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8例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68例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探讨分析其病因,提高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健康意识,在临床诊治中发挥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住院诊治的68例缺铁性贫血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因。

结果:骨髓增生活跃45例(占66.2%),增生明显活跃15例(占22.1%),增生减低8例(占11.8%)。

结论: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铁而引起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驱除病因,合理膳食,服用铁剂可以有效治疗。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1-02
贫血(anaemia)是指人体循环血液系统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级红细胞容积低于正常值,国内的正常标准要略低于国外标准。

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125g/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110g/l,可以判定认为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贫血病,也是各型贫血中最多见的类型,在妇女、婴幼儿及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

ida 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和储存量不足,从而影响血红蛋白hb合成而导致贫血[1],其诊断标准应以临床表现和骨髓象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本文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68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8例。

其中男性25例,女性43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45±18岁。

本组患者经血常规检查而确诊患有贫血症,血红蛋白hb<100g/l。

1.2 临床表现。

本组所有患者均有皮肤及黏膜苍白、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表现。

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舌炎、口角炎、指甲无光泽且成反甲等。

1.3 骨髓检查与方法。

选择骼前、骼后或胸骨部位为穿刺点,用碘酊、乙醇进行常规消毒,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骨髓穿刺,取骨髓液0.5ml涂片,姬姆莎瑞士染色。

铁染色:20%亚铁氰化钾∶浓盐酸=5∶1,临用时新鲜配制。

1%番红花溶液。

方法:血涂片,骨髓涂片用姬姆萨瑞士染色,血涂片分类计数100个细胞,骨髓涂片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认真观察细胞形态及骨髓增生程度,并结合实验检查。

2 结果
2.1 本组68例ida患者,hb50g/l~115g/l,rbc1.48~
3.5×108/l,wbc2.6~8.5×108/l,bpc56~159×108/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淡染区扩大,42例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见表1。

2.2 骨髓象分析。

骨髓增生活跃45例(占66.2%),增生明显活跃15例(占22.1%),增生减低8例(占11.8%),粒红比值(0.6~
1.8)∶1,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可见红细胞分裂相各期幼红细胞体积偏小,胞浆少核染色正常并较深,胞浆染色偏蓝或呈嗜多色性,边缘不规则,核小而致密,巨核细胞计数9个~35个,以颗粒型巨核居多,产板型巨核少见,2例见到小巨核细胞。

骨髓细胞铁染色:外铁(-),细胞内铁低于11%。

3 讨论
铁是合成红细胞血红蛋白必需的主要原料之一,人体经小肠吸收的食物铁或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经运铁蛋白转运至幼红细胞
及储铁组织。

成人体内含铁量约为3~5克,约2/3在红细胞血红蛋白中。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动态平衡,当铁摄人不足及需铁量增加、铁吸收不良、铁丢失过多等情况下,会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并出现一系列因贫血或细胞缺铁引起的症状、体征。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同时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慢性渐进性缺铁的结果,这种贫血的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器官组织中缺乏储存铁,血清铁浓度及血清铁饱和度减低,从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

幼红细胞摄取的铁在线粒体内与原卟琳结合,形成血红素。

ida患者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或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贫血类型。

①缺铁性贫血的血象:血红蛋白、红细胞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轻度贫血时
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红细胞可呈环状,并有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②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减低。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幼红细胞体积小,边缘不规整,胞核小而致密,胞浆量少,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着色偏碱。

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可呈环状红细胞。

易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比例及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正常。

有效治疗ida,首先应祛除病因,合理膳食,服用铁剂。

铁剂多采用口服,如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

有严重胃肠反应或吸收不良者,给予右旋糖酐铁肌内注射,其疗效与口服同。

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者,可多次少量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尽快纠贫血症状。

此外,对于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及儿童生长期,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木耳、紫菜、波菜等。

参考文献
[1] 徐克惠.血液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刘锋.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