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1)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制度一、背景突发事件是指出乎意料、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紧急信息是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突发事件期间的应急信息能够及时发布给公众,提供准确、权威的指导和帮助。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信息发布工作。
四、制度内容1.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的确定- 根据具体情况,市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确定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
-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信息发布计划,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信息支持。
2. 信息发布渠道的建立与维护-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建立和维护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 信息发布渠道应具备及时、可靠、全面的功能,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3. 应急信息发布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组织信息采集、整理和核实工作。
- 经过核实的应急信息,应依照预定的发布计划,及时发布给公众。
- 应急信息发布时应保持准确、简明扼要的原则,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困扰。
- 重要信息发布后,应进行监测和回应,及时纠正不准确的信息,防止谣言的传播。
4. 信息发布责任-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应明确信息发布的主体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 相关部门和单位负有配合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工作的责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五、监督与评估1.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工作应受到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2. 监督部门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对应急信息发布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
3. 发现问题和不足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并改进。
六、附则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机构细化制定,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以上为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制度的内容,以保障突发事件期间应急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公众的安全保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和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实行分级负责、协同应对、动态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信息报告第六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续报、终报三个阶段。
第七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首次发现病例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初步诊断、已采取的措施、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第九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应当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必要时可以采用书面报告。
第十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后,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情况,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控制和消除措施。
三、信息发布第十一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为规范我院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一)医院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公布应急报告电话(见附件),以保证应急信息畅通。
(二)医院所属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撤离职守,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突发事件。
(三)医院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下列突发事件信息,职能部门汇总情况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信息来源、事件类别;突发事件引发的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事件影响、事件发展态势;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
(四)突发事件类别: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事件:发生院内财物被盗事件的;发生患者药物过敏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现手足口病、甲流及其他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事件:发现手足口病、甲流及其他流行性疾病并有增长趋势的;发生患者跳楼、走失等事故的;发生1名及以上、3名以下患者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院内感染事故的;发生院内大面积停电的;发生院内信息系统大面积瘫痪的;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火情但未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3名以上,5名以下患者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人伤亡的;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并有扩散趋势的;发生停尸、设灵堂、拉横幅等医闹事件的;承接救灾、集体食物中毒、重大突发事件伤亡人员的;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火灾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伤亡的;发生工业气体泄漏、氧气爆炸事故的;发生放射性核物质泄漏事故的;发生5名及以上患者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斗殴、攻击医务人员、打砸病房等群体性医闹事件的;承接重大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有关部门要求本院医疗卫生救援给予支持的突发事件的;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重大突发事件的。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工作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工作制度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报告与通报工作,确保及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最大限度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和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在发现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已经发生但可能升级扩大,并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等。
第三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四条各村及各单位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认为可能发生较大、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乡政府(乡应急办)报告,并向有关单位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村通报。
第五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由乡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村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事态发展和分析评估结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者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六条未经乡政府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乡政府有关单位发布的预警信息,从其规定。
第七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事态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咨询电话和发布机关等。
第八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手机短信、警报器、电子显示屏、宣传车、派发传单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范文(四篇)
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应急响应信息的管理和发布,规范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程序,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应急响应信息是指紧急事件发生后,对事件的紧急响应情况进行搜集、统计、评估、研判和发布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应急响应措施、救援进展、受众群体警示等信息。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在相关职责岗位上负责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
第四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立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并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对信息的保密要求。
第二章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第五条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是指通过调查、排查、侦察、观察、询问、在线监测等方式,获取相关紧急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信息。
第六条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工作应遵循真实、客观、全面、及时的原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工作需要按照工作分工规定的程序进行,各职责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和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汇总和交流。
第八条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信息的收集单位应迅速启动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到信息处理单位。
第三章应急响应信息的处理第九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处理是指通过信息的整理、筛选、验证、分类、归档等工作,确保应急响应信息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处理工作需要基于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确保所处理的信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应急事件的情况。
第十一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处理工作应由专门的处理单位或人员进行,确保信息的秘密性和保密性。
第十二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处理单位应与收集单位和发布单位保持通畅的联系,及时获取新信息以便更新和补充。
第十三条处理后的应急响应信息,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档,并定期进行备份,以便随时提供查询和研判。
第四章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第十四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是指将经过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汇总,通过指定的渠道和方式向公众发布的过程。
第十五条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工作应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公众及时了解到应急事件的最新情况和应对措施。
医院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
发布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
一、发生任何紧急事件,所在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及院办、保卫部等报告,以利于医院在最快时间内组织、指挥投入工作。
二、任何科室、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在投入紧急救援的同时,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三、有关部门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投入工作,对现场进行勘察并详细记录。
四、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件发生的名称、部门、联系人及电话;
(二)发生地点、时间;
(三)主要内容及经过。
五、任何广播、电台和外界机构要求采访时,应向医院领导报告;由医院领导或其指定人员接待、陪同新闻采访人员。
采访应实事求是,切实维护病人的隐私权,要尊重病人习俗,遵守国家法律、医院的权利和规章制度。
如需要,医院将定期发布消息,任何私自散布不负责任和未经证实的消息,医院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知丁。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3篇)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第一条____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____信息报送工作,根据《____应对法》的精神和县政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需要报送的____信息种类。
(一)自然灾害。
包括水旱灾害,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二)事故灾难。
包括航运、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____突发公共事件、____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____等。
第三条____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和涉及的相关人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已采取的初步处置措施、下一步将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未来走势预测。
(五)____信息报送单位、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四条____应急信息报送程序、时间和方式。
突发公共事件详细分类及分级标准按照《永福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一般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____小时内将事件简要经过、处置结果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____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制度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通报制度(一)、信息报告1、事件报告单位与报告人(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险因素,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等为责任报告单位。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事件的界定(1)收集、汇总、分析、报告有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资料。
(2)组织公共卫生、流行病、检验、医疗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当地的历史资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的情况、类别和性质、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及其发展的趋势进行评估。
3、报告方式、时限与程序(1)获得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信息。
(2)按照上级要求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3)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以最快速度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报告类别与内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2)首次报告尚未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可能存在隐患的事件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波及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及拟采取的措施。
(3)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控制情况,及时报告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分布)、危害程度、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并分别填写基本信息报表和相应类别的事件分类信息报表逐级上报。
(4)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及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5、监督、检查和指导(1)领导小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消防部门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
消防部门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消防部门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的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应急信息报告消防部门应急信息报告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防部门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1 信息报告内容应急信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
- 火势情况:描述火势的规模、蔓延情况等。
- 消防力量:报告现场的消防力量部署情况。
- 伤亡情况:汇报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 救援进展:汇报当前的救援进展情况。
2.2 报告流程应急信息报告的流程如下:1. 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信息报告程序。
2. 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基本情况和紧急情况。
3. 同时向相关单位报告,以便协调配合救援工作。
3. 信息发布消防部门的信息发布工作旨在向公众传达事发事件的情况、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等信息,以确保公众的安全和群众的安定。
3.1 信息发布渠道消防部门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发布:- 媒体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稿等渠道向媒体发布信息。
- 社交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
- 官方网站: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最新的事件情况和官方通知。
3.2 信息发布内容信息发布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
- 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向公众提供相关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4. 工作制度为保证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包括:- 应急信息报告流程和报告内容的规定。
- 信息发布渠道的设定和发布内容的规定。
- 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和培训要求。
- 监督和评估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为《消防部门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的简要内容,旨在帮助消防部门规范应急工作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一、背景突发事件是指不可预见或预测的紧急情况或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
这些事件可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员安全等方面造成影响和损失。
因此,及时发布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成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和单位都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二、目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准确、及时地传达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单位,特别是涉及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的单位,如公安、消防、医院、企事业单位等。
四、职责分工1.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报告工作由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
有关部门应及时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将其发布到各级政府和公众平台上。
2. 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及其对公共安全、环境等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
3. 公众媒体应积极、正确地宣传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和相关进展。
同时,要注意避免造成过度恐慌和不必要的影响。
4. 参与突发事件处理的单位要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和工作进展,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准确性。
五、应急信息报告流程1. 目击或接到突发事件消息的人员或单位应立即向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报告,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情况和现场图片或视频等证据。
2. 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收到报告后要快速反应,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汇报。
3. 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要对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和对公共安全、环境等的影响。
4. 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和组织救援和处理工作,并将最新进展和应急措施和效果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
5. 其他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应急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开展救援和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例(四篇)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例____信息直报制度的实施,对于简化____信息报告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及时获取____信息,迅速响应并有效化解潜在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____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信息直报的时限要求对于纳入直报范围的____信息,事发地乡镇政府应立即向县政府、市政府报告,且报告时间不得迟于事发后____小时。
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事发后____小时内提交报告的,应在接收到____信息后立即进行初步报告,并在后续报告中详细说明延误原因。
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若无法及时提交书面报告,可先通过电话报告,随后再补交书面报告。
二、关于信息直报的范围界定信息直报范围主要包括:特别重大、重大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事件本身具有敏感性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且有可能演变为特别重大、重大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以及影响范围较大的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
对于不属于直报范围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严格遵循本制度第四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关于信息直报的方式与渠道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值班室)及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政府值班室)负责接收和处理____信息的报告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可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县应急办、市应急办提交____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的格式需严格按照《永福县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表》的要求进行填写。
四、关于信息首报与续报的内容要求信息直报采用“首报事件,续报详情”的原则。
首报信息应包含____的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影响情况等基本要素。
续报信息则需进一步提供事发单位或事发地的详细情况、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进展、请求事项及工作建议等内容。
续报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进行。
五、关于____信息报送责任制____发生地政府作为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需承担主要的信息首报任务。
____发生单位有责任及时向____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2024年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三篇)
2024年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一)信息报告1、报告范围。
重特大突发性事件(重特大安全事故、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情、____、____事件、恶性刑事治安案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和疫情,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等紧急重要信息。
2、报告时间。
对重特大____或者事件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____的情况,事发地或有关部门接到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应急办报告,较大、一般性____必须在____分钟内报告。
3、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涉及人员基本情况、危害后果、采取的初步应对措施,并要续报事件进展、处理情况和结果。
4、报告方式。
第一时间电话报告,随后形成书面报告。
(二)应急响应1、响应级别。
根据____分级标准,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____个级别。
2、响应启动。
接到____发生信息后,按照响应级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Ⅲ级、Ⅳ级事件由事发乡镇、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或专项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Ⅰ级、Ⅱ级事件需报县应急委批准后启动应急响应;专项应急预案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县应急委同时按规定报市应急委。
应急启动后,事发乡镇、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或专项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和处置工作;相关单位部门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权限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县应急办负责指导、协调、调度工作;Ⅰ级、Ⅱ级事件,县应急委派工作组、督导组指导、督促处置工作。
需要增援的,由事发乡镇、单位上报县应急委,由县应急办____调度。
3、响应结束。
经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基本结束,次生、衍生事件基本消除后,应及时结束应急处置工作。
Ⅲ级、Ⅳ级事件,乡镇、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或专项指挥部自行确定结束;Ⅰ级、Ⅱ级事件报县应急委批准后结束。
(三)信息发布____特别是Ⅰ级、Ⅱ级事件发生后,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有关媒体或以相关方式,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公布。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4篇)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为了及时、准确地处理和报告突发事件和事故信息,保障人员安全和单位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的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
三、定义1. 突发事件:指在正常工作、生产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不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疫情、地震、洪水等。
2. 事故:指在正常工作、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事件。
四、信息处理与报告程序1. 发现突发事件或事故:(1)任何单位员工在发现突发事件或事故时,应立即将情况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2)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2.信息报告流程:(1)事故信息报告流程:a. 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给所在单位负责人。
b. 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c.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按照事故等级和性质分类,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2)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a. 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给所在单位负责人。
b. 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c.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
3. 信息报告内容:(1)事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经过。
b. 人员伤亡情况和处理措施。
c. 财产损失情况和处理措施。
d. 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e. 其他相关信息。
(2)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性质。
b. 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c. 相关部门调查和处理进展情况。
d. 社会公众应知应做的事项。
e. 其他相关信息。
4. 信息报告的时限:(1)事故信息报告的时限为事故发生后的1小时内。
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2篇
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2篇篇一: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一、应急信息报告制度1、医院建立应急工作制度,公布应急报告电话,以保证应急信息畅通。
2、医院所属各部门应认真落实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要始终保持在岗值班,不得漏班,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应急事件。
3、医院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下列应急信息,职能部门汇总情况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应急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信息来源、事件类别;应急事件引发的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事件影响、事件发展态势;预防、控制和处理应急事件的情况。
4、发生一般事件,事发科室以口头形式报告为主,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发生重、特大事件,事发科室应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信息。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他重大伤害事件6、报告信息,应当及时、客观、真实,首次报告不完整、情况不清晰时可以先简要报告,及时做好续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7、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漏报、谎报。
8、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二、重、特大应急事件报告1、若遇重、特大应急事件,各科室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医院职能科室报告,同时要组织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件详细情况。
2、经核实确认应急事件发生后,职能科室要立即(5分钟内)向主管领导报告,如有必要,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逐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3、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呈送文字报告;来不及详细报告的,可先作简要报告,然后再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
学校突发事件报告制度(5篇)
学校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为维护学校的安定,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得出现的一些紧急事故能得到及时、妥善地处理。
特制订此报告制度。
一、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1、学生无故缺课;2、学生未经允可擅自离校;3、学生未按规定时间返校的;4、学生请假离校,但已过请假期限而未返校;5、学生在校时出现特异状况,如:疾病、受伤、情绪不稳定等6、学生出现违纪事件,如:进“不宜”场所、偷窃、敲诈、打架斗殴等;7、学生损坏公物;8、有校外人员进校寻衅闹事;9、学校财物失窃;10、校舍有安全隐患;11、发现学生拥挤踩踏、交通、火险、漏电、中毒等事故;12、上课时间课任教师不在班;13、教职工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
二、报告形式及采取的措施:1、发现上述1—____条的,发现者需第一时间向相关班主任(或跟班教师)或年段长报告,并及时____人员查找该生缺课、不到、离校的原因;情况严重的需立即向政教处报告;如果经____小时,查找仍无线索的,由政教处将事故情况报告校长。
2、发现上述第3、____条的,发现者需立即报告相关班主任,班主任应立即联系该生家长,了解该生未返校的原因,如原因不明且过____小时仍未返校的,应立即向政教处和校长室报告,并将有关情况进行书面记录。
3、发现上述第____条的,发现者需第一时间报告相关班主任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如果情况严重的,需第一时间报告政教处和分管校领导,学校立即启动突发事故紧急处置预案。
4、发现上述第____条的,发现者应立即上前制止并报告相关班主任,事态严重的需立即报告政教处、保卫科。
5、发现上述第____条的,发现者应立即报告相关学生年段和总务处,相关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总务处应立即对事件进行处理。
6、发现上述第____条的,发现者应第一时间关闭校门,____人手与之纠缠,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保卫科报告,事态严重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7、发现上述第____条的,发现者应立即向总务处、保卫科报告,并报告校长知晓;失窃严重的,由保卫科向公安机关报告。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2024年建筑公司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为了能够更好地总结和回顾____年上半年建筑公司办公室的工作情况,以及为下半年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目标达成情况、工作重点、团队合作、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达成情况在____年上半年,建筑公司办公室成功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表现如下:1. 项目进展情况:公司按计划完成了多个重点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为后续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已开工项目的进展顺利,项目质量和安全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2. 经营收入:上半年的经营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了公司制定的收入目标。
3. 客户满意度: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我们的客户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客户对公司的好评度明显增加。
二、工作重点在____年上半年,建筑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管理:加强对项目的规划、组织、控制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2. 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3. 客户关系维护: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4. 团队建设:加强办公室内部团队的沟通协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三、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建筑公司办公室工作的基础,上半年我们加强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加强团队交流:组织定期的例会和沟通会议,及时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
2. 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团队成员积极互助、互相支持,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3. 绩效考核激励: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和激励,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工作亮点在____年上半年,建筑公司办公室有以下几个亮点:1. 项目管理规范化:通过制定和实施项目管理规范流程,提高了项目实施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4年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本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处置工作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____《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在本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____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及安全科等有关业务部门。
第五条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1、涉险____人以上的事故;2、造成____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事故信息报告时限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告河南分公司及登封市煤炭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在汇报河南分公司及登封市煤炭局的同时,应当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省煤监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在依照上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省煤监局,同时向登封市矿山救护大队汇报,请求救援。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
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
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____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____次。
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
无论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还是重大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都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相关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为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制度背景突发事件通常具有突然性、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为了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掌握、准确传递和快速响应。
二、制度目标1. 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首要目标是快速获得相关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方,包括政府、媒体和公众。
2. 实现信息共享:突发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为了协调应对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是必要的。
制度应能够将不同部门的信息整合并及时分发。
3. 保障信息的可靠性:突发事件常常伴随着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为了避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制度应确保报告的信息真实可信。
4. 加强风险防控:通过建立制度,能够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态势,为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三、制度内容1. 突发事件信息采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采集机制,从不同渠道获取事件信息,包括监测系统、群众举报、社会媒体等。
2. 突发事件信息核实:获得的信息需要经过核实,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核实工作应由专业的调查人员或机构进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3.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核实后的信息应及时上报给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递和共享。
4.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发布内容应包括事件的起因、影响范围、处置措施和预警提示等。
5. 突发事件信息跟踪:制度应包括信息跟踪和更新机制,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和变化,更新相关信息并重新发布。
四、制度落实1. 相关部门责任明确:明确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能分工,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人和管理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突发事件报告及发布制度
一、发生任何紧急事件,所在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及院办、保卫处等报告,以利于医院在最快时间内组织、指挥投入工作。
二、任何科室、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在投入紧急救援的同时,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三、有关部门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投入工作,对现场进行勘察并详细记录。
四、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件发生的名称、部门、联系人及电话:
(二)发生地点、时间:
(三)主要内容及经过。
五、任何广播、电台和外界机构要求采访时,应向医院领导报告;由医院领导或其指定人员接待、陪同新闻采访人员。
采访应实事求是,切实维护病人的隐私权,要尊重病人习俗,遵守国家法律、医院的权利和规章制度。
如需要,医院将定期发布消息,任何私自散布不负责任和未经证实的消息,医院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