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范文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控制要点

一、理解和应用

(一)API认证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控制文件

该文件可以是程序文件或是程序文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文件。该文件应明

确产品实现过程中哪些产品属于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即API Spec Q17.5.2.1称之的需确认的过程(工序)

(二)需确认过程的区域应适当界定和识别

针对API Spec Q17.5.2所述“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包括在产品使用已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的界定,正确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需确认的过程予以控制,

不能为了简化控制程序环节和活动、减少必须的资源投入,明知是需要确认的过程而不予以

认定。API Q17.5.2.1中规定:对适用的产品规范已识别的需要确认的过程,如果产品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如适用,至少包括无损检测、焊接、热处理。非金属(橡胶)密封件(如胶心)的硫化过程和铸造承压关键件(如本体)的熔炼和浇铸过程、缠绕工序等属于需确认的

过程。

(三)需确认的过程应针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验证

根据标准的表述,需确认的过程应针对产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验证,产品结果体现在需

确认的过程实现后的零部件本身应具有的特性,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冲击能力、断面收缩和抗硫化氢性能、耐老化性能、疲劳寿命等。因此,在提供需确认的过程能力

客观证据时,应将主要影响产品特性的技术数据提供出来,机械加工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

不能证实需确认的过程的能力满足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的要求

(四)过程确认包括的场所

需确认的过程的确认包括标准要求的两个场所。一是7.5.2规定的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

认的过程。二是4.1、7.4规定的外包过程中涉及到的在外包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在第三

方审核时,审核员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不仅要审核企业提供的证实性记录,还要审

核现场实际控制能力。对外包方,如果审核员认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或有怀疑时,审核员也

有可能作为审核的第二现场审核,如果时间、行程方便的话,审核员会提出这样的安排。提

供外包方的需确认的过程能力的客观证据时,应提供外包方的选择与评价、再确认的证据。二、怎样进行过程确认

(一)在本企业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

1、识别

已经在第一章提到了

2、策划

对需要确认的过程做出恰当的安排,并确定确认的方法。策划的安排可包括在程序和其他类型的文件中,具体策划内容按7.5.2的规定。这些文件包括设计规范、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验收规范以及合同相关条款等用以确认过程符合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还包括对设施(设备,工装、厂房)、环境、人员资格记录的要求。对于再确认的控制条件也要予以规定。比如《热处理过程确认准则》。

3、实施

按照策划要求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保留符合要求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规定的记录、样件、试样,为“对特定的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提供可靠的系统的客观证据。

4、评审与批准

企业应组织具有资格的人员参加需确认的过程的确认评审,对过程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控制,对过程所实现的结果是否符合所策划的要求,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或进行再确认进行再评审,特别要对需确认的过程控制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生产现场检查其实施情况。

过程确认的批准一般应由企业的总技术负责人负责。

(二)在供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

由供方提供的需确认的过程除应满足标准7.4.1规定的供方的选择与评价、再评价的要求外,还应满足7.5.2规定的对过程、设备、人员、工艺方法和记录的要求对于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应以是否满足过程确认为基本条件,供方提供经企业评审和批准的工艺方法文件、通过经企业鉴定的正式设备工装(使用时包括环境)适宜的过程能力的记录、符合要求的人员资格的记录以及证实产品本身符合要求的记录,必要时还应提供样件、试件。

(三)在外包方实现的需确认的过程

外包方可视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场所,企业应将对其需确认的过程的控制延伸到外包方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作为企业的内部过程进行控制。这也是外包控制。这也是外包控制与采购控制的一个重要区别。采购控制主要以进货验证为主要控制。外包控制以现场考察、

选择和评价外包方、进场检验、实验,必要时应对外包过程进行现场监视和测量予以控制。对需确认的过程能力认可予以确认。

(四)过程确认应提供的客观证据

过程确认的客观证据包括以往历史形成的确认、再确认的记录、有些确认记录可以追溯到几年以前。现场运行中正在形成和形成的记录、样件、试样(如焊接工艺评定保存的拉、压试样)。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的顾客的证明、业绩等。按照标准7.5.2的规定,用以过程确认的记录有(内部为原件,外部一般可为复印件):

1、策划安排的文件如程序、其他类型文件

程序、其他类型文件。可包括识别的过程是什么(焊接、热处理等)?过程确认的要求是什么(如产品、工艺的符合性,设备认可及人员资格鉴定的条件、流程及进度安排等)?

2、过程确认、评审实施的文件

可包括工艺规程、工艺评审规程、验收验证规范等。

3、设备、工装认可记录

可包括设备、工装满足要求的认可评定记录,性能、精度满足要求的验收监测记录,经评审列为完好设备清单(带有设备编号的台帐等)。

4、人员资格鉴定记录

可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证明。设计与修改技术人员的资格授权文件。操作人员、检验、实验人员等级证(操作证)、上岗证、培训证明。压力容器焊接工应有的容器焊接

且标明焊接位置和有效期限的焊接证。无损检验人员应有标明检验方法、级别和有效期限的专业证书,每种监测方法应同1人至少达到II级资格以签发检验报告。无损检验人员、焊接和产品表面质量目测检验人员经医疗机构的视力(矫正)和色对比合格(由企业自定合格标准)的记录(尽可能按美国ASNT美国无损检测协会标准SNT-TC-1A《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和证书》的要求进行。对于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的取证要满足API产品规范要求。

5、使用特定方法和程序的记录

可包括经过评审批准的工艺评定记录(如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工艺验证确认记录、通过

确认时过程连续监控的证实记录、各种性能试验、型式检验以及用户试用的报告等。

二、焊接过程的确认与记录

API6A、16A、16C、16D设备规范中,对热处理的质量控制规定了由制造厂制定控制细则的要求,而对焊接则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在API现场审核中都把对焊接过程的审核做为

重点审核内容。现将焊接过程的确认办法作为交流内容介绍给大家。

(一)编制过程的识别文件

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予以确认,向API申明企业的需确认的过程是什么,是怎样确

认和控制的,除提供给API通过文件审核外,也为API编制审核计划提供依据(二)编制过程确认的策划文件

内容包括要确认的产品对象、采取的焊接形式和方法,确认的流程及实施安排。明确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的标准和验收准则。

API6A、16A、16C、16D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标准——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IX卷《焊接和钎焊评定标准》

API4F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应执行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标准。

对于只做APIQ1的企业,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可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国外标准,也可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三)转化为企业技术文件

按策划安排把焊接确认的要求转化为企业技术文件,内容包括:

1、焊接过程控制规范,该规范把要求API产品规范对焊接的要求、企业应控制的重点安排描述出来,以及哪些落实到设计文件中,哪些落实到工艺规程中,哪些落实到检验规范和

验收准则中。

2、设计文件包括产品设计图样、设备焊接试件的图样、试样形成的图样,并包括标记和试验要求。

3、工艺规程,包括本企业焊接产品壁厚和焊接位置的焊接工艺规程(格式参见ASME标

准中QW-482焊接工艺规程(WPS)推荐格式);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包括焊接标准中所要求的重要变素。

(四)完成相关试验项目

1、对焊接进行表面检查、表面和主体无损检测并且合格(按API产品规范规定的ASTM

检测方法和验收准则)。

2、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的试验。按照评定标准中的要求来完成试验项

目,焊接性能试样加工及试验时最好有专人负责,焊接的中心位置和方向对冲击试验

至关重要。

3、在焊接工艺评定用焊接试件焊接,同时要完成焊工技能评定的试件,试样及评定工作。

(五)工艺评定的评审、批准和工艺规程的确定以及再确认

1、经过各种试验合格后可由焊接、产品设计人员评审并由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经评审批准的工艺规程正式纳入企业焊接规程,并由经焊工技能评定合格的焊工实施。焊工技能评定

也要执行相关的标准。

2、当焊接壁厚和位置变化时、当使用的焊接条件变化时,应补充或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工未通过焊工技能评定时,不允许焊接操作。

(六)、相关记录

除上述各节提到的记录外,做为需确认的过程控制,企业还应注意提供以下记录

1、焊接过程中用于控制过程参数的电流表、电压表的校准周期规定和校准合格记录。

焊接设备的完好证据。

2、焊接件热处理过程中用于测量炉温的电位差计和数字式测温仪表的校准周期规定

和校准合格的记录;自动输出加热温度和时间数据的记录

3、审核现场焊条的烘焙与发放记录、焊件的预热保温记录、焊缝表观检查、无损检

测及硬度的记录(包括X射线底片)、焊工钢印使用的规定、产品上焊工钢印标记、焊接件的质量跟踪(追溯性)记录等相关记录。

4、焊接工艺评定准则、焊接工艺评定记录、焊工技能评定记录

5、焊接母材的材质单、焊接试件的各项试验报告,拉伸、弯曲、冲击、硬度、探伤、

金相等。

三、热处理如果外包,控制要求是什么?

1、热处理过程对供方的评定

1)供方的合格评价和以后的管理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对热处理过程提供方的评定应

由技术质量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到供方现场实地考察,以确认供方有能力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7.5.2的要求。

2)现场考察应有准备,对供方的考察应包括:工艺鉴定、设备鉴定、人员鉴定以及重新鉴

定等方面,其鉴定内容可参阅本程序。考察应做好记录,并收集相关证据,填写《热处理供方能力调查评审表》。

3)当第三方审核人员要求去热处理过程提供方现场确认其能力,或者要求提供本公司零件

热处理的工艺和“温度-时间自动记录纸”(热处理供方),应通知供方予以配合。此要

求可作为与供方签订合同的条款之一。

2、对供方能力的控制要求

由技术质量部对热处理供方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形成《热处理质量技术协议》。应在热处理

工艺控制、热处理设备控制、人员能力三方面提出要求。

热处理工艺

1)所有热处理工艺都必须是具有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且必须签字齐全,文件的管理

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文件可由我方提供,也可由供方提供。

2)热处理检验员应当严格监督操作者执行工艺,操作者应做好记录的填写工作,仪表记录纸

由检验员收集整理于每月保存,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3)热处理工艺应经过评定,应按照《热处理工艺评定准则》的内容进行,执行各种主要的和

非主要的工艺参数,填写《热处理工艺评定记录》。当工艺参数的改变需要重新进行评定时,应重新进行评定。性能评定的试样要求及试验方法执行材料试验标准的要求,评定应保存记录。工艺评定可由供方单独完成,也可由我方技术质量部人员协助完成。

设备、仪表及工艺装备的控制

1)热处理加热设备必须是经过评定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定,符合标准的要求和热处理炉

评定规程要求(见API8C附录热处理炉评定指南),合格的设备必须贴有检定合格标记,注明检验有效期,绘制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标志图,热处理炉检查和鉴定的记录应自鉴定完毕之日起保存五年以上。

2)各种硬度计及温控仪表必须由计量室检定并符合标准的要求,合格的硬度计及仪表亦应贴

有检定合格标记,注明检验有效期。

3)热处理用工艺装备须执行设备管理标准的要求。填写《热处理炉评定报告》

人员能力

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理论与实际操作)获得培训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合格后持证上岗。

环境及检验要求

1)热处理车间所有待处理件和已处理件,包括热处理不合格件,应按照不同材料分别整齐堆

放,并加以标识、隔离。

2)热处理检验员应对热处理工序炉前记录加以检查,对热处理后零件加以质量检查,并出具

《热处理检验报告》并签字。热处理后进行硬度检验时一般用随炉试样测定硬度,但在不影响工件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在工件表面测定硬度。硬度试验和有关理化检验项目,按

API规定的检验标准进行检测。热处理过程的检验按《硬度试验工艺规程》执行。

收集供方资料的要求

技术质量部在与热处理外协供方沟通(签订合同、质量技术协议)时,应要求供方:

1)提供执行本公司产品热处理的操作人员的资格证复印件;

2)为本公司产品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工艺及工艺评定资料应提交本公司评审;

3)提交热处理设备鉴定证书,包括:

——炉子完好的证明《热处理炉评定报告》;

——最高点炉温与最低点炉温之差不超过140C的炉温均匀性证明《热处理炉温均匀

性评定报告》;

——自动记录仪检定合格证(复印件);

——热电偶检定合格证(复印件)。

4)交货时供方应随产品提交试验报告,根据产品具体要求,试验报告可包括:——硬度试验报告;

——性能试验报告;

------随炉试棒;

------温度、时间曲线图

3、每年由技术质量部对供方能力进行确认,定期收集相关的合格证明资料。

四、小结

总之,对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应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和手段,重

点实现焊接工艺评定规定的要求和在实施焊接过程中加强对对接焊缝的控制,使产品满足API 产品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准备申请API认证的企业如果涉及到焊接、热处理过程时,应及早策划并实现其确认活动,因为该项目工作准备时间长,工作项目多,涉及到焊接试件的取样和制备,试样的加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试验和无损检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也许还涉及到相关设备、仪器的购置,合格焊工和检验人员的培训。

企业在准备迎审文件和记录时,应注意提供按分类及过程实现先后顺序编制的文件和记

录清单,涉及焊接工艺评定的文件、记录应汇总成册并长期保存。迎审人员应安排焊接专业

技术人员解答相关技术问题。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次:_B—1.0— 分发号: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 2018-01-02 发布2018-01-02 实施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责: a) 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 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 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 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 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证工 作。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和检 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 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 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a) 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过程(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生产企业过程能力确认细则

1目的 对影响过程产品质量的因素,规定其确认对象、内容、方法和再确认时机,以确保过程能力满足要求。 2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烧结配料、炼铁高炉熔炼、炼钢转炉熔炼、炼钢连铸和轧钢加热过程为需确认的过程。 3 工艺参数鉴定 3.1鉴定依据 3.1.1主要工艺参数: a)烧结工区提供烧结配料的配比、烧结矿TFe、SiO2等主要工艺参数,工艺文件的有效性,操作规程有效性。 b)炼铁厂提供高炉冶炼的热风温度、热风压力和出铁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工艺文件的有效性,操作规程有效性。 c)炼钢厂提供转炉熔炼装入量、出钢温度、出钢时间、吹氩时间、钢包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工艺文件的有效性,操作规程有效性。 e)炼钢厂提供连铸大包温度、中包温度、拉速、一冷水、二次冷水等主要工艺参数,工艺文件的有效性,操作规程有效性。 f)轧钢厂提供钢坯加热温度、汽化系统压力等主要参数,工艺文件的有效性,操作规程有效性。 3.1.2工艺参数试验方法 在人、机、料、法、环等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抽样分析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品质20批次以上产品,计算该设备加工该产品过程能力指数,判断是否满足规定工序合格品率的要求; 1)对所有性能指标逐个计算Cpm值(过程能力指数) 计算X平和M,如X平≠M,要调整X平使其与M重合。 计算Cph和Cpl(单向公差)。

Cph=(TH-X平)/3s Cpl=(X平-TL)/3s Cpm=技术要求/过程能力=(TH-TL)/6σ≈(TH-TL)/6s s={Σ(Xi-X平)2/(n-1)}1/2 其中:X平:表示样本均值。X平=Σxi/n M: 表示技术要求中值。M=(TH-TL)/2 TH:表示公差上限。 TL:表示公差下限 S: 表示样本标准差 2)判断每个质量指标Cpm所对应的合格品率是否满足计划指标下达的工序合格品率。 如Cpm所对应的合格品率大于等于计划指标下达的工序合格品率,则工艺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如Cpm所对应的合格品率小于计划指标下达的工序合格品率,则认为工艺能力不足,要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Cpm值使其满足要求。3.2鉴定方法 由生产部负责,生产单位配合: a)查看是否有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否完整并评审、批准; b)现场抽查工艺参数的执行情况,证实实际控制与文件规定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c)查看岗位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工艺文件; d)按本细则3.1.2条工艺试验方法出据工艺参数试验报告,证实产品过程能力指数,满足规定工序的合格品率; e)生产部填写《工艺参数鉴定记录》(附件1) 4设备能力认可 4.1 设备能力认可依据 4.1.1需进行设备能力确认的监视测量设备和确认要求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 关键控制点辨析 1、术语定义: 1、关键过程: 定义:对产品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或者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质或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控制难度较大,或者容易发生偏离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 未见关键过程的明确定义,在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控制环节”的内容。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还有“关键控制环节”一说,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相似。 2、特殊过程: ISO9000标准的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该过程为特殊过程。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中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未见特殊过程的明确定义。 3、关键控制点(CCP点): ISO22000标准的定义:(食品安全)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3.3)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综上所述,仅有关键控制点有ISO22000标准的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特殊过程无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只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未处现在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9000标准中(未明确其称谓)。关键控制点在HACCP标准中无明确定义(GB/T27341)。 2、针对性: 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该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程度而言,或者该工序控制的难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而言。 特殊过程:主要针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可能性或者经济性而言:或者是不能测量、或者是不能经济的测量、或者是测量结果过晚,失去应用意义。 关键控制点(CCP):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而言:HACCP针对识别的显著危害,ISO22000针对显著危害和实际控制情况。 综上所述,关键过程针对产品质量;特殊过程针对监视和测量;关键控制点针对食品安全 特殊说明: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22000标准,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CCP),只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是生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好状态、原材料及加工半成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特殊过程作业的需要。 5.2.3对参与特殊过程生产的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要先确认其必要的能力,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或培训,并经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授予《资格证》。持证上岗从事特殊操作。如:钢筋焊接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或学习,持有相关部门所发的资格证,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正式上岗前还必须对其能力进行测试,即上岗前的试焊试验,合格后方能从事焊接操作。 5.2.4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并要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编写的文件要经过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批准。 5.2.5对于特殊过程应进行连续监视和测量并做好记录。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 一、饲料生产设备管理: 1、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管理:建立各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设备主要易损 件、备品备件明细表。完整记录所有维护保养以及大、中、小修记录。 严格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制度。编制设备月度、季度、年度检修计划, 并按计划实行。 2、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目的:降低故障率减少停工损失,降低维修量减少维 修费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生产任务按期完成,按期交货; 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3、设备维护与保养的主要方法:坚持设备的巡检制度,每日定期巡检: 看:看各种指示仪表(电流、电压、温度、蒸汽压力、空气压力、功率 因素表等)指示有无异常;闻:有无异味;听:声音异响;摸(测):电机 的温度、轴承、电容器的温度,振动大小。 4、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 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 油垢、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润滑:按时 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标明 亮,油路畅通。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 守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故。 5、对设备操作者的“三好”要求:管好设备:操作者应负责保管好自己使 用的设备,未经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使用。用好设备:严格操作维护 规程和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禁止不文明的违章操作。修好设 备:操作工要配合维修工人修理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6、对设备操作者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 障。 7、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 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 题及时上报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 责: a)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 证工作。 3.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 和检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 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 重点内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及措施

建筑工程重点监控要点及预控

1.土方工程 .1.1 槽底部要平整:常见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为萝卜坑,致使地基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补救措施是进行二次清理。 .1.2 开挖断面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是-0,即底部宽度、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基础底边尺寸。对于基槽上限验评标准没做规定;考虑施工方便,基槽底部宽度应为设计基底宽度、工作面宽度与四周支撑宽度之和。四周支撑一般每边宽100mm,工作面宽度,基础设垫层为50mm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每边为300mm,在保证满足三个宽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基槽开挖宽度。实际验收要先用经纬仪重新复核中心线,基槽断面尺寸,要从轴线向两边量。 1.3 开挖标高验收 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为+0mm,-50mm,验收以水准控制点为标准,用水准仪直接检查,验收实际开挖工程量;验收中应结合检查基底是否平整。 .1.4 地基复查记录

基槽开挖好后,应对地基土进行全面、详细、审慎的检验,要对照设计或地质资料复核土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复核地耐力,要观察砂石粒径是否与地质报告描述一致、有否局部过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分析土层走向和土质变化,判断基底是否到原土。 1.5 基槽隐蔽工程记录(验槽记录) 要全面记录基槽施工检查情况,包括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尺寸、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地耐力复查结论,基槽底下异常地质处理施工情况、设计变更或扰动老土基底处理情况、排水降水施工措施等。 1.6 回填土控制及验收 土方施工中回填质量往往被忽视,轻则造成室内管沟积水、室内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沉,台阶沉陷开裂;重则可能回填土挤动墙体,回填土透水使基础耐久性减弱或引起地基下沉,甚至地基结构迅速破坏导致建筑物结构下沉、开裂以致破坏,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回填的质量要按图纸设计要求。 a)回填土质要求 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表层以下可采用基槽开挖原土进行回填。不得采用有机质含量大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Q/JY-TSCX-027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关键过程,对关键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过程的识别、确定、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关键过程的控制,其它产品可参考执行。 3 术语、定义 3.1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3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关键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过程等。 4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4.1 《GJB 190特性分类》 4.2 《材料代用规定》 4.3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5 职责 5.1 技术中心 5.1.1 负责识别和标识关键过程,组织编制关键过程工艺文件,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工作(即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 5.1.2 负责组织对生产、检验等人员培训关键过程(工序)控制的技术文件中需要注意事项。 5.2 生产部 5.2.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2.2 负责按关键过程控制的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实施关键过程控制,记录关键过程的实际工艺

参数; 5.3 质量保证部 5.3.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3.2 负责关键过程的监督检查,按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关键过程检验,记录关键特性的实测值。 6 工作流程和要求 关键过程控制的详细流程图(附后) 6.1 关键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6.1.1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的原则 6.1.1.1工艺室根据设计编发的“关键件(器材)、重要件(器材)明细表”和设计图样上标注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关键工序); 6.1.1.2 工艺室根据公司技术能力、设备能力、人员能力等情况对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加工过程,可确定为关键过程(工序); 6.1.2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后形成的文件 6.1.2.1 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后,按产品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经部门领导审批和质量会签,复制分发生产部计调室、质量经理。当发生更改时,应及时更新“关键过程明细表”。 6.1.2.2 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 工艺室对识别确定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明确要控制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要控制的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6.1.2.3 编制关键过程三定表 工艺室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填写《关键过程三定表》。 6.2 关键过程的标识 6.2.1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时,对于关键件、重要件应在封面加盖“关键件”或“重要件”红色印章;在关键工序的工序号处,加盖“关键工序”红色印章,若关键 关键过程的 识别和确定 关键过程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关键过程 控 制 关键过程 标 识

过程能力的确认方法分析(doc 13页)

过程能力的确认方法分析(doc 13页)

过程能力的确认方法 ISO9001:2000标准的7.5.2条款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影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实际上,这里所说的需要实施确认的过程就是特殊过程。由于许多企业对这个条款的规定感到难以实施,笔者谈一些对过程能力实施确认的方法。 一、过程确认与过程能力 7.5.2条款要求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并明确提出:“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所谓过程能力,就是在受控条件下,保证过程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任何过程的运行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系统性影响因素,二是随机性影响因素。 系统性影响因素能使过程产生系统性波动,这类波动的数值较大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我们所不期望的,应该力加避免。所谓使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就是要对系统性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不允许过程在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下运行。 随机性影响因素能使过程产生随机性波动,这种波动的数值比较小,从微观上说波动没有规律,是很多微弱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类波动无法(或不值得)从技术的角度加以克服,只能利用统计学的规律对其进行研究。大多数随机波动服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规律。

综上所述,当过程受控并消除了系统性波动,在随机状态下运行,就可以用随机状态的正态分布规律讨论过程的能力。 在正态分布时,其特征值一般用正态分布的标准差δ表示,过程能力通常用6δ表示,其中“δ”常被视为过程能力的度量单位。 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包括产品规格要求和公差要求)的程度。在无偏移的情况下通常记作: C p = T 6δ 式中:C p 为过程能力指数; T为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公差范围; δ为过程特性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二、正态分布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过程质量的客观分布规律与质量标准要求相对关系的不同,正态分布下的过程能力指数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下列四种情况。 1.双侧公差,对称分布,中心重合。 这是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公差双侧对称分布,其公差中心M与过程质量特性分布中心μ相重合,无偏移(如图1所示)。其过程能力指数C p为: C p = Tμ -T1 = T 3δ- (-3δ) 6 δ

饲料品管管理要点

目录 第一章品控部部门职责 一、品管/品保 (3) 二、饲料品管/品保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 三、品控部职责及分工安排 (3) 第二章原料检查及取样的步骤 一、原料接收流程图 (6) 二、原料检查项目 (6) 三、原料取样方法 (6) 四、进厂原料检查步骤 (7) 五、饲料原料检测方法 (7) 六、原料留样 (7) 第三章原料接收标准以及常见掺假物检验 一、饲料原料的一般标 (8) 二、原料接收标准 (8) 三、饲料原料的掺假检验和质量评 (8) 四、原料质量控制技 (9) 五、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处理方法 (10) 第四章原料仓储技术及管理

第五章饲料成品的质量管理 一、配合饲料的采样方法通 则 (12) 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12) 三、打包间质量管理 (12) 第六章编织袋及标签的管理 一、编织袋、标签审查要 点 (14) 二、饲料生产品种及规格 (14) 三、包装袋尺寸及重量 (15) 四、包装袋价格 (15) 五、编织袋、标签审查管理制度 (16) 第七章关于原料、成品营养成分检测的规定 第八章品控部值班制度 一、双休日轮班制度 (16) 二、工作日值班制度 (16)

第一章品控部部门职责 一、品管/品保 (一)品质管制(Quality Control):简称品管QC 1、品质管制: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说,经由测定品质的实际水准与标准核对比较,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矫正其间的差异,赖以达成所预期的品质的一系列活动。 2、品质管制是一种生产方式或服务,能使产品达到一致的生产标准品质,同时能跟售价与市场的需要取得协调。实际上我们应该发展、设计、制造与服务公司产品,以便使它成为一种最经济、最实惠及符合顾客胃口的产品。 3、品质管制能改善公司产品的品质,增加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与售价,减少售后服务,改善提货,提供有效的人员管理与同事间的尊重。 (二)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简称品保QA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品质要求,而在品质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也就是以客户的立场来维持产品品质,向消费者保证品质,使消费者能够安心满意的购买。 二、饲料品管/品保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1、认识原料的种类、熟悉其营养成分 2、各种原料特性 3、有能力鉴别各种原料之差别(好坏) 4、仓储之知识及管理 5、仓储生产过程的了解 6、饲料的特性、代号 7、饲料营养成分 8、一般化验工作 9、有能力说服对方:以理服人 10、刻苦耐劳、任劳任怨

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识别和控制程序

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识别和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关键生产、检验过程进行识别,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检验流程。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及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对关键过程进行识别,并报技术部备案。 技术部负责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 质量管理部具体实施关键过程的控制。 5 工作程序 5.1关键过程的识别和标识 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当前质量、及质量检验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过程;检验操作难度大、检测数据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5.1.1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对产品生产过程、检验过程进行特性分析并形成文字记载,识别关键过程,填写《关键过程明细表》,并经部门负责人会签,技术部备案。 5.1.2关键过程确定后,应在工艺流程图及其相关技术文件上进行标识。

5.2关键过程的控制 5.2.1对关键过程使用的资料、图纸、工艺文件、计算机软件等标识应保持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5.2.2设置控制点,对过程参数和产品生产、检验关键或重要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 5.2.3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做实测记录。当测量装置能给出具体测量值时,应记录实测的数据。 5.2.4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或采用抽样方案时,应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特性趋势进行监视。 5.2.5按照有关可追溯性和批次管理的要求,建立流程卡,作好记录并予以保存,确保其可追溯性。 5.3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要求 5.4监视与测量应随工艺流程认真做好记录,字迹工整、清楚,并分类归档,保持其可追溯性 5.5关键过程的管理 5.5.1不定期检查关键过程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的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5.2不定期检查关键过程的工艺条件、过程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等的登记情况。

过程能力确认记录

过程能力确认(再确认)记录 GHZY/JL-077 过程名称 钢筋闪光对焊工序 过程确认依据 《特殊过程确认/再确认办法》 过程评审准则 《焊接工序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 评 审 内 容 评审日期 2016年01月13日 设备能力鉴定 电焊机等设备能力能满足焊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人员能力鉴定 1、工序操作人员黄铁强等均具有8年以上相关工序操作经验且有焊工执照 2、上述人员已经过岗前培训合格 考核方法鉴定

《焊接工序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具有专业技术和质量保证的指导作用,并有相关工序原始记录。 综合能力鉴定 设备能力能满足要求 人员能力能满足要求 考评方法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过程能力的综合能力能满足要求 再确认 内容 当上述设备更新或更换、人员变动以及有新的开发项目中也存在特殊过程时,则应对这些变化情况进行再确认 参加确认人签名 吕士奇范长欣闫伟李长山 日期:2015年01月13日 批准人签名 同意确认结果。 签名:闫伟日期:2015年01月13日 过程能力确认(再确认)记录 GHZY/JL-077 过程名称 大体积砼

过程确认依据 《特殊过程确认/再确认办法》 过程评审准则 《主体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等作业文件 评 审 内 容 评审日期 2016年01月13日 设备能力鉴定 W8根振动棒(必须经检查无任何故障,并有4根备用振动棒)、8台电机、铁铲、扳手、碘钨灯等设备能力能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人员能力鉴定 1、工序操作人员黄柏槐等具有8年以上相关工序操作经验 2、上述人员已经过岗前培训合格 考核方法鉴定 《主体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等作业文件具有专业技术和质量保证的指导作用,并有相关工序原始记录。 综合能力鉴定

特性分类及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 特性分类和关键件、重要件及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单元件特性分类是对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通过对单元件特性的分类,使各类人员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使产品在形成的全过程主次清楚,重点突出,以便对关键件、重要件实行重点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以保证产 品的最终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资料中单元件的分类和标记的类别、形式的标注方法、审批、更改及单元件特性及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原则。 本程序适用于正式生产的各类产品的特性分类及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设计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形成特性分析报告,并对产品实施特 性分类,编制“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 3.2 工艺部门负责编制“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质量跟踪卡、关键过程明细表”并进行质量控制要求并贯彻实施。 3.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和关键过程检验规范”并进行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的检查和考核。 4 工作程序 4.1 特性分类 在划定特性类别之前,应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即技术指标分析,设计分析和选定检验单元)提出特性分析资料,并征集有关部门的意见,结合特性分析结果由设计部门根据产品出现故障的严重程度将特性类别分为三类,即关键特性、 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划定的特性类别应该与特性分析保持一致。 4.2 特性分类符号 特性分类符号由特性类别代号、顺序号组成,必要时增加补充代号。 4.2.1 特性类别代号 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 编写批准修改单号修改 审核日期修改页码审核 标准化备注修改状态批准关键特性:G 重要特性:Z 一般特性:不规定 3.4顺序号 在同一图(代)号的设计文件,按阿拉伯数字顺序表示在特性类别代号后。 关键特性:G1~G99 重要特性:Z101~Z199 一般特性:不规定 3.5补充代号 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在顺序号后。 A—产品单独销售时,该特性被分类为关键特性或重要特性,而在高一级装配中检查或试验时则为一般特性。 B—装配前复检。 C—工艺过程数据作为验收数据。 D—要求特殊的实验或检验。 3.6关键件、重要件标记 标记的形式为等边三角形,规格、尺寸见图10-1 及表10-1。 图10-1 表10-1 规格L C B 字体 1 号标记25 1 1.5 10PB按GB5888 2 号标记7.5 0. 3 0.45 3PB按GB5888 3.7单元件类别的标注 4.3设计资料

过程能力的确认方法(doc 9页)

过程能力的确认方法 ISO9001:2000标准的7.5.2条款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影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实际上,这里所说的需要实施确认的过程就是特殊过程。由于许多企业对这个条款的规定感到难以实施,笔者谈一些对过程能力实施确认的方法。 一、过程确认与过程能力 7.5.2条款要求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并明确提出:“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所谓过程能力,就是在受控条件下,保证过程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任何过程的运行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系统性影响因素,二是随机性影响因素。 系统性影响因素能使过程产生系统性波动,这类波动的数值较大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我们所不期望的,应该力加避免。所谓使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就是要对系统性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不允许过程在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下运行。 随机性影响因素能使过程产生随机性波动,这种波动的数值比较小,从微观上说波动没有规律,是很多微弱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类波动无法(或不值得)从技术的角度加以克服,只能利用统计学的规律对其进行研究。大多数随机波动服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规律。 综上所述,当过程受控并消除了系统性波动,在随机状态下运行,就可以用随机状态的正态分布规律讨论过程的能力。 在正态分布时,其特征值一般用正态分布的标准差δ表示,过程能力通常用6δ表示,其中“δ”常被视为过程能力的度量单位。 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包括产品规格要求和公差要求)的程度。在无偏移的情况下通常记作: C p = T 6δ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桩基、主体、装饰等监理预控方案 ▲水电安装施工监理预控方案 ▲暖通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消防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第一节桩基、主体、装饰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将如何精心监理、根治工程的质量通病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在建设监理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本细则列举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监控措施。 (一)、沉管灌注桩的监理方案 按照前面的分析,本工程桩基应采用沉管灌注桩,直径为377mm。根据我们大量的监理经验总结和对当地地质的仔细分析,我们认为重点控制桩的定位、垂直度、桩长、贯入度控制、沉渣厚度、砼灌注等方面,我方提出如下监理方案。 页脚内容1

1、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对总包及分包单位质保体系组织审查 (A)、人员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必须配套,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现场操作人员工程要齐全,桩机操作员、钢筋工、砼工、班组长均持证上岗。 (B)、设备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配备的设备须到场,桩机应具备当地的许可证,设备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及安全使用,砼搅拌机应具有讲题设备及备用搅拌机、电焊机,应配有确定桩位的经纬仪。 (C)、施工方案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包括场地、地质、桩长等,要有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还应有安全管理办法。 (2)工程材料监理 (A)、所有建筑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钢材及水泥必须有质保单及现场帛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单位出具,散装水泥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钢筋搭接焊200个焊点为一批试焊送检。 (B)、砼浇捣 ①、试桩前砼级配应通过试验合格,施工过程中每台班做砼试块一组。 页脚内容2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 控制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1 目的 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 职责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CCP)进行监控 4 程序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CCP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影响时,采取纠正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是否符合关键限值来确定。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四个部分: (1)监控对象: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CCP)是在关键限值内操作的。 (2)监控方法: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察方法进行监控,监控方法要迅速和准确。 (3)监控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4)监控人员:需受过培训,可以进行具体监控工作。 监控对象测量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来提供快速结果,没有时间去做的分析实验,因为关键限值的偏差必须要快速地判定,以确保产品在销售之前已始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监控频率监控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如果可能应该连续监控。定期观察这些连续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这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现偏离关键限值时,检查间隔的时间长度将直接影响到返工和产品损失的数量。在所有情况下,检查必须及时进行以确保不正常驻机构产品在交付前被分离出来。 监控人员实施一个计划时,明确监控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考虑因素,被分配进行CCP监控的人员可以是: (1)生产技术员。 (2)生产工人。 (3)监督员。 (4)维修人员。 (5)质检员。 由生产技术人员和监督员进行监控能连续观察产品和设备,能容易地从一般情况中发现发生的变化。负责监控CCP的人员必须: (1)接受CCP监控技术的培训。 (2)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3)能及时地进行监控活动。 (4)准确记录每次监控工作。 (5)随时报告违反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活动。 监控人员的任务是指随时报告所有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和违反CCP监控的记录和文件必须由实话监控的人员签字或签名。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XX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做好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实现产品技术经济价值;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各工段; 三、职责: 生产部按照相应生产操作规定,严格控制生产技术指标; 四、工作程序: (一)、领料投料质量控制要点 1、根据当天生产的品种、配方和生产数量,领取指定垛位的原料,对霉变、结块的原料有责任拒领。 ????2、投料工要熟悉各种大宗原料的外观性状,防止错投。 3、投料前仔细检查,对霉变、结块的原料及时检出,并按要求顺序投料,主要原料都应进行清杂除铁处理。 ????4、应核实好原料投放的料仓,并检查料仓是否清理干净。 ?????5、严格核对配料仓上搅龙的电动闸门开关是否正确,关闭是否严密,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料,严禁发生漏料,串仓现象。 ??? 6、上料时严禁发生溢仓,造成流路残留,导致混料及其它原因的交叉污染。 7、投完一品种后及时清理落地料并投入;注意地面原料的交叉污染 8、更换产品品种时,必须做好清理工作,防止其它原料,预混料等的掺入。 9、要认真填写垛卡,以备统计。 (二)、小料配制: 1、预混料生产前必须认真检查校对每台检斤合秤,做到每台秤准确无误,秤不灵敏、有误差不准使用。 2、要认真检查核算员打印的小料配料单有无明显错误。如有明显错误应及时通知核算员进行复查。 3、每班生产前或更换预混料品种必须清扫混合机,保证混合机内清洁无物料残留。 4、将需配制的小料配方抄录到小黑板上,便于观看和称重。 5、需要稀释的小料,应按比例提前稀释,并做好标注,备用。 6、将配好的小料,摆放整齐,并标注好品种、批数和批重。 7、严格按照预混料配方的品种、数量进行准确称量,配制药物添加剂时以净重数为准,配两批以上添加剂时,同一种药品连续秤完,以免漏配或造成各批次之间的不准确。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集中专家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一系列先进手段、先进工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优良。 (一)认真操作,保证测量准确 采用电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断面仪和收敛仪等精测仪器,确保围岩监控测量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用以指导施工;确保隧道中线、标高和结构尺寸正确。 (二)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开挖质量 1、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进行钻爆设计,审定批准后,据此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采用微震光面爆破,非电起爆技术,使硬岩、中硬岩、软岩残眼率分别达到90%、80%、60%以上,比规范分别提高十个百分点。越是软岩地段,越是要搞好光面爆破。 2、采用断面仪快速、准确测量洞室开挖轮廓线,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中,提高开挖质量。 3、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岗位责任制,确保隧道开挖轮廓线平顺,线性超挖控制在10cm以内,无欠挖现象。 (三)一丝不苟,保证施工支护质量 本合同段的隧道工程施工支护设计采用素喷、网喷、钢筋网和系统锚杆,并视围岩情况相应采用了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支护

辅助措施和钢架加强支护。无论哪种支护方式,施工时:一是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紧随开挖,及时施作,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二要喷射砼与围岩、钢件之间密实无隙,融为一体,消灭空洞现象;三要保证支护的厚度且大面平整,这对复合衬砌结构消灭初期支护与岩面之间、与防水板之间不密贴的质量通病打下基础,也是实施新奥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二次衬砌,除不良地质地段要紧跟外,对于较好的围岩,开挖面与二衬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0m。 1、超前预支护是保证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向布置间距、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外插角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科学进行调整,必须报请批准方可进行;?注浆施工应有效止浆,防止漏浆。超前灌浆锚杆采用孔口止浆塞止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用喷砼封闭岩面;?注浆采用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控制采用逐级升压法;?必须在注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后,方准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系统锚杆的材质、密度、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浆液饱满。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所有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片调整,使垫板与岩面密贴。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0cm。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抽样一组进行抗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3、钢筋网不得扎制成片,必须单根现场绑扎或焊接,起伏铺设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或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σ T——公差 σ——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S)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