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全面理解把握 开拓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理解把握开拓创新实践
—对《经济生活》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广州市第47中学李青
新课程自2004年9月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过了完整的一个学年。在此期间,作为课改试验区的一线教师,围绕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现以《经济生活》教材为例,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做法,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和探讨。
一、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对思想政治新课标,我们可作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在设计思路方面
96年课改的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其重要标志,就是在“常识化”方面有很大改进,教材名称改为《经济常识》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但仍大体遵从学科体系的规范,内容求全、面面俱到,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联系不够密切,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思想教育的目标不够突出,不够鲜明,特别是如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没有得到反映,
04年新课程的设计思路则体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以市场经济的行为背景,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观点为统领,围绕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和行为,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作用和价值取向,由此提供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和经济学原理。
这一新的设计思路所表达的追求是:力求体现经济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合乎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和实际需要,使他们能品味到经济知识的有用性、经济思想的科学性、道德教育的实在性,进而领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课程所要求的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
2、在设计方案方面
96年课程标准的设计,虽然也强调了参与经济活动的角色意识,但仍然以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作为贯穿教材的逻辑主线。虽然是潜在的,但大体上依次排列,以保持理论逻辑的连贯。所以,总体上看,96年课程标准设计仍然是一个以学科为基础、以物为本的方案。
04年课程标准根据新的设计思路所制定新的课程方案,虽然采取专题分解的呈现方式,它仍然是一个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如果从目前所采用的这四个一级标题(即“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面向市场经济”)来看其逻辑架构,同96年课程标准相比,其课程整合的意义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遵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编制路线,鲜明地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逻辑顺序;二是始终以市场主体的活动、行为和生活为主导,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04年的新课标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方案,一个以市场经济生活
概念为支撑的方案;一个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的方案。
3、在知识内容的把握方面
04年新课标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的要求,更注重于获得知识的体验、感悟的历程,注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及思想道德和政治观点的形成;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更注重于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的要求,以寻求在活化知识、整合结构、注重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在《经济生活》教材中,新课程标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常见的信用工具;商品价格;消费心理、行为和观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就业与创业方式;银行存贷;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我国的分配制度;财政与税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TO及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
相比较于96年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到,04年新课标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仍然是比较广泛和全面的,没有因为其生活化的要求而降低了教学水准。但毕竟基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不需要过于强调某些概念和原理理论逻辑了。
二、准确把握《经济生活》新教材
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颁发的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与《经济常识》教材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在知识内容与编排体系的逻辑结构方面
《经济常识》是以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的学科教学体系。它是一个普及型的邓小平经济理论。该教材是在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基础上去紧扣“常识课”的特点。因此,在教材的第一部分(1~2课),它从“市场的一般”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从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开始,介绍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知识,作为全书的起点和基础;然后,再说明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也是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教材的第二部分(3~8课)是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体部分,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居民个人)为中心,大体上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来介绍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
《经济生活》教材的内容,试图主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生活的主题之中,去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以第一单元为例,教材从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消费现象入手,引出学生常见的货币、纸币等,再出现价格上下涨落现象、以及围绕着价格波动出现的各类消费现象,从对现实的经济生活描述中去讲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知识。《经济生活》的编写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本身的严谨性、逻辑性,对学生则力求谈化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更强调的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选取的是高中学生关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问题,以及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作出解答的经济学学科知识为教材内容。
教材构建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进而给出进行这些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