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合集下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就业方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就业方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就业方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领先的气象科研机构之一,其研究方向广泛,涵盖了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预警、大气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

因此,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选择以下几个方向。

一、气象科学领域
气象科学领域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气象预报、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分析、气候变化研究等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大气环境污染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这个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研究,毕业生可以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物分析、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等方向的工作。

三、气象灾害预警领域
气象灾害预警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在这个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研究和预报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

总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同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欢迎有志于从事气象科学研究的青年加入我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家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家诚

留苏 回国后 ,他先 后任过 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组 组长 、 中央气象台长期预报组组长 。 文化大革命时参加
五七干校。17 9 2年担任 中央气 象局气象研究所一室主
任。 17 年在 中央气象局气 象科学研究院 ( 98 后改称中
国气象科学研 究院)担任天气气候研究所所长 。18 95
年 任第一副院长 , 主持院务 , 在党内 曾兼任过小组长, 支
党员(9 0年加入中 国共产 党) 留苏 副博士 、 15 , 研究 员。
研究课题 , 获得过两次全 国奖与多次部局级奖。 离休后 仍坚持工作, 至今笔耕不辍 。 17 9 3年他 与北 京大 学王绍 武合 作开展 全 国旱涝 变迁研究 , 究 17 年获得全 国科学大会奖 。其主 该研 98 要 成果 《 国近 五百年旱涝分布 图集) 92年由地 图 中 18 出版社 出版, 在国内外广 泛应 用。 95年与 青海省气象 17
容 ,是促使气候学与技术科学的双向发展的 两个学科
领域 。
中的人类与 自然界” 国际研讨 会递交 了题 为《 中国社会 经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论 文 ,后发表在会议文集
上。 而这 次会议对他产 生了极深的影响 , 该会议对走出 环境危机的指导思想作 了深 刻讨论 ,与 会者竟然一致 肯定中国古代 以儒 家为代表 的学术 思想正是人类走出
见 , 家诚应邀在 该刊 18 张 95年 3 月号 《 冰河 期再来 的 讨论 》 中刊载 了摘要 。
2 0世纪 8 0年代在承 德召开的全 国能 源气候会议
部书记 等职务 。19 年 3 离休 。 93 月
刻 苦钻 研 , 期活 跃在 气 象科 研 界 长 张家诚研究员勤于思想 , 刻苦钻研 , 注意 国际学术 动态 , 期活跃在气象科研界 。 长 他主动提出多项全国性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招生简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事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致力于气象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每年,该院都会开展考研招生工作,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深造的机会。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考研招生简章,以帮助有意报考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

一、招生专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生专业主要包括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科学、气候学、气象灾害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申请相应的研究专业。

二、招生计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每年招生计划根据院内师资和科研需求而定,具体人数会在招生简章中公布。

考生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以确保能够顺利参加招生考试。

三、报名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即将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备与所报专业相对应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4.参加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下简称考研)。

四、报名时间和程序考生在报名之前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学位证书、学位证明、个人简历、科研成果等,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有效性。

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初开始,截止时间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

报名程序一般分为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环节。

考生需要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在线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所需材料。

之后,需要按时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核实个人身份和材料的真实性。

五、招生考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报名的考生会进行招生考试,以综合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考核。

六、录取和培养根据招生考试的成绩和综合评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将确定录取名单,并将结果在指定时间内在官网上进行公示。

被录取的考生需要按照学院的要求参加入学报到手续,并按时参加培养计划。

七、奖助政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政策。

优秀的研究生有机会获得全额或者部分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福利待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香港、澳门、台湾间的学术交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香港、澳门、台湾间的学术交流
姓 名
Pe s n ro
目的地
Ve u ne
任务
1a k . s
时间
Da e t
备注
No e ts
施小英
S i a yn h o ig Xi
澳大利亚 合作研究
Au t l s ai r a C o e a v s ac o p rt e ee r h i r
张胜军 美 国 Z a gS egu US h n hnjn A 张人禾
Zh ngRe h a ne
博 士后研究 2 0 — 1 0 美 国夏威夷大学海洋与地球科技学院,卫星资料四维同化 0 80 — 2 P sd coarsac ot o trleerh Unv ri f wa , D si l ino stlt aa ies o Ha i 4 as a o faele t y t i mit id 参加会议
陆龙骅
Lu Lo g u nha
台湾成功大学
Nai n l t a o Che g Ku g Un v r i n n i e st y
地球科学系, 合作交流
De a t e fE r c e c s c o e a i e r s a c p r nt a h S in e , o p r t e e r h m o t v
朱帅
Zh h a uS ui
Ac d mi ei g a e c me t n
日本
Jp n aa
2 0 . 2 第3 0 8叭一6 届亚洲季风年科学研讨会
Th r r h p o i o s o e3 d wo ks o n Asam n s n
沈学顺
Se h nXueh n su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
学 奖 ( 部 级 ) 等 奖 。 19 — 19 省 二 9 1 9 4年 任 《 国气 象 中
报》 总编辑 。19 9 2年开始 获国务院 颁发的政 府特殊津
贴。
气候条件不仅对我 国自然植被 、 农业 、 经济建设等物质 层面有着重要 影响 , 而且对人们 的衣 食住行 、 风俗 习惯 和传统 文化等人文精神层 面也有着重大影响。 从而开始 了系统的研 究。2 0 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庆祝建院 08 5 0周年时在《 中国气象报》 组织 的专版 中刊有林之பைடு நூலகம்撰
到 1 0℃) 等等。
6 1
由此 , 林之 光研 究员完成 了对 2 0世纪四五十年代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 e ta d Oa i ee r l g s r n ssM to o o y
第5 第2 卷 期
21 0 1年 4月
第二 , 地形对我国气候影响方面。 我国山脉地形对气温的 ( 水平分布) 影响主要在冬 季, 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 冷空气灌注而不得出造成 的“ 冷
两者都 是中国季风气候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因而得 出“ 中国最多只能成为二等强国” 的错误结论。 第二次认识 飞跃是在 2 0世纪 9 0年代 ,提出我 国
主 要著 作有 《 国气候 》 合 著) 《 形 降水 气候 学》 中 ( 、地 等 。 表中 英文论文 7 篇。 发 0余 曾获 中国气象局 气象科
多次获全 国 “ 五个一工程 ”奖等全 国性奖项 。19 和 90 2 0 年两 次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 “ 国有突 出贡 07 中 献 的科普作 家” 19 年 由国家科 委和中 国科 协授予 。 96
“ 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 称号。19 年 1 月参与组织 中 95 0

新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象科学研究院⽓象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皇天不负有⼼⼈,看到⾃⼰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这⼀年多的坚持还有努⼒,觉得这⼀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章也许会有⼀些凌乱,还请⼤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家可以给我留⾔,我⼀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态再稳定⼀些,可能成绩还会再⾼⼀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最⼤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出⽣在⼀个⼩地⽅,对⼤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学选择了⼤城市,研究⽣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些⼲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家⾃取。

中国⽓象科学研究院⽓象学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601)⾼等数学A(901)天⽓-动⼒⽓象学参考书⽬为1.《天⽓学原理和⽅法》,朱乾根等编著,⽓象出版社,2000年;2.《动⼒⽓象学》,吕美仲、侯志明、周毅,⽓象出版社,2004年;3.《动⼒⽓象学》,杨⼤升,⽓象出版社,1983年;4.《数值天⽓预报教程》,⽥永祥、沈桐⽴等编写,⽓象出版社,1992年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懒⼜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选择)我建议⽤⽊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天200个,⽤艾宾浩斯曲线⼀个⽉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211133091_GRIST模式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东亚降水季节内特征的评估

211133091_GRIST模式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东亚降水季节内特征的评估

doi:10.11676/qxxb2023.20220120气象学报GRIST模式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东亚降水季节内特征的评估*陈苏阳1 张 祎1,2 周逸辉1 李晓涵1,2 王一鸣2 陈昊明1 CHEN Suyang1 ZHANG Yi1,2 ZHOU Yihui1 LI Xiaohan1,2 WANG Yiming2 CHEN Haoming1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2.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35未来实验室,北京,100195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 2035 Future Laboratory,PIES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195,China2022-06-30收稿,2022-10-08改回.陈苏阳,张祎,周逸辉,李晓涵,王一鸣,陈昊明. 2023. GRIST模式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东亚降水季节内特征的评估. 气象学报,81(2):269-285Chen Suyang, Zhang Yi, Zhou Yihui, Li Xiaohan, Wang Yiming, Chen Haoming. 2023. Assessment of intra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over East Asia in the GRIST model summer climate hindcast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81(2):269-285Abstract Based on the seasonal climate hindcast experiment of the Global-to-Regional Integrated forecast SysTem (GRIST) model, the simulated climate features of East Asian summer precipitation are analyzed with emphasis on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hina Merged hourly Precipitation Analysis (CMPA) grid fusion analysis dataset,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GPM) satellite dataset and results of two global climate models, i.e., 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 (CAM5) and the SuperParameterized CAM5 (SPCAM5),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lores the inter-model differenc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IST can better simulat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eastern China, but the magnitude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nd rainfall amount are higher than the observed values. It is shown that precipitation evolution closely corresponds to daily mean vertical variations of hourly apparent heat source (Q1) and apparent moisture sink (Q2) and large-scale vertical velocity.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reproduce the location and northward progression of rain belt and the subtropical high ridge line, and overall can capture the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the Intrasesonal Oscillation (ISO). However, the intensity and period of the ISO propagation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observations possibly due to the long moving path and duration of zonal wind.Key words Global model,East Asia,Precipitation,Interseasonal oscillation摘 要 基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区域一体化预测系统(GRIST)模式,分析了其在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的东亚地区夏季降水气候特征,重点关注季节内尺度的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是中国专门从事气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下面我将介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背景、职责和重要成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直属的全国性综合性气象科学研究机构。

是中国气象事业的核心科研单位之一,也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的唯一一个独立的科研院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使命是开展气象科学研究,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气象服务和灾害风险管理的能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气象科学决策咨询服务;培养气象科学人才;参与国内外气象科学组织和国际气象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首先,他们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通过研究气象模型、遥感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

同时,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测研究也为我国的气候政策制定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研发了一系列的测量和监测装备,包括卫星遥感、雷达观测、自动气象站等,用于监测和预警台风、洪涝、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

通过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他们能够及时预警和指导社会公众和政府应对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

他们与世界各国的气象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国际气象组织的工作,推动全球气象监测和预报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任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气象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

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为中国气象局,机构改革后于2003年更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旨在提供气象服务,支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其任务包括气象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以及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气象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方面,该院开展了气象科学的前沿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科学难题,推动了气象科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该院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将气象科学成果转化为气象服务,满足了国家的气象需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方面具备先进的能力。

该院建设了全国性的气象观测网和数据中心,收集和管理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和资料,为气象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除了在国内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和服务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际气象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该院与世界各国的气象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进行气象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我国在国际气象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培养气象科学人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吸引了大量的气象科学人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气象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通过开展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为国家的气象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院在气象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具备先进的观测和数据管理能力,并在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办公消耗用品及类似物品(40)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货物项目 DD22061810044520_bcDmsZ.p df
北京美佳成华科技 有限公司
32.8
2022-06-1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06 日 生成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气象科学,促进科技发展。气象科技研究气象科学试验气象地球环境观测气象仪器计量 与检定气象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气象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开发气象科研成果推广与 应用气象科技信息服务与开发相关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与学术交流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有限公司
0.7
TOP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货物项目 DD22062110444520_dCfucQ.pd f
北京浩普诚华科技 有限公司
0.6
TOP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采购电子验 华硕电脑(上海)有
收单公示
限公司
0.6
2022-09-21 2022-06-21 2022-05-02
TOP1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采购电子验 北京亚强世纪科技
TOP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采购电子验 北京鑫维嘉信科技
收单公示
有限公司
0.6
2022-07-13
TOP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采购电子验 北京鑫维嘉信科技
收单公示
有限公司
0.6
TOP1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货物项目 DD22061710314520_MRUsvU.p df
北京鑫维嘉信科技 有限公司

科研绩效奖励分配办法(试行)

科研绩效奖励分配办法(试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研绩效奖励分配办法(试行) 为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本院的发展和稳定,进一步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和经济建设做贡献。

鼓励全院职工敬业爱岗,做好本职工作;鼓励多渠道、多途径争取任务、争取经费,使职工的收入与其贡献挂钩。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海洋二所、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调研,对原有的绩效津贴分配办法进行改革和完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将突出对院科研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课题和有关科研成果的奖励。

一、课题经费提成奖励:(一)本奖励适用于我院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所适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课题)。

(二)由外单位到我院的项目(课题)经费到位后,可按当年到院经费(扣除有正式合同书、协议书或任务书规定的外协经费)的10%提取课题奖励。

其中8.5%用于本项目(课题)成员的奖励,由项目(课题)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进行统一分配;1.5%由院机关使用。

(三)请项目(课题)负责人本着“奖励先进和对项目(课题)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的原则,根据本项目(课题)的实际工作和各成员对本项目(课题)的贡献分配奖励经费,按月分配到每人的实际工资中。

分配单由项目(课题)负责人提出,直接交院计划财务处执行,除院领导和征得院领导同意以外,课题组成员不得随意查问其他人员的分配数。

计划财务处根据收到的分配单,将奖励经费直接打入个人工资卡,不在工资单中体现。

(四)院机关使用经费由院领导提出分配方案,交计划财务处按同样办法执行。

(五)国家“973”项目(包括今后可按规定发放人员费的项目、课题)可以在我院参加项目(课题)研究的专家不提取人员费的前提下(外单位参加研究的人员除外),由项目(课题)负责人参照本规定提取课题奖励,但不得重复提取;即此类项目可以在发放人员费和提取课题奖励中选择其一,但不得重复。

(六)本奖励的提取程序:1、当年由外单位直接拨入我院的项目(课题)经费到位后,由计划财务处书面通知科技教育处;2、科教处根据相关合同书(任务书、协议书等,下同)同项目(课题)负责人核对相关情况,并对经费进行分解;3、根据合同书中所规定的外协任务核对外拨经费数,扣除外拨经费,计算院和中心两级管理费,计算本规定中的课题经费奖励金额;4、核准无误后,书面通知计划财务处和项目(课题)负责人;5、项目(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经费奖励金额总额和相关分配原则提出经费分配方案(可将奖励经费平均分配到一个年度的每一个月中,即从经费到位的当月起的12个月内),根据本奖励的相关要求直接送计划财务处;6、计划财务处根据收到的分配单,将奖励经费直接打入个人工资卡,不在工资单中体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一、培养目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院提出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一)网上报名。

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1.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3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张小曳、王辉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小曳、王辉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小曳、王辉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灿新
【期刊名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2004年5月14日张小曳、王辉正式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任命大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出席会议。

郑国光副局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宣布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对张小曳、王辉同志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张小曳和王辉两位年轻同志,是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从部门外发现的人才,他们在过去的科研和管理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王灿新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事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1
【相关文献】
1.张兆端同志就任吉林警察学院院长 [J],
2.大爱仁心张利岩——记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张利岩 [J], 罗辉;程莹;姚洪华
3.九曳供应链:生鲜电商配送必将走向社会化——访上海九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张冰 [J], 张大伟
4.张亚平:扎实推进“促进计划”——专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 [J], 魏华胜
5.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气象科学家周广胜[J], 胡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博士后工作站对博士后的政治思想、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科研成果等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3、博士后出站研究工作报告须事先由博士后工作站组织2名相关专家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报告进行评议,评议通过后,方可举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会。
4、由博士后工作站组织5-7名相关专家(由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外聘专家组成,设组长一名)听取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汇报,组长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报告情况和专家评审的意见,对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报告给出书面评定意见(包括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不足之处以及建议)。报告通过后,方可办理出站手续。
l.人事司、科技司、计财司、行管局负责了解、检查、督促工作站贯彻执行博士后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情况;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日常管理经费以及住房等问题。
2.气科院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博士后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执行以及落实领导小组作出的决定和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职责如下:
第三十四条 按照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如有需要,工作站可协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解决其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
第十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的管理
第三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时,需向工作站提供《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博士后需提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总结报告》。工作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其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第四章 合作导师的招收资格和职责
第八条 凡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合作导师,均须向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合作导师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并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如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须聘请一名与其研究课题相关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指导。
6、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申请回国来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除上述1-3项材料外,还应向工作站提交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证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
第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对检查不合格者,不能坚持正常科研工作或发现患有严重疾病(如精神病、癫痫病、恶性肿瘤等)不适宜进行科学研究的,取消进站资格,将其退回原所在单位。
第三十一条 博士后进站后可参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向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
第三十二条 自上级批准博士后出站的第二个月,工作站停发一切博士后工资福利待遇。
第九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户口随迁
第三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被录取后,凭博管会介绍信办理相关落户手续。
第六章 报名申请手续和审批程序
第十四条 凡申请来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可在每年的7月底之前向工作站提出申请,9月份工作站为进站人员办理进站手续,申请人员应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进站审批表》
3、两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家的推荐信,对留学博士和外籍博士申请在国内做博士后,至少需提供一份国外的导师或所从事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推荐信;
第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为两年,如研究工作需要,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半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后必须出站。
第十九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需与工作站签订《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一式四份,其中工作站一份,合作导师一份,导师所在单位及博士后本人各一份。
第二十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遵守气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按协议规定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由气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其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研究成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出具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建议书。
第三十九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其就业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第二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享受与同岗位职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其费用由工作站及导师所在单位共同承担。
第二十九条 中国气象局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一居室或两居室的住房,并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博士后研究人员应遵守本局住房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三十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贴100元,凡配偶不随博士后流动者,每月可享受200元两地分居补贴,其补贴从博士后经费中支付。
第十六条 拟录取博士后人选确定以后,工作站将有关材料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核准后,由工作站签发录用通知书。
第十七条 已批准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凭工作站进站通知书按时报到。如有特殊情况未能按时报到的,须提前向工作站说明情况。无故逾期超过半个月的,取消其进站资格。
第七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第二章 博士后工作站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 成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协调、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 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2人(由局人事司司长和气科院院长担任),成员包括:人事司、科技发展司、计财司、行管局、气科院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 其职责如下:
4、因病连续请假半年以上的;
5、出国逾期不归超过一个月的;
6、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
第八章 经费管理及工资福利待遇
第二十七条 中国气象局每年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5万元/人的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补贴、非科研费用以及工作站的日常管理经费等。各项费用的具体开支标准另行规定。
1. 对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合作导师资格进行评议,遴选并确定人选。
2.对在站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考核以及对博士后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指导、解决。
3. 审查博士后科学基金、短期出国等的申请,并提出意见。
4.确定是否延长博士后工作期限和对不适合继续作博士后人员提出终止博士后工作的意见。
研究生部:负责制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年度招收计划和规划以及有关管理制度,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宣传工作,组织审核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资格和期满出站的学术水平,办理进站和出站手续和博士后工作站的日常管理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人事档案材料和科技成果材料的归档工作。
人事处:负责办理博士后进站人员的待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人事档案的保管和转送,进出站户口手续、子女入学和入托手续,确定进站人员的工资额度。
第二十四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应取得下列研究成果之一:
1、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于2篇与在站研究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其中至少1篇在国际三大文献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录用;
2、作为主要研究(参加)人员,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成果鉴定,要求有成果鉴定证书以及研究成果被业务部门转化、采用的证明。
第二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每半年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进站满一年后,由工作站组织至少5名相关专家(由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外聘专家组成,设组长一名)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中期考核。考核通过后可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工作站劝其退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中期考核表》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网页上下载。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如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优秀,可依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风奖学金"章程》申请"华风博士后奖金"。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退站:
1、考核不合格的;
2、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
3、无故旷工连续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一个月以上的;
第五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
第十二条 凡已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员,均可向工作站提出申请。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十三条 为了鼓励人才交流,博采众长,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气科院培养的博士生不得进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不得申请到国外作博士后研究或进修。如研究工作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合作导师同意和工作站审批后,安排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赴国外从事短期学术交流活动,但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3个月内必须作开题报告,由合作导师组织相关专家(由至少5名教授或相当职称人员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博士生导师,设组长1名)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和指导,并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写出书面意见。通过的开题报告报工作站备案。第一次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必须在一个月内重新作开题报告,如仍不能通过开题者,将视为前期考核不合格,工作站劝其退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书》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网页上下载。
第三十六条 博士后出站考核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对拟定课题未完成的,或思想品德有严重问题的,经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者,作退站处理。
第三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程序如下:
1、出站前两个月须向工作站提出申请、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提交研究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或出版证明)。
4、本人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博士学习期间的成绩单、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通过的有关证明材料;
5、申请人如系国家统招统分博士,需由其培养单位出具统招统分证明;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应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或所在部队同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包括脱产证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简称气科院)是经人事部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下简称工作站),为使气科院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按照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博士后管理暂行规定》(人发[2001]136号)规定,结合气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