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文化馆的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亨文化馆的变迁

现代册亨人所说的文化馆指的是今纳广桥东面前进路南侧的文化馆旧址,其实,解放以后的册亨文化馆多次搬迁,只是文化馆在这个地方的时间较长而使人记忆尤深。

1952年底,成立册亨县文化馆,馆址设在册阳解放路租用赵家民房。1958年册亨合并安龙县,册亨文化馆也并入安龙县文化馆。1961年恢复册亨县建制,随之恢复册亨县文化馆,但没有活动的场所,借住县委的公房。

恢复县置后,册亨县城搬迁到者楼,各单位要搞建设,经过向上级申请,1964年,省文化局拨款给县文化馆基建费4,5万元,按照当时的币值,这个数目算是可观的。经县委,县人委领导研究,决定在大礼堂旁边的地方建馆。此地原是一片沙石滩,者楼集市的场地,西面和南面邻河,按照规划,大礼堂转给电影院与文化馆作为县城的文化体育活动区。

县文化馆由册亨县建筑联合社施工,建筑为砖混结构,水泥预制板平顶,一楼一底上下各分为三隔墙。楼上右边是两间职工宿舍,中间大间是排练厅,左边是办公室和洗照片暗房。楼下右边是两间职工宿舍,中间是图书阅览室,左边是保管室。总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并在主楼前面修了近50平方米的橱窗以作张贴图片宣传,馆内配有摄影、美工和文学创作人员。文化馆后面建篮球场,当时每天下班后,县机关干部职工都来球场打球、或

到文化馆来看书,唱歌跳舞。1966年2月1日,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成立,县文化馆承担宣传任务,组织农村布依戏队进城演出祝贺,为大会摄影服务。

1970年,县文化馆被打成“三家村”黑店,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被列为文艺黑线人物,被打成右派,被强迫劳动。

1972年,县文化馆组建临时的业余文化宣传队,以近年来从省内外分配来的大中学校文科生为主,面向农村宣传演出。

19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事业开始复苏,县财政先后几次拨款给文化馆修建一楼一底的8间简易宿舍和一栋录像放映室。1980年和1982年,由于从省内外分配来的文艺骨干陆续调走,县文化馆筹建乌兰牧骑的文艺队,先后招收两批共15名知识青年进馆,配齐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摄影等各专业人员。但到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后,文化馆经费困难,大多数人调出,留下来的人员每天只以放映录像为工作。

1990年,省文化厅拨款2万元,除维修房屋外,并在楼顶加一层楼作简易的排练厅。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时,录像放映厅被拆除,由职工集资建房。2002年7月,县文化活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县文化馆搬迁到文化活动中心。原在前进路的文化馆楼被拆除,地基另建宿舍楼,下层出租给个体户商贸铺面,现在挂有“益康养生会所”的招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