象征性游戏的成熟
1.角色开始成为游戏的中心 2.游戏主题的扩大 3.游戏的情节复杂 4.玩伴的合作性加强 5.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变长
游戏的高峰(3~6岁)
四、规则性游戏的萌发
4岁以上,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使儿
童逐渐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并试图遵守,
梯时,常常用单脚上下而不是两脚轮流交替 使用。4~5岁的幼儿可以双脚跳跃、攀爬、 单脚跳跃和快跑,非常喜欢玩追逐打闹的游 戏及一些运动或球类游戏。5~6岁幼儿可以 学会跳绳、健美操、走平衡木。 2.大量户内桌面游戏
游戏的高峰(3~6岁)
二、结构游戏的浓厚兴趣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使幼
儿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3~6岁的幼儿
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
二、“装扮”的最初迹象
1.行为的模仿是“装扮”产生的条件 即时模仿行为、延时模仿行为 【例】用梳子假装梳一下、用墩布在地上
拖一下、拿起电话听一下;用玩具奶瓶假 装喝奶、用空勺子吃饭、用空杯子喝水、 闭上眼睛假装睡觉。
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
2.装扮行为的意义
1~3岁儿童的游戏
1.大运动类游戏
站的游戏、独自走游戏、倒退走游戏、钻 爬游戏、爬梯游戏、攀爬游戏、原地双脚跳 (2岁左右)、高向低跳(10~30厘米)、双 脚连续蹦跳、单脚站游戏、辅助前滚翻、向 前走平衡台、侧向横行平衡游戏、向下丢物、 丢球2米以上、向前踢球、身体旋转游戏(旋 转一圈)、平衡板游戏、龙球游戏。
补充材料
0~1岁儿童的游戏
1.大运动类游戏 俯卧游戏、仰躺游戏、翻身游戏、坐的游
戏、爬行游戏、站的游戏、走的游戏。
2.用手的游戏 抓握游戏、抓捏游戏、手指夹物、五指抓
游戏、二指捻游戏、一指按游戏、手指游 戏。。
0~1岁儿童的游戏
3.感觉游戏 触觉游戏:辨别物体轻重、形状,察觉物体温度的
出现简单的运动型规则游戏和棋牌类游戏。
5岁以后,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可以玩稍复杂些的规则游戏。
游戏的形式是随着儿童的成熟而发展的, 游戏与身体发展、智力发展的各种机制发生 联系。
游戏水平逐步发展,逐步脱离幼稚性,过 渡到成人的游戏形式。
【复习与思考】
1.谈谈1岁以内婴儿游戏的意义。 2.装扮动作的发生说明什么? 3.婴幼儿期游戏有哪些特征? 4.为什么说3岁~6岁是游戏的高峰年龄?
装扮行为的出现说明儿童已具有利用表 象的能力,标志着儿童游戏的性质从受感 觉运动控制的行为,转向模仿真实生活实 践的行为;意味着感觉运动时期即将结束, 使用和发挥象征功能的时期即将到来。
象征功能的出现(2~3岁)
一、象征功能的发生基础
1.游戏的感觉运动形式继续加强 2.游戏的感觉运动形式开始内化
沙、玩水、蒙眼分类等。 视觉游戏:名画欣赏、照镜游戏、快速识物、配
对游戏等。 听觉游戏:寻找声源、辨音游戏、图画书阅读、
名曲欣赏、听唱歌谣等。 语言游戏:倾听游戏、发音游戏、阅读游戏等。 社会性游戏:皮肤接触、目光交流、指认亲人、
镜子游戏等。
3~4岁儿童的游戏
1.大运动类游戏 滚翻游戏、骑车游戏、旋转游戏、接球游戏、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