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
社会实践调研义乌报告
一、前言义乌,作为中国小商品之都,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商品种类和繁荣的商业氛围而闻名。
为了深入了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我们团队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对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全面了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调研背景义乌小商品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
市场占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拥有多个专业市场,包括饰品市场、玩具市场、服装市场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和消费者。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团队深入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主要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市场的整体布局、商品种类、交易方式等。
2. 访谈:我们与市场管理者、商家、消费者等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市场看法和未来预期。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市场交易数据、商品价格、市场供需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市场的运行状况。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市场规模与商品种类义乌小商品市场规模庞大,商品种类繁多。
据统计,义乌市场拥有20多万个摊位,经营着20多万种商品,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工艺品、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多个领域。
2. 交易方式与价格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交易方式多样,包括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
价格方面,市场以批发为主,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市场特点(1)集群效应: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2)国际化程度高: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商家和消费者,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3)创新能力强:市场商家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大量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4. 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其他地区小商品市场的崛起,义乌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2)电子商务冲击: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市场造成了冲击,部分商家转向线上销售。
有关义乌,调查报告
有关义乌,调查报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浙江义乌市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短短三十多年从一个闭塞的浙中盆地贫困地区发展成为如今在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小商品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义乌现象”的热潮。
现在本文树人大学20XX年暑期实践12号团队以他们在义乌小商品城的亲身走访和深入调研,从一个调研的视角来简单分析一下义乌能够克服自身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全球性都市的原因。
【关键字】义乌小商品市场经济树人大学暑期调研【关键字】义乌小商品市场经济树人大学暑期调研原因前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16 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XX 5号),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教工委〔20XX11号)的精神,根据《浙江树人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校团委历年来的暑期校外社会实践的组织经验,树人大学于20XX年暑期首次启动了“课题制”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
作为“课题制”下的12号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由一位专职思政课教师带领6位学生走出校门,赴浙江义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考察,旨在了解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民营经济活跃,推动着整个浙江省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诸如“温州模式”、“义乌现象”等经济奇迹。
本团队着手于调研义乌小商品市场,是想在考察当前义乌商贸城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浙江省民营经济崛起的奥秘何在?20XX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否对义乌商贸城经济发展还有持续的影响力?在后危机时代,浙江省的个体经济还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所有这些问题,皆是本团队此次实践活动考察研究的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
浅析义乌外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浅析义乌外贸现状及发展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分院金融与经贸分院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号2011年04月08日浅析义乌外贸现状及发展研究摘要:义乌位于浙江中部,改革开放30年来,由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国际性贸易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闪亮的地区之一。
但是市场本就是瞬息万变的,义乌一直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不仅仅是国际上险恶的外贸环境,技术壁垒等,也包括国内外贸市场上人才的需求问题,如何避开市场竞争的锋芒,如何调整企业对流动采购体的依赖心理,如何针对市场拟定战略战术,义乌整体外贸行业新的着陆点又在什么地方呢?如何做到义乌外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义乌,外贸市场,人才,可持续发展,策略一、引言义乌拨浪鼓摇出了一座“世界超市,义乌外贸的外贸公司数量之多,项目之繁盛,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正是由于行业门槛不高,介入比较简单,导致行业整体的业务水平和所接触的业务层面也过于低下。
因此类诸多问题所导致的行业内部竞争混乱的局面和外贸公司鱼龙混杂的现象,也直接致使义乌外贸企业的生存条件日趋恶劣、企业的生存周期逐渐缩短;如何避开市场竞争的锋芒、如何调整企业对流动采购体的依赖心理,是义乌外贸行业新的研究课题,那么新生企业又该如何针对市场拟定战略战术?义乌整体外贸行业新的着陆点又在什么地方呢?二、义乌外贸现状义乌现有挂牌成立和非挂牌成立的国际贸易公司3000余家,从公司类型以及业务涉及范围上大致可分为:工贸一体型对外贸易企业、普通代理型对外贸易企业和国外驻义乌采购型公司三种;工贸一体型对外贸易企业,自身是生产企业、也是贸易本身的供货实体,下属销售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把企业自身所生产的商品销售到国外目标市场,有时企业也会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买、卖双方的市场资源和本身所拥有的出口权限,操作一些外贸代理、中介性质的贸易业务,在义乌市场,此类公司既是贸易实体也是采购供货实体,后盾力量大多比较雄厚,拥有最高有利发展的资源就是产品。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义乌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发展速度而闻名于世。
随着义乌经济的蓬勃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环境污染问题:义乌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大量的企业和工厂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对策: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鼓励企业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2.交通拥堵问题:义乌市区的道路狭窄,车辆数量庞大,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出行时间延长。
对策:加强交通管理,增加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
政府应该优化交通组织,改善道路状况,扩大道路宽度,修建更多停车场。
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3.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义乌市区土地资源有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土地供给越来越不足。
对策: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
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制定土地政策,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的保护,保留一定的耕地和自然生态环境。
4.人才流失问题: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一些优秀的人才倾向于去一线城市发展,导致义乌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对策:提高人才待遇和发展空间。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义乌发展。
5.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义乌以小商品批发为主导产业,缺乏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潜力有限。
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技术合作和产业链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
义乌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可避免,但只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正确的对策,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交通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人才待遇、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义乌经济的健康发展。
迈上新征程 义乌发展经验
迈上新征程义乌发展经验义乌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和流通中心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义乌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为当地经济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围绕“迈上新征程,义乌发展经验”这个主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义乌的发展经验。
一、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创新发展义乌市长期以来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体户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义乌注重创新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不断创新,义乌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和品牌,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义乌市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市场,如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城等,这些市场集中了大量的商品和商户,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便利。
同时,义乌注重提升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完善市场设施、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商业环境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商家和买家前来交易,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三、以电子商务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义乌市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义乌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了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培育和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义乌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外贸市场义乌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外贸市场。
义乌市建立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贸易合作。
同时,义乌市还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展览会和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和推广义乌的产品和品牌。
这些举措为义乌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素质义乌市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建设人才培训机构、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等举措,提升了企业和个体户的综合素质。
义乌还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这些措施不仅为义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也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义乌经济调研报告
义乌经济调研报告义乌经济调研报告一、引言义乌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购销市场和跨境贸易中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义乌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经济概况义乌市的经济以商贸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目前,该市已经建立起了以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业为核心的商业网络体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此外,义乌市还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创业基地。
三、产业结构义乌市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商贸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商贸业是该市的主导产业,拥有大量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国际贸易公司和进出口企业。
制造业方面,义乌市以轻工业为主,涵盖文具、日用品、饰品等多个领域。
服务业方面,义乌市逐渐发展出了多元化的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
四、市场竞争力义乌市以其庞大的商贸市场和活跃的经济氛围而著名。
其商品集散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购销商和游客,成为了国内一流的商贸市场。
与此同时,义乌市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五、发展潜力尽管义乌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该市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义乌市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
最后,该市需要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进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六、未来展望义乌市作为中国重要的购销市场和跨境贸易中心,未来依然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义乌市将继续吸引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和开展业务。
同时,该市还需要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以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七、结论综上所述,义乌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但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力的驱动下,义乌市的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义乌服装生意现状分析报告
义乌服装生意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义乌是中国浙江省一个以小商品批发为主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之一。
在这个小城里,服装行业一直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义乌服装生意的现状进行分析,向读者介绍义乌服装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2. 市场规模义乌服装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义乌共有2000多家专业的服装批发市场和商场,聚集了超过10万家服装企业,涵盖了服装设计、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
年交易额达数百亿元,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
3. 市场发展趋势3.1 外贸出口业务增长义乌的服装行业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
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义乌服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外贸出口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义乌服装企业逐渐向欧美、东南亚等地拓展市场,出口额不断提升。
3.2 品牌力提升过去,义乌服装企业主要是面向中低端市场,以价格优势赢得竞争。
然而,近年来,一些优质品牌在义乌崭露头角,通过注重产品设计和品质管理,成功提升了品牌力。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较好的口碑,还开始向国际市场发展。
3.3 电商渠道拓宽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义乌的服装企业也开始借助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
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义乌的服装企业能够将产品更好地推广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
电商渠道的拓宽不仅提高了商品的曝光率,还有效降低了市场开拓的成本。
4. 面临的挑战4.1 人工成本上升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义乌服装企业一直面临着人力资源的压力。
许多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以降低人工成本。
然而,相对较小的企业可能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
4.2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服装行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一些服装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甚至盗用设计。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4.3 市场竞争加剧义乌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势日益加剧。
义乌 调研报告
义乌调研报告
《义乌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义乌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特点、市场规模以及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了解义乌市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机会提供调研依据。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考察:前往义乌市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状况和商业氛围。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消费者对义乌市产品的购买意向和喜好度。
三、调研结果
1. 义乌市的市场规模庞大,商品种类丰富,尤以小商品贸易为主要特色。
2. 义乌市的产业结构多元化,以小商品批发、外贸出口、电子商务等为主导产业。
3. 义乌市拥有完善的市场配套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
4. 义乌市实力雄厚,市场竞争激烈,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调研建议
1.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关注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加强与国际市场合作,拓展外贸出口渠道,提升义乌市商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义乌市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机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义乌市的市场规模庞大,产业结构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但也存在着丰富的商机。
我们期待与义乌市的企业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共同实现商业共赢。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现状调查报告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现状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是关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现状的一些体会与感悟,因暑期实践有限,无法更加深入了解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状况,只能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地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其中的大致状况,并于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义乌经营挑战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中国小商品城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而建造的现代化批发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中国小商品城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而建造的现代化批发市场,目前经营各类商品,一二三期商品经营分类健全完备,在迈入新世纪之后的这几年中茁壮成长,无惧来自各方的挑战与威胁,依着自己坚定的脚步走向美好明天。
一、国际商贸城简介我虽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但是国际商贸城于2002年9月28日建成并投使用至今也未曾进入过国际商贸城之中,只是知道国际商贸城的巨大名气,也一直希望亲眼目睹其中的巨大魅力,苦于没有机遇在眼前。
而今借着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好机会有幸来到国际商贸城一睹真容,亲身感受国际商贸城是如何带给我们义乌人巨大的实际利益,并一步步稳如磐石地将从前毫不为外界所知的义乌推出浙江走向全中国并且更进一步地使之迈向全世界,义乌的历史也为之翻进了崭新的一页。
此次我将暑期社会实践放在了国际商贸城一期的饰品类区域,在其中一间店铺中为雇主看店照顾生意,替其当助手,一展身手。
当然,在进入实践之前,我查阅了一些有关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资料,为之后的实践做好相对充分的准备,因为义乌国际商贸城是集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特大型商品市场,所以我只是对一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一下是义乌商贸城的一些资料: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一期工程投资6亿多元,于2002年9月2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占地42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主体市场、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商品采购中心、仓储中心、餐饮中心五大经营区,共有9000多个商位1万多户经营户。
义乌市场分析报告
10xxxx (x)班xxxxxxxxx一、义乌简介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由地级金华市代管,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南通广东、福建,西接长江腹地,东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面对太平洋黄金通道。
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 AAAA 级购物旅游区荣誉称号。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市的代名词。
二、义乌人口义乌户籍人口 74 万,常住人口 123.40 万,登记人口达 190.79 万人。
其中义乌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8.09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16.87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57.61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29.08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
还有义乌常住人口中, 0~14 岁人口为 15.88 万人,占12.87% ;15~59 岁人口为 96.06 万人,占 77.85%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46 万人,占 9.29%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7.55 万人,占 6.12%。
三、义乌历史文化特点义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遗存积淀。
自公元前 222 年建“乌伤”县至今,已有 5000 年灿烂文化和 2200 多年的建城史。
考诸志乘,本县自唐朝以来学风鼎盛,宋以后尤盛。
“骆丞草檄气堂堂,杀敌宗爷更激昂”“郁达夫诗)。
历代有对全国和后世卓有影响的著名人物。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宋代抗金名将宗泽,颇负盛名。
元代纂修《宋史》《辽史》《金史》的总裁官黄溍,明代主修《元史》并因谕降云南梁王而死节的王祎,皆以文章道德著于时。
明代抗倭御边的儒将吴百朋,清初治河名臣朱之锡,以公忠国、不敛私财而名于世。
本县籍名见史书列传的,从后汉抗袁术被害的陈留相骆俊,到清末反对慈禧卖国的监察御史朱一新,计 24 人。
义乌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行品牌建设。
【 关键词】 义鸟市; 经济发展 ; 产业结构
【 中图分 类 号】 F 2 17 【 献标 识 码】 B 文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 , 原来是个资源匮乏 、 人多地少的
业县 , 变成了现在的商贸名城。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 义乌市第二产业的 G P比重先经历了上升后又逐步下 D 降, 而第三产业 的 G P比重一直在缓慢的上升中 , D 就义 乌市目前的产业构成变化来看 ,完全都符合世界产业结 构演进规律。从 目前来看, D 的产业结构有如下特点 : GP
2 1 年全市 G P 00 D 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 . 但就业 3 %。 2 人 口还是 占据了 5 . 9 %,主要是义乌市 目 6 前工业还以传 统行业为主 , : 如 纺织业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服装制
造业 为主 。
可 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 5 1 %,整体经济继续在较高 增长平台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亿元 , 7 2 增 长 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 5 %; 6. 5亿元 , 增长 1. 第 0 %; 4
与基地 的互 动协作 , 育产 业优势 , 点推进 新型 工业化 培 重
【 参
2 0 10 19 0 6: 1 中国产业集群 5 [】 辑) . :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洪江, 2 】 蔡天任.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叨. 商
、
义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 改革开放后 , 特别是进入 2 世纪义乌市的国民经 1 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8 年 ,义乌市国民经济构成中 93 第一 产业 比重 为 5 . 20 0 %;00年义乌 市 G Pl9 4亿 4 D 1. 2 元 , 中: 其 第一产业 占比以降至 5 %, . 第二产业 占比为 9 5 . 第三产业 4 . 0 %, 6 3 %。直到 18 年义乌市国民经济中 5 93
浙江义乌调研报告
浙江义乌调研报告一、义乌市概况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小商品批发贸易中心和大宗商品集散地。
市辖义乌市区和北苑、义亭、佛堂等12个镇,总面积1104.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0万。
义乌以其灵活、高效、快速的商品流通、金融服务和交通网络而闻名,是浙江省综合实力较强的地级市之一。
二、经济发展情况义乌市经济以小商品批发贸易、电子商务和物流为支柱,经济发展迅猛,是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中,小商品批发贸易是义乌的传统支柱产业,拥有众多的商贸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吸引了国内外买家和供应商的参与。
电子商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义乌商品遍布全球。
物流业发达,义乌始终保持着高效的货物运输和配送能力。
三、特色产业与产品义乌市特色产业包括五金、塑料、纺织、日用百货、玩具等多个领域。
五金制品以门窗五金、家具五金等为主导,产品质量可靠,价格有竞争力。
塑料制品以塑料玩具、塑料箱包等为主,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规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纺织业以家纺、服装等为主导,产品多样且质量优异。
日用百货则以厨房用具、家居用品等为主,款式新颖、质量可靠。
玩具产业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影响力。
四、市场竞争力义乌市拥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的买家和供应商参与交易。
市场供应链一体化、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使得义乌市场在价格和品种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义乌市以其快速、灵活的物流配送网络和高效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义乌市场具备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五、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义乌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提升产品质量。
其次,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线上销售模式迅速发展,传统市场需要与之结合,提供更加综合的购物体验。
同时,市场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义乌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度。
六、调研结果与建议根据对义乌市场的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义乌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小商品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义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繁荣的经济城市。
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义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必须要积极采取对策,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 传统产业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义乌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以小商品贸易为主,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这些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而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水平却相对薄弱。
2.资源环境问题。
义乌地区资源丰富,但过度开发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严重,环境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
3. 人才培养和引进问题。
虽然义乌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但在人才引进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城市急需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对策建议1.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
义乌应当在保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整体竞争力。
2.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对环境治理力度,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利用,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机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
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待遇,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整体产业水平,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5.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和用地利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
三、总结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精神和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得到解决。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竞争,义乌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转变发展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关键词: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对策一、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小商品是具有基本功能和单纯产品形式的产品,它具有初级功能、简单形态的特点,小商品的种类和形式十分丰富多彩。
义乌将小商品的生产规模化发挥到了极致,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走出来一条属于义乌小商品之路,成为了世界“小商品之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的出口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如今,义乌小商品的出口程度越来越高,对外贸易对义乌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了义乌的支柱产业。
2018年至2019年,义乌小商品出口总额不断增长,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电气设备及其零件、钢铁制品、玩具、运动用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家具及其零件、贱金属工具、器具、皮革制品、玻璃及其制品、家用纺织品、鞋靴制品的出口额也是逐年上升。
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所占比重最大,2018年出口额为2828145.35万元,2019年出口额为3099999.16万元,2019年比2018年同比增长9.61%,其中塑料及其制品、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贱金属工具、器具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二、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义乌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和产品本身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且中小企业资金薄弱,对机器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
因此从产品的附加值上看,义乌小商品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主要都是服饰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大部分为低端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没有什么高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复制替代,极易引起同类商家的低价竞争。
在义乌小商品发展的初期,产品种类多和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使小商品迅速的占领世界市场,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利,实现规模经济,但由于产品的附加值低,导致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导致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我国与国外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的服务质量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了义乌小商品进行调整。
浅析义乌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浅析义乌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义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拥有着众多出口贸易企业和商户,出口规模也相当可观。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义乌出口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义乌出口贸易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义乌出口贸易现状1. 出口规模持续增长义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拥有着众多小商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
这些企业和商户通过义乌这一平台,向全球输出各类小商品,如日用品、家居用品、玩具、服装等。
由于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小商品需求持续旺盛,义乌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出口规模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虽然义乌出口贸易规模庞大,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义乌出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出口价格压力大,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多,出口商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结算和金融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汇率波动风险大,金融服务成本高。
出口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环保成本等,这些都是义乌出口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二、对策和建议针对义乌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 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在面临市场同质化竞争和价格压力的情况下,义乌出口企业应着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溢价能力,从而缓解市场竞争压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 拓展国际市场,降低贸易摩擦风险在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壁垒增多的情况下,义乌出口企业应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多元化出口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有效分散贸易摩擦风险。
义乌市场调查报告
义乌市场调查报告义乌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义乌市位于中国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
近年来,义乌市场以其丰富多样的商品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商家。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义乌市场的调查,了解其市场特点、经营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特点1. 商品种类繁多:义乌市场以小商品批发为主,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玩具、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
2. 价格优势明显:由于义乌市场集聚了大量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供应链短,成本低,因此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3. 品质参差不齐:虽然义乌市场商品种类繁多,但由于供应商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谨慎选择,以免购买到劣质商品。
三、经营模式1. 批发为主导:义乌市场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供应商和买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洽谈进行交易。
买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商品,供应商则根据买家的需求进行生产。
2. 电商渠道发展迅猛: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义乌市场也在积极拓展电商渠道。
许多供应商和买家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易,提高了交易效率和便利性。
3. 外贸出口占比较大:义乌市场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还有大量产品出口到国外。
许多供应商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与外国买家建立联系等方式扩大出口业务。
四、发展趋势1. 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商品质量和交易效率,义乌市场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2. 加强品牌建设:为了提高商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义乌市场将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推广和品质保证,提高消费者对义乌商品的认可度。
3. 拓展国际市场:义乌市场将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外国买家的合作。
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开展海外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义乌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结论义乌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商品和独特的商业模式。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但义乌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社会实践调研义乌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义乌报告一、调研背景义乌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国际商贸城,被称为“中国小商品城”。
作为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拥有众多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涵盖了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工艺品、玩具等各个行业。
同时,义乌市也具有很高的创业创新氛围,是全国知名的“中国创业之都”。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义乌市的商贸和创业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希望通过调研了解义乌市商贸和创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促进义乌市商贸和创业环境的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制定了调研问卷,对义乌市的商贸和创业人群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行业状况、创业经验、市场需求等情况。
同时,我们还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商贸企业和创业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探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最后,我们还利用周末时间,分成若干组进行了实地走访,深入到义乌市各个商贸市场和创业园区,了解当地的商贸环境和创业氛围。
三、调研结果1.商贸市场发展现状义乌市拥有众多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如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服装市场、义乌玩具市场等。
这些市场吸引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商家前来采购货物,形成了巨大的商贸流通。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商贸市场正在遇到一些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小型市场和商品种类较少的市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2.创业团队现状义乌市的创业团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创业生态圈,涵盖了电子商务、文创设计、科技创新等领域。
这些创业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寻求突破,不断培育和壮大自己的创业项目。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融资难、市场营销难、人才培养难等一系列问题。
3.商贸和创业环境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影响商贸和创业环境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缺口问题,虽然义乌市有着众多的商贸人才和创业者,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对高端商贸人才和创业团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是融资问题,很多创业团队在初创阶段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有的甚至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继续发展。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义乌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县级市,素有“中国小商品城”之称,是国内外商贸流通中心、全国统购统销商品交易市场、全国重要的商品贸易月度指标监测地、中国外经贸领域500强县市、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之一。
义乌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成为了全球小商品的集散中心,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义乌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应对。
本文将探讨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竞争激烈带来的商品同质化问题义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商品过多,导致了销售模式单一、价格战频繁。
由于商品同质化问题,市场中同质产品过剩,竞争异常激烈。
导致了商家们为了生存空间而采取了低价竞争的策略,这不仅仅降低了其盈利能力,也忽视了产品品质。
产品诚信度低下,造成商品质量无法保障,使得消费者很难购买到可信赖的商品。
对策: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区别于低价竞争的商品。
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品牌塑造和形象提升,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碑。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监督,打击侵权行为,重建市场信誉。
二、经济结构单一化严重义乌市场经济主体多为小微型企业,形成了小商品经济的独立体系。
市场主体同质化问题频发、竞争激烈、经济态势不佳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小商品经济的经济结构单一,对义乌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有限,而且小商品经济发展过快,容易使得区域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导致区域经济风险加大。
对策:一是引导和鼓励外部企业来义乌投资,调整义乌经济结构,逐步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目前的经济结构单一格局。
增强城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义乌由小商品集散地向现代城市转型。
三、环保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义乌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繁杂的市场经济活动,使得义乌市环境污染越来愈严重,市民的环境意识也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义乌商贸城调查报告
义乌商贸城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义乌商贸城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商贩的目光。
为了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义乌商贸城的规模、品种、价格、市场秩序、贸易链条等各方面情况,以及商家对于市场的评价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义乌商贸城内随机选取了50个摊位进行调查,并采访了10个商家进行详细访谈。
四、调查结果1.规模:义乌商贸城总占地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分为五区,共有5000多个摊位。
调查发现,商贸城的规模仍在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
2.品种:义乌商贸城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日用百货、玩具、装饰品、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
商贸城的商品种类涵盖了各个细分市场,基本能满足不同商家的需求。
3.价格:商贸城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许多商家前来采购。
调查发现,商贸城内的商品价格比其他批发市场要低,且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4.市场秩序:义乌商贸城在经营管理上非常注重市场秩序的维护。
市场内设有安保人员和监控设备,商家需要按规定出示相关证件,并遵守市场规章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商贸城的市场秩序良好,商家之间的合作也比较和谐。
5.贸易链条:商贸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贸易链条,包括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
供货商从各地采购商品,然后通过商贸城的批发商进行分销,最终流向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
6.商家评价:通过访谈商家,我们了解到,义乌商贸城得到了商家的一致好评。
商家认为商贸城的规模大、品种多、价格低,且市场秩序好。
商家还表示,商贸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销售平台,为自己的生意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潜力。
7.未来发展:大部分商家对义乌商贸城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商贸城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品种会进一步丰富,并且商贸城会采取更多措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北方民族大学辅修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院(部) 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宋美明辅修专业:财务管理学号:20113433论文提交时间:2014 年12 月15 日学位授予时间: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制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宋美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摘要]义鸟地处浙江中部,原来是个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农业县。
然而改革开放后义鸟市通过系列战略方针,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商贸名城。
但义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国内同业市场骤增、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加快义乌经济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配套行业,加大经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意创新,引导同业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推行品牌建设。
但是市场本就是瞬息万变的,义乌一直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不仅仅是国际上险恶的外贸环境,技术壁垒等,也包括国内外贸市场上人才的需求问题,如何避开市场竞争的锋芒,如何调整企业对流动采购体的依赖心理,如何针对市场拟定战略战术,义乌整体外贸行业新的着陆点又在什么地方呢?如何做到义乌外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义乌市场,现状,问题,对策分析2目录前言 4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研究 5 1.1品种最全、价格低廉 5 1.2管理规范、服务配套 5 1.3网络庞大、辐射强劲 6 二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 2.1义乌小商品市场内部的缺陷 6 2.2义乌小商品市场外部的挑战 8 三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9 3.1大力发展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配套行业 9 3.2加大经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意创新10 3.3引导同业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推行品牌建设 10 3.4保持和政府的良好关系,培育创新文化 10 3.5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升级12 3.6增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发展良性竞争13 3.7建立和完善专业市场国际化的相关和辅助产业14 3.8努力培养、发展新的市场采购主体15四总结16 参考文献173前言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原来是个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农业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4))依靠创业创新架起走向富裕生活的金桥——浙江省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浙江省义乌市调研组《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3日08 版)【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推进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催生城市化,演进为国际化,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创造出“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义乌奇观。
编者按:“一见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义乌市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30年来,义乌市抓住市场发育先机,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规模,促进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开辟了一条商贸主导、联动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有特色发展之路。
义乌靠商贸起家,市场是义乌人的最大财富和创业的巨大舞台。
他们始终坚持把市场作为区域的“发展极”来培育和经营,一切围绕市场而谋划,建成了一批影响全球市场的小商品制造业。
义乌发展是理念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的过程,更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
这一系列创新,促进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全民创新兴业的有力保障。
一、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义乌地处浙中盆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70万、外来人口103万。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兴商建县阶段(1982—1993年)。
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市场化为主要推力,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工业强市阶段(1993—1998年)。
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逐步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城市化阶段(1998—2003年)。
实施城市化战略,工贸联动催生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商贸名城。
迈向国际化阶段(2003年至今)。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功能完善和业态提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演进为国际性商贸城市。
(一)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崛起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
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28亿元增加到410亿元,增长319倍,年均增幅22%;财政收入由0.2亿元增加到58.88亿元,增长293.4倍,年均增幅2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0.3亿元增加到855.6亿元,增长2851倍,年均增幅31.6%;三次产业结构由57.8︰21.1︰21.1演进至2.4︰46.3︰51.3。
居2006年度全国百强县(市)第十二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
(二)从简陋的马路市场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从马路市场起步,义乌市场先后5易其址、9次扩建,发展成全国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基地。
市场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个,直接从业人员20余万人。
经营国内外43个行业、1900个大类的40多万种商品,日客流量20余万人。
2007年市场总成交额460.82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348.37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日用品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被誉为全球日用消费品价格的风向标。
(三)从基础薄弱的工业小县崛起为产业集群的工业强市。
1978—2007年,工业企业由7497家增加到2.4万多家,工业产值由7.5亿元增加到858亿元,增长1一三.4倍。
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拥有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饰品、袜业、拉链等占国内市场份额30%—65%,一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内的“单打冠军”。
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9个,中国驰名商标37件,中国名牌产品7个,高新技术企业96家,研发中心101家,专利授权数6604件。
(四)从偏远的内陆城关镇崛起为国际性商贸城市。
改革开放初,城镇建成区面积不到2.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7万人,目前已是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7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万人、市场外向度高达55%以上、商品出口到2一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商贸城市。
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成为全国第三大经贸类展会。
联合国难民署和家乐福等10多家国际零售集团在义乌设有采购信息中心,一三40家境外企业设有办事处(代表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外商常驻开展商贸活动。
义乌可直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具有邀请外国人员来华审批、外国人在华就业许可和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权限。
(五)从温饱不足的变相讨生活转变为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
迫于人多地少压力,过去义乌人有许多不得不离开自己家乡,靠鸡毛换糖解决生计问题。
如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一三6元增加到10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5元(1981年)增加到248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0.1亿元增加到428亿元,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2.4平方米和64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30辆。
民间广泛流传的“义乌道情”道出了义乌的变化:义乌自古是穷地,人多地少缺粮米,为了解决温饱大问题,鸡毛换糖做生意。
改革开放春风起,义乌人赶上了好时期,拨浪鼓摇出了新天地。
义乌以市场闻名,因市场发展;以创业富民,因创新强市。
义乌的实践证明,市场是义乌人的聚宝盆和走向富裕生活的金桥,创业创新是义乌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的舞台上艰苦创业创新,义乌才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二、成功要素和主要做法义乌人有几百年鸡毛换糖的传统经商优势,发展小商品贸易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抓住了市场发育先机,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张,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
这是一条商贸主导、联动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其主要构成要素是:(一)群众创造和政府有为互动。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人民群众的创举。
“百姓推着政府走,政府领着百姓跑”,这是义乌成功的重要秘诀。
改革开放之初,义乌农民把鸡毛换糖的货郎担交易演变为小百货买卖,产生了便于货郎担在当地配货的小摊贩并由此演变成小商品市场雏形。
义乌县委和县政府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早在1982年就突破农民不准经商、个体商贩不准经营工业产品和不准搞批发等禁区,先后出资在稠城镇和廿三里乡建立了设施简陋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制定了扶持专业户和重点户发展政策,对他们实行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确立了小商品经营者的合法地位和正当权利,赢得了市场先发优势。
1984年,义乌县委和县政府总结提升群众创造的经验,提出兴商建县战略并进行全面推广。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群众创新了交易方式、交易手段,创办了联托运市场、市场总代理、市场总经销,创办了家庭工厂,还到国外创办了小商品市场。
与此同时,政府积极参与市场建设、提升市场业态、完善交易规则、培育交易组织成长,引领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商品市场5易其址、9次扩建,推动了市场设施升级换代;实行小商品交易划行归市、分类集聚,为市场交易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当恶性竞争影响联托运市场发展时,及时进行规制,实行一线一点经营模式,稳定了经营者预期并提高了运输效率;当市场显露出缺乏产业支撑弊端时,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为市场持续繁荣提供了产业支撑;牢牢把握市场建设主动权,实施市场发展总体规划,为交易活动提供了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
(二)商贸发展和工业支撑互动。
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工业双向互动、共同繁荣,这是义乌发展的独特路径。
从1982年开放小商品市场、1984年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来,义乌始终坚持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20多年来兴建了5代小商品市场。
从第一代市场到第五代市场,市场发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占领国内市场,再进军国际市场,不断捕捉商机,赢得了发展机遇。
在实施兴商建县战略的同时,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加工业。
实施腾笼换鸟策略,按照“一体两翼”(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主城区,以加工业为主的两个副城区)构想开发建设两大产业带,整合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名牌带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提升;实施市场带百村工程,通过市场带动农村来料加工业发展;在辐射周边、接轨国际过程中,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立加工基地发展来料加工,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
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使义乌制造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迅速涌现出一大批有规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构筑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为市场繁荣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并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市场与工业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局面。
(三)培育市场主体和健全市场体系互动。
在创业中培育市场主体,在创新中健全市场体系,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支撑起市场繁荣,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创业创新的良好平台,这是义乌发展的活力源泉。
义乌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现有11.7万个市场主体,首先是政府“放”出来的,小商品市场开放和合法地位的确立,开启了义乌市场经济闸门,赋予了第一批市场主体的合法性,铸就了极为珍贵的先发优势。
其次是“养”出来的,在市场培育初期,政府营造了放水养鱼的创业氛围,确保了大多数经营者有利可图,定额征税的轻税薄赋做法,减轻了经营者负担;信用社向个人贷出全国首笔1万元贷款的做法,鼓励了农民走向市场。
再次是“规范”出来的,在市场正常运行时期,政府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市场摊位资源配置,鼓励内外资同台竞技、平等竞争,鼓励各类投资者开展合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合作,促进了市场主体多元化、主体素质优质化。
第四是“育”出来的,重视市民素质特别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分期分批对市场经营户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年受训人数9000人次以上。
义乌更注重市场体系建设。
首先是健全商品市场体系,举办各类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区,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和28个农村集贸市场互促共进的市场体系;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形成直接服务于小商品市场的货运体系。
其次是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各镇(街)劳动力分市场,形成城乡沟通、信息互动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行国有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公开竞标、有偿转让,建立房地产市场;成立义乌产权交易所(中心),发展市场摊位使用权转让、产权交易、股权托管等产权信息中介,形成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入,促成国内一三家金融机构和245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落户,形成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