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李智峰

(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矿井开采进入深部以后,原有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已很难适应深井煤巷的变形特征,巷道围岩变形根本无法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

需要。该文通过对深井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采用锚杆为主的联合支护技术,实现了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的长期稳定,也为该类巷道推行锚杆联合支护技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关键词

深井

软岩

锚喷支护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2-02-27

作者简介:李智峰(1972-),男,辽宁彰武人,中级职称,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现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煤矿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与范围显著增加,巷道布置出

现了以下发展方向:(1)在巷道层位方面,永久性巷道从岩巷向煤巷发展,以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建井周期;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回采巷道从岩石项板煤巷向煤层项板巷道和全煤巷道发展。(2)在巷道断面形状与大小方面,拱形断面向矩形断面发展,以提高掘进速度与断面利用率,回采巷道有利于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小断面向大断面发展,以满足大型采掘设备与高开采强度的要求。(3)在回采巷道数量方面,单巷布置向多巷发展,以满足高瓦斯矿井及大型矿井运输、通风的要求。(4)从巷道赋存条件方面,埋深从浅部向深部发展,简单地质条件向复杂地质条件发展,特别是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问题,增加了巷道支

护难度,对支护技术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1-3]

。因此,本文从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针对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巷道支护方式和技术参数,通过现场工业试验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

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也随之增加,由于围岩强度小,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塑性变形临界或强度极限,要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必须由深部岩石来承载巷道动压,当一个平衡点被破坏,就要求有一个新的平衡点来支持,这样必然造成巷道围岩松动圈增大,由浅入深,因而巷道收敛变形量急剧增加,稳定性差,给巷道稳定性控制带来困难。1.1深井巷道矿山压力

深井巷道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是深井巷道的矿山压力较大,或简单地说是原始地应力大,假定巷道承受的垂向地应力等于地层重力。对于深度达到800m 的巷道,则自重应力可达到20MPa ,如果巷道围岩的轴抗压强度为40MPa ,则有巷道的不稳定系数为0.5,则巷

道围岩会因应力集中达到单轴抗压强度极限。对于受

到采场矿压作用的巷道,则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1.2深井巷道变形破坏规律

若以巷道松动圈的厚度来表示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则可发现:随采深的加大,各种岩性巷道的松动圈的厚度随着加厚;岩性越软则松动圈厚度越大,承受动压作用的各种岩性巷道松动圈的厚度值更大一些。鸡西荣华煤矿主要大巷所在水平的岩层主要为泥岩、煤和炭质泥岩,经观测泥岩、煤和炭质泥岩松动圈最大在2 2.5m 之间,属于深井软岩,极难支护。1.3深井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巷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3方面的因素:(1)巷道围岩应力场,主要由开采深度和采动影响决定;(2)巷道围岩的力学性质,主要由岩层结构、岩石强度和裂隙发育情况等因素起作用;(3)巷道支护方式和参数。

因此,深井软岩围岩控制应从煤层赋存情况、开采

深度和井田的地质情况为依据,

从巷道的支护方式和参数入手,不断优化支护方案,增强围岩强度,提高支护能力来控制巷道的稳定性。2锚杆支护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2.1

支护方式的选择

以鸡西荣华矿水平运输大巷为例介绍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方式。

软岩支护设计必须采取卸压、让压与加固围岩、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相结合的方法,若采用料石砌碹的支护方法,不仅工序复杂,支护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因砌筑材料是刚性的,起不到卸压、让压的作用,当围岩应力发生变化时,极易破坏,不能解决软岩支护问题;采用U 型钢支架支护,虽然承载能力高,可缩性强,但硐室高度、跨度较大,施工困难,成本较高,且它不能对巷道围岩提供主动支护作用,也不是一种理想的支护方式。根据荣华水平运输大巷围岩的

实际情况,

对设计依据进行了详尽分析后,确定采用以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树脂锚杆为主的锚、网、索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通过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树脂锚杆对围岩进行主动加固,保持围(下转第155页)

道密度大相互干扰的教训,采区上山间距确定为44m,

施工上山没有发生相互扰动。在煤

4

一采区顶部巷道设计中,上山皮带采用集中驱动方式,机头三套传动装置两侧对称布置,共布置两个Φ6.5m驱动硐室,上部变电所联络巷扩刷成右驱动硐室。且该硐室兼作上部变电所通道,利用采区上部回风联络巷作为检修道。

这种布置,巷道密度最小,硐室容易维护。在煤

4

一采区底部巷道设计中,泵房、泵房通道及水仓布置在采区底车场外侧,泵房净宽ˑ净高=3.5ˑ3.32m,长度6.4 m,两台水泵成L型布置,共用一个吸水井,在底车场与皮带上山之间布置下部变电所,这种布置巷道密度最小。在工作面联络巷设计中,充分兼顾上、下及两翼面使用,做到一巷多用,减少联络巷的密度和联络巷开口对采区上山的破坏。

(3)推广使用简易交岔点,减少巷道跨度。正规交岔点跨度大,造价高,工期长,施工不安全,易冒顶。

4

一采区全部采用简易交岔点,底车场简易交岔点形式为大交角断面收缩式,分岔角60ʎ,分岔口断面B0= 4.0m。顺槽联络巷甩车简易交岔点形式为梭形,长度9.0m(正规14.37m),最大跨度4.5m(正规6.95m)。

(4)重视巷道反底拱的设计和底板水的治理。软岩巷道矿压显现是四周来压,因此支护体不允许有薄弱点。上组煤巷道底拱矢跨比一般为0.2 0.25,能够有效控制底板。但下组煤底鼓严重,巷道破坏表现为墙体剪裂、底板鼓起、两帮内敛,顶板下沉,显示顶压较大。为防止底拱产生拉应力,矢跨比调整为0.3,底拱下打M10砂浆,起保证料石灰缝饱满和隔水作用。巷道施工要做好排水管理,防止底板积水。

(5)工作面相邻顺槽间留设4.5m小煤柱,既避开了支承压力高峰,又简化了顺槽支护,有利于提高单进和资源回收。

(6)对于整体垮冒破坏型顶板,可在顶板松散破碎的一次锚网喷地段及两侧预防性地架设钢性锚梁,提高顶板的整体性,也可采用双层锚网喷支护,顶锚杆适当加长,形成压缩承载拱可有效防止这类破坏形式。

(7)对于受动压扰动影响的巷道可通过提高其支护强度、提前注浆加固围岩、临时架设U型钢棚、合理确定停采线的方法加以保护。

(8)为控制巷道底臌及两帮收敛量,可在巷道两侧底脚位置布置与墙体成60ʎ角的底脚长锚杆,对底脚岩体进行加固。

(9)断层及破碎带对软岩巷道支护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巷道尽可能避开构造复杂地带,如躲避不开,应大角度穿过,并加强支护。

(10)在流变和膨胀的岩层中设计施工巷道,必须留有一定的卸压空间,允许巷道周边应力峰值向围岩深处转移,以减小二次支护受力。一次支护有序卸压后方可进行二次支护。

(上接第153页)岩的完整性,限制围岩松动范围的增大。挂网主要是避免围岩表面破碎体片落,同样也起到限制其松动范围向围岩深部发展的效果。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是,一方面,开挖后及时利用压风高速喷射到围岩表面的节理、裂隙中,把节理、裂隙分隔的岩体联结起来,有效地阻止岩块的松动和滑移;另一方面,喷射混凝土形成一种紧贴岩面的封闭层,隔绝了水和空气对围岩的风化和剥蚀作用,防止因围岩风化、剥蚀而影响巷道稳定性,而预应力锚索通过对锚索施加预紧力,形成锚杆、金属网、混凝土、预应力锚索的加固体,与围岩一起构成“刚性梁”承受外来压力,通过刚性梁将压力传到围岩深处,从而保证巷道的稳定。

2.2支护技术参数

根据在相邻矿区进行的围岩松动圈测试结果,岩石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一般在1.0 1.5m之间,在断层附近,围岩松动圈可达2.0m左右。根据在南冶煤矿某巷道内进行的矿压观测资料分析,顶板离层范围一般在1.8m以内,在此范围内离层量最大,因此,锚杆的有效固定长度大于1.8m,考虑到现场施工的难度,锚杆长度取2.0m,锚杆的有效固长度为1.9m,对于岩巷,设计组合拱厚为1.0m,则可确定锚杆的间排距为0.9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一次喷射。为了获得全方位的组合结构体,锚杆要求扇形布置,锚杆安设方向要求垂直于巷道轮廊线。

对于断层附近的巷道,松动圈一般比较大,属于不稳定围岩,因此,巷道过断层时应加强支护,为了施工方便,仍选用Φ18mm、长1800mm的全螺纹等强锚杆,但适当减小间排距,增大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根据实际经验,巷道过断层时,锚、喷支护参数取:间排距为600mm,喷层厚度为150mm。必要时进行壁后注浆及拖后20m使用U型棚加强支护。

3结论

因锚喷支护是比较及时的支护,与围岩较为密贴,在围岩变形过程中能较快地产生支护阻力,控制软岩变形。该支护工艺能有效控制松动圈的扩大,改善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延长巷道维修工期,是经济可靠的支护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围巷道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2]杜计平,苏景春.煤矿深井开采的矿压显现及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农,高明仕.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9):524 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