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备考模拟作文及范文(3月2日阅读材料)【刘希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备考模拟作文及范文(3月2日阅读材料)
【热题预测媒体时评精选】
中国发展,他们才是顶级流量
作者:孔方斌
“看着他们经历风霜、满是爱国情怀的脸,就想哭。

”“国家有了你们,变得有底气,有发展,更有力量。

”网友们不吝赞美,今天,科学家们才是顶流!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隆重表彰了2019 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星光璀璨。

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这是中华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大会上,最受瞩目的是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另一位是“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

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33名科学家散发着耀眼星光,刷新着中国创造的高度。

他们从不夸夸其谈,始终身揣矢志不移、赶超先进的家国情怀;他们从不人前争名,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初心;他们从不艳羡闪耀荧屏,始终砥砺迎难而上、携手攻关的脚步。

这些中国脊梁,在中国科技创新高原上顶起一座座高峰,激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如今,跨过科学跟跑阶段的中国,已进入了多领域并跑、强领域领跑的大科学时代。

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关于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科研管理等政策不断出台。

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各类创新主体迸发强劲活力。

刚刚过去的2019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体制的锐意改革与科技人员的勇攀高峰交相辉映,结出傲人成果,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实践证明,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只有以改革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然而,21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犹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进则海阔天空,退则前功尽弃。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对标“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发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讲好科学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让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方能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

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当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必然群星闪耀。

这个最高奖蕴藏着中国科技进步密码
来源:国际锐评
1月10日,北京,阳光明媚,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一殊荣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科研人才的高度尊重,蕴藏着中国科技进步的密码。

自1999年设立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共有33位科技专家获奖,他们都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科技工作者。

随着2019年度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得主出炉,中国的科技创新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

以刚刚过去的2019年为例,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到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再到全球首款类脑芯片成功开发,中国科技硬核实力正在不断增强。

全球创新问题专家丽贝卡·范宁在新书《中国的科技巨擘》中指出,中国充满自信地利用技术进步,在交通、商业、金融、医疗、通信等领域重新塑造本国经济,有力带动了国家发展。

外界常常好奇于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原因。

如果熟悉中国过去70年的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除了中国决策者的前瞻视野和部署推动,中国文化所孕育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荣获201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为例,他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

在科研基础和条件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他和团队成员用算盘、计算尺,甚至用磅秤来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

这种科研经历恐怕是西方科技人员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条件下研发出“两弹一星”,依靠的正是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们为中国打破外部技术封锁作出卓越贡献,为国家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们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自主创新品质成为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后来人不断探索未知。

过去20年,中国通过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鼓励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技创新事业。

特别是2019年,中国政府大幅提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进一步体现出对科技人员的尊重,释放出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号。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中国也在积极发力。

2018年,中国社会研发投入增至约1.97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19%,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之首。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升至第14位,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

中国正在逐步改变“世界工厂”的刻板印象,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放合作。

一方面,中国清醒认识到,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必须积极借鉴吸收国际前沿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针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太空安全等人类共同挑战,各国只有开展更密切的科技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以太空科研为例,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邀请世界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前会长马丁•巴斯托称“这史无前例,令人激动,将给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太空的国家提供机会。

”与某些国家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肆意打压他国科技创新的做法相比,中国推动全球科技合作的理念和行动,无疑更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公布了2019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凭借在CRISPR基因编辑的相关研究入选。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跻身世界前沿的又一例证。

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当下,中国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为推动全球发展和人类科技进步做出新的努力。

这种开放的胸怀,同样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功密码。

屠呦呦获最高科技奖打破了不成文惯例
作者:熊丙奇来源:中青报
在1月9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以及非“两院”院士科学家。

在2015年获诺贝尔奖后,舆论曾期待屠呦呦能获得当年度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她落选后,不少人为其“抱不平”。

2016年度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赵忠贤、屠呦呦,可谓众望所归。

在笔者看来,一个人获得一项大奖,没有获得另一项奖励,是很正常的。

诺贝尔奖奖励的是某一成果的创造者,并不是针对获奖者终身成就的评价;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的并不是某一项成果。

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大意义倒不在于对屠呦呦的肯定,而在于打破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一直授予院士的不成文惯例。

从2000年开始评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到2015年,一共有25位获得者,均为院士。

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公众对其“三无”身份(无院士头衔,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很是感慨,并对国内人才评价体系看重身份、头衔进行了反思。

有一种意见认为,屠呦呦没有获得2015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跟她没有各种头衔不无关系。

这当然只是一种揣测,但反映出公众对学术评价过于“头衔化”的忧虑。

最高科学技术奖可以说是科学界的终身成就奖,代表对科学家的整体评价。

科学家的头衔和身份,只是评价的部分依据(反映其学术贡献与学术能力),而不能将其视为门槛。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才政策都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论资排辈。

但是,从科研项目立项到学术人才计划评审,从职称评审到院士评审、国家科技进步奖励评奖,论资排辈问题一直严重存在。

一个人一旦获得某一项目、入选某一人才计划,就拥有了某种学术身份、头衔,在接下来的学术活动中,就享有相应优势和特权。

这非但不利于激励青年学者追求学术理想,还破坏了学术竞争的平等性。

不管哪一种评奖规则,都应基于学术。

这次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屠呦呦,清楚地传递这一信号。

评选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局限于院士“圈子”,就是对学术利益的突破。

国家也在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包括建立院士退出和退休制度。

改革院士制度的关键就是院士去利益化。

不管学者有什么学术头衔、身份,在学术评价中都应该是平等的。

就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来说,只针对院士评选,那这就变为院士的特权,也把一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当选院士却贡献突出者排除。

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否带来新气象,还需观察,因为某种程度上诺奖获得者也是一种身份和头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