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能导致猪只的高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ASF最早在非洲被发现,后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和其他地区。
以下将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1.强烈传染性:ASF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能在猪只之间迅速传播。
感染猪只一般在1-9天后出现症状,但已经感染的猪只却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传播病毒。
2.不同途径传播:ASF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食用受感染的食物、饮用受感染的水源、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等途径进行传播。
人类、昆虫、啮齿动物、家禽和其他动物也可作为传播媒介。
3.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截至目前,尚无针对ASF的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只能采取防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4.极强的病毒抵抗力:ASF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
在被感染的猪只或病死猪只的组织、血液、尿液、食物等样品中,ASF病毒可以存活数月至数年。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1.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各国政府应制定和加强动物卫生监管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加大对可疑感染地区的检疫力度,及时报告和处置疫情。
2.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应做好环境卫生控制,加强病原体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严禁饲喂未经检疫的猪饲料,采取措施阻止和控制猪只与野生动物的接触。
3.加强疫苗研发和疫苗接种:积极开展ASF疫苗的研发工作,加快推进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应用。
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实施大规模的猪只免疫接种计划。
4.完善动物交易管理:加强对猪只的交易和运输的监管,落实好动物检疫工作。
严禁非法运输和贸易活动,遏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养殖户和兽医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ASF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通过传媒和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对待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是强烈的传染性、多途径传播、病毒抵抗力强,并且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在猪场中流行性非常广泛。
随着全球性的猪肉贸易和国际旅行的增加,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论述。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1. 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能够在猪群中快速传播。
感染一只猪后不久即可传染给整个猪群,使得猪群中的猪几乎都会感染上非洲猪瘟。
2. 致死性强:非洲猪瘟对猪的致死性非常高,患病的猪常常在短时间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
这对养猪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一旦猪场中出现非洲猪瘟,猪群很可能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3. 潜伏期短:非洲猪瘟的潜伏期非常短,通常只有几天时间。
这意味着一旦猪群中有病毒存在,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爆发疫情,对猪群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4. 多种传播途径:非洲猪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病毒污染的场地和设施、饲料、水源以及间接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这增加了非洲猪瘟控制的难度,也增加了疫情暴发的可能性。
5. 无疫苗可用: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可用,这使得非洲猪瘟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唯一的防控手段就是通过严格的卫生和隔离措施来阻断病毒的传播。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疫情病例,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2. 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加强对场地、设施、饲料和水源等的消毒和清洁,防止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3. 健康证明和过境检疫:对进出口猪只和猪产品实施健康证明和过境检疫制度,防止非洲猪瘟通过国际贸易和旅行传播。
4. 强化兽医卫生监管:加强兽医卫生监管,提高养猪者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5. 加强宣传教育和科普知识:加强对非洲猪瘟的宣传教育和科普知识推广,提高广大养猪者、兽医和相关工作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主要感染猪科动物,包括家猪、野猪等。
以下是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的相关信息。
流行病学特点:1. ASF病毒具有极强传染性和致病性,可通过接触病毒源感染猪只。
人类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病毒。
2. ASF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不易被常规消毒剂杀灭,因此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
3. ASF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病猪之间的接触、饲养管理以及食用污染的饲料传播。
临床症状:1. 高热症状:患病猪只体温急剧上升,初期可达40°C以上。
2. 沉闷食欲:患病猪只食欲下降,甚至拒食。
3. 呼吸困难:患猪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喘息现象。
4. 皮肤症状:患病猪只皮肤表现为紫绀、腹部和四肢霜状斑块。
5. 出血性症状:患猪可出现鼻、直肠、输尿管等嗜血区域出血。
6. 死亡率高: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死亡率较高,通常在7-10天内死亡。
防控措施: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加强从疫源国进口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检验,防止病毒带入。
2. 未确定疫源国时,禁止非法进口(包括行李物品)疫区猪肉和猪产品。
3. 强化养殖全程的生物安全管理:加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外来猪只的隔离观察。
4. 强化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饲养环境,清理污秽物,控制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
5. 严禁食用未经检验合格、来源不明的猪肉和猪产品,确保食品安全。
6. 做好发现疑似非洲猪瘟患猪的报告和隔离工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进行病情调查和溯源工作。
7. 做好动物禁区、隔离区、屠宰场和批发市场的卫生管理,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
总结: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猪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加强进口猪肉的检疫管控、强化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禁止非法进口疫区猪肉等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养殖成本增加
猪瘟的爆发会导致大量的猪只死亡 ,为了控制疫情,养殖户需要采取 额外的预防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这将增加养殖成本。
生产效益下降
猪瘟的爆发会导致猪只生长缓慢、 繁殖能力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养 殖户的生产效益。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
猪瘟的爆发会导致猪肉质量下降,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的健康造成 威胁。
04
CATALOGUE
猪瘟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发病猪场处理措施
隔离
对发病猪场实施隔离,禁 止与外界随意接触,防止 疫情扩散。
消毒
对猪场内外进行严格消毒 ,清除传染源,防止病毒 传播。
疫情上报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疫情,争取防控和治疗支 持。
患病动物处理措施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01
对患病动物及疑似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及传染
VS
案例二
某养殖场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未能按照正 确的接种程序进行,导致部分猪只免疫失 败,猪瘟病毒继续传播。
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01
成功防治经验总结
早期发现、及时隔离、严格消毒、合理免疫是成功防治猪瘟的关键。
02
失败防治经验总结
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清除措施、疫苗接种不当是导致猪瘟疫情扩
散的主要原因。
流行地区
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但以发展中国家流行 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急性高热、食欲不振、皮肤出血、眼结膜炎、鼻流脓液等。
病理变化
淋巴结水肿、出血性梗死、脾脏肿大、肾脏皮质出血等。
02
CATALOGUE
猪瘟的危害和影响
对养殖业的危害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非洲猪瘟自2018年发生以来,从最早的呈现最急性型的4-7天发病、IO0%死亡率,到现在2-4周才发病,死亡率也降到个位数。
这其中有猪与病毒的斗争,更有人为疫苗毒的介入,非洲猪瘟临床表现开始更多表现为无症状型。
一、非瘟发病类型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无症状型。
二、无症状型特点由于当前的更多无症状非瘟临床病例增多,发病过程和新增病例缓慢,并造成诊断困难(时阴时阳),对养猪业尤其是规模场危害巨大。
1、潜伏期长,最长3-6个月。
2、症状缓和、隐秘。
部分仅表现为减料,部分无症状。
3、散毒弱、间歇性排毒。
感染猪散毒少,并表现出间歇性排毒。
4、无症状感染比例大。
三、当前对养猪业危害1、发病范围广。
当前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无论大型养殖集团或小型散养户。
(散养户鉴别能力弱)2、潜在危害大。
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等发现后已在群中造成大量传播。
3、清理难度高。
由于具备间歇性排毒、无症状等特点,无症状型鉴别困难。
四、如何防控1、管理网格化、硬件单元格化管理方面把不同单元、作业场景进行网格化区分,精确到人,单向流动。
如分区管理、分栋管理、分净污管理。
猪舍硬件方面单元格化,实体墙、实体门、独立料槽、防止串风(增加地沟风机、增加连体猪舍单元间防护)。
2、内部防交叉员工不和猪粪接触(当前重要感染途径)。
减少员工与猪只接触,减少员工与员工之间接触。
工器具分类、分区、分车间管理,物品单向流动。
分颜色管理。
目视化管理。
监督检查。
3、外部生物隔离所有车间、走道增加防鸟虫网,防鼠墙、板,场内增加灭鼠、灭鸟措施。
人员多级隔离洗澡进场。
物品多级消毒进场。
4、提高猪体免疫力猪只对营养需求有维持需要、生长需要、繁殖需要,目前很多人提出来防病需要。
目前的全价料仅仅为了满足生长需要,部分阶段满足繁殖需要。
但很少关注防病需要。
通过提高蛋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已经被研究证明。
采用营养冗余策略,使用优质蛋白含提高饲料抚度,是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控当前无症状非瘟的有效手段。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
该病毒主要侵害家猪,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猪场的经济损失极大。
近年来,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猪瘟,我们有必要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流行特点:1. 高度接触性:非洲猪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因此易于在猪场内迅速蔓延。
2. 强大抵抗力:非洲猪瘟病毒几乎不受常规的消毒剂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在猪场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
3. 季节性流行:猪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这与猪场内环境的变化以及病毒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关系。
二、临床症状:1. 发热: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的症状,体温可达40℃以上。
2. 呼吸道症状:猪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鼻孔流脓浊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 消化道症状:猪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
4. 皮肤症状:部分猪在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溃烂等症状,严重时皮肤可出现大片的脱皮、渗液。
5. 血液症状: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体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导致出现出血倾向。
6. 行为改变: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精神抑郁、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瘫痪。
三、剖检变化:1. 头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非洲猪瘟后,猪的头部和颈部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
2. 肺部出血、水肿:感染后的猪的肺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影响呼吸功能。
3. 肝、脾、肾等内脏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感染后的猪的内脏会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4. 肠道出血、溃疡:感染后的猪的肠道会出现出血和溃疡的情况,导致腹泻和大量失血。
猪瘟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控措施
全身状况基本 恢复 ; 复发期 又 出现厌食 、 沉郁 、 前短期 内体 死 温又升高, 皮肤充 血、 呈粉红色到紫色, 整个病程 达 3 4 月。 -个
点是抗原性好 , 免疫后快速产生免疫力 。 抗原含量高 , 次免疫 1 接种 1 头份 / 头猪 。 低过敏 , 过敏源含量极低 , 缺点是生产成本 高 。用于猪瘟的加强免疫 ; 猪瘟 的紧急免疫接种 ; 控制慢性 猪
腹泻与便秘 、 呕吐 、 病毒血症 , 感染后 1 2 ~ O天死亡。
3 防控 措 施
选 择合适 的消毒剂 , 种猪群 , 净化 使用免疫 增强剂 , 择 选
合适 的疫 苗 , 加强种猪免疫 , 防止发生猪瘟 母猪带毒综 合症 , 普通疫苗需要适 当增加免疫剂量 , 常进 行免疫检 测 , 经 制定个
性化的免疫程序 。
2 症状
21急性猪 瘟 .
先体 温升 高 4.2C 精神 沉郁 、 04  ̄、 . 怕冷 、 嗜眠 ; 病初 便秘 ,
5 6天后发生糊状 和水样 并混有血液的腹泻 ; - 结膜炎 、 口腔黏 膜不 洁、 齿龈和唇 内面 以及舌体上可见有溃疡或 出血斑 ; 后期
31常 用的猪 瘟毒 活疫 苗 .
后肢无力 ; 、 、 和腹 部皮肤 发绀 , 耳 尾 腿 有蓝紫 色斑 点 ; 间歇性
伏期及病程较长 、 症状较轻、 病势缓和 、 发病率 与病 死率较低 , 出现持续 性感染 、 l床 感染 、 亚J 缶 妊娠母猪带毒 综合症 、 猪胎 仔
盘感染 ; 临床 上猪瘟病 毒持 续性 感染 、 隐性感染及带毒现 象增 多。很难见到单一病原引起 的猪瘟 , 更多见 的是猪瘟病毒与其 他病 原混合感染 的复合型猪瘟 或称 混合感染型猪瘟。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对于猪业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非洲猪瘟最早在非洲发现,并且在野猪和家猪中传播。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爆发,对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在疫情的暴发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限制病毒的传播。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以及相关的防控措施。
一、流行现状1. 亚洲地区自2018年起,亚洲地区出现了多起非洲猪瘟的疫情暴发。
特别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非洲猪瘟的爆发对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已经扑杀了数百万头猪,猪肉价格也因此出现了大幅上涨。
越南、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非洲猪瘟的疫情暴发,对当地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影响。
2. 欧洲地区除了亚洲地区外,欧洲地区也出现了一些非洲猪瘟的疫情。
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国家都曾爆发了非洲猪瘟的疫情。
欧洲的猪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 非洲地区非洲猪瘟最早在非洲被发现,目前非洲地区仍然是疫情的高发区。
野猪和家猪中都有非洲猪瘟的传播,非洲猪瘟依然是非洲地区的一大猪类疫情威胁。
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了一定的传播趋势,对全球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防控措施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限制病毒的传播,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1. 加强检疫和监管各国和地区都加强了对进出口猪肉及猪产品的检疫和监管力度,加强了边境管控,防止病毒通过猪肉和猪产品进入国内。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许多地区采取了控制病毒传播的措施,包括提高养殖密度、改善生猪饲养环境、加强养殖管理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3. 加强宣传和教育各国和地区还加强了对养猪户和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健康养殖。
4. 开展疫苗研发和接种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大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以期能够控制病毒的传播,减少疫情的损失。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常见于猪类家畜,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本文旨在探讨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首先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现状,强调加强动物检疫、养殖场环境清洁消毒、监测和报告以及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维护畜牧业发展。
非洲猪瘟的控制不仅是养殖业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全面合作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共建绿色畜牧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现状、防控措施、动物检疫、环境清洁、监测报告、宣传教育、防控工作、社会参与1. 引言1.1 非洲猪瘟的流行背景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疾病,其病原体具有高度变异性,对猪的死亡率极高。
非洲猪瘟在非洲大陆首次发现,但近年来已出现在亚洲、欧洲等地区,给全球猪肉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
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病毒携带者、食用受感染的猪肉或病死猪尸体以及受污染的水、饲料等途径传播。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极具传染性,一旦传入养殖场或野猪群中,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疫情暴发,给猪群造成巨大损失。
当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传播,给养猪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危害。
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高养猪场的防疫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的流行,保障猪肉生产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畜牧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旨在通过对非洲猪瘟传播途径、流行现状以及防控措施的详细介绍,加深公众对非洲猪瘟疫情的了解,促使养殖场主和动物防疫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防控和遏制该疫情的蔓延。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确保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生猪安全。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对猪的感染性极强,造成的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猪的养殖业。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是研究和防治该疾病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非洲猪瘟。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非洲猪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主要通过飞腾昆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物、粪便、肉类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
一旦发病,疫情蔓延迅速,易造成大规模猪只的死亡。
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非洲大陆、欧洲、亚洲等地区。
二、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1.急性型猪瘟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厌食、精神萎靡、呕吐、腹泻、起初粪便正常,随后变成者血便、黑便或水样便;猪体表现呼吸急促、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瘀点或瘀斑。
病程短,患病的猪常在短时间内死亡。
2.亚急性型猪瘟亚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主要为高热、厌食、猪体状态不佳、发病率较高。
病程比急性型猪瘟略长,患病的猪多数也在短时间内死亡。
3.慢性型猪瘟慢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比较隐匿,主要表现为猪体消瘦、厌食、长期发烧、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和黏膜出血等,此类疾病多数病猪虽存活,但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有着严重影响。
三、非洲猪瘟的剖检变化1.病变主要分布在淋巴组织中,如肠系膜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脾脏等处,呈増大、淋巴组织坏死、软化等特征。
2.肝、脾和肺组织可出现出血斑点,甚至呈现明显的出血充血状态。
3.消化道内可见出血、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
4.其他病变包括肺部出血、皮下出血、心脏和肾脏充血等。
四、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方面养殖场要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做好消毒工作;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适时进行清洁消毒;要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隔离等处理。
2.疫苗防控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会导致感染猪只出现高死亡率。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存在一种无症状型的非洲猪瘟感染,给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是指猪只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
这种感染形式对于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在猪只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很难及时发现感染的猪只,从而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无症状型感染的猪只也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潜在传染源,增加了疫情的风险。
针对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强化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只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特别是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猪只,要加强监测频率,减少漏检漏报的风险。
2. 严格隔离:对于发现感染的猪只,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与健康猪只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对于无症状型感染的猪只,也应当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会对其他猪只造成传染。
3. 加强消毒:猪场的环境消毒至关重要,定期对猪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杀灭潜在的病毒污染源,减少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4.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感染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料营养均衡也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总之,非洲猪瘟无症状型感染虽然不易察觉,但危害同样巨大,需要引起养殖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隔离、消毒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保障猪只的健康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猪病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猪病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
由于其病毒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人们开展了多种防控措施。
一、加强养猪场的管理与监控为了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养猪场应该加强管理与监控。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进出场制度,对来自非洲猪瘟疫区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
同时,要做好病毒监测工作,定期对养猪场的猪只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病例,要迅速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其次,加强养猪场的卫生与消毒工作。
定期对养猪场的场地、设施、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危险。
二、加强猪群的免疫防控疫苗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疫情情况,按照兽医的指导,定期给猪只接种非洲猪瘟疫苗。
通过疫苗的免疫保护,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强化交通运输的管控为了减少病毒在交通运输途中的传播,相关部门应加强交通管控。
对病区猪只的运输车辆、装卸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减少病毒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传播风险。
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的防控畜禽屠宰环节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加强防控措施。
首先,要规范屠宰场的运营,并加强对屠宰环节的监管,确保屠宰操作规范,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屠宰场的卫生与消毒工作,保持场内的清洁和卫生。
对生猪屠宰后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五、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人们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养殖户和居民普及非洲猪瘟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控制方法,培养养殖户的防病意识,提高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
同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了解政府的政策和相关的补偿措施,鼓励养殖户自觉遵守防控措施,合作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结语非洲猪瘟猪病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尽量减少病毒的传播。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解读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
自20世纪初在非洲被首次记录以来,ASF迅速传播到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成为全球猪肉生产和贸易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解读ASF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策略。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1. 难以控制的传染性:ASF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方式传播,可在猪间快速扩散。
病毒在猪体内的复制速度快,感染力强,患病猪只往往迅速死亡。
ASFV可以通过血液、组织、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蜜蜂等途径进行传播,成为防控的困难所在。
2. 广泛的病毒载体:ASFV不仅能感染野生猪种群,还可以感染家养的猪和一些间接的宿主。
虫子、蜜蜂、鸟类等都可能成为ASFV的携带者,从而耐受并传播病毒。
3. 复杂多变的病原体:ASFV具有高度变异性和复杂的基因组结构,使其易逃避免猪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对不同病毒株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
这使得ASF的防控工作更加困难。
4.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疫苗: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特效药物和疫苗来治疗和预防ASF。
由于ASF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因此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1.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加强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分享,提高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和市场流通:限制猪、猪产品和猪饲料的流通,加强疫情区域与非疫情区域之间的交通管控,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和规模养猪场所的流通监管制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强化养殖环境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畜禽养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养殖场、设备和车辆等,提高场外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和检疫制度,加强人员和车辆的流动监管。
4. 加强疫苗研发和使用:积极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对ASFV的识别和检测能力,为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根据疫情情况合理组织疫苗的使用。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接触传染的猪科动物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易反复爆发和传播迅速,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
非洲猪瘟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动物传染病,其传染性、致病性和毒力非常强,一旦发生,常常导致猪群大面积的死亡,严重影响猪肉生产和养猪业的发展。
1. 流行特点非洲猪瘟病毒对猪的传染性极强,能感染所有年龄的猪。
该病毒对幼猪的致死率更高,而对成年猪也能引起高病死率。
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期较长,对病毒敏感的猪只要接触到污染物或患病猪,就容易感染该病毒。
非洲猪瘟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它可以通过气溶胶、血液、食物、饲料、水等途径传播,导致猪只相继感染。
2. 临床症状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发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急促、鼻涕减少、皮肤发红等。
患病的猪体温常常在40℃以上,食欲减退,猪只不愿进食,精神沉郁,表现出抑郁的状态。
患病猪的呼吸急促,鼻涕减少,皮肤发红,有时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表现。
3. 剖检变化非洲猪瘟的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体温、呼吸、心脏、肝脏和脾脏等方面。
患病猪的体温常常在40℃以上,表现为发热状态;呼吸急促是另一个常见的剖检变化,患病猪的呼吸常常急促而不规律,有时还表现出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心脏一般无明显的变化,但在慢性病例中可能出现心包积液和心肌病变;肝脏在非洲猪瘟病例中常常表现为肝脏肿大,质地增硬和颜色变深;脾脏一般无明显变化,但在慢性病例中常常表现为脾脏肿大,质地增硬和颜色变深。
4.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监测、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强化兽医卫生监管、规范猪场管理和对疫苗研发的推进。
要加强非洲猪瘟的监测和报告,及时了解疫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强猪舍的通风和消毒,防止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对猪场进行隔离,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避免交叉感染。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方法 - 养猪技术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方法-养猪技术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可分成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
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同时具有新的流行特点,如混合感染、隐性感染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防控难度,并给养猪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瘟的流行特点猪瘟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绵延性。
猪瘟从经常发生的大流行转变成地区性散发性流行,且呈现绵延性、波浪性、周期性的特点。
1个周期一般为3~4周,疫点明显变少,往往呈散发性流行。
广泛性。
我国各个省市均能够发生或者流行该病,且都能够分离到强毒株。
据报道,我国猪群中感染猪瘟病毒的阳性率平均达到15. 3%,最高时能够达到54%左右。
非典型性。
成年猪基本不会发生典型性猪瘟,尤其是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能够超过752天带毒,且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
带毒母猪配种妊娠后,能够通过胎盘将病毒垂直传染给胎儿,并导致自身发生繁殖障碍。
所产后代仔猪接种猪瘟疫苗无法产生免疫应答,反而引起免疫耐受。
同时,能够持续向外排毒导致健康猪群发生感染,促使猪群中长时间存在病毒。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通常在发病和流行初期容易发生,病猪具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大部分突然死亡。
急性型。
大多数猪场都比较容易发生该类型,一般具有24~72 h的潜伏期。
病猪典型症状是精神沉郁,发热,体温升高达到40~42℃,怕冷、寒颤,嗜睡,往往卧地,增加饮水。
有些发生呕吐,结膜发炎,眼睑被脓性分泌物黏住。
感染早期,通常会发生便秘,排出附着有大量白色肠黏液的粪便。
随着症状的加剧,后期发生水样腹泻,排出混杂黏液或者血丝的粪便,且散发腥臭味。
另外,病猪耳后根、鼻端、四肢内侧以及肛门等部位的皮肤存在针眼大小的出血点,用手指按压不会发生褪色,腹股沟淋巴处发生肿大。
仔猪感染该病后,还会表现出典型的神经症状,如磨牙、侧卧、转圈、后退、四肢游泳状划动,严重时甚至陷入昏迷,且容易继发感染细菌,往往会呈现坏死性肠炎、肺炎等症状。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科动物。
猪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我们将对该疾病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猪瘟的流行特点1. 高度传染性:猪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快速传播,导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尤其是在猪群密集的养殖场,一旦疫情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2. 猪群易感性强:临床饲养的猪群几乎全部易感,而且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感染猪瘟病毒,其中野猪等更是容易感染,甚至可作为病毒的潜在传染源。
3. 高死亡率:一旦猪瘟疫情爆发,由于病毒的高致病性,患病猪只能通过治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一旦疫情严重甚至可致使整个猪群死亡。
二、临床症状1. 急性起病:猪瘟患病猪只有一个起病峰,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等,发病速度快,病程短。
2. 高热:患病猪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42℃,伴有明显的精神萎靡和食欲下降。
3. 呼吸道症状:患病猪可有明显的呼吸急促,发出呼吸困难的声音,咳嗽,流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窘迫。
4. 消化道症状:患猪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
5. 精神萎靡:患猪精神萎靡,活动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食欲。
6. 眼部症状:患猪眼部出现结膜充血,眼泪增多,眼睛发红等症状。
7. 皮肤症状:患猪常有皮肤发绀,皮肤温度下降,四肢不温等表现。
8.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猪瘟的一个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明显,质地较硬。
9. 残废突出:猪瘟并发麻痹性病变,患猪将出现四肢不遂等症状。
三、剖检变化1. 头肿:外观,头颈及喉迅猪瘟患猪会出现头部及颈部红肿。
2. 肺部改变:猪瘟患猪的肺部出现多发性红斑,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颜色发红,表面光滑,体积膨大,密度变软。
3. 肝脏变化:猪瘟患猪的肝脏颜色发红,肿胀,表面较光滑,肝实组疏松。
猪瘟流行特点与预防措施
染率较高 , 虽然可以采取检测手段降低 B D V V污染 的可 能 , 要完 全排 除 杜绝 B D 的污染 是不 可能 但 VV 的 。根 据 国内 同行 及本 实验室对 从市场 上 随机 收集 样 品的检 测结 果 , 一些 厂家 某些 批次 的 牛睾 丸 细胞 苗 确实存 在 B D 的污染 , 且被 污染 批次 的疫 苗 VV 并 并 不是 每一瓶 均 能查 出 B D V V的存 在 , 通常 3 4瓶 — 苗 中只有 一瓶被 B V污染 。 VD 1 . 母猪群 的 免疫状 况及仔猪 的免疫 程序 .3 2 由于新生 仔猪 需要 从母 猪 获得 母 源抗 体 , 而仔 猪接 种 时 残 存 的母 源 抗 体 水 平 的 高低 对 仔猪 的免 疫应答 有 着极 大 的影 响 。近年 本人 检测 认 为 : 同 不 猪场之间 , 同一个 猪 场 不 同年 分 之 间 , 年 内 的不 一 同季度 之 间 , 以及 同一猪 场 即使 同一 次检 测 时猪 群
什 么 样 的猪 瘟 疫 苗 好 ? 很 长 时 间 以来 ,我 一 般 只
猪瘟病毒在 自 然条件下只感染猪 ( 包括野猪) , 传染源是发病或是外表正常而体内携带有 C F S V的 感 染动 物 。一 般 由消化 道感染 ,扁桃 体是 主要 的侵 入 门户 ; 也可经破 损 的皮肤 、 膜和注 射感染 。猪瘟 黏 病 毒既 可以水平 传播 , 可通 过垂直传 播 。 也 1 猪 瘟的流行 特点 . 1 11 流行范 围广 、 发 、 .1 . 散 不分 年龄 , 别是 断 奶前 特 后 和 出生 1 日龄 以内的仔猪 发病 较 多。而成 年猪 0
之一 。
在我 国猪 瘟 的流行 仍较 为 广 泛 , 主要 靠 免疫接 种防控 。调查显示 , 猪瘟疫苗接种后 , 免疫失败现象 比较普 遍 。为什 么会 出现这 种状况 呢 ?笔者 认为 主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类养殖业的传染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高病死率、易传播、无疫苗防治等。
本文将对非洲猪瘟流行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疫情跨境传播:非洲猪瘟疫情往往通过野猪、感染猪肉及其制品等途径跨境传播。
野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可以成为病毒的潜在传播源。
2. 交通运输引起的传播:农业物资、活猪的长途运输,以及人员的流动,容易带动病毒传播。
特别是黑市交易、运输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下,也容易引起疫情的传播。
3. 畜禽市场的传播:非洲猪瘟疫情往往在集中的畜禽市场中传播。
畜禽市场的环境较为复杂,疫情传播的风险较高。
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防控策略:1. 做好疫情监测:建立非洲猪瘟的监测系统,加强对猪类养殖场、畜禽市场、野猪等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便于采取控制措施。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对猪场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加强对野猪和家猪的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强化禽畜交易管控:加强对禽畜交易市场和黑市交易的管控,防止非法贸易和病毒传播。
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管,特别是长途运输和边境管控。
4. 做好动物疫苗研发工作:加强非洲猪瘟病毒研究,争取尽快研发和应用有效的疫苗,提高猪类的免疫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非洲猪瘟疫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分享、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共同抵御非洲猪瘟的威胁。
非洲猪瘟的流行给猪类养殖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在防控方面,需要加强监测、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强化交易管控、加强疫苗研发工作、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做好防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流行,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防控非洲猪瘟重要的措施
防控非洲猪瘟重要的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疾病,对猪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本措施之一。
养殖场应加强猪圈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对猪圈内的设施、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要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定期清理猪圈周围的垃圾和污水,防止其成为传染源。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场应定期检查猪只的免疫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猪只的免疫力。
同时,还应定期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三、严格检疫措施检疫措施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检疫制度,对猪只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筛查,确保只引进健康的猪只。
同时,还要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设备和人员的检疫,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加强信息监测和报告信息监测和报告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和传播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养殖场还要加强与相关疾病监测机构的联系,及时报告非洲猪瘟的疫情信息,保障政府和社会对疫情的了解和掌握。
五、加强科学防控宣传科学防控宣传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养殖场应加强对员工和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防控工具和设施,做好个人卫生和养殖场卫生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殖场周边居民和市民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总之,防控非洲猪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加强疫苗接种、严格检疫措施、加强信息监测和报告、加强科学防控宣传等一系列重要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 瘟 ( lsi lS n ee , C F 又 称 猪 霍 乱 【 g C as a wie F v r S ) c Ho
C oea H ) 猪 热 病 (wie ee) 是 由猪 瘟 病 毒 hl , C 或 r S n Fv r, f S V 所 引起 的猪 的 一种 高 度 接 触 性传 染 病 ,传染 性 CF) 强 、病死 率高 ,其 病变特 征 为小血 管壁 的变性 ,导致 内
山东畜牧兽医
21 0 2年第 3 3卷
浅 析 当前 猪 瘟 的流行 特 点 与防 控 措 施
王 元 元 ( 东省 高 密市畜牧局 山
中图分类号:¥ 5 .8 8 82 文献标识码:B
2 10 ) 6 5 0
文章编号 :10 ・7 32 1)90 4 -2 0 713 (0 20 -0 60
脏 器 官 的 多 发 性 出 m 、 坏 死 和 梗 死 。 本 病 自13 年 在 美 83
血 ,最 后因 为严重 的循环 障碍造 成猪 死亡 。非典型猪瘟 病毒虽 不能直 接感 染大 多数猪 而引起 典型 临床 症状 ,若
感 染怀 孕 母 猪 会 造 成 母 猪 流 产 、产 木 乃 伊 胎 儿 、弱 胎 或 死 胎 ,或 : 天 性 震 颤 的 胎 儿 。 先
支原体等多种病原 。
1 猪 瘟 抗 体 滴度 不 高 有 的仔 猪 呈 半 免 疫 状 态 , 发 病 . 5 猪 群 一 般 都经 12 猪 瘟 疫 苗 免 疫 接 种 ,但 检 测 血 清 中 的 -次 猪 瘟 抗 体 滴度 均 在 保 护 线 以下 。
实验室 的诊断 。可采 用免 疫荧光 抗体检 查 、酶 标记组织
1 传播途 径不确 定 . 3 针 头 传 播 可 疑 性 极 大 发 病 无 规
35 大部分 病猪并发 多种 疾 病 主 要是l . 呼吸道疾病 综合
症 , 表 现 为 呼 吸 困 难 , 不 时 咳 嗽 。 有 的 发 生 顽 性 腹 泻 , 剖 检 病 变 集 ・ 在 心 肿 和 肠 道 , 呈 现 不 1
I 长期持续 流行 . 6
猪场 一旦遭 受感 染,除 了Ⅲ现 部分
疫病发生。
病 猪 外 ,还 呈现 隐性 或 潜伏 感 染 ,不 易察 觉 ,代 代 相
传 ,长 期 流 行 , 时难 以 扑 灭 。
52 通 过 免 疫 监 测 ,建 立 合 理 科 学 的疫 苗免 疫 程序 .
( )商品猪 :关键 是首免 [龄 的确定 。免疫过 , 母源 1 | 抗体影 响太大 ,容 易造成 免疫 失败或 群体抗 体不均衡 。
抗原定位 法 、兔体交 互免 疫试验 、血清 中和试 验、猪瘟 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 免疫 吸附试验等方 法进 行确诊 。 5 猪瘟的防控 51 加 强饲 养管理 . 提 高生荨 特养水 ,定期驱虫 ,做 扦
好 防 寒 保 暖 , 搞 好 圈 舍 卫 生 ,提 高 牛 猪 抗 病 能 力 ,减 少
变化 。
度 的 炎疗
律 ,病猪时 多时少 ,似乎接 触传 播可 能性不 大 ,而 频繁 注射和针头消毒不严可 能是重要 的传播途径 。
4 诊断 确 诊木病 除 了需要 丰 富的临床 经验 之外 ,还有赖于
1 混合感 染和 并发 症较 多 发 病猪场都 有蓝耳病 的历 . 4 史 ,从病料 中常可检 出圆环 病毒 、伪狂 犬病病 毒和肺 炎
3 . 剖检 很难观 察到典型 病 变 4
淋 巴结水肿是 主要特
征 ,部 分 日龄 较 小 的 病 猪 , 。 而 有 血 的 小 点 。 睥 肾表
人 ,呈暗 红色 ,脾 脏 的边缘 有紫红 色 、人小不一 的结节
状 病 灶 ,病 灶 I现 梗 死 、 坏 死 现 象 。有 的 病 猪 出现 l盲 H 口 】 口扣 状 溃 疡 病 变 。
1 流行特点 11 发病 日 较小 主要发生于3 . 龄 月龄 以内的小猪 ,尤以 3~ 0 0 6 同龄 的保育猪多见。 1 发 病 率不 高 ,致 死率较 高 发病 率 通常 占易感猪 . 2
2%左 右 ,有 的 高 达 5% 以上 ,病 死 率 达 8 % 以上 。 O 0 0
国俄亥俄 州首 次发现 以来 ,在 _= 上主 要养猪 国家和地 I界 H 区都有不 同程度 的流行 ,对养 猪业 构成 了极大 危害 ,迄 今仍有4 个 国家和地 区存在 猪瘟 ,主要 分布于 南美 、欧 4
3 临床病症
31 体 温 略有 升 高 病 猪 的体 温 在4 ℃左 右 ,长期 稽 . O
顿 ,终 口打 堆 挤 卧 ,体 表 没 有 出 J 性 的 变化 。 0 L
新变 化 ,以温 和型 猪瘟和 母猪 持续感 染引起 的流产 、死
胎 、 新 生 仔 猪 死 亡 为 主 , 且 常 发 生 于 免 疫 猪 群 , 即 使 超 量 免 疫 猪 瘟 疫 苗 也 不 易 控 制 疫 情 , 因 此 给 猪 瘟 的 防 控 增 办 了 新 的难 度 。 ¨
动物传染病。 近 几 年 ,我 国 猪 瘟 的 发 生 又呈 上 升 趋 势 , 当前 发 生 的 主 要 为 非 典 型 猪 瘟 ,其 流 行 特 点 及 临 诊 表 现 等 都 有 了
效果 ,使 用猪 用基 因工程干 扰 素、植物 m凝 素等治疗有
一
定效 果 。
3 病猪 食欲逐渐 下降 身体 消瘦 、被 毛粗乱 ,精神 萎 . 3
留。若体温升至4 ℃ 以上 ,则会继 发细菌性疾病 。 l 32 药物 治疗效 果不佳 使用 各种抗菌 药物或其他 治疗 .
方 法 , 效 果 均 不 明显 。 若 有 继 发 感 染 , 治 疗 可 见 到 暂 时
洲 、亚洲和 非洲地 区。因此 ,本病被世 界动物 卫生 组织
(I)0 O E Y 为A类 动物传 染病 ,我 国农业 部也将其 列为 一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