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水准测量中的误差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竖立误差对各测站高差 的影响,由于前后标尺倾斜程度及读数位置 不一而 表现 出偶然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 标尺前后倾斜。如果两根标尺同样倾斜 , 则误差大部分被 抵消掉 : 若 只一根标尺倾斜 , 则影响最大 。 所 以要求扶尺员在观测时严格 使标尺上 的圆 水准器气泡居中。 ( 3 ) 标尺弯曲差 。 标尺弯 曲会导致 前视后视累计误差, 并且不 可消 除, 所
础上 , 提 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 关键 词: 精密水准测量 偶然误差 系 统误差 分析
为了高精度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精密水准测量仍然是 目前最佳 的传统 观测方法 。 它除了作为建立 国家统一高程系统 的基础工作、 为各类地形测绘 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起算数据外 , 同时还被用于研 究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 、 确 定各海洋面 的高差和倾斜、 获取现代地壳运动的垂 直分量 、 建立地球重力场 的理论与方法 以及探索分析地震活动趋势等各类科学问题 。 要提 高高程 的测定精度, 关键是要提高其测定的精度 , 减小外业测量工 作 的误差 。与常规 的测量工作一样 ,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三个 : 一是 测量仪器误差 ;二是观测 者受地理条件 限制而造成的人 为误差 即外界条件 误差 ; 三是观测误差。 在主要误差来源中, 一、 三项误差的影响基 本上 具有系 统误差 的性质, 而第二项造成 的测量误差为偶然误差 。 从误 差理论 的角度来看, 要进一步提高地面高程点的精度 , 就需要对精
以测量前一定要检查标尺 , 平时放置要平放。 6 、 前后视标 尺受热不均 的影响 外业观测中, 须两 根水准标尺交替进行, 每 根标尺受太 阳照射 的方 向不 同, 前后标尺 的温度 也不 同, 锢瓦带温 度差别最大 可达1 1 o C; 外 业受地形起 伏 的影响, 每站的前 后视读数不可能 同在标尺的中部, 而标尺受地面热辐射 的影响, 上、 中、 下不 同部 位 的温 度 也 不 同 , 温 差 最 大 可达 1 . 5 ℃ 。由 于前 后 视 标尺锢瓦带受热不均 , 使其所产生的长度 变形不一致 , 因而导致前后视读数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摘要:从精密水准测量所采用的仪器、工具及作业过程、外界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精密水准测量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分析为了高精度测定地面点的高程,精密水准测量仍然是目前最佳的传统观测方法。
它除了作为建立国家统一高程系统的基础工作、为各类地形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起算数据外,同时还被用于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各海洋面的高差和倾斜、获取现代地壳运动的垂直分量、建立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探索分析地震活动趋势等各类科学问题。
要提高高程的测定精度,关键是要提高其测定的精度,减小外业测量工作的误差。
与常规的测量工作一样,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三个:一是测量仪器误差;二是观测者受地理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人为误差即外界条件误差;三是观测误差。
在主要误差来源中,一、三项误差的影响基本上具有系统误差的性质,而第二项造成的测量误差为偶然误差。
从误差理论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提高地面高程点的精度,就需要对精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各项系统误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其对测量成果的影响精度,提出减弱或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措施。
一、精密水准测量中的系统误差在精密水准测量工作中,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很多,先就主要的几种分析如下:1、照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望远镜照准轴与管水准器水准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是仪器误差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误差不可能彻底校正;而人眼又不可能使气泡严格居中。
所以观测时误差一定会存在。
所以,为了使误差尽可能的小一些,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2、水准面曲率的影响由水准测量的原理可知,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根据水平视线在前后标尺上的读数,求得地面上两点的高差。
在这里,高差的含义为分别通过两地面点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然而,从理论上来讲,两点间的高差是指分别通过这两点的水准面之间的铅垂距离,因此,在水平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将对高差测定产生影响,3、大气折光的影响大气折光是由地面大气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它使观测时的水平视线产生垂直方向的弯曲,致使观测高差含有误差,其影响形势极为复杂,往往使得水准测量中前后视的折光影响也不一致。
水准测量中的误差与校正方法

水准测量中的误差与校正方法水准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和地理测量中。
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准测量中的误差类型及其校正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误差类型1. 观测误差观测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不精确、操作人员的不准确,以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
它可以分为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自然误差。
仪器误差包括仪器的读数误差、气泡的位置误差等。
人为误差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的读数不准确、视线不正等。
自然误差则包括气候、大气压力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2. 地形误差地形误差是由于地面不平坦、重力场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
这种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特别是在测量范围较大且地形复杂的情况下。
为了减小地形误差,常采用配平方法,即在不同位置设置配平点进行测量校正。
3. 技术误差技术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完善导致的。
这种误差主要包括刻度误差、仪器仪表的漂移误差、机构误差等。
为了减小技术误差,需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并采用精密的测量方法。
二、误差的校正方法1. 仪器校正仪器校正是指通过比对和调整仪器的刻度值,消除或减小仪器误差。
校正方法包括直接校准和间接校准两种。
直接校准是指通过比对仪器读数和已知高程值的差异,调整仪器的刻度值。
间接校准则是通过比对测量结果和基准点的高程值,计算出仪器的修正量,然后进行校正。
2. 观测校正观测校正是指通过多次观测和重复测量,消除或减小观测误差。
观测校正方法包括平均法、中和法和交叉校正法等。
平均法是指多次观测同一点,并取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中和法是指通过对称观测方法,使用正反两面观测值的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交叉校正法是指在空间布置上交叉观测不同点,通过观测值之间的对比,找出异常值并进行排除。
3. 外业校正外业校正是指通过实地观测和检查,进行错误或异常值的排除,并对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修正。
外业校正主要包括配平法、平差法和尺度校正等。
精密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

精密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精密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高程的测量方法,应用广泛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和地质研究等领域。
而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数据处理和精度评定是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数据处理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其目的是根据所测量的高差值,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测量误差、大气压力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修正。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采用多次观测的方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处理。
在精密水准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两点法和闭合回路法。
两点法是通过测量两个点之间的高差值,再结合已知高程的参考点,计算其他待测点的高程。
闭合回路法则是通过在测量线路上设置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结束点,经过多次测量后,保证回路闭合,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确定各测点的高程。
精密水准测量中的精度评定是指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判断。
精度评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精度分析和误差分析。
精度分析是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测量值的平均值、标准差等参数,评估测量数据的精度水平。
而误差分析则是针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误差,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确定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精密水准测量中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观测方法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操作引起的。
为了降低误差的影响,可以通过校正仪器、增加测量次数、提高操作技术等方法来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还需要考虑地表的起伏情况、测点之间的距离和测量线路的选择等因素。
地表的起伏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而测点之间的距离和测量线路的选择则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精密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对于确定地面高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准测量允许误差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允许误差计算公式水准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垂直高差的方法。
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测量中需要考虑误差的影响,并进行误差计算和分析。
水准测量的误差主要包括人工读数误差、仪器仪表误差、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折光误差、仪器尺度系数误差、垂线偏转误差等。
根据误差类型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误差计算。
1.观测误差和观测值观测误差是观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观测值可以表示为真实值加上观测误差,即观测值=真实值+观测误差2.真实值和改正数为了减小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进行改正。
真实值可以表示为观测值减去改正数,即真实值=观测值-改正数3.改正数的计算改正数是通过校正观测值来减小观测误差的量,根据不同的误差类型,改正数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例如,人工读数误差的改正数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来计算平均值;仪器尺度系数误差的改正数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来确定。
4.观测误差的合成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误差,这些误差的影响会相互叠加,因此需要进行误差的合成。
误差的合成可以使用根据误差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均方根法和最小二乘法。
例如,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计算观测误差的方差和协方差,从而得到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
5.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是根据测量要求和精度要求来确定的。
允许误差可以通过误差限制的方法进行计算,即根据各种误差的最大或最小限制来确定允许误差的范围。
例如,可以根据观测仪器的精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的精度等级来确定允许误差。
综上所述,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计算公式是根据测量要求、误差限制和观测误差的合成方法等因素来确定的,具体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小误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因此需要我们注意一些事项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包括示值误差、系统误差等。
示值误差是指仪器在使用时,由于制造工艺、质量等原因产生的固定偏差。
系统误差是指仪器在长期使用、予以修理、校正等过程中,使仪器示值产生固定偏差。
2.操作误差: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包括读数误差、观测误差等。
读数误差是指读取仪器上的示值时,由于人眼视觉疲劳、视力不佳等原因造成的偏差。
观测误差是指在观测水平线时,由于水平仪的不稳定性、观测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测量误差。
3.大气环境误差:大气温度、气压等因素对水准仪测量结果产生的误差。
这些因素会使光线的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从而影响视线的直线性。
4.地球曲率误差: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物体,因此地面并非完全平直。
在大范围的水准测量中,必须考虑地面的曲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水准测量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水准仪:根据需要测量的精度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准仪。
水准仪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易操作等特点。
2.进行仪器校准: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校准,以保证仪器本身的精度。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校准。
3.选择适当的观测时机:测量时应选择光线明亮稳定的天气,尽量避免雨雾、阴天等恶劣天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保证测量点的稳定性:测量点应选择坚固、稳定的地面,避免土质松软、不稳定的地面,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观测水平线时要稳定:在观测水平线时,应将水准仪固定在坚实的三脚架上,并使用水平器进行调平。
观测者在操作时应避免身体晃动,保持稳定。
6.读数要精确:在读取水准仪上的示值时,应保持视觉的清晰与稳定,将目光与目标对准,并排除反射、折射等干扰因素。
水准仪构造及水准测量误差简介

水准仪构造及水准测量误差简介水准仪构造及水准测量误差本文以DS3水准仪为例介绍水准仪构造,并对精密、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做简单介绍,另外还介绍了测量作业中常见的水准测量误差及消减措施。
1 常规水准仪的介绍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的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l、DSZ2、DS3、DSZ3和DSl0等,字母和数字有何含义呢?字母DS代表“大地测量”和“水准仪”,取其第一个字母;数字表示精度,即每公里往返高差的中误差,05表示每公里往返高差的中误差0.5mm,10表示每公里往返高差的中误差10mm,数字越小表示精度越高。
按自动化程度分:微倾式、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
DS1以上精度的水准仪称为精密水准仪,主要用于一、二等高程控制测量中;DSZ2、DS3、DSZ3级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广泛用于三、四等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控制和工程测量中。
1.1 DS3水准仪的结构水准仪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组成(见图1)。
水准仪的结构在测绘仪器中是比较简单的,外部可操作的螺旋有制动螺旋、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调焦螺旋、脚螺旋、目镜调焦螺旋等。
图1 水准仪结构示意图下面来看望远镜的结构(1)望远镜DS3水准仪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物镜调焦螺旋、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目镜调焦螺旋等组成。
物镜和目镜多采用复合透镜组,调焦透镜为凹透镜。
(见下图)这条水平线和竖直线是相互垂直的,分别称为横(或中丝)和竖丝,竖丝用来瞄准目标的,横丝用来读数的。
上下丝(称为视距丝),是用来测定距离的。
在这里,我们要掌握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视准轴CC——物镜中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这条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一条虚线。
其重要性在于:水准测量是在视准轴水平时,用十字丝的中丝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图2 望远镜成像原理示意图当观测目标通过物镜组后,形成一个倒立的缩小实像,调节物镜调焦螺旋使缩小的实像清晰地反映在十字丝分划板上,目镜的作用是放大,人眼通过目镜可以看到同时放大了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
(完整版)测量误差的分类以及解决方法

测量误差的分类以及解决方法1、系统误差能够保持恒定不变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和测量条件的不稳定而引起的。
由于系统误差表示了测量结果偏离其真实值的程度,即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在误差理论中,经常用准确度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
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一种大小和符号都不确定的误差,即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重复测量时,各次测量结果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这种误差的处理依据概率统计方法。
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温度、磁场、电源频率等的偶然变化等都可能引起这种误差;另一方面观测者本身感官分辨能力的限制,也是偶然误差的一个来源。
偶然误差反映了测量的精密度,偶然误差越小,精密度就越高,反之则精密度越低。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误差。
系统误差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必然性;而偶然则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可能性。
3、疏失误差疏失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操作、读数、记录和计算等方面的错误所引起的误差。
显然,凡是含有疏失误差的测量结果都是应该摈弃的。
解决方法:仪表测量误差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但要尽可能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其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
消除测量误差,应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必须指出,一个测量结果中既存在系统误差,又存在偶然误差,要截然区分两者是不容易的。
所以应根据测量的要求和两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选择消除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对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测量中,主要考虑对系统误差的消除;而在科研、计量等对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中,必须同时考虑消除上述两种误差。
1、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1)对测量仪表进行校正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结果中,引入校正值进行修正。
(2)消除产生误差的根源即正确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尽量使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工作,消除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

一、建筑变形测量I角对于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0″,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仪器不得大于15″,铟瓦水准尺、尺垫。
二、城市测量规范1 平面控制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n测站数2 高程控制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mm)L—路线长度km,n—测站数水准仪视子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前开始的第一周内每天测定一次,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二等测量I不大于15″,三、四等水准测量I不大于20″、尺垫。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常规测图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控制点密度(点/km2)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要求图根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S为边长(km),H为基本等高距(m),D为测距边长(km),仪器和觇板高(棱镜中心高)精确量取至mm。
图根水准闭合差不得超过±40mm,山地千米超过16站时,不应超过±12mm。
简单计算配赋。
三、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宜短于100米,2)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3)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到一个时,应增加测回数。
4)导线边应往返观测二个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较差小于5mm,测回较差小于3mm,往返测平均值较差小于5mm。
5)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
精密导线按严密方法平差。
3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1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2 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
三、铺轨基标测量1 一般规定1.1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利用调整好的线路中线点或施工控制导线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点测设铺轨基标,1.2铺轨基标测设时,应首先测设控制基标,后在控制基标间测设加密基标和道岔铺轨基标。
控制基标在直线段每120米设置一个。
曲线线路除曲线元素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60米设置一个。
水准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水准测量及其误差分析刘德军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郑州邮编:450003摘要分析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和水准测量计算关键词高差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重力异常水准测量在工程测量,大地测量等测绘工作中常常用到,其测量方法也较为简单易学,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如何消除,许多人不甚明了,本文主要谈谈水准测量概算及其误差分析。
一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1)[角的误差虽然经过i角的检验校正,但要使两轴完全保持平行是困难的。
因此,当水准泡居中时,视准轴仍不能保持水平,使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产生误差,并且与视距成正比。
如图1所示:图1S前、S后为前后视距,由于存在[角,前后视标尺上的读数误差分别为i・S前/ p"和(i " / p ) • S后的影响为S s= [i "• (S后-S前)]/ p 〃,对于两个水准点之间一个测段的高差总和的误差影响为刀s= i " / p (刀S后+刀St)由此可见,在[角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角的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但在实际测量中,前后视距不可能完全相等,所以规定,三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应w 2.0m,累积差w 5.0m,这样在测量中对高差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角误差当仪器不存在i角,则在仪器的垂直轴严格垂直时,交叉误差并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对水准测量并无不利影响。
但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视准轴将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应对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对交叉误差进行检验与校正。
(3)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在水准测量中,特别是精密水准测量作业中,必须使用经过检验的水准标尺,假设f为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则对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h应加的改正数为对于一个测段来说刀S f = f刀h,刀f为一个测段各测站观测高差之和根据规定,当一对水准标尺每米长度的平均误差 f >± 0.02mm时就要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
精密水准测量中的误差

3尺 长 测 定 不 准 误 差
标 尺 每 米 真 长 的 鉴定 精 度 受鉴 定 仪 器 的 限 制 , 目前 鉴 定 误 的高 差 而 言 , 米 真 长 测 定 不准 误 差 就达 ±1 每 . mm。 4 标 尺 分 划 的 刻划 误 差 的影 响 : 尺 每 米 真 长 取 的是 平均 值 , 标 即 使 加 了 改 正值 也是 统 一 的平 均 数 。 外 业 观 测 中 , 线 照准 标 在 视 尺 的位 置是 不 同 的 , 每 米 真长 值 却 是 用 平 均 值 改 正 , 含 有 误 而 包
研 究精 密水 ; 量 中 的误 差 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隹测 关键 词 : 密 水; 精 隹测量 : 差 ; 然 误 差 : 统 误 差 误 偶 系
1 引 言
来 零 点与 底 面 不 重 合 的误 差 ,一 副 标 尺 的零 点 误 差 不 等 导 致 的
水准测量是确定地 面点高程 的最基本 的一种测量 方法 , 随 影 响 可通 过 测 段 中采 取 偶 数 站 观 测 且 在 相 邻 测 站 上 使 两 水 准 标 着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 对地 面 点 高程 的精 度 要 求也 在 不 断 提 高 。 求 尺 轮 流 作 为前 视 和 后 视 标 尺 的 方 法 进 行 消 除 。 得地 面点 高 精 度 的 高 程 ,精 密 、 高 精 密 水 ; 量 是 最 可 靠 的 方 隹测 法 。 常规 的水 准 测 量 一 样 , 密水 准 测 量 的误 差 来 源 主 要 有 三 5 标 尺 不 竖 直 误 差 与 精 个 : 量 仪 器 误 差 、 测 者 受 自身 条 件 限制 而造 成 的 人 为 误 差 以 测 观 水 准 标 尺 的竖 立 , 当利 用 圆 水准 器 用 手 支 撑 时 , 倾 斜 误 差 其 及 外 界条 件 的影 响 。 测 量 误 差 按 对 观 测 成 果 影 响 的 性质 分 为 偶 可达 2 。标 尺 无 论 向那 个 方 向倾 斜 , 使 标 尺 上 的读 数增 大 , 5 都 然误 差与 系统 误 差 , 中测 量 仪 器 误 差 、 界 条 件 的 影 响 具 有 系 其 误 差 的大 小 与 标 尺 读 数 的 位 置 有 关 。 风 向与 水 准 施 测 路 线 同 其 外 统 误 差 的性 质 , 为误 差 为偶 然 误 差 。 我 国 将 一 、 等水 ; 量 向时 , 后 视 尺 的 倾 斜 角 近似 相 同 , 向与 观 测 中 线 同 方 向 , 人 二 隹测 前 风 前 统 称 为精 密 水 准 测 量 ,对 精 密 水 ; 量 中存 在 的 各项 误 差 进 行 后标尺均 发生 同样 的倾 斜时的现象与规律 :.在往 返测的闭合 隹测 a 分析 , 根据 其 对观 测 成 果 的 影响 规 律 , 出减 弱 或 消 除误 差 的 措 差 中几 乎 没 有 显 示 ;. 提 b对往 返 测 的 高 差 中 数 影 响 较 大 , 随 高 差 它 施 。 现 就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中 的 几 种 主 要误 差 进 行 阐述 。 的增 加 而 增 大 , 观 测 成 果 产 生 系统 性 的 影 响 。 对 当前 后 标 尺 竖 直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方法,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误差来源和应对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1. 仪器误差: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可能存在系统性误差,例如气泡管、水准管的灵敏度不一致等。
2.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在读数和操作仪器时可能产生的误差,例如不规范的操作方法、错误的读数等。
3. 大气条件误差:大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泡管或水准管的测量结果,尤其在夏季温度较高时,会导致大气的膨胀,进而影响水准测量。
4. 地球曲率和折光误差:由于地球的曲率和大气介质的折射,水平线和视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角度的误差。
5. 地质条件误差:如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不均质地层,地面沉陷或隆起等地质异常情况,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水准测量误差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仪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准仪和支架,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度符合测量要求。
2. 确保仪器准确校正: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准确校正,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
3. 规范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水准测量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小操作误差的产生。
4. 控制观测环境: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气压力的突然变化,避免测量时气压的显著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5. 采用精确的读数方法:读数时应准确、稳定,避免不规范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误差的产生。
6. 重复观测和检核: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进行多次观测和检核,以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7. 考虑地质条件: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充分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可能影响水准测量的地质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8.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误差进行补偿和消除,以获得准确的高程差异结果。
三、水准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1. 系统性误差的补偿:通过准确校正仪器、规范操作方法、选择适当的校正常数等方法,补偿仪器固有的系统性误差。
论水准测量中的测量误差

论水准测量中的测量误差发表时间:2017-05-25T15:42:08.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4期作者:王远[导读] 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高程最基本的一种测量方法,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072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高程最基本的一种测量方法,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的扩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对地下水的限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逐渐凸显,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地面沉降;测量误差;误差分析;精度控制1 前言目前我们所进行的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是为研究和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工作,以及上海市城市重点工程而开展的。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势低平,第四纪地层深厚,地质环境相对脆弱。
自上世纪初发现地面沉降现象以来,地面沉降问题日渐突出,给城市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
半个世纪以来,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的扩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对地下水的限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逐渐凸显,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2 水准测量误差分类在上海这一特大城市地区进行一、二等水准测量,面对纷繁复杂的测量环境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观。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测量中的某些误差因素,要以科学的态度避虚求实,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出测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对我们在一、二等水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测量环境、人员、以及仪器设备等,任何一个环节误差的产生都将影响整个系统。
按照观测误差的性质和特征,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方法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方法导言: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在地理测量、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是提高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来源以及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误差来源分析在精密水准测量中,误差来源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主要由设备精度、仪器校正等因素引起,而随机误差则是各种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结果。
1. 设备精度设备精度是指测量仪器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固有的精度或误差。
例如,水准仪的检测精度、测量范围、自动调平性能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大气压力、温度变化、湿度等因素对测量造成的误差。
这些因素会导致大气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光线的传播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测量操作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操作员在使用水准仪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或在记录数据时出现错误等情况。
二、精度评定方法为了正确评估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合适的精度评定方法。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评定方法。
1. 精度指标评定方法精度指标评定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误差指标来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水准测量中的高差测量,可通过计算各测站的高差观测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平均值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总体趋势,而标准差则表示各观测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即反映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2. 精度满足度评定方法精度满足度评定方法是通过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来评价其准确性。
这种评定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满足特定精度标准的工程项目。
5.06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5.6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水准测量误差一般可分:1仪器误差⎪⎪⎪⎩⎪⎪⎪⎨⎧⎩⎨⎧响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差水准标尺每米长度的误角角的影响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ϕi 2外界因素⎪⎪⎪⎩⎪⎪⎪⎨⎧水准仪的影响磁场对补偿式自动安平响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垂直位移的影响尺台或尺垫仪器和水准标尺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角的影响温度变化对)(i3观测误差5.6.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1 i 角的误差影响⑴与视距成正比。
⑵一个测站的影响:ρδ''-''=1)(前后s s i s (5-24)⑶一个测段的影响: ∑∑∑''-''=ρδ1)(前后s s i s (5-25) ⑷视距差的规定,视距累积差的规定 设i=15//,δs =0.1mm 由(5-24)()m is s s 4.1≈''''≤-ρδ前后2φ角误差的影响3温度变化对i 角的影响在观测的较短时间内,由于受温度的影响,i 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采用观测方法:奇数站: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偶数站: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5.6.2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影响 1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 f 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对一个测站高差应加的改正数 hf f =δ (5-26) 对一个测段高差应加的改正数 ∑∑=h f fδ(5-27)2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响a 标尺零点差为Δa ,b 标尺零点差为Δb.()()()()()()a b a b a a b b h b a b a b b a a h ∆-∆--=∆--∆-=∆+∆--=∆--∆-=22223.211112.1偶数站,5.6.3仪器和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垂直位移的影响 1仪器下沉设为奇数站:后(基)a1—前(基)b1—前(辅)b2—后(辅)a2 基面求得高差1111)11(111d h d b a d b a h -'=--=+-= 辅面求得高差2222)12()212(22d h d b a d d b d d d a h +'=+-=++-+++= 高差平均()()212221d d h h h -+'+'=如果仪器下沉(或上升)与时间成正比则, 2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下沉往测 ∑∑-'=-'=--='=-=xh h x h x b a h h b a h 往1122112211 返测 ∑∑-''=-''=--=''=-=yh h y h y b a h h b a h 返1144334433往返平均高差22∑∑∑∑--''-'=y x h h h 进行往返测,高差取平均后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下沉的误差影响可大大减少。
水准测量误差

1仪器误差1.1水准仪校正后的误差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
因此造成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轴居于水平位臵而望远镜视准轴却发生倾斜,致使读数误差。
这种误差与视距长度成正比。
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消除。
针对中间法在实际过程中的控制,立尺人是关键,通过应用普通皮尺测量距离,然后立尺,简单易行。
而距离补偿法不仅繁琐,并且不容易掌握。
1.2水准尺误差水准尺误差主要包含尺长误差(尺子长度不准确)、刻划误差(尺上的分划不均匀)和零点差(尺的零刻划位臵不准确),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一般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
尺的零误差的影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在本测站用作后视尺,下测站则用为前视尺),并把测段站数目布设成偶数,即在高差中相互抵消。
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
2观测误差2.1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读数误差。
读数误差的大小与水准管的灵敏度有关,主要是水准管分划值τ的大小。
此外,读数误差与视线长度成正比。
水准管居中误差一般认为是0.15τ,根据公式m居=0.075τD/ρ,DS3级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一般为20″,视线长度D为75m,ρ=206265″,那么,m居=0.3mm。
由此看来,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
2.2水准尺估读误差在水准尺上估读毫米时,估读误差与测量人员眼的分辨能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以及视线长度有关。
因此,在水准测量时,要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严格控制视线长度。
2.3视差误差当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时,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臵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
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以消除视差。
2.4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
高级测量工试卷

高级测量工理论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 5 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0.5分,共40题)1.激光经纬仪就是在J2经纬仪的望远镜上安置一个( ),它的精度( ),射程远。
2.控制点的高程可采用水准测量,( )测量或( )测量等方法测定。
3.在使用和存放图板时,应严防( )和( )现象。
4.屋面坡度通常采用( )与( )一半比来确定。
5.钢尺丈量的成果整理要加上( )改正、( )改正和倾斜改正。
6.垂直角的观测有( )和( )两种方法。
7.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误差和( )误差。
8.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 )和施工地区的( )来确定。
9.测量放线工需遵循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 )和( );研究制定满足工程精度的措施,选用合适的仪器、工具或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校核。
10.导线外业工作包括( ),量边,( )三项工作。
11.导线控制网布设形式分( )导线,闭合导线和( )导线。
12.光电测距误差可分为( )和( )两部分。
13.地形图的内容包括( )和( )两部分。
14.大地测量仪器所使用的水准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5.当望远镜倾斜时,仪器内部的补偿器使望远镜的( )自动移动至水平视线位置,从而使望远镜( )与水平视线相垂合。
16.当望远镜倾斜时,仪器内部的补偿器使( )在望远镜十字丝板上所成的像点位置,移向望远镜的( )位置。
17.经纬仪上的水平度盘是量测( )的计量器,水平度盘的质量直接影响( )的精度。
18.在精密经纬仪上主要有位于( )上的照准部水准器和位于( )上的竖盘指标水准器。
19.照准部旋转不正确会引起照准部的( )和测微器的( )的变化。
20.精密测角时,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 )。
水准测量方法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巧

水准测量方法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巧水准测量是测量高程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测量精度不高、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以水准测量中常见问题为切入点,介绍解决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水准测量。
一、测距误差的导致在水准测量中,测距误差是一种常见问题,常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设备精度问题:首先,测距误差可能与设备的精度有关。
如果使用的水准仪或测距设备不够精密,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精度高的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2.测量环境问题:测距误差还可能受到测量环境的影响。
例如,存在较强的风力或地面震动可能会导致仪器晃动,从而影响测距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较为稳定的测量环境,并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3.人为操作误差:除了设备和环境因素外,测距误差还可能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引起。
例如,操作水准仪或测距设备时没有保持水平,或没有准确读取刻度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高操作技巧,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
二、高程放样误差的原因与对策在水准测量中,高程放样误差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引起高程放样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1.放样仪器精度问题:高程放样误差可能与放样仪器的精度有关。
如果使用的放样仪器不够精密,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精度高的放样仪器,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2.传感器漂移问题:放样仪器中的传感器可能存在漂移问题,导致高程放样结果不准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使用前进行传感器校准,并定期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3.测量过程中顶杆倾斜:在进行高程放样时,顶杆的倾斜可能导致放样结果不准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水平仪来检查顶杆的水平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数据处理中的问题与技巧在水准测量中,数据处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技巧。
1.数据传输错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码、断码等问题,导致传输的数据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水准测量中的误差
摘要::从精密水准测量所采用的仪器、工具及作业过程、外界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精密水准测量;系统误差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that is imposed by system errors upon the accuracy of observation resul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peration process, outside conditions, instruments and tools which are used in accurate leveling, it also proposes corresponding ways how to reduce this effect.
Key words: accurate leveling; system error
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最基本的一种测量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面点高程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求得地面点高精度的高程,精密、高精密水准测量是最可靠的方法。
与常规的水准测量一样,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三个:仪器误差、观测者受自身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人为误差又叫观测误差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测量误差按对观测成果影响的性质分为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其中仪器误差、外界因素的影响误差具有系统误差的性质,观测误差具有偶然误差的性质。
所谓的精密水准测量在我国就是指一、二等水准测量。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各项误差进行分析,根据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规律,提出减弱或消除误差的措施是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工作。
在过去,由于受到仪器制造技术的限制,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主要集中于对偶然误差即观测误差的分析,而现在电子仪器的问世使水准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同时基本上克服了过去水准观测过程中所存在的观测误差。
偶然误差与系统相比已经处于次要地位。
所以从误差理论角度来看,要想提高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得从测量中的各项系统误差入手,分析研究,找出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规律,提出减弱或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措施。
首先,系统误差分为两部分:仪器误差和外界因素影响误差。
仪器误差是因为水准仪和标尺的结构性能不完善而产生的.可以通过严格检验校正仪器、标尺和改进观测方法等措施以消除和减弱其影响。
仪器误差主要有i角误差、两水准标尺零点差和尺长测定不准误差。
而外界因素影响误差主要包括尺桩和仪器的垂直升降误差、大气折光差、标尺不竖直误差、水准面曲率误差、外界温度对i角的影响误差。
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
一、i角误差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不平行,在垂直面上投影的交角称i角,它对水准测量产生单向性的影响,其产生的误差与视距长短成正比。
在i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要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便可消除i角的误差影响。
但实际作业中,前后视距相等是困难的,一、二等水准测量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应小于0.5 m、1.0 m;为使i角误差不累积,一、二等水准测量的任一测站前后视距累计差应小于1.5、3.0 m。
二、两水准标尺零点差
因标尺制作条件限制,分划线起始不是从标尺底面开始带来零点与底面不重合的误差,一副标尺的零点误差不等导致的影响可通过测段中采取偶数站观测且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标尺轮流作为前视和后视标尺的方法进行消除。
测量时读数也尽量选尺的中段读数为好。
三、尺长测定不准误差
标尺每米真长的鉴定精度受鉴定仪器的限制,目前鉴定误差在±0.01 mm左右,最大可达±0.014 mm,可见,对100 m的高差而言,每米真长测定不准误差就达±1.4 mm。
标尺分划的刻划误差的影响:标尺每米真长取的是平均值,即使加了改正值也是统一的平均数。
在外业观测中,视线照准标尺的位置是不同的,而每米真长值却是用平均值改正,包含有误 差。
削弱误差的措施:标尺尺长要在指定的国家计量部门鉴定,外业使用的标尺,每个部位的每米真长应大致相等。
四、尺桩和仪器的垂直升降误差
水准仪和水准标尺的自重对地面施加了一定的荷载, 使得在一个测站的水准观测过程中, 仪器和标尺随安置时间的延长而产生连续的沉降。
下面根据一个测站上仪器下沉的示意图来分析仪器沉降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由图可见, 当后视尺读数与前视尺读数之间仪器发生下沉, 其结果是前视读数比应有读数小, 使所测得的高差大于两点间的实际高差。
对于某条水准线路而言, 仪器下沉的影响具有系统性, 结果是单程观测成果大于理论值。
水准标尺沉降对于观测成果的影响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考虑, 在一个测站的高差观测过程中, 当后视尺读数与前视尺读数之间立尺点下沉了h ∆后, 其结果是前视读数变大, 观测高差小于实际高差, 有:
i i i i h a (b h)h h '=-+∆=-∆
在相邻两个测站的观测过程中, 当仪器转站时,前一站的前视标尺下沉了h ∆前,使得后一站的后视读数中包含了h ∆前, 即为i+1i+1a a h '=+∆前,结果是相邻两站的观测高差之和大于实际高差,有:
i i i i i+1i+1i i+1h h (a b )(a h b )h h h '+=-++∆-=++∆前前
将两种情况综合进行考虑,得出水准标尺下沉对某条水准线路的单程观测成果影响计算公式。
设单程观测高差之和为
i i 11h h n h n h n n
i i =='=-∙∆+
∆∑∑后前(-1) 则
n h n h ∆=∆-∙∆后前(-1)
式中,n 为测站数,∆为标尺点下沉的影响值。
五、大气折光差
在精密水准测量中。
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通过不均匀的空气介质,经连续折射后形成一条曲线.并向密度大的一方弯曲。
在平坦地区进行水准观测时,由干视线离开地面的高度基
本相等,垂直折光影响基本相同。
因此,在保证前后视距相等的条件下,视线弯曲的程度也相同,在观测高差中可以基本消除这种误差的影响。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进行水准观测时,由于前后视线离开地面的高度不同,视线通过大气的密度也不同。
因此,垂直折光对观测高差 将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六、标尺不竖直误差
水准标尺的竖立,当利用标尺上的水准器且用手支撑时,其倾斜误差可达25'±, 标尺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都会使标尺读数增大,其误差的大小与标尺读数的位置有关。
对于单根标尺的读数而言,标尺倾斜误差的影响具有系统误差的特性。
但对于某条水准线路来说, 标尺不竖直误差对各测站观测高差的影响,由于前后视标尺倾斜程度及读数位置不一而表现出偶然性。
所以在水准测量时尽量往水准尺下部读,这样可以减小标尺不竖直误差的影响。
七、水准面曲率误差
由水准测量的原理可知,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根据水平视线在前后标尺上所截取的读数, 求得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差。
在这里, 高差的含义为分别通过两地面点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然而,从理论上来讲,两点间的高差是指分别通过这两点的水准面之间的铅垂距离,因此,在水准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将对高差测定产生影响,其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aa '为用仪器的水平视线代替通过仪器中心的水准面在A 尺上的读数差,bb '是在B 尺上的读数差,设仪器至A 、B 两点的距离分别为a S 和b S ,得到:
2a aa =S /2R '
2
b bb =S /2R '
则
AB 11h a b (a aa )(b bb )''=-=---
即
22AB a b h =a b (S S ) /2R ---
式中,R 为地球半径,AB h 为A 、B 两点间高差。
由此可知,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两点间高差与实际高差之差为:
22
a b h (S S ) /2R ∆=-
八、外界温度对i 角的影响误差
据研究,当温度变化l℃时i角的平均变化为0.5秒,i角变化所引起的误差是系统性的,难以用变换观测程序的办法消除。
减弱i角变化的主要措施是使仪器和外界温度相对稳定。
因此,在观测前要把仪器架设在空气中约45分钟以上,作业中要用白伞遮住阳光。
阳光过强时迁站须用宽大的白布套住仪器,操作时尽量使手少接触仪器。
结语
水准观测中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地面点的高程精度,只要对作业方法、仪器和标尺等等加以研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采取有关措施,则有可能避免和削弱这种误差的影响。
当然,影响地面点高程精度的原因很多,尚待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伟。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影响。
科技信息,2009年第七期
[2] 穆子奎,刁锦通。
精密水准测量中的误差。
广东科技,2008.07,总第192期
[3] 胡伍生,潘庆林。
土木工程测量。
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