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辨疑
浅析《庄子》中的联绵词
第28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12008年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Feb.2008[收稿日期]2007-11-15[作者简介]叶正渤(1948- ),男,江苏响水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和古文献研究。
浅析《庄子》中的联绵词叶正渤(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 要】《庄子》中使用的联绵词比较多。
根据联绵词的语音特点和使用情况,可以把《庄子》中的联绵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
研究发现,《庄子》中联绵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关键词】《庄子》;联绵词;意义【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1-0107-04 《庄子》成书于战国中期,书中多用口语,且言辞瑰丽,可看作是战国中期汉语言的宝贵资料。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庄子》的语言“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一书中出现了大量的联绵词。
联绵词,指的是由两个音节构成,但在语义上不能拆开来分析、解释和理解的复音词。
《庄子》中的联绵词在语音形式上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和既非双声又非叠韵三种类型,《庄子》中没有双声兼叠韵的联绵词。
现结合联绵词在《庄子》中的意义,分别探讨如下。
一、双声联绵词有些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存在声母相同的关系,习惯上称之为双声联绵词。
当然,这种双声关系是根据上古汉语的读音来确定的。
《庄子》中有双声联绵词17例。
荣辱:“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蝍蛆:“蝍蛆甘带,鸱鸦嗜鼠。
”(《齐物论》)《尔雅・释虫》:“蝍蛆,吴公。
”即蜈蚣。
踌躇:“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关于连绵词的新理解(判断连绵词的新方法,免费下载)
关于连绵词的新理解
连绵词是对联中常常碰到的词素。关于这个问题,既有定义,也有连绵词大全。但是网络上楹联界对此还是有各种观点和理 解。朋友们也常常提出这类问题,包括紫雨本人,也常常不能自圆其说。
为此,紫雨请教了词学硕士玉箫老师,并查阅了书籍和网络有关资料。发现紫雨以前的理解还不全面,尽管属对时没问题,但 是概念上不能混淆,因此撰文分述如下。
再如民族、地方、人名,也属于连绵词。
三、连绵词的判断方法
按声韵分,连绵词有四种
1、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伶俐—— ling li、鸳鸯——yuan yang、仓猝——cang cu、荏苒——ren ran,琵琶-----pipa,都是声母相同。 2、双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luo tuo、联绵——lian mian,崚嶒——leng ceng,啰嗦——luo suo。,都是韵母相同。 3、叠韵词。指非双声双韵而叠韵的连绵词。如:邈邈—miaomiao、潇潇---xiaoxiao,漫漫----manman,都是声母韵母相叠的 词。
并列结构:一般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如:声音、朋友、飞腾、歌唱、甘苦、好歹、土地、学习、 攻击、贫穷、美丽、天地、恩怨、深浅、兴亡、难易、
山欢水笑、山明水秀、红男绿女、沉浮、高低等。
6、长城、黄河、国庆、中秋等属于专有名词,不列为连绵词,从词结构上来说,它的组成结构是偏正。玉箫老师说,专有名 称和一般名称,那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说的。就是从另一分类的角度上去说的。可能有些动宾结构的词和主谓结构的词也是专有 的词。但是在属对时,必须以专有词对专有词。这里紫雨还需深入考证。
紫雨写于2009-11-14,修改于2010-11-16
赋中联绵词的象似性与其成因推论
赋中联绵词的象似性与其成因推论收稿日期:2019-08-19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赋体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WGW162008)作者简介:钟达锋(1981-),男(汉族),江西龙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典籍翻译。
关于联绵词的性质与成因,学界众说纷纭。
自从王力先生把联绵词界定为“单纯的复音词”以来,许多学者从各方面加以论证和阐发,也不断有学者对联绵词为单纯词的性质提出质疑。
有学者主张全面否定单纯复音词之说,呼吁转变联绵词研究方向。
联绵词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分岔口,重新审视联绵词理论,迫在眉睫。
一、联绵词的本质性特征在联绵词多种属性中,以下突出特征较能反映其本质。
1.联绵词具有语音关联性。
双声、叠韵、叠音是联绵词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联绵词研究的根本问题。
而否定论者从根本上否定了联绵词的语音关联性,仅视其为偶然的修辞性组合,与“大道”、“观看”之类无本质区别。
联绵词数量之多,汉大赋可连篇累牍堆砌联绵词,其语音关联性不能以偶然字词组合来解释。
联绵词问题的关键是探明其语音关联性的根源。
从本质上看,联绵词的语音关联性是其语音象似性的体现。
联绵词的语音形式与其意义之间具有象似性:其双声、叠韵或叠音的语音形式映照着联绵词的意义,其语音效果直接或间接地提示了其意义。
2.联绵词多为诉诸感觉的描述性词汇。
赋中联绵词大部分用于形容事物、描摹状态,词类上是形容词、副词、动词。
动词不是瞬间性的动作,而是描摹事物持续的动态。
这类联绵词可统称为拟态词,拟态词是赋中联绵词的主体。
拟态联绵词具有诉诸感觉、投射印象、含义模糊的特点。
联绵词虽多见于文献,但口语色彩浓。
有学者认为汉赋中联绵词是赋家从当时的口语中提取的,并非构造的新词。
动词在表动作之外包含了大量的附加意义和形象色彩,能激发听者和读者的想象。
形容词、副词不直接表示某种性质、状态,而是描摹这种性质、状态表现在具体事物上时的情貌和作用于人感官后给人带来的形象感受。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辨疑--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例词为例
响 极 为 广 泛 。今 举 它 为 例 ,无 疑 具 有 一 定 的 代 表 性 和 较 大 联 合 式 合成 词 。宋 罗愿 《 尔雅 翼 ・ 释 鸟 ・鸳 鸯 》 : 的现 实 意 义 。 下 面来 看 它 的 “ 非双 声 叠 韵 联 绵 词 ” 。 “ 雄 名 日鸳 ,雌 名 日鸯 。 ”宋 陆佃 《 埤 雅 》卷 七 : “ 鸳
绵词” ,并在此基础上指 出其所以致误的主要原 因。
关键词:非双声 叠韵联 绵词
黄廖本 现代汉语
成见在胸
历史观点
现 代 联 绵 字 理 论 是 中 国 现 代 语 言 学 的 发 明 , 已 经 流 名 , 是象 形 字 ,在 金 文 中 为族 徽 字 ,在 契 文 中 用 为 人 名 、 行 数 十 年 了 。信 奉 这 一 理 论 者 以为 古 汉 语 里 有 特 殊 的 构 词 方 国 名 。 按 : 古无 轻 唇 音 ,蝠 字 古 读 音 与 《 书 ・ 牧 誓 》 的 法 ,可 创 造双 音 单纯 词 ,并把 这 种 “ 双 音 单 纯 词 ” 叫 做 ‘ 庸 、 蜀 、羌 、 雾 、 微 、 庐 、 彭 、濮 ’的 ‘ 濮 ’音 完 全 相 “ 联 绵字 ”,分 之 为 “ 双声 联绵 字 ” “ 叠 韵 联 绵 字 ”和 同 。… 蝙 蝠 古 为双 声字 。 ”Ⅲ这个 材 料 告 诉 我 们 : “ 蝠 ” 本 “ 非 双 声 叠 韵 联 绵 字 ” 三 类 。但 考 察 发 现 ,汉 语 里 实 际 上 没有 什 么特 殊 的构 词法 ,也没 有 时人 说 的 “ 联绵 字 ” 。 有义 ; “ 蝙 蝠 ”是 个 双 声 词 。沈 怀 兴 ( 2 0 1 3 :1 7 8 )有 以 下 考察记录 : “ 蝙蝠, 《 甲骨 文 续 编 》 ( 乙 3 4 6 8 )有 ‘ 蝠’ [ 1 ] 但 近二 十年 间越来 越多 的人又 改称 “ 联 绵 词 ” 。本 文 字 , 像 飞 鸟 , 翼 上 有 钩 爪 , 叶 玉 森 释 日 ‘ 古 文 象 形 蝠 只考 察其所谓 “ 非 双 声 叠 韵 联 绵 词 ” 问题 。 为 此 ,最 简 单 字 ’ 。 闻一 多 《 古典新义 ・ ( 尔雅 )新义》 日: ‘ 蝠 读 为 可 行 的 方 法 就 是 考 察 较 有 代 表 性 的著 作 中 的例 词 , 看 看 它 蹼 , 下 文 “ 凫 雁 醌 , 其 足 蹼 ” ,注 :脚 趾 间 幕 蹼 属 相 著 。 们 究竟 是 一些 怎样 的 词 。这 里试 举黄 廖 本 《 现代 汉 语 》 ( 2 0 1 1 :2 1 1 )) 中 列 举 的 “ 非 双 声 叠 韵 联 绵 词 ”例 词 “ 蝴 蝙 蝠之 足 亦有 膜蹼 属 相 著 ,故谓 之蝙 蝠 也 。 ’”可 见 , “ 蝙 蝠 ”也 是 偏 正 式 合 成 词 ,并 且 是 具 有 双 声 关 系 的偏 正
《诗经》单纯复音词研究
《诗经》单纯复音词研究摘要:《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语言发展历史中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本文从《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的分类及性质入手,以期窥见复音词发展脉络和轨迹。
关键词:《诗经》单纯复音词重叠单纯复音词联绵词《诗经》处于我国汉字从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初期阶段,其诗句以四言为主,音节上要求成双成对,复音词得到适宜生长的条件,因而,《诗经》里涌现了大量复音词。
单纯复音词是一种特殊的复音词,下面从《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入手研究这一类特殊的词,通过分析其结构、词性等窥见单纯复音词发展的最初面貌。
根据程湘清先生的统计,《诗经》中共有726个复音词,其中单纯复音词有394个,这394个单纯复音词中包括296个重叠单纯复音词,74个部分重叠单纯复音词和24个其他单纯双音词。
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在《诗经》中重叠单纯复音词在单纯复音词中占绝对优势,这充分说明《诗经》正处于造词的最初阶段,即语音造词阶段。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诗经》中的单纯复音词进行更详细的了解。
一、重叠单纯复音词1.重叠单纯复音词的判断标准曹先擢先生在《〈诗经〉叠字》一文中曾说:“在研究诗经叠字与单字在意义上的派生关系问题时,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以本书证本书,即对诗经中叠字与单字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凡叠字中的单字在诗经中能独立运用,而叠字的意义与单字的意义或相同,或基本相同,或相关,那么就认为这个叠字与单字有派生关系。
”曹先擢先生是说如果重叠的两个音节拆开后不能独立运用,而且单字的意思与整体意思没有联系,就可以判断为重叠单纯复音词。
反之,如果拆开后的单字能独立运用,并且单字的意思与整体意思相关或相同就是重叠复合词。
根据上述标准,下面举例判断《诗经》中的重叠复音词是重叠单纯复音词还是重叠复合词。
如“悄悄”在《诗经》中共有两例,即“忧心悄悄”,“悄”字单用共有一例,即“劳心悄兮”。
《说文》:“悄,?n也。
”毛传:“悄悄……”由此可见,“悄悄”拆开后的单字“悄”可以单用,而且单用和重叠的意义相同,这证明“悄悄”是个重叠复音词。
《诗经》联绵词的分类解析
《诗经》联绵词的分类解析作者:高锐霞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高锐霞内容摘要:《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联绵词。
联绵词的分类主要依据上古音韵而定。
比较分析联绵词的上古声、韵系统,在此基础上用文献归纳法和音义互联分析法对联绵词的分类进行了解析,从而得出其四个类别:一是双声联绵词;二是叠韵联绵词;三是双声叠韵联绵词;四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分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有些词在形式上类似于联绵词,但是通过语义分析,并不属于联绵词。
二是联绵词的分类,由于古今语音不同,可能类属也不同,要依古音划分其类别。
有关联绵词的精准分类,为进一步解读《诗经》语音和整理联绵词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双声叠韵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联绵词联绵词从声、韵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声母相同的双声联绵词;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叠韵联绵词;声母与韵母分别相同或相近的双声叠韵联绵词。
另有一类,从语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来理解,两个字若拆开,有的有意义,但和两字连缀在一起表示的意义有区别;有的无意义,只有连缀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意义,这一类在声韵上既不相同也不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词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明代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到:“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1]因此,研究《诗经》联绵词,要以上古音韵为依据,进行分类。
1.联绵词的分类易国杰、黎千驹认为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的)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表一义的复音单纯词。
”[2]王国维说联绵词是“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
可见,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不能拆开来理解的。
从定义出发,对联绵词的分类如下。
1.1双声联绵词《诗经》305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方言分歧,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系统基本上是统一的,陈震寰认为《诗经》代表着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中原通语,即“雅言”[3]。
孔子操齐鲁方言,但他教学、执礼用的都是这种中原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怎样识别联绵字
怎样识别联绵字怎样识别联绵字怎样识别联绵字呢?传统的方法是从语音角度,根据联绵字双声或叠韵的特点来识别。
例如:双声的联绵字有:仿佛(fǎngfú)、参差(cēncī)、挥霍(huīhuò)、吩咐(fēnfù)、叠韵的联绵字有:匍匐(púfú);苗条(miáotiáo)、迤逦(yǐlǐ)、望洋(wàngyáng)等。
但是,只从语音角度来识别联绵字往往不准确,因为这在逻辑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理由是:1、古汉语中有一些联绵字既非双声也非叠韵,如:滂沱(pángtuó)、马虎(mǎhu)、蝴蝶(húdié)、蟋蟀(xīshuài)等。
当然,也有一些联绵字在古音中是双声或叠韵,如“玄黄”这个联绵字在古音中是双声,但是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读音变了,也就无法再以双声或叠韵来识别它是联绵字了。
2、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词是双声或叠韵,却不是联绵字。
如“旗帜(qízhì)”为叠韵,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的双音合成词;“果敢(guǒgǎn)”为双声,是并列式的双音合成词;“体态(tǐtài)”“弊病(bìbìng)”都为双声,都是偏正式的双音合成词。
由此看来,在现代汉语知识教学过程中,单用古汉语中双声、叠韵的知识来识别联绵字是不全面的。
那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识别联绵字呢?我们可以从联绵字作为一个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这一属性来考察。
联绵字的语音表现形式为双音节,书面形式写成两个汉字,但这两个汉字只是两个语言符号,拆开来并不表达意义。
在古代,不少联绵字可以有好几种不同写法:如“含糊”又可写作“含胡”、“函胡”;“犹豫”又可写作“犹预”、“犹与”、“容与”等。
它们都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虽为两个音节,却不能拆开来理解,必须合在一起,才能表示该联绵字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一、填空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单纯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五种结构类型。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1)__________(2)_________(3)_ ___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_____意义。
18、基本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19、引申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0、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双声叠韵说问题辨疑
双声叠韵说问题辨疑沈怀兴【摘要】论及双声、叠韵问题,传统语文学家与现代语言学家的目的、视角均不相同。
现代双声叠韵说是为了支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而提出的,"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又是20世纪30-40年代为驳斥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的外来诬蔑而提出的。
通过对现代联绵字观念之代表性著作的考察,发现现代双声叠韵说的提出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没有可靠的语言事实支持,所以越来越深陷困境之中。
%On the issue of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alliteration and rhyming compounding,traditional linguists and modern linguist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aims and perspectives.Modern theories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alliteration and rhyming compounding appeared in 1930s and 1940s,with an aim to refute the viewpoint from foreign linguists that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inferior in disyllabic roots.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popular works on disyllabic root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odern theories on Chinese alliteration and rhyming compounding are invalid because they are not founded on solid basis of language facts despite the historical role they played.【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卷),期】2011(024)005【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双声叠韵说;现代联绵字观念;构词法【作者】沈怀兴【作者单位】宁渡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6.7联绵字,《现代汉语词典》释曰“旧时指双音节的单纯词”。
先秦联绵词声调的研究
(节录)一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理解、只有一个语素的单纯复音词。
例如“参差”“徘徊”“辗转”“滂沱”等等,都是联绵词。
先秦时代,联绵词已经出现了。
从语音上说,历代新出现的联绵词,都是在历代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研究历代出现的联绵词,对于研究历代音系及音变构词法都有重要意义。
绝大多数联绵词,其前后两个音节之间在语音上有关系。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第二章《语音的发展》中,谈到语音跟语法、词汇的关系,指出:“古人把纯粹的双音词(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词素者)叫做联绵字,联绵字当中,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双声或叠韵的词。
”这是从语音上分析联绵词前后两个音节之间的关系,批判继承了既往的研究成果。
从语音上研究联绵词,语言学家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声母和韵母(主要是韵腹和韵尾,如果是有韵尾的话)上,把联绵词的两个单节在语音上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种:(一)双声。
例如“流离”“匍匐”等。
(二)叠韵。
例如“崔嵬”“扶苏”等。
(三)双声兼叠韵。
例如“辗转”“缱绻”等。
(四)非双声叠韵。
例如“滂沱”“梧桐”等。
既往的研究,对联绵词两音节之间声调上的关系未及仔细考察,这是其不足之处。
既然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那么我们从声调的角度分析联绵词的语音特点就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研究先秦联绵词的声调构成,既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当时出现的联绵词两个音节在声调上的特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本文旨在这两个方面作出探讨。
自从明代陈第(1541——1617)以来,古音学家主要通过先秦韵文来探讨上古声调。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代有影响的古音学家都认为上古有声调。
江有诰(?——1851)起初认为“古无四声”,后来放弃了这一观点,坚持“古人实有四声”之说。
在古有声调的前提下,清儒对于上古声调的见解可以分为两大派:(一)局部变迁派。
这一派认为上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是某些字上古和中古各归不同声调。
古代汉语考研专用习题系列:选择题
单项选择1.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2.下列各组字中,都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A.山至行B.莫明字C.召放囿D.从取鱼3.古文字阶段的主要字体有()A.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B.甲骨文大篆楷书六国古文C.甲骨文金文小篆六国古文D.甲骨文大篆草书行书4.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小篆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是()A.《说文解字》B.《尔雅》C.《汉书》D.《周礼》5. 下列各组字中,属古今字的一组是()A.莫暮B.后後C.归馈D.灾災6.联绵词根据读音的特点可以分为四类,其中主要的两类是()A.双声联绵词和双声叠韵联绵词B.叠韵联绵词和双声叠韵联绵词C.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D.双声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7.下列各组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甘朝问篇B.即戒休及C.行莫亦大D.雷人集各8.许慎为“六书”所下的定义中“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指()A.会意B.指事C.转注D.假借9.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犹豫B.险阻C.独特D.饥饿10.下列句子中有偏义复词的是()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B.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D.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11. 现在所说的六书一般是采用()A.许慎的次序,班固的名称B.许慎的次序,郑众的名称C.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D.许慎的名称,郑众的次序12.下列复音词中,是联绵词的是()A.狐疑B.出入C.非常D.其实13.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隻逐戒武B.修腾徒切C.曰亦甘刃D.取莫狱祭14.下列各组字中,属异体字的一组是( )A.罢疲B.辟避C.煖暖D.反返15.《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句中“以”的词性属( )A.介词B.连词C.语气词D.语气副词1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转移的一例是( )A.臭:气味--秽气B.子: 儿女--儿子C.钱:农具--货币D.河:黄河--水系总称17.“六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A.《说文解字·叙》B.《汉书·艺文志》C.《周礼·地官·保氏》18.《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1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辨疑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辨疑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多把其所谓“联绵词——双音单纯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为例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联绵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所以致误的主要原因。
标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黄廖本《现代汉语》成见在胸历史观点现代联绵字理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明,已经流行数十年了。
信奉这一理论者以为古汉语里有特殊的构词法,可创造双音单纯词,并把这种“双音单纯词”叫做“联绵字”,分之为“双声联绵字”“叠韵联绵字”和“非双声叠韵联绵字”三类。
但考察发现,汉语里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构词法,也没有时人说的“联绵字”。
[1]但近二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又改称“联绵词”。
本文只考察其所谓“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
为此,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考察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的例词,看看它们究竟是一些怎样的词。
这里试举黄廖本《现代汉语》(2011:211))中列举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例词“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为例[2]。
黄廖本《现代汉语》是一部统编教材,30多年以来先后修订九次,发行总量近千万套,且始终宣传现代联绵字理论,影响极为广泛。
今举它为例,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来看它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蝴蝶】已考见它是偏正式合成词[3],不再重复。
【芙蓉】动宾式合成词。
《广雅·释草》:“菡萏,芙蓉也。
”王念孙《疏证》:“芙蓉之言敷蕍也。
”敷蕍即敷荣。
《尔雅·释草》“蕍…”条下,郭璞注:“蕍,犹敷蕍,亦花之貌。
”高步瀛疏:“杜宗玉曰:‘敷’训花开,取铺花义;‘蕍’训荣,亦敷花义。
”菡萏所以又叫芙蓉,就是因为它花始开——敷荣。
由此看来,“芙蓉(夫容)←敷荣←敷蕍”是动宾式合成词,而不是什么“联绵词——双音单纯词”。
【蝙蝠】也是偏正式合成词。
李实(1990:357)《释蝠》曰:“从这个字的图形文字和演变过程看,字本为动物名,是象形字,在金文中为族徽字,在契文中用为人名、方国名。
黄廖本《现代汉语》叠音词问题辨疑
黄廖本《现代汉语》叠音词问题辨疑-汉语言文学黄廖本《现代汉语》叠音词问题辨疑张婷婷摘要: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叠音词是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单语素词,叠音词中的每个字都是不表义的音节。
本文考察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叠音词例词,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叠音词”,而是由一个语素重叠构成的重叠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之所以致误的原因。
关键词:叠音词黄廖本《现代汉语》无历史观点黄廖本《现代汉语》是一部统编教材,30多年来先后修订九次,发行总量近千万套,影响极为广泛,它对“叠音词”的定义以及收词范围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黄廖本《现代汉语》(2011:212)对叠音词的定义:“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
”后又举“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皑”“瑟瑟”为例。
我们认为,黄廖本《现代汉语》对叠音词的定义是正确的,但是其所举例词却全部都是由一个语素重叠构成的重叠词。
下面对这六个“叠音词”进行考辨。
1.姥姥已考见它是重叠词,不再重复。
2.猩猩重叠词。
宋·罗愿《尔雅翼·释兽》卷十九“猩猩”条:“猩猩小而好啼。
《山海经》曰:‘人面豕身,能言语。
’郭氏曰:‘今交址封溪县出猩猩,状如獾,声似小儿啼。
’《海内南经》曰:‘猩猩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周书·王会》曰:‘都郭国献之,若黄狗而人面也。
’又《海内东北经》曰:‘有青兽人面,名猩猩,能言。
’张华《博物志》曰:‘猩猩若黄狗,人面能言。
’盖古文言猩猩者皆如此,一以为豕身,一以为状如獾,一以为若黄狗,而郭氏赞曰:‘厥状似猴,号音若嘤’。
后世之谈猩猩者,以为若妇人披发,但足无膝,常群行,遇人则以手自掩其形。
好饮酒著履,人有取之者,置酒以斗石许,而作履相连,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辄能知诱者之姓名及其祖先,并道之,乃绝走远去,既去不能忍,已而复来,稍稍相劝,染指于酒而尝之,蹑履而试之,已而又去,去而复来,厥态如初,既而不能忍,则连臂号泣,相与就醉蹑履,而为人所擒。
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连绵词在类比推理中的应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连绵词在类比推理中的应用语法分析题目是类比推理试题中的高频考题,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主谓关系、主宾关系和谓宾关系。
但是,近些年事业单位类比推理考试当中出现了另外一种趋势,就是从词的本身结构或者造字方法出发解题,连绵词就是其中的一个考点。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构成,它有两个字,但只有一个语素。
连绵词一般有三种类型:1、双声词。
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蹊跷”。
2、叠韵词。
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徘徊”。
3、非双声叠韵词。
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如“牡丹”。
【例1】头领:石头A.黄昏:蛋黄B.动物:行动C.桌椅:圆桌D.子女:袜子【答案】D【解析】此题第一层意思看头领和石头并没有明显的集合关系、条件关系等,再看发现第一词的第一字和第二词的第二字相同,但答案中都符合。
此题是考查词的语法问题,A中头领是并列结构,而石头属于连绵词,不能拆开来使用,且石头的“头”字无实际意义。
符合此选项的只有D,子女是并列结构,袜子也是连绵词,且袜子的“子”并无实际意义。
A项中的黄昏并非并列结构,B项中的动物是偏正结构,C项中的圆桌是偏正结构,不是连绵词。
【例2】蘑菇︰葡萄A.枸杞︰牡丹B.蝌蚪︰蚂蚁C.圆桌︰玫瑰D.动物︰咖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连绵词。
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如水、土等;双音节语素分为连绵词、外来词和专用名词,如徘徊、巴士、孔子等;多音节语素,只要是拟声词、专用名字和音译词,如马克思主义等。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
题干中的蘑菇和葡萄都是连绵词,且两者都是植物类。
A项中的两个词都是连绵词,且都是植物类。
B项中的两个词是连绵词,但是为动物类,排除。
C项中的圆桌为偏正结构,不是连绵词,排除。
现汉语汇练习与答案
a闹b搞c xxd脉搏
33、下列词属xx的有
a早稻b哲学c原子核d草包
34、下列加点的词属xx的有
a这事真怪这事怪他b一把锁他把门
c盖被子盖钢印d这纸很白白跑一趟
35、下列加点的词属同音词的有
a他拐进胡同里去了他拐了钱跑了b打水打毛衣
c冲茶冲帐d欠人家的钱欠考虑
36、下列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的是
____、___、____、___。
57、“船”和“船只”这两个同义词的差别主要是___的不同。
58、“改正”和“改进”这两个词的差别主要是_____的不同。
59、《xx》是_____编排的。
二、单项选择
1、下列语言单位是语素的有
a.雳b馄c森d琵
2、下列语言、单位是词的有
a枇杷b基c xxd宏
3、下列语言单位是短语的有
91、按简缩的方式给下边的简称归类
外长劳模四化党员知青安理会
xxxx五谷解放军团员扫盲
92、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人民照明革命房间美好丝毫雪崩
碰壁动静车辆xx解剖矛盾抓紧
赧然画幅姑姑胆小公路心悸月食
18、基本xx是_____的意xx。
19、引申义是_____的意义。
20、比喻xx是_____的意xx。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____的词叫单义词
22、xx是指_____的词。
23、同音词是指_____而____的词。
24、同音词可分为两类:
______和________。
(1)_____,如____、_____等;
(2)___,如____、____等;
(3)_____,如_____、_____等。
联绵词的音韵学探究
联绵词的音韵学探究一般认为连绵词是一种由两个在语音方面有一定关联的音节联缀成义并且不能分开来解释的词。
从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看,联绵词是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节词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节词为主的漫长演化过程中出现较早的一类词。
其主要特征一是语义的相关性,二是语音的关联变化。
语义的关系我们不作深入讨论,而联绵词的语音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通过对联绵词上下字的声母韵母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间的语音关联,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联绵词的特点有很大帮助。
标签:连绵词;来源;双声叠韵;音韵学关于连绵词的来源,张庆文在《略论汉语中的双声叠韵连边词》一文中提到了四个方面。
第一,来源于对声音的模仿。
如叮当、咔嚓、呼噜等。
由于它们大都与声音有关,所以结构中多附加一个相同的形符“口”。
使人见其形,知其意,闻其声。
第二,源于经典古籍。
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诗话》里说过:“三百篇无一篇非双声叠韵,降及《楚辞》与渊(王子渊)、云(扬子云)、枚(枚乘)、马(司马相如)之作,以迄《三都》、《两京》诸赋,无不尽然。
唐诗人以杜子美为宗,其五七言近体, 无一非双声叠韵也。
”古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巧妙地运用这种声音上的关联关系,使得文章读起来和谐悦耳,富有韵味,同时兼顾了形势上的对称性和建筑美。
如“窈窕淑女”、“辗转反侧”《国风·关唯》;“泣涕如雨”《国风·燕子》;“踊跃用兵”《国风·击鼓》;“搔首踟蹰”《国风·静女》等。
第三,源于远古汉语音义结合时构成的双音节词和同源词。
张清常先生在《音义关系在汉语汉字中的特殊组合》一文中指出,在汉语音义关系的特殊组合中,双声、叠韵是远古汉语音义结合时构成双音节词的特殊方式之一。
同时在意义上,有关联或对立的单音节词之间往往也有互为双声或互为叠韵的语音关系存在。
另外,同源词之间也具有一定条件的双声叠韵关系。
如“渊源、泥淖、咀嚼、肝胆、泛滥”等意义相关的连绵词,和“阴阳、买卖、孑孓、忐忑、旮旯”等意义相反的连绵词。
《庄子》联绵词研究
《庄子》联绵词研究联绵词,又称为联绵字或连语,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
通常我们把联绵词定义为“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把它归为单纯词的一种。
联绵词在汉语里起源很早,在上古时代,词汇除了单音词以外,就是复合词和联绵词,不过联绵词所占的数量不是很多而已。
联绵词的名称始见于宋代张有所著的《复古编》。
本文对《庄子》一书中的联绵词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从音节和词性两个角度做了简单的分类,最后总结出联绵词的特点。
一、从音节角度划分联绵词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一类是双声联绵词, 例如“犹豫”“留连” “荏染”;一类是叠韵联绵词, “徬徨”“烂漫”“叮咛”“徘徊”;一类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淡漠”“颠沛”“滂沱”。
(一)双声叠韵联绵词(没有找到)(二)双声联绵词⑴旁礴旁礴万物。
(《逍遥游》)《释文》:“司马云:‘旁礴,犹混同也。
’”按:“旁礴”,双声联绵词。
⑵洴澼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逍遥游》)⑶卷曲其小枝卷曲不中规矩。
(《逍遥游》)《释文》:“‘卷’,本又作‘拳’,音权。
” 按:卷曲为双声联绵词。
⑷滑混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混,以隶相尊。
(《齐物论》)《释文》按:“滑混”,双声联绵词。
⑸肯綮技经肯綮之未尝。
(《养生主》)《释文》按:“肯綮”,双声联绵词。
⑹踟蹰为之踟蹰满志。
(《养生主》)郭注:“逸足容豫自得之谓。
”按:“踟蹰”,双声联绵词。
⑺容舆以求容舆其心。
《人间世》郭注:“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
” 按:“容舆”,双声联绵词。
⑻颉滑知诈渐毒颉滑…。
(《胠箧》)《释文》:“‘颉滑’,谓难料理也。
崔云:缠屈也。
”按:“颉滑”,双声联绵词。
⑼骀荡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
(《天下》)《释文》:“‘骀’,音殆。
‘骀’者,放也,放荡不得也。
”按:“骀荡”,双声联绵词。
⑽扃镢固扃镢。
(《窃筴》)《释文》:“‘扃’,古荧反。
描写词汇学举例说明
描写词汇学举例说明# 一、单纯词。
联绵词。
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举例:仿佛(fǎng fú)词性:副词,常用来表示不很肯定的语气。
例如:他干起活来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举例:伶俐(líng lì)词性:形容词,形容人聪明、灵活。
例如:这个小姑娘伶俐乖巧,很招人喜欢。
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
举例:从容(cóng róng)词性:形容词,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例如:他在舞台上从容不迫地表演着。
举例:窈窕(yǎo tiǎo)词性:形容词,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例如:这姑娘长得窈窕多姿。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的联绵词。
举例:蝴蝶(hú dié)词性:名词,指昆虫的一类。
例如: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飞舞。
举例:蝙蝠(biān fú)词性:名词,一种哺乳动物。
例如:夜晚,蝙蝠在黑暗中自由飞翔。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的词。
举例:爸爸(bà ba)词性:名词,对父亲的称呼。
例如:爸爸是我最尊敬的人。
举例:星星(xīng xīng)词性:名词,指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例如: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
音译外来词: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用汉语的同音字对译过来的词。
举例:沙发(shā fā)词性:名词,一种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坐具。
例如:客厅里摆放着一张舒适的沙发。
举例:巧克力(qiǎo kè lì)词性:名词,一种食品。
例如:我喜欢吃巧克力。
# 二、合成词。
复合式合成词。
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的词。
举例:道路(dào lù)词性:名词,指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
例如:这条道路十分宽阔。
举例:国家(guó jiā)词性:名词,指一个有领土、主权和人民的政治实体。
例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试题库 doc
1 1 “啊、呢、吗、嗯”是___语素。
1 2 A.不自由语素B.自由语素1 3 C.半自由语素D.非语素的汉字2 1 “朋友、睡衣、司机、霜降”的构词方式分别是____种。
2 2 A.附加、动宾、偏正、主谓2 3 B.联合、动宾、偏正、主谓2 4 C.联合、偏正、动宾、主谓2 5 D.偏正、动宾、主谓、联合3 1 “澎湃、蜻蜓、芙蓉”分别是___联绵词。
3 2 A.非双声叠韵、双声、叠韵B.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3 3 C.叠韵、非双声叠韵、双声D.非双声叠韵、叠韵、双声4 1 “跑道、枪支、围脖”的构词方式分别是_____种。
4 2 A.动宾、补充、偏正B.偏正、动宾、主谓4 3 C.主谓、联合、动宾D.偏正、补充、动宾5 1 符合“多音节、本族词、合成词”三个条件的是___种。
5 2 A.葡萄、人民、勇敢、勤劳B.虽然、游泳、围裙、专业5 3 C.战争、生活、花儿、孩子D.山峰、经济、发展、干部6 1 基本义是词的____意义。
6 2 A.引申B.原始6 3 C.最主要的D.基本的、常用的7 1 词的本义是一个词___意义。
7 2 A.最常用的B.《说文》记载的7 3 C.最初出现的D.最重要的8 1 词的引申义是在词的___基础上经推演发展而产生的。
8 2 A.转义B.比喻义8 3 C.基本义D.理性义9 1 同义词指的是一组词之间___的现象。
9 2 A.意义相等B.所有义项相近9 3 C.所指相同D.意义相同或相近10 1 下列____组不是反义词。
10 2 A.浅、大;光明、痛苦B.开、谢;开、闭10 3 C.红、白;黑、白D.手、脚;冬、夏11 1 “看”在下列___句中是“浏览”的意思。
11 2 A.他两眼看着儿子的背影。
11 3 B.他一面说话,一面看着那盆木兰。
11 4 C.文章太长了,我只看了看。
11 5 D.从高处向远处看。
12 1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是从___角度划分出来的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多把其所谓“联绵词――双音单纯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为例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联绵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所以致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黄廖本《现代汉语》成见在胸历史观点
现代联绵字理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明,已经流行数十年了。
信奉这一理论者以为古汉语里有特殊的构词法,可创造双音单纯词,并把这种“双音单纯词”叫做“联绵字”,分之为“双声联绵字”“叠韵联绵字”和“非双声叠韵联绵字”三类。
但考察发现,汉语里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构词法,也没有时人说的“联绵字”。
[1]但近二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又改称“联绵词”。
本文只考察其所谓“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问题。
为此,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考察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的例词,看看它们究竟是一些怎样的词。
这里试举黄廖本《现代汉语》(2011:211))中列举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例词“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为例[2]。
黄廖本《现代汉语》是一部统编教材,30多年以来先后修订九次,发行总量近千万套,且始终宣传现代联绵字理论,影响极为广泛。
今举它为例,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来看它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蝴蝶】
已考见它是偏正式合成词[3],不再重复。
【芙蓉】
动宾式合成词。
《广雅?释草》:“菡萏,芙蓉也。
”王念孙《疏证》:“芙蓉之言敷?也。
”敷?即敷荣。
《尔雅?释草》“?…”条下,郭璞注:“?,犹敷?,亦花之貌。
”高步瀛疏:“杜宗玉曰:‘敷’训花开,取铺花义;‘?’训荣,亦敷花义。
”菡萏所以又叫芙蓉,就是因为它花始开――敷荣。
由此看来,“芙蓉(夫容)←敷荣←敷?”是动宾式合成词,而不是什么“联绵词――双音单纯词”。
【蝙蝠】
也是偏正式合成词。
李实(1990:357)《释蝠》曰:“从这个字的图形文字和演变过程看,字本为动物名,是象形字,在金文中为族徽字,在契文中用为人名、方国名。
按:古无轻唇音,蝠字古读音与《书?牧誓》的‘庸、蜀、羌、?、微、庐、彭、濮’的‘濮’音完全相同。
…蝙蝠古为双声字。
”[4]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蝠”本有义;“蝙蝠”是个双声词。
沈怀兴(2013:178)有以下考察记录:“蝙蝠,《甲骨文续编》(乙 3468)有‘蝠’字,像飞鸟,翼上有钩爪,叶玉森释曰‘古文象形蝠字’。
闻一多《古典新义?〈尔雅〉新义》曰:‘蝠读为蹼,下文“凫雁?,其足蹼”,注:脚趾间幕蹼属相著。
蝙蝠之足亦有膜蹼属相著,故谓之蝙蝠也。
’”可见,“蝙蝠”也是偏正式合成词,并且是具有双声关系的偏正式合成词,而不是什么“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双音单纯词”。
【鸳鸯】
联合式合成词。
宋罗愿《尔雅翼?释鸟?鸳鸯》:“雄名曰鸳,雌名曰鸯。
”宋陆佃《埤雅》卷七:“鸳鸯”亦曰:“俗云:雄鸣曰鸳,雌鸣曰鸯。
”台湾《中文大辞典》“鸳”字条下释曰:“鸳,鸳鸯也,雄称鸳,雌称鸯。
《正字通》:‘鸳,鸳鸯,水鸟。
…一名匹鸟,雄曰鸳,雌曰鸯。
’”照上列古今之释,“鸳鸯”只能是个合成词,并且是具有双声关系的联合式合成词,绝非什么“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双音单纯词”。
【蛤蚧】
汉扬雄《方言》卷八:“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解。
”清钱绎《笺疏》:“唐刘恂《岭表录异》云:‘蛤蚧首如虾蟆,背有细鳞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于树中。
端州古墙内,有巢于厅署、城楼间者。
旦暮则鸣,自呼蛤蚧是也。
蚧与解同声通用,是蛤解
以声为名也’。
”上引文字告诉我们:“蛤解”“蛤蚧”同。
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七:“一雄一雌,常自呼其名,曰‘蛤蚧’。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三“蛤蚧”条下云:“蛤蚧因声而名”。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虫语》卷二十四云:“蛤蚧,长五六寸,似蜥蜴,四足,有毛,尾绝短,尝自呼其名以鸣。
”上述文献材料都证明“蛤蚧”一词由拟声而来。
由拟声而来的“蛤蚧”是一个声音的连续流,在人们的头脑中只有一个语义焦点,所以是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单纯词,但这与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臆想中的“特殊构词法”构成的“联绵词―双音单纯词”毫不相干。
另外,“蛤蚧/解”见母双声,所以也不是什么非双声叠韵词。
上面的考察结果表明,信守现代联绵字理论而较有代表性的著作――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双音单纯词”“蝴蝶”“芙蓉”“蝙蝠”“鸳鸯”“蛤蚧”无一支持其观点。
更严重的是这一现象并不是黄廖本《现代汉语》所特有的,而是所有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著作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考察过的著作中用来支持其“非双声叠韵联绵字/词―单纯词”说的例词都不是“非双声叠韵联绵字/词―单纯词”。
如较早证明“联绵字―双音单纯词”的吕叔湘先生(1942/1982:8)共列举10个例词[5],都不是什么“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单纯词”[6];又如王力先生在两部书中列举的所有“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单纯词”
[7][8],也都不支持其观点[9];再如《现代汉语词典》自1960年出试印本至2012年出第6版,坚持宣传“联绵字/词―双音单纯词”说,但始终没有举出一个确能支持其观点的“联绵字/词”(参看沈怀兴2013:80~81,261~264)[1]。
总之,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著作中至今没有举出一个确能支持其观点的“双声叠韵联绵字/词―双音单纯词”,就不用说什么“非双声叠韵联绵字/词”了。
这大概是广大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无法想象的吧。
然而,这却是事实,无法改变的事实!然则这一事实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原因有多个方面。
仅就学术研究角度讲,主要有以下原因。
1.缺乏科学的质疑精神。
以“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为核心理论的现代联绵字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为驳斥基于语言阶梯论产生的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而创造的。
[10]如果当时能够从根本上对语言阶梯论提出质疑,看到语言阶梯论只是机械地比附生物进化论的一种偏见,那么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不攻自破,就没有必要反驳它了。
然而当时的青年学者也许还没有这种理论水平,而采用机械反对法:你说汉语是幼稚落后的单音节语,我就说“中国语很早的语言而是连绵词,并且这些连绵词是语根的中心”(魏建功1935/1996:154)[11],或者说“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
…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王力,1958:45)[7],所造出的词都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这便远离科学的求真精神了。
2.成见在胸,不惜穿凿附会。
为了证明“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必须硬说“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为此而臆想汉语史上曾经有过“特殊的构词法”,你想一种,我想一种,前前后后想出七八种,但至今没有人证明哪种“特殊的构词法”具有产生的必然性。
①臆想汉语古有“特殊的构词法”者只是随便列举一些自己不明其语素构成情况的双音词附会其说,结果是一个支持其观点的例词也没有,就像上文所考察的黄廖本《现代汉语》中的所谓“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那样。
只是这方面的问题已有大量考察分析和讨论②,这里无需再展开。
3.缺乏自我批评的勇气。
其实,只要研究者不是心存成见,现代联绵字理论的一些说法之不成立是很明显的。
如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一般把“联绵字/词”分为双声的、叠韵的、非双声叠韵的三类,但是如果没有成见,汉语里哪个双音词不能归入这三类中的某一类中去?又如若无成见,不少学者既然已经看到持论者所举“联绵字/词”例词多系误判,为什么还要造出联绵词语素融合说、联绵词结构蜕变说之类理论附会广泛流行的现代联绵字理论?再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联绵字”来说吧。
如果它不是成见在胸,1965年的试用本换掉了1960年试印本的半数例词,却从不怀疑其观点,原因何在?
4.研究者缺乏历史观点。
例如研究者如果不是把索绪尔共时论教条化,并且不否认任何
一个“联绵字/词”都是历史上产生的,就会把自己不明其语素构成情况者进行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那些他们不明其语素构成情况的双音词都不是什么特殊的构词法创造的。
如此考察多了,就会发现看似新鲜的“汉语特点(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原来竟没有可靠的语言基础,也就不会再坚持其成见了。
又如持论者总喜欢拿古人话语支持“联绵字/词―双音单纯词”说,如果稍有历史观点,就会发现语素分析是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才有的事,古人著作里根本没有“单纯词”之类的概念,就不会再去古人著作里寻章摘句来支持其成见“联绵字/词―双音单纯词”说了。
再如凡是认定“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单纯词”者,都是以承认古汉语里有创造双音单纯词的“特殊构词法”为前提的,亦即其上下字有无语音联系都是从古音角度说的,其“非双声叠韵”也只能是以古音为标准说的。
然而像上文所考察的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蝙蝠”“鸳鸯”“蛤蚧”等三个例词,在古汉语中却都是双声词。
试想黄廖本《现代汉语》的作者们如果稍有历史观点,就不会犯这种低层次错误了,尽管犯这类错误的不是它一家。
注释:
①②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重点考察了这方面的问题,可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