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5章人类与土壤圈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导论第5章课件

环境科学导论第5章课件

环境科学导论
第8页
5.1.6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Solid waste treatment engineering)可概括为种: (1)物理处理(Physical treatment) 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
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 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2)化学处理(Chemical treatment) 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 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
2024年3月16日1时0分
a) 水平压实器 b) 三向垂直压实器 c) 回转式压实器
图5-5 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压实器示意图
环境科学导论
第14页
2024年3月16日1时0分
图5-6城市垃圾压缩处理工艺流程
环境科学导论
第15页
5.2.2固体废物破碎技术
破碎(Crush)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大块的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或细粉的过 程。经破碎处理后,固体废物尺寸变小,质地更均匀,容重增大,更易于压 实,对后续处理很有利。
2024年3月16日1时0分
环境科学导论
第1页
5.1固体废物概述
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 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 半固态废弃物质。在具体生产环节中,由于原材料的混杂程度 ,产品的选择性以及燃料、工艺设备的不同,被丢弃的这部分 物质,从一个生产环节看,它们是废物,而从另一生产环节看 ,它们往往又可以作为另外产品的原料,而是不废之物。因此 ,固体废物又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
1)易燃性 2)腐蚀性 3)反应性 4) 毒性 5)感染性
图5-2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2024年3月16日1时0分

环境学之人类与土壤圈

环境学之人类与土壤圈

§⒈土地荒漠化
二、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类型
⒈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规定的指标,中国可能 发生荒漠化的地理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 区的总面积为332.7万km2的地区,在此范围内实际已发 生荒漠化的面积为262.2万km2,占该地区面积的79.0%, 占国土面积的27.3%。 ⒉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理范围—即湿润指数为0.05~ 0.65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总面积为332.7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4.6%。
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 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 宁、四川、云南、吉林、海南、河南、天津、北京18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 (市、旗)。
荒漠化成因
§⒈土地荒漠化
⒉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 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乱樵采、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 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自然成因 中国荒漠化区特殊的气象气候特征(风、降水)、地表 组成物质(沙、黄土)以及局部特殊的地貌特征(地表 低洼,排水不畅)。
湿润指数
荒漠化范围:“干旱、 极干旱区
<0.05
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 干旱区
0.05~0.20
区表”现;形式为“土地退化”。半干旱区
0.21~0.50
亚湿润干旱区 0.51~0.65
湿润区
>0.65
§⒈土地荒漠化
区域§全/1球国~有家21世0(0界多旱×荒地个10面漠3国k积m化2家)概和况地荒(漠区×化1、0)面3k1积m02 亿多轻荒度人漠口化中,程度约度(占重×陆度1地03k极面m2重)度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2.环境的特性: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

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CO2 等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选用教材卢昌义编著,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美)戴维斯(Davis,M.L),(美)康韦尔(Cornwell,D.A)著,王建龙译,环境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左玉辉主编,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推荐网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报社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网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法网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新闻网绿色学校中华环境保护基金臭氧在线全球机遇基金臭氧层巴塞尔控制危险废物的跨疆域越境转移及其处理的公约台湾酸雨咨询网中国水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水体污染地球大气、气候与环境信息计划(英文)国家海洋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自思自考题要求请为每章出10~15道选择题,并回答。

为每章感兴趣的话题出0道以上探讨性、论述性题目。

(不必回答)好的题目将收录到本学科试题库!请大家独立完成!视试题对本章围绕的重点及适当兼顾全面的把握程度以及是否有论述性题目给分!本课程主要章节(32课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生态学基本原理(2)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2)第四章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环境问题(6)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4)第六章环境污染(11)第七章环境管理(4)第八章可持续发展(1)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1 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环境问题的发展3 环境功能特性4 环境科学发展及研究对象、内容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中心事物?是人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环境黄荣华PPT教案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环境黄荣华PPT教案

现象。
第23页/共120页
24
第24页/共120页
固体废物的 堆放,严重 污染土壤
25
第25页/共120页
26
第26页/共120页
27
第27页/共120页
28
第28页/共120页
29
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一百七十四点三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面积的百分之第2十9页八/共点120二页 。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 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五百四十亿元,直接或间接影 响近四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
第14页/共120页
15
3.土壤酸碱性和土壤缓冲性 (1)土壤酸碱性的产生 ①土壤酸性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植物根系活动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产生的 有机酸和大量的CO2,以及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矿质酸, 都是土壤溶液中H+的来源;
其次,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粘 粒矿物的晶格遭到破坏,使粘粒矿物中的铝被溶解出来, 溶液中出现了活性铝,水解后释放出H+ ;
(2)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是土壤有机质 的主体,主要是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作用,发生复 杂转化而成第7,页主/共1要20为页 胡敏酸和富里酸。
8
3、土壤中的水分
第8页/共120页
9
4、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孔隙中所存在的各种气体的混合物称为土壤
空气。 以O2、N2、CO2及水汽等为主要成分; 其次由于土壤进行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气体。如
12
土壤胶体的种类 (1)无机胶体
主要是细颗粒的粘土微粒,包括粘土矿物中的高岭石、 伊利石等以及铁、铝、锰水合氧化物。 (2)有机胶体
主要是腐殖质和生物活动的产物,它是高分子有机物, 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吸附作用强。 (3)有机-无机复合体

5 土壤圈

5 土壤圈

2020年1月31日
7
三、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 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 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土壤的这些特征是成土过程的反应和 外部表现。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可以 区分土壤和风化壳的差别,也可以区分 各土壤类型。
2020年1月31日
8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1、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是 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不同 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 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 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一般将这些 土层称为土壤发生层。 每一种成土类型都由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形 成不同的土壤剖面。
2020年1月31日
13
长期受人为耕作、灌溉、施肥活动的影
(2)耕作土壤层的划分和命名 响,其剖面与自然土壤剖面不同。
耕作层(表土层):属人为表层类,包括灌淤表
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和水耕表层。土性疏松、
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
较高
犁底层(亚表土层):在耕作层之下,经长期耕
作压实,土壤呈层片状结构,紧实,腐殖质含量
壤同成土条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道库恰耶夫建立的土壤形成因素学说,概括起来有四个基本观点:
①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
物;
②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存在,并同等重要和相互不可替代地参
与了土壤形成过程;
③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和演化,土壤是一
淋溶作用:指土壤中的下渗水,从 土壤剖面的上层淋溶或浮悬土壤中某 种成分的作用。
淀积层(B):物质累积的层次。 淀积作用:指下渗水到达剖面下层 沉淀其中某些溶解物或悬浮物的作用。

环境科学概论第4章人类与生物圈

环境科学概论第4章人类与生物圈

-4375
-4040
1751
3840
-448
-356
213
-88
-2790
-2763
-1275
633
103
-73
71
150
703
583
877
661
36
54
-380
-285
-3802
-4251
-4147
-4483
0
0
-348
-260
365
159
17
-101
9
9
25
5
34
14
1986
4058
-8868
-7317
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会悄然离去。 • F.表里如一,它也想当一个善良的物种,但是,它也知道自己的胃
口只能消化肉,所以它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干干净净地吃掉每一次获 得的猎物。 • G.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一个对手,在每次攻击之前都会去了解对手, 从不轻视它,所以它一生中的攻击很少失误。 • H.狼亦钟情,公狼在母狼怀孕之后,会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具 有独立生存能力为止。 • I.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具有独立生存能力时,坚决离开它。因为 狼知道,如果它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 J.自由可贵,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地向主人摇头摆尾。 因狼明白,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 哼自由歌。
日本在华企业山东仁木食品有限公司和清清仁木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韭菜包、韭菜虾 仁煎包和炸猪肉卷(芦笋),出口到日方被检出甲胺磷农药残留超标,超标值分别为 0.45~0.66ppm、0.04~0.08ppm和1.2ppm。
人类与生物圈
人类采用众多手段喷洒农药

环境学概论第五章土壤环境

环境学概论第五章土壤环境
无机物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环境行 为。
28
当土壤的Eh值>700mV时,土壤完全处于氧 化条件下,有机物质会迅速分解;
当Eh值在400--700mV时,土壤中氮素主要 以NO3-形式存在;
当Eh值<400mV时,反硝化开始发生;
当Eh<200mV时,NO3-开始消失,出现大量 的NH4+。
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诸要素,如大气、水休、土壤以及 植物、动物和人休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 量及其赋存形态。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 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就世界范围而言,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 代,其中美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与系统性
环境学概论第五章土壤环境
主要内容
土壤环境污染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的防治
环境学概论第五章土壤环境
2
第一节 土壤环境污染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土壤污染的概念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 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 象。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 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 能失调的现象。
1、土壤污染源 ➢ 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废渣。 ➢ 农业污染源:农药、化肥、地膜。 ➢ 生活污染源:塑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 生物污染源:动物排泄物、动植物遗体等。
7
工业污染源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2002年,我国累计工业 废水排放总量达5039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达35445万吨,烟尘排放总量达万吨,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量累计达亿吨,目前工业固体废物占 地面积仍达万公顷。
10
放射性物质

王叔《环保概论》课件—第五章_土壤环境

王叔《环保概论》课件—第五章_土壤环境

(三)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容量就是土壤固、液、气三 相中气相所占的容积百分数,土壤液相 与气相均以土壤孔隙为其存在与活动场 所。 土壤空气的主要成分同大气一样,为N2、 O2、CO2及水汽。
(四)土壤溶液


土壤的水分是土壤三相(固、液、气)中的 要素。 它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解组成营养 溶液,输送到植物根部。因此土壤水是植物 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由于土壤溶液参加水 的循环,所以土壤溶液的组成是经常变动的, 当把养料输送到植物体后,水在叶部经蒸腾 作用蒸发到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
(三)生物污染源


人粪尿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肥料来源。生活污水和 被污染的河水等均含有致病的各种病原菌和寄生 虫等,用这种未经处理的肥源施于土壤,会使土 壤发生严重的生物污染。 此外,在自然条件下,也有时会造成土壤污染, 例如,强烈地火山喷发,含有重金属或放射性元 素的矿床附近地区的土壤,由于这些矿床的风化 分解作用,也可使附近土壤遭受污染。
1、土壤酸碱性的产生 (1)土壤酸性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植物根系活动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 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大量的二氧化碳,以 及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矿质酸,都是土壤溶 液中氢离子的来源;
其次,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达到一 定的数量后,粘粒矿物的晶格遭到破坏, 使粘粒矿物中的铝被溶解出来,溶液中出 现了活性铝,水解后释放出氢离子; 第三,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被其 他阳离子代换到溶液中而使土壤成酸性。
(二)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 土壤胶体是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1微 米或2微米的微细固体颗粒,是由矿物质 微粒、腐殖质、铝、铁、锰、硅和含水 氧化物组成。
土壤胶体的性质: 带电荷:一方面由于表面基团解离或吸 附离子而带电荷;另一方面,胶体内部 的电荷不平衡表现出来的表面电荷。 吸附作用:由于其颗粒细小,所以表面 积大,产生吸附作用。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影响PPT课件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影响PPT课件
第9页/共13页
(三)土壤污染
• 由于与大气、水密切的联系,土壤除接受来自人类的直接污染外,还承受着来自大气和水的间接污染。过 量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超过环境背景值,从而产生污染。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主要是 对作物的影响,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会破坏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微生物数量的平衡, 以致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土壤酸化多与大气酸沉降有关,大气中的致酸污染物主要是NOx、SO 2、H2S等气体。由于超负荷使用农药,一些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自净功能和载体功能受到了 严重损坏。化肥的施用还导致土壤污染及硝酸盐的累积。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目前在土壤中的 检出率仍很高。
第2页/共13页
土壤的形成
• (一) 母质形成 •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
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 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第3页/共13页
•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土壤的形成和演化是母质、 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过度的开发,污染和使用不当,土壤正面临着巨大的威 胁。
第1页/共13页
土壤的作用
• 土壤是人类所处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范围多种自然因素的总和。通常把自然环 境划分为几个圈带,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其中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处 于其他圈层的交接面上,对各圈层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起着维持和调节作用,成为有机界和无机 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纽带。

环境科学概论05

环境科学概论05
放射性锶的化学性质同元素钙类似,均参与 骨组织的生长代谢,并在体内同一部位蓄积。
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因衰变周期长,一旦进 人人体,其通过放射性裂变,而产生的α、β、 γ射线将对机体产生持续的照射使机体的一 些组织细胞遭受破坏或变异,此过程将持续 至放射性核索蜕变成稳定性核素或全部被排 出体外为止。
土壤污染
电磁污染
当电磁辐射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 所能允许的限度时即会产生电磁污染。
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两大类:
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 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 射,特别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通讯设备。
电磁污染的危害
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以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方式 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导致身体发 生机能性障碍和功能紊乱,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血压和血象等方面的失 调,还可损伤眼睛,对生殖系统也有较严重影响。
0
一类标准:0.015 三类标准:0.03 四类标准:0.045
渤海 辽东湾
黄海 东海 长江口 杭州湾 苏北沿海 浙江沿海 南海 珠江口 汕头海域
总结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 环境负荷很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并 且出现资源不断被浪费和破坏,使有限 的资源更为短缺的现象。 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做 为基本国策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须 的。
土壤环境污染
简称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 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 容纳和自净能力 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土壤的生态 平衡遭受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 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品的产量 和质量随之下降 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水体或大气发生次生污染), 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现代环境科学概论第5章 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现代环境科学概论第5章  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营养级能量转化(Ceder Bog 湖能流分析) 呼吸代谢
R0=96.3 LA =23200
呼吸代谢
R1=18.8
总初级生产量
GP=464.7
食草动物捕食
I1 =62.8
食肉动物食
I2=12.6
未利用
M0=305.6
能量摄取效率:It / It-1 同化效率:At /At-1 生产效率:Pt / P t-1

信息联系
——信息把生态系统联成统一整体 营养信息:食物链为一个营养信息系统 化学信息:化学分泌物 物理信息:声、光、色 行为信息:行为格式
多样性 复杂性 种类多 储量大 未知因素多
信息流特点
信息流动过程: 产生 获取 处理 再生 施效
3. 系统的状态与平衡

生态系统的状态
调节、反馈机制 正反馈——个体及种群数量增加导致远离平衡状态 负反馈——个体数量增加,食物资源减少,个体死亡增加, 种群数量减少,系统一般可保持平衡
相互关系
作用、反作用 对立、统一 相互依赖、制约 物质循环、代谢

从研究内容理解 一般生态学:以特定生物为研究对象 环境生态学: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生态学的分支 植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学 人类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
按种类划分
按存在状态划分
基本特征

从研究方法理解 当代生态学——多学科交叉 定性 定量 宏观 微观 单一 综合 静态 动态 基础 应用
复合生态系统 应用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最优化方案
系统工程学
生 物
生 学 态
系统生态学 整体观(核心 ) 工业生态学 功能观 经济生态学 经济观 化学生态学 物理生态学 数学生态学 数学模型 生态信息

环境科学概论-自然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自然环境
水汽:主要来自江河湖海、土壤及其他物体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
大气中的自由基:OH、HO2、RO、RO2自由基,尤其是OH、HO2最重要
B.大气圈的组成
C.大气圈垂直结构
大气圈
散逸层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约12~50km
平均12km
约800km
约50~80km
>800km
H增而T升
H增而T降
100%水
海洋97.6%
淡水2.4%
冰帽和冰河87%
液态水13%
地下水95%
土壤含水2%
湖、河、溪流3%
岩石圈及其位置 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人类生存环境的底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壳是由硅镁层和硅铝层组成
岩石圈最主要的部分是最外层岩石和风化壳,平均厚度33~35km
III.岩石圈
概念: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供植物生长和繁殖,它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断断续续的圈层——土壤层
强调只有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地球;
在地球进化系统中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质环境,即强调生物对地球进化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和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进化系统的自发的应变特性,进化本身是渐进和间断地结合。
3
2
1
4
Gaia假说的主要论点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土壤圈
生物圈
2.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定义: 大气圈是地球表面由各种气体、水汽和多种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生命活动长期参与作用的结果。
气相:部分由大气进入,主要成分是O2和N2等,另一部分是由土壤内部产生的,主要是CO2、水汽等
液相:粒间水及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解性物质

第五章 土壤圈

第五章 土壤圈

快状结构
柱状结构
棱柱状结构
25
土壤母质层
土壤腐殖质层(Ah层)
26
砖红壤土壤剖面
黄棕壤土壤剖面
27
夏威夷红土剖面固相、液相和气相等三相物质组成。固相包括 矿物质、有机质和一些活的微生物。按重量计,矿物 质占固相部分95%,有机质占5%。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基本上来 自成土母质,母质又起 源于岩石,按成因分为 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 大类。
土壤肥力的发挥与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 条件密切相关。
4
土壤肥力系统分析图
5
土壤生态系统组分—主要土壤生物图
6
二.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 总是处于地球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之间的界面上,是地球 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 命力的圈层之一,它们 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 环与能量平衡。
(二)土壤化学 研究土壤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土壤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支
学科。重点研究土壤胶体的组成、性质,及土壤固液界面 发生的系列化学反应。为开展土壤培肥、土壤管理、土壤 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4
(三)土壤微生物
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活性的土壤学分 支。研究内容:1.土壤微生物生态;2.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物质 循环(陆地N,P,S,C素循环);3.土壤酶活性;4.土壤微生物与 土壤固氮作用;5.根际微生物与菌根;6.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7.农业措施对微生物的影响;8.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的 污染防治;9.有益微生物的农业应用。
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能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 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影响全球大气变化。
4 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

人类活动与土壤_课件

人类活动与土壤_课件

说一说:
①这些土壤是否被 污染?
②是什么样的污染物?
③通过哪些途径进入 土壤的呢?
④你是否还能出其 他的土壤污染途径和 污染物?
工业和生活的固体废弃物直接倾倒在 土壤上使土壤污染
化 肥 农 药 的 污 染
按照土壤污染来源的途径可以分为五种: 1、水体污染型 2、大气污染型 3、农业污染型 4、生物污染型 5、固体废物污染型
土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 程,一旦污染,很难治理
“预防为主”,控制和 消除土壤污染源
具体措施包括: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2)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3)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4)加强污水灌溉区的监测与管理
一旦土壤被污染,如何处理?
利用植物缓解和净化被污染的土壤
1、植物提取; 2、植物降解; 3、植物固定。
请大家告诉大家
停止砍伐原始林 保护生态系统
减少汽车污染环境
检举环境污染制造者
谨慎处理医院废弃物
你我都可以做的
关心环保,人人有責
还我们美丽的家园
含镉废水 水稻 人体
塑 在料 土地壤膜中在难土以壤分中解很和难转分化解的污,积染累物会在 土 长壤 期表积层累,在会土影 壤响 中,土从壤而渗水破透坏气土、壤作的 物 结根 构系和生性长质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农 田机械作业。
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质是通过食物 链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的。这些污染物质通过 食物链逐级积累在生物体内,而且越在食物链 的上一级积累的污染物质就越多。
物的生长。
土壤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为各种动物和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地球表面71%覆盖着海洋
陆地面积为29 %,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07 -4.9 15.526
45.525 -1.2 15.770
-7.3
7.1
-16.4
37.360 0.2 92.900
315.985 -0.1 408.190
8.4
-2.8
23.380 -1.4 42.227 24
9.230 3.9 1.894 4
18.056 16.8 26.036 31
20
按照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10
0 1650
1700
1750
1800
1850
1900
全球人口
现有生产 水平翻一番
1950
2000
现有生产 水平翻两番
2050 y
2100
人类与土壤圈
全球土地利用概况(1964~1985)
地区(国家)
亚洲
非洲 北、中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前苏联 全球
土地面积(108 hm2)
16
五氯酚(钠) 产生五氯苯、六氯苯及其残余物等,产生残渣及HCl废气;对水生生物毒性大,不易降解,储存、运输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受POPs公约限
制;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7
三氯杀螨醇 生产1t产品产生2.55t废水及盐酸废气;使用时极易造成收获物残留风险,危害环境安全。
18
甲胺磷
生产1t产品产生2.4t胺化废水;急性毒性高,储存、运输、使用不当,容易导致人畜急性中毒至死亡,危害环境、短时间收获物具有残留;属于有毒 危险化学品。
0.51
0.47
0.38
0.28
50.0
0.68
0.58
0.47
0.33
0.22
67.6
0.72
0.73
0.62
0.49
0.32
55.6
0.38
0.32
0.26
0.19
0.13
65.8
0.38
0.41
0.35
0.28
0.20
47.4
0.15
0.15
0.13
0.11
0.08
46.7
0.48
0.44
0.39
9
磷化锌
粉尘污染;毒性高,若储存、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危及人畜及鸟类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0
灭鼠灵
高毒急性杀鼠剂,储运、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家禽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1
杀鼠醚
产生酸性废水;高毒,储运、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2
溴敌隆
低 高 有水时中至高 低至中 中至高
-
14.95 6.90 6.35 4.60 4.60 4.60 42.00
35.6 16.4 15.1 10.96 10.96 10.96 100
人类与土壤圈
人口:亿,耕地面积:108 hm2 70
60
全球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供求关系
50
40 全球可耕地总面积
30
5.5.1概述
5.5.2农药的分类
5.5.3农药与环境污染
5.5.4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降解与转化
5.5.5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5.6土地与粮食安全
5.6.1全球土地与粮食安全
5.6.2中国土地与粮食安全
5.7 土地资源破坏案例
5.7.1远山在召唤——卢彤景
5.7.2看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的痛苦与希望
21
久效磷
22
磷胺
生产1t产品产生2t氯化物废水及CH3Cl废气;是高毒农药,储存、运输、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储存、运输、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23
DDT
产生硫酸废液;属于高残留农药,土壤和收获物中含高残留DDT,污染水体、水生生物,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脂肪中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0.97250 0.94323 0.77009 0.70164 0.70968 0.64238 0.63848 0.57450 0.53082 0.51106 0.49307 0.44568 0.45764 0.64544
0.98544 0.96529 0.85781 0.81714 0.82309 0.68574 0.63858 0.53504 0.42492 0.37897 0.34885 0.29456 0.29305 0.61911
39.206 -2.4 66.007
-8.6
-5.9
面积(107.hm2)1983~1985 变化(%)1964~1966 面积(107.hm2) 占土地总面积(%)
107.120 -0.7 37.245 14
130.435 84.304
3.6
1.5
91.777 90.067
31
42
45.741 9.4 92.273
69.234 -9.9 87.539 30
436.358 0.0 508.873 39
人类与土壤圈
地区与国家
经济发达国家平均 美国
其他粮食出口国 西欧 日本
原计划经济国家平均 东欧
前苏联 中国
经济欠发达国家平均 拉丁美洲
北非和中东 其他非洲国家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全球平均
全球各地区与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hm2)
23.226 147.499
1.3
9.1
永久 牧场
森 林、 林 地
其他 用地
荒地 面积
面积(107.hm2)1983~1985 变化(%)1964~1966 面积(107.hm2)1983~1985
64.942 -3.0 52.842
变化(%)1964~1966
-4.6
76.204 -0.5 69.539
5.1土壤圈的概念 5.2世界土地资源
第5章 人类与土壤圈
5.2.1世界土地资源总量
5.2.2世界土地资源消长
5.3中国土地资源
5.3.1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5.3.2中国土地资源消长
5.4人类对土壤圈的影响
5.4.1土壤侵蚀
5.4.2荒漠化
5.4.3盐渍化和水涝
5.4.4废弃物与土壤污染
5.5农药与土壤污染
表5-2 我国1992~2004年粮食单产和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粮食单产 X1有效灌溉面积 X2化肥施用量 X3农药使用量 X4农业机械总动力 X5农用塑料薄膜用量
0.97925 0.97800 0.96715 0.97197 0.99684 0.99216 0.98038 0.98865 0.95282 0.92568 0.89955 0.85554 0.86997 0.95061
储存、运输及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危及人畜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3
溴鼠灵
产生含有机物废水;储存、运输及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4
敌鼠(钠) 生产1t产品产生23t废水,Cl2、HCl废气及400kg蒸馏废渣;储存、运输及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15
林丹(BHC) 产生油状蒸馏物残液;高残留农药,残存于环境中,易造成污染风险,威胁农产品安全。
26.788 29.645 21.392
17.535 4.727 8.429 22.272 130.789

面积(107.hm2)1983~1985 45.563 18.404 27.401

变化(%)1964~1966
4.2
14.0
7.7
13.951 14.013 4.941
35.2 -5.0
26.6
0.83158 0.94838 0.70492 0.69817 0.62886 0.50406 0.47594 0.40284 0.29455 0.23743 0.20568 0.16503 0.16139 0.48145
人类与土壤圈
瓢虫捕食
人类与土壤圈
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农药名录
序号 农药商品名
6
克百威
生产1t产品产生634kgHCL、86kg精馏残液、647kg残渣;储存运输使用不当,误食可造成死亡、危害人畜安全,注意避免地下水污染;属危险化学品。
7
灭多威
8
溴甲烷
生产1t产品产生20kgHCl及Cl2废气以及9~10t废水;高毒农药,储运、使用不当易污染环境,应注意可能被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对人体有毒,储存运输、使用时防止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1951~1955 1961~1965 1971~1975 1981~1985 2001~2005 期间减少率(%)
0.61
0.56
0.55
0.50
0.46
24.6
1.17
0.95
0.95
0.86
0.84
28.2
1.72
1.66
1.58
1.29
0.94
45.3
0.33
0.30
0.26
0.24
0.22
19
甲基对硫磷 产生甲基一氯化物废水;高毒杀虫剂,储存、运输、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危及人畜安全,污染农作物,收获物具有残留,危及食品安全;属于有
毒危险化学品。
20

对硫磷
产生含乙基氯化物,对硝基酚钠,三甲胺、氯化钠等废水及HCl废气;是剧毒有机磷杀虫剂,储存、运输、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安 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24
灭蚁灵
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受POPs公约限制;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危及人畜、家禽和水生生物的安全;属于有毒危险化学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