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与环境名词解释地下水污染在人为影响下
【实用型】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资料.doc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英文名称:groundwater pollution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渗入地下,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工业“三废”排放以及其他途径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并由此导致其水质下降的过程。
地下水受物理、化学、微生物作用,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使水质恶化,导致使用价值降低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
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
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消除。
排除污染源之后,地表水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地下水污染基础
概念
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 发展的现象
辨析
产生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尽管天然地质过程亦可导 致地下水水质恶化,但它是人类所不可防止的、必然的,我们 称其为“地质成因异常”
地下水污染的结果或标志是水质不断恶化方向发展,不是只有 超过水质标准才算污染,有达到或超过水质标准趋势的情况亦 算污染 如此定义,为了强调水质恶化过程,便于防治
2006-09-19
17
动物废物
实例
北京市目前有规模化猪场1300多个,年存栏生 猪260多万头;另有鸡场1000多家,年存栏 3600多万只;另外还饲养有20万头牛 全市养殖业1年粪浆排放量达1200万吨以上,其 中仅3%经过无害化处理。猪、鸡的粪尿都需要 用水冲洗,1200多万吨的粪尿,形成污水排放 时高达3500多万吨 这相当于3000到4000万人口当量的污染量
2006-09-19
18
(三)生活污染源
人体的排泄物 肥皂、洗涤剂、腐烂的食物等 科研文教单位排出的废水成分 医疗卫生部门的污水:细菌和病毒 生活垃圾:挥发性脂肪酸、富里酸、胡敏酸、 烃类化合物,卤代烃、邻苯二甲酸酯类、酚类、 苯胺类化合物
19
2006-09-19
生活垃圾
15
2006-09-19
农药
实例
建国初期,我国主要施用砷酸铅、汞制剂等无 机类农药
70年代为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所替代, 至1983年我国共累计施用六六六约490多万吨, 滴滴涕约40多万吨 美国地下水中已发现130多种农药或其降解物
我国河北等地已发现有六六六、阿特拉津、乙 草胺、杀虫双等农药残留
地下水科学概论[整理版]
《地下水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地下水分布1. 地下水:分布在地下岩石空隙之中的水。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3. 结合水:由于固体颗粒表面的静电作用而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水。
4.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5. ★☆毛细水:在毛细力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细小空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水带6. 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
7.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
8. 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9. 空隙:地下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或固体骨架占据的那一部分空间。
10. 多孔介质:含有空隙的固体称为多孔介质。
11.孔隙:松散的(或未固结的)固体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12.★孔隙度:某一体积的孔隙介质中孔隙体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3. ★孔隙比:某一体积孔隙介质内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14. 有效空隙:相互连通而能使水流通过的孔隙称为有效空隙。
15. 孔隙介质的比表面积:一定体积的孔隙介质中所有颗粒的总面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6.裂隙:固结的和坚硬的岩石在成岩过程中或成岩以后由于受到一些地质营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沿一定平面方向展布的空隙。
17.★裂隙率:一定体积的裂隙介质内裂隙的体积与裂隙介质体积之比。
18.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19.岩溶率:一定体积的岩溶介质内溶穴的体积与岩溶介质体积之比。
20. ☆容水度:一定体积的多孔介质完全被水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
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22. ★☆给水度:一定体积的饱水多孔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的水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重力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
5.1.3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
5.1.3.3地下水污染途径 (1)污染方式 地下水的污染方式可分为直接污染及间接污染两种 直接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直接来源于污染源,污 染组分在迁移过程中.其化学性质没有任何改变,是地 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间接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组分在污染源中的含量并不 高,或低于附近的地下水,或该污染组分在污染源里根 本不存在,它是污水或固体废物淋滤液在地下迁移过程 中,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后的产物
5.1.3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
5.1.3.3地下水污染途径 (2)污染途径 C越流型
一种是潜水污染承压水。通道有:弱透水的隔 水层顶板直接流入、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天窗” 流入、止水不严的套管与孔壁的间隙向下漏入、 未封填死的废弃钻井流入。
被污染的 潜水含水 层向承压 含水层越 流示意图
5.1.3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
5.1.3.3地下水污染途径 (2)污染途径 C越流型
另一种是承压水污染潜水。通道与上一种情况 基本相同。
深层咸水向 上越流通道 示意图
5.1.3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
5.1.3.3地下水污染途径 (2)污染途径 D注入径流型
一种是工业废水地下处理时的地下径流。
由排污井直接注入废水示意图
5.1.3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
5.3.1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5.3.1.1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一)一般性技术措施 3)预防地下水管道渗漏,必要时应建立各 种防渗幕,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中。
工厂下面的层状排水防渗装置
环状防渗幕
5.3.1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5.3.1.1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一)一般性技术措施 4)废渣必须妥善存放,废渣坑应附底,且坑底 不能低于地下水面;矿山的尾砂矿应尽量堆放在 与含水层隔绝的废矿坑中。 5)污水灌溉农田时必须注意当地条件,只有包 气带土层厚度大,透水性差时才能污灌,要严格 控制污灌量 6)含水层中若已形成危害性大的严重污染带时, 可以采取堵塞成截流措施以限制污染范围。采用 截流装置时,应考虑所排出污水的出路,不允许 将抽出的污染水任意排向地表水体。
14 地下水与环境
2018/10/4 2
Intro. to ecoenvironmental system
•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除个别 现象外,相对于人类的角度,其变化是相对缓慢的。但人类的发 展,使人类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干预自然生态环境,使其发生显 著的变化。
–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改变 其中的一个,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 – 相对于人类的干扰,生态环境的退化具有滞后性。 – 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外界干扰较小时,系统可以通过自 身调节使系统保持稳定;但当干扰超过临界值时,生态环境系统的 退化将不可逆转,或难以逆转。 生态系统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人类在 采取任何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行动之前,必须三思而行。人类必须 去把握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正确地预测人类行动的可能后果,然 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使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2018/10/4
4
Groundwater –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factor
•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而且是最敏感 的系统因子
– 地下水广泛分布于地壳中,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 圈存在密切的联系。是多个子系统动态平衡的组成部分:
• 与大气水、地表水共同构成水循环系统; • 地下水与所赋存的岩石共同构成力学平衡系统; • 地下水是运动的,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渗流场。
地下水污染
3.
地下水污染来源
工业
地下水超采
自然污染源
污染源
农业
采矿业
生活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剩余 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的 污水灌溉。 • 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造 成地下水大面积农药与化 肥污染。
• 每年由于污水灌溉渗漏的 大量污水, 直接造成污染 地下水, 使污灌区75%左 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
生活垃圾
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 取填埋的方式, 随着日晒 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刷, 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 下, 污染地下水
生活污水有的直接排入 附近水体, 有的通过化粪 池直接渗漏, 对地表水和 地下水均产生影响。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 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 有毒有害成分超标。 中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
•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 •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由于人类 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 遍。 • 西北地区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地下 水污染总体较轻。 • 南方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污染 严重。
2.
纵观现状
• 城市地下水过半遭严重污 染 •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 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 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 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 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 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 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 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 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 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 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 水只有3%。
地下水污染
contents
第13章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1、通过包气带渗入 (1)间歇入渗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
水的淋滤, 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 的有害或有毒组分, 周期性地从污染源通过 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多半是呈非饱 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 或者呈短时间的 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
• 如果按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 , 可分为点源、线源 和面源 3 种形式。
• 点源是指污染物高度集中的地点。如城市的垃 圾堆、工矿企业和城市使用的排污井 ( 坑 ) 等 ;
• 线源包括排污河道、渠道及排污沟等 ; • 面源是指污染物随降雨入渗或大面积的污水灌溉
而进入含水层
(二)、地下水污染物 1、按污染物质的物理特性, 可分为溶解物、
三、污染源与污染途径 (一) 污染源 基本上就是两大类: 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1.人为污染源 (1) 城市液体废物 城市液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地表 雨水径流。 ①生活污水。 ss(悬浮固体)、BOD(生化需氧量)、N(主要为NH4N)、P、Cl、细菌和病毒含量高;其次是Ca、Mg等,每 升也可达数十毫克;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是微迹量。其 中对地下水威协最大的是氮、细菌和病毒。
§13.2 地下水污染防治
• 一、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 二、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制度 • 三、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点 • 四、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一、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 1)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工 业布局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污染和保护 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因此,对于那些容 易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工厂,尽可能布 置在水源地下游较远的地方,或者采用管 道排污。
(3) 农业生产及采矿活动农业生产中广 泛使用农药、化肥。土壤中剩余的农药有的 能够很快分解而消失, 有些则较稳定而可能 长期存在, 从而进入地下水中。如 DDT、六 六六等。农田中使用的化肥, 一般并不能全 部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而有一定的比例随水 下渗 , 如普遍使用粪便作肥料, 其中就含有 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此外, 我国部分地区利 用污水灌溉, 亦会对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污 染。
地下水污染详解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3)地下水污染既是一种现象,又是一个有其发生发展的 地质过程。因此,对地下水污染的认识和研究必须要从污染 组分的来源、污染组分的迁移等几个方面在时间(动态)和 空间上予以把握。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以山东省淄博市金岭镇为例
这座拥15000多人口的 小镇位于山东淄博临淄区 “齐鲁化工园”附近,从卫 星地图上看,大小化厂已经 在小镇东南西三个方向,形 成重围之势。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机理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1、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孔隙、裂隙、溶穴)中的 水,特别是饱水带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资源。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村民将自己种的萝卜白菜送到 附近菜市上卖,买菜的人一听 说菜是打金岭来的,大多转身 就走
原本清澈的小河颜色呈诡异的孔 雀蓝色。村民们希望多见一点蓝 天,少闻点化学味儿,不用再为 喝水发愁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1.人直接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被污染地区的农牧业产品的品质会下降
而今,小镇井眼封闭, 蚊虫绝迹,部分老人相继患 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 亡的阴影正笼罩着村落。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这几年,镇里得肺癌、胃癌、食 道癌的特别多,很多才三四十岁, 往往确诊时就是晚期
由于地下水被污染,井水已经不能饮用, 2007年前后,小镇管辖的居委会和村 委会陆续开始向村民供应桶装矿泉水, 按人口计算,每人每月一桶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机理
5.矿山废渣、废水排放
地下水污染
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 地下水污染
,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消除。排除污染源之后,地表水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中文名称:地下水污染
英文名称:groundwater pollution
定义1: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渗入地下,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2:工业“三废”排放以及其他途径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并由此导致其水质下降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地下水受物理、化学、微生物作用,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使水质恶化,导致使用价值降低的现象。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松嫩平原的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等;下辽河平原硝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等污染普遍。
地下水污染源名词解释
地下水污染源名词解释
地下水污染源是指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具体原因和形式。
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质量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通常指地表以下含水层中夹杂着对人或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所形成的地下水污染。
这种污染可能是由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房屋建设等人类活动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天然地质条件而引起的。
一般而言,地下水污染源可以分为三大类:①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源;② 由自然地质条件引起的污染源;③ 其他不易归类的污染源。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源,是指因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垃圾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系统等而造成的污染。
工业活动是最常见的地下水污染源,例如废水排放、垃圾填埋、化学药品排放等;农业活动包括残留农药、化肥的排放、畜禽粪便的排泄等;水利工程建设和建筑施工等也常常可能污染地下水。
由自然地质条件引起的污染源,主要是指河流、湖泊的污水,以及岩石表面的溶解物等,这些物质都会污染地下水。
其他不易归类的污染源,包括地表植物带来的根系渗出,地下火山爆发等。
总之,地下水污染源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源,占大多数。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源造成的环境问题,人们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这种污染源。
人们应提高自身意识,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人为污染源的产生,保护地下水资源。
水文地质
1,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和颗粒排列方式。
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
当分选性较差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所充填,孔隙大小取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经。
排列方式的影响:立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隙大。
2.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埋藏深度变小3,潜水有哪些特征 (1) 潜水与包气带直接相通。
(2) 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泄流、蒸发等。
(3) 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
(4) 潜水的水质取决于地形、岩性和气候。
(5) 潜水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6) 潜水易受污染?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这便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5.影响溶滤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1) 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 (2) 岩土的空隙特征;(3) 水的溶解能力;(4) 水的流动状况。
6.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可将泉分为上升泉及下降泉两大类7.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 透水河床的长度与浸水周界的乘积; (2) 河床透水性; (3) 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4) 河床过水时间。
8,潜水动态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及弱径流型三种类型9.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水文地质基础名词解释(3)
水文地质基础名词解释(3)水文地质基础名词解释112.接触带泉:岩浆或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常因冷凝收缩而产生隙缝,地下水沿此类接触带上升形成的泉。
113.地下水的泄流:当河流切割含水层时,地下水沿河呈带状排泄,称作地下水泄流。
114.蒸腾:植物生长过程中,经由根系吸收水分,在叶面转化成气态水而蒸发,称蒸腾。
115.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116.激励: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激励。
117.响应:系统在接受激励后对环境的反作用称响应。
118.地下水含水系统: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119.地下水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120.地下水动态:在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121.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122.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区域。
123.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段。
124.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增加。
125.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的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减少。
126.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颗粒构成的孔隙之中的地下水。
127.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裂隙基岩中的地下水。
128.成岩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成岩裂隙中的地下水。
129.风化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风化裂隙中的地下水。
130.构造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
131.等效多孔介质方法:用连续的多孔介质的理论来研究非连续介质中的问题。
132.岩溶: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以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塌,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以及特殊的水文现象称为岩溶。
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4、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5、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6、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7、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8、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9、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10、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1、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12、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1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14、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
15、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6、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17、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18、潜水含水层厚度: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
19、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
20、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
21、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22、隔水顶板:承压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
23、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下部的隔水层。
24、承压含水层厚度:隔水顶底板之间的距离。
25、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26、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体积。
27、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地下水与环境
• 岩溶地面塌陷按成因可分为自然塌陷与人 为塌陷。 自然塌陷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 岩溶塌陷。 人为塌陷是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改变了溶蚀空间和上覆岩土体的自然稳定 过程,导致短期内快速产生的大量塌陷。 这种塌陷在岩溶矿区和城区最为突出。
• 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 1.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环境 (1)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特征 (2)上覆盖层特征 (3)地下水的特征 (4)地貌条件 2.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诱发因素 (1)人为诱发因素 (2)自然诱发因素
• 地面沉降的防治: 1 含水层存储和修复 2 改变土地使用类型 3 节水 4 加固堤防 5 立法保护地下水
虽然地质原因造成的地面沉降很难控 制,但人为导致的沉降是可以应对的。我 们应该持积极态度,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 杜绝或减少沉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减缓或 终止地面沉降。对已经形成的地下漏斗, 可采用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的方法将其填 满。
1.2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因天然或人为因素的作 用,地面表层覆盖物出现下沉、开裂,以 致突然向下陷落,形成各种规模和形态的 坑、槽的地质现象。
由于受到片石厂开采行为影响,10月1 日,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荷花村黄坤林家 门前塌陷出一个直径约20米,深10多米的 大坑。
• 现代地面塌陷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根据 成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矿区开采塌陷 2.岩溶地面塌陷 其中矿区开采塌陷不属于本课程内容,故 不予讨论。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 世界各国所共同关心的课题。目前的地下 水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分为: 1.物理处理法 2.化学处理法 3.生物修复技术 实际应用中这三种方法往往是相互配 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END
• 资料记载,1891年中美洲的墨西哥城最早 发生地面沉降,现在该城市已形成世界上 罕见的大面积沉降区,城市地面大约下陷9 米。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自 1978年以来,地面下沉4. 5 米,是全美下 降速度最快的地方,被称为“下陷之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地下水污染:在人为影响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或生物特性发出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变化,称为地下水污染。
2.土攘次生盐渍化:由于过量补充水分,使土壤层中地下水位升高,毛细水带达到地表,在蒸发作用下,地表土壤不断积盐逐渐变为盐渍土的现象。
3.土攘次生沼泽化:由于过量补充地下水,使其水位升至地表附近的现象。
4.地面沉降:松散沉积物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其水头降低,致使松散沉积物受压而产生的一种损失高程的地面变形现象。
5.地面塌陷:由于采矿或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造成缓慢和连续的地面下沉现象。
二、填空
1.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过量补充地下水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
2.在干旱、半干旱平原盆地中,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会使蒸发浓缩作用加强,引起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咸化。
3.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
三、判断题
1.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之一。
(√)
2.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储存资源减少,地下水的调节能力变弱。
(√)
3.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
(√)
4.过量补充地下水,可引起土壤的次生沼泽化。
(√)
5.长期利用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
(√)
6.废气以气体形式排入大气,对地下水不会产生污染。
(×)
7.废渣以固体形式堆放在地面上,对地下水不会产生污染。
(×)
8.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时,利用污水进行灌溉,如果灌溉水下渗不到潜水面,那么污灌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
(×)
四、简答题
1.与地表水污染相比,地下水污染有哪些特点?
(1) 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及在其中运移的速度都很缓慢;
(2) 已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质,将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
(3) 随着地下水流动,污染范围还将不断扩展;
(4) 已经污染的含水层自然净化,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五、论述题
1.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开采条件恶化,资源枯竭
(2) 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循环,如泉水干枯等;
(3) 沼泽、湿地被疏干;
(4) 造成土地砂化、植被衰退;
(5) 地面沉降;
(6) 岩溶地面塌陷;
(7) 海水入侵;
(8) 水质恶化。
2.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引起土壤的次生沼泽化;
(2) 引起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咸化;
(3) 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导致斜坡土石体失稳;
(4) 水库诱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