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显示屏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lcd屏原理

lcd屏原理

lcd屏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排列来实现图像显示的平面显示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

下面是关于LCD屏幕的原理的参考内容。

一、基本原理1. 构造:LCD屏由两片平行的透明电极板组成,中间夹层有液晶分子。

每个液晶分子有一个极性主轴。

2. 分子排列:液晶分子具有两种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取决于电场的作用。

当正常情况下,液晶分子处于扭曲排列状态。

3. 光的偏振性:液晶分子的扭曲排列会改变光的偏振性,使得光通过液晶分子的过程中会有相位差。

4. 电场作用: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屏上时,电场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光的偏振性。

5. 偏振板:液晶屏上的偏振板可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液晶屏夹层的两侧分别有两片偏振板,它们的振动方向垂直,只有当两个偏振面的方向平行时,光才能够通过。

二、液晶屏的工作原理1. 无电压状态下:当没有电场作用时,液晶分子扭曲排列,不会改变光的偏振性,光无法通过第二片偏振板,显示器呈现黑色。

2. 施加电压: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排列发生改变,光的偏振性也会发生改变。

- TN(Twisted Nematic)液晶:液晶分子在无电场时呈螺旋排列,施加电场后,液晶分子变直,光能够通过。

根据电场的不同强度,液晶分子的排列也不同,显示的颜色也会有所变化。

-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液晶:增加了螺旋角度,可以使得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更大的变化,显示效果更加明显。

- IPS(In-Plane Switching)液晶:液晶分子的排列与面板平行,可以提供更大的视角范围和更好的色彩还原。

3. 光源:液晶屏幕背部通常还有一片或多片光源,如冷阴极荧光灯或LED灯条,它们提供背光以增强显示效果。

三、液晶屏的优势1. 能耗较低:与传统显像管显示器相比,液晶屏幕的功耗较低,可显著减少能量消耗。

lcd显示屏显示原理

lcd显示屏显示原理

lcd显示屏显示原理
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平面显示技术,它使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和文字。

LCD显示屏的显示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偏振:在LCD显示屏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放置一对偏振片,它们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当没有电流通过时,偏振片之间的光会被第一个偏振片阻挡,因此屏幕上没有显示。

2. 液晶分子排列:在两个偏振片之间,涂覆了一层液晶材料。

液晶分子会根据电场的方向来改变它们的排列方式。

液晶材料通常是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形成的,其中一个基板上有一组透明电极。

3. 电场控制:当LCD显示屏接收到电信号时,液晶分子会根据电场的方向进行排列。

这些电场是通过透明电极产生的,电极的位置由驱动芯片控制。

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和强度,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4. 光的旋转: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它们会旋转偏振光的方向。

当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时,如果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与偏振方向一致,那么光将能够通过第二个偏振片并显示在屏幕上。

5. 显示图像:通过控制驱动芯片的电信号和电场方向,可以精确地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像素级的图像控制。

通过在不同的像素位置上创建不同的电场,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图像或文字。

总结起来,LCD显示屏的显示原理主要涉及了偏振、液晶分子排
列、电场控制和光的旋转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组合和控制,LCD 显示屏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和文字显示。

lcd工作原理

lcd工作原理

lcd工作原理
lcd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和
阻挡,从而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屏由两块平行的透明电极板组成,中间夹层注满液晶分子。

当不施加电流时,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光线透过时发生折射,显示为不透明状态。

而当通过施加电流改变电场时,液晶分子发生排列变化,使得光线透过时不再发生折射,显示为透明状态。

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是通过液晶屏幕后面的驱动电路实现的。

驱动电路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通过控制电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和施加的电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

常见的液晶分子排列有平行排列和扭曲排列,其中平行排列时,光线透过液晶分子时是平行的,并且可以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来选择透过的光的偏振方向。

当液晶分子处于平行排列时,如果通过适当的偏振器,只有与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相同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其他方向的光线将被阻挡。

当施加电场改变液晶分子排列时,液晶分子的偏振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导致通过液晶分子的光线方向相应地改变。

通过合理的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选择透过的光的偏振方向,液晶显示屏就能够显示出丰富的图像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LCD的工作原理中没有涉及使用背光源的情况。

对于背光源液晶显示屏,背光源位于液晶屏背面,可以提供光线照射到液晶屏的背光。

这样,在液晶分子排列改变时,通过液晶分子的光线经过液晶屏前面的偏振器和色彩滤光器后,
再透过液晶屏背后的偏振器时就会成为可见的光线,从而显示图像。

lcd屏幕 原理

lcd屏幕 原理

lcd屏幕原理
LCD屏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

当电场消失时,液晶分子会恢复原来的状态,光线也会恢复原来的方向。

通过这种扭曲现象,LCD屏幕可以通过透光膜来控制像素的显示。

在液晶屏幕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有两种: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平行排列的液晶分子可以让光线透过,而垂直排列的液晶分子则会阻挡光线的通过。

因此,在LCD屏幕中,每个像素都有一个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从而控制像素的显示。

此外,LCD屏幕还有一个背光系统,它将光源通过透明的液晶屏幕照射出来。

背光系统的亮度和颜色也可以通过液晶分子的状态来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LCD屏幕的分辨率是由像素数量决定的。

每个像素都由液晶和透光膜组成,通过控制电场和背光来控制像素的显示。

因此,LCD屏幕在显示效果上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显示清晰等优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LCD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lcd屏幕原理

lcd屏幕原理

lcd屏幕原理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是一种通过控制液
晶分子取向来控制光的传递和阻挡,从而显示图像和文字的技术。

LCD屏幕是由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在每个像素点上有
三种不同的色素,即红、绿、蓝。

通过控制这些色素的取向,可以实现各种颜色的显示。

LCD屏幕的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特性。

液晶分子具有两种
取向状态:平行和垂直。

在不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处于平行排列状态,光线穿过时会被分子扭曲,不能通过屏幕。

而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重新取向,调整成垂直排列,使光线可以通过。

通过在各个像素点上施加电场,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实现图像的显示。

在LCD屏幕上,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点组成。

通过调整这三种颜色的亮度,可以实现细致的色彩显示。

在屏幕的背后,有一种称为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光源,它会
通过液晶屏幕的后面板照亮整个屏幕。

当电流通过CCFL时,它会产生紫外线,激活荧光物质,使屏幕发光。

为了控制每个像素点的电场施加,LCD屏幕采用了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技术。

每个像素点后面
都有一个薄膜晶体管,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状态,控制电场的施加与否。

这种技术使得LCD屏幕能够实现高刷新
率和快速的响应时间。

总的来说,LCD屏幕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和调整颜色亮度,以及利用TFT技术控制电场施加,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这种技术具有低功耗、视角广、显示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lcd液晶 原理

lcd液晶 原理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平面显示技术。

其原理基于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排列方向而实现光的透过或阻挡。

以下是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原理:1. 液晶材料: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在电场作用下改变排列方向的性质。

液晶通常被封装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

2. 液晶分子排列:在没有外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倾向于沿着特定的方向排列,形成一种有序结构。

这种排列方式会影响光的传播。

3. 液晶的电场效应:当在液晶层中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会受到影响。

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控制光的透过或阻挡。

4. 偏光器和色彩滤光片: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偏光器和色彩滤光片,用于控制光的传播和色彩的显示。

偏光器可以将光的振动方向限制为特定方向,而色彩滤光片则可以过滤特定波长的光。

5. 液晶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器通过在液晶层上放置控制电极,控制电场的分布,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当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改变时,光的透过或阻挡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总的来说,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来控制光的透过或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这种原理使得液晶显示器具有薄型、轻便、节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当液晶显示器需要显示图像时,液晶屏幕背后的光源会发射出白色的光。

然而,这个白光经过第一个偏光器后将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接下来,这个光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层,其中液晶分子的方向可以通过控制电极施加的电场来改变。

液晶分子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通常是以特定的方式旋转或排布。

这会导致光通过液晶层时会发生旋转,以匹配第二个偏光器的振动方向。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光将透过第二个偏光器,而我们能够看到亮的像素。

然而,在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会发生改变。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液晶分子的排列也会相应改变。

在特定的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可以旋转到与第一个偏光器垂直的位置,使光无法通过第二个偏光器。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性质实现图像显示的平板显示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从而控制光的透射和反射,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下面将从液晶的基本理论、制造过程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晶的基本原理:液晶分子是一种有机分子,具有两个特殊的性质:一是双折射性,即光线在液晶分子中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向有关,从而可以引起偏振光的转动;二是有序性,液晶分子可以具有一定的定向性。

在液晶显示器中,一般使用的是向列较为齐次的液晶,即其中一个方向上液晶分子的定向基本上相同。

液晶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呈现等向性,即光无法穿过液晶分子。

而当施加外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定向会发生改变,光线可以通过液晶分子。

这是因为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定向会改变,使得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形成了称为向列的结构。

在向列结构下,光线能够较为容易地穿过液晶分子。

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基质制备、电极制备、液晶填充和封装等工序。

1.基质制备:液晶显示器的基质是用于填充液晶分子的片状材料,一般是由非晶硅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基质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和机械稳定性。

2.电极制备:液晶显示器中的电极一般使用透明导电膜,常用的材料有锡镀导热玻璃和氧化铟锡等。

电极的制备一般采用光刻技术,通过特定的光罩制作。

3.液晶填充:液晶填充是制造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步骤之一、该步骤是将液晶分子注入到两张基质之间的空隙中,并通过特定的工艺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

填充液晶分子时需要注意排除气泡和保持填充均匀。

4.封装:液晶显示器的封装是将基质与电极通过一定的封装材料进行密封。

封装材料一般为有机胶或硅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三、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和光学旋转效应。

其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步:1.偏振光的产生: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发出的是自然光,经过偏振片的过滤后变成了线偏振光。

lcd工作原理是什么意思

lcd工作原理是什么意思

LCD工作原理是什么意思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常见的显示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屏
等领域。

那么,LCD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1. LCD的组成结构
LCD主要由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夹着液晶物质构成。

每个像素点上都有一个液晶
分子,这些分子可以根据外部电场的控制而排列成不同的结构,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2. 扭曲液晶分子实现光学效果
在LCD的液晶屏幕中,液晶分子可以被分为两种状态:扭曲状态和不扭曲状态。

当电场作用于液晶屏幕时,液晶分子会被扭曲,改变其光学特性,从而使光线透过屏幕时发生偏振方向的改变。

这种特性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实现图像显示。

3. 利用偏振光的传递实现显示
LCD屏幕上通常会有两块偏振光片,一个放在顶部,一个放在底部。

偏振光片
可以控制光线的传递方向,当液晶分子处于扭曲状态时,能够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使得通过液晶屏的光线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从而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4. 总结
综上所述,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场来调节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
利用偏振光的传递实现图像的显示。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LCD显示器具有了高清晰度、色彩丰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成为现代显示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D 液晶显示屏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和概念术语1、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液晶(Liquid Crystal ):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及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有机化合物,液晶在受热到一定温度的时候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而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因为物理上具有液体与晶体的特性,故称之为“液晶”。

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是新型平板显示器件。

显示器中的液晶体并不发光,而是控制外部光的通过量。

当外部光线通过液晶分子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扭曲状态不同,使光线通过的多少就不同,实现了亮暗变化,可重现图像。

液晶分子扭曲的大小由加在液晶分子两边的电压差的大小决定。

因而可以实现电到光的转换。

即用电压的高低控制光的通过量,从而把电信号转换成光像。

(1)、液晶分子的电-光特性(如图2-1所示)(2)、液晶的电光控制特性(如图2-2所示)(a) (光光控制电压0109050%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常暗模式)101009050%b )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常亮模式)液晶显示器的电光控制特性图中Uth —阈值电压(临界电压);Usat —饱和电压透过率透过率控制电压图2-1液晶的电-光特性图图2-2 旋光性(3)、 液晶分子排列状态的改变可实现对光的控制液晶分子在偏光板间排列成多层,在不同层间, 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偏光板平行平面连续扭转90°,与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偏振光,垂直射向无外加电场的液晶分子时,入射光将因其偏振方向随液晶分子轴的扭曲而旋转射出。

故称为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

当给液晶层施以某一电压差时,液晶分子会改变它的初始排列状态而不扭转,不改变光的极化方向,因此经过液晶的光会被第二层偏光片吸收而整个结构呈现不透光的状态。

2、概念和术语 (1)、光学的各向异性液晶的特有性质,改变液晶两端电压,可改变液晶某一方向折射出的光的大小 (2)、偏振片(器)只能在特定方向上透过光线的器件(3)、像素、子像素、节距、分辨率(如图2-3所示)(4)、视角当背光源的入射光通过偏极片、液晶后,输出光便具备了特定的方向特性,假如从一个非常斜的角度观看一个全白的画面,我们可能会看到黑色或是色彩失真。

这个效应在某些场合有用,但在大部分的应用上是我们不希望要的。

制造商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试图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有数种广视角技术被提出:IPS(IN-PLANE -SWITCHING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TN+FILM 。

这些技术都能把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增加到160度,甚至更多,就如同CRT 屏幕的视角特性一样。

最大视角的定义是对比值至少能达到10:1的视角(通常有四个方向,上/下/左/右),如图2-4。

平板显示器的象素结构绿、蓝三个组成一个像1024 列)图2-3 平板显示器的像素结构水平视角显示器件的视角图2-4 显示器件的视角(5)对比对比的定义为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对比值越大则此显示器越好。

对比的问题不会发生在CRT屏幕因为它们的对比值通常高达500:1,以致于CRT显示器的画面品质可以与冲洗照片比美。

在CRT显示器上呈现真正全黑的画面是很容易的,但对TFT-LCD 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由冷阴极射线管所构成的背光源是很难去做快速的开关动作,因此背光源始终处于点亮的状态。

为了要得到全黑画面,液晶模块必须把由背光源而来的光完全阻挡,但在物理特性上,这些元件并无法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总是会有一些漏光发生。

制造商也一直致力于漏光现象的改善。

一个人眼可以接受的对比值约为 250:1 。

LCD现在可以做到600:1。

(6)、亮度这是TFT-LCD少数领先CRT的地方。

最大亮度通常由冷阴极射线管(背光源)来决定,TFT-LCD 的亮度值一般都在200~550 cd/m2。

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更高亮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为太高亮度的显示器有可能使观看者眼睛受伤。

CRT显示器的最大亮度约为100 to 120 cd/m2。

要达到更高亮度值是很困难的,因为显像管电子枪须要更大的加速电压,而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较高的辐射量及降低荧光粉的生命周期等两个负面效应。

(7)、像素误差这是由于有缺陷的薄膜晶体管导致在屏幕上可看到小色点。

由于像素晶体管不能正常工作,背光有可能永远不能穿透或是维持固定的穿透光量。

假如这些缺陷晶体管整群出现,烦扰现象会恶化下去。

不幸地,并没有标准来规定屏幕上最大可允许的像素误差或误差群数目,所以到目前为止,各家制造商还是用它们自己的缺陷定义。

一个面板上有3~5个像素缺陷是正常的,当消费者购买液晶显示器时需要注意没有任何缺陷点。

值得安慰的是,显示器出厂后,缺陷点数目不会再增加下去了,除非你用力压屏幕表面。

(8)、响应时间许多TFT-LCD在动画显示上会出现问题,其原因为液晶的响应时间太长了。

合格的显示器响应时间应该在16~30ms之间。

当以液晶显示器播放高速 (如喷气式机飞过村庄或旗帜飘扬) 的动画时,会出现模糊拖影的画面。

然而,这并不代表液晶显示器不能拿来当作视频播放装置,对大部分的应用而言,它的响应速度已经足够快。

(9)、子象素的形成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板上。

每一个像素(点)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

这也代表说,假如有一块面板的分辨率为1280×1024,则它实际拥有3840×1024个晶体管及子像素。

ㄧ个15.1吋的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其点距为0.0118英吋(0.3mm);而18.1吋的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1024)其点距为0.01英吋(0.28mm)。

二、液晶显示屏的驱动电路1、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是把水平(X)一组显示像素的背电极都连在一起引出,称之为行电极,把纵向(Y)一组显示像素的段电极都连接起来一起引出,称之为列电极。

在液晶显示器上每一个显示像素都由其所在的列与行的位置唯一确定。

在驱动方式上相应地采用了类同于CRT的光栅扫描方法。

液晶显示的动态驱动法是循环地给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同时为有显示数据的所有列电极给出相应的选择或非选择的驱动脉冲,从而实现某行所有显示像素的显示功能,这种行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循环周期很短(高达几十KHz),使得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出稳定的图像。

2、LCD 显示屏驱动的寻址扫描方式(如图2-5所示)图2-5 显示屏驱动的寻址方式3、彩色滤光器方式液晶屏的结构(如图2-6所示)在透明电极上部设有红绿蓝(RGB )滤色器,滤色器采用染色、电沉积等方法加工,并用RGB 相加混色法实现彩色显示,背光源用荧光灯与滤色器相组合,使LCD 的光谱特性与CRT 的显示效果接近,当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改变了穿透液晶分子的光线角度,进而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

附录:LCD2026A 外观图LCD2026A 整机内部机芯组件分布图前控板组件背光驱动板组件数字板组件A V 板组件整机信号流程介绍TCL-LCD2026A液晶电视集电视、电脑显示功能,它是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采用先进的数码芯片配2026系列外观而成,其核心技术芯片运用GENESIS 公司的GM2221,内部集成强大的平板图像处理器、3路信号输入(RGB输入、DVI输入、ITU 656视频输入)、OSD控制、内置x86微处理器、PLL时钟控发生器、ADC及智能图像处理等功能模块。

具有高显示品质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同时具有省电及无辐射等特性。

主要功能:支持VGA电脑:1240*768/70.10Hz;YPbPr分量(HDTV高清信号)和YCbCr 色差信号共用端口,高清输入:支持480p、720p;A V-Video视频1路;A V-Audio音频1路;S 端子1路。

取消功能:全球丽音、PIP、DVI接口。

LCD2026A整机机芯板电路包括:一体化数码高频调谐器(内部包括:图象中放、视频检波、视频处理、伴音鉴频、预中放电路、声表面波滤波器、中频放大、中频压控振荡器(PIF-VCO)、视频检波器等组成)、数字视频解码器、视频切换开关、液晶显示处理器、EEPROM存储器、帧存储器、缓冲器、伴音前置音效、伴音功放、静音控制等组成(整机电路组成框图详见如图3-1所示)。

本机芯板电路采用组件包括:A V端子板、高频板、遥控板、数字板、接收板、前控板、TU转接板、背光驱动板,主要电路的处理集中在数字板组件上,另外高频板和背光驱动板整个组件是外发厂提供,在这只做简单介绍。

第一节数字板信号流程介绍TCL-LCD2026A液晶电视数字板机芯电路包括:数字视频解码器、视频切换开关、液晶显示处理器、EEPROM存储器、帧存储器、缓冲器、伴音前置音效、伴音功放、静音控制等组成。

它共采用集成电路分别为:U2-EEPROMAT24C02、U3视频开关PI5V330Q、U4液晶显示处理器GM5221、U5施密特触发器SN74HC14、U6-Flash EEPROM:SST39SF020A、U7-IIC串行EEPROM-24LC16B、U8双通道20V(D-S)MOSFET-SI9953DY、U9开关电源LM2596、U10-3.3V 集成块 AIC1084-33CM(TO-263)、U11低压差稳压IC KA278R09TU(9V/2A)、U12-3.3V稳压集成块、U13/U14稳压电源块 LM1117MPX-1.8V、U15数字视频解码器TVP5147PFP、U18伴音功放TDA1517P、U19伴音前置音效处理NIW1142组成。

数字板各连接线插接口对应输入/输出情况表:位号位号接口方式数字板J1 软件升级用(空脚)输入数字板J3 A V板J3 输入数字板J5 TU转接板J2 输入数字板J6 A V板J6 输入数字板J7 前控板J1 输出数字板J8 TU转接板J4 输出数字板J9 背光板(高压板)输出数字板J10 LCD屏输出数字板J11 前控板J4 输出数字板J13 前控板J5 输出数字板J14 前控板J6 输出数字板P1 YPbPr/YCbCr插座输入数字板CN1 VGA插座输入1、 TV信号流程(1)、TV视频信号流程75欧姆天线接收的高频电视信号,输入到高频板组件的TCL-2002MI一体化数字高频调谐器TU,经TU内部电路处理:高频放大、混频、滤波、中放、检波、鉴频、预视放、AGC自动增益控制、AFT自动频率控制、PLL锁相环滤波等电路。

TU输出的视频Video信号经高频板VGA接口插座输出,送入到TU转接板接口插座J1,经过TU转接板进行转接后,由TU转接板插座J2第8脚输出,直接送入到数字板插座J5第8脚TV-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