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械的创新与进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
7.2 动力机
凡是将自然界中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装置称为动力机械或设 备,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水轮机、风力机等都是典型的动力机 械。动力机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显著的。18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 代动力机械—蒸汽机,引起了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人类社 会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
高精度机床除本身具有高精度以外,主要还附加了一些特殊的校正 、测量与定位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例如在坐标镗床上最常见的坐标定位装置是带校正尺的精密丝杠定
位装置,以及精密刻度尺加光屏读数器的定位装置。
图7-11所示为带校正尺的精密丝杠定位装置。工作台的移动由固定 在床身上的精密丝杠9带动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螺母4来实现。工作台的移
更换刀具方面,有立式的和卧式的。在自适应数控机床方面,又分为限
定式(只控制某些预定的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以及最佳式(可
连续地改变一些参数,如功率、转矩等)。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给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后来相继出现 了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 System, FMS)和集成制造系
设备以及软件开发环境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总之,CIMS的基本思想是按系统工程的观点将整个工厂组成一个系 统,用计算机对产品的初始构思、设计、加工、装配、检验等全过程进 行管理和控制。也就是说,人们只需要向计算机输入所需产品的有关市 场与设计信息,就能够输出所需要的合格产品。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 础,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此 获取最佳经济效果的设计、生产、管理和经营系统。
动量可直接从刻度盘7与游标盘8上读出。因为丝杠9的精度影响,不能
直接利用它来获取准确的定位,所以就利用校正尺来消除螺距的累积误
差。校正尺3固定在工作台侧面,其表面的曲线形状是根据实测的螺距
误差按比例放大150倍后制作的。当移动工作台时,压在校正尺工作表
面上的杠杆1就绕传动杆2做微小的摆动,通过传动杆2和杆5使游标盘8
为了适应生产大量各类机器的需要,各类机床也陆续被创造出来。
1751年为了加工水泵发明了刨床。1770年前后,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需要
精确的气缸,保证活暴与气缸的间隙要求,这时就发明了刨床(图7-6)
,保证了使直径650 mm的气缸的加工精度达到1 mm左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到了19世纪初发明了铣床,19世纪中期发展成基本上具有现代结构 的万能铣床。19世纪末,为了加工经过热处理后硬度高的工件又发明了 各种磨床。为了适应军火、自行车、缝纫机等专用产品的需要,又发明 了各种专用机床、自动机床。为了适应各种大型设备(如汽轮机、轧钢 机等)零部件加工制造的需要,又发明了各种大型机床。到了20世纪初 ,为了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加工质量与精度,又发明了坐标镗床等高精度 机床。
1.机床的产生 在原始时期,人类从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果要钻一个孔,就 要使刀具旋转的同时向深度推进。如果要制造一个圆柱体,就需要使工 件旋转的同时再拿着刀具沿工件做纵向移动。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基础上 ,就造出了最古老的机床。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图7-2所示为中国古代发明的舞钻,它利用了飞轮的惯性使钻杆旋 转。图7-3所示为在古埃及国王墓碑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车床图案,其中 一人使工件旋转,另一人拿刀具进行切削。图7-4为中国古代车床的示 意图,其中图7-4(a)是弓弦车床;图7-4(b)是足踏车床。
CIMS是在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基础
上,将制造工厂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自动化系统有机集成起来,使其
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的高效率、高柔
性的智能生产系统。CIMS的关键技术是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即面向
目标的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库技术、局域网络技术、自动化制造技术与
7.1 机床
(1) 组合机床
人们运用组合方法发明了各种多功能组合机床,从而使机床系统中 各子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加工工序缩短,提高了加工效率。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在组 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丝、车削、铣削、磨削 等工序。组合机床中系列化的通用部件和标准件占70%~80%,当加工对 象变更时,可以充分变换和利用这些通用部件。而专用部件如夹具、特 种需要的床身、导向板等只占20%~30%。图7-8所示为卧式及立式组合 机床的示意图。
第7章 典型机械的创新与进化
7.1 机床 7.2 动力机 7.3 机器人 7.4 自行车
7.1 机床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图7-1为各种 常用普通机床的图片。
机床的种类虽然很多,很复杂,但组成机器的最基本成分是各种零 件,而这些零件大部分是由机床加工制造出来的。机床在一般生产中约 占制造机器总工作量的40%~60%。可以看出,机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地位与作用是很重要的。从另一方面分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机床又 不断提出了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等更高的要求。机床的产生 、发展及展望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断被社会拉动,又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 情况下进行的。
图7-13是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火花放电时能烧 毁金属表面的电蚀现象进行金属加工的。加工时将工具电极(阴极)和工 件(阳极)浸入液体介质(如煤油)中,两极间接通脉冲电压,当两极间隙 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时,两极间击穿,使金属熔化或汽化,被工件液循 环系统带走。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运动,就能将工具的形状准 确地复制在工件上,完成加工过程。线切割机就是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一 个重要品种。
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的概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Leabharlann Baidu
7.1 机床
FMS是一种用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机械加工自动线。所谓柔性,就是 没有固定加工顺序,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各种调整与加工任务。它由 自动加工系统、刀具系统、物流系统和控制管理系统4部分组成。FMS的 发展趋势是功能模块化,即将FMS的4个组成部分都划分为若干模块。不 同系统都是由一系列模块组成,并且各种系统都要考虑从低级向高级扩 展的问题,以及相互集成的可能性。其次是加工过程监控自动化,包括 对刀具的监控(对刀具磨损、寿命的监控)、对工件的监控(对工件的装 夹位置及质量检验等)和对故障的诊断(系统故障排除等)。最后是集成 化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多极计算机控制网路。
2. 实用性蒸汽机
18世纪初,英国的纽科门为了解决矿并积水的问题研制了实用性蒸 汽机,用来抽水。该蒸汽机除了具备气缸与活塞外,在气缸中还设有阀 门,并配有一个锅炉。阀门打开,锅炉中的蒸汽进入活塞下的气缸空间 ,推动活塞由下向上运行。当活塞移动到顶部时,关闭蒸汽阀门,另一 个阀门打开,同时向气缸外壁喷冷水。冷水使蒸汽冷凝,并使气缸内形 成真空,致使活塞上端受大气压力而被向下推动。
机床传动系统的发展也是逐步进行的,由齿轮变速箱代替了皮带塔 轮传动。图7-7表示了20世纪初机床传动系统的演化过程。
从机床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创新受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以 及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与影响。
3.现代机床与展望
现代机床从功能、规模、效率、精度、切削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 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大型机床
体积与质量大是大型机床的主要特征,但因此也就容易导致运动导 轨接触面的压力增大,影响了运动的灵敏性,增大了摩擦力,从而引起 较大的动力消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发明了大型机床专用的卸载装 置,以及静压导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图7-9所示为机械式导轨卸载装置。适当拧动调节螺钉,利用压缩 碟形弹簧的弹力,并通过支承辊抵消工作台压在床身导轨面上的部分作 用力,同时采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摆动一个尾度,刻度盘7就随之校准一个角度,使工作台获得一个附加
的移动量,从而矫正了丝杠螺距的误差。弹簧6的作用是消除杠杆系统
中的间隙。
图7-12是滚齿机上利用凸轮(凸轮未画出)消除传动误差的校正机构 。工作台在涡轮带动下转动时,矫正凸轮将推动滚子3绕4轴摆动,并通
过杠杆5,使推杆6和齿条7移动,从而使齿轮8转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经过齿轮9至齿轮15,以及差动轮系,使轴13产生了附加的转动。 再经由挂轮架及蜗杆2传至工作台蜗轮,使工件产生附加转动,以达到 消除传动误差的目的。
(4) 特种加工机床
随着工件形状的日益复杂,以及材料的特殊性能(高硬度材料及高 脆性材料),引入了电加工、超声波加工的方法,为机床开辟了新的领 域。
图7-10所示为一种静压导轨机构示意图。从油泵中打出压力油,经 过节流阀注入到导轨的油腔中。由于油压的作用,使导轨接触面间的油 膜压力足以达到平衡工作台的质量,从而保证了完全的液体滑动,摩擦 力减小,运动灵活,并且抗震性能良好。
(3)高精度机床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宇宙飞行 用陀螺仪中的30 mm球形转子,要求其不圆度不大于0.12μm;导弹控制 系统的齿轮传动允许误差只有几秒。这些高精度的零件当然需要高精度 机床来加工。
2. 机床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机器,为了制造这些机器,就 要求加工出更精确的零件。例如制造钟表就需要螺纹,但是如果用手拿 着刀具切削螺纹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考虑制作一个 支撑台,使刀具固定,从此就发明了刀架。这种刀架代替人手夹持刀具 ,使刀具沿着机床床身轨道做平行于加工表面的移动,解决了刀具系统 不适应的矛盾。图7-5为18世纪带刀架的车床。
数控机床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后,运用数字控制原理,将加工程 序、更换刀具的操作采用数码和文字码作为信息进行存储,并按指令控 制机床,使其完成加工的新式机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数控机床的提出是从寻求加工异型零件问题开始的。1949年,美国
的帕斯森在研制检查飞机螺旋桨叶剖面轮廓的板叶加工机床时提出,并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协助下取得了成功。1951年,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 样机正式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形状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后来的
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内燃机、蒸汽轮机和发电机,而蒸汽机因笨重 和热效率低下逐步被淘汰。内燃机迅速在运输动力、军事装备和移动式 动力中占优势。蒸汽轮机电站的出现又使电能在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普 遍应用,机械化、电气化迅速普及,人类真正进入到大工业化时代。
本节着重就蒸汽机、内燃机的发生、发展以及展望进行讨论。从中 可以看出创新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
发展,一方面对机床类型进行扩大应用,从铣床扩展到钻床、车床等;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进化发展,又从电子管进化到晶体管,又进化
到集成电路。到了20世纪70年代数控机床的型号已达到800多种。在数
控加工方面,可按控制刀具的轨迹分类为电位控制、直线控制、连续控
制;也可按对控制量的反馈与检测划分为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在自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机床
图7-14所示是利用电解原理进行磨削加工的示意图。电解加工原理 是利用阳极溶解现象对金属进行加工的。加工时,工件接阳极,工具接 阴极,当工具以一定的速度进给时,工件就被腐蚀,再用电解液冲刷掉 腐蚀物,也就完成了对工件加工。图7-14的电解磨削机床在加工时,由 于几乎没有磨削力和磨削热,也就避免了裂纹、烧伤、变形等缺陷。
7.2.1蒸汽机 1. 原始蒸汽机 17世纪末,法国技师巴本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蒸汽机。
下一页 返回
7.2 动力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向气缸里注水并加热,水蒸气将活塞推动上去 ,当活塞被推到气缸顶部时再撤热,然后使缸内蒸汽冷却,大气压力便 将活塞推下来。该蒸汽机虽然很原始,但就其具备气缸与活塞来说是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
图7-15是超声波加工示意图。其加工原理是,高频发生器将高频电 能不断地输送给能量变换器,并将其转换成同一频率或成倍频率的机械 振动,再由扩大器传给工具,使工具产生高能量的高频震荡,发生超声 波。同时,在工具与工件间不断加入液体磨料,使其在超声震荡作用下 ,产生高速的力量冲击,完成加工。
(5)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