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孙健)- 应急管理信息化论坛-0421

合集下载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等5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气发[2018]51号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发布日期】2018.07.11
【实施日期】2018.07.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
等5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气发〔2018〕51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管理总局、中国盐业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中国气象局批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等5项气象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等5项气象行业标准目录
中国气象局
2018年7月11日
附件:《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等5项气象行业标准目录。

打造权威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第一声音

打造权威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第一声音

呈至 L 中 坚 —
[ 垂圃 厂

争 书


臣亟




种预警 信息发 布。
应急责任人专用通道
一 塞
决 预 警 信 息 覆 盖 最 后 一 公 里 问 题 ,与 涉 农 涉 灾 部 门 共 建
三 是 建立 了多手段 并用 的 预警 信 息发 布 渠道 。在利 共 用 了 4 3 . 6万 个 大 喇 叭 、7 6 . 7 万名 信 息 员 和 7 . 8万 个 信 用气 象部 门已有发 布手段 的基 础上 ,充 分 利用 社会 媒体 息 服 务 站 ,解 决 了 农 村 预 警 信 息 发 布 问 题 ; 通过海洋广播 、 资源 ,国家 预警发 布系 统不仅 可通 过手机 短信 、互联 网、 北斗 卫星 等手 段解 决了 面向海 上船 舶 的预 警 信息 发布 问 预 警 网站 、广播 、电视 、报 纸 、户外媒体 、楼 宇电视 、人 题 ; 通 过 预警 收音 机 解决 面 向人 口密 度小 的偏 远 地区预 防 警报 、车 载 信息 终 端 和 显 示屏 等 渠 道 发 布预 警信 息 ,
布机 制 ,实现 国家突发 事件预 警信 息 的权威 统一发 8 2 % 以 上 ,公众 可在 系 统发 出灾 害预 警信 息后 1 0
布 ,提 高预 警信 息发 布的 时效 性和覆 盖面 ,最 大 限 分 钟 之 内接 收 到 预 警 信 息 。
度地保 障国家经 济建设 和人 民群 众生命 财产安 全 。 国 家预警 发布 系统的 全面建 成 ,形成 上连 国务
按照 我国 “ 十 一 五”期 间 国家突 发公 共事 件应 院 ,横 向连 接 部 委、厅局 ,纵 向到 地市 、县 级 ,实 急体系建 设 规划 及实 施意 见 ,国家预 警发 布系统 由 现面 向各级政 府 领导 、应 急联 动f l l Y - ] 、应 急责任 人 中国 气象 局负 责建 设、运 行和 维护 ,为各 部 门提供 和社 会 媒体 的 全覆 盖 ,为有 效 应 对各 类 突 发事 件 、 预 警 信 息 发 布服 务 。系 统 建 设 依 托 中 国气 象 局现 提 升 各级政 府应 急管理 水平 提供 技术 支撑 ,标志 着 有业 务系统 ,建 设 国家、省、地 市三 级 预警 信 息发 我 国突 发事 件预 警信 息发 布进 入了 规范化 阶段 。本

应急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

应急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安全
01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和
人员伤亡。
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02
系统能够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为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
持,提高救援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03
有效的应急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
形象和公信力。
系统的发展历程
初步探索阶段
现代化与智能化阶段
评估系统在持续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确保预警信息发布的持续 性。
预警时间
预警内容
受众反馈
系统稳定性
评估系统在发布预警信息的时间点, 以及预警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的间隔 。
了解受众对预警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反 应,评估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公众满意 度。
THANKS
感谢观看
信息采集
系统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如气象、交通、疫情等。
信息整合
系统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情报信息。
信息发布
系统将整合后的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如电视、广播、手机APP等。
信息反馈
系统接收用户反馈,对发布的Hale Waihona Puke 息进行修正和优化。用户管理功能
01
用户注册
系统提供用户注册功能,用户需填 写相关信息进行注册。
遥感技术
通过卫星、无人机等远程监测手段, 获取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数据,如地震 、洪涝、森林火险等。
通信技术
通过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方式,实 时传输数据,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
数据库技术
建立数据库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 存储和管理,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 处理。
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_裴顺强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_裴顺强
应急实践 管理实践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文 裴顺强 孙健 缪旭明 李欣
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预警信息 发布系统包括 预警信息平台、 预警信息发布 手段、预警信息 发布流程和技 术标准规范、安 全保障体系和 网络通信系统 等内容,主要实 现预警信息制 作、用 户 管 理、 信息存储与共 享、分级分类分 区域发布、多用 户并发操作和 反馈信息收集 与分析等功能。
发布管理平台和 2379 个县级预 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
(2)预 警 信 息 发 布 手 段。主 要发布手段包括网站、广播电台 插 播、电 视 插 播、电 话( 传 真 )、 手 机 短 信 息、农 村 大 喇 叭 广 播、 电子显示屏、灾害预警处置终端 等,以上发布技术手段是在各级 气象机构已有的气象灾害预警发 布手段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和改 造,使其适应突发事件的预警信 息发布。
(3)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技 术标准规范。制定国家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发布工 作流程、预警信息广播电视插播 规范。制定业务运行、预警信息 审核、系统安全管理等办法。制 定预警信息编码与传输标准、预 警信息发布接口标准、网站转载 预警信息发布标准等技术规范。 制定不同预警发布手段的技术、 标准规范,实现预警信息的规范、 快速、有效覆盖发布。
管理,能够实现预警信息在部门间共享, 且具有统计、分析和报表制作等功能。
(4)分级分类分区域发布。针对不 同级别、不同种类的预警信息,采用相 关的发布策略和手段,具备向不同类别 群体的发布能力。国家级预警发布平台 还具备向下级应急联动部门及应急责任 人垂直发送预警信息的能力。
(5)多用户并发操作。各级发布管 理平台可以满足本级预警信息发布单位
(4)安全保障和网络通信系 统。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实现 国 家、省、地 市、县 四 级 预 警 信 息发布平台的畅通,以及各级相 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网络 畅通。同时,通过对网络、主机、 应用、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安全设 计,实现预警信息传输、发布全 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湖北“国突”系统网络部署和对应急服务的支撑

湖北“国突”系统网络部署和对应急服务的支撑

湖北“国突”系统网络部署和对应急服务的支撑【摘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应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面向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权威发布渠道。

本文详细介绍了湖北分系统的网络部署和实现方式,以及该系统对湖北应急服务工作的提升。

【关键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网络部署;应急服务引言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十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务院应急平台唯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权威发布系统,是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

湖北分系统主要依托气象部门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渠道,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扩建其功能,形成上联国家级系统、省政府应急办,横向链接各厅局,纵向链接市州、县,覆盖全省范围的统一预警发布体系,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1.系统网络部署1.1网络拓扑图湖北分系统涉及的网络系统横向主要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完成同级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纵向主要使用气象宽带网、互联网,完成信息的上下传送和对外发布。

拓扑图见图1。

1.1.1端口编号为方便描述,需对端口按照通用规则编号:电子政务外网防火墙1-3 可用端口定义为Eth1、Eth2、Eth3;电子政务外网交换机假定使用G101、G102、G1024口连接;省气象宽带网DMZ区域交换机使用G1019、G1020两个端口连接;气象宽带内网两台服务器用A01,A02表示,政务外网两台服务器用B01,B02表示,此两区域服务器应实现双机热备份;短信平台服务器用服务器C01表示;服务器多网卡接口用服务器名加Eth0、Eth1、Eth2…表示;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接口用HBA1,HBA2表示。

1.1.2 IP规划需在省级电子政务外网DMZ区域、省气象互联网DMZ区域规划一个标准的27 位掩码的IP 地址段。

此外还需一个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对外NAT IP地址和一个互联网公网IP地址。

完善预警发布体系

完善预警发布体系

完善预警发布体系2014年05月26日07:50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董泽宇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59加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体系建设,在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到来之前,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志愿者组织等突发事件利益相关者发出警报,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提前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可以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社会物质财富损失,降低社会正常秩序扰动,避免与安抚社会公众恐慌心理。

据研究人员测算,如果在2008年“5 · 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安装地震预警系统,提前3~10秒发布临震预警,可以减少人员死亡至少2万~3万人。

近年来,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我国重点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建立起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体系,在预警发布平台、管理规定与传播渠道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

200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一五”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列入我国应急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尽快形成国家、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在应对2008年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2012年7月“韦森特”台风等重特大突发事件中,预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各种灾害损失,为保障社会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预警发布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建设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依托气象局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2011年11月,我国正式启动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包括1个国家级、31个省级和342个市级管理平台,建成后可以覆盖全国82%以上的公众。

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区)政府开展地方投资的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其中北京、安徽、山西、宁夏、湖北和海南等省(区、市)已陆续建成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有的省市成立专门预警信息发布机构。

首届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首届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盛 、天津市信息中心主任 王华峰在会见时在座 。 论坛在 天津滨海新区 的成功举 办 ,对于各地政务 信息
天津市人 民政 府副市长王治平在 开幕 式上致欢迎辞 。
资源整合、提升政务协同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
随后 ,工业和信 息化部杨学 山副部长 、国 家信 息中心沈大 积极 的促进 作用 ;也为展示宣传天津滨海新 区开发开放成 风副主任及专 家学 者分别做 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来 自国家 果 、进一步推动地方 电子政务建设搭建 了平 台。

6 42 月2 — 5曰,由天津市 信息 中心 主办 , 《 息系 统 经济信息系统成 员单 位代表 、各地信息化主管部 门代表 、 信 专家 、I 厂 商及 天津 市部分部委办区县局分管信 息化工作 T 工程 》杂志承办的 “ 0 0 字地 方政 务信息化高层论坛 ” 2 1数 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 。本次 论坛得到 了工业和信息化 部 、国家信息中心及全国各地信息中心的大 力支持 。 论坛开幕式前 ,天津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王治平会见 了 副主任沈大风 。天津市人 民政府 副秘 书长王志铭 、天津市 的负责同志近2 0 0 人参加了论坛。 此次论 坛的主题是加强信 息资 源整合 ,提升政务协 同
专院校 的专家学者 出席 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中国信息协 会
二是 要突出应急管理信息 系统的可靠性 ,应 急事件不 是 频繁 发生 的事件 ,信 息系 统常 常是 “ 养兵 千 日用兵 一 时 ”,由于反复运 作的机会少 ,可靠性保证难度大 ,为保
会长卢时彻出席并代表论坛主办单位讲话 。
生 ”、 “ 通信网络及互联网安全应 急”等热点难点问题 。 各级地方政府领导 ,专家学者以及科研机构 、信息通
信技术厂商和媒体代表共20 0 多 发展 ,卢 时彻 提 出三点 建

青海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现状与展望

青海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现状与展望

青海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现状与展望作者:杨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青海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青海省气象局承建,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是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分中心。

该系统依托气象部门已有的业务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形成反应灵敏、传输快捷、覆盖范围广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该系统未来针对“靶向预警”、一键式发布和融入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有较大发展空间。

针对重大天气的预报预警,通过系统的发布更快速有效地对领导和公众进行传达和服务,对气象服务的整体效益有较好提升。

关键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预警信息;现状;展望;青海省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79-03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损失大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此外,各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何安全有效地预防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尚不完善,制约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力。

建立国家权威、统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有关综合信息,科学分析研判,及时有效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国务院应急平台唯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权威发布系统,构建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2-3]。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十一五”建设任务的落实,我国将实现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接收、处理和及时发布,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2%以上,公众在系统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后10 min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为我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强力支撑。

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孙健
【期刊名称】《中国应急救援》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我国东临太平洋,西有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我国气象灾害频发防灾减灾要求迫切我国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影响广的特点,它的影响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尤以热带气旋、暴雨及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孙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
【相关文献】
1.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J], 苏晓妹;牛星雅;王东
2.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J], 周节;胡晓东
3.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J], 严晓岚
4.对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J], 于志明
5.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J], 牛生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

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

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作者:陈建民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本文简述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组成,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故障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十一五”应急体系规划中的重点工程,主要依托中国气象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渠道,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扩建其功能,建设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管理平台和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这四级系统相互衔接、连通完成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发布功能,形成我国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各级气象部门已经通过建立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该系统实现了业务试运行,系统通过测试,基本具备了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的业务能力。

根据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的要求,尽快完成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本系统的对接,通过本系统实现各部门预警信息的发布,建立起和各政府部门相互合作、联动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本文阐述了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1 地市级系统的部署1.1 系统的功能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的功能包括预警信息的制作发布、用户管理、信息统计监视、数据管理等。

根据用户的工作,分配相应的登录账户和密码,不同的用户规定相应的权限,从而实现信息的采集、审核和签发环节。

地方政府应急办、公安、环保、水利、武警、农业等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系统横向相连。

地市级系统通过气象宽带网和省级系统、县级终端纵向相连。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发布信息:市级用户—市级服务器B01—市级服务器A01—省级服务器A01—国家级;接收反馈:国家级—省级服务器A01—市级服务器A01—市级服务器B01—市级用户。

国内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国内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指用于各类应急事件的情报收集、分析、发布和指挥调度等工作的信息系统。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各国应急管理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述,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概述:国内外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指挥协调和快速响应,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正文内容:1. 国内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1.1 历史回顾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手工记录到电子录入,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应用,其功能和覆盖范围不断拓展。

1.2 现状分析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两个层面。

国家级系统由中央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地方级系统则由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之处。

例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系统间的数据整合困难等。

2. 国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2.1 美国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美国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发展的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分别负责各自的系统建设和运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指挥协调。

2.2 日本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日本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以地方自治为基础,实现了各级政府间的快速联动和协调。

其系统主要包括强震动态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为日本的应急响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3.1 实时性原则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功能是实现信息的即时采集、传输和发布,从而快速准确地反映应急事件的现场状况,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3.2 可扩展性原则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应急管理环境。

孙健)-应急管理信息化论坛-0421新

孙健)-应急管理信息化论坛-0421新
3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 发〔2006〕106号:依托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发布 系统,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其信息 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信息发布内容。
《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 施意见》国办函〔2007〕68号:气象局负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 设、运行与维护,并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服务
进一步加快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
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积极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 设,形成国家、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 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 段综合发布。加快推进国家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升级完善,提升公众通信网应急服务能力。各地区、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适应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捷发布的 需要,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设备设施建设 。
6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FY 1D/3A; FY 2C/D/E;FY3A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作用和效益显著
164 部 新 一 代 多普勒天气雷达, 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技术水平最 先进的天气雷达 观测网
我 国 生 产 的 新 一代天气雷达已 出口到美国、韩 国、罗马尼亚、 印度等国家
地面气象观测站:2418个
34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气象灾害应急与防御机制进一步健全
2007年召开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35
气象防灾减灾的部门联动机制
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机制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河南省气象服务提升的作用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河南省气象服务提升的作用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河南省气象服务提升的作用作者:徐鹏郭学峰王婉田力王新伟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摘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2015年5月在河南全省范围业务化运行以来,纵向实现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横向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对接,实现了预警发布全省覆盖,河南预警发布进入了规范化阶段。

2016年7月,在应对“河南7·18”特大暴雨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河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服务;作用;河南省中图分类号 S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84-02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是做好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和有效环节。

河南省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省份之一,且气象灾害占比较大[1]。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务院、中国气象局等领导部门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在河南省的建设以及和预警发布相关部门对接;注重集约共享,推进多灾种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注重开放合作,推进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无缝衔接,河南预警发布进入了新的规范化阶段。

1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介绍国家预警发布系统是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中国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相互衔接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专用平台,是国务院应急平台唯一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权威发布系统,是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2-3]。

1.1 内容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如图1所示。

1.2 目标国家预警发布系统项目建设目标:构建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国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4];充分利用社会公有资源、先进技术手段基本解决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5];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接收、处理和及时发布,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实现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应急联动部门、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媒体的100%覆盖;公众在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后10 min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强力支撑[4-5]。

应急管理系统中气象信息平台构建刍议

应急管理系统中气象信息平台构建刍议

应急管理系统中气象信息平台构建刍议摘要:应急信息系统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神经网络活动,实践中应急管理系统在气象信息平台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对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文将对应急管理系统中的气象信息平台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管理系统;气象;信息平台;构建从实践来看,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体,它主要是由突发事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发事件预防、恢复以及处理等过程中的信息共同构成。

就信息来源而言,可将其分成内生与外生信息, 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危机自身的相关信息,比如危机征兆、爆发标志以及影响数据等;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危机管理实践中的主体形成信息,比如法律法规、预案、调查与预警报告以及命令通告和总结报告等事项。

1、气象应急信息管理平台的目标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是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对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统一指挥以及反应灵敏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家气象局已对建设气象局气象应急平台项目做出了很大的投入,同时在防御、处置各类气象灾害过程中事故中, 能够充分发挥应急值守与信息汇总协调的有效作用,从而为全面建设气象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但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在当前的省级及以下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 各区、市气象局存在着不平衡,、缺乏统筹规划等现象,因此应用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该地区的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尤其是要注意实现公共事件现场与气象应急系统之前的数据信息正确传输与反馈。

2、气象应急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气象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及时接报与处理,并对相关气象事件进行跟踪与反馈,从而实现应急值守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通过这一平台,可是各县、区气象局统一模式,在事发后的两个小时之内, 即可向市级气象局报送事件信息;市气象局也可在事发后的两个小时之内, 通过该平台向省一级的气象局报送事件信息,并向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向国家气象局进行信息报送。

我国建设预警发布系统

我国建设预警发布系统

我国建设预警发布系统
林晖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去年1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建设。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办主任孙健说,对媒体和公众,将实现预警信息10分钟内在网站上发布。

【总页数】1页(P52-52)
【作者】林晖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1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现状与展望 [J], 杨杰
2.CAP协议在我国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中应用的探索 [J], 李青;郭良;何秉顺;张晓蕾;王雅莉
3.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与r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建设 [J], 隋剑利;刘克利;李杨;牛冬
4.我国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系统建设 [J], 无
5.多数据资源融合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J], 隋剑利;牛冬;刘克利;李杨;夏宇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地市级部署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地市级部署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4期收稿日期2015-11-11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应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面向政府应急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权威发布渠道。

通过在国家、省、地市部署发布管理平台并在县设置发布终端,构建了上下贯通的国家、省、地市、县4级发布体系,并逐步实现了与各部门、局的预警信息对接,建立起各部门联动统一的发布机制。

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实现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和发布,形成了上通国务院,横连本级政府各部门,纵达国家、省、地市、县4级的规范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使预警信息发布时效为10min 以内,面向应急联动部门与应急责任人的发布覆盖率达100%,面向公众的覆盖率力争达到82%以上。

2013年10月,湖北省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完成了所辖地市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部署工作,并开展业务运行,在近1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部署、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1系统概况1.1系统简介系统规划建设1个国家级、31个省级、342个地市级管理平台和2379个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目前已完成国家、省、地市级管理平台建设任务。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大喇叭、传真、邮件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形成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多渠道综合发布系统[1]。

1.2系统功能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实现预警信息制作、用户管理、信息存储与共享、分级分类分区域发布、多用户并发操作和反馈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功能[2]。

通过用户认证,合法的预警信息提供单位能够实现信息录入、审核、签发,选取其影响范围、发布手段、发布人群等,形成格式统一的预警信息数据。

可对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分类、存储,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制作,能够按照信息类型、信息内容、发布时间、发布地区、发布单位等进行信息管理,并实现预警信息在部门间共享。

引领预报科技 建设气象强国——访中国气象局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代表孙健

引领预报科技 建设气象强国——访中国气象局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代表孙健

引领预报科技建设气象强国——访中国气象局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代表孙健
赵丽岳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
【年(卷),期】2024()7
【摘要】工程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评选表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以下简称“数值预报中心”)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获评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气象局,对话数值预报中心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代表孙健,探寻这支团队的卓越之处。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赵丽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辽阳县气象局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乡镇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布平台应用探讨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r——以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员为例
3.澳大利亚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NMC)数值天气预报进展以及与我国NMC的比较
4.英国
气象局庆祝全球首次媒体发布天气预报150周年5.厦门市气象局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启动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启动

【字体:大中小】2011-11-22 16:15:11 来源: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网讯今天(22日)下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启动会在中国气象局举行。

国务院应急办主任陈建安、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政府应急办、气象局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启动会现场(黄德利摄)发布系统力求公众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10分钟内收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中国气象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渠道,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扩建其功能,形成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系统。

”会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对这一项目做出了介绍。

他表示,中国气象局在国务院应急办的领导下,承担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并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服务。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省、地、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并实现各级气象部门与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连接,实现多部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和发布;二是部分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三是预警信息发布流程、技术标准规范建设;四是安全保障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建设等。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目标是力求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2%以上,公众在系统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后10分钟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孙健表示,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十一五”建设任务的落实,将实现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接收、处理和及时发布,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为我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强力支撑。

重庆山西广东分享经验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通过视频会议,山西省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汇报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情况,广东省政府应急办纪家琪主任介绍了广东省推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的有关情况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 发〔2006〕106号:依托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发布 系统,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其信息 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信息发布内容。 《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 施意见》 国办函〔2007〕68号: 气象局负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 设、运行与维护,并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服务
10
大雾、冰雪对交通、供电影响严重
11
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新特点
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基本特征 气象灾害的“灾害链”特征更显著; 洪涝、山洪地质、农业灾害、生态环境等; 气象灾害的关联性特征更突出; 公共安全、灾难事故等 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更高; 防灾减灾:政府的应急管理、社会稳定 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12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发布平台建设
孙 健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12年4月21日
1
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4月)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及《实施意见》 (2006年12月) 国务院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各地应急
21
气象灾害预报
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从6天延长到7天,分辨率从60 公里提高到了30公里 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6% 突发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台风路径预报、沙尘暴数 值预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作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 全国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66%,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
与各部门的信息发布系统和社会媒体是共存、互补 的关系
建设目标
具备承担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
接收、处理、及时发布能力
建立快速发布机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
82%以上,公众在10分钟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
44
2、系统总体构架
国务院应急平台 各部委 厅局 各级地 方政府
4
一、为什么依托中国气象局建设国家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 系统建设进展
5
1、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70%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幅员辽阔,人口 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天气气候多变,是世 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气象灾害呈现出灾害种类多、分布 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四大特点。
电视
电子显示屏 北斗卫星终端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机顶盒
广州海格通信广州海格通信
省级发布平台 市级发布平台
直播卫星-村村通
县级发布平台 互联网发 布子系统 广电网发 布子系统
海洋广播电台
电信网发 布子系统
农村大喇叭
广播 手机短信 固定电话
45
布局与规模
1个国家级、31个省级、342个地市级、 2379个 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 建设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网站、手机预警平台、 预警频道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人死亡显著减少
气象灾害造成死亡人数 1990-2010年平均
8000
7000 6000
3879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机构逐步建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11月1日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
发〔2009〕59号)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 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国家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建设 国家空中紧急运输服务基地建设 国家公用应急卫星通信网络扩建 国家应急管理技术支撑机构建设 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 城市、社区、乡村综合应急管理示范工程建设
1.7亿
手机和电话
全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2亿 每天为近100万防灾指挥人员提供决策服务信息 气象声讯电话平均拨打量超过3亿次
31
海洋气象预警电台
三个海洋气象预警电台 覆盖半径均达1500公里
32
远洋船舶气象预警覆盖全球主要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中澳航线、中欧航线、西非航线、 南大西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等)
34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气象灾害应急与防御机制进一步健全
2007年召开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35
气象防灾减灾的部门联动机制
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机制
气象与国土资源、交通、卫生、农业、 林业、环保、水利、建设、民政、科技、 工信、安监、广电等部门建立了气象预警 信息发布合作机制、重大突发事件救援气 象保障机制和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机制 气象与各省(区、市)政府建立气象灾 害应急联动和区域联防合作机制
中国天气网 农网
电话声讯
报刊气象
手机气象
突发公共事 件预警平台
农村气象 广播
气象预警 电子屏
电视气象
农信通
●●●●
27
电视气象服务最具吸引力,收视率最高
天气 预报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中国气象频道在30个省(区、市)的238个地级 以上城市落地,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5700万户
29
网络
每天服务用户超过
25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建立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对可能带来潜在威胁的 灾害性天气和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价,评估出尚未发生的某 一气象灾害的风险等级,为防灾救灾提供科学的信息。
国庆六十周年北京庆典活动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上海世博会开幕庆典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26
3、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
乡镇 信息终端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作用和效益显著
164 部 新 一 代 多普勒天气雷达, 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技术水平最 先进的天气雷达 观测网
我国生产的新 一代天气雷达已 出口到美国、韩 国、罗马尼亚、 印度等国家
地面气象观测站:2418个 气候观象台: 5个 区域气象站: 33111个 高空探测站 121个 土壤墒情监测站 1210个 大气辐射站: 98个 风能观测塔 400个 风廓线雷达: 16个 GPS水汽观测: 433个 农业气象观测站 653个 大气成分观测: 35个 大气本底站: 7个 雷电监测站 425个 酸雨观测站: 334个 沙尘暴监测站: 29个 高速公路监测站 743个 微波辐射计 近地层通量观测 海洋气象观测
为公交、铁路、地铁、出租车等移动媒体提供气 象预报预警信息
38
中国气象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7.00 6.00 5.00 4.00
气象灾害相当于GDP百分比 1990-2010平均值
2.49%
3.00
2.00 1.00 0.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36
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机制
社区、村屯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达49万人 培训气象信息员达10万人次 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 《德清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 • 《德清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 认证条件
有工作场所 有分管领导 有预案演练 有监测设施 有接收渠道 有分发渠道 有培训计划
2、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
初步建立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组成的一体化气象综 合探测系统。主要包括FY系列气象卫星、新一代多 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网、加密自动气象站、风廓线仪、 闪电定位仪、GPS/MET以及移动观测设备等,能够较 为严密地监测气象灾害。
13
气象卫星技术及应用进入世界先进 行列
6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FY 1D/3A; FY 2C/D/E;FY3A
成都市锦江下游华阳河段河水暴涨
郑州“看海”
南京中山南路昨一片汪洋
8
高温热浪、干旱给公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15: 26
16: 35
雷电、大雾对航班的影响严重
2007年04月03日白云 机场大风70航班延误7千 多乘客被困机场 2006年01月14日首都 机场因大雾520个航班延 误近万旅客滞留
22
台风路经预报误差减小50% 路径预报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在定量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 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开展了暴雨洪涝、冰冻、台风、干旱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全国农业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全国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24
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
县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 地市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 县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 县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 地市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 县级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终端
地基观测系统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
韶关
广 州
汕头
全国共 33111个,覆盖全国 85%以上乡镇
湛江
可以每5分钟或10分钟收集 17 上传一次数据。
移动应急气象观测
• 我国的气象部门
机动观测系统正 在发展之中; • 现初步建立了 200套包括移动 雷达、移动自动 站、移动探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